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2022研究實施方案(精選12篇)

2022研究實施方案(精選12篇)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1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全面推廣,是深化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加快“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課題研究的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2022研究實施方案(精選12篇)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不少於一小時的意見》、《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和《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指導,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

二、實施原則

(一)全體性原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要簡易、方便、可行,面向全體學生,要從學生參與面的大小確定活動項目,做到人人蔘與活動,個個都有喜愛項目。

(二)全面性原則。大課間體育活動要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中國小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有機結合,堅持寓教育性、健身性於活動之中。

(三)趣味性原則。體育活動要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出一定的趣味性。趣味性越濃,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使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動中鍛鍊身心,陶冶情操,發展智力。

(四)校本原則。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充分考慮學校規模、場地、設施等特點,挖掘體育資源潛力,發揮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豐富活動內容與形式。

(五)安全原則。根據教育規律和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指導學生適度進行體育活動、設置運動項目和相關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安全措施、應急措施,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三、目的任務

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全面提高學生體質;滿足機體生理需求和變化規律,調整心態,放鬆精神,陶冶情操;促進骨骼發育,改善運動、 呼吸、心血管系統的神經傳到功能;降低近視率,減少肥胖症;促進學生的休息與睡眠;科學使用腦力和體力;形成勇於克服困難的頑強毅力和集體主義觀念的團隊 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做到大風小雨不間斷,酷暑嚴冬照常練,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和終生的健身意識。

四、實施步驟

(一)課題申報(20xx年底前)

申報課題學校組織有關人員對課題進行論證,蒐集相關資料,深入課題內容研究,確定課題的研究步驟和方法。

(二)評審課題,啟動,推廣(20xx年)

20xx年2月進行座談會,全面啟動課題;5-6月份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10月份在全市推廣開展。

(三)課題鑑定,總結(20xx年)

20xx年5月進行課題中期調查分析,進行成果評選。10月進行課題實驗總結,寫出有價值的研究報告,組織課題鑑定,推出一批優秀課題研究成果。

五、實施要求

(一)各市區教研中心和市直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大課間活動,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本地大課間活動。更新管理觀念,注重過程指導,把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與深化新課程改革,與落實《課程標準實驗方案》結合起來。

(二)學校要精心制訂大課間活動方案,認真組織、體現特色、確保安全,要將大課間活動排入學校作息時間表,改善活動場地和器械,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

(三)鼓勵教師、學生創編活動內容,製作活動器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編室內健身操與健身遊戲,彌補室外活動空間的不足,使大課間活動能夠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個性。

(四)大課間活動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鐘;全員參加,練習密度100%;練習負荷保持在低、中強度,做有氧運動,符合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

六、課題申報

課題申報學校,參照課題研究“目的任務”,根據學校自身情況自定研究主題和課題名稱,該主題範圍之外的研究課題本次不予立項。所有申報課題既是本課題的子課題,也是市規劃辦獨立立項的規劃課題,按照威海市規劃辦立項課題進行管理。

選取優秀學校作為我市今後重點示範基地。課題申報數量具體為:榮成、文登、乳山各10項,環翠8項,經區、高區各5項,威海一中、威海二中、威海四中、威海工業技術學校各1項。

申請人按照規定認真填寫申請書一式三份(一份原件,二份複印件),由各市區“體育大課間活動”課題領導小組初審彙總後,於12月10日前統一報送課題領導小組,申報表和彙總表可從威海市教育網站“通知通報欄”下載。

七、組織管理

在研究的過程中,要重視對課題的過程管理、指導、督導、評比和檢查,樹立並推廣優秀典型。為了保證研究工作順利開展,威海市教研中心成立課題領導小組,由王 義君同志任組長,張啟剛、畢志玲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由各市區教研中心相關負責人、體育教研員和課題實驗學校的負責人組成。各市區教研中心和學校也要成立相 應的課題領導小組,課題申報時一併上報。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2

1.課題名稱: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

2.課題題目的提出:

2.1背景的研究:

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育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字母教育作為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字母教學看似簡單,然而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卻並不簡單。許多老師不能足夠重視國小英語的字母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教學效果普遍不好,加之國小生初次接觸英語字母,往往與漢語拼音混為一談,出現了許多認讀和書寫方面的錯誤,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字母發音直接影響着學習單詞的發音,學生一旦形成錯誤的發音,就很難再糾正。因此,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教學策略,重視字母教學,為學生終身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2課題研究現狀及理論依據:

美國語言學家懷特.鮑林傑(Dwight Bolinger)的《語言要略》(Aspects ofLanguage)介紹了母語為英語的人如何從嬰兒階段開始學習語言以及學會字母的不同發音,奠定了他們以後學習運用語言的基礎。我國很多學者也在英語字母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浙江省國小英語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規範標書,注意大小寫筆順、筆畫和標點符號的示範,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英語字母和單詞”,“能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必須重視字母教學,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記憶英語單詞,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聽、説、讀、寫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國小英語課程教學對字母教學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讓學生對英語的初步學習產生興趣;第二,讓學生在字母發音和書寫上有很大提高。

2.3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找到一條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從一開始接觸英語,就掌握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和探索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正確書寫和拼讀26個字母,並養成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為孩子們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而紮實的基礎。讓孩子們別輸在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

3.課題設計:

