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

文化產業是綠色產業,是沒有污染的產業,及時準確地統計文化產業的總量規模、發展速度、結構分佈,對於更好地規劃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新年伊始,請大家來參加全市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會議,足以説明會議之重要。去年全市的文化產業統計結果早已發佈,今天又作了通報,數據最有説服力,成績和問題盡在不言中,數據背後暴露出來的是什麼作風、什麼工作狀態、什麼現狀,是非常清楚的,不知道大家還坐得住坐不住?剛才,市統計局副局長唐恩友同志代表市統計局通報了20xx年全市文化產業統計結果,對今年文化產業統計工作作了部署;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小康辦副主任程勁鬆同志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的角度提出了工作要求,講得都非常到位。恩友副局長將去年文化產業的問題概括為“六個不”,很準確深刻,如果能將“六個不”變成“六個好”,那麼我們這次會議的目的就達到了。幾個單位做了發言,大家發言問題都找得很準,打算也很好,關鍵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市委提出了“五個梳理”的要求,如果只停留在口頭上,不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數字上,“五個梳理”就成為了一句空話。當前,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市委四屆四次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精神,按照“五個梳理”的要求,乘勢而上,真正把精氣神提起來,把文化產業發展好,把文化產業統計好。下面就這兩個方面講點意見。

一、把文化產業發展好

(一)進一步提高對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重要意義的認識。

首先,這是深入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必然要求。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文化發展作了全面部署,對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如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在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文化產業更需要創新,在藝術欣賞方面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全面小康對文化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強調政事政企管辦分離。不能沿襲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大操大辦文化的做法,要變革,可以通過政府採購,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可以讓企業、讓中介組織來辦;提出了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有一些重大創新,如對按規定轉企改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在特許經營下實現製播分離,實現黨委對重要國有文化企業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等。這些都是根本性的制度設計,對發展文化產業是重大的利好機會。

其次,這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打造遵義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措施。作為一項朝陽產業,文化產業能耗少、污染小、產業帶動性強,是轉變發展方式、打造“升級版”的重要抓手。記得中國社科院一位研究員來貴州講課時講過,當今產業的一個特點,是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如搞創意產業,搞工業產品的設計,這就是經濟的文化化;文化的經濟化,就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轉化為產品。如果遵義的文化產業發展好了,對經濟結構的調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市文化資源豐富,但是對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

第三,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任務。以縣為單位全面實現小康,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必須在4%以上,這是納入全面小康監測指標體系的,是一項硬任務。現在全市和各縣(市、區)實現程度都低,是全面建設小康中短板指標中的短板。小康絕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要體現在人民羣眾的生活幸福感上面。文化發展水平、人文指標包括社會發展指標必不可少。遵義是歷史文化名城,外人到遵義來,首先想看的是遵義會議會址、是茅台、海龍屯這些有文化含量文化底藴的東西。我們更應把文化產業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好,在全面、協調中實現小康目標,真正做到“三個不能代替”。

第四,這是關係到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領域。文化產業既有重大經濟價值,背後還有意識形態導向和文化安全。文化體制改革無論怎麼改,導向不能變,陣地不能丟。比如美國的影視作品《泰坦尼克號》等,藝術手段很高明,很巧妙地傳遞了西方的價值觀。美國還用所謂的“大片、芯片、薯片”,潛移默化地灌輸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如果我們不重視這一方面,是很危險的。

以上講的這些,想説的是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這是搞好文化產業統計的基礎。遵義是歷史文化名城,但近些年在文化遺存的開發利用、在標誌性文化設施的打造、在用文化理念打造全景域文化旅遊產品等方面,相比都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勇於擔當,奮起直追,把工作做好。

(二)理清遵義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

各地情況不同,選擇的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不一樣。比如深圳傳統的文化資源不多,但它有區位優勢,有很多外來人口,城市的創意能力強,有資金優勢,所以就搞了“明斯克”航母,每年就能吸引幾百萬遊客,開發了東部華僑城,廣東還打造了長隆旅遊度假區,這些都是無中生有、人為包裝的成功典範。又如美國依託人才、科技優勢,打造的好萊塢電影和迪斯尼樂園等,產值超過了航天飛機,日本的動漫產業可與汽車產業媲美。從遵義的實際來看,我們沒有突出的資金、科技、創意優勢,我們只能依託現有文化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促進文化與旅遊等的融合,加快把文化資源優勢變為文化產業優勢。要把我市的紅色文化、國酒文化、生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沙灘等人文資源,進行認真研究梳理,搞好創意策劃、項目包裝和招商引資,加快建設。當然有條件也要大力發展其他業態。如赤水的黔北明珠文化城、遵義黔北記憶等都不錯。根據遵義文化產業發展的資源,我們提出的“513”文化產業工程,市級層面打造5大文化產業集團,建設10大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培育30家市級文化產業示範企業(基地)。各縣(市、區)要有緊迫感,要抓住機遇,現在長征文化博覽園和苟壩、茅台、土城、赤水等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很快,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

