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代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難學的一門,但我們不能談其色變,因為那是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知識遺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篇1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又到了期末了。同時也預示着這一學期古典文學的學習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古典文學的餘音還回旋在我的腦海裏。它並將激發我有繼續學習的興趣。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財富,讓我們去學習,讓我們去體會,讓我們去了解等等。最主要的還是要了解中國博大精的文化。這樣的文化裏:有現實的真實再現;有思想上的名家名著;有情感上的真知真諦;有軍事上的智謀才能……這些都被後人記錄下來,而文學在此就承擔了相當的責任和重量。

回溯泱泱歷史之海,回顧這一學期老師的授課情景:是我瞭解了許多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章:有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有開啟浪漫主義詩風的《楚辭》;有教人育人的《論語》;有宏闊豪邁的漢文章《史記》;有嬗變風采的《古詩十九首》;也有建安風骨式的《短歌行》……這樣有豐富藴含的中國史文化,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待到何時,我才能把他們一一瞭解透呢?

我不僅僅瞭解了作品,我還了解了許多名人名家。

首先是孔子,名丘,字仲尼。被稱為“孔聖人”。學生遍佈各地,足有三千,賢者七十。他的教育主張是多學多練多思多問;教育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在辦學實踐中可做到“有教無類”在古代文學中還要數他編寫的《詩經》《尚書》《春秋》和《論語》了。從“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中學到了謙虛的態度;從“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到要不斷温習舊知識,得到新理解;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中學到要多讀好書,大膽質疑……

接着是屈原。他是位愛國主義詩人,堆起了我國詩歌的第二座高峯。他的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敬仰,他的“楚辭”也濡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的精神思想,文學成就都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對他個人而講,卻是抗爭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他雖然逝世了幾千年了他的精神卻永垂不朽。因此,我們將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來紀念他。

司馬遷,一個天才的史學家,又稱“史聖人”。讀完他的《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後,我知道了他偉大的志向,坎坷的經歷,執着的精神;瞭解了他創作《史記》以繼《春秋》的壯舉和用心。他受刑之後仍忍辱著書,評判歷史,褒善貶惡。他這種“言必信,行必果,諾必城”的美好品德值得我們去學習。記憶最深的要數這幾句了:“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總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是我們學習古典文學所必須具備的。

這一篇篇傑出的作品,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人物,無一不是來自文人之筆,正是由於人們的心靈可以在文學的海洋裏暢遊,人們的思緒可以跨越時空的阻礙,人們的思想可以在此平台日趨完善和理性。

寫了這麼多比較混亂和無頭緒,但我理解的實在少之又少,我希望老師在授課時能多講講有關作家的經歷和文學作品看鑑賞,使我們對其有更多的瞭解。

現在我對文學還沒有更多的瞭解,但我希望通過文學可以讓我充實,令我茁壯成長。讓我懂得如何去體悟人生和領悟生活。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篇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一份收穫的背後,必是辛勤的耕耘。《古代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難學的一門,但我們不能談其色變,因為那是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知識遺產。透過她,我們可以去感受先人的愛憎,可以去領悟哲人的思想,還可以去欣賞遠古的風光……就讓我們的思古幽情去穿越一次時空吧,這何尚不是一件幸事呢。

一、學習《古代漢語》的特點

古代漢語是一種定型化的語言,沿用了兩千多年,諸子散文,兩漢辭賦,歷史著作,唐宋古文……這些都在它的範疇之內。毫無疑問,這種語言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裏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書面語形式。在我看來,其特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言簡意賅。綜觀我國古代重要典籍,大多由文言寫成,而當中許多不朽之作尤其以簡約精煉著稱,如《詩經》、《史記》。只需作簡單的分析,我們就能發現其本身就包含着簡練的因素:一是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佔優勢,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則比較少;二是古代漢語中多省略。主語、賓語、謂語和介詞省略的情況很常見,再加之歷代名家多注重錘鍊語言,講求“微言大義”,所以便構成了其嚴密簡潔的風格。

(二)持久不變。以文言為主體書面語的古代漢語在“五四”以前一直被人們世代相傳,代代沿用。語言成分基本未變。諸如先秦時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虛詞的用法等都在使用中得到了保存。此外語言三要素中最活潑的詞彙,也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在口語的傳遞過程中,有些詞的古義早已消失,而在古代漢語裏卻依舊使用。儘管後人也模仿,但當中難免會滲入些許其時的口語,從而給語言帶來某些細微的變化。但從總體看來,文言在詞彙、語法方面還是保留了它的原始面貌。

