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通用20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通用20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

預習要求: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通用20篇)

看課本第2、3頁,與同學説一説自己看懂了什麼。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豐富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用具:

積木(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圓柱)、水彩筆、方格紙、白紙、各種彩色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圓)。

教學過程:

一、遊戲中梳理回顧

(1)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今天我們就來搭積木。先請每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們準備搭什麼。

學生小組內商量後,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搭邊注意觀察這些積木的形狀,有哪些是自己認識的?

(2)在學生活動後,指定幾名學生拿出已經認識的積木,並介紹它們的形狀,相機也讓其他學生找一找相同形狀的積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導認識長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講述介紹:(教師依次指長方體的幾個面)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是長方體的另一個面,這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長方體有6個面。

佈置操作:請你任意選擇一個面,正對着自己,仔細看一看它的形狀,再用手摸一摸。

②畫一畫。 動一動腦筋,把自己選擇的面的形狀在紙上畫下來。想一想,該怎麼畫呢?讓我們來動手試一試吧。

③比一比。 請小朋友把自己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麼樣的圖形。

教師藉助實物投影儀進一步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大家畫的長方體的一個面,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這樣的……,

④揭示名稱。想象:讓我們閉上眼睛把剛才看見的圖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這樣的圖形雖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橫着,有的豎着,但我們都把它們叫作長方形。

⑤找一找。你們手中的長方體還有哪些面的形狀也是長方形的?找到後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認識正方形。

①談話啟發方法。剛才我們用了“先看一看長方體一個面的形狀,再摸一摸,然後把它畫下來”的方法認識了長方形,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正方體的面是什麼形狀的呢?

請小朋友每人拿起一個正方體,用剛才認識長方形的方法去認識正方體每個面的形狀。

②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③交流後概括。

讓學生將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裏交流,教師再選擇一部分學生畫出的正方形在投影儀上展示。

提問:咱們畫下來的這種圖形叫作什麼呢?

概括: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體的其他面是什麼形狀的?

(3)放手認識圓。

①引導回顧方法。剛才我們從長方體上認識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認識了正方形,那從圓柱上又能認識什麼圖形呢?請小朋友拿出一個圓柱來,找到圓柱的這個面(底面)。想想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請你也用這樣的方法去認識圓柱底面的形狀。

②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③集體交流。

交流方法:説一説你是怎樣認識這個面的形狀的。

交流圖形:互相看一看畫出的圖形。

揭示概念:我們畫的這種圖形又叫作什麼呢?(圓)

④找一找圓柱上還有哪個面也是圓,指給同桌看一看。

三、聯繫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圖中找學過的圖形。

其實今天我們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這是小紅家的客廳(出示小紅家客廳圖).裏面就有許多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長方形的。誰也來這樣找一找、説一説?

(2)在自己身邊找學過的圖形。

在我們的身邊、周圍有這樣的圖形嗎?誰發現了?請你指一指、説一説。

(3)回憶生活中見到的所學圖形。

這樣的圖形生活中也有,誰來説一説你在哪裏見過今天所學的這幾種圖形?

像這樣的圖形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朋友課後可以繼續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體驗深化

(1)提問: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麼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五、總結延伸:

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很多的數學活動.你學得開心嗎?在這些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教學重難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説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説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説一説: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麼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遊戲。

動手。彙報。

三、鞏固新知

第7頁練習一第8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學過程

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説一説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後,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於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繫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於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於6;

(3)10減9等於1,l加5等於6;

(4)15減5等於10,再減4等於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麼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麼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遊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麼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説想的過程。然後指名説,再在方框裏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説一説最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l.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51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具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用珠子和數位表上一節數學課。

2.複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麼位?(個位)第二位叫什麼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後每組派代表彙報。]

2.為什麼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看來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們把圓片挪來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個數,分別是2、11和20。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麼?

[學生小組合作後彙報:用3個圓片可以擺出5個數。分別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樣擺能表示最小的數嗎?怎樣擺能表示的數?]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麼。

5.在操作中學生體會有序思考

教師提問,學生擺後回答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交流知道自己是一年級的國小生,加強學習常規教育,能夠遵守課堂常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講故事等,瞭解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上課認真傾聽、發言先舉手等習慣。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

教學過程:

數學活動(一)

教師自我介紹

(1)師生問好

(2)談話導入:小朋友,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國小生了,説明你們已經長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很光榮的。

(3)教師簡單介紹自己

請孩子猜猜教師的年齡,誰猜對有獎。説説你是怎麼猜到的?

