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20篇)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20篇)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

“從小到大,我去哪兒都喜歡帶着妹妹,但今天,我只帶來了她的名字。”講台上,張小慧忍不住拭去淚水,話語停頓了下來。此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安慰,是鼓勵,更是敬佩。這是12月12日下午,甘南州舉辦的“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上發生的動人一幕。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20篇)

個人,感動一座城。當天下午的甘南州大劇院內座無虛席,6位報告團成員滿含深情地講述了張小娟生前一個個感人的事蹟。

作為姐姐,張小慧心中的妹妹是倔強堅強的向日葵,在日日夜夜不知疲憊中追尋心中的太陽。“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就是小娟心中的理想,她是帶着最深沉最質樸的愛去融入、去奉獻的,她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張小慧動情地説。

舟曲縣扶貧辦幹部趙冬梅是報告團的一員,她以《你的足跡,我們的夢想》為題,講述了張小娟紮根於基層、全身心投入脱貧攻堅工作的事蹟。“多少天來,她微笑的臉龐、忙碌的身影,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好像那個有理想、有夢想、有激情、有擔當的小娟從不曾遠去,彷彿我一回頭,就會聽到她對我説‘冬梅,準備好了嗎,咱們下鄉去……’”講到這時,台上的趙冬梅哽咽了,“親愛的戰友,我們會接過您肩頭的責任與擔當,完成您牽掛的事業,我們的脱貧攻堅事業也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有形的價值觀。舟曲縣委書記石華雄、舟曲縣博峪鎮卧歐諾村黨支部書記薛代花、舟曲縣自然資源局幹部毛文娟和舟曲縣坪定鎮人大主席李紅燕也分別作了報告。在他們的報告中,張小娟胸懷大愛、忘我奉獻的感人足跡清晰而完整起來。這種奉獻精神,就是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她把生命獻給了最熱愛的事業,她所做的一切,對我們來説,值得好好地思考。”甘南州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劉芳感慨地説,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像張小娟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2

在物慾橫流的“快餐”時代,在工作生活的壓力下逐漸遺忘,或是沉睡或是放棄的夢想,闡釋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砰砰砰”地觸動和點燃了我們的夢。

那是走過了千年的風風雨雨,孕育的無數的英雄兒女,書寫浩瀚的人類文明的可愛的祖國,源於世世代代的辛勤勞動,成就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中國。是勞動給她鑄造了優秀的品質,讓生活堅韌而有尊嚴。經過五千多年的奮鬥與磨練,我們的民族鑄成了最優秀的品質——勤奮勞動,熱愛勞動。古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精神綿綿不斷、經久不衰、延續至今,成為中國人的鮮明的內在素質,現今,每一個勞動者用自己的愛崗敬業,用自己的無私奉獻,用付出和智慧托起每個人的中國夢。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在乎的是現在,勤奮踏實的過程,追求的是殷實健康的夢想。我們的共產黨人實現了統一中國的夢想,我們的國家經歷了自然災害、,實行了農村生產責任包户政策,進行了世界矚目的改革開放,雖然道路曲折,舉步維艱,但是她依然創造了讓每一箇中華兒女無比驕傲與自豪的輝煌燦爛的歷史。是勞動給她創造了奇蹟,讓異想天開都成為現實。“坐地日行八萬裏”。中國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姐妹倆先後暢遊了月宮,圓了中國人的探月夢!三峽水電、南水北調,一個個宏偉的治水治山工程,也圓了中國人的興利除患、駕馭江河夢!

透過歷史的明眸,站在歲月的肩膀上回望,是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的辛勤耕耘的勞動者,志存高遠,敢為人先,立鴻鵠志,圓了我們的中國夢!

一句“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倒出了民族復興的實質與關鍵。如何讓“中國夢”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需要13億國人共同努力。“密切聯繫羣眾”,不是黨和政府的一個口號,“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為人民造福”。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為人民生命延續不止,夢想傳承便生生不息,人民的夢想“滴水匯成江河”,有夢想,有力量。有機會,放光彩。有奮鬥,終崛起。説:“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實現中國夢靠的是人民,歸根結底,依靠的是勞動,唯有勞動美,“眾人拾柴火焰高,”人民羣眾在“中國夢”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個“中國夢”的築夢人與追夢者,才是實現13億國人共有的“中國夢”的過程,也是點亮中國的過程,是民族崛起的過程。

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曾説過:“一切人類的勞動都是有尊嚴有價值的,應予以勤勉、稱讚。”崇尚勞動、讚美勞動的觀點亦然。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能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能通過誠實勞動才能解決;生命中的一切輝煌,只能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有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才會“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就在我們的身邊,一幅幅畫面述説着勞動的美麗,“汗滴下土”的農民、“添磚加瓦”的建築工,雲端裏工作的吊車工,公交路上的微笑哥,救死扶傷的最美護士,下鄉支教的民辦教師,堅持回國的科學家,無償匿名的捐贈者,搶險救災中獻出生命的英雄們……足以感動中國的勞動者們,,讓温暖繼續滌盪在我們心間,點燃我們愛的火把,成就了我們已經實現了的中國夢,為了新的夢想,我們需要更多的,默默無聞精誠奉獻的勞動者,用雙手用自己的夢想去創造……

直到有一天,在新夢想實現的時候,暮然回首:

總有一種聲音,揮之不去,在天地間久久迴響;

總有一羣背影,無法忘記,成為一個民族的記憶;

總有一些瞬間,刻骨銘心,生死剎那把信念傳遞。

勞動是世間最美的事,同樣,因為勞動,中國才這般繁榮昌盛,為了中國夢,為了我們的夢,讓我們都行動起來,爭做全面發展、體面勞動,也是最美麗的勞動者吧!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3

今年8月10日,烏雲密佈、狂風怒吼、暴雨如注。超強颱風“利奇馬”突襲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在狂風暴雨肆虐中,不僅留下了滿目瘡痍,而且帶走了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夏年僅33歲的寶貴生命。“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李夏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生如夏花,生命短暫,生活中少了一位為民服務的好乾部,但我們堅信人民公僕的長城中從此多了一道偉大的豐碑。