(三)言文解構。普遍認為,口語是書面語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兩者同影響共促進,關係十分密切。文言形成於先秦口語,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文言與後世的口語逐漸拉開了距離。從漢魏到明清,由於官方的推行和科舉考試的需要,讀書人刻意模仿“四書、五經”的語言寫詩撰文,以古雅為尚。這樣,作為書面語的文言就與人們口頭實際用的語言距離越來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離的現象。

(四)久遠深奧。時間的久遠,導致了口語與這種語言的漸行漸遠,從而也益發艱澀難懂。生僻的詞語,拗口的句子,加之陌生的典籍制度……這些都多少給學習者帶來了難題,給他們在學習中添了不少困難。

二、學習《古代漢語》的重要意義

(一)學習古代漢語,打好古文功底,這不僅是個人文化素養的重要要求,而且,古漢語知識是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構成部分,只有紮實、深入地掌握它,才能為日後的深造、將來的工作創建良好的條件。文、史、哲諸學科涵蓋文學、歷史、哲學、思想等諸多方面,這些無一不與歷史掛鈎,而要了解我國的相關情況,必然要讀取古書古文,這些都不言而喻。而即便是自然科學,如建築、醫學、數學、天文、曆法、地學等,無一不與它有關。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列舉了中國在一百多個方面對世界的貢獻,並認為有許多古老的發明都源於中國,而所有這些都在我國古代的文物、典籍中得到印證。

(二)離開古代漢語,我們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句話對於中文系的學生來説,是感覺深刻的。比較文言和白話,我們都知道,文言是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而白話總共還不到120xx年,這是多麼鮮明的對照啊。因此,我們可以説,純粹、典雅的漢語語感,其根源就在於文言。文言是白話的奠基石。上個世紀前期,我國文壇“星光”璀璨,大師輩出,如魯迅、胡適、林語堂、梁實秋、聞一多、老舍、巴金等,都堪稱楷模,他們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們光華四射,文采灼灼,他們風流儒雅,氣質非凡,與其説他們是提倡白話文的文學大師,不如稱其為熟諳文言的先賢聖人。可時光驟轉,到了該世紀後期中國文壇卻“風流盡去”,“黯然失色”,再也沒有大師羣體湧現,即便是僅有的幾為大師,卻也是前期出生的,留給我們的,也只有無盡的哀思。積攢了千年的瑰寶,頃刻間就被全盤否定了,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學習古代漢語,有助於掌握古代優秀文化,提高道德修養,堅定民族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偉人毛澤東説過:“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合訂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8頁)理所當然地,要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就必須學好古代漢語,因為作為古代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要了解這些文化,必須具備閲讀古代資料的能力。因此,我們只有學好古代漢語,才能瞭解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認識我們民族的過去,並進一部展望美好的將來。

(四)學習古代漢語,有助於加強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的聯繫,增進思想文化的溝通,為推進現代化建設與促進國家做出貢獻。這是毋須置疑的。據悉,此前曾有報道稱,教育部門和專家正在設想,把一些常用字迴歸繁體形式,滲入中國小基礎教育之中,這也算是重視古代漢語教學的一種體現吧。

由上述幾方面,我們可以這麼説,我們需要古代漢語,我們需要學好古代漢語。而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中文系的學生。但是,我們怎樣施行古漢語學習呢?

三、學習〈古代漢語〉的方法

鑑於《古代漢語》的難學性,下面我就班門弄斧,説説我的《古代漢語》的學習經驗。

(一)我們都知道,人們做某件事,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為了完成任務,二是對該事情感興趣。由此,我們不難清楚,前者是被動的,故而態度是消極的,所以對其結果僅滿足於完成任務,達到要求;而後者則相反,因為他感興趣,所以首先表現在態度上的是主動投入、熱情參與,理所當然的,對於結果,他們則期待着“更上一層樓”。經過對比,我們毫不諱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古漢語學習也是如此。因此,學習者一定要多方面的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二) 初接觸《古代漢語》,要首過繁體關。當遇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先標出來,再查《古代漢語詞典》。一定要弄懂字的意思,才可能更好的理解課文。由點到面的學習。

(三)課文中的精讀部分,一定要理解;要求背誦的,也要盡力背一背,最好是背過。古人不是有詩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嗎?

