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演講的姿勢技巧

演講的姿勢技巧

演講的姿勢技巧

在肢體語言研究中心,我們研究了數位不同領域的領導者,而且發現了一些常用的姿勢技巧。通過這些姿勢技巧,演講者可以展現和傳遞他們的自信,可以讓演講更有效、更有説服力。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介紹。

演講的姿勢技巧

克林頓盒子

在比爾·克林頓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但凡演講講到激動人心之處,他的雙手會張開很大,手勢會變得誇張,而這些姿勢使他看起來並不可信。為了控制他的肢體語言幅度,他的顧問建議他想象在他的胸前到腹部有一個隱形的盒子,而雙手的活動範圍只能在盒子裏面。自此,這種方法便被稱作“克林頓盒子”。

雙手託球

想象你的雙手要托住一個籃球,這個姿勢能夠讓你看起來自信且在遊刃有餘的掌控一切。喬布斯經常在他的演講中使用這一姿勢。

金字塔手型

當我們緊張的時候,我們雙手可能會不受控制的晃動。但當我們自信的時候,我們的雙手會很穩定。所以,為了展現自信,同時控制緊張情緒,我們可以將雙手相對,呈金字塔形。許多商業人士在會談時喜歡使用這一姿勢,但切記在用這一姿勢時面部表情一定要温和,否則你看起來會很傲慢。

雙腳開立

我們的站立姿勢也會透露出我們的內心狀態。讓你的雙腳開立,與肩同寬,這樣的你,看起來更加放鬆與自信。

手掌掌面向上

掌面向上表示開放與真誠。奧普拉常常使用這一姿勢。她的強大的影響力並不會令人生畏,因為這一姿勢表現出她願意與他人親切開放的交流。

手掌掌面向下

與掌面向上不同,掌面向下表現的是另一種自信——力量、權威和控制。當你需要快速控制演講現場時,不妨採用這一姿勢。

如果你想要更全面的改善你的演講姿勢,可以把你的演講錄下來,再仔細觀察你演講時的站姿和手勢。如果你認為自己做的不好,想一想要怎樣調整你的演講肢體語言,並可以在鏡子前練習。姿勢技巧決定不了你是否能夠獲得成功,但卻能夠幫助你獲得更多更好的結果。

演講技巧

第一、嚴肅對待

許多技術不錯的人之所以做不好技術演講,甚至講自己熟悉領域的東西也講不好,問題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態度。技術演講不是把已有技術內容做點包裝就可以拿出去的,通常它在兩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1、你必須更深入思考已有的技術內容;

2、你必須以空杯心態對待演講過程。

更深入思考已有技術內容,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或許你解決了某些問題,但誤打誤撞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所以在技術演講之前,必須反覆問自己:分析思路是對的嗎,查證的資料是可信的嗎,掌握的數據是最準確的嗎,看的書是最權威的嗎…… 如果不是,一定要仔細查證,並且保證各環節之間的邏輯是自洽的。也許你以前花十來分鐘,看了篇文章就恰好解決了某個問題,但對外講的時候,你務必查閲各種資料,把思維的來龍去脈、概念的內涵外延都弄清楚,所花的時間可能幾倍甚至幾十倍於十分鐘,但它是必須的。否則,如果台下觀眾更有經驗,你可能會出醜;如果台下觀眾沒有經驗,你的演講稿可能導致謬種流傳,危害更大。

以空杯心態對待演講,也就是認清“我懂了”和“我能讓你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自己弄懂,可能和自己經年累月的思考有關,也可能需要以自己之前的知識積累做背景。但是讓觀眾懂,而且是在演講的幾十分鐘之內讓觀眾懂,就必須把自己從“假想觀眾”中區分開來,哪些是自己特有的思維習慣,哪些是自己特有的背景知識,哪些是自己特有的學習方式…… 這些思維習慣、背景知識、學習方式,和典型觀眾有多少重合?以及,觀眾有沒有辦法在這幾十分鐘內傾注注意力來聽取你的表達?要知道,如果你在上面演講,觀眾在下面玩手機,你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第二、瞭解觀眾

就像開發系統要了解問題背景一樣,做好技術演講也需要了解你的觀眾。通常,你需要問自己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他們來自哪些領域、哪些公司?主要做的是什麼工作?一般都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喜歡聽什麼樣的內容?等等。

如果你不清楚,可以詢問主辦方,負責任的主辦方應當會向你説明。如果主辦方也不清楚,對於系列活動,你可以搜索之前活動的報道,看看相關的微博微信,瞭解觀眾的評價和反饋。如果不是系列活動,你不妨問問身邊哪些人有興趣,聽聽他們的看法,做個大致的判斷。如果實在不清楚觀眾是什麼樣,你可能要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