8月21日,譙城區紀委監委召開學習李夏同志先進事蹟專題會議。會議結束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和李夏一樣,我也是基層一名普普通通的紀檢監察幹部,已經在基層工作20多年,在這20多年裏,我始終牢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哪怕再小的官,都是代表共產黨的形象。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和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我就有責任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做貢獻。

學習李夏同志的相關事蹟,我不禁反思,問了自己幾個問題。我是否像李夏同志那樣堅持深入基層,用真心感知羣眾的安危冷暖?我是否像李夏同志那樣舍小家為大家,有為羣眾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是否像李夏同志那樣不忘初心,在人民羣眾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我是否像李夏同志那樣勇於擔當,在監督執紀問責中敢於亮劍?

答案顯而易見,我做得遠遠不夠。李夏同志紮根基層,與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用年輕寶貴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和他相比,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英雄的事蹟感人至深,榜樣的力量激勵前行。我將對李夏同志的緬懷之情融入到幹事創業中、為民服務中,以實際行動書寫紀檢監察幹部的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我將以李夏同志為標杆,為榜樣,學習李夏同志信念堅定、一心為民的忠誠與擔當,堅守黨員本色,堅持人民之事無小事,在基層平凡的工作中做到腳踏實地、無私奉獻,不負人民之重託,不辱時代之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時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發展好、維護好羣眾利益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思想上有觸動、作風上有轉變、工作上見行動。無論前路是否艱難,都要堅定初心,用“忠誠、乾淨、擔當”踐行紀檢監察幹部的光榮使命。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4

朱有勇,男,漢族,1955年11月生,雲南省紅河州箇舊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首席教授,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朱有勇學農愛農為農,四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態度致力於科技扶貧並結出累累碩果,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知識分子的道義擔當。

敢於“頂天”:問鼎《自然》封面文章

因為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利用什麼控制病蟲害?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害流行,致使農藥用量大幅增加,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糧食生產構成潛在危機。很多國外科學家提出通過基因、生物學、雜交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都因為技術難度太大,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上世紀八十年代,雲南的稻瘟病很嚴重。在石屏縣的一個村子裏,朱有勇偶然發現栽種着不同水稻品種的田裏稻瘟病很輕,而只種一個品種的田裏病害卻比較嚴重。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高低與水稻不同品種間的間作有關?於是,他跳出品種概念,依託傳統間套作技術,開始了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嘗試。經過研究,他發現,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栽培技術,尤其是作物間作套種和林木混交等,體現了作物多樣性的內涵,能減緩病蟲害流行。此後的十多年裏,他經過近千次試驗進行確證並研究控病機理,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最終確證了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徑。在20__年,這一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引起全球關注。

“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甘於立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作為年富力強的“60後”院士,定點扶貧的任務落在了朱有勇肩上。朱有勇院士帶着團隊駐紮在竹塘鄉蒿枝壩,走進田間地頭、深山密林開展實地調研。朱有勇院士團隊緊緊抓住科技創新的利器,確定了“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幫助邊境直過民族儘快脱貧致富。

朱有勇院士將冬季馬鈴薯優質高產新技術在這裏落地。該技術充分能有效抑制病蟲害,減少60%的農藥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落地的還有“院士公司 基地 農户”的“4”科學化、標準化、產業化扶貧模式,即院士、專家和公司抱團幫助農户解決技術、物資及銷售方面的問題,農户專心學技術搞種植,大家齊心協力脱貧致富。20__年,在全縣38個村寨示範3200多畝。冬季馬鈴薯在11、12月播種,翌年3、4月收穫,瀾滄將成為全國最早上市的鮮薯產區之一。冬季馬鈴薯平均畝產2.5-3.5噸,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朱有勇院士在調研中發現瀾滄縣境內有大面積退耕還林的思茅鬆,林下經濟大有文章可做。朱有勇院士又給瀾滄帶來了一項“能轉化到土地裏”的創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機三七技術。林下有機三七種植堅持“不準施用一粒化肥,不準使用一滴農藥”的品質控制標準,讓中藥材迴歸山野林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有機三七,從生產過程保證了藥材質量。該技術不佔農用地,生產成本低,價格高效益好,為邊疆民族地區探索出一條依託科技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林下有機三七預計每畝產量50公斤至80公斤(乾重),村民每畝林下三七可收入5萬元至15萬元。

扶貧先扶智。朱有勇院士團隊不僅為拉祜山寨帶來了最新科技,也帶來了“最強大腦”,在全國首創中國工程院科技扶貧技能實訓班。院士專家直接為農户授課,用羣眾聽得懂的語言講理論、教生產,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户種植,直至學懂學會。到目前為止,院士專家已培養了840名鄉土人才,這些學員回鄉以後為脱貧致富發揮了帶頭作用,變成一顆顆脱貧致富的“種子”灑遍瀾滄大地,形成脱貧攻堅的“星火燎原”之勢。

朱有勇心繫一生鍾愛的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教育事業,在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學校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用獎金設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專門獎勵品學兼有的學生和潛心研究的老師,鼓勵學農愛農的師生踏實耕耘、奮發前行。

在學術界,朱有勇院士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在農民眼中,他是一個最在行不過的莊稼好手,知農民冷暖、懂農民所想的貼心人;在學生眼中,他是一位學農愛農為農、令人敬佩的老師和關愛後輩的長者;在自己眼中,他説不過是一名農民教授。

朱有勇立足於平凡的崗位,根植土地,不忘初心,擔當實幹,書寫了學農愛農為農,潛心服務“三農”奮鬥篇章。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為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教育引領和示範作用,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更好地塑造新時代教師形象,20__年,新邵縣巨口鋪鎮馬落橋國小開展“學習麻小娟先進事蹟”師德師風專題學習交流會。