(三)明確今年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的重點。

今年的重點,是圍繞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0週年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八大工程”。我掛指揮長牽頭調度“文化旅遊精品工程”,有25個項目,總投資約180億,今年要完成80億左右,其中大部分與文化產業緊密相關,這些都是今後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和有力依託。現在距離紀念遵義會議80週年活動已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凡是列入文化旅遊精品工程這25個項目的,規劃建設要加快,要拿出超常規的推進措施加強調度。對沒有進入25個文化旅遊精品工程的項目,相關縣(市、區)也要加強調度、強力推進,確保今年各縣(市、區)都建成一批重大的文化旅遊項目。只有產業發展上去了,統計才有堅實的基礎。

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今年有幾項重要的工作措施:一是省裏即將出台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這個意見含金量很高,各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要切實貫徹落實好。二是根據省的要求,開展好“多彩貴州”主題文化活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省委副書記李軍親自抓,各縣(市、區)要抓緊謀劃,爭取多有一些項目進入省的盤子。三是組織好演藝、文化旅遊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謀劃、推介和招商引資。組織相關企業參加深圳文博會等展會,力求辦出特色亮點。各地要超前準備。四是爭取第一季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在遵義縣、仁懷、習水、赤水召開一次全市文化產業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形式促進全市文化產業發展。五是積極對接上海對口幫扶工作,利用上海的創意人才、招商融資平台等優勢,爭取在文化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和人力資源培養得到上海方面的支持。

二、把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抓好

統計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客觀反映和描述。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水平如何,工作成效如何,要體現到數據上,要用數據説話。在以縣為單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監測指標體系中,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列為重要內容,要求達到4%以上,市委四屆二次全會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指標中,要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以上,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是一項硬任務,是各級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就會拖全市全面小康建設的後腿。

20xx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18.79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40%,佔比排全省第7位,低於全省2.22%的平均水平,更低於全國3.48%的平均水平;增加值比貴陽市約少32億,甚至比安順市也約少0.85億;從各縣(市、區)的情況來看,佔比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桐梓縣,接近2.4%,佔比在2%以上的也只有4個縣,即桐梓縣、遵義縣、道真縣和綏陽縣,而佔比在1%以下的有3個縣(市),其中有兩個排在全省80位之後。

我專門查證了20xx年相關地方的統計公報,作了一番對比,覺得遵義的數據不能令人信服。遵義無論地區生產總值、三產增加值、城市化率、遊客數、城鄉居民收入都大大高於安順市,為什麼文化產業增加值會比安順低呢?仁懷與紫雲、赤水與長順、匯川與普定在文化產業增加值上相當,但經濟總量及上述指標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啊!無論從外界印象、自身感受、文化實力及數據邏輯關係上都不盡相符。曾有人説“貴州文化在黔北”,從數據看,已不在這裏了,不知在座各位有何感想!

