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最近讀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感覺很不錯,今天想與大家分享。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9篇)

我們每個人都有抱怨,很多抱怨聲也常在我們耳邊此起彼伏。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認為抱怨是一種舒緩內心煩躁的方式。比如我們經常説有了朋友我們就可以向他們傾訴煩惱、憂愁。抱怨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就會抱怨來抱怨去。一時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抱怨有時會形成一種習慣,這時抱怨的危害就很大了。首先我們的抱怨會使我們身邊的人活在一種負能量的環境裏,破壞大家的心情,這樣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會變成一個陰沉的抱怨世界,這樣的環境,會導致每天的心情下滑,工作效率下降。

然後,無休止地埋怨對自己本身就是一種傷害。當抱怨成為一種習慣,人會很容易發現生活中負面的東西,加以放大,甚至身邊人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以讓他浮想聯翩,進而感慨自己生存艱難。傾訴得越發聲情並茂,也就越發使情緒“黑雲壓城城欲摧”,越來越焦慮。

另外,書中説,我們抱怨的主因之一,就是要讓自己在相較之下,顯得更為優秀。“至少我不像某某某那麼糟。”當我指出你的缺點時,就是在暗示我沒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比你優秀。很多時候抱怨就是自誇。可是沒有人喜歡自誇的人,這樣的行為會使更多的人遠離我們。

抱怨的危害很大,可有時真的分不清什麼時候是抱怨,什麼時候是事實。其實,事實與抱怨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於事實我們只想陳述,不想改變;而抱怨卻是我們很想改變的事實。比如我其實一直很想把《不抱怨的世界》的讀後感寫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人問我今天下午幹什麼了,我會説我今天寫了一下午《不抱怨的世界》的讀後感,這時我就是在陳述一件事實,因為做這件事讓我很快樂;而如果我並不想寫這篇讀後感,我認為它耽誤了我一下午的時間,也許並沒有人問我今天下午幹什麼了,我就對某個人説我今天寫了一下午《不抱怨的世界》的讀後感,這時我就是在抱怨,因為我想改變這種狀況。

也許這時大家會產生一個問題,如果我真的認為寫這篇讀後感耽誤了我一下午時間,那我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在沒有人問我的時候,就不與人提起這件事;在有人問我的時候,只是説我寫了讀後感,而不加上它耽誤了時間之類的,這時,我就沒有抱怨。而我的內心,也不必總想着,“唉呀,這讀後感真煩人,我的一下午時間又沒了。”既然已經過去了,我可以想想接下來的時間我該如何利用,該如何將也許耽擱了的事情彌補上。

書中介紹了一種改變抱怨習慣的方法,在手腕上帶一隻紫色手鐲,每當我們發現我們抱怨了,就換一隻手戴,有意識地去控制讓自己不抱怨,不吐槽。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時間長了就可以大大減少抱怨的次數,直至21天不抱怨。

人改變一個習慣總是要經歷四個過程,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有能。如果我們將改變抱怨付諸行動,並堅持下來,會發現最後我們會很難產生抱怨的想法,每天將變得十分陽光、快樂,如此生活豈不是你我正想要的?所以,只要人人都減少一些怨,世界將變成不抱怨的世界。你,準備好了嗎?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甚至摧殘,仍矢志不逾,卧薪嚐膽,不抱怨,不放棄,直至達成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刑辱著《史記》”。對於物質富裕而精神貧瘠的現代人來説,他們是最好的榜樣。近代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和八年抗戰,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自由和解放,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抱怨,只有勝利的渴望。

我還想引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給加西亞的信”。羅文在只知道加西亞將軍的名字而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沒有援軍也沒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尋找的情況下,歷經磨難穿火紛飛危險重重的古巴叢林,最終成功地將信交到加西亞將軍手中。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驚訝的事!!換作我們,肯定會發一通疑問或抱怨:“沒有電話和地址我怎麼找到加西亞將軍 ”“漫無目的地穿越古巴叢林那是多麼愚蠢的事!”“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羅文是一個偉大的信使(這正是他異於常人之處),他沒有任何抱怨,毅然決然地踏上征途、最終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 不能!那甚至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詞來概括,“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誠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父母也許會犯錯,會誤會你,打他們的愛沒錯,天下怎會有父母不愛自己兒女的呢?最後是不抱怨自己的身體。不抱怨的身體來自健康的生活理念,的確如此,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自己才會擁有健康,才會不抱怨自己的身體。