3.1研究內容

本課題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研究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1.1.字母的讀音教學法:我將主要通過分類記憶教學法(比如將26個字母按發音的不同,給他們分為七個家族,並編成朗朗上口的chant);遊戲或歌曲教學法(比如字母歌、What’smissing?遊戲、左鄰右舍遊戲等);卡片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單詞或句型教學法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3.1.2.字母的書寫教學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字母筆順教學法(可以通過書空、描紅、臨摹等教學方式);字母格式教學法(通過一些有趣的口訣);謎語或增減筆畫教學法;遊戲和小組比賽教學法;對比教學法(書寫體和印刷體之間的區別;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之間的區別);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動漫讓學生仔細觀察字母的寫法,什麼地方起筆、什麼地方收筆、總共幾筆寫成、各佔哪幾格、是否頂格、寬窄比例、傾斜度)等方面來研究

3.1.3.字母的運用教學法: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遇到的字母,比如:跟媽媽去商場,看到衣服上的字母L、S、_L代表什麼意思?跟着爸爸去停車場,看到字母P是什麼意思?各種貴賓卡上的VIP字母代表什麼意思?電器上的字母ON、OFF又是什麼意思?現在人們經常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咱倆PK一下”,又是什麼意思?等等,生活中處處可見字母,將這些字母收集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後在課堂上彙報交流,比比看誰收集整理的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3.2研究目標

學生能夠規範、正確書寫26個英語字母,正確拼讀26個字母的發音,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今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3研究方法

3.3.1實踐與研究並行法:本課題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通過各個具體案例研究對比,配合其他方法,撰寫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3.2文獻研究法:採用文獻檢索手段,蒐集相關的報刊,書籍等資料。結合字母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不足,提出策略。利用知網等網絡資源瞭解本課題的現狀,對於以前先進的研究理念及時的借鑑和學習。

3.3.3實驗研究法:利用班級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在取得一定有用的經驗後,將此方法在全校英語教學中推廣。

3.3.4課堂觀察法:深入班級和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觀察,找準問題所在,並結合教學結果進行分析。

3.3.5問卷調查法:通過對本年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問卷調查,找到問題所在,進一步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

3.3.6訪談法:通過對本年級學生逐個進行訪談,瞭解他們的困惑所在,結合本課題研究目標,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3.4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我校三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二)班的全體學生進行研究。

4.研究過程:

4.1準備階段:20__年12月---20__年1月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蒐集整理各種相關文獻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4.2實施階段:20__年2月---20__年5月

進一步修改並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同時將字母高效趣味教學法應用於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並針對課堂教學效果,查找既定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修正方案,然後進行反覆實施;

4.3總結階段:20__年6月

總結研究工作,進行論文初稿寫作、修改論文和發表論文,並做好結題驗收工作。

5.預期呈現:

5.1每月的活動安排、活動材料和研究總結(包括研究心得、研究課例、研究論文等)

5.2研究報告:彙總《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的報告。

5.3撰寫論文:完成本課題相關的教學論文。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3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創建高效課堂。結合高平市教育局《關於開展以“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題研究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堅持“立足教學實際,切實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原則,全校教師共同參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實實在在,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實實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實施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通過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3、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總體思路

以校為單位,制定校級研究課題,組織構建研究團隊,開展研究,業務副校長和教導主任為課題負責人,部分骨幹教師參與研究過程、收集資料等。教師個人以校級課題為參考依據,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制定出個人研究課題。全校上下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研訓一體的校本研訓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教育的發展。

四、實施流程

1.選題(4月上旬)。結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這一總題為依據,結合我校一年來在實施導學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校級課題“導學案模式下的小組合作研究”。教師根據這一總題,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課題。

2.申報立項(四月中旬)。校級課題研究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市教研室提交課題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並在校內公佈立項的課題。教師個人及時向教導處上報研究的子課題。

3.實施研究(20xx年4月-20xx年5月)。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並將常規教研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將對教師個人的課題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4.結題(20xx年6月上旬)。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子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校級課題要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向市教研室進行彙報。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附件四)和相關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5.成果鑑定與推薦(20xx年6月下旬)。結題後,學校將對開展的子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廣,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五、課題管理

1.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並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祕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週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子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督促教師將課題研究紮實有序地開展。

3.培訓子課題研究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校級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閲相關資料,激發教師研究子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慾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出一些能力突出的研究型教師。

4.深化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説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4

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並能紮紮實實的開展,真正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總體提高,達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體系:建立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管理”研修體系。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質量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各組織機構職責

1、學校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學校實際,提出落實校本教研的具體措施,組織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對本校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選拔本校的課改骨幹教師和優秀骨幹教師,加強對學校各學科組校本教研的規劃管理,總結,推廣校本研修的經驗。

2、以各教研組為單位,建立學科校本研修小組。其主要任務是規劃本組的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每週一次的研修活動,落實區、校級校本管理機構的任務,確定本學科校本研修的專題,組織開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建立學科年段研修小組。組織本組教師研究和解決在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教師自覺進行自我反思。落實學校、學科組的校本研修任務。

4、教研組要提交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於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二、時間安排:

1、20xx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輪10月15日,第二輪10月30日)

(1)制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並上報區有關領導。

(2)各教研組對教師進行宣傳和動員工作。

(3)各教研組作好研修課題申報工作,擬定學科組研修課題實施計劃,設計實施方案並於10月20日前教務處(高中交新校區教務處,國中交老校區教務處)

2、20xx年10月21日~20xx年年11月30日

①根據區領導對規劃的審批意見開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階段活動。

②對研修活動進行資料積累。

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④各教研組對前期工作開展情況作彙報(書面和召開專題研討會),由教務處組織。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對第一階段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對下階段校本研修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組研修課題全面總結工作

(2)接受學校質量評價小組的驗收

5、20xx年5月

接受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驗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研修計劃,並由教務處審核。

