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過新年中國傳統禮儀

過新年中國傳統禮儀

中國的禮教一直赫赫有名,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禮節已經被人民遺忘淡化。其實,“禮”一直中國文明史裏不可偏廢的內容,新年快到了,有哪些禮節還值得我們傳承,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新年中國傳統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過新年中國傳統禮儀
過新年中國傳統禮儀

1、不許吧嗒嘴兒;

2、不許叉着腿兒;

3、不許斜楞眼兒;

4、不許羅着鍋兒;

5、不許不稱長輩為您;

6、不許擄袖管兒;

7、不許挽褲腿兒;

8、不許攪菜碟兒;

9、不許筷插碗兒;

10、不許嘬牙花兒;

11、不許抖落腿兒;

12、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説話兒;

13、不許當眾喳呼;

14、不許説瞎話兒;

15、夾菜不過盤中線;

16、不許吃飯咬着筷子;

17、不許壺嘴對着人;

18、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只能夾眼前的;

19、吃飯前要禮貌性的招呼長輩,長輩坐下説吃飯才能吃;

20、作客時,主人動筷子客人才能動;

21、不許拿筷子、勺子敲碗;

22、不許反着手給人倒水或倒酒;

23、吃飯不能西里呼嚕出聲;

24、不許壓人肩膀;

25、倒茶不能倒滿;

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牀;

27、做客不許進沒有人的房間;

28、站不倚門、話不高聲;

29、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

30、出門要説一聲。

春節的傳統禮儀去哪兒了

中國的文化傳統到處在式微、在衰落,這是一個趨勢。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地方,現在越來越找不到“中國”。我們不妨把中國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經濟最發達、媒體最集中的區域——沿海以及交通比較發達的城市——這是被全球化深刻影響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生活方式已經與西方人越來越接近,共享着好萊塢電影、玩F1賽車、説英語、吃西餐、過聖誕節、復活節、情人節。他們中的很多人,講起西方的習俗頭頭是道,説起中國的卻不甚了了,已經漸漸成為地球村的成員。與之相對,中國還有一塊還沒有被全球化波及的區域,比如説農村、少數民族地區,那裏依然保留着一些民俗化的傳統,但是在現代化、全球化中,這樣的地方正越來越少。

日常生活中傳統禮儀的崩潰

文化這個東西很複雜,它是一套價值、是一些觀念、是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套具有公眾性的儀式。對文化的感受和傳承都需要一套禮儀,現在中國文化這套禮儀可以説已經崩潰了。在我小的時候,春節有春節的樣子,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包湯圓,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問題不在於做,在於做的過程,正是這個做的過程給人一種節日的氛圍,但現在這些東西已經被快餐化、社會化了。近年雖然恢復幾個傳統節日作為公眾假期,然而這些節日也就被看成是一個不用上班的休閒假期,節日與假期是不一樣的,假期是私人的,而節日是公眾的,公眾的節日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在今天,中國的節日,無論是國慶,還是春節、中秋,都被私人化了,節日假期化。它不再具有民俗節日應有的一套文化儀式,恰恰是這套儀式在過去是非常豐富的。物換星移,人的內心與宇宙、與自然、與文化相通的一套規則被破壞,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出現了斷裂。是否現代化、全球化必然如此?不盡然。同樣的東方,如果過春節的時候在香港,你就可以看到每年七年級有國泰公司組織的花車巡展、年八年級晚上維港有煙花匯演,這都是公眾的儀式。與之相對,現在中國大陸這些儀式已經沒有了,如果有的話也僅僅是私人的、家庭的,而非社區的、地方的、公眾的儀式,這是一個很大的衰落。當韓國人將“端午祭”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真是“禮失求諸野”——這個節日儀式是由中國流傳到韓國去的,韓國迄今保存的很完整,得到了世界的肯定。而在中國,這套東西卻完全消解了,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禮儀的崩潰。沒有了這套禮儀,要把中國文化的價值繼承下來,很難。