造成這一現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統計口徑調整的影響,有對統計工作機制和統計數據網上直報方式的不適應等客觀原因。但是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重視程度不夠、執行力不強、作風不深入紮實造成的。就是恩友副局長講的工作中存在的“六個不”,所以大意失荊州,在統計上吃了虧。部分縣(市、區)和部分市直部門對此項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領導同志過問不多,沒有真正負起責任來,有的甚至看成是額外的工作負擔,人員經費的保障力度也有待加強;具體經辦人員業務不熟,工作不深入細緻,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甚至存在敷衍、應付的現象;由於涉及到的系統、部門較多,有的主動作為、協調配合不夠,初審把關不嚴,和省直有關廳局的協調也沒有到位。因此導致了 20xx年全市文化產業漏統現象嚴重,統計數據失真。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一定要站在落實市委“五個梳理”要求,推動遵義實現“兩個率先”、推動全市文化改革發展的高度,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深入查找問題、分析不足、明確目標,將“六個不”變為“六個好”,以更加紮實的作風推動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確保今年打一個翻身仗,徹底扭轉被動局面。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一是市文改文產辦、市統計局要迅速將20xx年全市各地文化產業統計數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報告,向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通報,引起高度警覺和重視。二是各地參會的宣傳部的分管副部長要抓緊向部長彙報,宣傳部長親自和當地統計局一起調度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如果調動不了,要向政府分管領導或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彙報。今天參會的部門單位的分管同志回去後要向主要領導同志彙報,講清楚文化產業的統計工作已到了十分嚴峻的地步,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由各級文改文產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文改文產辦組織協調、統計部門指導實施、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各縣(市、區)文改領導小組要牽頭,文改文產辦要抓好組織協調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按規定做好報表填報、收集、審核、彙總、報送數據等工作,統計部門要指導開展好業務培訓、核算數據、發佈統計報告。市委會已同意從今年起將宣傳思想工作列入對各地各部門考核內容,同時也是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二)切實落實部門配合和協作的責任。今天到會的市直各部門,包括中央和省的駐遵單位和企業,不能把文產統計看成是額外的負擔,這是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體現,如果統計不好,是對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不尊重。市文改文產辦、市統計局要加強協調,有難度的市裏領導一定會幫助協調,涉及到的文體廣電、工能委、旅遊、住建、民政、國土、商務、工商、安監、檔案、林業、教育,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切實發揮作用。各系統、各部門要組織所屬統計對象填報基層表,負責統計數據收集、審核、彙總和報送工作。據反映去年少數部門工作滯後,影響了統計工作整體進展,今年務必轉變態度、高度負責,提高工作效率,絕不允許敷衍應付。

(二)抓好關鍵環節,確保有序有效開展。要突出抓好四個環節。一是要抓緊動員部署。這次會後,各縣(市、區)務必在一週之內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否則越晚越被動。要梳理找準問題,提出對策措施,明確今年的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並提出切實的保障措施。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包括企業)也要迅速制定本系統的工作方案下發到縣級單位,提出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二是要抓好業務培訓。統計是規範性很強的工作,是一門科學。各縣(市、區)文改文產部門、統計部門一定要加強對從事此項工作的同志,特別是基層一線人員的培訓,要解釋清楚,使他們熟練掌握如何收集、彙總、初核和報送數據,確保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能到位、不出紕漏。三是要實現應統盡統。這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要注意統計的廣度和深度,避免漏報漏統。要界定好統計範圍,按規定把相關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個體工商户和社會團體全部統納入統計範圍。同時要深入調查對象做細緻的工作,特別是抓好基層表的填報。四是要嚴格數據審核和報送。市、縣兩級相關部門都要把好每一道關口,確保每一張報表數據客觀、真實、完整。這一點各個部門的分管領導一定要抓在手上,嚴格把關,不能簡單讓工作人員辦理了事。在往年的統計中,存在資料不完整、數據缺項、邏輯關係錯誤等問題,甚至還有對收集到的數據不進行審核就直接報送上一級部門的現象,這是極端不負責任的,必須杜絕。各部門在向上級部門報送數據前,必須事先經過統計部門和文改文產部門的認可。

(四)加強保障措施。各級各部門單位要組織精幹力量,明確專門人員負責文化產業統計工作,人員一旦確定下來就不得隨意變動,以確保工作的延續性。會後市文改文產辦要儘快收集市直各相關部門單位的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責任人名單,報我一份。有的單位參加培訓的同志和從事這項工作的不是同一個人,學和幹分開,不利於工作,特別是在縣一級培訓時一定要提這個要求,避免出現類似情況。要加強經費保障,原則上分級負責,市對縣一級主要是採取獎勵的方式,對於市直有關部門,將根據工作任務和完成情況給予適當補貼或獎勵。

(五)加強調度和督查。上級主管部門對本行業下級單位開展文產統計工作要指導、督查到位。特別是宣傳部、文改文產辦、統計局要加大督查力度。文化產業指標是列入全面小康、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對於敷衍塞責、應付了事,推諉扯皮、不負責不配合,或工作質量較差對全市文化產業統計帶來嚴重影響的,要通報批評,必要時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行政問責。對於工作開展有成效、有亮點、完成得好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要加大獎勵力度,以體現正確的導向。

