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精選16篇)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精選16篇)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

空間“與圖形”主要研究現實世界中物體和幾何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其變換,它們是人們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國小階段,其主要內容包括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和圖形與位置等。孩子們通過觀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動,發展其空間想象能力。其中,圖形的認識和測量屬於傳統的教學內容,也許正因為傳統往往忽略了一些反思。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精選16篇)

對於圖形我們往往先要掌握的是學生怎樣把握。圖形的本質特徵,思考在認知圖形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的空間關念。那麼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活動來實現這些目標呢?

一、讓學生生活情景中感知圖形的特徵。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幾何圖形,這是學生學習理解空間與圖形的重要資源。如教學“垂直與平行”中,學生通過雙槓、單槓等的觀察,先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再根據感性認識找出這些實物的外形特徵,形成對“垂直與平行”的直觀認識。教學中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運動生活有機融合,既建立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又建立起圖形的鮮明表象,更引發了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哲學思考。

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取對圖形的認識。

國小生思維水平較低,“動手操作”策略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藉助操作進行比較、分析與綜合,從而抽象出事物本質,獲得對概念、法則及關係的理解,並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認識圖形的教學中有許多規定性的知識,在部分教學上老師往往都比較傳統,一般都是採用老師告之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那麼我們還可以採用那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呢?

(一)各種圖形特徵、面積公式推導等空間與圖形方面的大部分問題都應由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進行感知。操作活動主要是通過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圖形表象,並根據這種表象抽象出圖形特徵。

(二)測量活動中教師特別注重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式。比如在“步測”中,首先孩子選擇出了最佳測量工具為軟米尺,接着為了步測更接近平均水平,孩子們通過交流又選擇出“讓一個孩子至少走10米或幾米遠,以總長度除以步數的方式測一步的長度”的最佳策略。這樣的測量活動體現了自主性,也培養了孩子在解決問題時的優選意識。

(三)推導公式的操作活動。這一活動主要滲透“轉化”思想。首先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己學過的圖形,然後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後的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繫,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並利用討論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一轉化一推導的過程敍述出來,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轉化時特別重視用多種途徑與方法。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公式都是利用這一思想推導而成的。

三、讓學生在自主建構中提升空間觀念。

四、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拓展和運用新知。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2

圍繞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我們進行了有主題、有實踐、有反思的案例研究,通過課堂這個充滿創造的教學領域,獲得了一些認識。

1.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應該在活動中建構。

例如在教學東南西北時,學生要掌握這四個方位之間的結構: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東南西北是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個原理光靠講解是沒用的,我們就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在現實空間環境中通過活動來體驗這四個方位的內在結構。特別是讓學生探究當一個方向確定後,如何來辨別其他三個方向,以此體驗順時針以及方位的順序。再如在教學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條原理時,我們按照教材的要求分兩個層次教學:先是讓學生從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圍一圍,讓學生直觀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圍成的,有些是圍不成的,同時使學生產生一種空間直覺,當兩條較短的邊合起來小於最長邊是圍不成的,當兩條較短的邊合起來大於最長邊是可以圍成的;接着讓學生邊圍邊有序地記錄每根小棒的長度,並對此進行必要的分類;最後讓學生在空間直覺引領下形成的三邊關係幾何模型和基於數據尋找三邊關係的代數模型這兩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從以上兩個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在操作與實踐活動的探究中才能把握幾何空間特徵和性質的實質,也就是把握空間既要有活動,又要有思考。

2.動態表象能引發學生的空間想象。

例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通過研究動態的圓來把握實質,其中有兩個環節:環節一是讓學生用圖形紙片研究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並且在同一個圓中所有的半徑與直徑都相等。在把圓形紙片反覆對摺的過程中讓學生想象會折出多少條半徑和直徑,有些學生想象成有無數條,有些學生進而認為半徑的條數應該是直徑條數的兩倍,這當然涉及到無限與有限的概念,可見動態研究能引發學生的思考;環節二是把兩個小球分別系在一根繩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過不斷加速的轉動讓學生想象,小球劃出的圖形是什麼形狀的,為什麼一個是圓,一個不是圓,由此引導學生體驗圓的本質特徵:到定點的距離等於是長的點的軌跡。再如在第一學段教學平移時,引導學生閉着眼睛想象當金魚的嘴向前移動一格,這條金魚也向前移動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動一格,金魚也向前移動一格,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使學生把部分與整體在平移運動中融合起來,只有達到這樣的認識,由點的移動距離來確立物體的移動距離才能得以內化。又如在研究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時,設計了一組運動的拼搭遊戲,三條線段,兩條是分開的,讓學生想象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進行變化,把其中一條縮短,能否圍成三角形;再把縮短的一條增長,能否圍成三角形,第三種情況兩條短邊之和正好等於第三邊時也不能圍成三角形,這時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其中一條短邊增長一點點,你很難想象到的一點點,你説這時能否圍成三角形,讓學生在這樣的想象中構築自己的心理圖像,由此進一步理解這一原理。這三個案例中都用到了動態的想象,這種想象中不僅包含着圖形的變化,更加藴含着一種數學思考。按照皮亞傑的研究,動態表象是學生數理——邏輯經驗生成的源泉,靜態表象只能產生物理經驗,而空間觀念不僅僅是一種印象,更是一種思考,是一種邏輯,是一種內在的把握,所以説幾何動態是幾何觀念形成的源泉。