數學活動(二)

瞭解數學

1、老師先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有一個聰明的商人,在經商的過程中,曾經用騾子運過鹽。有一次,一頭騾子滑倒在小溪裏,鹽灑了一部分在水裏,大家知不知道,鹽遇到水會怎麼樣啊?那麼這頭騾子負擔減輕了不少,於是這頭騾子每次經過小溪時就故意在水中打一個滾。商人為了改變這頭牲畜的惡習,就讓它改馱海綿,那你知不知道海綿遇到水會怎麼樣啊?吸水之後,重量倍增,這頭騾子再也不敢偷懶了。”

這個故事大家很熟悉,它已經收錄在的《伊索寓言》中了哦,你一定看過,可沒想到,這頭騾子的主人是一個數學家吧?泰勒斯,聽説過嗎?我敢保證,泰勒斯是所有數學家中最有趣最神奇的一個。關於他,流傳着許多的故事呢!

2、在這個故事中,就有比一比這樣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學知識呢。你想學數學嗎?在學習中我們會發現數學中藏着許多祕密等待大家去探索。

數學活動(三)

學習數學常規要求

教師逐條邊講解邊示範,學生試着做

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數學書、作業本、口算本、練習本、文具盒),鈴聲響輕輕進教室。

2、課中:遵守紀律,不做小動作,要認真聽,動腦筋,想辦法。發言先舉手,聲音響亮,同桌交流時輕聲細語。拿學具、文具速度快,輕拿輕放。

3、課末:整理學習用品,做好下節課的學習準備

數學活動(四)

學習小組的建立

1、劃分好合作學習小組,確定每組臨時小組長,以後每週小組內表現的同學為下週的學習小組組長。

2、合作要求:合作學習時要做到人人蔘與,活動聽從組長安排。

數學活動(五)

課中操訓練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

小鴨子,嚘嚘嚘(雙手放前作鴨子嘴巴狀)

小金魚,遊啊遊(雙手作小魚遊狀)(或者在腰部擺動)

小朋友,拍拍手(拍手)

安安靜靜齊坐好!(放好手,坐好。)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5

複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教學過程:

一、師聲問好。

二、音樂活動。

1、填詞活動:雄雞喔喔。

早上起牀,雄雞唱歌了。

跟隨老師朗讀歌詞。

試一試,用你學會的歌曲《我今天上學嘍》填唱新歌詞。 請填得好的孩子當小老師。

2、複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雄雞催我們早起,別遲到。我們揹着書包唱着歌兒上學吧! 複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4、律動:跳踢踏。

來到了學校,音樂老師請大家跳踢踏舞。沒有音樂怎麼辦? 跟隨老師朗讀歌詞《跳踢踏》。

填新歌詞。

邊唱邊跳。(即興隨意跳踢踏)

鼓勵孩子上台展示。

評議、鼓勵。

三、結束。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6

一、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3、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體會其相對性。

二、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正確確定“左右”。

三、教學難點:

“左右”的相對性。

四、教學準備:

計算機課件筆 橡皮尺子 文具盒 小刀

五、教學過程:

(一)通過左手、右手的活動,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師:小朋友們,今天誰有信心上好這節課?請舉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體驗自身的“左與右”

3、小遊戲 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4、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其實生活中的“左”和“右”還有許許多多,今天我們就來確定一下“左”和“右”

(板書課題:左 右)

師:請小朋友們記住,“左”字下邊是個“工”字,“右”

字下邊是個“口”字。

(二)玩學具,理解左邊和右邊。

1、擺一擺

師:同桌合作,像電腦上一樣的順序擺放好事先準備好的學習用品。

(計算機演示:按順序擺好:鉛筆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樣學具)

師:大家先來確定一下,擺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

2、數一數

師:按左右的順序來數一數。(點着學具來數,數好後請學生回答,從而完成電腦中的填空題)

從右數橡皮是第--------個

從左數橡皮是第--------個

師:同樣的東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不同。

3、説一説

尺子的左邊是什麼?右邊呢?

(1)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圖説出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2)説出尺子的左邊或右邊各有哪二樣學具?

(計算機演示印證)

5、相怎麼擺就怎麼擺,然後同桌互説

(三)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説一説:你相鄰的同桌都有誰?

問:相鄰是什麼意思?

面對黑板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背對黑板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側轉身再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師:每轉一次前、後、左、右的人都發生了變化,但相鄰的同學總是這幾個。

2、用電腦演示同學們上下樓梯的情景

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學生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試着走一走,體會一下)

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以走路的人為標準。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會相撞,保證安全。

3、擺一擺

老師説,學生擺

把本子放在書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書的左面

把鉛筆放在書的右面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7

教學內容:

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遊,看看有哪些數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麗的郊外風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隻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只,數一數有幾隻蝴蝶?再出示2只,現在呢?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現在有多少隻蝴蝶呢?你知道用什麼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羣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課件分步出示:1、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號和問號,小組裏互相説一説圖意

分組説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説説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麼?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號和7個最後出示問號。

