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中國傳統文化之禮儀

中國傳統文化之禮儀

在古代,禮儀是指禮節和儀式的總稱。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極其豐富,涉及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發展變化。它不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着重大意義,對我們整個民族以及個人都有着深刻影響。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之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中國傳統文化之禮儀
中國傳統文化之禮儀

1.用膳禮儀

尊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其中很明顯的體現在用餐禮儀上。開始用餐時一定是長輩先動碗筷。而且吃飯時,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咀嚼飯菜要閉嘴咀嚼,細嚼慢嚥,並且儘量做到食不言。

2. 行走之禮

古人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3. 見面之禮

古人對見面時所行的禮儀也很重視,有拱手禮,作揖禮,跪拜禮。拱手禮為最普通的見面禮儀,雙手合抱,置於胸前,立而不俯。 作揖也是雙手抱拳,拱起按下低頭,上身略向前屈。跪拜禮為古代下級向上級,平民向官吏所行之禮,較為常見。現今也只在偏遠鄉村拜年活動能夠見到。

4. 入坐之禮

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

中國文化5020xx年連續不斷,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經常談到了博大精深,有比較代表性的四個特點:

一,強調統一的政治理念;

二,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三,以和為貴的思想;

四,天人合一的思想。

強調統一的政治理念。看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一回開篇就有“話説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兩句話中分久必合是正確的,因為它反映了中國歷史,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規律,合久必分,這句話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就很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很容易掩蓋千百年來廣大國民的強烈要求、信心、勇氣和決心。

早在漢代,從董仲舒時期開始的“大一統”思想已經在中華民族的人民心裏佔有一定的地位。他就説:春秋大一統的思想,天地之常經,古今之同誼。自然界裏邊從古至今是亙古不變的一條政治。以實踐來檢驗,確實大一統的思想總體上來講是深得人心的。因為道理非常簡單,一個社會要發展要繁榮,那就離不開民間的交流。外界的衝擊要比安於現狀好,民間的交流要比固步自封好。

從中國的文化背景下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光宗耀祖的這種思想意識既是合理的,又是必然的。因為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人長大以後,報答自己的父母,所以具有合理性。另外一個方面,它有一定的必然性。必然性是説在中華大地上,它有一種天然的導向,光宗耀祖就等同於為國盡職。

第一點,國與家的內涵,古代中國幾千年來是家國同構,家與國合二為一,如果由現在比較客觀的眼光來看,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解讀,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但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來看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現象,這個特殊的現象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沒有的。長期以來,我們把國就稱為國家,在這裏邊已經摺射出了中華民族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

第二點,孝道。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中,儒家中在人際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當年的孟子提出了五倫的人際關係的思想理念,忠、孝、悌、忍、善。正是在此基礎上,到了漢代又形成了三綱五常的概念,三綱五常概念的核心是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孝”。忠和孝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早在春秋晚期有一個季康子諮詢自己的老師孔夫子治國之道,一個國家要治理好應該怎麼辦?孔子回答他:“孝慈則忠。”用現代的話來表達,只要這個人做到了孝道,那對於國家就一定是忠誠的,由此可見忠和孝的聯繫非常地緊密。所以在中國文化歷史當中,光宗耀祖的思想和行為大行其道。

司馬遷是忠、孝觀念體現的一個典型,在最後一篇《太史公自序》有這麼一個記載。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躺在病榻上淚流滿面,拉着兒子司馬遷的手説:“我們司馬氏世代都是世家,你一定要繼承祖業,揚名於後世,榮耀父母,此孝乃是最大的孝,我最擔心的是你完不成這部通史,你一定要牢牢不忘。”司馬遷非常完美地實現了祖上的囑託,他通過自己完成在中國歷史上的一部通史以體現他一個忠、一個孝的忠孝理念的典型。

説到中華民族的孝道,不僅僅是中國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當中也是很典型的,我這裏説兩則故事。有一棟各個民族的人來住的大樓失火了,從這個大樓裏跑出來的人都是帶着自己最珍愛的東西往外跑。猶太人是做生意的,我們看到猶太人背後揹着錢袋子。法國人就比較浪漫,看見法國人往外面跑,背上揹着自己的小情人。這時候看到一箇中國人往外面跑,他背後也揹着白髮蒼蒼的老母親。