3.知識是過程與結果的雙重建構。

新課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所以在編寫中為了加強教學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識生成和教學活動的過程,對基本的幾何知識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那麼,一個章節、一節課的教學究竟要達到什麼目標,要總結到什麼程度,我們在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也走過了一些彎路。例如我校有一位年輕教師上面積和麪積單位這一課時,提供了大量資源和素材讓學生圍繞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想一想、比一比把握其大小,應該説學生的活動和體驗也較豐富。課後凌老師給我們評課時也充分肯定了這一點,但同時提出了一個建議:是否在學生大量生動的實踐活動和感受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提升到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叫面積。這樣既有豐富的過程,又有基本的抽象,過程與結果之間相互作用,使學生的理解既穩定又開放,既抽象又具象,由此所形成的認知結構也更有張力。

在案例研究中我們還思考了一些諸如通過空間記憶豐富表象,由此產生組合和聯想,最終才能達到想象;空間中既有邏輯推理,更有直觀推理和似真推理;解決實際問題、設計現實作品能使學生領悟到空間中的各種關係等等。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3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探索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就是説,學生學遠的周長習數學並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上學生主體富有思考性的探索過程。所以,數學知識的探索軌跡,作為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誌,展現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探究的課題“圓的周長”,藉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圓周長意義”的理解,立足於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圓周長公式”的建構,則是藉助於學生主體的測量、計算、自學、推導、論證等充分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可以説,每個知識點的發現,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論。探索,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達到了最大化。

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悦的人文體驗;開放寬鬆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究竟什麼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着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着怎樣的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對於國小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為,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為“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台,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着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4

一、務必要認真對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比較近兩年的數學會考成績,不難發現數學考分在逐年增高,數學試卷好像不那麼難了,試題的應用性強了,多數考題幾乎直接來自課本,或略微變化,得到這些分數就為獲得高分奠定了一定基礎。因此,複習階段要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要不厭其煩整理出來,且不可一味抓小放大。列出各單元的複習提綱,通過讀一讀、抄一抄、記一記等方法加深印象,對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徹底搞清,對個別學生也要採取不厭其煩,反覆抓、抓反覆的教學態度。

二、要注意提高答題速度和質量

數學考試一般是120分鐘考察26道題目。本次考試拉開分數的題目集中在最後兩題,大多學生滯留在後兩題的時間較多,一題思路簡單但運算較為繁瑣,側重考察運算速度。另一題考察學生的思維的周密性,但學生在這兩題的得分率普遍不高,反映教學目標並未達成,或者達成度不理想。所以在複習階段還應着重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學會對典型試題的拆分和組合,學會從多角度、多側面來分析解決典型試題,從中抽出基本圖形和基本規律方法;二是結合各類題的特點進行專項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答題速度和質量,提高應變能力。另外在最後複習中要加強模擬訓練,強化對知識的掌握和答題速度、節奏、經驗等方面的積累訓練。循環複習,反覆強化,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三、指導學生編制錯題集反覆複習

數學考試成績的高低往往是因為某些薄弱環節決定的。消除這些薄弱環節比做一百道題更重要。可指導學生建立糾錯集的方法。

1、將已複習過的內容進行“會診”,找到最薄弱部分。

在複習備考期間,要想提高成績,就得降低錯誤率,除了進行及時訂正、全面紮實複習之外,關鍵的問題就是找出錯誤原因,不斷複習錯誤,進而改正錯誤。一定要搞清楚是概念理解上的問題、粗心大意的問題、書寫潦草凌亂給自己帶來的錯覺問題以及習慣性錯誤(書寫不規範、不良習慣)等。發現薄弱環節的方法可以是做模擬試題並進行有效的評卷。通過解題評卷等,暴露問題,進而分析,查找原因。

