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通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通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

讀龍應台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書拿到手,由衷地喜歡。慢慢讀下去,突然明白為什麼龍應台的圖片為什麼這麼不加處理和修飾,任由歲月的痕跡坦露無遺,原來在這本書裏,她只是一個和我們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越來越遠的距離而不斷掙扎的本色母親,心裏一下子變得非常温暖。很多人羨慕龍應台,能打通與兒子三十年的年齡代溝、東西文化的代溝,而像朋友一樣坦誠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個母親與兒子隔裂的痛苦那份無助與心痛。當讀到龍應台看到安德烈的“獨立宣言”時,我非常感動。安德烈的原話是這樣的:MM,你跟我説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通用15篇)

龍應台這樣來描繪她看到兒子這些話時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裏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的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而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和朋友討論這種感覺,我們,在傳統中國文化沉浸下長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後的女孩,其實是很享受與母親之間那種水乳交融的親密關係的。但是,當我們的90後、20xx後的孩子長大成人後,當他們向我們宣佈獨立宣言的時候,一向沒有邊界的我們,能否承受這一打擊?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親密關係中,惟有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親能讀懂?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許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本記錄母親與孩子成功交流的書。就書的形式和內容來看,也確實如此。

曾經,你的孩子,只是個柔軟的躺在你的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長,一點一點地變得成熟,一點一點地學會獨立,然後毅然決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遠遠地站在他身後,惆悵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可是,在你的心裏,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的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並且,叛逆地表示,他沒有話想和你説。這個時候,你會心痛嗎?

當時間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從來沒有後悔過對他的付出,也沒有將自己的漸漸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卻清楚地感覺到:你在一點點地失去自己所愛的孩子,不會心痛嗎?心痛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聽之任之嗎?還是放下母親這個無用的稱號,真正地將自己放空,去了解一個少年的心事呢?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台這樣成功地與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認真的母親,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經歷,去換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誼。她的措辭,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來》中滿溢的幸福和滿足,更多的是在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與他類似的語言和對自己青春年少的回憶換取他的信任,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所以,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不僅僅是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集,而是,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作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很難讀懂這顆心的全部,直到——他(她)自己成為父親(母親)的那一天。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2

就像我一個讀過這本書的同學所説的那樣,對於這本書我還真的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説我能在十八歲或者更早的時候讀過這本書,或許我的人生軌跡和價值觀會有所轉變,即使是那麼一點點微妙的變化,也足以讓我受益一時。

《親愛的安德烈》全書主要是作者龍應台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5封書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讀者的來信及他們對此的回信,龍應台和安德烈兩母子以書信的交流方式,試圖接觸、瞭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靈,兩人在信中除了交談家事外,還就價值觀念、文化品味、東西方文化差異、政治時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讀來耐人尋味。

從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像大多數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一樣,龍應台和安德烈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溝和阻隔,而橫在他們之間的這堵無形的牆主要是由於價值觀念和年齡的差異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而龍應台則代表着五十歲上下的父母輩,兩代人之間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甚至衝突。不過,可貴的是,龍應台和安德烈並沒有讓他們之間的代溝越拓越寬,而是以書信的方式坦誠交流,相互瞭解和包容,龍應台由此進入了一個二十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其實,就像龍應台和安德烈之間的故事一樣,父母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或多或少會有代溝、阻隔甚至情感衝突,但兩代人之間其實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樣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一談,坦誠交流,互相瞭解包容。父母輩不要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評社會,孩子們也不應把自己內心的小宇宙隱藏起來,不要總以為自己的世界與父輩們格格不入。

十八歲的我曾經也認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遠不會懂的,也沒必要讓他們瞭解。現在,二十歲漸顯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歲時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實真是那麼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説我那時候能主動打開心扉,讓父母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遇事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那麼我以後的人生軌跡或許會轉變,當然是向好的方向轉變。

除此之外,書中“獨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龍應台的二兒子,十六歲)對於自己媽媽及她朋友們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滿尤其引起我的共鳴。

有幾次龍應台帶着菲利普到外面與她的朋友見面,又或者是朋友來他們家做客,這時候朋友們總會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後轉而望向龍應台,笑着向她詢問菲利普幾歲啦,讀幾年級啊,懂幾國語言啊等等,彷彿以為菲利普還小不懂得回答這些問題,又或者是菲利普輩分小不夠資格與他們對話,應該讓大人來為他“代言”。