(四)在讀課文中,有很多精讀的部分,必須要求理解,可因為時間有限,又不能一點一點地慢慢理解,所以我從網絡裏查了很多資料“速食”。比如從百度上搜“逍遙遊”,就會出現很多相關信息。為了節約時間,我只看譯文,然後結合譯文再看課本上的解釋,有與網絡上不同的觀點,再仔細體味一下,用自己的思想來作自己認為更合理的解釋,切忌照本宣科。

(五) 語法部分也要認真研讀。尤其是對不懂的部分認真研讀。不懂裝懂永遠飯桶。只要下苦心讀了,一定會懂。

(六)另外,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捷,古漢語教學也應借這“東風”長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把聲音、影象等融入其中,實行電化教學,比如,一部《荊軻刺秦王》,便有助於我們更加形象而生動地接觸該故事,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怎樣學好古漢語,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很多專家、學者對此早有研究。在這裏,我不敢班門弄斧,但是,較之他們而言,我強調興趣的作用,應該説,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也無法忽視的。我相信,夢想是種在心裏的,不管是否有能力實現,不管你的機會是多麼的渺茫,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學習沒有捷徑,我們靠得是實力。要相信天道酬勤,有志者一定會事竟成的。引用樂逍遙文章裏的一句話:往往最絕望的時候,可能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熬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就能看到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

古代漢語學習心得範文篇3

什麼是古代漢語?

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語言,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古人的口語是怎樣的,我們已無法瞭解其面貌。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漢語,只能依據有文字記載的書面語。古代書面語的情況怎樣呢?請看下面兩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孔子徒弟,姓曾名參,根前奉侍來。孔子説:“在先的聖人有至好的德,緊要的道理。以這個勾當順治天下有(蒙古語助詞,相當於”啊“)。百姓每(們)自然和順有。上下人無怨心有。你省得(懂得)麼?”曾子起來説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説:“孝道的勾當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當先以這孝道里生出來。”———貫雲石《孝經直解》上面所引的第一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寫成的《孝經》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貫雲石解釋《孝經》的“白話講章”。

當時元代皇帝讀不懂《孝經》,便由精通漢文的大臣用當時的口語作解釋,寫下來便成了一篇反映當時口語的白話文。可見,古代漢語的書面語還有文言和白話兩個系統。古代漢語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話,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樣形成的呢?它和口語的關係怎樣呢?文言文最初與口語較為接近,後來同口語逐漸脱節,並形成一套較為定型的詞彙,語法系統。口語在不斷髮展變化,而文言則處於相對凝固的狀態,但它又不是一層不變的。尤其是秦漢以後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經典作品進行寫作時,他們不能不受當時口語和民間創作的影響,不斷給文言增加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從而使文言也有所發展和變化。所以我們説,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語為基礎,經過較多的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上古漢語的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模仿它所寫的種類作品的語言,如諸子百家、《史記》、《漢書》、《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實際應用的範例。直到“五四”運動,文言文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被現代白話文所取代。

因此,一般把“五四”時期定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分界限。

為什麼古代漢語研究的對象重點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兩漢散文,而不是古白話呢?這是因為在我國漫長的社會發展中,文言文擔負了記錄、傳播、積累祖國文化遺產的任務,歷代許多偉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都曾使用這種語言,並且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們要繼承這筆遺產,就必須有閲讀古書的能力。因此,我們學習和研究古代漢語,自然重點是文言。從殷周到清末,文言儘管有所變化,但其基本詞彙、結構和表達方式早在先秦兩漢時代已基本定型,並且創作了許多典範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讀懂先秦兩漢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讀懂其後大多數文言文,算是學好了古代漢語。

