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技術型招生方案(精選5篇)

技術型招生方案(精選5篇)

技術型招生方案 篇1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的類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除了形式上的要求與規範,其內涵也需要體現出獨有的類型特點、展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為此職業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整體方案的內涵、制度體系制訂上,應該遵循如下理念與思路。

技術型招生方案(精選5篇)

國家對人才培養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作為大眾化的、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開足公共基礎平台課程和專業羣平台課程,並把實效落實在教學中,促使學生在認知、技能、態度、人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

要明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應樹立“培養職業化、標準規範化、規格多樣化、成才個性化、數量動態化、過程柔性化”的培養思路。即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必須是職業化的人才,具有高度的職業認同感、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按照職業標準、崗位規範和專業與教學標準去進行培養;同一所學校的同一個專業,也要做到人才培養的規格多樣化,以符合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社會的多樣化需要;要把學習的選擇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就業需求,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激發他們的潛能,促進個性化的學習與成才;每個專業培養的人才,從總數量到不同規格的數量,都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企業的需要及其變化進行調整,做到動態的一致;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學運行組織體系要能夠做到及時反應、柔性適應。

要實行“按需培養、依學設課、工學結合、揚長施教”的培養要求。即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學生的就業需求,“按需培養”;根據行業、崗位工作任務的需要,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選擇,開發課程,“依學設課”;學校和企業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校企合作”;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優勢,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個別化、差異化 “揚長施教” 。

要按照OBE成果導向的理念和程序,明確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反向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安排。在課程框架體系方面應該構建:公共基礎平台課程組(包括公共必修和公共限選)+專業羣平台課程組(專業必修)+專業課程組(專業必修)+專門化領域課程組(專業限選)+任意選修課程(包括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具有“寬平台、核心化、多拓展、活模塊”特徵;使課程體系設計具有統一性、完整性、順序性、相關性,共同化、組合化、並行化、多樣化、個性化,開放性、選擇性、動態性、靈活性、敏捷性、適應性的特點。

技術型招生方案 篇2

(一)遵循規律、科學安排

作為一種教育的類型,在教學體系上也應該形成自己特有的範式。根據工作體系來重構課程體系,需要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人類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的規律來設計。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基本教學規律——做中學;遵循職業教育學生的認知規律——具體、形象、特殊、生動、體驗、互動等;遵循工作知識的學習規律,先通過體驗學習隱性的工作經驗知識和策略知識,形成感性的認知基礎與初步的技能,後進行顯性的技術理論知識學習,形成技術概念,再開展運用技術解決工作實際問題,實現頓悟內化,讓學生自我建構適應社會工作實際需要的知識、技能、素養結構。

在總學時、公共基礎課程學時、選修課程學時、實踐教學學時、頂崗實習的安排上要符合《指導意見》的基本要求,建議總學分控制在125~130學分,其中,必修課程95~100學分左右(包括公共必修課程組25~30學分、頂崗實習16學分、畢業作品4學分,其餘為專業羣平台課程組和專業課程組學分)、限選課程(公共基礎限選+專業限選)20學分左右、任選課程不少於10學分;以保證它們比例結構科學、合理、穩定。除了整週的實踐教學以外,一週的課時安排控制在20學時左右為宜。

在專業的培養定位上,要通過調查,結合當地的產業發展、行業狀況、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學生的就業意願,準確確定專業主要面向哪些行業、哪類企業、哪些崗位來培養。不同學校的同一個專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培養定位,從而有不同的課程體系,這也正是我們職業教育與普通的學科體系教育的重大區別。

要保質保量地開出教育部規定的公共必修基礎課程,其他的公共基礎課程可以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際條件,部分歸為公共基礎必修課程,部分歸為公共基礎限選課程。建議公共基礎課程一般安排30~35學分左右,其中限選課程學分在20%左右,並按照限選課程學分的300%列出各種公共基礎限選課程的具體名稱和學分,以供學生限選。

在課程開設順序上,可以把初步的體驗類、實踐類的專業課程往前安排;一些開設數學類、物理類、化學類、生物類、電子類、機械類、化工類、經濟學管理學類等理論的專業課程,可以往後一些安排;其後再安排一些崗位技能課程,去應用技術理論指導實踐;讓學生先感知其然,後認知其所以然,再應用指導實然。

要強化實踐教學,加大學時數,整週實訓可以按照1學分22~24學時考慮;積極開展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整週實習可以考慮按照1學分35~40學時來進行;多設置體驗性課程、項目化課程和工作過程化課程,更多地形成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程;以學生實際完成的成果,作為課程達到目標的標準,促使教師改革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使得實踐教學的學時“佔總學時數的50%以上”的要求有效落地,真正實現對技術技能應用的有效訓練。