同志們,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按照“五個梳理”要求、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一年,有必要對薄弱工作環節進行集中攻堅。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推動遵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一定能夠把統計工作做得更好。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二):

剛才宣傳部林輝副部長表揚了統計局,説我一會兒再做全面部署,實際上我做不了全面部署,如果我能做全面部署,我就不部署了。正因為我不能全面部署,所以我才要進行一下部署。我説的意思是目前我們的文化產業統計還不夠完善,制度也不夠完善,所以説好多事情需要研究探討。因此我這個講話發言主要是提醒大家對文化產業統計進行一下思考,進行一下研究,然後怎麼樣做好它,這就是我今天發言的主要目的。

今天這個會我們看到的會標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會議,是宣傳部和統計局聯合召開的。所以就會議本身來講,我們就不能不佩服宣傳部領導他們具有的智慧。把我們統計和文化產業放在一塊開,是一種絕妙的安排。這種安排對於我們統計來講,我們覺得它已經形成了生產力。我們過去通常都不把統計作為生產力,也是我的一個概念。統計不是生產力,但是統計有條件有責任有義務客觀地反映生產力,所以今天的會就是統計有責任、有義務客觀地反映文化產業的發展。統計本身也是文化,甚至它是一個創意性的文化產業,從我們最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看到,圖書館、檔案館,包括一些諮詢類的、創意類的,實際上這些跟統計都是有關的。如果把統計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來看,至少它可以做資料室、檔案室、檔案館、圖書館,因為很多東西在裏面放着。但是作為政府統計部門來講,統計肯定不能作為生產力存在,所以説它沒有辦法加進產業的概念,所以政府的統計部門,只能做一些服務性的、諮詢性的、反映性的東西,特別現在文化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形態越來越多,變化越來越多。由於文化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它的形態變化也越來越多,也為我們文化產業的統計、管理預設了很多的難題,這個難題怎麼解決,我一直告訴社科處的同事,你們至少要做三個方面的思考,做三個方面問題的研究。

第一個思考或者説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能做什麼,也就是我們統計能為文化產業做什麼。統計的概念很多,統計分類也很多,我的概念就是兩個,統計一個是對經濟社會現象的描述,這是統計的第一個概念。第二個概念,它可以再造生產力。我為什麼這樣講,我前面講了,統計不是生產力,但是我們可以把整個社會現象客觀地描述出來。由於這個描述出來之後,就可以讓我們有關的決策部門,在整個社會的管理、調整當中,可以通過利用統計的工具來反映出社會現象,可以對社會重新的規制、整理、調整,規制、整理、調整就可以產生新的生產力,或者是更加好的生產力產生了,因此我對統計的理解就是對社會現象的描述,再造生產力。正因為這兩個特點我理解,我想讓社科處和在座的各位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統計能做什麼。由於統計的內涵這兩個特點,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我們文化產業做好。做好文化產業統計,實際上體現了統計的價值觀、統計的責任感。統計的價值觀就是當它把一個經濟社會的現象客觀地描述出來之後,統計就有價值了。如果你作為一個統計的部門,你沒有把經濟社會當中的現象描述出來,還有一些死角沒有描述到,那就是統計部門的責任,就是統計部門沒有把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統計的價值就在於描述社會現象,那就是説責任感。作為政府統計部門,我們的價值在描述社會現象,如果我們沒有做,我們責任在哪裏?所以由責任感的出發,我們必須把文化產業統計慢慢地探索、思考、研究,把它做好,這就是我想説的我們統計能做什麼。總結一下,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文化產業客觀地描述出來,然後呈現給決策部門、領導做整個社會文化的管理、規制、調整這個作用。

我讓大家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已經做了什麼,或者説目前我們怎麼做的。目前我們做的應當説在全國文化產業統計做的還是不錯的,或者説是領先的。我們做了全面統計,也做抽樣統計;我們做了一些名錄庫,建了文化產業名錄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方法,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也都得到了有關方面,包括國家統計局的認可,象我們廈門,已經有了一些經驗,一會兒還要介紹,也都是不錯的。剛才林輝副部長表揚了我們統計系統,我們也是做了一些努力和思考、探索,但這些思考、探索,應當做的還是有很多缺陷的,所有目前我們做的,從頻率來講,僅僅是半年一次,這個距離統計的職能、統計的價值、統計對社會經濟的描述來講,半年時間確實是頻率太低了。我剛上任沒有幾天,林輝副部長就到我們局跟我研究工作,宣傳部也提出了一些觀點,我覺得非常好,其實宣傳部的領導他不提出來,作為統計部門的責任,作為統計部門的責任人來講,我們也要自加壓力,把標準再提高一點,也就是説目前在頻率上應當提升一下,那就是半年變成一個季度。我們現在統計的口徑,統計的制度,統計的方法,哪些地方不行,怎麼改進,都要探索。