問:你能説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説出圖意後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審美力;國小一年級美術上冊《魚兒遊遊》教學設計

2、指導學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引導學生大膽誇張表現各種各樣的魚,鍛鍊學生用線、用色表現或剪刻、捏製魚。國小一年級美術上冊《魚兒遊遊》教學設計

3、增長學生知識,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學生友善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彩色紙、剪刀、膠水、筆、彩泥。

2、教師準備多媒體資料,動畫片《海底總動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根據興趣愛好分小組,並確立組長,統一小組意見。

二、欣賞故事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魚爸爸和他的兒子,爸爸很膽小,怕兒子出事,不想讓他上學;而兒子很喜歡上學,也很頑皮。有一天……

(播放動畫故事:魚爸爸失去兒子尼莫這一段)當魚爸爸失去了的兒子以後啊,他會怎麼做呢?

三、新授:

雖然魚爸爸比較懦弱,但他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於他的愛心,會有許多朋友幫他找尋失去的兒子。

假如你是魚爸爸的朋友,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對,幫助有困難的朋友是我們的美德。

魚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魚,我們來認識一下,海洋裏有哪些魚爸爸的朋友呢?請看大屏

(展示各種不同的魚的圖片)

你最喜歡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魚朋友?

師複述魚的形狀和顏色。

你能模仿魚兒遊一下嗎?

讓我們都來模仿魚兒遊一遊,想怎麼遊就怎麼遊。

我們來看一下魚究竟是怎麼遊的。(動畫:魚遊時的樣子。)和我們遊的一樣嗎?

哦,尾巴左右擺動呢,嘴裏還在吐這泡泡,好象在説:尼莫,你在哪兒?我們找你來了。

魚爸爸的朋友啊到處幫着找他的兒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條魚朋友呢,正在幫着找尼莫呢。

(師示範表現魚)

老師是畫的魚朋友,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怎麼表現魚的。

(出示學生的作品)

老師的和同學的一比啊,老師的有點差勁了,還是擦去吧。

我們美術課還學過什麼表現手法?

對,除了畫之外啊,還有彩泥捏,彩紙剪,這些方法同樣可以表現我們的想法。

接下來老師請每一位小朋友來表現一條遊動的魚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魚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兒子尼莫,好不好?

請先確定自己的表現方式。

四、作業

按小組製作或畫魚,老師及時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的問題,並適當展示優秀的學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種魚以及不同的表現方法,音樂伴奏)

五、作業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現好了魚爸爸的朋友,現在你就是這位朋友,你能把幫助魚爸爸找兒子的過程説出來嗎?

六、拓展

遇到了困難怎麼解決的?(介紹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貼在大圖上)

讓我們來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麼幫助魚爸爸克服困難的。(播放動畫片)

我們一起跟着朋友多莉來説一下。

在我們大家的幫助下,兒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總要長大,總要到外面去學習新的本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尼莫回來後他爸爸怎麼做的。(播放動畫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9

教學要求:

1、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

2、正確、規範地書寫含有“豎”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豎”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複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穫。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新授:

(一)講解“豎”書寫要領。

1、老師示範書寫,指名説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從上到下)。

3、再次範寫,讓學生説説自己看到的“豎”有什麼特點。

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着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5、指名説一説垂露豎、懸針豎、短豎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範。

(二)學生練習書寫豎,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三)學習書寫帶豎的字。

1、出示範字:

十上土幹工正

2、指名認讀。

3、指名説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十:橫平豎直,是懸針豎

上:垂露豎,上面的橫稍短,下面的橫略長。

工:上面橫短,下面橫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7、比一比,改一改

三、總結,小組內評一評誰的字寫得漂亮。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0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範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__ __ __ O的節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並選擇。

6: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並寫出兩小節的節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髮現第3、6小節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1

教學目標:

1、能夠收集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物品。

2、能夠根據收集到的物品進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減、組合等方式將它們設計製作成風鈴。

3、用剪(撕)貼、繪畫等方式來美化風鈴。

教學重點:

運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設計製作。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用吊飾美化教室,激發學生美化生活。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準備

1、師生一起收集適合做紙風鈴的物品,如:紙杯、捲筒紙芯、筒狀的紙盒、小掛飾……(一次性紙杯用新的,用過的可能不衞生)。

2、教師應課前準備好各種材料製作的範作、圖片、製作步驟圖以及幾枚大一點的針。

3、學生應課前準備好剪刀,糨糊,彩紙,彩筆,綵線等。

二、導入並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風鈴,問學生:你喜歡風鈴嗎?風鈴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如果你有一個風鈴,想把它掛在什麼地方?

老師這兒還有自己製作的風鈴,同學們想不想看看?給學生看老師製作的紙風鈴範作,你能説出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

誰能説出老師是怎樣製作這個紙風鈴的?