千萬不要以為這步很多餘。如今各公司都在強調用户畫像,瞭解用户才能保證產品成功,演講也是這樣。如果來的都是 90 後,舉《我愛我家》的段子來搞活氣氛,估計只能導致尷尬;如果來的都是國內的初階技術人員,過多的英文縮寫、文獻出處,也可能影響演講效果。

第三、製作大綱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説過“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的粗繩一拋,網眼就自動張開了。對演講來説,大綱就是那根粗繩,具體內容則是一個個網眼。演講的素材固然重要,但也必須按照一定的結構和脈絡組合起來。我聽過的一些技術演講,演講者本身有比較好的技術積累,但講得雜亂散漫,原因就在於沒有大綱。

好的大綱一定是重點突出的。演講和寫文章不一樣,寫文章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堆積材料,做到完整全面,演講的時間卻相當有限,觀眾的注意力更是難以把握,所以大綱一定要保證重點突出。無論你之前多麼辛苦,知識多麼豐富,大綱的要點只能根據演講時間來。通常的經驗是,按“每八到十分鐘一個要點”的節奏來安排,三十分鐘的演講只能包含三個重點,四十分鐘的演講只能包含四到五個重點。

好的大綱一定是有懸念和起伏的。我們解決問題往往是按時間順序來進行的:識別問題、瞭解背景、驗證方案、開發測試、部署驗證。但是在演講時,即便你敞開胸懷毫無保留,按照這個順序來講也未必能讓觀眾滿意,因為實在是太普通、太千篇一律了。相反,如果你先把最終結果擺出來,吊起讀者的胃口,然後逐步展開,並且在其中穿插各種生動的故事,讓觀眾先以為“如此這般”,繼而恍然大悟發現並非如此。內容還是那些內容,但效果一定會好得多。

第四、現場互動

在電視劇可以插播廣告的時代,大概每 10 分鐘左右就會播一次廣告,這是有心理依據的,因為人在無外界約束狀態下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概就是 10 分鐘。所謂“無約束”,指的是沒有老師盯着,沒有監視器對着,人可以隨時撤出“注意”的狀態。很可惜,技術演講的觀眾也處在這種狀態下。

怎麼解決這類問題?安排與觀眾的互動是一個相當巧妙的手段。純粹的演講更像是單方面的輸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順理成章地發生。但是互動會引入意外的因素,讓聽眾感覺新奇,把大家已經有些潰散的注意力重新聚集起來。所以一個好的做法是,寫完大綱之後,每 10 分鐘左右留出一個空檔,設計合適的互動插入進去,這樣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現場互動可以讓演講內容更接地氣。有時候,演講者講的很好,但觀眾無法把演講的內容和自己之前的經驗結合起來。這時候如果有人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就容易很好地化解眾多觀眾的普遍困惑,讓演講的效果再上層樓。

有些人喜歡安排“托兒”來互動,因為擔心互動出現意想不到的局面。在我看來,除非演講者自己不夠自信,而“托兒”的水平又很高,能做到不留痕跡,否則這樣搞反而會弄巧成拙。只要演講者的準備足夠充分,對待觀眾完全是可以以逸待勞的,很難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尷尬。

第五、反覆排練

我經常講,技術演講其實完全不需要什麼天賦,完全是個熟練工。所謂“熟練工”,就是反覆練習多遍之後,動作順理成章,不會有任何走樣。

你有沒有在技術演講中忘過詞或者講話磕巴?有沒有在講的過程中忽然腦子一片空白?有沒有講到後面才發現前面漏掉了一些東西?…… 這一切現象,雖然會影響技術演講的效果,但都是正常的。它們都是在不熟悉技術演講時的正常現象,都是可以通過反覆訓練加以解決的。

排練要排練到什麼程度?我可以提供一個大致的參考公式:如果觀眾在 10 人以下,排量一遍就可以;如果觀眾在 30 人以下,排練兩三遍就可以;如果觀眾在 100 人以下,排練三到五遍。前面的每一遍排練,都要計時,都可以隨時中斷,把想到的可以改進的點記錄下來,每一遍完成之後認真覆盤,再開始下一遍排練。最後那遍排練應當忘掉計時,不許中斷,相當於“上線之前的最後驗證”。注意,這裏説的排練,是在全部素材已經準備好,PPT 已經成型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包含之前的準備時間。

如果觀眾超過 100 人…… 這時候你大概不需要看這篇文章了,去看看報道,雷軍、羅永浩、喬布斯在發佈會之前花了多少時間排練,你會有大致的答案。你也會更深刻的意識到,做好技術演講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關於技術演講的經驗。希望對你有用,也希望你不要嫌煩。畢竟,認真對待演講,既是對觀眾負責,也是對提升自己的機會負責。

標籤: 演講 姿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l06y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