首先,劉衞平校長組織老師們學習了麻小娟老師的先進事蹟,並帶頭髮表了學習心得與體會。他慷慨地表示:一位90後的年輕女教師,能如此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心懷赤子,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他號召全體教師以麻小娟老師為標杆,熱愛工作,熱愛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來,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本作業,做好每一次輔導,從細微做起,做學生成長之路的點燈人!教師們紛紛表示,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將以麻小娟老師為榜樣,學習她初心不改的教育情懷,以及心繫學生、默默奉獻的崇高品德。

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斷在教育教學中展現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爭做“四有”好老師。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6

作為奮戰在水利戰線的一員,我發自內心地讚揚袁隆平院士,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認真努力地學習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為自己的信仰,腳踏實地,造福人民。

首先,要學習袁隆平院士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説:“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作為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黨員,身處教學科研第一線,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同院系學校及國家、民族的奮鬥目標統一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專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並立身本職,從教學做精、科研做強、專業做大着眼一步一個腳印。

其次要學習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袁隆平院士認為:“成功的要決在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説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瞭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鑽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學和科研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並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甘於奉獻,振興高等教育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

再次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着眼,從難處着手,從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同志,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後送傘”,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專業和院系全局決策,統一認識,理順關係,全力以赴把及教學科研培養工作辦成、辦好、辦到位。

最後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鬥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着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為大學教師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為崇高的,我要儘自己全力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可以説,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作為水利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縣委、局黨委的各項安排佈置,積極努力工作。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為榜樣和標準來不斷督促並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7

朱有勇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他選擇投身新戰場——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20__年貧困發生率仍然高達41%。這一年,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瀾滄縣。誰來牽頭挑起重擔呢?時年60歲的朱有勇主動請纓:“我年輕,我來幹!”

説幹就幹,朱有勇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在了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組,帶領團隊一竿子插到底,在這個寨子紮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導種冬季土豆,農民剛開始不積極,他跟村組幹部搞起了示範種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車子陷進了泥坑,他第一個下去推車,任憑泥巴濺了一身;尋找水源時,他拄着枴杖穿行在雨後濕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駐村扶貧,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戰服”。他要求參加院士指導班的學員都要穿上迷彩服,因為這樣可以一掃長期貧困滋生的萎靡氣息,激發起奮鬥的姿態來。

種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種出藥企搶着買的“有機三七”,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把“冬閒田”變“致富田”,老百姓的評價,就是朱有勇脱貧戰線上的口碑。

一句承諾,映照一位共產黨人的一輩子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箇舊市一個農村家庭。

他經歷過艱難困苦的年代,對貧窮和飢餓的記憶刻骨銘心。“農民種地很辛苦,但再怎麼拼命幹活,種的糧食仍吃不飽。”他甚至做夢,一個玉米稈上結出五六個棒子,一株植物上面結西紅柿、下面長土豆,這樣大家就能吃飽了。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8

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裏,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他們,是平凡人,而偉大恰恰來源於平凡。

身着白衣,心有錦緞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地説:“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逆行的志,始終不變。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相傳!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脱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心懷感恩,致敬英雄

甘肅大哥楊榮榮從甘肅驅車30多個小時,送25噸蘋果到武漢,支援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奮戰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他説:“我的家人被醫院救過,所以我一定要來盡一份心意。回去還要被隔離14天,但還是要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同石榴籽一般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抗疫,春就在前方!

守護家園,勇往直前

甘如意是武漢一街道衞生所的檢驗技師,病情初發時,她剛休假回老家。受疫情影響,武漢實施了進出人員管控,公共交通全部停運。她硬是靠手機導航,騎自行車、搭順風車,4天3夜跨越300多公里,趕回戰役一線。她説:“我不能後退,後退不可原諒!”

武漢不收淚,我們不後退。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為他有千千萬萬英雄的人民組成。

有太多太多逆行出征者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敬佩!上下樓5米,是他們夫妻堅守崗位卻無法觸碰彼此的距離;10天,是建設者與病魔賽跑交給人民的成績單;0.5秒/個口罩,是生產者日夜奮戰維護人民生命線的中國速度!

英雄民族何懼風浪,萬眾抗疫春在前方。一個偉大的民族,往往是從苦難中涅槃而生的!疫情過後,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因為最美逆行出征者!

世上最殘酷的事莫過於生死,政治老師説過:“人出生就註定要死去,這是命中註定。”但是,卻有這麼一批人,每天與死神作鬥爭,不計生死,不論報酬,站在危險的邊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們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沒有什麼徵兆,沒有什麼預言,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這些黑暗中的敵人,正邁着大步,侵入了我們的生活,向我們發起了攻擊。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幾乎侵佔了整個武漢,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羣白衣天使出現了,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新年前夕,不顧生危,告別家人,奔赴武漢,與死神作鬥爭。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奉勸大家不要去武漢疫區,自己卻連夜從廣州趕往武漢,奔赴在抗戰疫情的最前線,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的還有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樣奔赴在疫情的前線,這兩位敬愛的老人,放棄了在家的安穩,站在了抗爭“非典”肺炎的一線。這種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們讚揚呢?

不僅如此,祖國各地優秀的醫療人員,成立了醫療分隊,奔赴武漢,給武漢支援。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分明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熱血靈魂在跳動啊!

在網絡上傳來感人事件的同時,白衣天使們正在執行他們的使命,他們是醫生,他們為“醫”而“生”,他們為“生”而“醫”,他們就是我們的定海神針,有了他們,疫情總有一天要完蛋!

可惡的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着人們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們並沒有退縮,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運抗爭,為了照顧病人,關注病情,他們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待在病房8個小時,為了使空氣流通,他們沒有開暖氣,手都凍紅了,可他們卻一如既往地工作,沒有絲毫懈怠!

