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單位工作總結 >

農機局關於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總結大綱

農機局關於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總結大綱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區農機局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圍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綜合利用、增加收入這個中心,以宣傳發動為主導,以機械引進、推廣為支撐,以政府補貼為拉動,以落實責任為主要手段,多措並舉,紮實工作,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連續多年確保了全區夏秋兩季“未着一把火,未冒一股煙”的目標,尤其是園博會、全運會召開期間,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受到省市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為全面推進生態長清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全區小麥種植面積35.1萬畝。機械還田33.35萬畝,秸稈收貯1.40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9%。玉米種植總面積41.36萬畝,綜合利用面積達40.3萬畝(其中還田26.37萬畝,青貯及有機肥利用8.77萬畝,壓塊制碳制板3.4萬畝,秸稈收貯及其他利用方式3.551萬畝),總體利用率為98%以上。重點區域機械化還田15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

農機局關於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總結大綱

一、搞好宣傳和示範,打牢秸稈綜合利用的羣眾基礎

秸稈禁燒,綜合利用是根本出路,搞好綜合利用,羣眾認識是關鍵。為了提高羣眾秸稈綜合利用的認識,我們重點抓好宣傳發動和示範引導。一是利用媒體宣傳、趕科技大集、懸掛過街橫幅、出動宣傳車等方式,大範圍、大強度地進行宣傳,先後製作電視節目400餘分鐘,製作版牌50餘平方,發放資料1萬餘份,接受諮詢500餘人次。二是組織農機科技推廣小組4個,走村入户,面對面向基層羣眾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方式、及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了宣講,先後在歸德的李官、沙河辛、永平、歸北,孝裏的廣裏、四街、石崗,平安的騰屯、石馬、趙營、橋子李,文昌的北劉、孟李、窯頭等村召開秸稈利用宣講會,給農民朋友算經濟帳、生態帳,講解秸稈利用的方式方法、技術要點。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提高了羣眾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識,增強了羣眾的環保觀念。三是藉助20個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農機化發展重點村先後建立小麥還田免耕示範基地10處,共計1萬餘畝,特別是2011年在歸德鎮李官、孝裏鎮四街、五峯街道、王峪、文昌街道北劉等村建立的3000畝示範基地,示範帶動作用最為出色,自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天及麥季,由農機局牽頭,先後組織基層幹部、農民及種糧大户XX餘人次到該基地進行現場參觀學習,廣大羣眾通過與傳統種植模式的對比分析,堅定了信心,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為拓寬秸稈利用渠道,2011年我們在發展秸稈壓塊、秸稈育苗基質的基礎上培育了2家秸稈制板企業,年消耗秸稈都在8千噸以上。

二、搞好機具引進,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物質保障

2011年全區小麥種植面積35.1萬畝,我們為確保秸稈利用,對全區的530台所有聯合收穫機全部安裝了秸稈切碎拋灑裝置。全區玉米種植面積41.36萬畝,要大面積實施秸稈利用,沒有機具保障是不可能實現的,近幾年來,我們利用購機補貼和秸稈綜合利用補貼,以推廣玉米收割機、還田機、免耕機為重點,加大機具引進力度,在農機户的發展培養上,我們實施“梯隊戰略”,基本上是每年鞏固一批,發展一批,培養一批。到今秋,我區擁有玉米收割221台,還田機495台,免耕機159台,秸稈壓塊機17台,鍘草機350餘台。另外,我們還在秋收關鍵時刻調入機械100餘台套,為確保機械發揮好效益,我們在搞好技術培訓的同時,還在秋收中成立服務小組,配合廠家搞好機具維修服務,為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做好服務支撐。

三、強化體系建設,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責任落實

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廣,頭緒多,工作量大,為確保完成好任務,我們實行了網絡化管理,做到政策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區政府拿出專項資金,與市級補貼資金進行配套捆綁使用,對每種利用方式制定了補貼標準,我們按照區領導要求,將任務分解到各街道、鎮,將責任落實到基層,各街道、鎮又與基層簽訂責任狀,責任具體落實到村、到地塊。我們還安排抽調區機關專門人員組成七個工作小組進行實地的督導檢查。為搞好管理,我們制定了各個環節責任制度。下發作業單10萬餘份,彙總各類報表8000餘份,做到秸稈利用各種方式各個環節都有專人把關,專人負責,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責任體系,每天有報告,每天有檢查。每天有通報,每級都有擔子挑。責任體系的建設,成為秸稈利用工作的有效支撐。

四、嚴格工作程序,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規範化

為了保證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首先制定了《濟南市長清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方案》,並根據我區情況,確定了機械還田、免耕播種、秸稈青貯、壓塊制碳作為我區秸稈綜合利用的重點扶持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濟南市長清區秸稈綜合利用管理驗收實施辦法(細則)》。從作業單的製作與發放,到作業單的回收與管理都進行了嚴格要求,從全區還田、免耕機械數量到青貯户奶牛頭數、壓塊制碳企業主的數量及年生產能力進行了最初的摸底與評估,制定出了詳細的資金分配計劃;從村委會就本村秸稈綜合利用情況的張榜公佈到街道、鎮秸稈辦對本鄉鎮的自查驗收;從區秸稈辦檢查分管驗收小組的不定時抽查到區秸稈辦的全面驗收;從加強補貼資金的監管與發放,再到最後的獎懲,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辦法,從而確保了全區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並使之不斷規範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danwei/ynvv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