2、集中力量,攻克薄弱點。

模擬試題中涉及到每個學生的薄弱環節,一定指導學生及時記錄錯題,編制錯題集,尤其是月考、模擬試卷要進行認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錯誤。可以將試卷進行重新剪貼、分類對比,從中發現自己複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對其中那些反覆出錯的問題可以考慮再做一遍,減少差錯。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5

一、尊重學生的“數學現實”。

在教學分數乘整數之前,其實班裏已經有不少學生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學生就會覺得“這些知識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可學的了。”,從而失去探究的興趣。於是在教學時,我提出:“為什麼結果是9/10?為什麼要把分子與整數相乘?”接下來的教學就引導學生帶着“為什麼”去探索。

二、實現教學學習的個性化。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都是從自己特有的數學現實出發來構建知識的,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決同一問題時會有不同的視角。在本節課中,我放手讓學生用自己思維方式進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學生自主地構建知識,充分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理念。有的學生通過對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的理解,將分數乘整數與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聯繫起來思考;有的學生通過在老師給的練習紙上塗色來得到結果;有的學生講清了為什麼將分子與整數相乘的道理;還有的學生將分數轉換為小數,同樣得到了正確的結果。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包括教師在內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學生按照我們成人的或者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那些單一的、刻板的要求只會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對教材進行重組。

本節課時一節枯燥乏味的計算課,因此我利用烏龜和兔子進行智力比賽的方式來刺激學生求知解題的慾望,讓孩子們在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氛圍下,不知不覺地完成書本上的基本練習。當然我也對教材的聯繫題目進行了重組和改編。如練一練第一題,我就把4個改成了3個,這樣就使得這題避免約分,先解決不用約分的計算方法,再進行約分的教學。使整節課自然分成兩部分來進行。

四、存在的一些問題。

本節課總體來説比較成功,課堂上的內容都比較順利的完成了,但是在讓學生體會先約分比較簡單時,出現了些問題。在做完例題第二個問題之後,依然有不少學生依然覺得先計算好,於是我就出示了四道題目,其中最後一題數據較大,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我現在覺得,如果在例題教學完之後就直接完成那個8/11×99,這樣就更加直接了,學生立刻就能體會到先約分的好處了,那麼再做其它需要進行約分的題目就方便了。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6

八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4、15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就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下面我談談這學期來我對數學教學中關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體會: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探索: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説:“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鑽得進去,學習就會有成效”。如何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下面談談我這學期在數學課堂上的幾種做法。

一、“趣”從“史”中來

數學知識的艱辛探索積累過程中,伴有許多動人的史實故事,閃耀着古中外數學家刻苦鑽研、獻身科學的精神光芒。教師應熟讀這些史料,並機智地應用到教學中去。例如複數概念的導入,我先向學生介紹數的概念的發展史:自然數的產生、正分數的產生、負數的產生等,並向學生説明,我國是最早使用分數運算法則和正、負數加法運算法則的國家。而後,又講古希臘數學家希勒索斯因發現無理數而被沉舟身亡的悲壯史實,講意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在他的朋友塔利亞巧解方程的基礎上發現了虛數,講虛數由發現之初被視為“虛幻”“神祕”的數,到揭開神祕的面紗而被廣泛應用的漫長曲折的歷程。學生聽完數學史實故事後,精神振奮,興趣倍增。綜合教材講史,對知識的發生、發展,對培養學生探究精神與優良品德都有極好的感召力。

二、“趣”從“奇”中來

好奇心可以觸發學生的求知動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新奇的材料,創設懸念的情境,使學生帶着疑念的心情,產生揭開知識奧祕的濃厚興趣。例如,在講授“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前,我説:“同學們,我願意在一個月內每天給你100元錢,但在這個月內,你必須第一天回扣給我1分錢,第二天給我回扣2分錢,……即後一天回扣給我的錢是前一天的2倍,有誰願意?”該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心和興趣,他們竊竊私語,出現了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從而促使他們非常認真地投入到探求真知的學習中去。

三、“趣”從“言”中來

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形象描述抽象疑難的數學問題,定能改變學生認為數學枯燥乏味的成見,使學生感到數學課樂趣無窮,耐人尋味。

例如,學生初學立體幾何的一大障礙就是識圖和畫圖,在平面內畫立體圖形的直觀圖時,鋭角、鈍角都可以看成直角,相交或平行的直線可以看成異面直線,這些視覺和想象的矛盾常使學生感到困惑。於是,教師在課堂上可對學生説:“人都是立體的,但照片上的人像卻是平面的,你能在你的照片上摸到你的鼻子的感覺嗎?”學生開懷大笑,從心理上縮短了與直觀圖的距離。再如,《集合》中數集符號的形象識記:“山峯山谷連一起”是自然數集N;“上下皆平平整整”是整數集合Z;“做人要腳踏實地”是實數集R;“啟脣搖舌説道理”是有理數集Q;“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是複數集C。經過這樣的提煉,學生讀起來興趣盎然,記起來牢固實在。

