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通用5篇)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通用5篇)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 篇1

一、聽課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通用5篇)

作為青年教師會經常性的去聽課,但是我們聽課之前的往往是毫無準備的,這是我們首先沒有做好的;其次我們聽課記錄往往是隨性的,大多記錄的是教師的問題,往往不會去紀律學生的回答和反應。學習了本次培訓的內容,讓我明白了,要聽好一節課不是件簡單的事:首先要做好聽課準備,熟悉教材,自己對這節課教學要有一定的想法,其次要做到“聽、看、記、想、談,要做到聽、看、記、想、談有機的結合”。最後,一定要有自己的所思所想,養成聽課時及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所聽的課哪些地方上的比較好,是自己需要學習的,哪些地方講得不好,如果是自己會怎麼上。

二、評課

我們新教師在平時往往都是默默的聽、默默地記資歷較老的老師的評課,即使是發言也只會説一些套話,如“教態自然”“過渡流暢”等,參加了本次培訓,我明白了一堂課的評價可以從很多的方面去考慮。一從教師的“教”方面:看教師是否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看教師是否注重引導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看教師是否注重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看教師是否注重對問題的探究;看教師是否注意面向全體;看教師是否能夠全面把握教學任務;看教師是否能夠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

二從學生的“學”方面:看學生的情緒狀態;看學生的活動廣度;看學生的活動時問;看學生的參與方式;看學生的參與品質;看學生的活動認知水平;看學生的參與效果。

三、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這一聽課方面在我們學校還沒有運行起來,對於我來説是一種全新的聽課方式,雖然沒有接觸過,但是通過本次培訓,我知道了“課堂觀察”對於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它採用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進行,它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是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學習了本次培訓內容後,我想我會在今後聽課時大膽的運用“課堂觀察”這種研究方法。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 篇2

近段時間我有幸網絡學習了《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此次之培訓是一種“授之以漁”的平實培訓,從開始學習瞭解到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會不會聽課、能不能聽好課、怎樣去評課關係到課的質量和能否抓好常規教學,更關係到課程改革的持續有效的深入開展。再到各種專家的講座視頻,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讓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青年教師們在學習之後,終於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回憶起平時各類聽課以及教研員們的評課的情形,才終於深切體會到“樹有根,水有源,鹽巴打哪兒鹹”道理。誠如徐邦桃老師所言,這個時代光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識萬種人,做萬件事”方才能領略人生事業的種種芬芳。

像我們剛踏上教師崗位的青年教師,近階段主要的精力就是要上好自己的課,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同時要儘快做個合格的老師,除了研究教課,聽課評課也是成長的重要途徑。而且,這三方面只要通了一方面,其它兩方面其實也就通了。為什麼?因為這三個方面圍繞的中心是一致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效果,教學節奏,教學氛圍。光是一味地埋頭教學,很容易“不識廬山真面目”,多聽聽課會發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若能既會聽課又會聽別人評課,假以時日,自己再去上課肯定會左右逢源而不離主旨。真是要感謝這種專家引領式的成長途徑,讓我們少走彎路,直面成長真諦。

可以這樣説,短短的培訓結束了,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才剛剛開始。帶着領悟之後的信心,帶着自己對教學事業的熱情,反覆在心裏品味這些經驗之談,熱切地期待自己的破蛹成蝶之日!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 篇3

在學校領導的推薦下,我有機會讀到《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這本書。通過閲讀《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對聽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本書以鮮活的教育敍事,深刻的學術思考,精闢的技術分析,完整的案例展示,體現了紮根實踐的學術風格和平等、持續的夥伴式的合作。對於教師而言,這是一本專業生活歷練,專業品質提升的成長敍事;對於讀者而言,這是一本激發熱情靈感,提供策略方法的研究指南。

