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談判技巧 >

超級有效的親子溝通術

超級有效的親子溝通術

一個好的親子溝通能讓您更瞭解你的孩子,下面是有關超級有效的親子溝通術,希望對你有幫助。

超級有效的親子溝通術

1.事情沒有理所當然

第一個請父母注意,沒有存在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孩子不會「理所當然」「一定」「立馬執行」你的想法,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與你有良好的溝通,也請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做什麼,例如有媽媽向我抱怨孩子很難溝通,我問她舉些例子,媽媽説:「孩子應該要去洗澡,可是偏忙着玩;然後又抱怨小孩兒很不貼心,請他到家附近的小賣鋪買個東西,他也不願意」,我問這位媽媽是不是覺得小孩兒「應該」要聽大人的話遵從大人的指令,這樣才才是好溝通的孩子?

這位媽媽睜大眼睛彷佛我問了個笨問題之後才以一副理所當然的口氣説:「這不是當然的嗎?」我接着問這位媽媽,她在請孩子服從指令之前,有先看看孩子正在做什麼嗎?這位媽媽不解地看着我説:「為什麼要注意孩子之前正在做什麼呢」?我則反問這位母親孩子是怎麼回答她的,她不開心地説:「就説等一下啊或説我在玩」。後來我請這位媽媽回去執行「預告」→ 「口頭溝通」這樣的程序之後,如果孩子説:「等一下」就跟孩子討論還要再玩多久,而因為她的孩子是小學生,所以就請媽媽讓孩子選再「5分鐘」還是「10分鐘」,之後孩子就願意在時間到時乖乖去執行,也不會再有媽媽扯破喉嚨孩子也不理的狀況發生了。

2.不要一直花力氣找「問題癥結」重點而還是還是在「解決」

剛剛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們一直先要找着孩子不去洗澡、不幫忙的「問題癥結」恐怕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同時也緩不濟急,不如強調「解決」,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做怎麼改善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來幫忙解決這些事,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解決而不是放在找到問題癥結上。

3.有用就繼續,不破不修;沒用就立刻換點兒別的,不執着

4.孩子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父母是領路人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家發生過的例子,這件事情發生在她幼兒園的時候,我家妹妹自小就是ㄧ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小時候的她對於吃飯總是有自己的節奏,但身為ㄧ個職業婦女的媽媽,實在不容許她愛吃到幾點就吃到幾點,尤其是早餐,常常在「快一點」「快一點」的聲聲催促下度過,每每因為這樣,我們早餐的情緒都很不好,有一天我忽然驚覺,我一直在做「無效的事」,焦點解決法不是説「沒有用就換點別的,不執着;有用就繼續做,不破不修」,於是我開始試圖與女兒找尋一起「合作」的方式,因為「找對方法就能合作」,顯然一直催她沒有用,那就要試其他方法了。

於是我問女兒:「妳有沒有發現媽媽每天都一直叫妳快一點?」

女兒點點頭同時委屈的説:「對呀!而且妳都好凶,人家就是沒辦法嗎!」

於是我問女兒:「那妳知道為什麼媽咪會一直跟你説快一點嗎?」女兒搖搖頭。

我説:「因為媽咪希望我們都不要遲到呀!那你想準時上學嗎?」

女兒:「我當然想,上學遲到會被小朋友笑!」

我:「那你覺得媽咪要提醒你嗎?」

女兒:「當然要,可是妳不要都只用罵的(方式)!」

我點點頭,想起孩子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於是我問女兒:「那你想要我怎麼提醒你呢?」(女兒微微ㄧ笑之後跟我説:「那妳就提醒我快一點嘛!」

此時我不能置信的看着我家閨女,心裏一陣嘀咕:「我不是就是説快一點嗎?這有什麼差別?」但説也奇怪,當女兒後來吃早餐又晃神的時候,我只要照着她的話學着她的口氣説:「淇淇,快一點喔!」女兒馬上回神乖巧的大口吃起早餐,也不頂嘴並且動作迅速完成該做的事情,此時我在心中不斷讚歎焦點解決法帶來的正面管教,它真的幫忙了我和孩子相處更順暢,在教養上更愉快!從剛剛我家妹妹解決早餐的例子發現了嗎,找到方法就能合作喔!

