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文寫作 >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午收剛過,夏種正忙,加之近階段的秸稈禁燒和ev71病毒防控工作,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今年我區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及農業科技入户工作時間非常緊,任務也非常重,今天召開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簡要總結前階段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情況,進一步部署我區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工作。下面我就這兩項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前階段的工作回顧

今年3月份以來,我區全面推進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目前,全區已開展了種、養技術培訓班250多場次,培訓農民14800多人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深受農民羣眾歡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要突出了以下特點:一是立足一個“早”字。3月初,省、市確定在我區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後,儘管項目文件和項目經費還沒有下達,我區就及早成立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培訓單位,聘請培訓教師,提前進行第一輪試培訓,為進一步實施項目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圍繞一個“專”字。我區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的工作思路就是: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為找準科技培訓的目標,區農委在全區123個村(居)委會中遴選出50個主導產業發展較好的作為項目村,招聘相關專業的培訓教師,圍繞各村發展主導產業,培育“一村一品”,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指導。三是狠抓了一個“實”字。為確保培訓項目工作紮實開展,區農委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培訓方案和技術指導方案;與項目培訓單位簽訂合同,與培訓教師簽訂了聘用協議,同時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約束實施單位及教師行為,並時常召開項目工作調度會,及時總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培訓教師在每次培訓和指導時,全部做到工作有記錄、有農民代表簽字,檔案資料整理十分規範。四是注重了一個“效”字。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農民掌握實用技術,發展當地特色主導產業。為確保培訓真正取得實效,各培訓教師不但重過程,而且重效果,培訓一次就起到一次的作用。據跟蹤調查,每次培訓時,不少農民課後還圍着授課教師詢問問題,教師們都是不厭其煩的解答,農民對培訓效果十分滿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的看到,全區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一是個別地方重視不夠。這也是目前最為突出、最為嚴重的問題。由於各地的重視程度不同,全區的培訓工作進展很不平衡,老廟鎮、正午鎮進展情況較好,第五輪培訓已經結束,培訓效果也非常明顯,特別是老廟鎮,每次培訓都有鎮幹部到場組織,而且還通過村廣播向外直播,效果非常好。但是,個別地方很不重視,今天在這裏我就不點名了,人員組織很不到位,到現在第三輪培訓還沒有結束,進展很緩慢。二是今年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培訓週期長,培訓產業多,培訓對象分散,因此,要完成規定的理論集中培訓課時數難度較大。同時,在根據農時進行現場指導中,由於每進行一次均需要作培訓登記,學員簽名,這樣手續繁瑣,一方面難予組織學員;一方面學員不樂於簽名,工作有時被動。三是外出務工人員多,青壯年勞力少,致使參加培訓的學員中存在有學歷偏低和年齡偏大的現象。四是我區農業基礎薄弱,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規模不明顯,因此單一追求“一村一品”的培訓模式,很難滿足農民需要。這些問題,在今後的培訓工作中要逐步解決,特別要當即解決的就是認識問題。

二、充分認識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的重大意義

第一,加快推進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工作是時代的呼喚。 縱觀我國農業的發展,是一部農業科技的進步史。我國農業發展到今天,呼喚着我們加快普及農業科技。回顧我國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發揮了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上世紀50年代,靠的是土地制度的改革,擴大耕地面積提高複種指數,實施“五改方針”,推行“七大技術”,實現了糧食生產的多種、多產和多收;60-70年代,全面興修水利,大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種子革命,推行“四良配套”技術,為整個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80-90年代中期,一方面依靠改革促動,一方面依靠農業技術的組裝配套和集成推廣應用,使農業生產完成了單一高產和解決温飽的歷史使命; 90年代後期以來,隨着農業生產向高效農業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轉變,技術及其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配置對於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但從科技服務層面看,過去的生產基本單元是生產隊,服務組織延伸到村就可以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千家萬户成了農業生產的主體和基本單元,村級服務組織隨之瓦解,如何面向廣大農户開展科技服務,成為一個新的問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把科技推廣的重心放到農户上,把農户作為重點來研究、探索、佈局,解決科技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把技術指導轉變成指導千家萬户,把生產組織通過有機聯繫的推廣體系網絡結合起來,連接到户。因此,開展農民培訓、科技入户,既是時代的呼喚,又是現實的要求。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生產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業結構得到優化,產業化經營不斷推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也要看到,當前制約農業發展的因素還很多,產業層次不高、產品質量不優、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業環境惡化等問題急待解決。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出路還得依靠科技進步,通過推進科技入户工作,採取綜合的配套措施,促進科技的進村入户,千方百計提高農户的科技水平。使廣大農户採用科技手段和科學方法,發展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城鄉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二,推進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工作是現實的選擇。多年來,我們也組織過不少的農業科技培訓,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積極地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從面上情況看,我區農業以科技為依託,以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區為重點,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為關鍵,創新了農技推廣的組織形式,創新了農技推廣的運作機制,使科技得到推廣,使產業得到發展,使農民得到實惠。今年國家農業部又把我區納入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項目區,為加快我區農業科技進步,全面提高科技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早部署、早行動、早落實,確保把各項目標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

三、進一步明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農業部把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作為一項工程來實施,確定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程序和具體操作方式。要使科技入户真正能夠深入持久地堅持下去,廣泛開展,必須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從我區實際情況來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科技入户應立足創新農技推廣機制的高度,全面加以推進,不能僅停留在幾個工程項目的實施。我區農業科技入户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技示範户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實施主體培訓為關鍵措施,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網絡體系,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和方式方法,完善農業科技人員的責任體系和績效考評體系,建立起服務組織進村入户、農技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有效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技術轉化“最後一道坎”的問題,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和勞動者素質,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總體要求。通過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工作,提高三個能力:

一要通過培訓和科技入户,大力提高農技部門的推廣能力。緊緊抓住當前各級領導重視農技推廣工作的有利條件,進一步推動各級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改革。通過改革,在全區逐步建立以區級為重點,鄉級為基礎,機構健全、人員精幹、保障有力的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通過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創新農技推廣機制,把好農技推廣的“三關”,即技術選擇關、技術集成關和化繁為簡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農技推廣實現形式,促進農科教之間、農技推廣上下之間、農技人員與農户之間的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走向合作推廣,從根本上提高農技推廣的能力。

二要通過培訓和科技入户,提高農民羣眾對科技的吸納能力。採用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村級及農民專業合作的科技服務,使科技服務進村入户。注重發揮科技示範户的作用,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能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範户隊伍。增強農民羣眾獲取科技知識的能力、運用科技發展生產的能力。

三要通過培訓和科技入户,大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圍繞當地主導產業,針對當前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定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組建專家隊伍和技術指導員隊伍。構建技術人員包示範户、示範户包重點户輻射帶動千家萬户的技術工作服務網絡。通過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農户和田間地頭,建立核心示範區和示範農户,圍繞重點推廣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户,開展主體培訓,進行“手把手、面對面、一對一”的上門服務,切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實施區域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增強。

四、加強領導,加大力度,切實做好今年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及農業科技入户工作

今年是我區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和農業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年,各地各實施單位要站得高、望得遠,真正把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作為一項事業,作為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創新的有效途徑和農業部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措施來抓,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聯動抓户”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確保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户工作取得實效。

(一)抓緊制定工作方案。結合這次會議精神貫徹,各鎮要按照區制定的項目實施方案的各項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儘快制定出具體實施方案。重點要體現把各方面的農技資源利用起來,把分散的農技人員組織起來,把農技推廣的目標明確起來,把農技推廣的手段強化起來,使科技培訓、入户真正起到“抓手”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xiezuo/o03n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