1、先把單個的紙杯進行美化:用畫畫、剪貼等方式。

2、再用綵線把紙杯穿起來。

3、給紙杯下面添上鈴舌。

你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製作紙風鈴?

三、學生分組製作。

四、欣賞、講評作業。

課後拓展:

怎樣能做出一個能發出聲音的真正的風鈴?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教學目標:

1.能尋找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

2.能創造幾種聲音。

3.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兩邊,説話聽得見,相互難見面。謎底:耳朵)。

2.啟發學生注意“觀察”——“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並模仿這些聲音。

3.教師將學生所傾聽到的聲音進行簡單分類,再分別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鄉村的聲音,學生分辨、模仿並簡單説明這些聲音有什麼特點?

4.想一想,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們來學唱一首關於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師範唱或聽錄音。

3.跟着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4.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麼特點?

(三)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我們能不能創造一些聲音呢?按教材提示創造出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一定的內容。

教學評價:

1.能積極參與聲音的探索,聽辨出兩種以上的聲音。

2.會唱《大雨和小雨》。

3.能創造兩種以上不同的聲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活動“在音樂廳裏”。

2.歌曲《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能説出幾種樂器的名稱,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2.會唱《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教學過程:

(一)在音樂廳裏

1.教師播放音樂廳裏合唱和管絃樂隊的錄像。提問:除了生活中的聲音還有什麼聲音呢(唱歌的聲音和樂器的聲音)?

2.請你在教材圖中找一找,你認識哪些樂器呢?學生説出一種樂器,教師就可以出示這種樂器的圖片並播放聲音,如有學生會演奏,可在課上為同學們演奏,最後教師再介紹其它的樂器。

3.有打擊樂器的可讓學生敲擊一下,感受這些樂器的音色。

4.還知道其他的樂器嗎?

(二)學唱《布娃娃彈琴》

1.你們知道木琴是什麼形狀,它發出的是怎樣的聲音嗎?教師可出示木琴的圖片並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騎兵》片斷)。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新歌《布娃娃彈琴》。

2.教師範唱或放錄音。

3.跟着老師學唱《布娃娃彈琴》。

4.邊唱歌曲邊做律動。

(三)學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隊鼓號隊的錄像,提問:隊伍中有什麼打擊樂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麼不同(高低、強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學唱《大鼓和小鼓》。

4.邊走步邊唱《大鼓和小鼓》並模仿打鼓的姿勢。

(以上兩首歌曲也可以選擇一首學唱)。

教學評價:

1.能認識一種以上的樂器並説出它的名稱。

2.會敲擊一種打擊樂器。

3.會唱《布娃娃彈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小白兔蓋新房(一)。

教學目標:

瞭解《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現故事情節的相應的聲音。

教學過程:

1.教師先給學生講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複述故事內容。

3.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用身邊的材料表現雷、閃電、大風以及故事情節中要求表現的聲音。

4.安排學生課下尋找能表現制《小白兔蓋新房》內容的聲音材料。

教學評價:

1.能複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

2.能夠創造出表現風、雷、閃電的聲音。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小白兔蓋新房(二)。

教學目標:

能用聲音表現《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並在表演中擔任一個角色。

教學過程:

1.學生複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

2.將學生分成2~4組,討論如何用聲音來表現。

3.分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學講故事,其他同學用聲音來表現。

4.師生共同評價。

5.如有時間還可創編其他內容。

教學評價:

1.能積極地參與創編活動。

2.能與組內同學團結合作。

3.能在表演中創造出一種聲音並擔任表演。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3

教學目標:

1、審美能力的培養,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能利用各種材料大膽,直率地表現創作畫;初步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2、瞭解季節更替的自然現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讓學生從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色中體驗生活的美。

3、通過欣賞表現秋天的一系列作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手法進行創新設計,大膽表現,大膽裝飾,以小組身份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知秋,拓寬視野,學會創作的表現手段。

教學難點:激活學生的創作靈感,直率表達,個性作畫。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大量秋天的圖片,秋天的樂曲磁帶,碎花布等;學生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各種廢舊紙張,廢舊材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瞭解季節更替的自然現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讓學生從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色中體驗生活的美。

二、展示階段:

(一)談話導入:

老師拿出一張枯樹葉“小朋友,這是老師早晨來學校時在路上撿到的,仔細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

生:“黃色,灰色。”

師:“為什麼會變成這種顏色呀?”

生:“樹葉枯萎了,從樹上掉下來了。”“風把它吹下來了。”“秋天來了。”

出示板書——秋天來了

(二)找一找秋天:

1.師:“是啊,秋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老師發現在我們的教室裏就有一些秋天的跡象。”(找一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變化)

2.師:“小朋友再想一下,你還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呀?”

