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團隊遊戲 >

室內經典的團隊遊戲

室內經典的團隊遊戲

報數

室內經典的團隊遊戲

所需時間:30-60分鐘,由團隊的人數的多少決定,培訓者打算用多少時間做此練習。

小組人數:越多越好

所需物品:秒錶

遊戲概述:一個關於促進團隊效率遊戲

目的:

1、 使團隊通過競爭提高他們的效率。

2、 使隊員看到團隊的責任心

步驟:

1、遊戲第一步就是將所有參加的人,要求在兩分鐘之內分成平均分成兩組。

2、挑選男女隊長各一名,組織團隊進行比賽(隊長不參加比賽。)

橡皮筋

遊戲方法:

將學員分成兩組,一組學員排成一排,站在凳子上。給每位凳子上的學員發一支牙籤銜在嘴裏,給第一位學員的牙籤上套一個橡皮筋,要求第二名學員用牙籤接住後向下傳。第三名接住後再往下傳……直到最後。而站在地上的一組學員除了不能推凳子上的人外,可以用任何辦法進行干擾,如果橡皮筋掉了的話,就要重新開始。

一組傳完後,兩組隊員交換角色。

分析:體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方法。

連點遊戲

這是個帶有些性格測試的小遊戲,可以用來訓練團體合作、找尋問題的解決途徑。遊戲可安插在培訓課程的任何時段中進行,還可安排在等待遲到者的間隙。

目標:

1. 説明大多數人是具有競爭性的。

2. 訓練團隊協作。

3. 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

遊戲過程:

告知所有學員他們要做的是個小遊戲,讓每人選擇一位同伴組成小組,分發給每個小組一張帶有許多黑點的圖片(如圖1)和筆。講述任務:每組中第一位組員首先將兩個橫向或豎向的黑點相連,小組中第二位成員依樣連點,但必須接着前一位所連線的任一段。然後再由第一位組員繼續完成相同的動作。

在遊戲過程中,整個線條的首尾不能相連。如有必要,可以出示樣圖(如圖2)。遊戲時間限定於2分鐘左右。當所有人完成遊戲,看看他們的成果,哪個小組中的哪位成員連的點最多。一些人在描述中會提到諸如輸、贏這類的問題,而這些在遊戲開始時並沒有提及。然後討論,為什麼他們會將一個簡單的遊戲看作是一個競賽。還可以進一步探討如假設、團隊合作等問題。

討論:

1. 為什麼人們會假設這是一個競賽?

2. 我們能否得到雙贏的結果?

3. 在工作中有類似情況嗎?

3、教練要求隊長宣誓,問三個問題:“有沒有信心戰勝對手”、“如果失敗,敢不敢於面對隊員的指責”、“如果失敗,願不願意承擔由此所帶來的一切責任”

4、教練宣佈比賽規則

1)全隊學員進行報數,速度越快越好;

2)分別進行8輪比賽,每輪比賽間隔休息3分鐘、2分鐘(2次)、1分半鐘2次、1分鐘(2次)

3)每輪比賽進行獎懲。輸者,由隊長率領隊員向對方表示誠服,並對對方隊員説:“願賭服輸,恭喜你們!”並有男女隊長做俯卧撐10次,如果以後再輸,俯卧撐的次數將會乘倍遞增。贏者,將全隊哈哈大笑,以示勝利。

4)將每輪比賽的結果記錄在白板上。

5、遊戲結束,播放抒情音樂(熄燈),誦讀一篇散文(記述文,並在最後一輪失敗的人當中在做俯卧撐的時候,讓學員深深感受到責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生)。

6、誦讀結束,教練引導大家討論:

討論題目:

1、 每個人都同意所有的意見嗎?如果不是,為什麼?

2、談談責任心對我們人生的體會?

踩報紙

參加遊戲人員在10人以上,在規定的時間(由講師視人數多少而定)內全部站到1開的報紙上,(特別説明,全部的腳不能站出報紙的邊界)

分析:

解決問題的思路要突破限制,要敢於嘗試、大膽想象,並善於實驗學員的建議,排除不可行的方案

今天先到這吧,世界盃要開始了,閃……

大樹與松鼠

適合人數:10人以上

材料及場地:無

適用對象:所有學員

時間:5-10分鐘

操作程序

1、事先分組,三人一組。二人扮大樹,面對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一人扮松鼠,並站在圓圈中間;培訓師或其它沒成對的學員擔任臨時人員。

2、培訓師喊“松鼠”,大樹不動,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須離開原來的大樹,重新選擇其他的大樹;培訓師或臨時人員就臨時扮演松鼠並插到大樹當中,落單的人應表演節目。

3、培訓師喊“大樹”,松鼠不動,扮演“大樹”的人就必須離開原先的同伴重新組合成一對大樹,並圈住松鼠,培訓師或臨時人員就應臨時扮演大樹,落單的人應表演節目。

4、培訓師喊“地震”,扮演大樹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並重新組合,扮演大樹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樹,培訓師或插其他沒成對的人亦插入隊伍當中,落單的人表演節目。

團隊遊戲:人椅

形式:全體學員一起參加

時間:5分鐘

場地:空地

目的:讓學員體會到團隊的協作及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令課程進入高潮

程序:

1、全體學員圍成一圈

2、每位學員將雙手放在前面一位學員的雙肩上

3、聽從培訓師的指令,緩緩地坐在身後學員的大腿上

4、坐下後,培訓師再給予指令,讓學院叫出響應的口號(例如:齊心協力、勇往直前)

5、最後以小組競賽的形式,看看哪個小組可以堅持最長時間

討論:

1、在遊戲過程中,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發生變化?身體和聲音是否也相繼發生變化?