不要抱怨疾病,如果自己生病了,不要壓抑自己的心情,誰還會不得病嗎?但不要抱怨它,要積極樂觀地去消除它,它才會很快的離開你。在書的下篇,作者寫道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謝生活,感謝身邊的一切。

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生病,還是健康;無論缺陷,還是完美。我們都要感謝生命,感謝它能讓我們活在世上,感受快樂,以及人間的喜怒哀樂。感謝生活,因為生活讓我們認清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實現自我價值。

不抱怨的人永遠是快樂的,我們要學會做一個不抱怨的人,同時影響身邊的人。讓世界少一分抱怨,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愛!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不抱怨”這三個字,把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它就是期望我們每一個人學會包容、理解、謙讓,用主動、積極、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面對世間的一切是非非,。無論什麼事,沒有什麼應該,也沒有什麼不應該,不要老是怨天尤人,有沒有、能不能真正先從自身找原因。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説不能。如果説千刀萬剮還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再一次浴火重生。 成如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或假借批評將注意力轉移。”在現實的工作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所有的抱怨和不滿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不能,它只會使問題越來越複雜化,朝相反的方向而去。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對別人產生一種消極的負面影響,腐蝕我們的心靈,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我們的意志消沉下去,在抱怨中喪生了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態,迷失自我,失去自我,而不再有所為。

同事們!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主人,應該學會和董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抱怨,不再抱怨,努力認識自我、瞭解自我,確定自我的人生價值。遇事多從自我找原因,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閲讀威爾·鮑温的《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書中鮑温牧師説:“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閲《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

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

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最近我們學校很流行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該書的作者威爾·鮑温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的“不抱怨”運動,就是想最終實現人們“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能生根。

在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要抱怨:工作忙了,成天要風吹日曬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孩子的成績下降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當今的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自從我帶上了這個紫手環,書中抱怨不如改變的理念,正不知不覺悄然影響着我平時的工作與生活,當我有時再説抱怨的話時,心裏馬上就會有個聲音提醒我,“你在説抱怨的話,停止抱怨”,在聽到身邊的人抱怨時,我也會告訴他們,不要説抱怨的話,抱怨不如改變。首先讓我們學會知足,讓我們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眼前的一切,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其次是感恩,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最後是珍惜。光陰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握住最值得珍惜的時刻,我們才能抓住現在,抓住未來。而讓我更加欣喜的是這隻紫手環停留我右手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紫手環神奇的力量,正如它的顏色物語一樣,我的思想正在發生着蜕變,心底裏那份積極向上的細胞正在活躍起來,生活中正面思考的雪球愈滾愈大,我學會了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和工作,面對着一羣羣的孩子,我變得更有耐心、愛心啦,更積極、寬容了,更能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了!也變得更快樂了!紫手環,只是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從現在開始一種陽光的、積極的、獨特的心靈體驗,讓我每天的抱怨少一點點,試試自己的人生會不會有所改變!

俗話説的好: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正是因為有這些波波折折,才練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來就不會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才是家常便飯。如果能常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你可能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人生照樣很精彩。反思我做教師的行為,還算慶幸,我一直沒有鄙視過哪個學生,也沒有一直打擊某個孩子。但是,在有意無意中,我可能真的太過嚴厲,要求過高。今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最後,再次把書中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不要抱怨!”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一本書,一種思想,一個行動,加入不抱怨的隊伍。改變愛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開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強的太太在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復健,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挑戰的一位女性,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説,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義瞭解的更透徹。由此看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可人為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為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心理學家説:改變想法就是改變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識地避免抱怨的時候,你會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現實,並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嘗試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如何繼續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哲學家説過:我們會成為自己想象、思考的東西。而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所以説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存思維的外在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因為,當你開始讓自己變得不抱怨,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信任!

