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名師成長工程研修體會:“經典”的記憶與“智慧”的交流

名師成長工程研修體會:“經典”的記憶與“智慧”的交流

xx年8月13日至19日,由聊城經濟開發區教育管理中心名師工作室組織、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承辦的“名師成長工程”—— 聊城經濟開發區名師工作室學員教研能力提升與專業成長研修班在北京銀豐賓館舉行。參加這一期研修班的名師工作室所有成員共計44人,還有應邀到班講學的國內著名專家10多人。我作為總領隊和雷玉芳老師、孫鶯鶯老師帶領工作室所有成員於13日下午入住北師大之鄰的銀豐賓館。去賓館的路很僻靜,完全沒有大城市的喧鬧。路兩旁的樹葱蘢的綠着,那綠本身就很誘人,讓人無形之中就收斂了凡俗的心思,寧靜了雜亂的心境,讓思維的顆粒一點一滴溶入它的綠蔭之中、、、、、、

名師成長工程研修體會:“經典”的記憶與“智慧”的交流

下午剛到那裏就飄起毛毛細雨,望着窗外永定湖公園美麗的景色以及那濃濃的綠意和細細的雨絲,我沒有絲毫的悠閒和愜意,相反除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以外還有深深的憂慮。40多人的吃、住、行、學習和安全問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看着大部分比我年齡還大的學員們,心裏不免生出隱隱的擔心:他們能把我這個小小的領隊放在眼裏嗎?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各位學員在北京表現出了極高的素質和修養,學習期間,大家嚴格自律,虛心好學,勤于思考,團結協作。到了賓館以後來不及卸下路途的疲憊,來不及欣賞窗外綺麗的風景,便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培訓學習之中,而且大家都被專家們或高屋建瓴,或深入淺出的講座深深的吸引住了。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坐三個多小時聽課,中間只休息10分鐘。可大家都在如飢似渴的聽着、寫着、思考着、回味着。一週的時間,聽課時無一人説話、交談;無一人來回走動;無一人接電話,甚至無一人去廁所。我非常感動!感動於學員們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感動於學員們渴望發展、渴望成長的強烈進取精神。連會場服務員都拉着我説了好幾次:你們是我們這裏接待過的最優秀的、最遵守紀律、學習最認真的團隊!我們可省心了!你們這麼多人沒人出來接打電話、沒人亂扔垃圾、沒人遲到、沒人説話,而且這麼長時間你們怎麼都沒人上廁所呀?我笑了:主要是專家們的講座太吸引大家了,他們不捨得漏掉一分鐘的時間。我每天都被學員們的這種精神感動着,每天都被專家們高瞻的思想衝擊着。我在心裏默默唸叨:領導們,這次研修真的沒有白來,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

一、 “經典”的記憶

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所以,教師既要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較高的理論素養,又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平庸走向卓越,成為“十二五規劃”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名師。為此,根據開發區的教育實際,我們採取了菜單式培訓,我們提出培訓內容,讓北師大提供培訓方案。此次培訓採用了專題講座、示範研討、專家答疑、交流互動等多種學習形式,具體包括以下4個模塊——

模塊1:專題講座

教育專家學者介紹最新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名師報告介紹教育教學經驗。

模塊2:互動交流

學員與專家及名師交流自身工作經驗,專家就相關熱點、難點答疑。

模塊3:名師引領

特級教師和名師現場報告,近距離感受名師風采,從而感悟教育的真正意義。

模塊4:感悟體驗

通過系列培訓活動對自我以及新課程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與理解,為日後成為名師奠定基礎。

具體課程安排為:

1、王x: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

講 座:《學習綱要,提升內涵,促教師專業發展》

2、張x: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現代國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講 座:《生態課堂是童心的課堂》

3、吳x: “國培計劃”首批入選專家,著名特級教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國小部主任,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

講座:《教研組內有效教研活動的小組合作》

4、趙x:博士,教育部“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的評價研究”項目組核心成員

講 座:《新課程與日常發展性的評價》

5、劉x:北京光明國小校長,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講 座:《有效聽課評課訓練》

6、鮑x: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校長培訓學院,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副教授,北師大教育學“985”基地研究員