2、教務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每週一次與集體備課時間同時進行。

3、教研組根據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擬定的研修課題,提交各備課組選擇。

4、教研組長參與研修並實行考勤。

5、各備課組長做好研修活動過程記錄和研修活動總結。

6、各教研組每一階段向教務處彙總活動情況。

四、校本研修的評價及獎勵。

(1)根據對研修資料和研究課查驗的情況評定等第,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學期末,學校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定,評選先進教研組、先進備課組,並予以量化,一定獎勵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3)凡未組織校本研修的教研組教研經費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優秀成果的教師個人在職稱評定,區級優秀,名師選拔上享受優先和加分待遇。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5

一、本課題研究之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活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網絡資源的利用,極大拓展和豐富了作文教學的空間和資源,開闊了學生眼界,豐富了作文素材。利用網絡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圍,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條件。憑藉網絡,“師生”、“生生”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溝通。這不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學活動空間,也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得到發充分滿足。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

在國小作文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也使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得到有機的整合,將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除涉及到語文、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外、還會用到音樂、美術、科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在進行作文的同時,也學到了其他學科的知識,使各科知識得到同步增長,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3.國小作文教學的要求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加之教育部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從三年級開設電腦課,許多家庭為了配合學校的教學都自備了電腦,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我們提出本課題旨在尋找網絡資源應用於作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考察傳統思維中的作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着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視野“窄”,二是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所謂“窄”,就是把課本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把教材作為唯一的學習資源,以為學習好語文書本上的知識是最根本的任務。其實,這種將書本知識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割裂的狀況,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固守一隅,封閉在課堂上、書本上,不向學生的生活世界開放,不向信息化的社會開放。學生蒼白無味的生活,必然不能充分體驗和享受作文的樂趣。所謂“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沒有生活感受和語言素養的積澱,言之無物;另一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言之無法,“集體失語症”帶來了莫大的悲哀。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藉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基於此,我校提出本課題,其研究的意義在於:

利用網絡資源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創建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構建網絡資源在作文教學中充分運用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説話、獨立思考及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實驗教師作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及作文教學的能力、水平。提高實驗教師組織、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水平。

三、本課題研究之具體目標和內容

(一)教師目標:

通過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革單一作文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通過對多媒體網絡的運用,使教師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學生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實驗,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使中高年級的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初步具有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做到作文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遣詞造句準確,通順連貫,有條理性。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初步總結出網絡資源與作文教學整合的規律和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我們將圍繞如下內容進行實驗:

1.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積累;

2.研究如何創建班級QQ羣、教師教育博客、班級作文博客主頁和學校博客羣組,搭建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平台,實現作文教學資源的共享。

3.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造性教學,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徵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部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由於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的發展,多媒體的音、像、聲具備和網絡的交互性為寫作中的“情境”創設和“協作”“會話”發揮巨大的作用,自然地提高寫作能力。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是非常合適的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和認知環境之一。

贊可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和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

使用觀察法和媒傳法等教學方法,恰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擁有電腦情況、學生興趣愛好、網上行為、是否有QQ號等等。

2、文獻研究法

運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和應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為課題提供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法研究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等,在開展對課程資源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

3、行動研究法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採取“五一”措施,即營造一種科教氛圍、磨練一支師資隊伍、建立一套機制、搭建一個資源平台、探索一種教學模式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為學習者的雙向交流提供廣闊的空間,達到“人——機——人”相互交流,即學習者(人)通過多媒體網絡(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人)進行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在整個課題實際操作過程和實施的過程中認真進行行動過程的研究,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4、經驗總結法

對“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過程中一些有效的課程資源及時積累總結,對有效的教法和學法進行總結、推廣。

5、個案研究法

本課題旨在通過網絡資源的利用,促進學生積極、有效、自主地習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宜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展開對學生成長過程和規律的研究,可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檔案袋管理,進行跟蹤分析,於個性中見共性,於特殊中見一般。為課題的假設提供典型的事實例證。

六.本課題研究之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__年5月至12月)

加強軟硬件建設,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落實人員分工,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設計進行論證;進行師資培訓、理論學習、實驗班選擇;組織人員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統一課題組成員思想。

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1)調查分析,掌握學生的基本資料:興趣愛好、網上行為、QQ號,為課題開展準備資料。

(2)完成班級QQ羣建設,教師依託安慶教育博客平台制定班級作文網頁,通過初步試用論證可行性,制訂實施方案。

2、實驗階段(20__年元月至20__年6月)

全面實施課題計劃,加強課題研究管理,舉行課題研究現場會,定期展示研究進程和成果,做好數據積累、經驗總結工作;

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

繼續深入班級作文網頁創建工作,進行實驗研究,適時總結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寫出實驗總結;

3、總結階段(20__年7月至12月)

主要目標:回顧總結實驗研究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得失,並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鑑定。

第三階段研究成果:

收集資料,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和論文,力爭取得縣市乃至省教育專家的支持和認同,並得到完善和大面積推廣。

七、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黃金舟:負責課題的定向、指導,協調人員分工,監督課題的實施,課題的總結。

李思迪:負責課題計劃的制訂、本校教育博客羣組建設,進行課題行動研究。將科學而全面地總結教改經驗或教訓。

楊賢鬆:負責課題實施的調控,解決課題研究中所需的人力、財力等問題。

石沉香:負責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分析,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問卷材料的收集。

李聲宏、梅慶安:負責文獻研究,即研究對網絡作文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有哪些,有哪些指導意義,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種理論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論文資料的收集。

石小霞、邵雙梅、段貞潔、餘紅燕、葉帶楠:進行個案研究,即具體分析一些網絡作文教學的典型課例,分析在這些課例中,教師、學生、教材和所用媒體這四個教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與傳統教學結構相比,有哪些顯著變化,效果如何,學生在情感和態度方面有哪些轉變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個案案例資料的收集。

八、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

1.人員結構:

該課題組成員以一線語文教師為主,其負責人黃金舟,系安慶市首屆語文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帶頭人。曾參與完成“經典誦讀”市級課題,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並有論文在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第二負責人李思迪,於多年前便開始了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整合的研究與探索,曾於20__年全國中國小骨幹班主任國家級遠程培訓中承擔過本項目縣輔導教師工作,積累了一些處理網絡信息的經驗。有十幾篇論文獲省市獎,並有十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成員中有多人曾參與完成省市級課題研究,他們都是教學骨幹,課程改革的積極實踐者,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的人力資源。

2.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極為便利。目前,我校已與局域網連接並建立了校園網,已建成初具規模、功能完備的網絡系統,一個網絡教室,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共配備有連網微機百台左右;全校青年教師均已參加了“現代技術教育”的培訓;過關率達100%。教師們已經普遍學習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處理軟件的使用,在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理論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我們還將組織部分老師進行有關網絡技術的培訓和相關理論的學習,並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經費保障: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教育改革和實驗,他們對本課題十分關心,並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

學校的生存依賴於學校的發展,這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心聲。因此,我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進行課題的研究。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6

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樹立”科研興校“意識,扭轉我校落後局面,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培養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結合我校教、科研課題項目,科研課題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適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學現狀,探索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為目的,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適合自己學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課題的實驗操作中,實施素質教育,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從而實現“科研興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課題的確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進修和教科所的指導下,以轉變觀念、改進教法、改進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教與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和赤松鄉的自然狀況,確立我校的教研課題為寫作教學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則:

1、有針對性,注重實效

2、樹立“科研興校”意識,調動全體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3、加強教、科研骨幹力量的培訓。

4、形成教研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的教風。

四、教研工作實施細則:

1、加強教育科研組織建設

建立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的教研管理,課題研究,參謀諮詢,師資培訓和人員配備等工作。

2、加強教育科研力量的組織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證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種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標準化、程序化的穩固特徵,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2)教師教育科研製度

(3)教研成果考核、評比、獎勵制度

(4)經費投入、使用制度

(5)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4、加強教育科研資料檔案的建設

教育科研信息資料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是學習新教育思想,掌握先進方法的重要工具;是廣大教師不斷積累知識、增長才幹,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加強教研信息資料的蒐集、管理、加工、服務工作和科研檔案建設工作,以保證教研的正常進行。

五、具體實施步驟

1、20xx年10月組織學習,提高教師科研興校意識,確定各課題人員配備,調查學生現狀,建立科研檔案,蒐集信息,健全制度。

2、20xx年4月課題實施研究階段。

3、20xx年3月,單項課題結題階段。

4、20xx年10月,課題規劃總結階段。

5、20xx年下半年,對適宜的優秀課題,在全學區推廣,並對有功人員進行表彰。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在中國小教育實踐活動中,現代信息技術一般指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它是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

20xx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促進教育技術現代化。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極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為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對語文教育而言,新課堂教學方式發展趨勢將是“以教為輔”,以學生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獲取知識和能力為主的“人本主義”教學方式。在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將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對於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信息技術之所以得到了人們的關注,並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科教學聲情並茂、知情並重、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訓練水平。同時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為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課業環境和時空條件。目前國內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同於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信息技術主要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

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作為信息主要載體,它的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和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形式,以適應信息化社會,否則就會失去它在基礎教育中的應有地位。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教學的網絡化,不僅是21世紀教育現代化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克服自身弊端,進一步實現科學化的有效途徑。所以,在社會信息量急劇增加的今天,語文學科必須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採用信息技術來解決以往語文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優化語文教學,推進課程改革,這是時代發展對語文學科的必然要求。

本課題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學與心理學理論為指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教學效益,建構有效教學的策略和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的共同發展。

二、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如何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尋求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最優應用的一般規律及其具體操作方式;尋求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提高整合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經驗和管理評價機制。

(2)通過研究,培養教師的現代教育意識,促進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語文科教學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並提高教師駕馭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等,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研究,弄清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對硬件、軟件建和潛件建設的基本要求,研製開發出一批適應交互式教學模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總結出應用信息技術研究的提高國小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手段。確保研究期間,出優秀課例、課件和論文等。

三、研究內容

(1)利用信息技術巧妙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學習過程,促進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3)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閲讀體驗,激發學生想象。

(4)加強個性化指導,利用信息技術突出知識運用能力的學練結合,發展學生多種能力。

(5)課內外結合,利用信息技術增大課堂容量,拓展延伸語文學習的外延,提高學習效率。

四、信息技術下的課堂教學具體實踐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問題。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3)分層練習,反饋矯正,注重應用。

(4)拓展延伸,利用資源

五、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本課題研究主要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在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中,蒐集研究資料,歸納整理,不斷髮現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思,修正研究計劃,將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起來。

2、文獻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運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理論,以及本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3、經驗總結法:通過總結,全面深入、系統地提高經驗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找到要吧運用和借鑑的規律性的東西。

4、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實驗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5、在研究的措施方面,我們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學習實踐,提高課題組老師教育教學理論和平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充分發揮老師們的“主體”意識,以新課程的學習為重點,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把集中學習與個別學習相結合,學習與討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筆記,寫好心得,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研究活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2)鼓勵每一位教師在認真學習理論的同時,大膽創新,上好研究課。本着求真務實的態度,課題組成員都認真上好研究課,對課題進行研討,發揮羣體優勢,抓實課改工作,以促進課題研究的順利發展。都注重對學期計劃、學習記載、個案分析、實驗課記載、階段總結、課題論文、成果記錄等研究第一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注重培養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信息與學科整合利用能力、科研能力、評價能力。

