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羣眾團體講話稿 >

校園文化建設講話稿2篇

校園文化建設講話稿2篇

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我是二八班的韓芮,下面由我代表我們班來發言。

校園文化建設講話稿2篇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展現學校辦學特色和教育特點,根據學校的方針,我們班提出了幾項建議:

1. 校園圍牆:改造校園圍牆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進來,成為學校文化、專業文化展示的對外窗口。通過這種形式起到,宣傳、發揚各專業特色作用,此外還可將,學校發展歷史,在校園文化牆上表現出來。 讓同學們瞭解學校,瞭解自己的專業。

2. 主題牆:學校無小事,事事育人。為了營造處處是課堂的人文環境,學校在環境佈置上,應該注重從小處入手,從各個方位入手,讓同學們接受無聲的薰陶。其實可以設置一個主題牆,在主題牆上可以寫一些成語典故,科普知識,或是寫一下各班的班訓,班徽等,可以讓同學們一起收集,通過這讓樣的收集方式,不但培養同學們互幫互助的精神。既能讓同學們瞭解每個班的情況,也可以增長知識。

3. 走廊:走廊也可以按照文化走廊和德育走廊來劃分,文化走廊可以展示一些班級文化,學校文化等,德育文化可以安排一些民族精神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其優點是培育和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的民族精神的教育。

4. 食堂:食堂是我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可以在食堂裏面設立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有序排隊等,温馨提示牌。讓同學能夠養成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文明排隊的好習慣。

5. 長廊:建立長廊可以起到裝飾校園,展示學校特色的作用。同學課餘的時候,在長廊裏,聊天,休息。之後能夠更好的投入學習和工作

6. 圖書館:圖書館是我們學習,讀書,查閲資料,增長知識的地方,我認為學校的圖書館在設計方面應更加人性化,比如圖書館座位的佈局,以及環境的佈局,當然,硬件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7. 領導班子和全校教師展示牌:為了能讓同學們儘快的瞭解校領導和老師,我們應當架設一個平台,這個平台的作用就是介紹老師,讓同學們儘快的能和老師融洽的相處,做到老師、學生零距離接觸,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老師對工作的熱情。

校園文化建設講話稿(2):

大家好:

文化是人類文明與科學的象徵和代表,是人類美德和智慧的表現。學校是傳承文明和創新文化的重要陣地,是人類文化的神聖殿堂,學校文化是各類優秀文化、先進文化存在、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是學校生命和靈魂的集中體現,繼承文化、整理文化、傳播文化、創新文化是學校的職責和使命,只有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優秀的教育品質,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和成就教師的人生價值。

一、對校園文化的認識和定位

什麼樣的文化才是校園文化,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是不是校園文化,牆壁上的校訓、名言警句是不是校園文化,校長的辦學理念、教育思想是不是校園文化。我的理解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所有文字、規章制度、條文、思想、圖騰,只有轉化為學校全體師生的內在需求和相同值取向,外顯為共同的處世原則和行為方式,這樣的文化才可以稱之為校園文化,才是真正意義的校園文化,不然,它最多隻是一種文字,或文化的符合,不能構成影響人、教育人、激勵人、規範人的校園文化。學校文化一旦形成,它象物理學上的“場”具有巨大的能量,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對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員都施加着一定的制約力和影響力,規範着每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為,這就是校園文化的威力和魅力,也是我們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根本原因。

二、確立核心價值,豐富校園文化,促進“人·教育·自然”和諧發展

校園環境、教育氛圍,是一所學校的臉面和眉目,是一所學校的品位;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和品質,也是一所學校的氣質;學校的規章制度,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精髓,更是一所學校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如何為全校師生創造一個風光旖旎、賞心悦目、情趣高雅、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如何創生一個教師勤教、學生樂學、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面對問題樂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圍,如何營造一個尊重、信任、理解、寬容、欣賞、激勵、支持、誠信的具有親和力的人文空間,使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師生員工既感受到工作、學習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這些都是構築校園新文化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對教育資源進行了有機整合,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入手,對豐富學校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1、確立核心價值,創新規章制度,形成了人本和科學相融的管理機制

核心價值是學校在追求教育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是全體或多數教職工一致贊同的關於學校意義的終極判斷,從內表現為相同的價值取向,在外體現為共同的行為方式,是學校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為此,學校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持久的探索,並形成了有澄中特色的校園文化。

