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氣象科普知識:探究城市極端天氣之殤

氣象科普知識:探究城市極端天氣之殤

“歡迎夏天到XX市來看海!”成了最近幾年人們打趣城市極端天氣的一句時髦的“口頭禪”。而且,南方大城市的看海聲還未斷,北方各大城市的看海聲早已鵲起。20xx年泉城濟南“7.18”強降雨,20xx年首都北京“7.21”特大暴雨,今年長沙、武漢強降雨,這些短時間的極端天氣,它們來得突然,又猝不及防,造成了人員傷亡和鉅額財產損失,成了這些城市永遠的傷痛。

氣象科普知識:探究城市極端天氣之殤

大型城市,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命脈之所繫。頻發的極端天氣為什麼緊緊盯住大型城市,一而再,再而三的張開魔爪,荼毒生靈呢?

環境破壞導致全球氣候異常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的100餘年時間,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代。如湖泊被填,江河被攔阻,大修公路、山變平地,低窪地被抬起,再加上工業污染嚴重,排放大量有毒且温度較高的氣體等等,環境的破壞就必然帶來惡劣的氣候,固有的週期性大氣環流被改變,海洋環流也被改變,規律性的降水當然也被改變。

針對全球氣候異常現象,專家認為:“全球氣候是一個大系統,當一個地方大氣環流出現異常時,必然影響到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異常。”專家稱,導致氣候異常的另一個原因是全球變暖。而氣候變暖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如果沒有人類活動,它自己也有一個自然變化,即在工業革命前;二是人為影響,即人類活動,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類活動排放的温室氣體,使得全球的温度升高,由此可能帶來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繁和加強。

城市規模化導致的城市“熱島效應”

目前,中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還有超特大城市越來越多,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國整個城市人口也許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甚至城市人口超過除印度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所有人口。越來越多的高樓存在於城市,就使得城市成為了一座座人為拱起的“山峯”,在這“山峯”的峽谷裏生活着數億人口,污染、噪音、工業排放出來的熱氣,空調排放出來的熱氣讓整個城市形成了與周邊不一樣的氣候環境,這就是所謂的“熱島效應”,一旦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城市的温度要高於周邊地區至少在5度甚至10度以上。如此“山峯”的城市,遇到大氣環流運行於此,尤其是夾雜着暴雨的大氣環流遇到此山峯,就會形成強大的“地形雨”,即使在周邊地區雨量不是很大,但在城市會形成暴雨,如果此次“雨雲”來勢洶洶,飽含大量的雨水,遇到高聳的城市,就會形成傾盆大雨。所以,城市的降雨為何經常成災,而且降雨量比周邊要大,這是原因之一。

城市建設中自然災害防禦功能的缺失

低矮的綠化樹種,遍地的水泥、方磚構成的路面,是城市的一大特色。這樣的地面雖然在降雨的時候很整潔,交通也不受阻礙,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太陽一來,由於沒有樹木的過濾,也沒有地面的滲透,高度迅速升高,這也是城市氣温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下暴雨,雨水不能滲透到地面下,而直接形成地表徑流。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統建設沒有跟上或沒有維護好。排水系統很重要,它是整個城市的神經之所在。中國城市化的加速,我們更多的關注城市表面的漂亮,而城市的內涵卻沒有跟上。中國的大城市包括北京,其隱蔽的排水系統功能都不能適應極端天氣,即使一場不大的暴雨就能讓整個城市癱瘓。既然有百年一遇的暴雨存在,而且連年發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就必須設計出百年一遇的排水系統。另外,排水系統日常維護、保養同樣重要,尤其在夏天,尤其知道連年都會有暴雨來臨,更要注重維修和保養。

呼喚更加綜合性的精準天氣預報

作為城市氣象災害防禦“發令槍”的天氣預報,也亟待完善。有專家指出,目前絕大部分的天氣預報員預報的都是天氣預報,絕大部分的研究人員研究的也都是天氣預報,卻沒有研究地面情況。正確的天氣預報應該是三個方面:一是天氣雲層走向預報,二是地形與地物對天氣預報的影響,三是天氣與地氣環流產生的共同影響。上述三方面的綜合結果,才應該是一個正確的天氣預報的結果與結局。

綜上所述,城市極端天氣災害的防禦,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環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需要政府肩負起更多責任,才能為廣大城市居民打造“幸福的晴空”。(文/孫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zy77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