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政企專題 >

工會工作論文: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工會工作論文: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工會工作論文: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近年來,隨着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徹底打破了過去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格局,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勞動關係的複雜化、就業方式的多樣化。這給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面對這樣的形勢,國有企業工會要想實踐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研究當前工會工作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迎接挑戰,這樣才能探索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企業工會工作新路子。

那麼國有企業工會當前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

一、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羣體,使工會工作對象變得複雜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職工的成份相對簡單,職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小,工會工作對象能夠涵蓋整個職工隊伍。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職工隊伍在悄無聲息中分化,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羣體,表現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明顯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經營管理者羣體。這個羣體過去是企業的黨政領導(處級以上幹部)。企業改制、轉制後,成為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執行的是年薪制、期權制、股權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領”員工羣體。這主要是科技人員、高級職員。當今知識分子受到企業的廣泛推崇,知識分子的勞動可以作為分配要素參與分配;三是普通職工羣體。他們是企業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也是企業人數最為龐大的羣體,他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技能來取得工資。四是打工者羣體。主要是哪些企業外聘的農民協議工、勞務工、季節工等,他們靠具體勞動來獲取報酬。上述這些不同的職工羣體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盡相同,企業工會應針對職工隊伍結構上發生的這些新變化,調整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

二、職工就業方式多樣化,對協調勞動關係的要求增高

近年來,隨着國有企業內部不斷重組改制,所有制結構呈多元化發展,企業勞動、人事、分配製度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企業勞動關係出現複雜、多變的趨勢,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表現在:一是企業內部下崗、待崗職工有增無減,就業上崗成為職工關注的頭等大事。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要減員,而職工為了生存要崗位,這對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企業羣體性勞動爭議和突發性事件日漸增多,呈現出由個人勞動爭議向羣體性勞動爭議轉變,由具體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勞動爭議向因企業改革中利益調整引發的勞動爭議轉變的新特點,並且這種勞動爭議和突發事件的規模越來越大。比如,針對企業實行減員增效、有償解除勞動關係等改革措施引發的勞資矛盾和勞資衝突時有發生,作為企業工會此時感到束手無策,處於“不能不協調,又不知如何協調”的兩難境地。

三、職工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使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

隨着企業分配製度的改革,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已被徹底打破,現在企業實行的是經營者年薪制、股權制或期權制和職工的崗級制或持股制,同時資本、技術等要素進入分配領域,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在當前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更加註重人才和知識,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員,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羣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羣體處於低收入狀態,而這個羣體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陷入困難或特困之中。在這樣現實面前,工會無論從經濟實力上,還是方法手段上,都沒有力量解決職工就業、提高收入等根本問題。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羣體的具體利益,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職工。維護的難度越來越大,經常出現“不能不維護,又不能多維護”的尷尬局面。

四、企業實施重組改制,精減機構,定編定員,使工會組織受到衝擊

在企業機構改革中,一些企業黨政領導對工會工作仍存有“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偏見,甚至有的個別企業行政領導認為“工會工作乾的越少越好,省得添亂”的思想,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所發揮的作用。雖然有《工會法》作保障,許多企業工會仍然成為第一個被合併、精減的組織,工會幹部幾乎全部轉為兼職,有的身兼數職,一批工會骨幹和積極分子流失。基層工會幹部由於兼職過多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和思考工會工作,工會成為了黨羣工作部裏的一塊應付差事的“牌子”,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講工會工作被削弱了。

五、企業持續重組和快速發展的新形勢與傳統的工會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相適應

表現在:一是思想觀念滯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重組、改制的力度很大,步子很快,與之相比企業工會無論在理論政策研究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都顯得滯後,許多認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工作習慣於上級佈置,如果上級不佈置就不知道該幹什麼,缺乏創新與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滯後。對新時期工會在企業中的地位、作用、任務的變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與基層實際和職工需求貼得不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工作顯得被動;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動,活動方式也是墨守成規,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缺乏調查研究和把握宏觀形勢的能力。三是工作內容滯後。長期以來,企業工會的職能是“大而全”,不管是否切合實際,是否有能力都要全面鋪開,導致職責交叉,戰線過長,內容過多,職工希望乾的工作沒作好,不該作的又窮於應付。四是作用發揮滯後。當前職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工會組織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權利。而在實踐中,工會往往為職工做不了主,顯得軟弱無力,甚至有的工會根本沒有成為職工羣眾的代言人,失去了職工羣眾的信賴。五是工會工作作風不夠紮實。特別是領導機關仍然帶有行政化傾向,年初佈置工作,年終總結工作。仍然有從會議到會議,從文件到文件的現象,年復一年,工作成效不明顯,業績平平,個別工會還以人手少為由,工作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六是幹部隊伍素質不高。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要求工會幹部必須強化自身素質,加速知識更新,工會幹部僅掌握工會理論知識已遠遠不夠,目前,專兼職工會幹部還遠遠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上述問題集中起來反映出企業工會對新時期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對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和理論問題研究的不夠,導致矛盾和問題越積越多,束手無策,工作越來越難展開。筆者認為,企業工會要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應該認真研究和思考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健全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