(二)靈活組織、有效實施

全面發展是基礎,個性化發展是目的。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智力特徵不同,行為習慣不同,個性差異。學習的需要、學習的目的不同,興趣、愛好、特長各異,對就業的行業、崗位想法不同且多變。為了激發學生的潛能和發揮特長,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課程學習自主選擇權,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成長途徑,使得他們人人成才、個個出彩。

例如,建議可以把大學英語和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部分專業甚至全部專業列為限選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可以分為若干水平層次開課,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選擇。

但是由於職業院校教學資源普遍短缺、管理水平低、組織能力不足的問題,選擇權的落實確是一個難點。為了降低實施的難度,建議:除了任意選修課以外,其他類型的課程均按組開設,學生可以選擇課程組,但是需要在固定的教學班級學習,不能選擇課程的上課時間;任意選修課集中在某個下午或晚上集中開課,以及利用在線課程學習;公共基礎必修和限選課按照二級院系分別集中同時開課,便於按水平、按層次選課學習;開展學習成果認定與學分轉換。

如果我們能夠在技術上處理好上面的難題,實際上就可以實現學分制的內涵——選擇制,既在校內實施了學分制,又與外部的學分銀行在內涵上實現了有機對接,也有助於針對退伍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特殊羣體,通過學分制解決工學矛盾、實踐技能強與知識水平弱的困境、實際成果多與理論知識少的現實。

對必修的專業羣平台課程組和專業課程組之間的學時學分的比例關係,可以依據不同的專業羣的特點來確定,既可以是多開平台課程、少上專業課程(多適用於非技術類或對口就業率低的專業羣),也可以是少開平台課程、多上專業課程(多適用於技術類或對口就業率高的專業羣)。如果有條件和能力,建議第五學期在專業羣中開設專業限選課程組(包括企業訂單班),供學生結合自己的就業意願選擇一組課程學習,以提高就業競爭力、學業與工作相關度和職業期待吻合度。這類課程組每一年都可以調整,其中的課程也可以調整,不變的是課程組的學分。

把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有機結合,確定1個或2個相近證書把職業、崗位的職業素養、技術、技能要求融入課程體系和教學之中。還可以對其他的證書,通過專業限選課程組進行多種組合,給學生以多種選擇,以實現1+X的人才培養。

總之,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既要凸顯類型特色,遵循規律、科學合理,又要因地、因校、因專業、因學生制宜,還要有教育教學制度、教學運行組織體系的有效對接,如實施學分制、導師制、彈性學制等。相信如果能夠認真貫徹落實這次的《指導意見》,我們的人才培養過程一定會更加的規範、科學、合理。

技術型招生方案 篇3

20__年6月發佈的《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__〕13號,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了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與要求,有助於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制定方案的框架不統一、內容不規範、程序不完整、實施執行不認真、監督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

一、研讀《指導意見》,把握人才培養的時代新要求

(一)《指導意見》的時代特點

1.全面性與完整性

此次的《指導意見》,融入了包括最新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在內的多個文件、方案的內容,體現了新一輪職教改革對新時代職業院校科學制訂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指導意見》包括了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及要求、制訂程序以及監督與指導。

《指導意見》從明確培養目標、規範課程設置、合理安排學時、強化實踐環節、嚴格畢業要求、推動書證融通、加強分類指導等7個方面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提出了具體要求,更加全面和完整。

《指導意見》要求堅持育人為本,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技術技能培養、體育美育勞育以及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求把傳授基礎知識與培養專業能力並重,強化學生職業素養養成和專業技術積累,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容上,《指導意見》要求包括專業名稱及代碼、入學要求、修業年限、職業面向、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課程設置、學時安排、教學進程總體安排、實施保障、畢業要求等內容,並附教學進程安排表等。

以上這些方面的系統表述,充分體現了《指導意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2.規範性與嚴肅性

《指導意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上提出,要以職業教育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剛剛發佈了第一批347個)為基本遵循,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在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和專業要進一步增強標準意識、質量意識,以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為基本依據,不能“隨意”各搞一套。

課程設置方面,《指導意見》明確規範為“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提出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齊開足公共基礎課程”,同時明確了對公共基礎課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要求;對專業課程規定了6~8門的核心課程。促使專業要更加全面、科學地確定公共基礎課程,以及明確哪些課程是專業的核心課程,從而突出人才培養重點。

在教學安排方面,《指導意見》規定,三年制中職、高職每學年安排40周教學活動;三年制中職總學時數不低於3000、高職不低於2500;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中職一般佔總學時的1/3、高職不少於總學時的1/4;一般以16~18學時計為1個學分;從總體上規範了教學活動的整體安排。《指導意見》要求,中、高職選修課教學時數佔總學時的比例均應不少於10%,對選修課學時佔比的要求和在公共基礎課裏設置限選課的要求,將改變目前課程幾乎都是必修課的局面。其意圖實質上是引導學校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希望在選課上把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落地。