書中講到一位先生為了自己即將過世的太太尋找快樂,在自家周圍樹了一塊如果快樂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幾百萬輛藴含快樂的車輛從他家門口經過,這種快樂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藥,她躺在房裏,只要聽到喇叭聲,她就覺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也享受着全世界的快樂。

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閲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看你有沒有一顆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知足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就沒有了埋怨、嫉妒、憤憤不平。知足的人並非沒有慾望,只是他們善於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已。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近期,有幸閲讀了《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温,美國最偉大、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有人説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零零碎碎的時間看下來,合上書本,記憶中有些許片段,而印象最深的只有三個字:不抱怨。

什麼是抱怨?抱怨是一種負能量的表現方式,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的外在體現。人為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其實是一種負面思考並具有殺傷力的表達方式,當我們只看到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時,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鮑温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當我們抱怨時可以獲得別人的同情,可以為自己的失敗找到外在的理由,而非自身的原因,從而從中得到安慰。久而久之,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就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都怪罪到別人頭上,一廂情願的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承擔責任,但是,那些事情並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反而,因為抱怨,我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讀過這本書後,讓人幡然醒悟。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圍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因為當你開始讓自己變的不抱怨而又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了信任。

我也知道抱怨無益於事,可是生活中總忍不住會跟着別人附和抱怨,或者主動發泄自己的抱怨。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到不抱怨,是否能像書中有些人那樣做到21天不抱怨。但書中傳遞給我的信息,讓我開始反思:既然抱怨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何不欣然接受,安然處之呢?

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從“心”開始,改變愛抱怨的習慣,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感恩的人,用平和的心態成就一個“不抱怨的世界”!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温,發起的一項“不抱怨”活動,他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以前媽媽曾經買過這本書,當看到那個紫色的手環後,我很喜歡,紫色讓我的心情很平靜,但是我真的可以按照書上寫的那樣做麼?我想那可能對於我來説很困難吧。

但是當我瞭解到這本説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記得有媒體評論這本書説,會改變你的命運!把壞事當好事辦,人生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我開始細細品讀《不抱怨的世界》,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作者不抱怨思想的召喚,漸漸融入到不抱怨活動中。現在正好藉助這次機會,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

抱怨從本質上來説是人們對自己所處的境遇感到不滿、牴觸和怨憤的情緒。書中提到許多人的生活狀態即是“我怨故我在”。想想自己,也曾抱怨過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如意,有些時候是自己太過於計較生活中的挫折。再看看周圍的人羣,很多人都有抱怨的“愛好”,抱怨彷彿成為了人們的家常便飯,這便是書中揭示的抱怨普遍性。那麼,人人都避免不了的抱怨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呢?

其實,抱怨無非是一種不滿情緒的釋放,人們抱怨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似乎抱怨了就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幫助。事實如何呢?抱怨並不會改變我們的處境,它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相反,抱怨只能使我們的情緒變壞,健康受損,工作效率降低,人際交往受挫,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讀高中時,我抱怨數學老師講課不好,漸漸厭煩上數學課,後來通過老師家長的幫助,我開始強迫自己喜歡數學不再抱怨,後來我真的喜歡上了數學,結果數學成為了我大學聯考的提分科目。這使我得出一個結論:抱怨產生的消極情緒只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可謂百害而無一利。抱怨自己不如改變自己、抱怨他人不如幫助他人、抱怨社會不如奉獻社會。

在我意識到抱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危害後,我開始認真探究如何消除抱怨思想,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首先,當我遇到不良處境時,我就會先問問自己,真有那麼糟糕嗎?這件事值得抱怨嗎?對一個健康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來説,真沒什麼可抱怨的。其次,即使真遇到什麼挫折,也應該積極地面對,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一味的怨天尤人,只能使事情更糟,想要改變現實,只有努力向前。正如霍金所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最後,我認為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是敞開心靈、接納現實、樂觀豁達,把抱怨的思想轉化為積極的行動,這樣就能積跬步而成千裏,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我想人們之所以常常產生抱怨的情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多,不夠好。如果只想索取,恐怕永難感到滿足和快樂。與其讓自己生活在抱怨的世界裏,不如去感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快樂。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奉獻他人,奉獻社會,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我在思考,如果人們都能擺正心態,不再一味追問我得到了什麼、我應該得到什麼、我還沒有得到什麼?而是捫心自問,我付出了什麼、我奉獻了什麼、人們因我得到了什麼,我想不僅我們的生活會更充實快樂,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將更加充滿希望。讀《不抱怨的世界》已經過去很多年了,紫手環的力量也一直影響着我,雖然還沒達到最高境界“無意識的有能”,但對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我已能泰然處之。記得有一次上課時,同學看見從不戴任何首飾的我竟然戴了一隻紫手環,問我是何含義,我告訴他們紫手環的祕密,希望他們也可以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快樂的生活。