(3)注重過程管理,堅實研究工作。研究過程中,把制定實驗計劃的、研究彙報課、研討活動,課題的進度,資料收集整理和論文心得寫作有機結合來開展研究,確保課題組按計劃進行活動。

六、課題研究初步制定的研究步驟及時間安排為: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主要進行課題調研、選題確定及可行性研究。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和計劃。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依據實驗方案進行課題全面研究;收集過程性資料和數據,進行階段性檢測;定期彙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在前一階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修改、補充、完善研究內容,使研究向深層次發展。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0月,撰寫課題結題報告與研究論文,評估、研討、交流課題研究形成的成果。上報課題研究成果請求課題結題驗收。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8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創建高效課堂。結合高平市教育局《關於開展以“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題研究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堅持“立足教學實際,切實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原則,全校教師共同參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實實在在,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實實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實施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通過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3、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總體思路

以校為單位,制定校級研究課題,組織構建研究團隊,開展研究,業務副校長和教導主任為課題負責人,部分骨幹教師參與研究過程、收集資料等。教師個人以校級課題為參考依據,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制定出個人研究課題。全校上下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研訓一體的校本研訓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教育的發展。

四、實施流程

1.選題(4月上旬)。結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這一總題為依據,結合我校一年來在實施導學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校級課題“導學案模式下的小組合作研究”。教師根據這一總題,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課題。

2.申報立項(四月中旬)。校級課題研究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市教研室提交課題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並在校內公佈立項的課題。教師個人及時向教導處上報研究的子課題。

3.實施研究(20xx年4月-20xx年5月)。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並將常規教研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將對教師個人的課題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4.結題(20xx年6月上旬)。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子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校級課題要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向市教研室進行彙報。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附件四)和相關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5.成果鑑定與推薦(20xx年6月下旬)。結題後,學校將對開展的子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廣,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五、課題管理

1.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並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祕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週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子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督促教師將課題研究紮實有序地開展。

3.培訓子課題研究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校級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閲相關資料,激發教師研究子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慾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出一些能力突出的研究型教師。

4.深化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説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9

一、課題的提出:

培根説過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國小階段是人的成長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有利於保持校園良好的衞生,同時也體現着一個人的修養。國小階段是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這就要求班主任重視養成教育,把它落到實處。

二、理論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確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第十四條:“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國小生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良好的衞生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學生階段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到孩子們長大後獨立生活時就更容易選擇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國小二年級二班有學生51人,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具有較高的溺愛,在生活照顧上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凡事不準孩子動手,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不信任,這樣就使獨生子女在生活上缺少實踐的機會,更沒有保持衞生和勞動的意識。

我班農村子女較多,個別家長觀念淡薄、衞生意識較差,對子女衞生方面的指導比較欠缺。有的家長成天規範子女讀書、寫字、做作業;要麼撒手不管,任隨子女幹什麼,也不去引導。比如我班的孫陽同學,父母在他還沒上學時就離異了,爸爸另外又組成了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媽媽也有了新的的生活,而且經常打麻將,他和爺爺奶奶居住,爺爺奶奶是農村人,沒有收入,沒有文化,所以他一年也不洗幾回澡,夏天走到他身邊,常會聞到一股異味兒,而學生並不會自覺去糾正不好的衞生習慣來改善這些不好的狀況。而城市家庭中個別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如我班的鄭嘉瑞同學,爸爸媽媽在賓館上班,他的物品,包括學習用品經常是賓館的服務員給他收拾,所以他養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每節課下課老師都提醒準備下節課物品,他就像沒聽見一樣,桌上物品總是亂七八糟,上課鈴響才收拾。二是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三,家長怕麻煩,有些家長對我説: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或者説,他做不好,我不放心。許多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做。基於以上幾種原因,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承擔起指導教育的義務。

四、課題界定:

所謂習慣,是指出於無數次的重複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高度自覺的行為方式。本課題涉及的良好衞生習慣,包括教師環境衞生習慣、個人衞生習慣等。學生衞生習慣的好與壞,是關係到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又增強了他們對疾病的免疫力。促進學生的生長髮育,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進學生其他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五、課題研究目標:

1、造就一支衞生意識強、教育思想現代化的教師隊伍,不斷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2、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心教室環境做起,積極參與環保。

3、通過各種形式、途徑、方法培養本班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4、通過研究,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有效途徑。

六、課題的研究原則

1、研究原則:

一致性原則。學生良好衞生習慣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其個人經歷、社會交往及個人心理特點的影響。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學校教育,更重視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係,使教師、學生、家長對衞生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意義有統一的認識,在實踐中保持行動的一致性,特別是贏得家長的支持。家校聯動,共同培養。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實踐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的,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裏度過。因此攜手家長共同制定衞生習慣的落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定期召開組織家校活動,通過各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向家長宣傳學校生活常規及衞生習慣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讓家長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共同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規及衞生習慣。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所有學生的衞生習慣都應得到培養和發展。

差異性原則:培養學生良好衞生習慣要注意因材施教,揚長補短。

循序漸進原則。培養衞生習慣要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和特點出發,符合他們發育成長的規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應提出不同內容的衞生習慣要求。把培養衞生習慣的目的意義講清楚,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

表揚為主原則。培養少年兒童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教師對班裏各種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堅持正面教育個別衞生習慣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瞭解孩子的思想實際,瞭解孩子的困難,幫助孩子儘快形成好習慣,如定期進行學生個人衞生檢查。同時,讓衞生習慣好的學生成為骨幹,作為榜樣帶動衞生差的學生,當他們有點滴進步時,及時肯定,予以鼓勵。

七、實驗方法與策略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因此,總體上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不斷解決實際問題,改進實踐方式方法,具體採用調查法、比較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多種方法結合進行研究探索。