新聞上曾報道過:一個六歲的孩子哭鬧着,死活不讓做護士的媽媽去武漢,她怕媽媽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赴武漢支援的兒子向兩位老人辭別,老人的眼淚在眼珠裏打轉,卻堅定地朝兒子揮揮手,不讓他有任何的牽絆。

勇敢的白衣天使啊!他們是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的孩子啊!我們驕傲,因為有白衣天使在,祖國母親自豪,因為她有優秀的中華兒女!

讓我們一起對祖國祝福,讓我們日夜祈禱,向奔赴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祈禱:身體健康,家人在盼你,中國人民在盼你,讓我們向全世界呼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9

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他很“小氣”,家裏的傢俱都用了幾十年都沒換新,但他也很大氣,把自己的積蓄都捐給了華農卻絲毫不遲疑。報告會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什麼,讓一個人如此大公無私,把平時一點一滴省下來的、一生的積蓄捐給學校,去世之後還將自己的遺體捐獻?他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院士曾在一次演講中説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這名老科學家,用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學習盧永根院士無私奉獻、勤儉節約以及熱衷科研的精神,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為人民服務的青年。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便利的交通,在如今道路四通八達的年代,最離不開的就是這羣用心發展鐵路事業的最美鐵路人。

觀看了《最美鐵路人》,我感觸頗深,這些人都是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崗位上,但是他們卻做出不平凡的事。作為鐵路人,我們都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鐵路、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一種捨棄叫先人後己,他們完美地詮釋什麼是無私奉獻;有一種堅守叫風雨無阻,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拼搏奮鬥;有一種熱情叫平凡崗位也要發光發熱,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着他們最樸實的工作,他們用默默堅守串連成了我們風雨無阻的征程,用辛勞的汗水凝聚成最美的畫面。平凡的他們,用拼搏、奉獻、熱情和擔當,詮釋了勞動者最美的崗位堅守,他們便是“最美鐵路人”!

“最美鐵路人”全部來自鐵路一線,有的堅持標準化作業一絲不苟,行車崗位幾十載,安全歲月幾十年;有的為鐵路運輸安全穿山越嶺,排險除難;有的待旅客如親人,熱心服務,使旅客回家的歸途充滿温馨……來自鐵路一線崗位的他們,雖然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崗位,但是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展示了鐵路人的堅守與奉獻、拼搏和奮鬥。

作為一名鐵路人,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作為鐵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前輩看齊,不負“最美鐵路人”的榮光。我們要以“最美鐵路人”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建設進程中,為新時代鐵路改革發展做貢獻。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你都退休了不在家好好待着,還每天跑出來幹嘛?”

今年春節以來,每當小區進出的鄰居打趣道,老史總會笑着説道“我是老黨員了,遇到這樣的大事,全國人民都動起來了,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些分內的事。”説完便又在小區門口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上。

在疫情剛發生時,_市道德模範、內蒙古好人、退休交警_就已經拿上自己的消毒液,戴上口罩、扛起鐵鍬,行動起來了。他每天早早地到小區的垃圾傾倒點拿着手中的消毒液噴壺進行殺菌消毒,然後將周圍散落的垃圾撿拾到垃圾桶,隨後換了衣服就急急忙忙地來到小區門口的黨員先鋒崗進行疫情防控工作。

進出小區的居民都會主動與老史打招呼,並主動到登記檢測點進行登記。“老史是我們小區的老好人,也是我們的老相識,雖然他退休了,但是每天他還是在辛苦的為我們忙碌,我們應該主動配合他,不能給他添亂。”一位小區居民感慨道。

疫情肆虐,_只是_市各級各類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投身防疫一線做貢獻的一個縮影。在戰疫一線,還有許多道德模範通過捐款捐物、值班站崗、義務巡邏等方式為防控疫情獻出一份力量,用實際行動展現着_市道德模範的責任與擔當!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防疫,就是戰役。

新冠肺炎是一個我們不知道底細的敵人。在這場戰“疫”中,從事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的疾控人,就是前沿陣地上的“偵察兵”,他們必須儘快摸清敵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情報。

2月7日晚21:04,山東東營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疫情防治組接到東營勝利機場情況通報:1月22日HU7640武漢—三亞航班一名旅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該航班始發站為東營勝利機場,東營—三亞航班旅客49人與該旅客同機航班到達,請予以核查。

接到通報後,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疫情防治組立即將有關情況報告綜合協調組和有關領導。反饋名單僅有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立即啟動聯動機制,由市公安局通過大數據查找49名旅客住址及聯繫方式。

2月7日21:40,市疾控中心迅速做好應急準備。市及東營區、墾利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疾控機構集結32人,組建了4支流行病學調查隊伍。

2月8日00:28分,市疾控中心接到了市公安局協查的旅客反饋信息,立即分析旅客具體信息,將涉及人員名單按居住地傳達到各相關縣區,各縣區疾控機構立刻連夜進行調查。

因為涉及人員眾多,身份信息需要一一核實,加上已經是凌晨,調查核實難度較大,中間發現旅客地址信息不實的,還要反覆對接公安部門,確保一個不漏全覆蓋。

與時間賽跑。

2月8日12:15,流調組完成全部49名密切接觸者的信息核查工作,除2人未回東營外,其餘47人均完成流行病學調查。

2月8日15:50,47名密切接觸者全部完成核酸檢測採樣,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爭分奪秒,立刻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2月8日21:30,47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部完成,均為新型冠狀病毒陰性。

從2月7日21:40,到2月8日21:30,一天,24小時,疾控人爭分奪秒、晝夜奮戰,全面完成47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核酸檢測工作,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應檢盡檢,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20xx年9月4-5日,第11次G20峯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屆時20個大國領導人及部分特邀的重要經濟體領導人將年度聚首,討論全球經濟治理的重大議題。這是中國第一次主持全球經濟治理的頂層設計會議,也是G20峯會第一次連續兩年由新興國家擔任主席國,對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措施的延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20xx年底中國接捧G20主席國以來,中國以4個“I”為主題,即“共同構建創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聯動(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的世界經濟”延承了上屆土耳其安塔利亞峯會的主題3個“I”,即包容性(Inclusiveness)、落實(Implementation)與投資性增長(Investment for growth)的大量內容。