四、“趣”從“趣”中來

數學的抽象性,若能精心策劃設計,往往可以開發出回味無窮的趣味性。例如:題1:甲、乙、丙、丁、戌5名學生進行某種技能比賽,決出了第1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兩名參賽者去詢問成績,回答者對甲説:“很遺憾,你和乙都未拿到冠軍”;對乙説,“你當然不會是最差的”。從這個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多少種不同情況?題2:設想你有三隻箱子,這三隻箱子分別裝有2條黑領帶、2條白領帶、1條黑領帶和1條白領帶。箱子上掛有説明其內容的標籤——黑黑,白白,黑白。但有人換了一下標籤,所以現在每隻箱子上的標籤都是錯誤的。現在允許你從任意一隻箱子裏一次拿一條領帶,但拿時不許看箱子裏面,然後根據拿出的領帶判斷三隻箱子的內容。你最少拿幾次?從哪隻箱子裏拿?這些題目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學生思維活躍開闊,做起來十分投入。

五、“趣”從“用”中來

凡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內容,學生都特別感興趣,教學應儘量多聯繫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有一種親切感。如在講等比數列的應用時,可舉當前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例子:建設銀行受託辦理某單位職工集資建房貸款。貸款期限為10年,年利率為5.22%,(月利率為0.435%)。貸款的償還採用等額均還方式,即從貸款的第一個月起,每個月都歸還銀行同樣數目的錢,10年還清貸款的本金與利息。如果貸款P萬元,那麼每個月應償還多少錢呢?事實表明,聯繫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學生津津有味,全神貫注,並且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趣”從“美”中來

“哪裏有數學,哪裏就有美。”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學因素,充分運用生動的語言、傳神的手勢、直觀的教具、形象的媒體和精美的板書,為學生創設優美和諧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美的觀點去感悟、理解和變通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審美的愉悦中,激發興趣,豐富想象,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在“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一節的教學中,應向學生呈現橢圓圖形的和諧、對稱美,建系取點的結構美,標準方程的簡潔美等。

七、“趣”從“愛”中來

“哪裏有成功的教育,哪裏就有愛的火焰在燃燒,熾熱的情感在昇華”。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學對象是有情感的學生,他們有着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師更多的理解、信任和關愛。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精深的數學知識、嚴謹的教學態度、嫻熟的演算技能和高超的解題方法,而且還要具有樂教愛生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教師站在講台上要用期待的目的注視着學生,用高昂的情緒感染着學生,用激動的語言鼓舞着學生,用藝術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知識變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渴望探索真理的活動,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證明,教師注重情感投入,將會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振奮,學習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共鳴,使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學成績有所提高,在本學期期會考試中我所任教兩個班級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7

我講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書第一章第4小節第二課時《有理數乘法》,課後我認真進行了課後反思,覺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課前採用四個小計算複習乘法口訣起到承上啟下的效果。

(2)採用小遊戲中的數學道理設置疑問導入新課,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興趣大增,迅速進入角色。

(3)問題設置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

(4)在整個過程中,師生互動良好,每一位同學都參與課堂教學,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在小結部分讓學生歸納本結四基,真正把四基落實在課堂中。

當然,課堂永遠都是一個充滿遺憾的地方,這堂課也不例外,主要有兩點:

(1)對於小遊戲反映的數學道理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再找幾個同學歸納就更好了。

(2)、在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中,出一道乘以負數的例題就更好了,這樣小考題學生完成情況就更好了。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8

新課程對數學教學要求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做數學”的過程。與此相對應的,新教材增添了一些實效性、趣味性較強的,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應用能力的章節,也給教師提供了設計的空間。但教材中畢竟還有許多一直就有的“傳統章節”,與實際生活聯繫並不十分密切,屬於抽象的純數學。對於這樣的內容如何處理,才能使之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這需要我們研究新理念,在教學中體現新理念,採用新方法,避免用新書卻走老路的現象。當然,這對教師來説,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合併同類項”這一知識點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為它是本章重點“整式加減”的基礎。這樣一個抽象的“老”知識,如何設計成適合學生參與、討論,滿足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要求的課堂呢?我是這樣設計和思考的:

一、認識“同類項”

我首先設計了學生非常熟悉的一個生活場景:桌面上非常凌亂的課桌,問學生如何整理。學生很容易答出:將文具放入文具盒裏,書整理成一摞,本放在一起,分別擺放整齊。我問學生,為什麼這樣做,引導學生意識到“歸類”的重要作用,即它不僅使生活有條理,更可以在數學運算中達到化簡的目的。

第二步,我又讓他們運用歸類的思想進行速算競賽:

求代數式 和 的值。

有了第一步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一部分學生會聯想到把代數式中的 、 、 ,及 和 、 和 先結合化簡再計算。這時,大部分學生在恍然大悟的同時會質疑: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樣做,這樣做可以嗎?都什麼時候可以這樣做呢?

