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新世紀數學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世紀數學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

論文摘要:高中數學試驗教材已於三年前在山西、江西、天津三省市進行試驗,去年高中數學試驗教材又增加了安徽等省市進行實驗。至今,高中數學試驗教材已在全國十一個省市試用。按照國家教育部計劃,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將在2010年在全國實施。作為未實行高中數學試驗教材,福建省將如何作好實施前的準備呢?筆者有辜參加了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對《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工作組制定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進展狀況》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對已實施高中數學試驗教材的省市進行調研,提出了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能轉變,旨在於為即將實行高中數學試驗教材的同仁進行共同探究。

新世紀數學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

中學數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教育學生:陶冶學生,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學教育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為適應這種要求,高中數學試驗教材已在全國十一個省市試用。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也在討論制訂之中 。但我們知道:從教育的效果來看,課程可分為預期課程,實施課程和實現課程三種。預期課程是由國家政府部門和教育專家們制訂的,而實施課程是教師根據自己對預期課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觀願望所決定的。由此可知,預期課程設計得再理想,如果教師不能按要求去實施,那麼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們説:中學數學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數學教師。為使中學數學課程改革能夠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能夠順利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的。筆者認為有必要,根據素質教育目標,新的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和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框架,對中學數學教師的角色做認真的研究。

一、 課程標準對中學數學教師角色的期待

(一)課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師具有全新的教育觀念

教育不僅具有生產力等經濟功能和價值,而且這種價值和功能要與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道德品質的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文精神的培養相協調。而我們原來的有些教育方法,對學生個性心理的發展,以及創新素質的培養是格格不入的。針對這一客觀事實,教師的職能應該做相應的改變,由封閉式的教學改為指導學生"開放式學習,"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

另外,"雙基"是我們的特長,但"雙基"是隨着時代而變化的,"代數運算的熟練和邏輯推理的嚴謹"雖然是雙基的兩個基本點,但歸納、猜想、創新的思維方式,廣闊的數學視野,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去應該是"新雙基"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學數學教師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二)課程中新內容的增設,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

新課程中,增設了"數學建模,探究性問題,數學文化"這三個模塊式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增設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這些內容要求教師要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因此,要求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要能夠推崇創新,追求創新和以創新為榮,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鋭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超前性和獨創性。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信息,有創新的數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善於創設"創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三)新課程的多樣性、選擇性要求中學數學教師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新的高中課程,具備有多樣的選擇性,在共同基礎上設量不同的系列課程,以供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發展的選擇。整個高中數學課程體系,包括課程設置,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都將致力於根據學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徵以及未來職業需求和發展需要,向他們提供側重於不同方面的數學學習內容和數學實踐活動。

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有能力勝任不同的課程,既能教基礎課程也能教系列課。教師不僅是解惑者,還應是問題的診斷者,學習的啟發者,還要求教師能瞭解所教學生的個性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選擇所學課程。

(四)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格

首先,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把自身知識的更新視為一種責任,使"終身學習"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其次,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並通過他"映照"在學生的人格世界中,作為數學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按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去塑造自我,實現"超我"。

二、中學數學教師應做角色轉變的準備

(一)教師思想觀念的更新

首先,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要擺脱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認識到:"數學素質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而"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要真正理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世紀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師要認識到在未來社會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獲取知識本身更重要,獲取信息的方法比獲取信息本身更關鍵。教師給學生的應該是方法庫,工具庫。教學模式應是:知識,素質,創新能力的三維教學模式。

(二)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

教師的知識結構是由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組成。

未來社會的知識結構應是:信息化板塊結構,集約化基礎結構,真線化前沿結構。教師作為社會化的人,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從課程改革來看,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增加很多新的知識內容。有些內容是教師學過的,也有內容是教師沒有學過。為了適應教學,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一些培訓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誌、信息技術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分自己的實踐知識。數學文化課的開設,綜合課程的開設,要求中學數學教師要了解數學史,瞭解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瞭解數學在其它相關學科的應用等。也就是説數學教師不僅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瞭解。

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也會更加複雜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能夠以新的教育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教學工作。

(三)教師心理觀念的更新

在只有語言的傳媒時代,教師有絕對的權威,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在文學出現以後,這時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是主演,因為學生必須通過教師的教學,才能獲得必要的知識,進而才能自己閲讀書籍。到了信息時代,學生獲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時學生獲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師快,比教師多。所以這時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沒有了絕對的權威。這是教師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個事實。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將扮演着多種角色,從多方面影響着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遞者,他還是學生的榜樣,集體的領導者,人際關係的藝術家,心理治療工作者,學者和學習者,以及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活動是在師生雙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在教師良導作用下才能得以發揮,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是建立在學生的主體作用之上的。只有當師生之間互相作用,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得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才能獲得充分的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伙伴的關係。教師是組建者,引導者,解惑者。教師與學生在人格是平等的。這是教師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個事實。

教師在學生面前的角色變化必將成為事實,我們教師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 教師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 教師要提高把握新課程的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在保證基礎知識的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能力的培養的前提下,刪減了傳統的初等數學中次要的,用處不大的,而且對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的內容。與此同時,增加了一些為了進一步學習打基礎,有着廣泛應用的,而且又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新知識。作為中學數學教師首先要了解減去什麼,增加了什麼?其次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對知識點的分佈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學時要把握每一處出現時的度,防止因不瞭解整體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幾次達成的知識作一次性處理。提前拔高。對新內容,應分析為什麼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樣教學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範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要求,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應試是否需要作棄取。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識點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

(二) 教師要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髮展,新的課程標準中,已將計算器的應用引入教材,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將進入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腳本,能使用常見的數學教學軟件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有能力在網絡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等。在助學方面:教師能夠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實驗。例如利用動畫技術演示幾何圖形運動變化規律,三角函數曲線週期的變化規律,探求點的軌跡等。通過實踐探索,使學生體驗數學家的思維過程。教師要能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教師還要能指導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繁雜的計算,節省計算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三) 教師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於高中教育的普級,大學升學率的提高,讀高中的學生會越來越多。因此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師要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學法。從學生學習的認識理論的角度去分析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有所進步。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學教學教師極早認清未來教育中,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轉變的準備。將有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師,才會有第一流的教育,才會出第一流的人才。當代的中學數學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而對於教師角色的正確定位,在時代的浪潮中,正如鎮舟之石,其意義是重大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4r93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