然而,歐美近年來的輿論一直存在着諸多質疑G20重要性的聲音。因此,對中國、廣大新興經濟體及諸多有致於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的有識之士而言,必須進一步強調,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新增長陷阱的今天,G20正變得與像在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那樣重要。G20國家需要進一步團結起來,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應對目前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陷阱。筆者的理由如下:

第一,全球經濟增長的持續低迷,正在嚴重衝擊着各國發展的福祉。數月來,各大機構紛紛調低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普遍認為20xx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將在2.9%以下。這將是繼20xx年全球增長2.4%之後,全球連續第二年增速低於3%。要知道,20xx-20xx年,全球實際GDP年均增速是3.26%。

如果這樣下去,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G20領導人峯會上,G20國家提出的全球增長目標,即到20xx年底“使全球經濟總量比‘現有預期軌道’基礎上再增加2%”的目標要落空了。因為測算可知,要完成這一目標,需要讓全球經濟在20xx-20xx年平均增速達到3.2%以上。當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復甦乏力。20xx年4月中旬,IMF還把20xx年美國經濟增速預估由2.6%下調至2.4%;20xx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估由1.7%下調至1.5%,將日本經濟增速預估從1%下調至0.5%。

第二,美聯儲加息的持續預期,正成為懸掛在全球經濟再平衡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世界經濟持續產生潛在威脅。20xx年10月美聯儲宣佈徹底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此後,美聯儲加息預期逐漸形成,成為懸掛在全球經濟再平衡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G20政策協調產生潛在威脅。

尤其是20xx年8月以來,有關美聯儲加息的猜測甚囂塵上,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大量套利資本從新興市場國家流出,多國出現匯率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嚴重影響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金融穩定。20xx年12月17日,美聯儲宣佈開啟加息進程,決定將聯邦基準利率提高0.25%。儘管20xx年以來,美聯儲在加息舉動上屢屢“欲罷還休”,但對美元加息的預期仍在持續,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外匯市場以及國際資本市場產生的重大影響,加大了G20政策協調的複雜性和難度。

第三,主要貨幣對美元總體貶值,匯率波動大幅震盪。自20xx年10月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以來,美元指數呈現上漲走勢,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大幅下挫。20xx年,主要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全球外匯市場呈現出美元一枝獨秀、其他主要貨幣對美元總體貶值、匯率波動大幅震盪的局面。隨着美國經濟的復甦,美聯儲持續升值預期在未來或將變得更加強烈,美元仍將保持走強態勢,匯率大幅震盪波動不可避免。

短期套利資本大量流出,外匯儲備規模大幅縮減。據IMF數據顯示,20xx-20xx年共計有4.5萬億美元從發達國家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近期,美聯儲加息預期正在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短期套利資本大量流出新興市場國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其外匯儲備規模大幅縮水。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快速下降,流動性風險加大,導致高漲的資產價格隨着流動性收緊而出現下跌,再加上其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發生金融動盪的可能性加大。

第四,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增長引擎作用減弱。根據WTO數據顯示,20xx年全球貿易總量同比下滑近14%,20xx年全球貿易量增長將在3.9%左右,仍將低於過去20xx年5%的平均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元加息預期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造成的。

同時,部分發達國家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優勢,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甚至主動貨幣貶值。然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一國率先進行貨幣貶值,可能引發競爭性貨幣貶值,從而使其優勢快速消磨殆盡。全球貿易的大幅下滑,不僅增加了貿易保護和貨幣競爭風險,也為全球經濟復甦蒙上了陰影。

總之,21世紀第二個20xx年的“增長陷阱”的性質堪稱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陷阱”,這包括主要經濟體人口“老齡化”、全球財富分配“新鴻溝”難題、全球技術創新“中梗阻”、地緣政治風險等等。

20xx年,由於“金融海嘯”來襲,世界各國均面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威脅。在世界經濟現實發展需要的帶動下,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為加強對話和政策協調,於20xx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首次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峯會,G20機制自此應運而生,成為全球經濟合作首要論壇。G20以精誠合作的夥伴精神,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作,化解了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短期風險,形成了全球經濟增長合力。

然而,八年以來,值得警惕的是,主要國家經濟走勢和政策取向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G20宏觀政策協調難度進一步上升。美國經濟呈現復甦態勢,緩慢按下“緊縮”按鈕;歐元區、日本為刺激經濟,需要維持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種嚴重分化的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取向,已經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使得全球經濟面臨失衡風險,乃至徹底陷入增長困境。

總之,G20成員佔全球經濟總量的80%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擁有難以推卸的責任,需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防止負面外溢效應,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促進投資和消費,共同提振世界經濟增長。20xx年則是這個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年。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17日上午,蘇慶亮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岱嶽區政府大樓舉行。報告會採取視頻形式召開,岱嶽區區政中心設主會場,各鄉鎮(街道)、園區設分會場,岱嶽區有關部門和天平街道相關負責人、村幹部代表、村民代表、蘇慶亮女兒在會上分別作報告,從不同角度向大家講述了他們眼中的蘇慶亮。

村民都把他當成自己的依靠

蘇慶亮是岱嶽區扶貧辦公室原副主任、岱嶽區天平街道辦事處大陡山村原黨支部書記,還是全國勞動模範。20xx年7月24日下午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46歲。

1994年,24歲的蘇慶亮同志服從組織安排,毅然放棄天平鄉機關工作,回大陡山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羣眾勵精圖治、艱苦創業,頑強拼搏20xx年,把一個荒山禿嶺、貧窮落後的“荒陡山”“窮陡山”變成了山青水秀、物阜民康的“綠陡山”“金陡山”。蘇慶亮去世後,數以千計的村民和認識他的人都自發悼念、緬懷和追思。

