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風景區導遊詞 篇1

峯林峽谷景觀沿拒馬河兩岸的峽谷地帶,出露的基巖幾乎都是中元古界霧迷山組遂口條帶及遂石團塊狀白雲巖,屬可溶性鹽巖層,是形成巖溶地貌的基礎。本區上奧陶紀(距今4.5億年)以前,大約十幾億年的歷史為古海洋所佔據,形成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積。奧陶紀之後本區隆起為陸,經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長期隆起、抬升、侵蝕,又經過新生代的強烈構造運動、差異性升降運動的影響,以及河流強烈侵蝕下切和各種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崖壁陡峭、峯叢林立、奇峯異石遍佈、洞穴景觀奇特的地貌形態,有較深的地質文化魅力。

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地表巖溶地貌主要發育在拒馬河河谷兩側,由產狀平緩的中元古界霧迷山組碳酸鹽巖地層形成的峯叢、峯林、孤峯、平頂山、谷地組合型巖溶地貌,是北方地區少見的規模較大的巖溶景觀。最典型的有筆架山、蝙蝠山、龍山、虎山、麒麟山、童子山等山峯及其它自然優美的山體,都是保護的重點。

地下巖溶洞穴是本景區重要的地質遺蹟之一。它集中分佈在景區的北部東關上、王老鋪、慄元廠、六合村和西太平,呈北西—南東方向展布,為一長約16公里、寬約4公里的巖溶洞穴帶。絕大多數洞穴賦存於中元古界薊縣系鐵嶺組地層內,只有西太平洞穴賦存在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兒峪組灰巖中。這些成羣出現的巖溶洞穴形態獨特,成因不同,景觀有別。區內洞穴大致有三種成因類型:第一種是東關上落水洞,其深246米,洞底面積近10000M2,形成大廳式洞穴,故稱“龍仙宮”;第二種是由地下河沖刷侵蝕作用形成的具有雙層結構的長700米的三清地下大峽谷;第三種溶蝕洞穴,由各種化學沉積作用形成的堪稱地下藝術殿堂的仙棲洞。

拒馬河不僅是景區唯一的地表水資源,而且在景區內形成許多重要的地質遺蹟,如四渡和仙龍島等地保存完好的河漫灘、階地,西石門附近的離堆山及古河道等,它們是景區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距今8—14億年間,景區是一片廢墟。經過長達6億年的沉積,形成了巨厚的富鎂硅碳酸鹽巖,在這些碳酸鹽巖中,含有豐富的藻類生物化石—疊層石。疊層石在景區內分佈廣泛,類型多樣,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教學和觀賞價值。另外,在海洋沉積的過程中,由於氣候環境等變化,形成並保留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地質現象,如沉積波痕、交錯層理、風暴巖、硅質條帶、硅質團塊(石中石)等。最典型的疊層石分佈在普渡山莊、孤山寨、東湖港、六合山莊等地;典型的石中石在孤山寨、東湖港和六合山莊等都有很好的出露。

風景區導遊詞 篇2

長白山在吉林省東南部,一部分在朝鮮境內。山的最高峯海拔2749米。長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終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借白,故名長白山。

巍巍長白山,不僅以其雄偉壯觀的景色聞名中外,更由於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從長白山山麓到山頂,可以看到從温帶到寒帶的不同植物的類型。植物的分層分佈情況,十分清楚。在山腳,主要是闊葉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米左右,是針葉和闊葉混合林。在這混合林帶,樹木品種繁多,不同季節的風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觀,變化多端,千姿百態。海拔1000至1800米之間,是針葉林帶。這裏山高林密,生長着最有經濟價值的各種針葉樹,這些樹,樹幹筆直,生機盎然。再往上到近20__米,是嶽樺林帶。嶽樺樹為適應高山寒冷潮濕的嚴酷氣候,軀幹短曲多枝,樹皮節理斑紋極富圖案趣味。20__多米以上,就沒有樹木,是苔蘚地帶了,每年六七月間,這一帶盛開着各種顏色的鮮花,景色瑰麗。

長白山最著名的景點是天池。長白山是座火山,天池就是這座火山的噴火口。自清乾隆以後,長白山就停止噴火,原來的噴火口成了高山湖泊。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面海拔達2150米,所以被稱為天池。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平均水深約200米,據説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繞着16個山峯。天池猶如是鑲在羣峯之中的一塊碧玉。在晴朗天氣,碧水中飄着白雲,天水相連,雲山相映,雲中有山,水中有云,景色秀麗異常。但是,這裏經常是雲霧瀰漫,並常有暴雨冰雹,因此,並不是所有的遊人都能看到她秀麗的面容的。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巖石,沒有一草一木。但是,卻不時聽到有人説看到有怪獸在池中游水。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除了看到過一隻黑熊在池邊洗澡外,沒有發現任何動物。他們對天池的水進行過多次化驗,證明天池水中無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沒有生物,若有怪獸,它吃什麼呢?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為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達60餘米,很壯觀,距瀑布200米遠就可以聽到它的轟鳴聲。大瀑布流下的水匯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個源頭。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大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是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嶽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雲瀑布,規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還有長白温泉,這是一個分佈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温泉羣,共有13眼向外湧水。