於是,我安排了一個分組討論活動,論題是:這樣做可以嗎?根據是什麼?哪些項可以這樣結合在一起?學生充分討論,自由發表見解,互相協作,最後得出“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每一項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等(這樣的項叫同類項);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合併同類項)是根據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第三步,為了鞏固學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兩個遊戲:一個是同類項速配,另一個是“找朋友”。

二、學會“合併同類項”的方法

正當學生沉浸在遊戲中的歡樂和喜悦時,我又提出了本節的第二個知識點:合併同類項。玩興正濃的學生顯然覺得這個問題很突兀,於是我設置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5x+3x等於多少?學生齊聲答出8x。我又問,怎麼做的?學生答:5x+3x=(5+3)x=8x(根據乘法分配律),學生又接連做了幾組這樣的題後,我再讓學生總結法則。學生中無人回答,於是我又引導學生從單項式的構成考慮,學生想到單項式由數字和字母兩部分構成,馬上就豁然開朗,總結出“係數相加,結果作為係數,字母及指數不變”的法則。

可見,教師只要設計好教學環節,使學生感興趣,能主動觀察、猜想、推理,順着教師的引導,自主探究,發現總結出要學會的內容,這樣教師則真正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設計者,而學生也就由觀眾變成了演員。

在課後的自我評價中的“你學到了什麼”一欄中,學生除了填寫知識點外,還填寫了諸如“集體的智慧大於個人智慧”、“合併同類項的方法可以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如垃圾分類處理,辦公室格式化等”,這些是我事先都沒想到的。

但是,教學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速算環節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找到簡便途徑,這樣勢必會浪費時間,所以必須做好鋪墊,時間上也要控制好。另外,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討論過程中有部分學生成為發言的中心,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仍只是聽眾。如何處理好這些

問題,使教學更加完善,是有待於我們今後在實施新課程中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9

(1)、故事激趣,滲透“轉化”

本課開始,我引導學生回憶簡述了“曹衝稱象”的故事,並結合回憶上學期探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面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2)、大膽猜測,激發探究

在凸現圓的面積的意義以後,我讓學生猜測圓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當學生猜測出圓的面積可能與圓的半徑有關係時,設計實驗驗證:以正方形的邊長為半徑畫一個圓,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出圓的面積,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被充分調動起來,而這些,又正好為他們隨後進一步展開探究活動作好了“預埋”。

(3)、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當學生通過第一個操作活動,得出圓的面積是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與學生談話:那麼怎樣才能精確的計算出圓的面積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個圓,現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麼圖形?並想想它與圓有怎樣的關係。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由扶到放,使學生的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同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0

新一輪課改為學生創造了有價值的學習方式,強調全面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它滲透着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增強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些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直跟隨課改腳步的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充分使用“體驗式四環節”學習模式,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我的體會是精心進行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使教師所編寫的學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結合當前國中數學學科的課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學實際,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對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一、明確新課標要求,把握好教學尺度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瞭解”的數學思想有: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化歸轉化、類比、函數、方程等。這裏需要説明的是,有些數學思想在新課標中並沒有明確提出來,比如:化歸轉化思想是滲透在學習新知識和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方程(組)的解法中,就貫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轉化的思想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應該使學生能夠領悟到這些數學思想的應用,而且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新課標中要求“瞭解”的方法有:分類法、反證法等。要求“理解”的或“應用”的方法有:待定係數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換元法、圖象法等。在教學中,要認真把握好“瞭解”“理解”“會應用”這幾個層次,不能隨意將“瞭解”的層次提高到“理解”的層次,把“理解”的層次提高到“應用”的層次,不然的話,學生初次接觸就會感到數學思想、方法抽象難懂,高深莫測,從而導致他們動搖了學數學信心。

