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教師個人對議論:我主張國中生寫點議論文

教師個人對議論:我主張國中生寫點議論文

我主張國中生寫點議論文

教師個人對議論:我主張國中生寫點議論文

前些日子,北京某名國小推送的以蘇軾為主題研究報告刷屏朋友圈,被一些媒體公眾號轉載。這些小學生所在的班級有一個口號:“人人有課題,個個會研究。”然而,當大家看完文章和該公眾號列出的學生“小課題”後議論紛紛各持己見,褒貶不一,其中北京大學國學發展研究院教授發文痛批,説這種研究方式殘害孩子。

專家學者們的擔心,我認為大可不必。一切要看是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老師,什麼樣的課程。教育的探索,絕大多數不具有可複製性,也不可移植。我可以説,其他學校、老師壓根不可能去模仿。至於説,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偶爾做一個活動,一個嘗試,有何不可呢。

對於國小生的研究方式,當然可以討論,但是,讓孩子們學習理性思考的做法,我認為是值得點讚的。相比而已,我們的印象中,好像孩子尤其是國小生,都是感性的,寫出來的文字,也基本上“生動形象”,充滿了“童真童趣”,少見有“理性思考”的內容。很多孩子的事兒,也都是“跟着感覺走”,似乎靠理性來解決問題,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稱”。

毋庸置疑,孩子年齡小,生活閲歷、閲讀經驗、心智成長還處於起步階段,固然是天真爛漫的,但是,僅僅停留於此,是否也有失偏頗?是不是也要多提供一些多元發展的空間給孩子?生活中,也不只有詩,還有遠方。太感性了心會碎,太感性了心會累。

聯想到國中作文教學。很多專家學者論及國中生寫作時,比較關注記敍類文體寫作,不少寫作教學方面的論文、課題也喜歡圍繞如何寫好記敍文進行闡釋。我們的寫作教學實踐中,也基本上是教學生寫記敍類的文章,日常強調得比較多是也多是抒情、描寫等手法,可以自由發揮,可以聯想和想象,達到的效果是形象、生動、感人,有的乾脆就直接規定“寫記敍文”。學生比較拿手、拿得出手也是記敍類文章,對觀點鮮明、邏輯嚴密、説理透徹的議論卻往往望而生畏。(當然,學生沒有任何觀點,也是一個原因,不在此處討論。)

我並不反對國中生寫記敍文。但是,我認為,國中生不能僅僅學寫記敍文,也應該涉獵議論文的寫作,要求適度即可。

何為適度?

課標中有規定。20xx版新課標,在第四學段(7-9年級)目標與內容中,明確指出:“閲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這是閲讀的要求。對於寫作,更是説得明明白白:“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課標有規定,就該嚴肅地執行。只是我們不要用“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來衡量所有學生就行了。

我一直認為,學生走上社會之後,議論性文章的實用性可能更大。人們在交流中,無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需要以理服人,需要擺事實講道理,這就是生活中的議論文。我們看到,在人與人的交流中,有人講話令人信服,看法、觀點易於被人接受,聞者“頻頻點頭”;有人卻事與願違,甚至有好想法、好觀點,也無法説服別人,或無法自圓其説,反而邏輯紊亂,急得面紅耳赤,抓耳撓腮,自相矛盾,貽笑大方。如此霄壤之別,原因就在於此。至於説,有人講話則胡攪蠻纏,潑婦罵街,不講邏輯,只憑聲音的高低、情緒的激揚來決定,或者屁股決定腦袋,則等而下之,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又比如説,學生將來倘或有高層次的發展,需要進行學術研究,那麼,寫作論文就是一項基本功了。很多大學生、研究生不會寫論文,是不是與我們的教學中淡化議論文寫作有關呢。

多年前,我讀到教育管理學博士黃全愈(美國)的一本《素質教育在美國》。他在書中談到了“孩子能不能搞研究”的話題,印象深刻。在《一篇最讓我感興趣的論文》中,他寫了這樣一件事,請允許我做一回文抄公:

礦礦(黃博士的兒子)在上國小二年級時就開始搞“研究”了。第一次從礦礦嘴裏聽到“研究”一詞時着實讓我樂了一陣。那時礦礦才8歲。剛開始能讀些稍厚點的書寫些由幾個長句子拼湊成的所謂“文章”。一天他從學校回來一進門就纏着妻子(媽媽)帶他去圖書館。説是他正在作一個關於藍鯨的研究要去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老師説了研究論文至少要有三個問題。要寫滿兩頁紙。”“才二年級你懂什麼研究?”看着兒子那一本正經的樣子,溜到嘴邊的話打住了。趕緊讓妻子開車帶着兒子上圖書館去。臨走之前我對妻子開玩笑地交待説:“如果市裏的公共圖書館找不到好的參考資料,你們可以到邁阿密大學圖書館去看看。”兩個多小時後,母子兩人抱着十幾本書回來了。一進門,妻子就抱怨“都怪你提什麼到邁阿密大學圖書館。礦礦非讓我帶他跑了兩個圖書館。還説老師説過參考資料要來自不同的地方。”我翻了翻礦礦借回的“參考資料”,十幾本都是兒童圖畫書。有的文字説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是介紹關於藍鯨和鯨魚的知識性書籍。隨着兒子對那十幾本書的閲讀及“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斷地從礦礦那兒獲得有關藍鯨的知識:

藍鯨一天要吃四噸蝦

壽命是90到120xx年

心臟像一輛汽車那麼大

舌頭上可以同時站50到60人

……

説實在的,我以前只知道藍鯨很大,其他就不知道了。這回礦礦告訴了我不少我第一次聽到的東西。這樣,礦礦終於完成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份研究報告“藍鯨”。論文是由3張活頁紙訂起而成的。第一張是封面,上面畫着一條張牙擺尾的藍鯨。藍鯨的前面還用筆細細地畫了一羣慌慌張張逃生的小蝦。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的寫着“By Kuangyan Huang作者黃礦巖”。論文含4個小題目:1介紹2藍鯨吃什麼3藍鯨怎麼吃4藍鯨的非凡之處。我不知道礦礦是怎樣決定這些小標題的,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對藍鯨的飲食問題這麼感興趣……總之,老師要求至少寫3個題目,礦礦完成了4個,好歹也算超額完成任務了。小標題下的正文不過一兩句話。既沒有開篇段,也沒有結論段,讀起來倒也開門見山。

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簡短的論文。

當然這也是一篇最讓我感興趣的論文。

劃重點啦:

問題不是兒子在此次研究中學到了什麼有關藍鯨的知識。我更感興趣的是,從這次研究的經歷中,孩子獲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孩子從一開始就擺開了一副正經八百作課題研究的架式。收集資料,閲讀,找觀點,組織文章……一步不差,一絲不苟。從決定題目,到從那十幾本書中發現對自己研究有用的資料,到着手寫文章,孩子始終處在一個獨立工作的狀態下。他必須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篩選材料去決定“研究”方向……這個收穫要比知道藍鯨有多重、多長更具價值。

無獨有偶,20xx年09月05日《搜狐教育》中有一篇《美國國小生作文:一篇讓中國式教育震撼的文章》,其中提到,“10歲的孩子被送進了美國學校,上英文課,老師佈置的作業是寫論文,題目居然大得沖天:《我怎麼看人類文化》;上歷史課,老師讓孩子扮演總統顧問,給國家決策當高參;在中學的物理課上,作業竟然是一個市政研究項目城市照明系統的佈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從讓孩子們愛護小動物開始。”

這兩則材料都表明,孩子“搞研究”,“寫論文”,其實還是一種“研究性學習”,並非專業人士的“術業有專攻”,不是去為了發明創造出什麼高精尖的“成果”,不是期待什麼理論上的重大發現,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什麼。孩子寫出的“論文”,也不在於其多麼的無可挑剔(事實上,成年人也無法做到),更大的價值在於歷練的過程,思考的習慣,研究的意識,表達的能力。

國中生的心智正逐漸走向成熟,伴隨着的必然是由感性向理性的過渡。我們現在讓學生練習寫作簡單議論文,一則為學生的“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考慮,促進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方式有記敍、説明、描寫、抒情、議論五種,都能掌握是基本要求,缺一不可,融會貫通則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理想境界,可以選擇差別化個性化發展。議論文的寫作中,學習擺事實講道理,學習判斷、分析、推理、演繹、歸納的方法,以及具有文體特徵的謀篇佈局,語言嚴謹等,努力使言説表達合乎邏輯。二則為學生的未來着想,讓學生走上社會後,用嚴密的思考去獲取令人信服的論斷力量。用合適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既能擁有表達的技術與能力,清晰、規範地表達,又有表達的智慧、力量、倫理,顯示出表達者的立場與追求、教養與風度,從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表達者,善莫大焉。

本文作者:樑增紅

公眾號:樑增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k84e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