這種行為其實在我們身上也一定發生過,我就經歷過好幾次,飯局上一些大人總是當着我的面向我爸媽詢問關於我的一些問題,望也沒有望我一眼,更可氣的是我媽媽有時候竟然還會在我剛想發言時主動“搶答”,臉上竟然頗有幾分自豪得意,我那時候真想奪門而出,為什麼要忽視我的存在呢?難道我一個大學生還回答不上你們那些“高深”問題?

而媽媽你為什麼總要為我“代言”呢?就因為我輩分小,沒有説話的地位?你們説我在面對生人時不會説話,不敢説話,天啊,你總是這樣為我“代言”叫我怎麼打開話匣子啊?還有,你們談的總是房子、車子、票子、關係,官場,樂此不疲,你叫我怎麼好意思插話,和你們暢談一個二十歲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啊?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情節是有一次龍應台和菲利普還有她的朋友去郊外遊玩,朋友想去上廁所,便順口問她讀大學的女兒要不要上廁所,這時龍應台也想上廁所,便也順帶問菲利普要不要上廁所,結果這一舉動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滿,他向媽媽説:“第一,這種問題,不是對三歲小孩才會問的問題嗎?第二,上廁所,你不覺得是件非常非常個人的事嗎?請問,你會不會問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廁所”?是怕我尿在褲子裏嗎?”結果弄得龍應台無言以對。

也許在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裏,自己想上廁所時叫上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關心,但菲利普所説的也不無道理,這也可以理解為菲利普不願自己母親過於關心呵護自己,他要自己獨自飛翔,而不願永遠活在媽媽的襁褓中。

寫到這,我想起了發生在我們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飯,酒足飯飽之餘,我爺爺突發奇想,建議我們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遊。三叔聽後,便問了他的兩個兒子明天一早有沒空一起去郊遊,兩個兒子異口同聲説太早了不願出去。

這時爺爺不高興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説道,不行,這是家裏少有的聚會,明天一早你們必須去!話音剛落,輪到三叔不高興了,他反駁道,孩子去不去是他們的自由,你怎麼可以強迫他們去呢?結果兩人為此爭吵不休,弄得最後好好的飯局不歡而散。其實,爺爺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爺爺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長幼輩分之分,要有家庭禮節,輩分小的必須服從家裏安排,以家庭大局為重。而三叔的觀點是,小孩再小也有他們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們有權選擇自己什麼可以同意,什麼可以拒絕,這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旁人就算是父母也無權干涉。

照我理解,爺爺和三叔的爭論進一步可以説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種衝突,在這裏我還真的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家庭穩定重要,個人自由也同樣重要,要我在這兩者之中取其一,我還真的做不出選擇。我只能説,兩代人之間的價值衝突只有在彼此坦誠交流、理解和寬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共處,交融。

最後,我還想説,我真的羨慕安德烈,他能在一個如此精彩的人生環境中成長,不到三十歲的他已經跑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擁有一羣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但卻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遇事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安德烈的人生註定充滿挑戰,充滿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國門,去感受外國世界的精彩,進而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上留下那麼濃重出彩的一筆!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3

“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奇怪: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傷心麼?後來我才明白,安德烈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該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應該不多吧。畢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因為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不過問我用手機的情況,我對此也很滿意。所以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一定會非常滿足的。可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不過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所以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一定會獲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4

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飄萍離散——人生哪裏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

——龍應台《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女士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依靠書信體共同完成的兩代人的對話:東方文明與西方價值觀的碰撞;成年母親和80後兒子的思維分歧;還有便是一個普通母親對於分開多年的孩子的內心關照。如果安德烈的母親不是龍應台,而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或許這些靠電纜計算機才得以實現的溝通交流不會產生這麼廣大的影響;如果這對母子之間不是中間隔着三十年,並且隔着東西文化,或許這些交流就不會有如此深遠的意義;如果這些多年來的書信沒有集結成冊對外銷售,或許那會是中國文壇的一筆損失和中國社會的莫大遺憾。