我想讓大家思考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未來我們怎麼做,或者説未來我們還將怎麼做。我們對統計、文化統計有哪些癥結,我們心裏是明白的。癥結所在,我們明白,我們力用何處,我想我們也應當心知肚明。我們的薄弱環節在哪兒?我們哪些地方還不夠完善,有缺陷,其實我們心裏都有一本賬,只是目前我們的工具,我們的方法,我們的制度還沒有完全照料到我們所説的缺陷,或者死角的地方,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情況統足統全,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好在國家統計局,從今年開始準備,從明年開始搞一套表的制度,一套表的制度對我們統計工作是一個挑戰,有的人説對統計會有一些困難。但是我認為,如果説一個挑戰,一個變數,你抓住了機會,你乘“亂”而上,你把我們原來沒做好的,無法做的,如果我們調整好的話,“亂”可能就成為我們的一個機遇,可能成為我們重新整理我們統計制度,我們統計方法的一個好的平台。一套表實行,對於我們文化產業統計,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機遇。在剛剛召開的全省統計工作會議,我在我的發言中最後我講了一段話,我説:20xx無疑是充滿變數的一年,20xx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變數使我們獲得機遇,挑戰使我們獲得激情。對於我們文化產業統計也是一樣,由於一套表把原有的規律和格局打破了,這就是變數,而在打破當中,會出現運行當中很多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由於這些變數,我想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機遇,這個機遇就是怎樣整合我們原有制度不合理的地方,怎麼樣利用一套表平台,把我們的事情做的更完善。所以我講,20xx年一套表制度,對我們文化產業來講是個利好的消息,是個利多的消息。大家要充分利用好我們20xx年國家統計制度這次根本性的變革機會,切實把文化產業統計真正的規範化起來。我們不敢説要邁上新台階,至少要規範化起來,利用它的平台,把我們原有統計不到的地方統計到。如果説我第三個思考問題未來怎麼做,那我想一套表是我們一個平台,也是我們工具,利用好平台和工具,我們20xx年開始,把我們文化產業統計做的更好。

最後,我想提一個觀點,就是管理之不足,歸根到底是統計之不足。文化產業統計也是對社會現象進行的描述,決策部門如何利用統計部門描述的現狀,促進文化產業更好、更合理地發展,規制、調整不好的地方。通過統計的手段,描述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可以為宣傳部等有關決策部門提供管理與決策的依據。有些文化產業不一定是可鼓勵性的,有些產業可能是限制性的,甚至是取締性的,也就是説哪些產業怎麼取棄、怎麼發展,採取什麼發展形態,統計部門有責任提供現狀,讓有關管理部門去規制。因此,對文化產業的管理、調整,以至於發展來説,統計顯得很重要。從經濟學上來看,只要是增加了產值,增加了GDP,增加了税收,增加了社會經濟總量,都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越大越好、越強越好。但這僅是經濟學的概念,經濟學僅僅是需要大,需要多,需要財富,需要經濟效益,不講社會選擇。但是從社會學上看就要講選擇,選擇要什麼樣的產業,不要什麼樣的產業,要擴大發展什麼樣的產業,不允許發展什麼樣的產業。作為對社會負責任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客觀地把種種社會現象描述出來,提供給宣傳部等決策部門作參考,去決策發展怎麼樣的文化產業。作為統計部門,所要做的就是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責任感,把文化產業統計好,即使無法做到盡善盡美,至少也要往一個目標,向一個願景去努力。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大家好!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納入基本單位名錄庫的工作方案》,國家統計局決定組織各地區開展20xx年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今天專門召開會議,培訓核查認定業務,進行工作佈置。下面,我就搞好該項工作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對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各級統計系統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納入全國名錄庫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深刻認識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重要性和艱鉅性。切實將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作為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納入全國名錄庫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將“建成真實完整、及時更新的基本單位名錄庫”作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四大工程”之首。

