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處暑飲食養生常識

處暑飲食養生常識

在處暑時節,人們一定要注意飲食衞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處暑養生常識,希望大家喜歡。

處暑飲食養生常識
處暑飲食養生常識

1、適宜:大棗、蓮子、黑豆、鯽魚、鯉魚、泥鰍、莧菜、甘藍、烏梅、蘋果、桃子

處暑時節,仍藴有濕邪,且有早秋涼燥之氣,所以一方面要照顧惡濕的脾胃,一方面又要收斂肺氣以應秋令。可常用大棗、赤豆、蓮子、黑豆等熬湯、煮粥或燜飯;常吃水產之物既祛濕又滋陰,如墨魚、鯽魚、鯉魚、帶魚、泥鰍、牡蠣、蛤蜊等。新鮮的水果蔬菜:莧菜、甘藍、土豆、玉米、香蕉、葡萄、蘋果、桃子、梨等都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另外常喝豆漿、牛奶、淡茶以預防秋燥。

2、少吃:豬肉、泡餅、葱、姜、蒜、韭、椒

這個節氣已經不是瓜類水果的應季時節了,所以儘量少吃,以免傷及脾胃,加重濕氣。另外延續上一個節氣的月忌,還是要少吃豬肉、泡餅等耗傷神氣的食物。不可逆肺氣的肅清之性,因此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熱食物。

3、忌吃:咖喱、火鍋、麻辣燙、膨化食品、生蜜、豬肺

油炸、酒、燒烤生濕化熱,咖喱、火鍋、麻辣燙、膨化食品這些調料放的多的傷肺陰生燥火,最好都不要吃,否則調動人體肺部的陽氣從體內發泄出來,令體質偏寒。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勿食豬肺,勿多食新姜。

處暑起居養生常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

然而,隨着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牀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説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處暑養生保暖常識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説,“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温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裏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開空調。秋季養生注意事項中指出,秋季儘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在卧室內,使空氣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夜寢應關 好門窗,腹部蓋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依照自然界規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着內收,為的就是貯存體內 陽氣。

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並且最容易穿透彌散。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而嘔吐,如果 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陽痿,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k4q9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