二、採用多方位的課堂學習評價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與思考,採用多方位的數學學習評價新模式。多嘗試採用操作題、口試題、創意設計等靈活多樣、開放的評價手段與方法,來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狀況,具體直觀地描述學生髮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減輕學生的壓力,突顯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力爭全面描述學生的發展狀況。新課程要求作業既要有鞏固和檢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還要有體驗和發展功能。所以我們佈置作業時,內容上宜注意突出開放性和探索性,形式上要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容量上要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作業形式可以有解答題、探索題、想一想、動手做一做等。開展同學間作業相互糾錯。注意作業評判的過程性和激勵性,作業批改要重視學生在解題時的思維過程。同時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儘量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評語,既指出不足,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三、創建師生平等的課堂學習環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係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彰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着教師角色的轉換。如創設情境緊密聯繫生活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再比如安排好教學的層次、精心挑選訓練題進行小結、注意氣氛反饋、重視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個體,而學生是主體,教學中要敢於放,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地學。如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抽象得出,思路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小結讓學生做。要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敢於提出質疑。決定學的結果如何,學生的作用是內因,教師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科學的思維和積極的創新,才能使知識內化和昇華為個人特質。再者,尊重每一位學生,努力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尤其不能歧視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須知,由於每個人的先天和後天的成長條件不盡相同,自然會造成能力上的差異,但這並不是他們將來能否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況且人的智力和能力發展有先後快慢之分。我們不經意的偏見和冷眼也許會讓世界少了一個愛迪生。教師的鼓勵支持是學生找回自信、勇於努力進取的最佳方法。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1

《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是我從教以來上的第一節市級公開課,若干年後改用蘇教版教材,又在市級六年級新教材培訓時上了這節課。“圓柱的表面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難點在於:理解難,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探索側面積的計算過程,有一個“化曲為直”的過程;易混淆,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涉及到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以及圓的周長與面積等概念,學生容易混淆;計算難,無論是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中都涉及圓周率。這學期再一次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我深入鑽研教材,並對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了整理,注重了知識的系統化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化曲為直溝通聯繫。

課前佈置預習作業,找一貼有商標紙的椰子汁罐,沿高剪開你有什麼發現,然後給罐的上下底面剪兩個底面給貼上。課上由一張長方形紙捲成圓柱,平面到立體,而後由圓柱展開成一個長方形,立體到平面。滲透了“化直為曲”“化曲為直”的思想。學生碰到圓柱側面積問題時自然能運用,交流時,説沿着側面上的一條高剪開,把側面展開,成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觀察後説出:展開後的長方形與圓柱側面積的關係。兩者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通過“展”、“圍”的幾次操作,讓學生切實建立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二“生活課堂”建立表象

本節課中,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同桌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推導出來了。 創建“生活課堂”,就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去“實踐”數學、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現。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的平台,讓學生髮現數學問題,並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2

教學中滲透給學生數學方法。每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都會遇到問題,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給學生滲透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進而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他們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我使用各種學具、教具,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不光理解了知識,同時還掌握了一些數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向指路創設情景,提供信息、資料和情感交流等多種途徑,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用“試一試”、“比一比”、“做一做”等體驗方法,將“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再現”,使之成為豐富思維的活動。學生正是在這種“體驗、認識、再體驗、再認識”體驗性學習中,由於每個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思維是獨立的、獨特的,很容易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其創新的潛質有條件得到開發。

在體驗性學習中,通過交流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從其他同學那裏獲得新的思想方法,每個學生又能夠充分地表現自我,學生的思想、能力、個性都是發展着的。每一個學生又都在不同的學習層次上得到自我實現,學生的體驗也是發展的。這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了解決問題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從而在使用方法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3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已經對符號問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觀察、歸納、猜想、驗證能力。由此為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教學策略:對於認知的主體——學生來説,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探究問題的能力,但是對知識的主動遷移能力較弱,為使學生更好地構建新的認知結構,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將在教學中採用誘思探究式教學法並採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使其在“生動活潑、民主開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 以觀察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採用誘思探究教學法,通過課件和師生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創設、引導、滲透、歸納等活動隨時蒐集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調節,查漏補缺,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4

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由於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後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瞭解加法並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並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導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於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説清圖的意思。(校園裏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瞭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2=5。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採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學生已經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2=5”中“3”、“2”、“5”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説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説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後將“3+2=5”意義精簡為“3和2合起來是5”。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擺一擺、説一説,將擺説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接。

看算式,擺一擺則是對數形的結合。 

説一説、填一填。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學生能夠自己看圖説意思、提問題、列算式。通過情境的變化,發現三道 算式中的規律,先是有經驗的積累算式,再由現象觀察算式,到分析算式、比較歸納。

算一算、填一填。直接寫出得數,比較“2+1=3”和“1+2=3”之間的規律:加號前後交換位置的得數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説一説,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學思想。

