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橋》一課的評課稿(精選3篇)

《橋》一課的評課稿(精選3篇)

《橋》一課的評課稿 篇1

4月17號,在陸老師的組織下,有幸連聽了由我們新教師中兩位優秀的同仁葉芙芳老師和陳鳳嫵老師分別執教的《橋》、《四個太陽》。兩位老師,一個是執教5年級,一個執教一年級,高低年級的課堂集中呈現,兩位老師的風格也是迥然不同,卻都讓我們大開眼界,學有收穫。這裏我想着重來談談聽了葉芙芳老師執教的《橋》後的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

《橋》一課的評課稿(精選3篇)

葉老師的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的完整、巧妙。雖然是新教師,課堂上展現出來的卻是她成熟、老練的一面,完全不見生澀,令人佩服,基本上課堂處理的無可挑剔,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葉老師的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導課之前,葉老師就播放了一段關於山洪災害的錄象,這真實可怕的山洪鏡頭馬上把學生,甚至聽課的老師都拉入了這種氛圍中。同時葉老師讓學生在滋生情感之後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奠定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調。再如葉老師在後來

教學中,兩次運用音樂渲染,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樂,一是山洪爆發時的聲音,二是温柔悽婉的配樂,適時出示,恰當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讀有味,説有情。

二對話文本,以情育情

本堂課的又一大亮點,就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葉老師把閲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比如在交流描寫洪水的句子這個環節中,葉老師請學生劃出句子後指名交流後談對洪水的感受,學生説是“兇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來葉老師就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接觸這些文字,在練讀中體會洪水的兇猛,並通過個別展示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交流讀,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觸文本。這時我想學生對這洪水的認識以不僅是開始時那段錄象所帶來的,而是他們自己在與文本的次次對話中所帶來的體驗,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滋育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讀的入情。同時教師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導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在師生配合讀中,再次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讀得聲情並茂。

要説這堂課覺得還可商榷的地方,只有幾個小細節:

1“揪”字這裏的教學提問有些模糊,學生的回答也就顯模糊,“老漢揪出的是什麼?”(指好的還是壞的?)

2 老漢的形象似乎解讀的不夠豐滿,作為一個黨員的形象很突出,而他的父親形象,他與兒子的父子之愛,是也是也應該講一講,使老漢顯得更有血有肉。

總之,葉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課堂有起有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多鼓勵性語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動。在紮實的品讀中,結合説話,寫話,在提

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又迴歸朗讀,讀的有層次,有感悟,有深情。閲讀教學做到了情境交融,難能可貴。

《橋》一課的評課稿 篇2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這是多少年來人們對老師工作的形象比喻。的確,做為一名教師,每一天都會像園丁一樣培養人,塑造人。但做為一名教師,最高的境界是能走進學生心裏,催開學生的心靈,讓心靈開花。今天,聽了姚湘濱老師講授的《橋》一課,,驚喜地發現,姚老師憑着自己紮實的語文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在瞬間走進了學生的心,讓每一名學生的心靈開花。

一、讓人性之花在學生心中開放。

《橋》這篇課文,處處充滿着人性的美。老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父親。面對滔滔的洪水,人們驚慌失措,而老漢卻穩如一座山。慌而不亂的老漢,此時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他是幹部,心中只有羣眾,這是人性第一美。當他發出了“是黨員的留下”的時候,他想到了他是黨員,黨員就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這是人性第二美。當在人羣中發現自己的兒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羣眾,把兒子留在最後,在這一時刻,老漢的人性美達到了高潮,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讓人性美在學生心中紮根、昇華呢?姚老師沒有一處空泛地講解,而是精心設計了不同的朗讀形式,針對不同的朗讀內容,讓學生自讀自悟。第一讀,他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他就像一座山”這一處,讓學生通過讀,品悟出這座山代指老漢。他平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難面前他又是人們的一座靠山!第二讀。他讓學生練習朗讀:“你還算是黨員嗎?”因為兒子在老漢心中,不僅僅是兒子,他更是一名黨員。所以,他讓學生先用黨員的語氣讀這句話,又用父親的語氣讀這句話。這對比中,學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漢內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漢此時此刻拋棄了親情,牢記着黨性。第三讀,他設計讓學生練讀“少廢話,快走!”當羣眾安全過橋,僅剩下父子的時候,老漢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親。

這三處讀的設計,可見姚老師煞費苦心。三處內容是課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昇華。學生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這種充滿着黨性與親情的人性美。這種對黨的熱愛,對老漢這位父親的熱愛油然而生。學生心中的人性之花不就自然開放了嗎?

二、讓親情之花開放

文章是以老漢的妻子來祭奠丈夫和兒子中結尾。姚老師對結尾的處理非常地巧妙。他讓學生在悽婉的二胡樂曲中讀結尾。然後讓學生思考:老太太心裏在想着什麼?學生此時完全進入到了文章中去,能親自己領悟到這種人間最偉大的親情。失去丈夫和失去兒子的痛。但學生通過對老漢的瞭解,也知道了,老漢也是一個有親情的人。但是在生與死的關頭,他為了羣眾,捨棄了親情。這樣的人,表面看沒有親情,其實,是最有情的人,他視羣眾在親人,這種親情才是最偉大的,最高尚的。

三、讓師生間的感情之花開放

我們平時常常課堂中的師生關係。都知道最完美的師生關係是民主、平等、和諧、開放的。姚老師在這節課上,把這種師生關係完全體現了出來。他沒有一處高屋建瓴地講授,而是創設了大水到來時的一種特定情境。讓學生親自感受這種情境中人們的表現,感悟到老漢出現對人們逃生中所起的作用,感悟到老漢在危關頭讓黨員留下的高尚,感悟到老漢讓兒子最後走的偉大。面對學生有創意地理解,他及時地給以表楊,面對學生理解中的困難,他春風化雨般地引導。整節課,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中度過,老師真正地走進了學生心裏。

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的課堂上讓學生的心靈開花。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不就生機盎然了嗎?那我們的課改也定會碩果累累。

《橋》一課的評課稿 篇3

這個星期,我們聽了歐陽老師上的《橋》這一課,歐陽老師的這整堂課的構思完整、巧妙。課堂處理得基本上無可挑剔,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歐陽老師的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導課之前,歐陽老師就播放了一段關於山洪災害的錄象,這真實可怕的山洪鏡頭馬上把學生,甚至把聽課的老師都帶入了這種氛圍中。同時歐陽老師讓學生在滋生情感之後,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課前幾分鐘時間,就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奠定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調。再如歐陽老師在教學中,兩次運用音樂渲染,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樂,一是山洪爆發時的聲音,二是温柔悽婉的配樂,適時出示,恰當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讀有味,説有情。

二、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本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是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教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他把解決這些大問題的途徑,迴歸到閲讀,落實到具體的句子,詞語的品讀中去。比如歐陽老師抓住“老漢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讓學生劃出句子,讀讀説説。並抓句幾個重點的句子,以及其中重點的詞語,引領學生深入的思考,品味。如抓住“衝、推、揪”等詞體會老漢的辦事果斷,體會老漢的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學生的感悟在品讀中,層層遞進。

標籤: 評課 一課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xv8g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