大陡山村村民代表李雲,四年前嫁到大陡山村。李雲在報告會上説,她印象中的蘇慶亮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沒有一點架子。在大街上見到小孩,他要親熱地逗一逗;路上遇到長輩,他關切地問候一聲。村民也都把他當成自己的依靠,家人生病,孩子上學,婆媳不和,鄰里糾紛,誰有難事都找他,他也都熱情地幫助解決,把羣眾的事情看得比自家事還重。村民霍守平的孫子吃花生嗆了氣管,蘇慶亮知道後,顧不上吃飯,親自把他送到醫院,幫着掛號,和家屬一起守在手術室外,直到孩子脱離危險才離開,臨走還留下了200元錢;村民劉光榮的兒子考上大學,湊不齊學費,找到蘇慶亮想預支點工資,因預支工資不符合規定,蘇慶亮自己掏500元錢塞到她手裏“他是村民的貼心人。”李雲説。

“大陡山人民不會忘記你”

孟廣波是大陡山村“兩委”委員,從小和蘇慶亮一起長大,一起共事20xx年。孟廣波説,1994年蘇慶亮接任村支書時,大陡山村是一個出了名的窮村、亂村。村裏遺留的棘手問題一大堆,村集體負債近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千餘元。

蘇慶亮處事公道,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讓鄉親們儘早富起來。經過一系列挫折和失敗,最終,蘇慶亮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本村實際,發展綠色產業的路子:20xx年開始,用兩年時間,把1800畝荒山變成了“花果山”,變成了全村的“綠色銀行”;20xx年春天,發動13名黨員和幹部集資13萬元,流轉村民10畝地搞起了苗圃;20xx年發展茶園,並註冊“泰山極頂茶”,取得了成功。隨後十幾年裏,蘇慶亮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進行大規模土地調整,建成綠化苗木基地460畝,有機茶園600畝,建起了茶廠、磚廠、旅遊接待中心、青少年拓展訓練中心等集體經濟實體,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大陡山村成為山東省旅遊特色村。“發展苗圃的時候,他乾脆在地邊搭起窩棚,連續幾個日夜在那裏守護,兩個月體重就瘦了十來斤,換來了5萬元的利潤。蘇慶亮手捧上任以來村裏賺的第一筆錢時,回想幾年來的酸甜苦辣,他放聲大哭了一場。”孟廣波説。

20xx年蘇慶亮離任時,大陡山村集體資產已經超過億元,經營性收入突破50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萬元。現在,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安排了合適的工作。不論男女老幼,都享受到了發展成果。“大陡山人民不會忘記你。”孟廣波説。

他是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好榜樣

蘇慶亮心裏時刻裝着村民,村民心裏自然也裝着他。有一回,蘇慶亮生病在家,李雲90歲的祖奶奶趙玉珍聽説後,用手絹包着幾個餅乾,踮着小腳,顫顫巍巍地從村西北角走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村東北角的蘇慶亮家,拉着他的手説:“孩子,誰生病也不能叫你生病啊,這病要是能替多好哇,俺就替你,讓你好好的,領着全村人過好日子。”一句話,感動得蘇慶亮熱淚盈眶。趙玉珍臨走的時候,還偷偷塞到蘇慶亮枕頭下面帶着體温的50塊錢。

岱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高明法在報告會上表示,全區、全市發出號召,向蘇慶亮同志學習,稱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是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典範,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記者從報告會上獲悉,岱嶽區印發了《關於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廣泛開展向蘇慶亮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區黨員、幹部向蘇慶亮同志學習,並安排區委宣傳部認真籌備、組建蘇慶亮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進一步宣傳和學習他的先進事蹟,17日上午舉行的就是報告團的首場報告會。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正所謂"見君一襲風雪骨,始信人間有謫仙",陳東老師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什麼是創新轉型、學習超越的勞模風采,他用27年的堅守,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一曲偉大的勞模讚歌,鑄就着萊鋼曾經的輝煌和未來的希望。

眾人皆知蓮無垢,誰知蓮心苦。陳東老師是勞模,是多領域的專家,一個個榮譽的光環閃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誰又知,這光芒的背後幾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多學一些、多做一點、多忍一會,正如文中所説"點滴工作皆學問立足崗位成專家",正是這一點一滴成就了陳東老師今天的成功!與我而言,或者説對一些入廠良久,建樹乏善可陳的青工而言,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財富。

成功就是要比別人多學一點,陳東老師的專業是地球物理,在職工培訓管理和教學領域依然得心應手。為什麼?因為他相信技不壓身,自學了軟件工程碩士專業、自學了工業工程本科專業,他相信未來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後來當他擔任計算機教研室主任、萊鋼"精益管理"培訓項目組組長的時候,之前的技能儲備給了他莫大的幫助。像我們這些青工,從事的工作可能與所學專業相去甚遠,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懈怠的託辭與理由,我們更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所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儘可能做到"一專多能零缺陷",自己的專業要強,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給你一個崗位,你能不能適應?你會不會開展工作?這都靠我們平時的努力和積累。

成功就是要比別人多做一點,中心大討論的時候曾有個命題"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這個觀點對不對呢?陳東老師給了我們答案,當他發現自學考試通知單分發工作困難時,雖然不是他們科的事,卻主動擔當,刻苦鑽研解決了難題,最終幫助了別人,成就了自己。這對我們青工來説,是極具有教育意義的,在現階段萊鋼處於轉型發展、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掃門前雪的心態,拈輕怕重、斤斤計較,要勇於擔當,對自己的工作要盡心,別人的工作要熱心。每天少做0.1,365個0.99是0.025;每天多做0.1,365個1.01就是37.8.因此我們學習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點點,就會超過別人一大截,成功的關鍵就在這0.01.

