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促農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調研報告大綱

關於促農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調研報告大綱

我國是農業大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關鍵是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各級黨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當前一項嚴峻、迫切和現實的課題。因此怎樣促使農民增收、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通過“三項活動”進行了調研瞭解,本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關於促農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調研報告大綱

一、促進農民增收

(一)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生產性收入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各方農產品面臨國內各地農產品的強有力競爭的事實,依靠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已不現實。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業的基礎上,一是把糧食做為主導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意義十分重大,它是第二、三產業得以發展的基礎保證;二是注重農產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既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又吸納了富餘勞動力就業;三是注重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名、特、優、新的產品。

(二)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勞務工資收入

有關數據顯示,我區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為現實選擇。其主要途徑是:一是積極發展小城鎮,盡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區農民轉移到城鎮,同時,不斷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加強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就近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二是加速城鎮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積極探索有利於促進農村人口城鎮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開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區)縣級城鎮更不應受地區和户籍制度的限制,應允許自由遷移及定居。

三是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進城農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就應該享有長久居住權,享有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四是加快農村富餘勞力轉移步伐,大力組織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為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和跨地區流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建立鄉鎮勞動力轉移指導站或勞動保障事務所,開設農村勞動力職業介紹窗口,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流向小城鎮,同時,合理組織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轉移,加強對境外勞務合作的服務與管理,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三)積極引進業主、大型企業,搞好農產品儲藏及深加工,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增加農民工業化收入

加工企業外聯市場,內聯農民,是農產品生產的終端,也是產業化的重要載體。發展深加工企業,一是可以開闢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解決農民“賣難”,實現農民的生產目的;二是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納剩餘、閒餘農村勞動力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為此,我鎮應依託本鎮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大力創辦或通過招商引資創辦農產品加工型、流通型鄉鎮企業,如吳灘農業服務公司等龍頭企業發揮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四)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組織,增加農民流通收入

發展合作經濟和經紀人隊伍,做好農產品流通工作是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農產品信息服務。發揮農產品信息中心網絡的作用,建立農產品信息發佈和跟蹤制度,對影響農民增收的大宗農產品做好預測預報;加強同國內外、省內外農產品大網站的聯絡,及時捕捉市場信息,通過農信通,村村通網絡準確、及時把農產品的銷售信息傳播到農户手中,真正幫助農民瞭解市場、參與市場、掌握市場,促進農產品銷售;

二是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引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搞好信息服務,維護成員權益。逐步建立和完善優勢產業的行業協會,引導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發展各種新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如我鎮郎家村的蔬菜和現龍村的花椒專業合作社等充分發揮市場流通中介組織、專業隊伍、農民營銷經紀人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加工儲運等多種經營服務,不斷搞活農產品的流通,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三是千方百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舉辦和參加各類農產品的展銷會、訂貨會、品嚐會和促銷會等活動,擴大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大力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鼓勵支持營銷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赴省內、外參加全國性的農產品展銷活動,推銷農產品,搞活市場流通。

(五)強化科技興農,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科技收入

為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充分發揮農科教結合示範區的作用,從強化科教興農、知識興農入手,繼續推廣和創新科教興農,走企業帶動農民的模式,使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如郎家村入住的天罡星農業有限公司,形成月產新鮮蔬菜800多噸的規模。一是積極推進農科教結合。建立健全良種引進、繁育、推廣體系,加強農業各類優新品種的引進、繁育、開發,提高農產品質量。二是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圍繞大宗農產品及名特優農產品,制訂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和檢驗檢測標準。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加大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力度,積極參加國家、省級優質農產品品牌和綠色食品標誌的申報,積極推行優質農產品註冊商標,通過品牌戰略,促進名牌產品產業化,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搞好農業現代標準化示範區建設。

(六)激勵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資本和經營性收入

創業是富民之基。沿海的農民之所以比較富裕,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是全民創業,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闆。要從根本上促進農民增收,使農民致富,就必須儘快把生產性農民、務工性農民向經營性農民轉變,把農民以勞動收入為主向資產性、經營性收人為主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讓民眾通過誠實勞動、艱苦創業得到更多實惠的創業發展之路。