如今的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開始更加真實的接觸這個世界,開始瞭解世界,《不抱怨的世界》也已經很久沒有讀過了,這次藉着這個機會開始重新閲讀,發現自己的心境早已和原來不同了,開始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更深的瞭解。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正確的面對這個世界,不抱怨的快樂生活。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拜讀了威爾·鮑温所寫的一本《不抱怨的世界》,未曾想因此給我帶來了一次極大的心靈震撼和啟發。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句話雖然早已為大家所熟知,但真正能“看的開”的人卻並不多見。

我們總會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很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滿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員工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影響到自身的情緒和行為;有的員工可能深埋心底,卻也同樣為這種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為;而對於相對豁達的來説,其實也往往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抱怨,甚至不為自己所知道,只是一種潛意識的抱怨,這也同樣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左右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對生產線忙閒不一,分配不勻,上下道不合又或者是設備問題等等多方面的抱怨充斥在員工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書中提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抱怨情節也可以證實這一點。

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同樣有着自己的些許抱怨。或許不抱怨、無怨的世界也許只是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但它可以讓我們嚮往和憧憬,去完善自身的思想,增益自身的才能。書中深入淺出的論述,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淺。書中通過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手戴紫手環者只要一察覺到自己有抱怨情緒,就將手環換到另一手上,如此反覆,直到手環在一隻手上連續21天為止,21天不抱怨不批評別人,不到一年,你就會慢慢改變,當然這並不是只神奇的手環,只是此時此刻得你心態變了。

下面簡單的談一下我讀了這本書之後的一些想法,也希望以此為大家帶來一些思考,成為自己和大家今後一種生活與工作中的激勵。

一、停止抱怨

要成為一個完全沒有抱怨的人很難,對生活一些不順當、煩心的瑣事發發小牢騷似乎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也很正常。不過,我們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吸引力法則。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説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書的開始,鮑温首先教給了我們如何停止抱怨,用“21天效應”的培養方法改變自己的抱怨習慣,這也是改變我們,成就無怨人生的第一步。抱怨行為不僅不能改變實際的惡劣情況,更會增添人們的負面心理,這是一種消耗能量且完全無益的運動。正如仇恨和生氣鬱結是用別人的錯誤在懲罰自己一樣,抱怨又何嘗不是在於事無益的懲罰自己。

二、感恩困苦

更進一步,在書中我學到的第二點,即是學會感恩,這裏的感恩指的不是對我們好的人或事物,而是感恩困難,感恩一切的不順利。“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於困境中的我們,或者會覺得困難的難以承受,然而跳脱出來,以一種長遠和凌於其上的目光來看待這一切,一切的苦難和困境未嘗不是一種好事,一種磨礪和挑戰。於困苦過後的自身提升是慢慢培養所不能達到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於順暢通達的人生,未必是一種好事。無論是生活抑或工作中的不順,當我們不在將眼光着眼於現在所承受的一切,而是以一種長遠和自身完善的目光來看待,那麼我們就已經到了另外一個境界,也較一般人更容易去承受一切困難和理解其意義價值了。

三、成功始於困境

當我們在做到停止抱怨,感恩困境之後,我們就應逐漸懂得“成功始於困境”,這也是我在書中學到的第三點。古語云:“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人唯有在這種沒有抱怨,心緒平穩寧靜的時候,才能有更堅定和更深遠的志向與發展。在困境中擁有平和的心態,在平和的心態中尋求發展,這也達到了我們沒有抱怨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和作用。完全跳出於一切困難給自己的心境影響,用凌於其上的態度來觀察自身所承受的,以這種平靜狀態去工作和生活,顯然是更能夠做出更加正確的抉擇,逐步實現成功,這也是我們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所在。