成功就是要比別人多忍一些,陳東老師忍受住了學習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壓力,忍受住了失去愛人的痛苦,最後他成功了。對我們青工而言,成功的路並不好走,充滿了荊棘與坎坷,這就需要我們有"8+N,5+2"的工作精神,或為了學習而挑燈夜讀頭懸梁錐刺股,或為了項目而連續加班無視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是成功的路上卻也並不擁擠,因為能堅持下去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駐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終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她叫胡_,今年26歲,文文靜靜,柔弱端莊,清秀可人。

胡_剛剛走進農行大門。她是農業銀行大家庭的新成員,於__年7月25日走上農行__支行金穗分理處櫃員崗位。

小小年紀的胡_,有着特別的人生經歷,職業通道和路徑面臨着多種選擇。

她曾經是一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__年畢業於__師範學院政法學院後,參加湖北省大學生村官考試,以__市第五名的成績錄取,被分配到__市東湖街道長江社區工作。

3年後的__年5月,服務期滿的胡_參加湖北省公務員招錄考試,報考__縣鄉鎮機關,以__縣鄉鎮機關科員崗位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名列榜首。胡_完全可以成為新時期新環境下一名令人羨慕的公務員。可是,她毅然放棄了時尚熱門響噹噹的公務員職業,辭謝了向她敞開伸延漫長而又寬廣的從政之道。

震撼,感動。是什麼精神和力量,能夠使胡_對農業銀行如此鍾情?如此情有獨鍾?如此一往情深地深沉熱愛和眷戀?

淡泊、清麗而單純的胡_,心裏有更加美好的理想和夢想,有更加遠大而崇高的目標和追求。宏圖大展,放眼遠望;意念之間,心有靈犀;喜從天降,機遇蒞臨。正是在這個時候,胡_獲悉農行湖北分行面向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招聘櫃員的信息。農業銀行輝煌壯麗的使命和願景,積極向上的核心價值觀以及相關理念,時時無不叫胡_為之動容,情思萬重。

深情的召喚,山含情,水含笑。家鄉的親人、親友和親情,身邊的同學、同鄉和同伴,都對胡_的未來職場選擇和角色轉換給予鼎力的支持。格外心儀的農行,輕輕傳唱動聽的歌謠:工作、事業、未來,繽紛燦爛,多姿多彩;幸運、如意、憧憬,曲徑通幽,天地洞開。選擇,抉擇,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人生的十路口,在人生定位的座標,在人生又一個新的平台,胡_以最平靜的心態和姿態,瞄準目標,把握方向,自主改變了擇業就職中關鍵的人生航道和軌跡。

更加強烈地感動和震撼!胡_毫不猶豫地立即報考農行湖北分行大學生村官招聘櫃員,並以最佳綜合成績的絕對優勢順利錄取。金穗,昭示金色的田野,豐碩的稻穗和麥穗。農業銀行的金穗,給人奮發的遐想、理想和夢想,給人最濃的真情、激情和深情!心繫農行,情牽萬家。農村的女孩子,農家的女兒,返璞歸真,九九歸一:是啊,農行連接廣大農村、農業和農民,反哺於農,服務“三農”,任重道遠,責無旁貸。

“我愛農業銀行!我愛家鄉的農業銀行!”這是胡_發自心靈真情的呼喚。將全身的心力和智慧,投入到無限熱愛無比眷戀的農行事業!年輕的心,青春的情,在農業銀行的苗圃,在廣闊農村的原野,歡樂地跳蕩,喜悦地碰撞,驕傲地昂揚,自豪地奔放。胡_,彷彿初綻的花朵,給象徵滿園葱鬱馥郁的金穗,傳遞芬芳,帶來馨香。

大行德廣,伴您成長。有着優秀大學生村官和公務員之緣的女大學生櫃員胡_,來到農行__支行金穗分理處報到後,儼然天使般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的中學生,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新起點。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7

三月,蔚藍海岸,威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然而,為這座城市奮戰了11天的一位白衣戰士,卻在春風中遠去。

3月20日6時45分,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隊隊長、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主任技師白曉卉,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

回憶起與白曉卉在威海並肩奮戰的日子,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副主任技師吳曉本哽咽了。“事必躬親,責任感極強”,這是她留給吳曉本最深的印象。

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後,白曉卉顧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當天14時,白曉卉作為第一組的一員,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隊長的工作已經很繁雜了,不僅要參與疫情處置決策,還要佈置分隊的工作,可她還要在實驗室參與一線檢測操作。”吳曉本説白曉卉“一天到頭手和嘴都不閒着”。此外,她多次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樣本採集、運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學培訓。

身在威海,濟南的工作她也記掛在心。“上次聊天時,她提示我威海採用的實驗記錄表好用,我們可以借鑑一下。”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主管技師邱暘,翻着兩人的一頁頁聊天記錄,那是白曉卉分享的她在威海工作的新發現新想法。

快速準確完成大量核酸樣本的檢測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但對於檢驗人員來説意味着挑戰。

“檢測時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防護服內又悶又熱,有時護目鏡上都是水珠,只能從邊邊角角看過去夾樣。”白曉卉曾這樣描述檢測工作。為此她鑽研如何提高檢驗效率,總結,優化,崗位精細化,操作流水化,日樣本檢測量超過萬管。

為了減少穿脱防護服的次數,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加上防護服厚重封閉,一輪檢測下來,往往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佈滿了護目鏡的壓痕。許多比她年輕的同事結束一個班次回到房間都感覺累,可從沒有人從她口中聽到過“累”這個字。

3月19日凌晨3點,白曉卉和同事們返回酒店休息。“酒店離海,那麼近。”回程的路上,白曉卉突發感慨:“等解封那天,我們去海邊吧!”然而,白曉卉沒等到那一天。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8

“讓我去,我年輕,抵抗傳染病的能力比老同志強!”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錚錚誓言,有的只是一個黨員的熱血與使命,她甚至沒來得及和家人商量,就這樣義無反顧衝上了防疫的最前線……

指針倒回至20__年1月27日,這天是大年九年級,已經主動值了兩天班的她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息,就接到了單位的緊急通知:疫情嚴重,迅速行動!一個個緊急的工作任務讓她沒有猶豫的餘地,從大年九年級開始,作為縣科協辦公室主任的__便主動要求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剛開始她只被安排在辦公室整數據、寫材料、傳指令,但眼見形勢越來越嚴峻,她坐不住了,她想上最前線,她想去增援,她想用自己的力量,跟這個可怕又可恨的病毒來一場正面較量!