這是一個五十歲的母親和十八歲的兒子之間的對話,是一個“自以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認為年少輕狂”的人的對話。

一、愛與不愛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可以不必了。”

老師對學生似乎也永遠有一種這樣的以愛作藉口的不愛,比如説我們常聽常説的“這是為你好”,因此而不溝通不解釋的種.種,並沒有把學生當成能思考,有主見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5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一箇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與她成年的兒子之間3年的通信。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心靈,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台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台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卻永遠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成嘮叨。我只顧着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在背後,有着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頭來看看她。

龍應台用她優美具有色彩的語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家,在等着你。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6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7

昨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做了今年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那就是讀了一本書,一天裏除了繁忙的工作,我讀了15萬多字的書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雖然我現在還堅持持着兩週至少看一本書的計劃,也確實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這種毅力這種興趣去讀這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是一部可以跟《傅雷家書》媲美的書,傅雷通過家書培養了一名鋼琴家,值得所有的前父母學習。而龍應台通過家書首先是認識了兒子,然後也是教育了兒子,同時也被兒子教育,所以值得所有的父母、孩子,甚至教師們學習。

我不想贅述這部書的好!對於我來説,每一部書的好,寫出來的或是説出來的,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好,那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或文傳的。那是一種心靈的享受,這種享受經常的含有痛苦的思索、默默的反思和靈魂的亢奮!

其實,邊讀,我也在搜索我身邊是否也有類似她們母子那樣的母子,或是父子,搜索的結果是幾乎為零。如果我們的所有母子,或是父子,或是母女或是父女,都如龍應台母子一樣的,能夠彼此進行心靈的交流,那我們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們的父母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們的社會才是真正和諧的社會。世上可以沒有成批的科學家,但不能沒有成批的心靈健康的社會人。反過來説,有了成批的數也數不盡的心靈健康的社會人,就會有真正的於社會於人民有用的成批的科學家。

買本《親愛的安德烈》吧!把她放在你的身邊,比如你的隨身的兜子裏,比如你的書房的書桌上,比如你的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比如説你的牀頭櫃上,比如説你的私家車裏。儘管你可能曾經認認真真的讀過一兩遍了,你還是可以在閒來無事時,把她當做一種心靈的消遣,繼續讀一讀她,再接受一次心靈的教育!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8

在上一個學期,郝老師曾帶我們做過一次“讀書漂流”活動。這使我深深愛上了作家龍應台的作品,尤其是《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一箇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與她成年的兒子之間3年的通信。

這本書的語言直接到讓人感到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斷地在變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那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對的是一個青年對不母親的不屑與桀驁,可隨着母親的漸漸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所謂的為了稿費而寫,直到純屬是想要與母親交談而已。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心靈,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台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台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卻永遠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成嘮叨。我只顧着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在背後,有着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頭來看看她。

龍應台用她優美具有色彩的語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家,在等着你。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9

想要追回擁抱卻不敢聲張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地對着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要追回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人。

——題記

一位母親,看着子女發表“獨立宣言”,問那些常人不願提起的問題,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子女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望着子女的堅實的身軀想要擁抱卻不敢聲張,是什麼感受?

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這是一位名為龍應台的母親和她的十八歲兒子的故事……

有這樣一次,安德烈問他的母親“怎麼面對‘老’?”“會希望我記住你嗎?”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是深刻的。人會老去嗎?我問自己,答案想必已經知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我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愣,很可怕吧。我驚訝於安德烈的問題,但更驚訝於龍應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藥盒裏那色彩繽紛的藥片;“老”就是上樓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老”就是不説話時發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老”就是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來,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書中的安德烈已經長大了,成年了,可是龍應台這位母親對他的愛卻沒有變,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她開始學着認識名為十八歲的兒子,書中裏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戲打鬧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長大,後半部分是荊棘,需要一個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龍應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後,在後面不停地張望着安德烈,那越來越遠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線有多遠?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看到那堅實的身軀不畏艱險的在前,想要擁抱他,卻不敢聲張。