一是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是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核算的重要依據和文化及相關產業“三經普”的重要線索。利用法人單位的核查認定工作不斷完善基本單位名錄庫資料,為核算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提供了可靠的重要依據。隨着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文化強市戰略大力實施,利用基本單位名錄庫資料,可以準確地反映文化及相關產業經濟活動發展的規模和結構,有效地審核和確認行業增加值核算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同時,充分利用此次核查認定工作的機遇,確保核准、核全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為“三經普”提供重要線索,打下堅實基礎,也有利於為推進文化強市建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策提供科學依據,提升統計服務水平。

二是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是夯實基層統計的一項基礎工作。各級要積極推進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的核查認定工作,這既是各級基本單位名錄庫準確建立,又是加強基層統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不僅有效地促進各縣市區以及市直各部門及時瞭解和掌握法人單位的經濟運行情況和基本信息,而且也有利於夯實基層統計基礎,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促進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將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三是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將推進文化及相關產業基本單位名錄庫的維護與更新,及時反映法人單位的設立、變更、遷移及消亡,改變當前信息資料不全,信息滯後的狀態。通過核查認定,及時滿足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和各相關部門的信息需求,提高服務能力。

四是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要實現三大目的。目的一是明確調查對象、範圍。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是文化產業統計的基礎,沒有完備系統的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名錄,就無法全面掌握文化產業統計的對象、範圍,整個文化統計將成為空中樓閣。目的二是規範調查方法和統計數據的收集方式。通過核查認定規範調查方法,逐步解決長期以來在統計工作中存在的調查單位和方法的不一致的問題。同時,規範統計數據收集方式,能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採用統一數據採集系統採集數據,避免統計機構多頭面向企業佈置報表收集數據,有利於提高統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目的三是統一規範政府部門綜合統計基礎。通過核查、認定,整合部門資源,實現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庫的適時維護更新機制,確保文化相關部門和統計部門名錄信息一致,從而實現規範政府綜合統計基礎。

二、明確任務,狠抓落實,打好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的攻堅戰

進行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的核查認定,是文化及相關產業納入全國名錄庫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夯實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基礎和提高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前提。這次核查認定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是一場攻堅戰。為做好此項工作,必須明確任務,制定相應措施,抓好落實。我們將按照“234”的工作方式( 2即二個步驟,3即三項原則,4即四大任務)開展核查認定工作。

一是明確“二個”主要工作步驟。按照國家對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的部署安排,將分二個步驟進行,其一是在20xx年3月10日前,完成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和標識入庫工作,並按照要求上報相關資料。其二是在通過“三經普”,摸清所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完成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名錄庫建設。

二是掌握“三項”主要工作原則。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原則。原則一:按照國家部署,核查認定的範圍為《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xx)》所規定的行業範圍中的全部法人單位,包括文化服務業(企業、事業和社團)、文化產(用)品和設備製造業,文化產(用)品和設備批零業的法人單位。原則二:核查認定以全國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基礎,對有關部門提供的名錄及其他渠道得到的相關名錄進行核查,核查認定結果按照“先入庫,後出數”原則,由名錄管理部門加打標識,納入全國基本單位名錄庫統一管理,與“四大工程”建設保持一致。原則三:按照統計單位劃分標準和維護管理方法建立更新機制。

三是落實“四大”主要工作任務。一是整理摸清底冊,進行核查確認。對目前已經納入國家基本單位名錄庫中屬於《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xx)》所規定行業範圍內的全部法人單位進行核查。依據主要業務活動對法人單位是否屬於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進行初步認定,對舊行業代碼進行轉化。摸底核查工作採取“先比對後摸底”的方式,在開展摸底前,將國家反饋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及信息與各市州自己掌握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基本單位名錄、有關部門行政記錄進行全面比對、核實、合併和整理,生成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摸底底冊。二是實地摸底調查,補充入庫。根據底冊情況,深入實地進行“地毯式”查找,通過打電話、實地調查、讓企業上門等方式確認單位是否存在,並認真核對名錄庫中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相關指標,存在指標缺失或變更的要進行修改完善。若發現新增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要由名錄管理部門組織填寫《法人單位基本情況》,按照名錄庫管理要求完善名錄信息並增補到國家基本單位名錄庫中。對於底冊中不能確認的單位,要重點進行查遺補漏。三是進行標識認定。各地區要嚴格按照要求將核查認定及增補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在基本單位名錄庫中進行標識;對核查中發現的錯誤信息,在基本單位名錄庫中進行更正。四是建立統一的單位名錄及其信息的維護機制。通過此次核查認定工作,切實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把統計系統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的名錄庫、各級社科文統計部門自己掌握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以及各相關部門掌握的系統管理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進行有效整合,簡稱統一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庫,並研究建立實施維護更新機制,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提供基礎保障。