一是及時總結、不斷提煉。在近幾年辦學過程中,學校根據教職工的職業信念、角色認同、責任意識、情感態度和行為方式,總結並形成了有澄中特色的一系列教育理念,愛心和責任心已成為澄潭中學的教育品格,為每個學生的一生的幸福奠基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努力追求每個學生更好的發展已成為全校教師的教育信念。在澄潭中學,沒有人打撲克、搓麻將,也沒有你來我往的應酬,班子作風正、教師工作實、學生學習勤。“做好工作是最好的人際關係”、“敬業比能力更重要”、“勤奮不用懷疑”等等深入每位教職工心中,正是這樣的信念、思想、風氣、作風和態度,澄潭中學才有“教師勤教、學生樂學、情趣高雅、文明和諧”的優良校風,才有學校的全面快速協調發展。

二是不斷完善人本和科學相融的規章制度。學校以“學生成長、教師成才、學校發展”為導向,完善並形成了65項規章制度,在提倡實幹勤幹、精業樂業的同時,努力使學校工作走上規範化、科學化、人性化的依法治校的管理軌道,在探索學校內部管理過程中,我們把師生的發展作為目的和價值取向,把人性的激勵和開發以及促進師生成長統一起來,把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有機結合起來,在科學管理中體現人文關懷,關懷師生的發展,關懷師生的生活和情感,關懷師生的心理感受,對於關係到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各項制度,注重制度的形成程序,讓教職工共同參與制訂、修訂並提交教代會討論、修訂和表決,使制訂修訂制度的過程變為教職工參與、熟悉、理解、接受學校管理的過程,變為認同、遵守、維護學校規章制度的過程,增強了制度的生命力和激勵效應。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進一步體現人情味,如50週歲以上教職工病假三天不扣全勤獎,有5週歲以下小孩的女教職工夜辦公可少上一節,不影響工作的看病和外出處理事務不作假,在工作時間允許接送小孩上學回家等等,從而形成了科學與人文相包相融、協調統一、被大家所認同又規範着全校師生行為的制度文化。

三是對學生進行持久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我們從報到的第一天開始,從高一軍訓開始就進行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的教育,並持之以恆,因為好的習慣、文明的行為不是自發的行為,需要長期的 規範訓練和養成,才能成為自覺行為,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使澄中培養的學生既符合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又有顯明的澄中個性(懷文抱質、自強不息、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書寫清晰、做事嚴謹、行為文明、樂於合羣、勇於競爭、善於讚美)。我們期望通過澄中教育的學生能做到:衞生不常打掃,地面乾乾淨淨,紀律無人專管,教室安安靜靜,做操無人組織,隊伍整整齊齊,集會無人監督,秩序井井有條。

2、美化校園環境,豐富校園文化,為全校師生提供融學習、工作、生活、休閒、娛樂、欣賞為一體的綠色環境,使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為富有哲理的教育詩篇,使校園成為滋養心靈、陶冶情操、充滿詩情畫意的人文空間

一是校園美化、綠化體現澄中特色。科技廣場以升旗台、空曠文化石場地為主,它是學生課外活動的樂園。行政廣場因在校園入口處,以典雅、大氣、綠色為主,盆景、桂花、鐵樹、色塊交相輝映、悦人心目。信息廣場是學生休閒學習的樂地,向上的含笑、挺立的銀杏、卵石的小路、菱形的草地、五邊形的座椅是它美麗的風景。湖濱休閒區是師生休閒、欣賞、交流的空間,石塊、古樹羣、湖、古橋、小溪等合理組合,最能體現澄中校園美化、綠化的人文性和娛樂性。還有那原生態的小溪、師生健身小區、書形草坡、五環造型以及別具一格的石頭、路燈、音箱……無不流露着澄中校園獨特的文化氣息。校園內春天有鮮花、夏天有濃蔭、秋天有果實、冬天有綠意,置身其中的不僅僅是消遣娛樂的場所,而是傳情達意的綜合空間,睹物會意,觸景生情,情景交融,這種散發着深藴情致的優美空間,使我們體悟到綠色不僅僅是一種環境,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價值取向,校園不僅僅是校園,而是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充滿詩情畫意的空間。

二是注重校訓、名言警句的生成過程。物化形態的名言警句只是一種文字符號,只有當它被師生認同並轉化為內在需求體現為外在行為的時候,才能成為本校的校園文化,才能成為陶冶人、激勵人、提升人的精神食糧,因此,學校向全體師生徵集校訓、名言警句、校旗、校徽、校歌、道路名稱,徵集的過程其實就是比較、選擇、認同並遵循的過程,同時把大家討論定稿的內容再次返給全體師生並組織教育學習,進一步內化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例我校的校訓:懷文抱質、自強不息,前一句是內容,它告訴學生經過高中三年學習要形成文理兼備、內外一致、表裏如一、科學與人文相融的綜合素質,古人講,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一句是精神,做人要自強、自立、自信、不甘落後),樓梯走廊上的藝術化的名言警句,信息中心的對聯、懷文抱質扁額以及省吾亭等等,已成澄中校園文化的一道風景線。