遊客朋友們,我們來到了觀瞻長白山睡佛的地方了。

這裏是登山公路通往長白山大峽谷的岔路口處,是瞻仰巨大睡佛的最佳地點。在這裏,您只要往長白山主峯上一看,奇蹟便會出現――您看到,在綠樹繁花烘托之上,在藍天白雲映照之下,一尊浩大的,由天工造就的,由長白山幾座高峯相連組成的睡佛造像,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了!

大佛面對長天祥雲,身輔大地鮮花,安然入睡的樣子栩栩如生。

其實,不僅這個地點能瞻仰到巨佛造像,進了山門,來到能看到長白山主峯的地方,都能看到,只是角度和距離的不同,您觀看到的形象和神韻有所不同罷了。特別是越往山上走去,越是接近山體,越能觀看到睡佛的宏大身影,和慈悲面目。

長白山的氣象變幻莫測,秋冬天忽晴忽雪,春夏忽晴忽雨,長年雲霧繚繞。當您趕上天在下雨,或者雲霧遮住了佛面,也不要緊。只要您誠心觀佛,不妨耐心等待,説不定一會兒就雲移霧散,神祕的大佛偶然現形,或顯出部分身形。

雲裏霧裏觀佛,不僅讓您在神祕的氛圍中,透過迷霧觀到了佛容,了卻了一結佛緣的夙願,更會讓您在渴望和和等待中瞭解佛學的要義。

過了梯子河,往錦江瀑布的方向走去,就更能近觀睡佛的雄姿。當您走到能看到錦江瀑布的那道崗樑上時,回首可仰望大佛,往前看則能遠遠地看見錦江瀑布峽谷對面的山峯上,面對着我們有一面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峭壁上,樹影掩映之中,有一碩大的洞口,那就是下面我要説到的“小洞天”。

被人們稱為聖山和神山的長白山,不能沒有佛緣,80年前,有守律、守禪、守密三位和尚,遍訪中國名山大川,最後選中這個有睡佛倚天長眠的長白山為他們修行的地方。其中守律和尚在此時間最長,一直到圓寂。守律曾寫下一首偈句詩,詩曰:“峽谷源頭緣生緣,天池飛瀑鮮花盤。指數松柏金剛座,守律賢洞法正傳。眾生得渡生極樂,未法出世小洞天”。説的就是那個地方。總落差70米的巨大的錦江二級瀑布,正掛在長白山大峽谷的開端之處。濤聲十里的錦江瀑布和長白山天池中間,正是漫山遍野鮮花開放的長白山高山大花園。詩中的“小洞天”,就是上面所説的那個山洞。當年的守律和尚,站在洞口,或者坐在洞裏,都可遠遠地看見那座睡佛造像。三個和尚進山後便杳無音信,成了長白山區盡人皆知的迷團,多少禮佛人和俗家人士,都在尋找守律。後來,人們發現了那首偈句詩,才開始在錦江瀑布附近尋找,也才開始了與長白山巨大的睡佛結緣。

1996年7月28日,人們終於在懸崖上的“小洞天”裏,找到了守律的屍骨,解開了這個困擾了人們近百年的迷團。

這正是:

80年前佛緣始結事佛人長白山匿跡成迷霧;

80年後佛緣永續尋佛人大峽谷現形遇仙蹤。

至此,一段佛緣,一段護佑着大佛出世普渡眾生的真實故事,獲得了圓滿。

風景區導遊詞 篇3

走出香水庵我們又來到南山禪寺。

南山禪寺前身是龍口市境內最古老、最著名的石泉寺。據史料記載:佛教在唐時傳入龍口,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餘村,都建有廟宇,境內寺觀有三觀八寺之稱,石泉寺是八寺之首。

石泉寺,原稱昭慶寺,唐朝貞觀元年(620xx年)初建,宋建隆(960—961年)、明萬曆(1573—1620xx年)、清雍正(1723—1735年)、光緒(1875—1920xx年)年間屢經重修,盛年廟容嶄新,金碧輝煌,為邑內西南一大勝景。