5.孩子需要的真誠的關心

此外必須注意的,孩子要的是關心,父母怎麼表達關心也非常重要的,表達得當就能給孩子注入「愛」的感覺,當孩子感覺被愛,比較容易與父母合作也比較容易溝通。有一個媽媽向我抱怨,孩子都不怎麼同她説話,同時歎口氣説孩子愈大愈難溝通。我問媽媽:「你都跟孩子聊些什麼」,她説:「就問孩子學習了什麼呀?考試考得怎麼樣?上課乖不乖?」我問她,是否曾和孩子聊過其他話題,例如:今天在學校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和同學説些什麼?下課玩了什麼?媽媽説這些事情一概不聊,同時還困惑地問我,聊這些有什麼用?

我笑着問這位媽媽:「如果你每次來找我,我都只問妳有沒有認真煮飯給家人吃啊?一個星期洗幾趟衣服?又罵了小孩幾次,這樣妳感覺如何?」媽媽説:「妳如果是這樣,我一定不要再來找妳,煩死了一點兒都不關心我…」説完自己還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接着説:「老師,我現在終於知道為啥我的孩子不喜歡跟我説話了,我要先關心他啊…..」聽完她這樣説我對這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為她點了一個贊!!

6.常保「未知」之心而非「全知」之姿—願意不預設立場的傾聽與瞭解細節

最後一個概念最重要,父母和孩子在溝通時必須常保「未知」之心而非「全知」之姿,什麼意思呢?就是願意不預設立場來傾聽孩子想表達的,我在工作時經常發現很多溝通失敗多在於此,因為父母對孩子所要表達的,常常犯了下面這些錯誤,像是孩子還沒全部説完就被父母插嘴打斷、或是不但打斷還被批評指責一頓,然後有些父母還加送講大道理、勸告、建議、分析等等破壞溝通的行為,讓孩子以後決定再也不跟父母説自己的事了….

例如,小寶回來跟媽媽説:「我今天在學校哭了」,媽媽一聽就跳起來説:「為啥哭呢?是誰欺負你啊,我知道一定是隔壁的豆豆是吧,就跟妳説別跟他玩兒,那孩子有暴力傾向,誰知到他會對你做出什麼事….不過話又説回來,小寶咱們可是男孩子將來要當男子漢的,你怎麼可以這麼軟弱呢,動不動就哭這可怎麼得了啊….如果被同學欺負了,就應該反映給老師嘛…..」聽到這兒,您有沒有一點兒熟悉的感覺阿,而且…您有沒有發現,小寶才説了一句話,媽媽就説了這麼多,這叫孩子以後怎麼願意跟父母説他發生的事呢….

所以在跟孩子溝通,聽孩子説話的時候必須完整聽完,聽完之後才能知道孩子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會自己胡亂建議或回答,因為孩子越大越需要完整表達,而父母願意將孩子所説的話聽完整有兩個意義和功能:第一個是訓練孩子表達的能力,另一個就是讓孩子在敍説的過程中捋清楚他發生的事,好增加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我在工作中也發現,當孩子完整的説完自己要表達的東西的時候,就好像把自己心中不好的物質倒光清空,而在這個時候,父母師長給的建議他才有空間聽進去,但可惜的是.大人都太急着想幫忙孩子,忘記了關心則亂也忘記應該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所以,一般家長會發現給的建議孩子愈大愈不聽,不是他不聽,而是他的心理有太多東西被充滿,父母沒有先好好聆聽幫忙他清空一些空間的時候他怎麼會有空間聽你的建議呢?

標籤: 親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tanpan/ww8l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