進入高中的我應該也將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荊棘地了吧,該脱離父母的懷抱,奔向這繚亂的世界,儘管這樣,我也是不會忘記的是誰在跋涉中給予我一席休息之地,愛和希望。使我們充滿勇氣和力量,讓心中永存着熱度和光,不去畏懼前方的荊棘。更不會忘記在走遠之後,回頭抱一抱那在後頭張望着,想去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你們……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0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台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後,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裏行間躍動着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台女士對於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後,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於前兩者,龍應台回答的乾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説,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為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樑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氲出的裊裊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裏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後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為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説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脱落,最終,在之後的之後,化為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後,只餘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佔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雲,以另一種形式遨遊四海八荒。

龍應台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後,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願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九

從無話可説到無話不説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台説:“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台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温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温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台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裏,隨處都能看見急衝衝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着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裏和媽媽一起去中國台灣誠品書店,在這裏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着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裏橘色而温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着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台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台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作文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1

最近抽時間看了本書,龍應台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與人間極度需要理解。就像書中提到,“慢慢的,越來越不認識對方了,“認識”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説“不孝子”。其實, 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2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希望她能通過閲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脱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台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閲讀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3

週末,閒暇之餘,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買的親愛的安德烈,之所以會買這本書,還是因為好奇,沒想到,當我翻開親愛的安德烈後,我就被這本書吸引了。

“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奇怪: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傷心麼?後來我才明白,安德烈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該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應該不多吧。畢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因為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不過問我用手機的情況,我對此也很滿意。所以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一定會非常滿足的。可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不過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

我希望推介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給每個人讀一讀,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4

首先我要説,這對母子的關係可夠鐵的。“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MM”,哦,天哪!也許他們老外寫信在名稱前都必須寫個“親愛的”,總之在十年以內,我和媽媽還不會出現這種稱呼。

安德烈和我還是有些共同點的,我承認,我比他年輕一點,他比我帥很多。然後,我們都擁有一種令人懊惱的東西----過盛的母愛!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歲時,他媽上廁所前還要問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廁所一樣。我也搞不懂為什麼,再過一個月就要滿十三歲的我,每次過馬路媽媽還要強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盡全力把手抽出我媽的手掌心成為了每次過馬路的必修課。

我並不貪心,説真的我媽要是有龍應台大媽的一半就很好,因為她已經認識到了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而我娘卻把我完全當作幼兒園小朋友來照顧。

看了他們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覺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兩位老友在閒談,又是表達政治立場又是閒扯時尚。龍大媽倒也強大,髒話髒字都敢往上放!儘管這種母子關係比起那種“兒啊!注意身體!”“娘啊!您辛苦了!”之類的要怪許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顯,那更適合當代少年,不是嗎?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 篇15

如果説了解是彼此溝通的橋樑,那麼溝通就是在瞭解中開出的美麗的鮮花。

——題記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後,我感觸極深。

《親愛的安德烈》主要是龍應台先生和她的兒子安德烈的三十六封書信,同時其間也穿插了一些讀者的來信。龍應台先生因工作原因與兒子幾年未見,等到再相見,安德烈已是一米八左右的小夥子,已不再是龍應台先生《孩子你慢慢來》書中的小男孩安安。兩人之間總有着一層隔膜,所以他們通過書信的方式來緩解這種尷尬的氣氛,讓彼此更加了解熟悉。

正如信中所説,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而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在信中,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而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龍應台想重新瞭解自己長大的兒子。

信中,這對母子討論了自己的價值觀,討論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等。同時,安德烈也捍衞了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的電影。他們通過一封封的書信,增強了彼此的理解與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

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龍應台先生對安德烈藏在心底的母愛,明白了,再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會焦慮地幫孩子在迷途中尋找出口,也會放下自己的尊嚴,甘於自己孩子的嘲笑。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安德烈希望被母親理解的心情。我們慢慢長大,但卻與自己的父母漸漸疏遠。我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懦弱變得勇敢,從懵懂無知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知禮的少年。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在慢慢變老。我們的父母也和龍應台先生一樣渴望能夠與自己的孩子溝通,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可有時,我們卻用沉重的枷鎖,鎖住了自己的內心,不讓任何人靠近。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也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應該和安德烈一樣,學會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多去了解自己的父母,多去關心自己的父母。瞭解與溝通會拉近我們與父母的距離,打破與父母之間的隔膜。

標籤: 安德烈 讀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4nz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