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鼓勵孩子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聆聽孩子的想法。那麼有哪些有效的溝通方法呢?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有效的和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閲讀參考。

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有效的和孩子溝通的方法01

批評孩子的最佳對話模式:

1.批評孩子一定要藝術

第一,正面引導。

任何批評,其根本目的不僅在於抑制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且更重要的在於激發起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那位父親不用冷言惡語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導、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第二,尊重人格。

孩子有過錯,理應批評,但其人格應受到尊重。批評應對事不對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評者和批評者,人格應該平等。正是基於這一點,那位父親才能嚴肅認真又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批評可以嚴肅,甚至嚴厲,但這類似於鎮痛藥,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當眾批評。

有的父母誤認為當着他人的面數落一下孩子,會增強“激發”效果,殊不知,這樣做最大的弊病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前面提到的那位父親採取單獨批評的方式,是極可取的。

第四,看準時機。

孩子一旦有錯,通常要及時批評。“你等着,晚上爸爸回來見!”這種策略是一種失誤。你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評,這中間孩子還要幹好多事,對那錯事也許就淡忘了。當然,所謂及時批評也應視年齡特點及錯誤性質有個時間跨度,要抓住時機“冷處理”。那位父親就既抓準了時機,又不失為及時。

第五,相互配合。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悦;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真正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父母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用錢物或食品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繫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第六,肯定與批評話語的比例不低於5∶1。

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應變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強,父母對孩子負面關注多,正面關注少,會引發孩子抑鬱和敵意的情緒。所以如果批評過多,肯定過少,孩子就會像缺少陽光和營養的秧苗一樣,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導致心理和行為問題。

第七,要勇於自我批評和承擔責任。

父母敢於自我批評或向孩子認錯,不僅可以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而且還可以用行動證明給孩子看——認錯,不是無能和恥辱,不會給自己帶來難堪。承擔責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現,可以給別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贏得更多的尊重。

2.批評孩子是項“五個一”工程

第一,問一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孩子,更容易犯錯誤。作為父母,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不要急於批評,要先問一問原因,可能孩子另有苦衷呢?在人格上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極其敏感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孩子批評一通,很可能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分清是非,先問清原委。

第二,放一放。

孩子所犯的錯誤,有時的確讓父母十分生氣,恨不得痛罵他一頓。但是,人在氣頭上,很難掌握批評的尺度,這種批評就可能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這種時候,父母最好把問題放一放,讓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第三,選一選。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如能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進行批評教育,會更容易達到預期目的,收到較好效果。如放學後單獨與孩子談談,在與孩子一塊回家的路上聊聊,打電話與孩子説説等。如果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訓斥指責,只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引起孩子的反感。

第四,導一導。

有經驗的父母,對犯了錯誤的孩子不會一味簡單地批評指責,而是像知心的好友和有經驗的老師一樣,耐心地啟發、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自己弄清錯誤所在,自願表示在今後如何改正,不再重犯。這樣,比直截了當的批評更容易使孩子接受,也更能提高孩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第五,激一激。

父母和孩子談話時,有時可用“激將法”,用言辭激勵孩子努力進取。獨生子女普遍缺少競爭壓力,作為父母,要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們去接受挑戰,使其潛在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3.要就事論事,適可而止

有效的和孩子溝通的方法02

第一,當孩子向你傾訴時,認真傾聽。

孩子對待父母,不是一開始就有隔閡的,肯定是事情越來越多然後溝通越來越少,以至於孩子不願意傾訴。所以當孩子向你傾訴的時候,多重要的事情都要放下,不要藉口忙,不要訓斥,給孩子完整表達的機會,認真傾聽。

第二,傾聽的時候,注意孩子的表情和神態。

孩子不像大人一樣,他們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所以傾聽的時候,父母要多多留意孩子的表情和神態,這些很能表現孩子是愉悦還是憤怒或者是委屈。多留意,之後進行的交談才會更加順利。

第三,可以和孩子互動,做些動作。

在溝通交流過程中,遇到能夠互動的時候,父母要把握好機會和孩子做些動作進行互動,可以是擊掌,可以是撫摸孩子頭部,或者只是一個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濃濃愛意。

第四,傾聽之後不先説自己的意見,先問孩子的感受。

聽完孩子的傾訴之後,先不忙着説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先問問孩子,照顧孩子的感受,要知道孩子傾訴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第五,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認真感受和表達自己。

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時候,父母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也就是當自己和孩子一樣大的時候,自己會怎麼做,自己會有怎樣的看法。説完這樣的想法之後再説作為父母的看法。

第六,若孩子沒有傾訴,父母要創造孩子傾訴的機會。

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已經形成,那父母就要多多創造機會與孩子進行溝通,出門遊玩啊,家庭會議啊或者是共同去做一件事情啊。要知道孩子有一顆赤子之心,只要你愛他,他就一定愛你。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k4nd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