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開幕詞 >

在學校語文教研會上的講話

在學校語文教研會上的講話

各位老師:

在學校語文教研會上的講話

大家好!

現在,各位手上都有一張表格——《05至11年全國1卷大學聯考語文試題各考點以及賦分情況一覽表》。這張表格是希望大家反思咱們的語文教學,尤其高三語文教學的。

眾所周知,我們的高三語文教學花費在字音、字形、標點、病句、成語上的氣力過大、過多,大約一直要花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其實,相比較起來,它們是 “芝麻綠豆”,而佔分比例較大的閲讀、寫作才是又大又圓的“西瓜”。它們在考題中的分值達到110分;而字音、字形、標點、病句、成語、連貫,合起來不過12分:連續五年,年年如此。看來,我們以往的教學,的確具有捨本逐末、棄大圖小之嫌。今後,我們要想大幅度提高語文教學效益,努力方向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是,我們以往難道就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非得經過呂校長的點撥、提醒才恍然大悟嗎?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為什麼一直緊盯着那12分不放,卻在閲讀、寫作方面有意加以忽略呢?原因很簡單:害怕抱不回“西瓜”反而丟了“芝麻”——對提高學生的閲讀、寫作能力缺乏信心。

那我們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呢?

因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此無能為力!不起作用!

以往的閲讀教學,我們使用的是讓學生聽、教師講的方式方法。我們覺得學生分析不了作品,於是越俎代庖。雖然,偶爾也讓學生髮一發言,但一般都是在細枝末節處發問,微乎其微。讓學生去通盤思考一篇文章的機會極其少見。

於是,學生也自然養成了一種習慣——等老師的答案出來然後記一記。學生其實很聰明:他們發現了了一個事實——老師最終會給答案的。這答案,就在老師的教案上、課本上或者老師的腦袋裏。所以,在老師象徵性的提問、啟發之時可以不用動腦。甚至,不必到文章裏搜尋,即使它就擺在某個地方。學生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就可以了。因而,我們時常發現:不少學生一邊聽課,一邊做着其他事情,避免因老師的啟發而浪費時間。而我們老師自己呢?有時甚至知道學生已經提前知道答案了(或者學生自己悟出來,或者不幸提前先睹為快地看了教參之類的資料),還在努力地“編織”着自己的啟發過程。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

結果之一是,學生本人缺乏獨立的思考閲讀能力:沒有閲讀方法,沒有閲讀能力,甚至沒有基本的閲讀常識。比如,他們在閲讀過程中,連把握全局,理清思路這個環節都不清楚;只是走馬觀花地一路瀏覽過去。由此帶來的最終結果是:考試時,他們在這個閲讀的大“西瓜”上大失其分。怪誰?顯然是老師。沒有播種西瓜怎麼能渴望收穫西瓜?所以博士説我們的課堂沒有思維含量。當然沒有了——學生就沒有開動思維嘛!其實,分析作品所需要具備的思維還是很多的——形象的、理性的、綜合的。就連學生語言表達本身就是思維: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一個意思要找到一句恰當的話語並不容易。賈島説:“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盧延讓説:“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另一個結果是:使學生喪失了對文章以及語文的興趣。原本,學生還是喜愛文學作品的。可是,經過老師這麼一講,沒興趣了。他們更喜歡閲讀課外文章一些,為什麼呢?課文都是名家名作呀?原因是:老師把它講得沒味道了,味同嚼蠟!

面對以上結果,我們語文老師其實也挺失落的。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文章的閲讀了,然而沒有效果。眼見學生成績好,可我們卻不敢聲稱那裏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勞——是人家自己本來就好!看到學生學習成績差,做語文老師的,也不敢拍着胸脯説自己能夠力挽狂瀾。這就是數學英語老師可以通過課外補習獲得額外的收入,而語文老師只有在旁邊看着眼饞的份的原因!悲哀啊!有個語文老師就這樣無情地嘲諷自己罪孽深重:“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語文。”

所以,老師們:改革課堂吧,改革語文教學方式方法吧!讓學生自己去體悟,去閲讀。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閲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成績。這才是我們的出路。

不僅高三老師,還包括高一、二老師。因為學生的閲讀能力提高了,學生大學聯考才能考得理想一些;高三老師才能不至於“三年課程一年補”。再説了,我們大部分老師都是跟班上高三的,這樣,自己將來能也輕鬆點。

以上,是自己就閲讀教學課堂的一點反思。再者,需要提醒的是——我們也該記取博士給我們開的兩劑藥方:去年,博士讓我們自己找尋文章,設計題目,讓學生閲讀。我體會,其目的就在於,讓我們將自己的閲讀體會、閲讀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明瞭一篇文章究竟該怎樣讀。今年,博士讓我們佈置給學生每週抄一篇好文章,認真揣摩。我體會,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一篇好文章究竟是什麼樣的。這些,學校都將檢查。不過,最終我們更是為了我們學生能有個好成績。

以上看法還不太成熟,這裏,提請各位老師共同來思考這一問題。

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kaimu/y346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