三、強化措施,真抓實幹,確保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的質量

一是認清形勢,加強領導,為工作開展提供保障。黨的報告要求“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特別是在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中,提出“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已列入提高國家軟實力的發展戰略,這意味着加強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工作勢在必行。我們要把黨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此次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結合起來,認真向當地黨政一把手做好彙報工作,爭取當地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確保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發揮相關部門合力,為核查認定工作提供基礎條件和基本保障。同時,希望各級統計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各市州及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爭取專項經費,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轉。希望大家以本次會議為起點,進一步做好文化及相關產業名錄庫建設工作,也為20xx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注重溝通,加強內、外協調,確保核查認定工作的落到實處。一方面切實加強對內專業協作,形成工作強大合力。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核查認定工作任務量大,時間緊迫,我們需要統計局內部各相關專業部門的聯合協作,如工業、貿經、服務業統計部門提供本專業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的相關信息;社科文統計部門負責整理和下發核查資料,並組織實施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及信息的核查和認定工作;名錄庫管理部門負責對核查過的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單位進行審核、信息更新和標識入庫;因此各級統計機構應切實加強對核查認定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做好人員和經費的保障,協調內部相關專業部門應各付其責,密切配合,形成開展工作的強大合力。另一方面,強化對外的溝通協調力度,形成工作聯動運行機制。核查認定工作涉及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任何一個部門的職能缺失都可能會導致該項工作的失敗,只有相互之間交流暢通、團結協作,才能形成有效的聯動工作機制,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因此,要求各地區要強化部門協作機制,組織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此次核查認定工作,提供的部門單位名錄信息,共同進行核查認定。

三是加強督查管理,嚴格抽查核查,確保核查認定工作的質量。為大力推進了全省核查認定工作,確保核查認定工作的質量,我們將加強督查管理工作,採取抽查的方式下到各市州、縣區進行嚴格的督查。通過抽查核實,確保核查認定工作質量。其一是督查各地領導是否重視,是否把核查認定工作當作“四大工程”的基石來抓,軟硬件設施是否到位,是否有專職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是否穩定;其二是督查核查認定工作進度和工作開展情況。包括是否按照方案要求開展,是否嚴格執行標準等;其三是實地調研,對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是否存在、是否符合條件要求進行調查。

同志們,這次核查認定工作意義重大,時間緊、任務重,組織實施難度大,希望大家加強工作組織的科學性,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確保我市核查認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文化產業統計會議講話(四):

同志們:

今天會議只有一個目標:如何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既是文化強市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這要從經濟層面,全面落實市委文化強市文件精神,提高文化產業在工業中、在服務業中的比例;也要從社會層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為羣眾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立體化的文化資源,豐富大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羣眾生活質量;還要從技術層面,查準文化產業單位,搞好單位清查工作。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 看到邵陽市文化產業現狀與差距

邵陽市文化產業特點:(一)文化底藴深厚。邵陽建城2500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二)文化消費增加。從城鎮居民文化娛樂消費來看,文化消費佔消費支出的比重也有較大提升,20xx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592元,增長10.48%,其中用於文化娛樂消費的支出917元,比上年增長10.61%,文化消費需求明顯提高。(三)基礎設施改善。近幾年來,全市各級政府對文化的支持和投入不斷加大。鄉鎮社區文化站(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步伐加快。歌舞娛樂、電子游藝等文化娛樂經營活動遍佈於市區和城鎮。(四)文化事業繁榮。全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轉換平台。20xx年全市共出版報刊4種,發行圖書4460萬冊(份),銷售圖書2.26億元。(五)社區亮點增多。市區的“江北激情廣場”、“水府廟音樂之夜”、“城南公園廣場”和“西湖文化廣場”等活動已成為了各地方羣眾文化品牌,每晚參與歌舞健身活動的市民均在1萬人以上。 20xx年,邵陽市電影公司開展室內公益電影和廣場公益電影共放映1000多場次,觀眾10萬人次。農村數字公益電影共計放6.5萬場次。(六)旅遊文化興旺。全年共接待旅遊人數1200萬人次,同比增長36%;實現旅遊總收入80億元,同比增長45.6%。綏寧“黃桑生態旅遊高峯論壇”,崀山申遺成功一週年紀念活動,武岡“放歌紅土地”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全年各主要景區、境外和境內旅客數量分別增幅200%和300%。