這套禮儀為什麼會沒有呢?最早是受到政治運動的打擊,人們認為這都是封建的、迷信的;全球化之後又受到了西方的衝擊。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現在是有市民,沒有市民社會。如果有社會的話,一定會創造出一些儀式來鞏固這個社會。現在中國的農村裏面可能有些家族在復興,他們還有可能通過宗族的儀式來恢復逝去的禮儀。在城市,都是陌生人,人們搬進新的社區,這些社區完全是功能性的,不具有文化性。人與人之間沒有宗族、鄉里的聯繫,很遠很疏離,我把它稱之為非人格化的關係,或者説是契約關係、市場關係,很少有非市場的、人格化的交流。這套禮儀的消失導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中國,導致年輕人把西方的東西拿過來作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儀式。即使是洋節,無論聖誕節、情人節,在中國也都是私人性的,與公共生活沒有關係。在今天的中國,缺乏的恰恰是公共生活,是公共生活中的文化禮儀。現有的祭黃帝、祭孔子、祭大禹,活動背後都充滿着商業的色彩、經濟利益的衝動,與日常生活沒有關係,甚至是反日常生活的。

鏡子:台灣、新加坡

禮儀的衰落是可悲的。在儒家文化的核心區域中國大陸,這套禮儀衰落非常嚴重,而同為儒家文化圈的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韓國,傳統文化都遠比中國大陸保存得好。我曾在新加坡度過當地的中元節,感觸很深。中元節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目蓮救母的故事,自古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拜祭亡魂的“鬼節”。體驗新家坡的中元節,就不難看出傳統文化在一個社區、一個羣體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新加坡同樣處在全球化之中,由於昔日的甘榜(馬來語音譯,也就是故鄉、家鄉的意思)都變成了新的城鎮,當年守望相助的“厝邊”(鄰居的閩南語發音)各分東西,平日難得一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宴會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歡聚敍舊的機會。同住一個組屋區的居民,新老“厝邊”齊聯歡,藉此機會聯絡感情。中元節集會還讓在同一商業區做生意的商家小販加強聯繫,讓同公司、同工廠的員工增進感情。許多大企業、大酒店的華裔員工歡慶中元節,洋老闆、洋主管都會來湊熱鬧,他們為的顯然不是拜“好兄弟”(老百姓在中元節期間為避諱,將亡魂稱為“好兄弟”),而是為了入鄉隨俗,與屬下融洽關係。不同種族與不同宗教信仰的同事、工友一同參加中元宴會,這已經成為一種風氣,體現了中元節的多元性。同時,中元節也給慈善福利團體、社區組織提供了籌募善款的大好機會,許多民間福利機構、宗教福利團體、民眾聯絡所,都可以在中元節籌募到大量的善款。中元節歌台,每晚演出二三十台,表演通俗歌舞和連場諧劇,新加坡本土的俗文化奇觀,也只有在中元節才看得到。

我曾六次到過台灣,深感台灣在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方面比大陸做得好。最近開放大陸游客赴台旅遊,我建議大家不要把重點放在欣賞山光水色。就景觀而言,無論是城市時尚還是自然風光,台灣都無法與大陸相比,但台灣在保護草根文化方面,令人驚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觀世界一流,但到處都被商業開發所破壞,鄉村與城市都失去特色,走到那裏,縣城基本是一個模樣。台灣是一個小小的島嶼,但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樣是台東,花蓮、屏東、宜蘭,就很不一樣。如今在北京、上海,還吃得到地道的小吃麼?沒有了。我們現在推崇的是連鎖餐飲,風味小吃都被摧殘殆盡,而在台灣街頭、到處都是價廉物美的小吃,草根文化保存得非常完整。我小時候最喜歡吃一種鹹豆漿,在每一條街道得小飲食店都有賣,真是妙不可言。如今在上海只有永和豆漿連鎖店在賣,但味道已經不純正,全球化就是平庸化。前幾年我去花蓮,竟然在東華大學旁邊一家非常“土”的早餐店裏再次喝到童年的美味,台灣的真正魅力就在這裏,在這種草根文化,在到處都洋溢着的人情味,文化人像文化人,儒雅有禮,民眾像民眾。純樸大方。那是一個在大陸已經流失了的中國。中國文化在哪裏?不在大陸,而在寶島台灣。

社會的衰落會使文化成為孤魂

在歷史上,新加坡、香港沒有經歷過類似“五四”那樣的啟蒙運動,古老的文化傳統一直延續;台灣、日本、韓國經歷過類似的啟蒙運動,但是並未像中國大陸這樣有過全盤反傳統的歷史。在這些地區,傳統文化能夠被相對完整地保存下來。但是在中國大陸,從五四到文革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傳統受到一次又一次地衝擊,如今傳統已經支離破碎,不再具有完整性。從晚清開始,中國人落後捱了打,就要“迎頭趕上”,學習最新的東西,學習現代化。中國人一方面很保守,另一方面又非常的逐新,這是中國人性格中非常矛盾的兩面。傳統與現代似乎勢不兩立,日本、韓國、新加坡就沒有中國這般的涇渭分明。

