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針對社會現象的議論文:標籤固化

針對社會現象的議論文:標籤固化

標籤和反標籤,是近年來網絡常見的現象,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可以來説是關於代際劃分的標籤。尤其是九零後,因為處於互聯網迅速發展階段,成為風口浪尖人物,多次產生巨大的網絡輿論。

針對社會現象的議論文:標籤固化

“九零後”這個詞一度指九十年代後出生的這部分羣體非主流,自私,自我,也成為一個貶義詞,但隨着時間發展,這部分羣體身上原有的標籤被撕去。

他們在國人面前,身上帶有的品質出現,年輕,活躍,勇於接受新事物。不過值得會心一笑的是,零零後標籤固化初現端倪。

我們處於網絡浪潮中,在見證着標籤固化的同時,也看到反標籤的論戰。但就整體趨勢而言,反標籤似乎佔了上風,這和我們網絡的主要羣體有一定關係,九零後們更強調個性。

韓少功寫過一本書《馬橋詞典》,寫到馬橋人對味道形容的詞“甜的”,只要是他們認為好吃的味道都用“甜的”來形容,他們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對。而西方人的吃到辛辣,或者對舌頭刺激性食物,則用“hot”形容。

一定程度我們可以看出標籤固化的原因,由於時間或者地域的侷限性,彼此無法深入溝通了解,從而形成固有印象。

那麼標籤固化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與世界交流接軌,為了讓世界更好記住中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功夫,長城,故宮,兵馬俑等成為我們的文化名片,在讓世界其它國家記住中國的同時,無意間也把中國的形象固化,現在也對中國輸出其它文化產生困難。

同樣在網絡裏面,由於信息瞬息萬變,標籤固化有助於網友加深對自身的印象,於是我們看到了“最有故事的女同學”“最美XX”等系列網絡人物,一時風頭另他人難以企及。

娛樂圈的人設更是屢見不鮮,比如“老幹部”“耿直”“蠢萌”“逗逼”等等形象,我相信在我説出這幾個標籤的時候,讀者腦海中自然也勾勒出相應的明星形象。

過猶不及,相應的負面影響隨之而來,過分地渲染一個標籤,會使網友產生厭煩之感,同時也會面臨限制,在要轉型時候付出更大努力,甚至可能導致失敗。特別是人設一旦崩塌,難以再挽回形象,更會讓人覺得“作”。

那麼又該如何減少乃至消除這種標籤帶來的標籤固化影響,最根本應該是做到自身的強大。

比如近些年中國的發展,與世界更加深入交流,展示的是一個多元化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京杭大運河還在歷史中砥礪前行,幾千年古老智慧的二十四節氣還在敍述中國人天人合一的美好願望。更有高鐵載着經濟發展,移動互聯網獨領風騷。

胡歌撕去標籤人設的過程是值得小鮮肉們學習,雖然有無數自媒體人誇耀他,但是筆者依舊以他為例,畢竟除了他,要真正提高實力的明星我真的不知道幾個,也許陳曉還在修煉過程,彭于晏是一直都很出色,把演員職業做得很贊。

回到開頭所説的零零後,有意思的是批評他們最多的大概也是來自當初被標籤固化嚴重的九零後,這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而筆者也會在下週分享相關見解。

大江東去浪淘盡,時間最為公平,也能讓大家記住最該記住的。

標籤: 議論文 固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k849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