(七)實施和落實好國家扶農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

國家每年為“三農”問題出台許多政策,因此加強落實國家惠農政策,更好的保護農民利益是我們政府當前面臨的重要工作和任務。而我國農業的弱質、弱勢性,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決定了它在國家宏觀調控中是需要加以保護的產業。如國家實行的種糧補貼、農機具補貼、退耕還林直補、家電下鄉等補貼,國家每年都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政府要在wto規則下,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一要建立農業結構調整支持體系,由農户承擔費用轉向政府財政補貼。二要建立農業收入保障體系,由農產品價格補貼轉向農民直接收入補貼。三要減輕農民負擔,認真落實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開展農業用水、用電、農機服務等農業生產性項目價格和收費專項治理,對農民建房收費進行專項檢查,實行涉及農民負擔案件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查處因加重農民負擔引發的惡性案件和羣體性事件。四要對農户購買農業生產資料進行適度的政策性補貼,每年農業生產資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政策外,還可根據農民購買的數量給予統一直補,切實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八)加強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農民收入及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經過對比鄰幾鎮(街)的考察發現,我鎮的區位和交通條件都十分滯後,交通不僅僅代表着運輸業,更是文化交流、人員交流、經濟交流的樞紐,只有交通的大力和快速發展才能更好的引導農民增收與農村經濟發展。因此積極爭取上級配套資金改善交通設施。

二、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三農”中農民是根本,只有農民富了,農村經濟才能夠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才能夠上新的台階。對於農村經濟發展來説,政策上要走好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小城鎮建設力度,加強對農村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實施。產業上繼續優化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科技上加強科技興農的培訓力度,保證農民的現代科技知識充足,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今年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喜人,在保證糧食穩產的同時,特色農業唱起了主旋律,為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1、畜牧養殖發展勢頭好。我鎮規模化養殖場共有17家,包括養豬、養牛、養羊,其中壁水天源生豬養殖場以養野豬為名,總投資300多萬元,形成了龍頭帶動周邊。我鎮在產業化畜牧業發展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強勢。

2、農業科技示範效果好。我鎮緊緊圍繞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建成了一村一品示範片。我鎮推廣了水稻機械育插秧暨超高產栽培,以及玉米紅苕雙苗保温育苗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鼠綜防統治、保護性耕作等新技術,大棚蔬菜、綠色花椒、優質蠶桑等項目在農民增收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重點在於增加農民收入,根據目前農業發展現狀,預測今後農民增收情況,總的來看,形勢不容樂觀。農村種植糧食品種較為單一、農作物價格起伏較大,農民增收基礎不牢固。雖然“政策刺激”給農民收入帶來了一定增長,但農作物品種單一及糧食價格的不穩定仍制約着農民增收問題。農業生產成本越來越大,農產品獲利空間不斷縮小。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卻始終在高價位運行,加重了農民生產成本,在目前的生產和流通格局中,農民增收的難度也將加大。勞動力轉移就業層次低,難以持續增收。大部分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打工,收入和福利水平較低。並且絕大多數轉移勞動力保留着農民身份,職業穩定性差,難以持續增收。

三、建議和意見

做好今後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應該重點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努力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增強農機化進程,保證農民增收的穩定性。目前農牧業仍是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的基本保證。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勢在必行。一要在提高單產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現有力量,廣泛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培養種植能手示範帶動,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增加糧食總產量。二要鼓勵農民購買現代農機具,針對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現狀,把科技力量變為生產力,減輕生產勞動強度,提高生產能力。三要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要大力發展優勢、專用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通過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價格,可以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

2、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產品增產增值。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農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農業產業化道路。最有效的辦法是鼓勵興辦民營鄉鎮企業和龍頭企業。要積極大膽吸取外地好的經驗,好的辦法,鼓勵廣大農民艱苦創業,興辦企業。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有特色上檔次,保證產業鏈條完善。如我鎮的優質花椒、蠶桑、大棚蔬菜等已經形成規模,畜牧業養殖規模也逐步壯大,體系不完整、產業不配套,沒有相應的龍頭企業做後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後市危險,因此,鼓勵興辦和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必不可少的。

3、竭力監控農資價格變化和農資質量,幫助農民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關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化,以及農資質量,嚴厲打擊假冒農資坑農害農,從農民生產投入的第一環節對農民生產成本進行有效監控,以儘量減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對農民生產投入與增收的不利影響。減輕農民農業生產方面的費用負擔,共同努力從各方面保障農民“節本增收”。

4、是科學轉移農村勞動力,提高農民非農產業收入水平。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目標,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力推進農村富足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就業。在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上下功夫,不斷充實和完善培訓內容,把職業培訓、技能鑑定和學歷教育相結合,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同時,要積極開闢市場,加強與外地企業聯繫,將用工信息及時反饋給農民,促進更多富餘勞力的轉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o70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