講 座:《教師專業發展與生涯規劃》

7、高x:北京廣渠門中學宏志班管委會主任、北京市模範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接受《東方時空》東方之子節目專訪

講 座:《做有價值的老師》

8、王x: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研修管理處主任,曾任西城區教科所副所長,負責學院研修一體、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管理工作

9、張x: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心理學博士,全國中國小團隊心理輔導專家,家庭教育、家庭婚姻、職業生涯規劃心理諮詢專家。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國家級職業指導師。國家基礎教育實中心十一五重點課題專家組成員。

講座:《中國小生團體心理輔導基礎》

10、李x: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專家委員會成員

互動交流: ① 課堂教學與學校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

②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經驗交流

如此多的著名專家,如此多的行動研究報告,真的就如傾泄而來的“急風驟雨”一般,洗刷着我們的大腦,過濾着我們的神經,又如大師精心製作的“課改大餐”一樣,令我們耳目一新,可謂先品為快了。我們深知這次研修班學習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包含着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智慧與心血。這次研修班學習主題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目的性;學習形式具有創新性和多樣性,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習培訓中各位專家老師嚴謹治學的學者風範、高深的學識水平、理論聯繫實際的精闢講座給我們以極大的震撼與啟發,使我們昇華了思想,豐厚了底藴,在教學理論水平提升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還記得:當老師們或儒雅、或激昂、或達觀、或奔放的睿智呈現時,我們敬佩着;當聆聽老師們一次次精彩的課程講授時,我們激動着;當老師以博大的胸懷無私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時,我們感動着;當老師以智慧的靈光牽引我們心中的泉思時,我們興奮着。雖然是短短一週的培訓時間,可來時很多令我們困惑的問題、讓我們兩難的問題,在這裏都得到了專家們的迴應,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們在未來課程改革的路途中把握方向、理性前行、直面問題、求真務實的決心和信心。

要説此次研修的收穫,實在是太多太多,這裏不能詳談。倒是學習研修中,給我們講學的專家們稱得上是有些“經典”的新觀點一直積澱在心,言猶在耳,讓我靜思、讓我回味:

(一)張梅玲教授“生態課堂是童心的課堂”觀點

我們目前都高呼要打造“高效課堂”,卻沒有聽説過“生態課堂”。張教授一直説“生態課堂”,讓我們一時不得其解。她解釋説課堂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體與羣體之間,以教材為中介的多邊人際交往 的學與教的活動場所。生態課堂更是遵守學與教的規律和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自然的、真實的課堂;是師生學與教的動態交流、思考、合作、展示的互動的活動;生態課堂中每一個“片斷”都是師生生命的發展過程。而且生態課堂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生態課堂是師生的差異發展的課堂

生態課堂是和諧的課堂

生態課堂是快樂的課堂

生態課堂是生成的課堂

生態課堂是互動的課堂

生態課堂是智慧的課堂

那這些怎麼才能做到呢?專家告訴我們:學生遺傳基因不同、生長環境、受教育環境不同,所以面對有差異的學生應該實施差異的教育,達到有差異的發展(也就是備課要備學生;課前調研;彈性教案;學案與教案合一,選擇性層次性作業,多元的作業方式等)。特別要注意有效把握課堂教學主要的三個環節:

課前參與以體驗性教育為主

課中探索以探索性教育為主

課後延伸以實踐性教育為主

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的地方,課堂不是我們的而是學生的,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在課堂上實施多元的啟示,在展示上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善待學生成長上的錯誤。想想我們上學的時候不也犯錯嗎?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學生都不犯錯、非常認真自主的學習,估計就沒有教師這個職業了吧。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允許學生犯錯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課改觀念的更新都要求我們必須關注孩子人格的養成和一生的發展。因而,在課堂上多還給孩子們一些自由、快樂、自然和真實吧。

(二)xx老師“教育科研常態化”觀點

在我們的意識裏,總感覺教科研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而且非一般人能力所為。好像只有搞教科研的專家們才會鑽研這些事情,與我們一般的、普普通通的小老師們有何干呢?可是教育部綱要再一次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 要着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這些無疑都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我們只有不斷豐厚自己,勇於實踐創新,真正關注孩子的需要,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有的老師要問了:那對於我們小老師來講,什麼是研究?我們應該研究什麼?王老師告訴我們,研究是一種態度,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麼的態度。研究是一種行動,總是在尋找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的行動。我們作為教師需要研究什麼?怎樣教?怎樣教好?怎樣教更好?更要研究怎樣學?怎樣學更好?怎樣把學生的每一次激動,變成他們畢生的喜愛?