在教材選用上,《指導意見》要求“高等職業學校按規定統一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思政課、專業課教材”,即在教材的選用上,學校和專業今後一定要把好意識形態關和科學適用關。在職業教育的實踐環節上,以前規定是不低於40%,現在規定“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佔總學時數50%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這進一步強化了對職業教育實踐性教學的要求,力圖從要求上促使職業院校改變目前在教學方面學生對實踐教學最不滿意的現狀。

《指導意見》強調應“嚴格畢業要求”,嚴把畢業出口關,確保學生畢業時完成規定的學時學分和教學環節,結合專業實際組織畢業考試(考核),保證畢業要求的達成度,堅決杜絕“清考”行為。這為保證畢業生的培養質量立了規矩,一是組織畢業考核,保證畢業要求達標;二是杜絕“清考”,不及格的課程必須重修。

《指導意見》要求,制定的方案要提交校級黨組織會議審定,並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還要通過學校網站等主動向社會公開。這就要求制定的方案既要把握好政治方向、科學、合理,又要通過教學資源的投入、條件的改善,保障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實施,並接受學生、家長、社會、政府的監督,改變方案制訂是一套,實際執行是另一套的現象。

以上要求,充分體現了《指導意見》的規範性和嚴肅性的特點。

3.靈活性與選擇性

由於各地環境不一、各校條件差異很大,《指導意見》明確了在滿足指導意見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學校可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學特色、學校條件和專業實際等,合理增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素,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在公共基礎課中提出了必須開設的必修課程,也提出可以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黨史國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信息技術、語文、數學、外語、健康教育、美育課程、職業素養等列為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課;鼓勵將學生取得的行業企業認可度高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已掌握的有關技術技能,按一定規則折算為學歷教育相應學分。這就給予學校根據現實教學條件安排教學的更多靈活性,也促使職業院校給予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和需要更多的學習選擇權。

《指導意見》提出,促進書證融通,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但是選擇什麼證書?選擇幾個證書?則是變量的“X”,依實際情況和條件各自決定。

《指導意見》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開展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試點,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計入個人學習賬號,嘗試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與轉換。其目的是既引導職業院校更加倡導終身學習,又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特長、興趣愛好去主動學習,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分類指導”,明確“對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羣體單獨編班,在標準不降的前提下,單獨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彈性學習時間和多元教學模式。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專業,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為職業教育擴招後,生源多元化的人才培養帶來了靈活性。

對整週實訓、實習的學時與學分的關係上沒有強制的規定;在總學分上也沒有明確的要求。

以上這些特點,無論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還是學生學習的角度,都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組織的靈活性與學習的選擇性,給了專業和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

(二)《指導意見》的個別缺憾

歐盟職業教育的學分體系規定,一般一個教學周算一個學分,一個學分對應25~30小時的學習時間,其中上課只有12~15節課,這是考慮一個人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確定的。而目前我們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除去第六學期頂崗實習外,學生一週上課約為24~30節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大學的學習,這是非常不科學的。由於《指導意見》規定總學時不低於2500,即使是按照2500學時計算,平均一個學期416學時,減掉2周的考試周,平均周學時為23節課。這與《指導意見》強調要“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提高效率”是有距離的,特別是在強調課程教學項目化、線上線下、課上課下混合式教學等大環境中,科學設置周課時就顯得更加必要且迫切。另外,由於教師普遍短缺,教師一個學期要帶2~3門課,幾百個學生,每週上15節課左右,導致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好課程教學的研究與改革。這也是多年來課程改革到教學實施的“最後一公里”始終難以打通的一個重要原因。

學分銀行的微觀基礎是學校層面的學分制。自20__年國務院發佈《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來,從國務院到教育部,到各省的教育廳,許多關於職業教育的文件中都提到職業教育要實施學分制的要求。學分制對於滿足個性化需要、實現多樣化成才的職業教育,是迫切需要的。但是由於高職院校實施學分制困難重重,存在很多問題,《指導意見》沒有能夠明確提出高職院校試點或實施學分制的要求,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

技術型招生方案 篇4

為切實提高關鍵崗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在全公司形成“學業務、練絕活、當能手”的良好氛圍,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 “向培訓要素質”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關鍵崗位為重點,以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學習氛圍為出發點,以提高業務素質、工作效率,培養優秀人才為目標,以此次活動為載體,通過崗位比武,充分調動全公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內在動力,促進我公司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基本原則