生:“樹葉掉下來啦。”“果園裏的果子成熟了。”“小河裏的水變涼了。”“大雁飛向南方了。”田野裏的稻子成熟了,遠遠看去就像給大地蓋了一層黃黃的地毯。”……

3.教師總結:“秋天來了,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季節,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季節,那小朋友你們想用怎樣的方式讚美秋天呢?” (生答)

生:“我來朗誦一首詩,題目是《落葉》,風兒陣陣吹來,葉兒片片落下,它們離開媽媽,不哭也不説話。”

4.師:“除了背誦詩歌,老師知道你們還教過有關秋天的歌曲,如《雁兒飛》《小樹葉》等。我們一起來唱一唱,跳一跳,好嗎?”(歌表演)

(三)欣賞秋天:

1.師:“小朋友的知識可真豐富,真了不起!前一階段啊,老師還悄悄拍了一些秋天的景色,你們想欣賞一下嗎?”(多媒體課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圖片)

2.師:“小朋友們欣賞了這些秋天的圖片,有什麼想説的嗎?”

生:“秋天可真美啊!”“秋天的色彩可真豐富!”“秋天的果實可真多啊!”

師:“是啊,看了這麼美的景色,小朋友們想把它們畫下來嗎?”

生“想!”

師:“我知道你們肯定忍不住要動手了吧!先別急,老師要講一些作畫的要求啦!

(1)構圖要大膽,東西要畫大一些,可不要縮在一起。(範作欣賞)

(2)除了畫你還可以用粘貼的方法。(範作欣賞)

(3)加上細節,可以使畫面更豐富。(師演示)”

“小朋友,你們在作畫時,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呀?”(生答)

三、反饋階段:

學生作業:

1.師:“那接下來就讓我們拿出材料表現一下你們心目當中的秋天吧!”

讓小朋友説説自己準備的材料,準備表現秋天的什麼。

2.學生分成四大組,拿出不同材料進行作業。(放音樂)

3.教師巡迴輔導,並頒發“紀律獎”

作業展評:

1.分小組展示作品,要求各小組代表用簡單的語言,對作品進行欣賞評述。

2.組織小朋友舉辦作品發表會,談談自己創作的感受。

3.頒發小組獎項。

四、課堂小結:

課堂總結,結束教學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4

班會目的:

針對同學們中存在的不良現象,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的主題班會,旨在通過本次班會活動,幫助同學們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並改正,更好更深入地瞭解“文明禮儀”,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

班會地點:一(1)班教室

班會主題:走進心靈體會感恩

主持人:班主任

組織形式:多媒體、小品、討論、競賽、詩朗誦、倡議

課前準備:

1、召集班幹部商討班會課活動安排。

2、佈置學生收集、撰寫有關材料。

3、製作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主持人:

裴頓(男)

袁菲菲(女)

男: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女: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她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男: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女: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應該弘揚民族優良傳統—講文明、懂禮貌,爭做好少年。

合:一(1)班《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正式開始!

全體起立,唱隊歌!

女:同學們,文明,是民族孕育的希望

男:文明,是溝通情感的橋樑

女:文明,是永恆的話題,這區區兩個字涵蓋了豐富的內容,從報紙、雜誌上看到的名人逸事到身邊發生的瑣碎小事,文明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文明。

男:請欣賞小品《課堂上的一幕》。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他們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為?

女:謝謝以上四位同學的精彩演出。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隨文識字、字理識字、形聲字特點識字等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讀好讀懂長句子,注意分句間的停頓,並試着讀出問句的語氣。

3、能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和純真的想象世界,體會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積累詞語“盪來盪去、飄啊飄”,並仿照拓展。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的基礎上,讀好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讀出問句的語氣。感受想象的美好純真。

教學準備

寫好句子的磁力貼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字導入,引出課文

1、教師寫甲骨文“虹”,學生猜是什麼字,怎麼猜出的。教師講字源。

2、板書“彩虹”,談話:彩虹什麼樣?

3、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齊讀。(2)識記“座”,積累“一座……”的詞語。(3)理解“美麗的橋”就是彩虹。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4、引出課文:你想過走上這座美麗的橋嗎?這篇課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生邊聽邊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橋上幹什麼?

2、同桌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師:別急着説,先跟同桌輪流讀一遍課文,想清楚,和同桌練習説説,再舉手吧。

3、指名讀課文,回答問題“我”想到橋上幹什麼?

三、讀懂第二自然段

1、讀好第一句。

(1)師: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課文寫得也很有意思。你能讀懂嗎?先來讀第二自然段。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標出句子。出示:澆花用的水壺那把澆花用的水壺爸爸,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呢?學生自讀,齊讀。

(2)師:“我”要的是什麼?她要水壺幹什麼?讀第二句吧。

2、讀好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自讀齊讀。師做動作,學生齊讀。學生做動作讀。畫出寫動作的詞。板書:提着走到灑下來認識生字。

(2)運用動詞説話,讀懂句子。師:是我在下雨嗎?怎麼下的?