什麼是古白話呢?古白話是唐宋以後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面語。如唐代的變文,敦煌通俗文學作品,宋人話本,金元戲曲,明清小説等都是古白話的代表。古白話雖説是白話文,但不同於我們今天所説的白話文,一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於區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今天讀起來也不那麼容易,因此,我們稱之為“古白話”(學術界一般把從晚唐五代開始直至“五四”時期形成的古白話稱作近代漢語)。古白話上承古代漢語,下接現代漢語,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話弄清楚,那就不能説對古代漢語有了全面的認識。因此,研究古代漢語也應該重視對古白話的研究。但古白話與文言文比較而言,它畢竟離現代漢語近一些,總體難度小一些,況且古白話使用範圍大致限於唐宋以後的俗文學作品,可以不作為我們學習研究古代漢語的重點。前人是怎樣研究古漢語並有些什麼貢獻呢?古漢語從它產生開始,就有人對它進行研究,但真正作為一問學問,還是從開始的。我國傳統語文學有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統稱為“國小”。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根據王力先生的説法,從漢代至清代,古漢語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漢初到東晉末,是語義研究階段,即偏重文字訓詁的研究。因為漢代崇尚儒術,提倡讀經,每一個儒生都要求具有閲讀古書的能力,自然對語義的研究就比較重視,其代表作品是《爾雅》、《方言》、《説文解字》和《釋名》。這一時期,為了讀經的需要,還出現了許多經學大師,最著名的經學大師鄭玄,他對《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所作的注,對後世也有巨大影響。從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韻研究階段。南北朝以後,詩律學興起,於是研究韻律和節奏成了當時的“熱門”。南朝沈約著《四聲譜》,説明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漢語裏有四聲並把這種認識運用到詩律的實踐上。這一時期,韻書已開始出現,隋代陸法言的《切韻》,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一部韻書,它在漢語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根據《切韻》語音系統,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從十三世紀開始,音韻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話語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為北曲創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重要歷史文獻。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清初到太平天國)是漢語研究的全面發展階段,也是最有成績的階段,清統治者嚴厲鉗制思想,一般學者被迫離開現實而從事古書的整理與考證,漢語的古音和古義研究在這一時期有很多發明。《説文》之學,此時最盛。段王裁、桂馥、王筠、朱駿聲是最著名的《説文》四大家;高郵五氏父子王念之、王引之雖不以《説文》名家,其成就卻在《説文》四家之上;此時在古音方面,特別是古韻研究,獲得了空前發展,顧武、江永、戴震、段五裁、孔廣森、王念孫、江有浩、章炳麟、黃侃等都有卓越成就。

此外,以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為主的古文字學也開始也新局面。吳大、孫詔讓、羅振、王國維郭沫若都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名家。字典編纂也有很大進展,如《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統籍纂詁》等均是集大成的辭書。語法作為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的一門新興學問,此時也有了開創性的發展。馬建忠的《馬氏文通》首先創立了一些語法術語並分別了詞類,成為漢語語法學的奠基人。

綜觀我國傳統的古漢語研究,內容相當豐富,成就也很顯著,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幾百種,漢語研究的專著,積累了許多經驗,這是一筆寶貴的遺產。儘管如此,我國傳統的漢語研究基本上還處於初級階段,缺乏發達的、完整的理論體系。歷來“國小”總是經學的附庸,基本上以經字為中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方面,普遍存在重古輕今、重通語輕方言、書面語輕口語的現象,這就必然帶有很大的侷限性。建國後,王力先生在大學中文課程中首倡開設《古代漢語》課程,從此,全國各高校相繼響應,併成立了全國性的有關漢語研究的學會和專門研究機構。在古漢語研究領域,人才輩出,著作如林。這一切都給我們古漢語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於一般實學者來説,怎樣學習才能費力較少,而收穫較大呢?學習古漢語不同於學習外語,古今漢語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這是有利條件。但是,古漢語(這時主要指文言文)畢竟是過去時代一種比較古奧難懂的書面語,不下苦功是學不好的。要説“訣竅”和“捷徑”,很好總結前人的經驗,避免走彎路,並充分利用現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條件,那麼以較短的時間有效地掌握古漢語還是可能的。

具體地説,就是要做到感性與理性、範文與規律相結合的方法,即閲讀一定數量的典範的文言文,自覺地掌握最低限度的常用詞和最基本的文言文規律知識,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和配合,就能較快學好文言文。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編的《古代漢語》,採取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體系,就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體系。實踐證明,這是學習古漢語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學習古代漢語為什麼要讀文選呢?

因為學習古代漢語,目的是為了讀古書,文選是古書的舉例,是文字、音韻、詞彙、語法等各種古漢語知識的綜合體現。不讀文選,不僅知識不能掌握,而且也很難提高閲讀古書的能力。