很重要的是,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在整個現代化進程當中,社會沒有被解體,得以相對完整地保持下來。地方自治、傳統族羣的保持乃至新社區的出現,都是這些地區現代化之中的一部分。文化是一個“魂”,這個“魂”一定要依附於某一個“體”上。這個“體”應該是社會,靠國家是不行的,國家不需要文化,只需要意識形態。這裏説的文化是一種民俗意義上的文化,是能夠把社會整合起來的一套禮儀和價值觀念,中國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社會不斷被解體的過程,不僅表現為傳統的家族、宗教的解體,也表現為新的社會團體遲遲沒有產生。即使產生了,也缺乏制度化和合法化。從1949年到1978年,差不多30年的時間裏,中國只有國家,沒有個人,更沒有社會。上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提倡“小政府大社會”,提出建立新型的社會,傳統文化有了振興的希望。但是這幾年,“小政府大社會”似乎不提了,變成了“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很多本應該由社會發揮的功能,又重新回到政府身上。社會的衰落使得文化成為一個孤魂,只能在觀念的形態裏飄蕩,無法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層面;而由政府意志推動的文化背後,似

乎都有令人可疑的意識形態動機;而由商業推動的文化,更充滿了銅臭味。中國文化在哪裏?

脱離社會的士紳使傳承失去依託

知識分子在傳統中國叫做“士紳”。士紳在文化上承擔着兩種功能:第一是大傳統的傳承,士紳們通過對經典的書寫、闡釋和宣講,為天地立心,為社會確定基本的價值,這被稱為精英文化。第二種功能是在小傳統之中,士紳作為地方特別是社區與鄉村的領袖,通過言傳身教,教化天下,形成一代風氣,感染天下百姓。傳統中國的士紳是社區中的核心人物,沒有士紳就沒有社會,因為他們在社區中是最有影響的人,最具有道德權威的人。通過士紳肩負的這兩種功能,社會與國家之間才得以相互溝通。

晚清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現代知識分子繼續發揮着傳承和創造大傳統的功能,其中一些人成為學院精英,一些人成為媒體的意見領袖。但是在小傳統領域,在地方上,知識分子的影響越來越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是相當一批知識精英被學院化、專業化了。他們逐步脱離農村,脱離社會。即便身處大城市中,也與這個城市沒什麼關係。他們長期生活在學院裏面,不知民間疾苦,即使是那些激烈的左派,發出的抗議之聲也只是道義上的想象,無法像過去那些生活在社區的鄉紳那樣,對百姓的疾苦有深切的體會。這種斷裂產生之後,今天的知識精英就與社會越來越沒有聯繫,不再像傳統士紳那樣在基層社會裏扮演一個精英的角色。所以在小傳統方面,當今的知識分子已經不再是社會精英。基層精英的角色現在是由另外一些人來扮演——商界領袖、退伍軍人以及其他地方勢力。

當城市知識分子們離社會漸趨遙遠,只是通過媒體這樣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參與社會的情況下,希望或許在鄉村知識分子身上。那些在鄉鎮基層的中國小教師,能否扮演過去鄉紳的角色?能否在社區的重建、鄉村的重建方面,成為新的社會精英?還是知識分子註定只能邊緣化,他的角色已經讓位給商業精英和政治精英?然而,那些商業精英和政治精英對文化有多大的興趣呢?

現代社會的特點是多元,可以有多種多樣的選擇。文化的特點也是多元,和諧的真正意義是和而不同,如果都是“同”,就不成其為和諧了。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取向——西方和本土不同的趣味裏面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是現代人自由的地方。全盤西化與全盤守舊都很可怕,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繽紛燦爛的世界。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民俗文化實在太微弱了,每天、每小時、每一分鐘都在流失。假古董的修繕不代表中國文化的復興,時尚式的讀經也未必找得到中國。重要的是珍惜中國文化的“魂”,併為這個魂重建現代社會之“體”。

標籤: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0e3k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