工會的組織體系是工會開展各項工作和履行職能的組織基礎。首先,要按照《工會法》第十條之規定,在企業25人以上的車間、隊、站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在廠(公司)、處級單位建立工會委員會,形成自下而上多級別、多層次的企業工會組織。要重點對重組改制單位工會組織進行重建或改建,實現工會組織橫到邊、豎到底的網絡構架。其次,在健全組織的同時,要發揮工會協管幹部的職責,積極與各級黨組織協商,按照精幹高效、德才兼備和“四化”的標準,大力選拔那些年輕有為、熱心工會工作、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或複合人才充實到工會幹部隊伍中來,為完成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工作任務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證。第三,要完善企業工會接受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領導的有效機制,注重體現企業工會的優勢和特色,發揮好企業工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的自主權,這樣更有利於突出維護職能;企業工會要堅持雙重領導、各有側重、便於發揮作用的原則,以形成任務明確、各負其責、自主高效、協調運轉的科學組織領導體系。第四,要按照“三個最大限度”的要求,將企業內部聘用的臨時工、季節工、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充實工會組織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的基礎,為工會提高凝聚力和影響力補充新鮮血液。

二、要分析、明確工會工作對象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這已成共識,要履行好這一基本職責必須把工作對象搞清楚。一是要認真調查瞭解企業不同職工羣體的實際情況,瞭解他們不同的思想動態、收入來源、生活情況以及迫切需求,既要從宏觀上把握職工羣體的變化趨勢,又要從微觀上關注職工個體的具體狀況;既要關心他們不同的經濟利益,又要關心他們共同的政治權利,用多樣化的工作方式貼近不同職工羣體,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二是要積極參與協調企業不同職工羣體間的利益關係。目前,企業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的職工羣體已成為不爭的實事,由於政治待遇、經濟分配的差異,不同職工羣體間時常產生矛盾,工會要按照經濟上兼顧公平,注重效率;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則,來協調不同職工羣體間的利益關係,幫助企業化解內部矛盾、理順職工情緒,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三是工會真正有效地履行維護職能,必須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因為,這部分職工人數多,涉及面廣,是企業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許多犧牲。只有把這部分職工的利益維護好,工會的基本職責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工會組織才能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找準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工會工作機制

企業工會針對人員少、任務重、難度大的客觀實際,必須以建立完善各種工作機制來確保工會重點工作落到實處。根據當前國有企業正處於重組改制、轉軌變形的實際,我們感到應建立五個方面的工作機制。一是民主管理機制。就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不斷豐富和充實職代會內容,創新職代會組織形式,特別要探索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實現民主管理的途徑和方式,重點處理好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與黨委會、工會和職代會之間的關係。二是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就是要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把平等協商作為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的法定程序和關鍵環節,根據不同單位的具體情況,不斷充實和調整集體合同的內容,使合同條款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與職工關心的經濟利益緊密結合。同時要加強對集體合同的履約監督,依法追究違約責任。三是宏觀參與機制。就是要建立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與企業及有關部門建立聯繫會議制度。通過宏觀參與機制的建立,使工會與行政的溝通渠道更加暢通,最終實現宏觀維護的目的。四是調查研究機制。就是要深入基層和職工羣眾,瞭解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拿出新思路,讓工會的工作始終貼近實際,貼近職工,具有時代特色與活力。五是工會工作評判機制。就是要建立讓職工羣眾來評説工會工作,以職工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工會工作好壞的根本標準,徹底丟掉自我總結、自我陶醉的工作方法。

四、要轉變、創新工會工作方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工會只有徹底擺脱舊的工作模式,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工會工作要“求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不斷髮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在複雜的客觀環境中,以變應變,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體現出變化的態勢。要學會根據不同的企業類型,確立工會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體現出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二是工會工作要“做專”。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比如,代表職工與行政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工會要想完成這些繁重而艱鉅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幹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三是工會工作要“依法”。工會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於弱勢地位的職工羣眾的合法權益,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工會幹部要學深、學透《工會法》、《勞動法》,達到每一條款都能夠熟悉運用,成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家。四是工會工作要“幹實”。“幹實”工會工作必須突出重點與講求實效,這不僅是工作方法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突出重點就是常説的“牽牛鼻子”、抓關鍵點。重點工作需要集中人力、財力和時間,全力以赴突破之,以達到用重點帶動一般的良好效果。求實效就是要明實情、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瞭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羣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幹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五、要不斷提高工會幹部自身素質

面對企業工會職能拓展,任務加重,難度加大的客觀現實。工會幹部要想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改變過去形成的封閉、保守的思維方式,培養開放、創新、務實的思維方式,用市場經濟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法制觀念、信息觀念、人才觀念和權利義務觀念取代不合事宜的舊觀念。二要勇於開拓創新。目前工會面臨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僅憑過去的老經驗是難以應付的,必須在實踐中堅持創新,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要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當作事業去追求。要敢於向陳規陋習、傳統觀念挑戰,敢於提出新假設、新觀點、新方法。三要熟悉和運用法律武器。隨着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法制越來越成為工會履行職責的主要手段。無論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還是監督法律的執行,都需要不斷提高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工會幹部要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作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規為依據。善於運用法律觀點分析認識問題,用法律知識指導工作。在參與制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時,能夠及時、準確、科學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據。四要學會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工會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優良傳統,作為工會幹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準確把握形勢的能力,通過調查研究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精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從而使我們的工作才不致於出現偏差,這也是我們做好工會工作的基本功之一。五要掌握一門外語。熟悉運用一門外語,應該是新時期對工會工作者的一項基本要求。特別是我國已加入WTO,許多國有企業將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經營業務將與世界接軌,對外交往會越來越多,工會幹部必須要站在時代的潮頭,為中國工會走向國際做好充分的準備。六是要有熟練的文字表達和寫作能力。這種能力是工會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特別在工會領導機關,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工作,都離不開文字表達和寫作技巧,因此,工會幹部必須熟練掌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zhengqi/evn0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