(3)指名讀“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嗎?”注意“不”的變調。

3、“我”為什麼這麼想?板書:愛爸爸。認識生字“澆”和“興”。讀好問句語氣。

4、同桌練習感情朗讀,分句分行展示。

四、寫字

1、學生觀察,“那”和“到”。書空筆順。

2、教師示範。

3、指名板書,糾正。

第二課時

一、回顧第一自然段,鞏固生字

(提前板書:澆花提走到灑挑水高興愛爸爸)

二、讀好第三自然段

1、“我”還想到橋上幹什麼?自己讀第三自然段。標出句子。

2、指名回答,板書:鏡子拿着照着

認識生字,你怎麼記住?認卡片上的字(帶音,不帶音,詞語,開火車)

3、指名師生合作讀,體會問句的語氣,理解課文:和老師合作讀第三自然段,我問,你們用這段中的句子回答。生讀媽媽,師:哎,孩子,你找什麼?

生接着讀第一句,師問“你找鏡子幹什麼呀?”

生讀第二句,師問:多一個月亮幹什麼?

生讀第三句,師:我高興。可是,你真拿着圓圓的月亮嗎?

4、集體師生合作讀。

5、發現二三段的共同點:都是三個問句組成的。最後都是問誰高興嗎。師:她想讓爸爸高興,也想讓媽媽高興,她愛爸爸,也——愛媽媽。板書:愛媽媽

三、讀好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中,小姑娘還愛——生接:愛哥哥。板書:愛哥哥。於是她有了怎樣的奇思妙想?同桌一人讀一遍。

2、理解課文。你知道什麼了?板書:鞦韆盪來盪去花裙子飄啊飄

師:彩雲是什麼?

3、學生角色扮演問答,讀好並理解長句子。一男生當哥哥,一女生當“我”:女讀第一句,男問“你找我係在門前樹上的鞦韆幹什麼呀?”女回答讀第二句;男生説:你的花裙子就像一朵彩雲,多漂亮。女讀第三句。男答高興。之後全班男女生合作。

4、練習“___來___去”的詞語。

四、回顧全文,鞏固生字新詞

1、同桌讀課文,看誰有進步,讀得更好了。

2、同桌檢查生字詞。

3、你覺得這個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寫字

1、認讀,書空。

2、示範,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6

《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還是在季節變換明顯的北方,各種各樣有營養又味美的水果永遠是孩子們的最愛。在南方,有披着“魚鱗”的菠蘿、金黃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紅紅的荔枝、毛茸茸的紅毛丹、大大的菠蘿蜜、形狀奇特的榴蓮;北方有誘人的水蜜桃、黃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紅瓤的大西瓜、瑪瑙般的葡萄提起這些,孩子們準會垂涎欲滴!這些水果不但看着誘人,吃起來還有各種不同的味道。

那麼多種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還有的水果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卻香香的享受這些水果時,同學們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課設置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回憶,不但表現不同水果的特點,而且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的學習領域,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在感知活動中,啟發學生去體會和表現物體特徵、形狀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應會: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通過師生共同創設的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能力。難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憶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教學準備:

1、師生各自找來自己最喜愛的水果,作為感知材料。課件。

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表現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教學

老師帶來一個百寶箱,誰願意來摸一摸裏面有什麼?也許會咬人呦!

(學生摸,發現各種各樣的水果)

二、看課件,欣賞各地水果

1、新疆被譽為瓜果之鄉,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學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介紹火龍果、人生果。瞭解不常見的南方水果,觀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點、色彩。

通過“摸”來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徵。在體驗中,營造一種寬鬆、快樂、自由的氣氛,並且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並引發回憶、聯想。

(學生談看到果實的感受。)

三、説説你帶來的水果形狀、顏色、特點、味道

1、學生介紹,表現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們相信水果會變嗎?看能變成什麼?(出示課件)

西瓜變成了西瓜城堡,蘋果變成了蘋果精靈。你的水果能變成什麼?(學生暢想彙報)

看老師變成了蘋果姐姐,我開着椰子火車,帶着香蕉汽車來接你們的水果精靈快快來水果樂園吧!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嘗試着自己發揮想象,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變”一個樣畫出來。

五、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7

【教學要求】:

1學唱歌曲《跳繩》、

2, 複習《其多列》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聽音樂拍手

二, 複習《其多列》

邊打節奏邊唱《其多列》

三, 新歌教學:

1, 出示“長繩”

問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你喜歡跳繩嗎?