還有一則故事,有一次有一位老師讓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學生寫作文,以大象為背景來寫作文,因為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國家,一看這個題目就很有意思,德國人擅長思維,所以題目是《大象的思維》,法國人比較浪漫,他的題目是《大象的情愛》,俄羅斯青年的題目是《俄羅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象》,中國學生的題目是《大象的倫理》。以上兩則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孝道這種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色。

中國傳統文化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以和為貴。在東漢的許慎《説文解字》當中對“和”加以解釋,提到八個字“調聲曰和,調味曰和”,用現在的大白話是説,調配音律就叫做和,調味就叫做和。

春秋時期一個叫做晏嬰的人,根據《晏子•春秋》的記載,他的頂層上司齊景公有一次見到晏嬰就問:“你經常談到這個和,到底什麼叫做和?”晏嬰就説:“我可以給你打兩個比方,比如一杯美味的湯,它之所以成為美味的湯,是因為有味的搭配,味是酸甜苦辣。所謂和就像一首美妙的樂曲,這首樂曲之所以美妙,是因為五聲(宮、商、角、徵、羽)的協調。”所以從20xx年前以來,關於“和”的這種思想理念就在中國傳統文化,就在炎黃子孫的使用當中進一步延伸和發展起來了。與和密切聯繫的一些詞彙都是這個意思,如和諧、協調、融入等,都與和有關。

每當提到“和”的時候,就很容易讓人想到《周易》裏邊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那這兩句話表面上説的是自然界的現象,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中華民族兩種基本和諧。前一句話,“天行健,天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中華民族就像天體運行,周而復始,頑強拼搏。後一句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那是指中華民族就像大地母親那樣胸懷寬廣,包容萬物,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沒有前者就不能生存,沒有後者就不能共存,前者是剛,後者是柔,兩者結合是中國的一個成語——剛柔相濟。

和為貴的思想體現在幾個方面。中國20xx多年來有一個座右銘,是孟子説説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這個思想體現在中華民族的方方面面,大而言之是處理國家大事。

司馬遷《史記》裏記載中華民族的始祖説:“監於萬國,萬國和。”當時説監於萬國必須和諧,這個國可不是國家的國,這是原始社會,這是指部落,部落之間的協調。到了帝堯時期,也是協和萬邦,萬邦也是存在的,很多部落和諧共處。

處理國家大事是這樣,處理家事亦如此。當一對青年男女就要結婚,步入婚姻的時候,這時候人們對他們最好的祝福是這樣一些話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白頭偕老”。

當兩個人組成家庭之後要養育子女,這樣就有一種父母與親子之間的關係,即家庭成員的關係,這也是有一定的和諧的概念,父慈子孝,父母要慈愛子女,子女要孝順父母,所以一個家庭的座右銘是“家和萬事興”。

家庭是這樣的,那鄰里之間其實也是這樣的,我們經常有一句老話可以來説明這個問題,“遠親不如近鄰”。和為貴的思想在中國的外交方針裏邊也是這樣的,睦鄰、富鄰,這都體現了與人為善的思想。

和是有原則的。孔子講的最合理、最客觀。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兩句話的關鍵詞是兩個,一個是“和”,一個是“同”,“和”是真正的和諧,“同”是同流合污。所謂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之間是真正和諧,而不是同流合污的。小人則不然,小人是講同流合污,而不講真理。

“天人合一”思想:從意識形態領域,先人經常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如老子有一句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裏面的一、二、三如何理解?按照主流思想的理解,我也認同這個理解,“道生一”的“一”是指原始狀態下的衝氣,“一生二”是陰陽這兩類元素,“二生三”是天、地、人。這裏邊顯然有一個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夠清楚。在莊子裏邊説得相對比較清楚,“天地與我並存,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個人的主體都是共生共長的,在管子裏面,也從另外一個層面也反映了天人合一,其思想是,中國雖然地大物博,河流眾多,森林廣袤,但我們一定要有節制,比如捕魚不能濫捕,森林不能濫伐,這種有節制的思想其實也是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標籤: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76xo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