2、在發現自己出現以上變化時,是否及時加以調整?

3、是否有依賴思想,認為自己鬆懈對團隊影響不大?最後出現什麼情況?

4、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勝利,什麼是相當重要的?

點評:

1、千萬別以為這麼多人,只有你一人鬆懈一下沒關係;若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你休想坐着,那隻能是被重重地壓在地上。

2、要想坐得長久,坐得最舒服,每個人就應該先當好一把椅子。

溝通遊戲:傳話筒

首先向大家道歉,前段時間身體欠佳,一直無法上網回覆諸多帖子,只好勞煩如風打理專欄!

這個遊戲是溝通技巧裏常用的,就是培訓師寫一段話,讓一組或幾組學員的第一位學員過目,不準記錄,不準朗讀,之後請他將信息悄悄地轉告第二位學員,注意不能讓其他學員聽到,依次傳遞,讓最後一位學員將他聽到和理解的信息寫在白板上,這時培訓師再公佈他一開始的那段話,看看有什麼區別。我做過許多次,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答案。

點評:

1、在以“聽和説”作為主要信息傳遞方式的過程中,由於信息傳播者表達力和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力各有不同,信息往往無法完全準確地傳遞。你想説的和最後對方理解的往往有很大的出入。

2、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被遺漏,這就要求我們儘可能選擇能將信息完整保留的傳遞方式,如:書面、錄象、錄音等原始信息載體。

3、要想達到有效溝通,必須採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和儘可能完整地保留信息。

激勵遊戲:愉快地走開

形式:集體參與

時間:5分鐘

道具:小卡片

場地:不限

應用:建立員工積極上進心的效果會很好;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

目的:使學員帶着歲自己的正面評價高興地離去

程序:請每位學員為其他每位學員填寫一張卡片,完成句子“我最喜歡(人名)的一點是……”或者“我在(人名)身上看到的最顯着的優點是……”

一天的課程結束後,把收上來的卡片發給對應的每位學員,這樣,每個人都能帶着對自己的正面評價愉快地離開。

在連續幾天的課程裏可以把這一活動多做幾次。

本遊戲適合與小於25人的課堂

點評:

1、如果你的時間充裕,可以大聲朗讀卡片上的內容,然後把卡片發給被評價的學員。

2、通過這樣的遊戲,使學員繼續保持他的優良品質並給其他人以鼓勵

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聰明的人總是關注他人的優點,因為他們知道,別人的缺點與自己沒有關係。3人行,必有我師,學會欣賞他人、讚美他人,是讓自己迅速成長的捷徑!

一杯水的啟示

已經倒滿水的一杯水還能放進什麼?參照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做法,我們可以在課程之前讓學員通過實踐體會潛能無限的道理

在這個月的公司經營銷售總結會上,幾個部門主管大倒苦水,均反映本部門的業務難以開展,理由種種,都有道理。看着各部門呈上來的銷售記錄,總經理緊鎖眉頭,低頭不語。

過了一會兒,總經理便吩咐祕書小姐拿來一杯水。玻璃杯裏的水滿滿的,清澈見底。總經理對大家説:“現在誰能告訴我,這杯水滿了沒有?”對於總經理的提問,大家顯得有些疑惑不解。這時,總經理身邊的設計部主管非常確定地説:“還有兩毫米!”“非常正確,還有兩毫米,現在我們請在座的任意兩位上來,將這些回形針分別放人杯中。”總經理再次提出了要求。儘管大家都有些不明白總經理的意圖,還是有兩位同事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兩人分別拿一盒回形針,你一個我一個地往水杯裏放着。水杯裏的水逐漸上升了,當水上升了1毫米時,兩位同事猶豫了,由於擔心水會溢出來,他們的動作越來越慢了,每放一個就低頭瞧一下,你一個、我一個……終於水滿了,兩位同事停住了。“不能再放了嗎?”面對總經理的疑問,兩位同事及在座的各位部門主管都肯定地回答:“不能再放了!”“你們繼續放,試一試!”在總經理的鼓勵下,兩位同事再次抬起了手,非常温柔地放了下一個回形針。咦?水居然沒有溢出來。再放一個,水還是沒有溢出來;再試一下,水明顯高出杯沿1毫米,但水仍然沒有溢出來……大家眼裏都有了驚奇的目光。“1個、2個、3個……80個、81個……100個……”看着一個個回形針沉入杯底,大家情不自禁地數起數來。

一杯水,明明看着已經很滿了,它卻仍有容納上百個回形針的空間。我們總是習慣性地為自己設限,過高地估計困難的程度,而低估了自身的潛能。確實,平常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太容易向困難低頭了,我們應該儘量試一下!而往往就是這一下,便有一個質的飛躍。

鼓掌一分鐘

“在一分鐘內你最多能鼓掌多少次?”

培訓師這樣問學員,讓學員自己給自己一個界限,然後鼓勵學員嘗試增加設定的數量,直到沒有人再提出更高的界限。

然後由培訓師按秒錶計時,讓學員竭盡全力鼓掌,看在一分鐘之內到底能鼓掌多少次?

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不信,試試吧!

標籤: 遊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tuandui/rrjr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