如果邊跳繩,邊唱歌,那就更開心了。

2, 放錄音

3, 教師彈旋律,學生打節奏。

先出示節奏譜:

方法:先拍打,然後教師彈旋律,學生按節奏拍打,做到均勻,正確。

按“走,跑跑”拍打

不説“走,跑跑”,只拍手。

4, 跟着教師邊打節奏邊讀歌詞。

採用教師與學生接讀,學生與學生接讀。

模唱歌詞

逐句跟唱

接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

連唱,第一段歌詞

按節奏跟老師讀第二段歌詞

採用教師與學生接讀,學生與學生接讀

模唱

逐句跟唱

接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

連唱,第二段歌詞。

聽錄音

第一, 二句請小朋友説看,哪一種活潑。(提示:“跳躍”看土要小朋友打乒乓,老師分別用兩種方法唱)

第、四句老師一種用活潑的方法唱,一種用連貫、力度採用

唱,請小朋友説哪一種好聽?(連貫的聲音象小朋友甩帶子一樣)

按以上方法處理整首歌連起來唱。

表演:

小朋友想動作,採用好的動作進行組合。

邊放錄音,學生邊唱邊表演。

(比賽)請個別小朋友上台表演,其它小朋友邊拍手邊唱歌

選出“小小舞蹈家”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崇高與偉大。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描繪、製作,在媽媽的節日中為媽媽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描繪表現自己對媽媽的愛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心靈強烈的共鳴

關鍵:各種方法的運用、組合

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

學情分析:

學生都對媽媽有種愛和依賴,但現在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種不覺察、不領悟的愛、體驗

不深,所以老師應該運用各種方法產生共鳴。

教具:錄音機,畫家母愛的作品,學生作品也可以。

學具:水彩筆、油畫棒,和媽媽的照片。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維持全班紀律。

2、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有一首好聽的歌我想你們都會唱吧?(放音樂)與學生一起唱!這首歌的名字叫《世上只有媽媽好》,是許多小朋友學會的第一首歌,每個人都有一位疼愛自己的媽媽,那你瞭解你的媽媽嗎?

生:我的媽媽是一位農民……

師:你可以説説你媽媽的樣子嗎?

生:她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

師:你能講講你與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嗎?

生:打針時、睡覺時……

師:老師也給小朋友講一位媽媽的故事吧!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一家三口一起去爬山,兩座山之間有一條供遊人遊覽並且觀風光的索道,可是不幸的是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索道不幸墜落了下來,就在墜落的過程中,媽媽托起了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孩子,讓孩子活了下來。世界上最崇高最聖潔的愛就是母愛,所以在一年之中,有三個節日是屬於媽媽專有的,你們知道嗎?

生:母親節、三八婦女節、媽媽的生日

師:有哪些小朋友知道你自己媽媽的生日?

生:(舉手)

師:當你在過生日吹着蠟燭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媽媽眼中欣慰而滿足的表情?但在媽媽節日

的時候,你對媽媽做了些什麼呢?

(板書課題)

3、講授新課

師:從古至今,表現母愛的美術作品一直是畫家們從不厭倦的主題,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欣賞作品)

師:如果今天就是媽媽的節日,你準備怎麼做?

生:打掃衞生、勞動!

生:畫張畫作為禮物!

生:唱歌給媽媽聽!

生:洗衣服……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上其它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吧!

(欣賞課本)

4、學生作業

師:下面也讓我們動起畫筆,來繪畫媽媽、祝福媽媽,並在節日裏送上你最特別的祝福吧!在

媽媽的節日裏,你和媽媽之間的故事吧。

5、作業要求

作品表現我與媽媽的主題,有人物、有背景。

色彩鮮豔、畫面豐富(可以剪貼照片)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及時表揚優秀作業

7、總結、講評

師:願每位小朋友都能像媽媽愛你一樣愛媽媽、關心媽媽,做一個讓媽媽自豪併為之驕傲的好孩子,有沒有信心?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19

教材內容:新課程第二冊教科書P9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藉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4)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彩筆、水果圖片

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提供原始數據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

電腦出示配樂動畫:

(畫外音)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住着一直叫聰聰的猴子。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許多的好朋友來為它祝賀生日,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探索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1、提問:聰聰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各有幾隻?

2、(沒看清)電腦再放動畫片

3、提問

A、五種動物各有幾隻?誰同時數出來了?

B、沒有數出來(大家數的只數不一樣),看來光靠數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我再給大家放一遍,但你們要想出一個又簡便又好記的記錄方法把小動物的只數記下來,行不行?小組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

4、報告整理數據的方法。

誰來説説你們組想用什麼方法記錄?

A、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記錄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好記就用哪種方法,好嗎?

B、下面就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記下小動物的只數,開始!