本書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故事分享”。課堂觀察的研究與實踐,一路走來,我們有着太多的艱難、太多的思考和太多的喜悦。故事不僅記錄了我們的旅程,也能讓讀者理解我們的旅程和課堂觀察本身。課堂觀察的研究與實踐,收錄了課堂觀察大區域合作體——浙江餘杭、北京海淀、於夏銀川探索的若干故事。第二部分“問題解答”。專業行動不僅需要經驗積累,而且需要知識基礎。本書選擇了20個問題,用問答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課堂觀察的概念、意義、操作技術與流程、侷限性,以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這對教師形成正確的觀念並在這種觀念指導下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三部分“範式創新”。拆除聽評課的“舊房子”是件容易的事,但重建聽評課的“新房子”就不容易了。崔教授團隊創造了一種新的聽評課範式,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課堂觀察框架(第三版)》和部分觀察記錄工具。這是本書的精華部分,它代表着知識創新。第四部分“課例研究”。一次課堂觀察活動後,撰寫自成一體的課例,呈現一次完整的課堂觀察活動過程。也許這一活動並非課堂觀察本身所必需,卻是課堂觀察的必要延伸,是基於課堂觀察的教學研究之必需。課例的撰寫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更為深入的研究過程,這一研究過程改善的不只是我們的課堂觀察,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們的教學,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看了本書後,我知道了何為“課堂觀察”?它有什麼意義? 特別是如何進行課堂觀察?這將會使我日後的聽課、評課進一步走向專業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聽課可按以下三步進行:

一、聽課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盲目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二、聽課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也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選擇有價值的“觀察點”來觀察研究。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關於評課,我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目標上分析、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從教學程序上分析、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從教學效果上分析……總之,評價一節課,應從兩個方面來看:即看教師是否善於引導。是否創設良好教學環境,是否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是否留有靜思的空問和時間,而不是看教師講得怎麼樣。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參與面有多大,是否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於質疑,提出有價值問題,關鍵還要看學生學得怎麼樣,得到多少,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 篇4

温師口傳,稚徒心受,疫情下的“毅”堂課。

——題記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隔76天,全面封城的武漢,於7月8日零時按下了重啟鍵,這象徵着武漢的偉大,中國的勝利,同時也意味着停課不停學的網課已即將接近尾聲。滿滿的收穫,喜笑顏開。

尊敬的老師雖不能與我們在學校同拼搏,卻在“雲端”共努力。我們打着停課不停學的旗號,老師們辛苦備課,直播,衝刺會考的我們,也同樣悄悄努力。因而老師總是告訴我們:這個寒假,會衝出很多黑馬,但同樣也有星星隕落。我們身為20__級會考生,面對疫情的肆虐,我們深知這次會考的壓力與不易。所以,我們守着堅實如山般不可撼的毅力。

“淳淳如父語,殷殷似友情”,屏幕上,PPT課件,一頁一頁翻過;屏幕前,我們也用筆鋒劃過紙頁,認真記錄每頁的筆記;屏幕後,老師略微沙啞的嗓子,一直耐心的指導着!我承認,在剛開始試用網課時,我被手機各大軟件APP所吸引,但慢慢的我適應了,我知道了毅力,自覺,自律和自信。我開始堅持,雖然走得很慢,但從未停止向前。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屏幕後老師繪聲繪色的講着,屏幕前我們津津有味地聽着。當和老師連麥回答問題時,我竟對着這小小的熒屏萬分緊張,這可是在教室裏從來未有的狀況。慢慢的我適應了連麥,開始與老師更頻繁的互動。早讀拍照打卡,午後作業提交,晚自習不懂就問,靠着堅如磐石般的毅力,我開始喜歡對着熒屏的課堂。

昨日悄然流逝,未來還在遠方。居然沒有在教室的那份緊張,但不必沮喪,不要驚慌,躲在暗處的星星也要努力發光,願我們以渺小啟程以偉大結束,乾坤未定之際,你我皆是黑馬。

你要忍,忍到春暖花開;你要走,走到燈火通明;你要靠着毅力,上完這“疫”堂課。

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學習心得體會_從聽評課走向課堂觀察個人總結 篇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是踏青祭祖。

那天一早,我剛起牀就發現窗外下着濛濛細雨,天色沒亮,可路上已經車水馬龍,大家都趕着去掃墓、祭祖。我們家也要向半山公墓出發啦。

我們去了太公的墳,在半山公墓的半山腰上,我們沿着山路走了許多台階,一路上,我看到有很多人都在為去世的親人點香、燒紙錢。

終於走到的太公的墳前。我們拿出了鮮花,把它放在墳前,鞠了三個躬,表達了心中的思念,便走了。

回去的路上,車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多了,買鮮花的人肩靠着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mrnd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