很多老師告訴我説:我平時都是盡心盡力的當一個好老師。我經常和學生交流,反思自己的課堂,我也研究思考了怎樣教、怎樣教更好?可我還是做不好,怎麼辦?我想正如xx老師所講,盡心盡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盡智。因為智慧是一切勞動的最終價值所歸,沒有智慧參與的勞動一切都顯得暗淡無光!在這一點上,榮譽屬於以智慧參與奮鬥的人!在我們的課堂上,在孩子們無奇不有的小腦袋裏,到處是可以研究的小課題,處處是可以引發我們思考的大問題。中國教育改革是一條充滿荊棘和艱難的道路,新課程的探索與實踐需有一批耐得住寂寞,勇於獻身的人們為之奮鬥。教育是一個慢效的職業,我們只有靜下心來,堅持一種思想,扭住一個微點,形成一套流程,開發一批資源,才最終會成就一番事業。

在許多人的眼裏,教師職業是平凡的職業,而且很多老師樂於做一個平凡的人,可是平凡不等於平庸,因為教師的職業絕不是平庸人的職業,教師的職業有其特有的趣味,而這種趣味只有在實施教師智慧的職業活動中才能體驗到。中國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教育,雖平淡,普通,但絕不簡單!做好,真的就是不平凡!肖川説:“人生就是一項自己的工程,我們今天做事的態度,就決定了明天幸福的指數。”一個人如果把教育當成職業,那僅僅是生存的需求;如果把教育當成事業,那才是真正的喜愛,才會感到幸福。在教育這方滋潤的土地上,讓我們努力做我們的喜愛,收穫我們的需求吧。

(三)高金英要“做一個有價值的老師”觀點

普遍老師都反映: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我發現很多老師和學生冷戰,管不了不管嘛,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惹不起。甚至老師和學生課上課下“鬥智鬥勇”,想盡辦法讓對方臣服。所以,學生不喜歡老師,老師不喜歡學生,惡性循環。那麼現在的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我們先看看學生是怎樣對我們説的:

老師,

我希望您是一位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書的機器。

我希望您不只是教書,也教我們做人。

我希望您不要單看我的成績,而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我希望您不要勉強我把學習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至少對我,學習不一定是樂趣。

我希望您不要期待我最喜歡您教的課,至少對我來説,別的課也許我感到更加有趣。

我希望您輔助我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而不只是背誦答案。

我希望您耐心地聽聽我所提出的問題,只有您肯聽我,我才能向您學習去聽別人。

我希望您保持公正,儘量對我嚴格,因為我知道我需要您的嚴厲。

我希望您記住,不久之前您也是學生,您有時是否也忘記帶東西,在班上是否樣樣得第一?

我希望您也需要學,您不學,我們又怎樣從您那裏學到更新的知識。

我感激您,可能只是深深埋在心底。

看到了孩子寫的這些,我們該怎麼想?我們該怎麼做?我想老師的價值不是僅僅體現在會教課、成績好上,會“教書”充其量能成為一個好的教書匠,而會“教育”才配得上是一個好老師,才能真正體現一個教師的價值。“泰迪的故事”和一個精神病患者被國小時的老師勸回家的故事都充分體現了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位置。時代要求我們不僅要具備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良好的師德修養,還要有豐厚的文化修養、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做學生心目中的“百科全書”。作為教師在學校我們除了教給學生必須掌握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學生髮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把學生看做擁有一切人的尊嚴的完整的生命體來對待。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為我們的學識、我們的人品,我們的態度,直接決定我們的事業的成敗;直接決定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的成敗。所以説,我們失敗不起、、、、、、