5、電腦再放動畫片。

6、展示整理數據的'方法。

A、請你説一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記錄的?你能把自己記錄的結果説給大家聽聽嗎?

B、大家同意嗎?

C、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

7、小結。

同學們真棒!想出了用各種符號記錄每一種動物的只數。大家知道嗎?這些方法,就是數學中的“統計”!(出示課題)

8、比較。同樣是用符號來統計,哪種統計方法更簡便?為什麼?

三、用統計圖表表示數據

1、出示統計表。

2、提問。

A、這個同學統計出的每種動物各幾隻?學生説教師在表中填出數:6、3、7、2、3

B、聰聰的朋友各有幾隻?這個同學統計得對嗎?你能來説一説嗎?

3、這樣一張用來統計各種數據的表格我們就叫統計表。

四、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

1、根據這五種小動物的只數,請你在這幅圖上塗上顏色表示出來。比一比,看誰塗得又對又快。

2、學生根據數據用水彩筆在條形統計圖上塗色。

3、展示條形統計圖,集體訂正。

A、你塗了幾個格子?為什麼這樣塗?

B、他塗得對嗎?

C、我這兒還有幾個同學的作品,請看!

D、他們塗得又對又漂亮!你們塗對了嗎?

4、剛才這樣的表格叫統計表,那麼這張圖叫什麼呢?觀察這幅統計圖,你能發現些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五、練習應用

1、明天就是聰聰的生日了,老師也調查了我們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個月份,並製成了一張統計圖。從統計圖上,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説説自己的發現。

3、大家幫了聰聰這麼多忙,聰聰非常高興,它想請小朋友們也去為它祝賀生日,你們願意嗎?

電腦播放聰聰的話:小朋友,很高興你們也能來我家做客。我想去買一些大家喜歡的水果來招待你們,可是我又不知道你們喜歡吃哪些水果,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4、學生填調查表,在自己喜歡的水果下面做上記號。

5、老師讀數據,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統計表中的數量。再根據各類水果的數量,在統計圖中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來。

6、展示、評價

(1)誰願意跟聰聰説説我們班小朋友喜歡吃哪些水果?

(2)看着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六、小結

1、電腦繼續放動畫片

小猴聰聰:謝謝小朋友的幫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穫。小朋友,你們有什麼收穫嗎?

2、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統計的知識,你發現了嗎?

3、別急,小猴聰聰還有話要説呢!(小朋友,你們可真厲害啊,今天就學會了這麼多,還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謝謝大家幫了我的忙,同時也歡迎你們明天到我家來過生日。再見,再見。)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 篇20

教學目標:

1. 在計數物品數量的活動中,初步瞭解學生對數數的理解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基本方法。

2. 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習興趣。

3. 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並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數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情境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已經是國小生了。在今後的日子裏你們要和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呢!大家有信心學好數學嗎?

教師:學習數學首先要會數數,你會數數嗎?那你能從1數到10嗎?數數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發觀察興趣

教師(多媒體課件顯示):這是一所漂亮的國小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來看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師: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教師:誰來説一説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還有什麼?

2. 引導學生逐一數出數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師:大家都會數啊!真不錯!我們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先數數目比較小的,再數數目比較大的?

教師在學生隨意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1)數出數量是“1”的事物。

教師:同學們仔細看看,這裏有幾面國旗?( 配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一面國旗圖並加上圈。)

教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 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教師:同學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什麼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一位老師、一棟教學樓、一個足球……)

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告訴學生,它們都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注意此時要幫助學生梳理語言,培養學生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2)數出其他數量的事物。

教師:同學們再數數看,數量是“2”的東西都有什麼呢?( 配合學生的回答,依次貼出教科書4~5頁上的各圖片及對應的數字卡片。)

數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可以讓學生説説是怎麼知道其數量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看出來的”或“數出來的”。教師可以讓數出來的學生到前面給大家數數看。數完後,可以讓全班同學發表意見,説説他數得對不對。

教師:同學們,你們發現這樣數有什麼好處嗎?

教師:如果以後讓你數數,你打算怎麼數?(適時滲透國小生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3. 認讀1~10各數

(1)教師領讀各數,同桌互相讀一讀。

(2)教師打亂順序出示數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為了瞭解學生認識這10個數的實際情況,教師還可安排一些遊戲:如接龍數數遊戲、跳數10個數等。)21教育網

4. 數身邊的數

教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都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周圍或生活中有沒有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的事物呢?

學生不會説的話教師啟發:數教室裏的數(如教室裏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鉛筆盒裏有幾支鉛筆?一行有幾個課桌……);數自己身上的數(如你有幾隻手?你有幾隻眼睛……)。

5. 課後延伸

教師:下課後數一數校園裏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學後,再數數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後家裏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三、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數了漂亮的國小校裏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裏的門和窗等。希望同學們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好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3ely0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