1、行動研究法:“實踐—反思—實踐”式行動研究法。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反思,不斷修正研究方案,改進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實效。

2、調查研究法:從課題立項之前到研究的各個階段,分別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不同內容的調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獻研究法:查閲文本資料以及相關教育信息網,蒐集資料,進行先期的文獻研究,分析研究的時代背景,構建研究的理論框架,為課題實施奠定基礎。

4、個案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選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檔案,進行跟蹤研究。

5、經驗總結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教師及時撰寫教育案例,由具體經驗總結上升到科學經驗總結。學校對實驗過程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提高經驗研究水平,培養學生基本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為人基本習慣、處事基本習慣、學習基本習慣,衞生基本習慣、語言表達習慣等,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在為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處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堅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禮儀方面,課題強調穿着整潔得體、説話語言文明。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中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二)實驗策略

1、為人師表身正為範

班主任除了承擔教學任務及班集體的組織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之外,班主任還具有榜樣示範的作用,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對於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的養成,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師應一邊指導他們如何做,一邊身體力行,做示範,和他們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進教室,看到地上的紙屑,就不動聲色地把它檢起來放到垃圾桶裏;地上髒了,主動拿掃帚掃乾淨;桌面髒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就在無聲的身教教育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教會學生做值日,人人爭當小主人

一年一期每人當一天值日班長,明確值日班長的職責。在每人當過一天值日班長後挑選十名優秀的值日班長擔任值周小幹部,值周小幹部每日中午和放學必須組織檢查其他同學的“每人一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衞生。“每人一崗”雖然任務少,但要每天堅持也不容易。我一向重視學生責任心的培養,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不大放心,每次掃完地都要親自去檢查一遍,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已欣喜地看到“學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理念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根植,每天中午放學的時候,每位學生都會把自己的包乾區裏的衞生檢查好,把自己的書包整理整齊才會離開教室。

3、開展活動,寓教於樂。

喜愛活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活動既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們長知識、增才幹,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寓教於樂的活動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受到教育,逐步改正自己的行為。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晨會課及班隊課的時間,增加學生的個人衞生和環境保護意識。例如:開展以衞生知識、保護環境等為主題的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培養學生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如開展制定班級衞生公約,讓公約成為班級同學共同努力的方向;帶領學生參加保潔護路活動、上街宣傳等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學生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開展講衞生小故事比賽,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開展值日生評比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衞生習慣。

4、創設環境,培養習慣。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如發動學生精心佈置教室,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教室的課桌椅整齊有序,窗明几淨,舒適温馨的家需要我們用雙手共同創造。同時在學生中開展“一人一崗”、“爭當值日班長”等活動。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更加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5、持之以恆,反覆訓練。

衞生習慣的培養和不衞生習慣的糾正,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國小生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有“反覆”的特點,改變已鞏固的條件反射,建立新的條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較大的精力,反覆堅持,必須“積日累月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通過對強化訓練,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強化法可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結合,學校在不同階段根據學生的衞生習慣的形成情況,確立強化訓練點,班級、學校上下一致強化訓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貫徹落實到整個學期的始終,使學生的良好的衞生習慣在反覆強化中定型。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制定好教育訓練計劃,反覆地、經常性地圍繞具體要求組織落實。

6、建立激勵機制。

教師方面:重在精神激勵,強調自主科研與創新意識,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撰寫科研論文。學生方面:採取羣體激勵與個體激勵相結合,羣體激勵:如星級文明班評比——每週評比文明班級—每月文明班升級—期末評出四星級文明班,舉行授獎儀式等,以營造濃厚的激勵氛圍;個體激勵:如各班評比每週一星(週一升旗儀式佩戴禮儀之星)—期中初評班級禮儀之星(十佳禮儀少年)—期末分層級評比禮儀之星(班級類每班10名,年級類每班各3名,校級類每班各1名)。

八、實驗步驟

本課題實驗與研究時間是: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準備階段)

——成立課題小組,建立課題檔案,制定研究方案,調查分析國小生衞生習慣現狀,完成現狀調查報告。(20xx年3月至4月)

——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完善實驗方案,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研討、學習資料,供課題組成員閲讀。(20xx年5月)

第二階段:20xx年5月至20xx年11月(實驗階段)

——開展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實踐系列活動,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途徑與方法。

——通過問卷與訪談,調查、及時反饋良好衞生習慣的階段性成果與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在學校的教師、學生及其父母中開展“衞生與生活”、“良好衞生你我他”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同時舉行“良好衞生習慣養成”經驗交流會,探索良好衞生教育養成的經驗。

——結合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良好衞生習慣的養成。

——形成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良好衞生習慣教育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12月(總結階段)

九、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和實效化,促進學校養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找到“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

3、使教師提高研究水平,促進專業化成長。

十、實驗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實驗小組

(一)實驗領導小組

(二)指導小組

(三)實驗組成員

全體班主任參與課題研究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10

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樹立”科研興校“意識,扭轉我校落後局面,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培養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結合我校教、科研課題項目,科研課題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適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學現狀,探索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為目的,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適合自己學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課題的實驗操作中,實施素質教育,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從而實現“科研興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課題的確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進修和教科所的指導下,以轉變觀念、改進教法、改進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教與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和赤松鄉的自然狀況,確立我校的教研課題為寫作教學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則:

1、有針對性,注重實效

2、樹立“科研興校”意識,調動全體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3、加強教、科研骨幹力量的培訓。

4、形成教研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的教風。

四、教研工作實施細則:

1、加強教育科研組織建設

建立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的教研管理,課題研究,參謀諮詢,師資培訓和人員配備等工作。

2、加強教育科研力量的組織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證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種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標準化、程序化的穩固特徵,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2)教師教育科研製度