邵陽市文化產業問題與差距:(一)結構不優。全市文化產業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偏低,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產業和項目不多,多數文化行業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存在明顯的高端原創不足、終端營銷能力不強的產業鏈缺陷。(二)管理不順。相關職能部門對文化產業的屬性缺乏足夠認識,對文化企業的管理的習慣於行政部門管理、多頭管理模式,管理職能交叉重疊現象突出。(三)資金不多。文化系統發展文化產業,基本上都是採取借雞生蛋、借船出海的模式,一旦資金鍊斷裂,就會停滯不前,特別是信貸資金、社會資本和企業投入方面,投向文化產業領域還沒有形成機制。(四)人才不足。一是高層次人才匱乏。近年來,雖然湧現了少量相對有影響的領軍人物,但總體來看,各界別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普遍缺乏,特別是文化產業開發人才。二是新型複合人才缺失。由於歷史原因,我市文化人才隊伍中傳統型人才比例較大,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文化產業發展要求,熟悉現代企業運作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十分緊張。

20xx年末,邵陽市文化產業(九大行業口徑)擁有獨立核算單位8523個,從業人員達4.1萬人,全年總產出達到44.34億元,實現增加值20.52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66.8%。邵陽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71億元(全社會口徑),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穩步上升,由20xx年的1.63%上升到20xx年的3.38%。按照全建成小康社會分指標要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必須達到5%以上,該分指標的小康程度只有67.2%,長沙、株洲、張家界、岳陽、全省,比重已經超過5%,小康程度達到100%。長沙市文化產業增加值488.92億元,同比增長24.4%,佔全市GDP的比重為8.7%。

二、 全力搞好單位清查工作

1、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是國家的要求,是市委的要求,是宣傳部門的職責

始終以文化產業作支撐,是邵陽市委宣傳部一切工作的特色。宣傳工作既是虛的,又是實的。虛,是指在人的頭腦裏做工作,是無形的;實,是指這種工作需要有形的東西來支撐,這就是文化產業。

市委提出文化強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就必須達到5%以上。當前,市委市政府把文化產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把文化創意產業列入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文化作為邵陽的一張“名片”,是邵陽參與全省整體競爭的優勢資源;突出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不斷縮小城鄉文化事業發展差距,確保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堅持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抓手 。

20xx年11月8日,黨的報告在論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時指出,要讓“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報告還提出,要“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湧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2、方案是單位清查工作的指南

《方案》明確,文化產業的統計對象是,在邵陽市行政區域內,屬於文化產業的所有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工商户;統計的內容主要包括,文化產業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個體工商户)基本情況、財務狀況和各部門相關指標。

《方案》強調,文化產業統計行業跨度大,涉及部門多,形式各異,內容複雜,統計基礎相對薄弱。省直有關部門要按照“統一領導、整體設計、條塊結合、統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則及部門職能,做好文化產業統計工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定專門機構,安排專門人員承擔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同時還要為文化產業統計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和工作條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督促文化產業調查單位和個體工商户積極配合統計調查,如實填報統計報表,確保源頭數據質量。

《方案》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將審核後的基層表和彙總後的綜合表報當地統計局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各級統計局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將審核後的基層表和彙總後的綜合表報上級統計局。各級各地區文化產業統計數據必須經上級宣傳部門、統計部門最終認定後方可由統計局對外發布、使用。

3、搞好上下配合、左右聯動是單位清查工作的基礎

邵陽市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統計局實施,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配合。

統計部門要把基礎工作做好,做到科學統計,不重不漏,為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決策、服務文化強市建設提供真實、完整的統計數據和分析資料。

文化部門負責全市文藝創作、表演及演出場所、文化保護和文化設施服務、羣眾文化及娛樂文化服務等方面單位清查、報表收集、審核、彙總等統計工作。

廣電部門負責全市廣播、電視、電影服務等方面單位清查、報表收集、審核、彙總等統計工作。

新聞出版部門負責全市新聞出版改選和版權服務等方面單位清查、報表收集、審核、彙總等統計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商務局、市旅遊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檔案局、市體育局、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要按文件規定搞好相應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0eg0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