那麼,閲讀文選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要着眼於語言,不要着眼於文學。如《論語、侍坐章》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作為文學作品,在瞭解文句以後,要着重領會這幾句描寫了怎樣的情境,表達了人物怎樣的情趣、愛好和態度等,作為古漢語材料,則要求切實弄懂“鼓”、“瑟”、“希”、“鏗”、“爾”、“舍”、“而”、“作”這些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如不切實弄懂,就沒有達到古漢語學習的要求。要逐字逐句讀,不能囫圇吞棗,望文生義。如前例,按古漢語的學習要求,應該懂得,“鼓”原是名詞,這裏用作動詞,但不能作“敲打”解,而應作“彈奏”解,因為“瑟”不同“鼓”,是一種撥絃樂器,“希”同“稀”,這裏不能解釋為“稀少”,而是指瑟的聲音漸漸減慢減弱,接近尾聲。“爾”是助詞,用在象聲詞“鏗”的後面,開竅推瑟發出的聲音。象聲詞或形容詞後加“爾”或“然”都是同一種構詞方法。“作”一般作“勞作”解,這裏用的是本義,作“起來”解,即“起身”。

“而”是連詞,連接“舍瑟”和“作”兩個動作,但不是並列關係,而是偏正關係。讀文選就應該這樣一字一句,細細比較推敲。當然不是每一句都要平均用力,可以有重點有一般,但必須有這樣認真仔細的態度。還要注意常用詞和特殊句式。如《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對於這段話中的“晉侯”、“秦伯”、“鄭”、“楚”、“函陵”、“汜南”等人名,爵位、國名、地名等只要一般瞭解即可:“晉侯秦伯圍鄭”這樣的句式古今也一樣,不必多花力氣。面對於“以”、“其”、“於”、“貳”、“軍”這些常用詞的意義或用法則必須掌握,對於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無禮於……”、“貳於……”這樣的句式,也應該注意比較、分析。“無禮於……”或“貳於……”句式雖然相似,但表達的意義則不完全相同。“無禮於晉”是指對晉國無禮,“貳於楚”則不是對楚有二心,而是指表面上跟晉好,實際上向着楚。要熟讀成誦。古漢語在用詞造句等許多方面與現代漢語不同,它有一套特殊詞彙,句式和修飾手法,而這些都已成為過去時代的書面語。

要真正熟悉古漢語,掌握古漢語的微妙差別,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讀,讀熟,有些片斷要能夠背誦。如果有十幾篇,幾十篇古文讀起來琅琅上口,爛熟於心,那對古漢語中一些常見的句式,常規的實詞、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也就“看來百事只在熟”,“熟則精”、“精則巧”。“工夫自熟中出”。

學習古漢語,在重視讀文選的同時,還要學習古代漢語的理論知識,把前人總結歸納出來的文字、音韻、詞彙、語法等知識學到手,用它來駕馭分析古漢語語言材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天知識不斷更新的年代,對大多數人來説,不可能也不應該像古人那樣十“年寒窗”,完全沉浸在古書堆中,慢慢用自己的感性經驗去摸索、體會。這樣做花力費時太多。何況今天我們還有許多有利條件,因為前人已花了許多精力,為我們整理出有關古漢語的規律知識。古漢語知識涉及面很廣,重點應該是學習詞彙知識和語法知識。詞是語言的建築料,要能讀懂古書,至少到掌握一千多個常用詞。

所謂常用詞,是指那些古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頻率很低的詞。所謂“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對比的方法,弄懂並記住這些常用詞的常用義,特別是那些細微差別。《史記。

項羽本紀》:“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使者,皆斬之。”我們知道羊是很温馴的,怎麼説“狠如羊”呢?原來古代“狠”是“不聽從”的意思。羊有時很犟,你拉它,它就是不走。又如《漢書。霍光傳》:“光與左將軍(上官桀)結婚相親”。初學者指出疑問,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為左將軍,自然也是男的,説二人“結婚”,不可理解。其實古代結為夫妻的雙方,女方的親屬可稱為“婿”,男方的親屬可稱為“姻”,這裏指霍光的長女嫁給上官桀的兒子做妻子,雙方成了親“家”。可見應該從古今比較之中逐步掌握這些常用詞。學習古漢語語法,應重點了解古今語法的差異方面。因為古今漢語的一些基本語法規律(如之語在謂語之前,動詞,形容詞可作謂語等)古今相同,這些就不必死記硬背。

而對古今差異方面(如詞類活用,特殊語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動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見的虛詞的用法等)應很好地掌握。如《史記。扁鵲傳》:“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這句話中的“生死人”

是什麼意思?按現代漢語語法規律去理解,就講不通。在古代漢語中,這裏的“生”是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鵲能使死人復生。只有注意這些特殊規則,才能正確理解原文。解,就講不通。在古代漢語中,這裏的“生”是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鵲能使死人復生。只有注意這些特殊規則,才能正確理解原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oo4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