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關於玉林“狗肉節”的“狗肉之爭”的淺析

關於玉林“狗肉節”的“狗肉之爭”的淺析

“狗肉節”情緒對抗割裂狗肉之爭共識

關於玉林“狗肉節”的“狗肉之爭”的淺析

2019年6月20日,廣西玉林市,天津愛狗人士楊曉雲來到玉林大市場花錢救狗,狗販們爭着要把狗賣給楊曉雲。據楊曉雲介紹,今天一共花掉7000元左右買下大概100餘隻貓狗,楊曉雲説今年不打算把買下的貓狗運回天津,準備在玉林當地找一塊基地養殖。(6月21日 新華網)

每年此時,玉林“狗肉節”的到來,都會引發巨大的爭辯,“愛狗”與“吃狗”也會成為對立的情緒宣泄。圍繞“吃不吃“的議題,如今的“狗肉節”不再是民俗寓意的表達,而是演化為了兩種情緒的對抗。在不同的情緒下,複雜、極端、另類的行為不斷衍生,割裂了狗肉之爭的起碼共識。

需要釐清的是,“吃狗”與“愛狗”,其實都是道德層面的議題,並沒有被納入到法律的範疇內。不過,即便如此,“狗肉節”的舉辦,卻裹挾了多種不正常的行為。比如,報道中的某些狗販子充分利用“愛狗人士”的愛心,以虐狗的方式,引誘和逼迫“愛狗人士”買狗。再比如,一些狗肉經營者屢屢遭受電話騷擾、威脅,經營場所甚至被打砸。

於是,裹挾某種特殊的感情色彩,“愛狗人士”以虔誠的舉止,試圖挽救一條條瀕臨死亡邊緣的生命。而對於某些狗販子,則充分利用了“愛狗人士”的心理弱點,以此來賺取更多的收益。應該説,在“狗肉節”舉辦前後,“愛狗”與“吃狗”的對立情緒達到巔峯,但任何一方都沒有贏得對方的認同。由此,“狗肉節”依然舉辦,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依然存在,情緒的對抗日趨激烈和嚴峻。

應該説,兩種對立的情緒面前,並沒有贏家,只會讓“狗肉之爭”變為一出鬧劇。商販的虐狗行為,以及利用“愛狗人士”同情心賣狗的行為,戳中了人性的淚點,本應被道德所不允許。而反觀“愛狗人士”,其買狗行為雖然出於個人自願,但用私力救濟來挽救狗的生命,無疑是杯水車薪。“狗肉節”本是民俗,其存在與消亡,都有合理的必要性,道德層面的救贖如何能決定民俗的最終歸宿呢?

事實上,民俗面前,應該讓情緒表達趨於一致,而不該陷入到對抗的邏輯中。“吃還是不吃”都被法律所允許,均是個人的權利選項,任何人無權干涉。不管是“吃狗人士”,還是“愛狗人士”,都應該尊重彼此,而不該劍拔弩張。“狗肉節”只是民俗而已,這是最起碼的共識,即便存在不同的立場和觀點,也應該照顧對方的感受,在“愛狗”與“吃狗”的方式上多一份理性和成熟。

裹挾對立的民意,“狗肉之爭”必然陷入到無序的狂歡中,進而將民俗這一共識徹底淡化。既然如此,不妨走出認識誤區,多點寬容和理解,少點對立和衝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8kdp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