看一看,列算式。出現整幅綜合圖,讓學生自己從圖中找信息,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學生能夠充分的説圖意,列出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説明學生不但會計算,還能通過加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四、總結突出算理。

本節課的總結關鍵就突出“+”的含義——合起來。在課的最後再回到導入的鋪墊,用分與合的知識解決加法計算。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節,學生一開始出現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裏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分與合的聯繫出現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繫,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節延後出現;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是為學服務的。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5

新課程對數學教學要求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做數學”的過程。與此相對應的,新教材增添了一些實效性、趣味性較強的,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應用能力的章節,也給教師提供了設計的空間。但教材中畢竟還有許多一直就有的“傳統章節”,與實際生活聯繫並不十分密切,屬於抽象的純數學。對於這樣的內容如何處理,才能使之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這需要我們研究新理念,在教學中體現新理念,採用新方法,避免用新書卻走老路的現象。當然,這對教師來説,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合併同類項”這一知識點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為它是本章重點“整式加減”的基礎。這樣一個抽象的“老”知識,如何設計成適合學生參與、討論,滿足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要求的課堂呢?我是這樣設計和思考的:

一、認識“同類項”

我首先設計了學生非常熟悉的一個生活場景:桌面上非常凌亂的課桌,問學生如何整理。學生很容易答出:將文具放入文具盒裏,書整理成一摞,本放在一起,分別擺放整齊。我問學生,為什麼這樣做,引導學生意識到“歸類”的重要作用,即它不僅使生活有條理,更可以在數學運算中達到化簡的目的。

第二步,我又讓他們運用歸類的思想進行速算競賽:

求代數式 和 的值。

有了第一步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一部分學生會聯想到把代數式中的 、 、 ,及 和 、 和 先結合化簡再計算。這時,大部分學生在恍然大悟的同時會質疑: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樣做,這樣做可以嗎?都什麼時候可以這樣做呢?

於是,我安排了一個分組討論活動,論題是:這樣做可以嗎?根據是什麼?哪些項可以這樣結合在一起?學生充分討論,自由發表見解,互相協作,最後得出“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每一項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等(這樣的項叫同類項);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合併同類項)是根據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第三步,為了鞏固學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兩個遊戲:一個是同類項速配,另一個是“找朋友”。

二、學會“合併同類項”的方法

正當學生沉浸在遊戲中的歡樂和喜悦時,我又提出了本節的第二個知識點:合併同類項。玩興正濃的學生顯然覺得這個問題很突兀,於是我設置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5x+3x等於多少?學生齊聲答出8x。我又問,怎麼做的?學生答:5x+3x=(5+3)x=8x(根據乘法分配律),學生又接連做了幾組這樣的題後,我再讓學生總結法則。學生中無人回答,於是我又引導學生從單項式的構成考慮,學生想到單項式由數字和字母兩部分構成,馬上就豁然開朗,總結出“係數相加,結果作為係數,字母及指數不變”的法則。

可見,教師只要設計好教學環節,使學生感興趣,能主動觀察、猜想、推理,順着教師的引導,自主探究,發現總結出要學會的內容,這樣教師則真正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設計者,而學生也就由觀眾變成了演員。

在課後的自我評價中的“你學到了什麼”一欄中,學生除了填寫知識點外,還填寫了諸如“集體的智慧大於個人智慧”、“合併同類項的方法可以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如垃圾分類處理,辦公室格式化等”,這些是我事先都沒想到的。

但是,教學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速算環節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找到簡便途徑,這樣勢必會浪費時間,所以必須做好鋪墊,時間上也要控制好。另外,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討論過程中有部分學生成為發言的中心,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仍只是聽眾。如何處理好這些

問題,使教學更加完善,是有待於我們今後在實施新課程中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

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案例反思 篇16

八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4、15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就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下面我談談這學期來我對數學教學中關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體會: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探索: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説:“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鑽得進去,學習就會有成效”。如何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下面談談我這學期在數學課堂上的幾種做法。

一、“趣”從“史”中來

數學知識的艱辛探索積累過程中,伴有許多動人的史實故事,閃耀着古中外數學家刻苦鑽研、獻身科學的精神光芒。教師應熟讀這些史料,並機智地應用到教學中去。例如複數概念的導入,我先向學生介紹數的概念的發展史:自然數的產生、正分數的產生、負數的產生等,並向學生説明,我國是最早使用分數運算法則和正、負數加法運算法則的國家。而後,又講古希臘數學家希勒索斯因發現無理數而被沉舟身亡的悲壯史實,講意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在他的朋友塔利亞巧解方程的基礎上發現了虛數,講虛數由發現之初被視為“虛幻”“神祕”的數,到揭開神祕的面紗而被廣泛應用的漫長曲折的歷程。學生聽完數學史實故事後,精神振奮,興趣倍增。綜合教材講史,對知識的發生、發展,對培養學生探究精神與優良品德都有極好的感召力。