按照突出重點、廣泛參與、注重實效、方法靈活、便於操作的原則,開展崗位練兵活動。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此次活動的檢查指導,保障取得預期的效果,我公司成立了比武領導小組,下設評審小組和督查小組。

比武領導小組:

組長:呂學進經理

副組長:谷體元書記 王道偉副經理 高太利副經理

成員:魏巍廣 宋方瑩 苗因鵬 田旺增 曹乃紅 張愛軍

比武評審小組:

組長:谷體元書記

成員:宋方瑩 苗因鵬 田旺增 曹乃紅 張愛軍 李建玲

為加強對技能比武活動的監督管理,設立技術比武督查小組,由谷體元書記兼督查組組長,宋方瑩為副組長。督查小組組對大比武活動實行全程監督。

四、參加比武人員

關鍵崗位:鉗工、電工、粗細破工、窯車維修工、看火工、還原爐工 調模工噴塗工

五、時間:20xx年5月15日-20xx年6月25日

六、具體步驟

1、準備階段( 20xx年5月15日-5月17日):

培訓材料的準備:由辦公室、粉末車間、電子車間、技術科、管理科負責蒐集;

培訓人員準備:各車間在20xx年5月17日前把名單報辦公室;

評審材料的準備:由辦公室、技術科、管理科、粉末車間、電子車間負責;

2、培訓階段(20xx年5月18日-6月22日)

集中培訓階段(20xx年5月18日-6月20日):所有非當班人員會議室集合參加集中培訓,培訓的內容側重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

自學自練階段(20xx年5月21日-6月22日):由參加人員班組長組織學習實踐,結合培訓材料。

3、評審階段(20xx年5月23日-6月25日):由評審小組具體負責評審得分。

七、評審方式

操作工採取筆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分鐘筆試佔40%,實踐佔60%,鉗工、電工採取實踐操作的方式。由評審小組負責打分和統計。

為保證此次活動的效果,本實施方案對評審內容不予公佈。

八、相關獎懲

1、不參加學習培訓的每次考核50元;

2、督查小組發現不積極參加自學自練的每次考核50元;

3、評審得分的第一名獎勵100元,第二名獎勵50元,多於5人的獎勵前兩名,少於5人的獎勵第一名。

4、多於5人的通報後兩名,少於5人的通報後一名。

九、相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開展業務技術比武活動是公司提高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形成全公司學業務、練絕活、當能手的良好氛圍的一次實際行動。各單位、科室要充分認清本次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證業務比武活動順利開展。

2、認真組織,確保安全。各單位要正確處理好培訓比武與日常工作之間的矛盾,合理安排學習培訓時間。

3、切實強化督查落實。練兵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要求各單位務必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務求實效,切實培養出本單位的技術業務骨幹,務必克服畏難情緒,清除僥倖心理,切實端正學風,轉變工作作風,以實際行動練就真才實學。

4、建立培訓比武的長效機制。為防止本次活動流於形式,保證取得切實的效果,讓職工切實感受到壓力。公司以後的培訓活動將採取與績效工資掛鈎的制度,後兩名分別扣發20%和10%的績效工資,前兩名給予20%和10%的獎勵;

技術型招生方案 篇5

通訊員:趙寅峯)1月4日,輸電處召開20__年全年安全生產工作總結會,特邀請與輸電專業相關的直升機航檢中心、工程基建處兩個部門專業人員參會。

會上,輸電處技術、安全專責首先對全年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回顧,總結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對應的整改措施,並佈置20__年重點工作。隨後,直升機航檢中心靳少君副主任從20__年航檢作業完成情況、缺陷、故障分析以及20__年直升機、無人機作業計劃三方面內容與我處員工分享交流。基建工程處臧國民主管就各班組長提出的新投產線路施工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之後,輸電處二級工程師王海生在會上指出20__年輸電處全員工作積極性、團隊協作能力有所提升,但員工個人綜合素質亟待提高。劉文恆副處長強調20__年將員工個人技能培訓作為全年重點工作內容,制定針對性的培訓計劃,依託“傳承者”專業培訓工作室及退運線路開展理論、技能的專項培訓。範利江書記要求加強與局輸電專業相關職能處室及兄弟部門的溝通聯絡,為安全生產工作創造協作互助良好環境。

最後,薛彬處長做總結髮言。在點評全年安全生產工作得失的同時,也對當前輸電處面臨的嚴峻形勢進行了剖析,併為20__年全年各項工作指明方向。20__年輸電處將繼續深入落實“抓基礎、抓基層、抓基本功”生產管理要求,以標準化建設為載體,着力加強員工個人素質整體提升,增強輸電線路運維管理水平,保障西電東送電力通道的穩定暢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e8w6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