其實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請不要抱怨,心平氣和的看待周圍的一切,不利條件是你一生的財富,而這份財富只有經得起風浪的人才能俘獲,收起抱怨的廢話吧!勇敢迎接挑戰,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我們的工作,融入團隊,為我們的風馳願景而努力奮鬥!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温,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這是偶爾在《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中看到的,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之前我從沒想過關於生活中的抱怨的問題,沒有仔細思考或想過原因、過程,因為抱怨已成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當然會出現的現象,沒有人從不抱怨。鮑温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説,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 後來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讓自己在互相較之下,顯得更為優秀。當我指出你的缺點時,就是在暗示我沒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比你優秀。説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後是自誇和吹牛,而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才會吹牛和抱怨。我們自覺不配得到想要的東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推開。在我們的抱怨中,我們也對世界傳遞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訊息,而這麼做,也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的加害者。

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鬥才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認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提升,他們懷疑環境不好,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為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盡善盡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在10個失業者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原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通過讀書,我瞭解到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並努力嚴格按照計劃行事,這樣既很充實,又能提高效率,讓事情往更好、更積極的方向發展。根據計劃的進展,定期總結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得失,客觀看待出現的問題,認識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完善自己以及制定後續計劃。

無論我們工作或休息、認真或懶惰、快樂或悲傷,時間都不捨晝夜地逝去,像流入大海。雖然其他機會還會來,但光陰卻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握住今天,我們才能抓住成功。人生總是伴隨着成功與失敗,總是充滿了喜悦和悲傷。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不如好好珍惜時間,把握機會,想自己該想的,做自己該做的。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快樂,收穫成功。

現在,我也在嘗試着改變自己。我不會再因為抱怨而失去自己的一份好心情,我會學着把精力專注在必要的地方,踏踏實實地去完成自己計劃中的每一個任務。

我相信,一切都來得及,別管那些紛紛擾擾,別讓不開心的事停下了我前進的腳步。我相信自己能掌好舵,讓生命之船駛向勝利的彼岸。

我們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處吧。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潛意識裏就希望別人多做一些或者幫助自己分擔一些;我們抱怨自己最近多麼倒黴,可能是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最終只能讓我們深陷抱怨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或者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我想,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為這樣連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無希望。要想杜絕抱怨,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時候,及時地溝通,解決。這同樣需要勇氣。首先要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氣去化解矛盾,改變處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時,我們也許可以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後再去馬上行動,改變處境。我覺得書中一句話説得很對,“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在很多時候,也許就是我們抱怨的話語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原本可以輕鬆、積極、樂觀、上進,卻可能因為抱怨而變得痛苦、悲觀、沉重、無所作為。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為我打開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麼從現在就開始改變吧,相信紫手環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敗抱怨,創造新世界。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俗話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是大實話。人活在世上,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人生際遇,一如起起伏伏的大海波濤。

當我們遭遇到逆境或生活的煩惱時,無論大如國家安危、全球環境、人類未來境況,還是小如個人前途、失眠、孩子吵鬧等等事情,我們都會多多少少發一通牢騷——獨自或向他人——以此宣泄內心的不滿,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説的抱怨一番。

一般而言,人們普遍地認為對一些不合理現象發表看法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在有些時候會促使事情向好的方面轉化。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有些媒體開設曝光台或傾聽煩惱抱怨的欄目,不也幫人們解決了許多困擾嗎?

然而,那只是短暫的安慰。抱怨最終導致的結果卻並不是快樂,也非積極向上的。

為什麼?

美國的威爾·鮑温牧師在他暢銷世界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中,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明確傳達了抱怨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巨大傷害,以及許多人蔘與“不抱怨運動”成功後的喜悦和不可思議改變。這些美好的改變,促使更多人意識到抱怨對自身和他人的危害,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去加入以換紫手環來消除抱怨的運動中去。

讀罷此書,我心潮澎湃,久久難平。

以前,我們認為某人做錯了一件事,我們看不慣,會批評他的行為,或向他人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是很自然的事。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人對己都毫無裨益,而且極易成為破壞人際關係的導火線。

