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總結

人民教師汪啟喜

新課程進入東山已兩年了,伴隨着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在我縣已走滿兩年。本人有幸親身經歷了該課程的試驗。幾多收穫,幾多困惑。下面筆者從一位一線教師的角度對一階段以來的實踐經驗和感想體會做個梳理和總結。

研究大綱

◎課程定義

一‘課程發展史

二、課程定位

三、課程意義

四、課程目標

五、實施過程

1、選題

2、設計(方案)

3、計劃

4、實施

5、反饋

6、總結

7、評價

六、課程評價

總的感覺:這是一門解放人的課程!

它向傳統的課堂教學,尤其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提出了挑戰。這種挑戰既來自於學習方式的轉變,更來自於對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挑戰。

向來傳統的教育理想,就有着活動育人的體現,想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做過開展活動課程的嘗試,但在應試唯上的壓力下,都成了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徒有其表的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給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帶來了希望,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可以説,綜合實踐活動,功不可沒!

一年來,我們在一些方面真切地感受到了這門課程的時實效性。

首先是孩子們喜歡它:“我喜歡上綜合活動,因為它可以讓我感到高興和快樂,只要一上綜合活動,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忘記了。”“我的感受是:上活動課真好!因為,它讓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而且還能提高我的勇氣。活動課上的越來越好,知識越來越多,動手能力越來越榜,社會見識越來越豐富。”

其次,是它改變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前那種專靠講授和練題的教學方式,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到了根本的改變。教師不再只是靠講解,而是要千方百計的引導學生動起來;學生不再被動聽課,死記硬背,而是要全員、全程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教,在活動中學。

再次,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活動課程無教材,上什麼、怎麼上都得由教師自己開發,這樣子,教師的創造積極性就被充分地激發出來了。而學生呢?從選題、計劃、實施、總結匯報、評價,都貫穿了他們自己的活動,這些都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自主。

例如在……的實踐中獲得了

幾點經驗:

關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學會資源整合。

1、與其它課程相結合、

2、與鄉土知識相結合、

3、與時事政治相結合。

關於活動課題的選擇――

1、教師預設主題。如:《我們的白埕》《養蝌蚪》

2、學生自主選題。

3、集體即興選題。如:非典

4、主題詞選題。如:《綠色的》

一些困惑——遭遇的問題

1、選題——預設與生成,意義與興趣?

2、資源——

3、範圍——安全與區域教育

4、質量_-過程與結果

5、領域——指定與非指定

想課題容易,挖好課題難!選不出比較有價值的、可行性強的,又帶有很強吸引力的好課題!

1、安全顧慮――課外活動放不開手腳

2、課程教學模式比較模糊;(計劃課基本成型,但彙報課尚無成效。)

3、活動深度不足。

4、班隊活動有聲有色,指定領域比較薄弱:研究性學習基本空白;社會實踐挖不出好課題;

5、活動伊始頗有興趣,過程監控比較不力,結果,往往難以持續到底。

繼續參加福建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

還是在華福酒店,到三星級酒店聽四形級的課。

早上聽了一節,實驗國小翁陵珊老師上的《春天在哪裏》。

總體效果很好。

儘管有些細節有待進一步優化,但瑕不掩瑜。沒説的。

評課時,幾位老師的發言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第一點:關於要不要試教?

第二點:關於活動要緊扣主題——是不是所有活動都得緊扣主題,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三點:關於學生的興趣——是不是所有活動都得圍繞學生興趣。

一、我不反對試教,但反對在同一班試教。

如果總是在同一班試教,學生的興趣就都被磨沒了。課的新鮮感都沒了。

真要試教,請到其他班。

至少不要全班性的試教。

像今天的課,最好一組一組的單獨“試教”——彙報排練。

二、

一個建議

縣、各中心校在教研上宜抓點(確定重點學校)、抓項目(主攻某類課型)進行攻關,將各類課型的基本教學模式摸索出來,尋求逐個突破。

=============================參考資料:

1、李建平《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新課程新創意》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湧現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在我國新的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按照新課程計劃,綜合實踐活動佔總課時比例的6%--8%。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為學生生活經驗的獲得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形成開闢了渠道,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新課程形態,它既適應我國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又呼應世界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

為什麼要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結構上的重大突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確立,不僅意味着一種新的課程形態的誕生,更重要的是標誌着現代新課程觀念的形成。它表明,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而不是孤立於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那種把課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場所,把書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把教師看作是唯一的知識擁有者和權威的觀念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視生活中、工作中和實踐中的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設置、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的課程,國家着眼於宏觀指導,地方和學校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規劃具體活動方案。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進行——學生與自然的關係;學生與他人的關係;學生與自我的關係。

2、在課程結構的改革中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必修課,以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繫,改變封閉辦學、脱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標籤: 實踐 實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zonghe/4zy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