(3)教研成果考核、評比、獎勵制度

(4)經費投入、使用制度

(5)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4、加強教育科研資料檔案的建設

教育科研信息資料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是學習新教育思想,掌握先進方法的重要工具;是廣大教師不斷積累知識、增長才幹,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加強教研信息資料的蒐集、管理、加工、服務工作和科研檔案建設工作,以保證教研的正常進行。

五、具體實施步驟

1、20xx年10月組織學習,提高教師科研興校意識,確定各課題人員配備,調查學生現狀,建立科研檔案,蒐集信息,健全制度。

2、20xx年4月課題實施研究階段。

3、20xx年3月,單項課題結題階段。

4、20xx年10月,課題規劃總結階段。

5、20xx年下半年,對適宜的優秀課題,在全學區推廣,並對有功人員進行表彰。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11

一、課題的提出:

培根説過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國小階段是人的成長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有利於保持校園良好的衞生,同時也體現着一個人的修養。國小階段是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這就要求班主任重視養成教育,把它落到實處。

二、理論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確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第十四條:“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國小生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良好的衞生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學生階段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到孩子們長大後獨立生活時就更容易選擇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國小二年級二班有學生51人,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具有較高的溺愛,在生活照顧上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凡事不準孩子動手,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不信任,這樣就使獨生子女在生活上缺少實踐的機會,更沒有保持衞生和勞動的意識。

我班農村子女較多,個別家長觀念淡薄、衞生意識較差,對子女衞生方面的指導比較欠缺。有的家長成天規範子女讀書、寫字、做作業;要麼撒手不管,任隨子女幹什麼,也不去引導。比如我班的孫陽同學,父母在他還沒上學時就離異了,爸爸另外又組成了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媽媽也有了新的的生活,而且經常打麻將,他和爺爺奶奶居住,爺爺奶奶是農村人,沒有收入,沒有文化,所以他一年也不洗幾回澡,夏天走到他身邊,常會聞到一股異味兒,而學生並不會自覺去糾正不好的衞生習慣來改善這些不好的狀況。而城市家庭中個別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如我班的鄭嘉瑞同學,爸爸媽媽在賓館上班,他的物品,包括學習用品經常是賓館的服務員給他收拾,所以他養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每節課下課老師都提醒準備下節課物品,他就像沒聽見一樣,桌上物品總是亂七八糟,上課鈴響才收拾。二是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三,家長怕麻煩,有些家長對我説: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或者説,他做不好,我不放心。許多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做。基於以上幾種原因,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承擔起指導教育的義務。

四、課題界定:

所謂習慣,是指出於無數次的重複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高度自覺的行為方式。本課題涉及的良好衞生習慣,包括教師環境衞生習慣、個人衞生習慣等。學生衞生習慣的好與壞,是關係到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又增強了他們對疾病的免疫力。促進學生的生長髮育,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進學生其他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五、課題研究目標:

1、造就一支衞生意識強、教育思想現代化的教師隊伍,不斷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2、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心教室環境做起,積極參與環保。

3、通過各種形式、途徑、方法培養本班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4、通過研究,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有效途徑。

六、課題的研究原則

1、研究原則:

一致性原則。學生良好衞生習慣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其個人經歷、社會交往及個人心理特點的影響。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學校教育,更重視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係,使教師、學生、家長對衞生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意義有統一的認識,在實踐中保持行動的一致性,特別是贏得家長的支持。家校聯動,共同培養。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實踐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的,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裏度過。因此攜手家長共同制定衞生習慣的落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定期召開組織家校活動,通過各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向家長宣傳學校生活常規及衞生習慣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讓家長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共同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規及衞生習慣。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所有學生的衞生習慣都應得到培養和發展。

差異性原則:培養學生良好衞生習慣要注意因材施教,揚長補短。

循序漸進原則。培養衞生習慣要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和特點出發,符合他們發育成長的規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應提出不同內容的衞生習慣要求。把培養衞生習慣的目的意義講清楚,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

表揚為主原則。培養少年兒童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教師對班裏各種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堅持正面教育個別衞生習慣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瞭解孩子的思想實際,瞭解孩子的困難,幫助孩子儘快形成好習慣,如定期進行學生個人衞生檢查。同時,讓衞生習慣好的學生成為骨幹,作為榜樣帶動衞生差的學生,當他們有點滴進步時,及時肯定,予以鼓勵。

七、實驗方法與策略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因此,總體上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不斷解決實際問題,改進實踐方式方法,具體採用調查法、比較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多種方法結合進行研究探索。

1、行動研究法:“實踐—反思—實踐”式行動研究法。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反思,不斷修正研究方案,改進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實效。

2、調查研究法:從課題立項之前到研究的各個階段,分別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不同內容的調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獻研究法:查閲文本資料以及相關教育信息網,蒐集資料,進行先期的文獻研究,分析研究的時代背景,構建研究的理論框架,為課題實施奠定基礎。

4、個案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選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檔案,進行跟蹤研究。

5、經驗總結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教師及時撰寫教育案例,由具體經驗總結上升到科學經驗總結。學校對實驗過程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提高經驗研究水平,培養學生基本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為人基本習慣、處事基本習慣、學習基本習慣,衞生基本習慣、語言表達習慣等,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在為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處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堅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禮儀方面,課題強調穿着整潔得體、説話語言文明。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中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二)實驗策略

1、為人師表身正為範

班主任除了承擔教學任務及班集體的組織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之外,班主任還具有榜樣示範的作用,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對於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的養成,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師應一邊指導他們如何做,一邊身體力行,做示範,和他們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進教室,看到地上的紙屑,就不動聲色地把它檢起來放到垃圾桶裏;地上髒了,主動拿掃帚掃乾淨;桌面髒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就在無聲的身教教育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教會學生做值日,人人爭當小主人