他人的言行如果是錯誤的,我們去批評甚至抱怨,並不能讓其馬上改正。我們在抱怨他人的言行並試圖改變別人時,只會讓其更加執守自己的本意。因為,從人性本質上講,沒有誰願意讓人強迫。那是對人不尊重的行為。只要我們客觀地面對現實,並從根本上自我改善,進而以脱胎換骨的面貌影響他人,達到認同,並在周圍人羣中產生漣漪效應,才有可能讓別人從內心真正地改變自己,也就有可能對世界產生影響。

抱怨本身並不能令事情向良性方向發展。火車晚點時我們的抱怨聲再大,也無法讓火車在原定時間開走。那麼,我們為何要耗費精力和時間去做無意義的事呢?不如用那些精力和時間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快樂事情。直接面對現實永遠比抱怨現實有價值得多。

有時候,我們會從抱怨某件事或某個人中取得暫時的快慰,引起他人的同情和憐憫。事實證明,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抱怨聲中,我們推卸掉了本該承擔的責任,把自己的狡黠、無知和自私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此種行為,智者不取,德高者不屑。抱怨聲中,昔日自己千辛萬苦建造起的堅固壁壘瞬間崩摧,我們得到的只有冷眼、孤獨、失敗,還有一點點同情。雖然沒人願意這樣,但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卻無意識地重複製造着這種自我摧殘的火藥。日久天長,火藥累積多了,就會自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不可挽回的覆滅深淵。

所以,在不順和煩惱面前,停止抱怨是最明智的做法。或者,更進一步,捨棄它。像丟棄一張用過的滿是污垢的紙巾一樣,把抱怨這種不良習慣丟棄吧!你會發現,你並沒有損失什麼呢,捨棄了抱怨,你卻開啟了追逐夢想的奮進之門,激發出生活的正能量,也從中得到了一個清新安寧的世界。

同類相吸,也是一種自然法則。相同類型的人必定會招引類似的人。當你某一天抱怨少了,你會發現自己周圍的人犯的錯誤也少了,他們的抱怨也同你一樣,減少了許多。你的身邊,總是迴盪着和諧的旋律。

不抱怨生活,就會心平氣和地看待周圍的人事物,也會對周圍的環境和他人的言行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這種評判是令人信服的。

不抱怨,即是自我覺醒的開始,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一個下定決心去嘗試着不抱怨生活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做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的時候,他會驚奇地發現:自己正踏在灑滿陽光的康莊大道上精神抖擻地邁步前行,他的心因無比的欣喜而日漸豐盈。世界也會將一份豐厚的獎賞饋贈給他——無論是誰,都會發現:因為捨棄了抱怨,我們在心靈上更加接近上帝;因為捨棄了抱怨,把目光投向了事物光明的一面,我們不僅讓生活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還為自己和他人贏得了一個安寧祥和的美麗新世界……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裏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裏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與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懼的面對這個結果,我改怎麼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情,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裏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裏不能説出來“在還沒有説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説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大概是在國慶節前夕的時候,單位為我們每位員工都準備了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書。首先在此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懷。但我相信,在國慶節期間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屈指可數。不幸的是,儘管在這寥寥無幾的,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羣之中,我始終無法尋覓到自己的蹤跡。但這並不能促使我到網絡上“百度一下”《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的想法,因為那些都是別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我並不是在完成任務,我只是在這個期間無法靜下心來品味這本書的格調。但我相信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只是這個時代太過浮躁,所以我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關在房間裏靜靜的看着每一本書的字裏行間,然後大腦跟着節奏快速變換每一個章節的畫面。

記得在06年的夏天,那時候的我還在服役,一個人獨守兩座空營房,那就是我的世界真正沒有抱怨的世界,有的只是寂寞。後來我喜歡上了看書,起初是完全出於無聊,但後來慢慢發現看書是最廉價的享受,但從中得到的卻是今後生活中最受用的財富。因為我認為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無處不抱怨的世界中,理所當然的必須具備強大的內心及和諧的思想,因為這些東西沒有貴賤之分,是真正的平等。