二、 “智慧”的交流

每天晚上的7點至9點半是研修班分組討論時間,我和楊士領老師帶着音美學員一組,趙慧麗老師帶着語文組,雷玉芳老師和楊偉老師帶着數學組。每天晚上大家圍繞我們提出的“主要收穫”、“問題困惑”、“工作建議”三個方面進行廣泛交流。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科(我們這一組包括語文、英語、歷史、音樂、美術學科)同坐一室,暢所欲言,思想共享,海納百川,真的是一次豐盛的“思想大餐”,營養價值可高了。由於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的老師想起自己課堂上處理不當的環節卻因為學生即將畢業再也沒有挽回的機會而聲音哽咽、難過不已;有的因為一個不同的觀點而爭得面紅耳赤;還有的不時興起時插上幾句話,氣氛熱烈而舒暢,交流快速而精彩。筆力有限,速記有難,許多學員的精彩發言都沒有能完整地記錄案中,實在是感到有點遺憾。顧官屯中學的楊士領老師看上去沉穩而質樸,有着深沉的思想力量。他在發言中説:參加這次研修班的體會很多,主要是:(1)對課程質量與評價之間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要用課改的價值來提升教學的質量。(2)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向有了進一步理解,在注重知識的基礎上,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3)對教師的價值和常態教科研有了新的理解,原來我們身邊處處是問題,而問題即課題。我們不僅僅要做有愛心的老師,更要做智慧型的老師。蔣官屯國小的桑夏老師是一個美麗、開朗的音樂老師,她善良而感性,對學生,她既像慈母更像是姐姐。她説:以前總説尊重學生,我們也認為已經很尊重學生了,看來還不夠;因該像吳正憲老師説的,想學生所想,知道“學生的知道”才是一個好老師。實驗國小的孫東苗老師説:只有把自己當成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

三、 我們需要這樣做

新課程改革已經走過了好幾個年頭,在實踐當中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課改要從高處看,從細處想,從實處做;要有激情,不能急躁,不能走極端;要有科學的態度,辯證的思維,減少二元對立;要解決真問題,真的去研究解決問題;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必須堅持團隊合作的精神;要關注教師在改革實驗過程的情感需求。

作為區教研室,我們的工作僅僅停留在研究、指導、服務的層面上遠遠不夠,需要承上啟下、內引外聯、深入挖掘、共建共享。我認為一個教研員要做到:(1)“五能”,即能評、能引、能説、能做、能寫。(2)“三個走進”,即走進學校、走進教師生活、走進學生。(3)“三個關注”,即關注教學的全過程、關注教師生活的背後支撐、關注學生的學習感悟。

對於學校我們要:(1)實行“兩段聯動”。即國小、國中聯動,明確各段的培養目標,構成重點突出的教育脈絡。(2)推行校本教研的區域化。力求實現校本教研資源信息的共享,推動學校在區域化的校本教研中攜手共進。(3)收集、分類、解決實際的問題。用兩個月的時間讓教師提出問題,然後整理分類,分清哪些是長期的問題,哪些是短期的問題;哪些是真實的問題,哪些是假性的問題;哪些是教師自我能解決的問題,哪些是教師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以此提高問題解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4)加強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的反思。反思到底哪些課程改革的理論對我們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反思如何把“三維目標”特別是“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到位,落實到位?反思課程改革的推動主體、實施主要?(5)反思為什麼關注問題與關注經驗同等重要而不能迴避問題?

短短一週的北師大培訓結束了,我們手中多了一張結業證書,它雖不精緻,卻意味深遠--它記載着我們在北師大曾有的經歷,它記錄着我們在北師大曾經的點點滴滴,它昇華了我們的生活,鑄造了我們的信念,萃取了我們人生的真諦,也讓我們有了更高層次的目標追求!我們正是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年齡,肩負着時代的重任,肩負着開發區教育振興的宏偉目標,更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所以——

研修歸來,我們需要這樣想:他山之石可攻玉,我思我行故我在。

專家們都有着超凡的思想和智慧,專業的視角和經驗,在他們身邊,我們的思想和技能都在拔節。可是對於我們來説:回憶曾經的路是一種本能,參透經歷中的道才是一種覺悟。

“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

研修歸來,我們還需這樣做:認清方向,抓住機遇,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進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培訓結束我們將帶着新理念、新希望,駛向教育課程改革的新彼岸;我們將帶着責任上路,帶着對教育事業美好未來的渴望與尋求,不斷錘鍊自己,不斷提升自我,真正成為所在區域的種子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8xp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