三是注重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科學景觀的象徵意義和審美取向,使之具有教育性、哲理性、詩情性、藝術性和人性化的特徵,具有影響人、感召人、淨化人、陶冶人、催人上進的功能。我們把校園內的道路用大學名校的校訓來命名,使每天走在“上進大道”、“求是路”、“自強路”、“誠信路”上的學生能放開眼界、志向遠大、埋頭向學、學有所成,將來成為民族復興的棟樑。為讓澄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教育·自然”和諧一致的詩意棲居地,我們把從大自然收集到的美好東西和校園內存在的巧加安排,形成了十個校園自然景觀:綠蔭水榭、古橋倒影、滄波石町、翠拂琅玕、荷塘清韻、蘆花淡月、柳浪桃煙、碧蘿翠霞、踏雪尋梅、丹桂飄香,以及設計中的日咎、dna模型、原子模型、地動儀等等,不僅僅這些景觀本身是賞心悦目的,而且組成的整體使人既有“春有詩情,秋有畫意”的審美情趣,又有“夏有佳思,冬有奇想”的豐富聯想,理因趣,其理益彰,趣因理,而趣益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科學景觀交相輝映的澄中特有的校園文化景緻,使人所見的不僅是一草一木一石一景,而且還有“風搖竹影有聲畫,月照梅花無字詩”的想象和美景,想人所欲想而未及想,言人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啟人心智,達人意會,真正發揮文化場教育人、啟迪人和制約人的作用。

2、弘揚澄中精神,構築校園新文化,為全校師生可持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

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它的形成既與這所學校獨特的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有關,也與校長、優秀教師、傑出學生密切關聯。澄潭中學五易校址,自力更生、艱苦辦學,到63屆學生李成堯、張才華勤奮好學,艱苦奮鬥的精神業已形成並得以代代相傳。在新的形勢下,澄潭中學自強不息、自加壓力,在無地理、師資、生源、硬件情況下,進一步弘揚和深化“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澄中精神,面臨弱勢不氣餒,頑強拼搏,走出了校園建設和教育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在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的創業過程中,澄中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一是過去別人説澄中是“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師資”,但我們是知恥而後勇,承認不足,急起直追,作為教師,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動力,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作為學生,進校時雖然基礎較差,但他們面對劣勢不氣餒、不放棄,在“不到最後,永不言敗”的信念指導下,以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好學,不恥下問,不斷進取,最後勤奮的澄中學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勤奮好學,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是“教師成才,學生成長,學校發展”的保障,也是學校教育質量持續輝煌的前提。二是澄潭中學在弱勢情況下發展到現在省級文明單位、省二級重點中學、省科研興校200強和花園式學校,靠的是先進的辦學理念,如果沒有“未來有多近,在於你想得有多遠”的思考,就不會有學校新的發展思路和新的校園建設,如果沒有“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就不會有新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改革。我們在積極倡導“行成於思”的同時,同樣注重“行勝於言”,敢想敢做會做,教師踏踏實實地教,學生踏踏實實地學。學校任何一項教育改革也都非常注重操作性層面的構建和探索,使每一項改革都能促進學校的發展和質量提高,澄潭中學能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序上得益於這種“觀念領先、步子紮實的實幹精神。三是發揚了“團結協作、智慧共享”的團隊精神。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專業成長是系統整體效應作用的結果,在一個學校裏,教師羣體相互協作、相互促進,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風格的互動和碰撞,可以產生1 1>2的智慧火花。學校建立“系統責任制”,意義就在於使各職能部門、各教師之間能實現系統信息的互換和共享,從而通過知識共享,資源共用,運用集體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我們在進行學校管理改革中,把年級組、備課組、辦公室協調成一個整體,變針對教師個體的點式管理為以組室為主的塊式管理,利用集體的力量管理、指導、引領、幫助個人,形成了各系列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協作提高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這種“競爭、合作、欣賞”的團隊精神,為澄潭中學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過去,“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勤奮好學、不甘落後、觀念領先、步子紮實、團結協作、智慧共享”精神造就了澄潭中學,並形成了澄中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澄中精神必將綻放新的異彩。

文化之為文化,是因為文化具有強大的制約力和推進力,讓我們共同來構建豐富校園文化,使之成為全縣師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使之成為我們走向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行動指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qunzhong/m4ry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