記得第一次完完全全出於志願去看完的一本書叫《懂得選擇 捨得放棄》,主體是以一些小故事,一些名言名句來講述一些簡單易懂的事情。我喜歡這種類型的讀物。因為把簡單複雜化,那就是真的簡單了,但要把複雜簡單化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裏就可以説到“抱怨”這個詞彙了。就像上面説的,這個世界抱怨無處不在,只看如何對待。正確的抱怨不斷推進着整個社會的進步,簡單點來説,從前人們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後來有思想的人就開始抱怨這種交通工具太慢,所以有了現在的汽車,而且搞不好汽車的製造者就是當初那些抱怨者行列中的一員,唯一的區別在於他們去製造了當初抱怨為何沒有的事物。但隨着社會的步伐逐漸加快,抱怨變成了生活的習慣,而習慣這東西是一種很自然的表達,無論對錯,一觸即發。所以有的人抱怨生活如此不易,但私底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買三套房了,有的人抱怨你看我家房子多破爛啊,才5 6百個平方,而且馬上要被房開商徵佔了,其實心裏早有打算了那就是“媽的,不拆一還二,孫子才搬”。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因為孫子都喊外婆叫作媽了。

所以抱怨不一定都是錯的,但錯誤的抱怨那就一定是不對的。就好比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求加工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經常要求加工資的員工那就一定不是好員工。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裏會説我是在拍馬屁,在領導面前歌功頌德,但是對不起,我當那是你發脾氣的權利,但是我也有把你的想法當空氣的權利。因為我只是在表達我自己的想法,這不是讀後感,這是一篇關於“抱怨的方向感”的自我敍述,無論表達的方式正確與否,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是我的東西,你無法搜索,更無法複製。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第一遍覺得很平平。可在細讀了以後,才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説,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泄,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渴望尋找人生幸福和快樂之時,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雖然沒有明顯的惡果,但一種心懷感恩、寬容大度的態度卻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人生,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會更加快樂。不抱怨需要一個過程,加入“不抱怨”活動,戴上紫手環,讓快樂代替抱怨,關閉那扇抱怨之門。

細細想想,人生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真的很少,但人都不想抱怨,可都禁不住的報怨。也許經過了眾多挫折和困苦之後,人們需要更多的抱怨,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處,又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抱怨之後,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真正成為現代的“祥林嫂”。我們要學會更多的放棄,放棄過去的挫折帶給我們的傷害和痛楚,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為自己尋找更多的前進的藉口。

在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放棄抱怨。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同事之間不夠和諧,工資不高等等,但當我們放棄抱怨,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學會不抱怨之後,心情會比較開朗,也會有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朋友,試着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歷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着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改變抱怨行為的整個流程可以是這個樣子的:最初,你是一個慣於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並且自己毫無察覺;終於有一天,你發現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的人;你發現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因此,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於説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平和了,行為積極了,你得到很多來自於環境的正向反饋(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習慣於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總的來説,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很大,尤其是在情緒控制和心態調整方面。但也有不認同之處,如“不抱怨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不抱怨就可以讓自己的事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難道我只要改變愛抱怨的行為,就能改變困境、擁有光明未來嗎?這未免把世界和人生過於簡單化了。不可否認,改變心態後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很多正面的東西,比如“眼前的境況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其實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成功的”,“其實我已經得到很多了”,等等。這種改變僅僅是改變自己來順應困窘的環境,心裏舒暢了環境卻一點沒變化,成功怎麼可能來?因此,在擁有良好心態的基礎上我們也努力去改變環境、去嘗試各種努力,這樣成功才會不期而至。還有就是作者在書中強調説優秀的人都不抱怨,我覺得有點言過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説,抱怨對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它是人們宣泄情緒、宣泄壓力的良好途徑。因此,抱怨並不可怕,我們可以偶爾抱怨只是不能慣於抱怨,更加不能將抱怨看成問題的答案。因此,一個人要想成功,除了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之外,還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個人的努力、人際關係等等。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努力和艱辛,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相信生活會更美好。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書中寫道“你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裏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裏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

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懼的面對這個結果,我改怎麼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情,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裏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裏不能説出來“在還沒有説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説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一篇篇的翻閲《不抱怨的世界》,感覺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那我們就陷入一個自擾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的受害者還是自己。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為什麼會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這才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幼師《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温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説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説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衞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衞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我以為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説心態決定狀態,只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説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衞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衞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為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為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現在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己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己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 現在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只有自己,只有“抱怨自己”才能轉化為生產力,才能轉化為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才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己永遠得不到進步、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着自己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來不是所想的。想要快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接受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己: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mewk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