一年一期每人當一天值日班長,明確值日班長的職責。在每人當過一天值日班長後挑選十名優秀的值日班長擔任值周小幹部,值周小幹部每日中午和放學必須組織檢查其他同學的“每人一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衞生。“每人一崗”雖然任務少,但要每天堅持也不容易。我一向重視學生責任心的培養,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不大放心,每次掃完地都要親自去檢查一遍,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已欣喜地看到“學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理念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根植,每天中午放學的時候,每位學生都會把自己的包乾區裏的衞生檢查好,把自己的書包整理整齊才會離開教室。

3、開展活動,寓教於樂。

喜愛活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活動既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們長知識、增才幹,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寓教於樂的活動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受到教育,逐步改正自己的行為。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晨會課及班隊課的時間,增加學生的個人衞生和環境保護意識。例如:開展以衞生知識、保護環境等為主題的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培養學生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如開展制定班級衞生公約,讓公約成為班級同學共同努力的方向;帶領學生參加保潔護路活動、上街宣傳等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學生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開展講衞生小故事比賽,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開展值日生評比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衞生習慣。

4、創設環境,培養習慣。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如發動學生精心佈置教室,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教室的課桌椅整齊有序,窗明几淨,舒適温馨的家需要我們用雙手共同創造。同時在學生中開展“一人一崗”、“爭當值日班長”等活動。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更加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5、持之以恆,反覆訓練。

衞生習慣的培養和不衞生習慣的糾正,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國小生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有“反覆”的特點,改變已鞏固的條件反射,建立新的條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較大的精力,反覆堅持,必須“積日累月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通過對強化訓練,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強化法可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結合,學校在不同階段根據學生的衞生習慣的形成情況,確立強化訓練點,班級、學校上下一致強化訓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貫徹落實到整個學期的始終,使學生的良好的衞生習慣在反覆強化中定型。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制定好教育訓練計劃,反覆地、經常性地圍繞具體要求組織落實。

6、建立激勵機制。

教師方面:重在精神激勵,強調自主科研與創新意識,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撰寫科研論文。學生方面:採取羣體激勵與個體激勵相結合,羣體激勵:如星級文明班評比——每週評比文明班級—每月文明班升級—期末評出四星級文明班,舉行授獎儀式等,以營造濃厚的激勵氛圍;個體激勵:如各班評比每週一星(週一升旗儀式佩戴禮儀之星)—期中初評班級禮儀之星(十佳禮儀少年)—期末分層級評比禮儀之星(班級類每班10名,年級類每班各3名,校級類每班各1名)。

八、實驗步驟

本課題實驗與研究時間是: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準備階段)

——成立課題小組,建立課題檔案,制定研究方案,調查分析國小生衞生習慣現狀,完成現狀調查報告。(20xx年3月至4月)

——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完善實驗方案,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研討、學習資料,供課題組成員閲讀。(20xx年5月)

第二階段:20xx年5月至20xx年11月(實驗階段)

——開展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實踐系列活動,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途徑與方法。

——通過問卷與訪談,調查、及時反饋良好衞生習慣的階段性成果與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在學校的教師、學生及其父母中開展“衞生與生活”、“良好衞生你我他”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同時舉行“良好衞生習慣養成”經驗交流會,探索良好衞生教育養成的經驗。

——結合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良好衞生習慣的養成。

——形成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良好衞生習慣教育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12月(總結階段)

九、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和實效化,促進學校養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找到“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

3、使教師提高研究水平,促進專業化成長。

十、實驗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實驗小組

(一)實驗領導小組

(二)指導小組

(三)實驗組成員

全體班主任參與課題研究

2022研究實施方案 篇12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理解國家統一課程綱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資源特點且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試圖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侷限性。以學校為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它是作為國家課程的一種重要補充。

(一)校本課程的性質:

1、以課程權力的下放為前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3、開發的場所是具體學校能擁有自主權。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校本課程開發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學校的發展上來説,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斷開發,才會體現學校特色。

3、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説,也很有必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4、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能夠與時俱進地反映時代社會變化和學生需要。

(2)校本課程開發更貼近實際,具有更多的適應性。

(3)校本課程開發更能反映課程多元化的趨勢。

(4)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標準

1、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關注教師,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1)關注教師的發展,因為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關注學校科特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我們緊緊抓住了我校足球、閲讀的學科優勢,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龍頭。

(3)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最終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心理念。學生需求什麼,我們就開發什麼。

第二部分校本課程的目標

根據我校校本課程是以足球、閲讀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們的初步設想,目標確定為: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樹立健康第一,終生健身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三部分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辦法

按照我校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評價設想: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並作為“十佳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二、實施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編寫教材或講義2、制定計劃(課時)3、落實教師4、分段實施5、考試考核。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

閲讀每週1課時足球每週1課時

三、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盧鋒

副組長:盧麗丹

組員:徐宏順莊潔許麗萍甘中華陶麗芳朱家宜

全體語文教師、體育教師

四、組織管理

1、學科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學生可根據不同愛好參加不同課程學習。

2、學科根據不同年級講授不同的內容。可以單獨開班授課,也可以上大課。

3、每個學生參加1門以上課程的學習。

4、學分的記錄以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5、教研組負責編寫教材和彙集資料。教務處負責安排教師授課及負責檢查和管理,教研組長負責管理記錄授課情況。

第四部分

一、師資建設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根據我校在職教師的現狀,將採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二、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足球》體育組

2、《閲讀》語文組

三、相應措施

1、教科室、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邀請領導、專家、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標籤: 實施方案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3wv6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