二、“趣”從“奇”中來

好奇心可以觸發學生的求知動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新奇的材料,創設懸念的情境,使學生帶着疑念的心情,產生揭開知識奧祕的濃厚興趣。例如,在講授“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前,我説:“同學們,我願意在一個月內每天給你100元錢,但在這個月內,你必須第一天回扣給我1分錢,第二天給我回扣2分錢,……即後一天回扣給我的錢是前一天的2倍,有誰願意?”該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心和興趣,他們竊竊私語,出現了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從而促使他們非常認真地投入到探求真知的學習中去。

三、“趣”從“言”中來

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形象描述抽象疑難的數學問題,定能改變學生認為數學枯燥乏味的成見,使學生感到數學課樂趣無窮,耐人尋味。

例如,學生初學立體幾何的一大障礙就是識圖和畫圖,在平面內畫立體圖形的直觀圖時,鋭角、鈍角都可以看成直角,相交或平行的直線可以看成異面直線,這些視覺和想象的矛盾常使學生感到困惑。於是,教師在課堂上可對學生説:“人都是立體的,但照片上的人像卻是平面的,你能在你的照片上摸到你的鼻子的感覺嗎?”學生開懷大笑,從心理上縮短了與直觀圖的距離。再如,《集合》中數集符號的形象識記:“山峯山谷連一起”是自然數集N;“上下皆平平整整”是整數集合Z;“做人要腳踏實地”是實數集R;“啟脣搖舌説道理”是有理數集Q;“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是複數集C。經過這樣的提煉,學生讀起來興趣盎然,記起來牢固實在。

四、“趣”從“趣”中來

數學的抽象性,若能精心策劃設計,往往可以開發出回味無窮的趣味性。例如:題1:甲、乙、丙、丁、戌5名學生進行某種技能比賽,決出了第1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兩名參賽者去詢問成績,回答者對甲説:“很遺憾,你和乙都未拿到冠軍”;對乙説,“你當然不會是最差的”。從這個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多少種不同情況?題2:設想你有三隻箱子,這三隻箱子分別裝有2條黑領帶、2條白領帶、1條黑領帶和1條白領帶。箱子上掛有説明其內容的標籤——黑黑,白白,黑白。但有人換了一下標籤,所以現在每隻箱子上的標籤都是錯誤的。現在允許你從任意一隻箱子裏一次拿一條領帶,但拿時不許看箱子裏面,然後根據拿出的領帶判斷三隻箱子的內容。你最少拿幾次?從哪隻箱子裏拿?這些題目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學生思維活躍開闊,做起來十分投入。

五、“趣”從“用”中來

凡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內容,學生都特別感興趣,教學應儘量多聯繫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有一種親切感。如在講等比數列的應用時,可舉當前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例子:建設銀行受託辦理某單位職工集資建房貸款。貸款期限為10年,年利率為5.22%,(月利率為0.435%)。貸款的償還採用等額均還方式,即從貸款的第一個月起,每個月都歸還銀行同樣數目的錢,10年還清貸款的本金與利息。如果貸款P萬元,那麼每個月應償還多少錢呢?事實表明,聯繫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學生津津有味,全神貫注,並且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趣”從“美”中來

“哪裏有數學,哪裏就有美。”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學因素,充分運用生動的語言、傳神的手勢、直觀的教具、形象的媒體和精美的板書,為學生創設優美和諧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美的觀點去感悟、理解和變通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審美的愉悦中,激發興趣,豐富想象,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在“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一節的教學中,應向學生呈現橢圓圖形的和諧、對稱美,建系取點的結構美,標準方程的簡潔美等。

七、“趣”從“愛”中來

“哪裏有成功的教育,哪裏就有愛的火焰在燃燒,熾熱的情感在昇華”。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學對象是有情感的學生,他們有着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師更多的理解、信任和關愛。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精深的數學知識、嚴謹的教學態度、嫻熟的演算技能和高超的解題方法,而且還要具有樂教愛生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教師站在講台上要用期待的目的注視着學生,用高昂的情緒感染着學生,用激動的語言鼓舞着學生,用藝術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知識變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渴望探索真理的活動,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證明,教師注重情感投入,將會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振奮,學習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共鳴,使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學成績有所提高,在本學期期會考試中我所任教兩個班級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vklj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