正月初十,__疫情通報:橋東__社區新增兩例確診新型肺炎病人!這不是個好消息,因為__社區正是科協的管控陣地,她心一緊,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必須去!

就這樣,__被派到了__社區的__進行防守,而這裏,是一個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區,防疫任務十分重大,為了居民的安危,她不允許自己有一丁點差錯!這十多天來,她每天都堅持對小區居民逐户逐人大排查,哪一户哪些人是常住人員,哪一户有人“突然”回來了,哪一户又有人外出了,她都要反覆核實、做到心中有數。終於,疫情數據摸準了、防控宣傳到位了,新增病例沒有了,本該高興的她卻覺得總少了些什麼。

對,緊張感!對小區居民的出入管理,__一直是嚴格按照縣防控指揮部要求執行,但她發現,這兩天,下樓溜達的居民多了,外出採買的也多了,大家心態放鬆了。這可讓__急得不得了,這意味着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2月12日,接指揮部指令:所有小區一律實行一户兩天派一人次出門採購生活用品。接到通知後,__和同事們連夜將各家各户的出入憑條製作出來,並精準分發,一邊發一邊認真叮囑: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您注意防範、謹慎出門!一天下來,腳乏了、口乾了,她卻覺得累並快樂着!

其實,這麼多天,她也有過心酸,有過沮喪,甚至有過想放棄的念頭。她的愛人是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自大年七年級接到任務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她的女兒才十個月大,因為怕病毒傳染,她不得不狠心斷奶,將女兒交給奶奶帶去岳陽,小小的孩子從沒有這麼久沒見媽媽,每次開視頻,女兒小小的腦袋一探出來,思念便讓她淚流滿面;她的舅舅一家是小區的居民,因沒有出入憑條被她堅決阻攔下來,抬起頭卻看到了舅媽一臉的不理解和驚訝……但特殊時期,她必須咬牙堅持!為了不給政府添麻煩,有時遇到“難纏”、不講理甚至一意孤行的居民,她也只能積極調和、好言相勸,她明白,大環境下不能再添新亂子了,一定要穩住人心!

很難想象年紀輕輕的她,工作起來卻如此乾淨利落,也很難想象作為一個媽媽的她,卻有如此的胸襟和力量。自打她讀完碩士研究生,卻毅然放棄外面高薪的職業,選擇回來報考公務員的時候,在__的心裏,就早已築牢了為家鄉人民服務的思想根基,而現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改變她對初心的守望!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9

大連車務段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突出“三學”方式,紮紮實實地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

廣泛深入學。這個段迅速召開了中層以上幹部專題會議,黨政正職在傳達學習的基礎上,分別對學習活動提出具體要求,責成黨羣辦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段幹部職工中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採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科務會和專題會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高明堂同志的“四種”精神,深刻理解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耐得住艱苦的實幹精神、耐得住清苦的儉樸作風、耐得住誘惑的清廉風範的精神內涵,對照查找差距和不足,用“四種”精神指導工作,迅速把幹部職工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局黨委、路局的部署要求上來。

媒體陣地學。他們以段小電視台、段報和微信羣等為宣傳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媒體陣地直觀易懂、受眾面大的特點,組織段小電視台到車站採訪黨員幹部學習高明堂先進事蹟的體會和感言,在段微信羣進行宣傳。在段報開闢專欄,對三等以上車站上報的學習體會進行擇優刊登,讓高明堂先進事蹟深入大每名幹部職工心中,大力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同時,把學習高明堂先進事蹟延伸到職工層面,採取班組學習的方式,由黨支部書記負責組織班組職工學習,對職工的學習情況記錄在《思想政治工作記錄簿》中。

聯繫實際學。這個段把學習活動同鞏固和拓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結合起來,同做好中央巡視整改工作結合起來,同今年啟動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同強基礎、擠水分、真為本、實為根工作結合起來,同推動全段當前的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推動全段安全、服務、穩定等工作持續發展。段科室黨支部以召開黨員大會為契機,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先進事蹟,聯繫工作實際逐人談學習體會,大家紛紛表示,要提高思想站位,以高明堂同志為榜樣,努力爭做“高明堂式”的好黨員、好乾部,用務實、責任、忠誠,貫徹落實好總公司工作會議、路局“三會”和段職代會精神,全面完成全年奮鬥目標,切實把學習高明堂同志的“四種精神”轉化為實現“數字連車”目標的內在動力。

2023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20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我們相信,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最終會取得勝利。這種自信,來源於當代中國最偉大的力量——同心合力。

這種力量,來自於心懷天下、力挽狂瀾的國士。84歲的老院士鍾南山,在發出病毒“人傳人”的警示,提出“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的建議後,義無反顧地逆行趕往武漢最前線。前不久,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張忠德接受採訪,視頻中的他,率領100人的中醫醫療隊伍在武漢奮戰了半個多月後,已然瘦脱了相。

這種力量,發自於勇往直前、捨身忘我的醫療工作者。疫情告急,武漢不是孤島,湖北並非孤立無援,全國各地組成的醫療隊以作戰“兵團”的形式從四面八方奔赴武漢,19省區市馳援湖北16市,打響了疫情殲滅戰。最難的時候我們並肩作戰,等到口罩摘下的那一天,讓我看見你的微笑,讓我們分享勝利的喜悦。

這種力量,源自於自告奮勇、義無反顧的青春擔當。“非典時,大家保護我們‘90後’;17年後,我們‘90後’要保護大家。”一位奮戰在一線的“90後”護士的這番話情真意切,收穫無數點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四批赴武漢醫療隊的136位隊員中,“90後”將近一半。哪有天生的英雄,他們只不過是一羣孩子,穿上了一身戰衣,便像前輩那樣勇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e7n6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