石泉寺北依山巖,東臨溪澗,西北聖水山上有石泉一眼,巖石上刻有“聖水濟患泉”5個大字,當年古寺曾建在泉邊,後因山高路險,唐代後期方才遷到盧山西麓。

石泉寺旁“有大石,望如懸鼓,其下百石平鋪崖底,叩之有聲,遠聞數裏”,“澗中沙土,成塊如拳,搖擊之有聲……”,俗稱石鼓,古有“石鼓澗泉”之勝。石泉寺名的由來,一説源於聖水濟患泉,一説源於石鼓澗泉。

古時石泉寺佔地30餘畝,有出家僧人30多眾。“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六日、十月初六廟會,設戲酬神,善信之士,競相隨喜,波及都社州縣”。直至民國初年,廟會之日進山朝拜者依然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由於解放前連年戰亂,至上世紀中葉,古寺毀壞殆盡。

1999年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20xx年7月對外開放。重修的南山禪寺,佔地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

影壁 首先你看到影壁。中間雕刻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兩側分別是“常轉”、“佛日增輝”的字樣,這裏的人工河,叫金水河,與之相連的是放生池。過了金水河,我們就要到南山寺的大門了。寺院的大門叫山門,亦稱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象徵要追隨佛祖,“三解脱”,故名“三門”。

山門內兩側站着兩個威武雄壯的武將,這兩尊武將是守護佛法的天神,一為密跡金剛,一為散脂大將。

據佛經記載,轉輪聖王有一千個兒子,俱修成佛道,是為賢劫千佛,其中包括釋迦牟尼。最小的兩個兒子青葉髻和樓聖德為了保全史長們成佛和護持佛法,便做了佛護法。法意手執寶杆,作為金剛力士,即密跡金剛;法念為梵王,侍於佛側。漢化密跡金剛的造型為白麪善相,常與散脂大將構成一組。

散脂大將,又稱叉將,北方多聞天王屬下八大將之一,統領二十八部。

進寺院之後可分為三條路線進行遊覽。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定殿、觀音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聖殿、準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西方三聖殿,普賢殿。

另外,還有展室,值房、僧房、法物流通處、齋堂齋舍等附屬和配套建築設施。

鐘鼓樓 進了山門,在天王殿前左右兩側就是鐘樓和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因為南山禪寺是坐南朝北,所以在殿堂法器的佈置上,採取了調轉乾坤的做法,鐘樓就在東邊了,正好符合佛教的晨鐘暮鼓的要求。

地藏殿 鐘樓下面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薩。“地藏”是梵文的意譯。他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禎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説他如同大地,含藏着無數善根種子。地藏菩薩,受佛祖釋迦牟尼的託付,在現世佛釋迦寂滅後,而未來佛彌勒下世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裏,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釋迦牟尼命他作幽冥教主,即管理陰間,地藏菩薩膺此重任,遂後在佛前立下大誓願:“為使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全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後,地藏菩薩與中國冥神東嶽神逐漸融混,成為專管幽冥的神靈,稱為“地藏王”。地藏菩薩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朵(或一手持幡幢,一手持寶珠),頭戴毗盧冠(或光頭)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身邊有一怪獸坐騎,叫“諦聽”,又叫“善聽”,它似虎似豹,雙目神光閃爍,耳朵極為靈敏,説他能聽到四大部洲山川河流,洞天福地之間的動物,各種生物及神仙的動靜,地藏王靠它蒐集情報,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風景區導遊詞 篇4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這裏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這些怪石、奇鬆、温泉和茫茫雲海,四絕中的一絕: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

每當夜幕來臨,這座山峯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夜光之狗”,望着月亮一眨也不眨,身子一動也不動,因此,它無愧地獲得了“天狗望月”的稱號。“獅子搶球”也不錯嘛!看!在“天都峯”上,有兩隻獅子,它們都露出兇狠的目光,張開血盆大嘴,裏面的一顆顆尖牙利齒,像一把把尖刀,如果獵物到它的嘴裏,一定跑不掉。它們後腳支撐着身體,前腳抬得高高的。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這兩隻獅子的前腳中間,放着一個球,好像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禮物。

“仙女彈琴”雖説沒“獅子搶球”,“天狗望月”那樣有趣,可愛,但是,她也有自已的特點哦!看,她那形態,動作,猶如仙女般的優雅,讓人忍不住從心底裏發出讚歎。你看!那長長的衣裙一直拖到地上,她坐在凳子上面,衣裙遮掩了她的下半身。她的手上拿着古箏,用那柔嫩的手指輕輕地拔動那細細的琴絃。要是“仙女彈琴”是真的,你一定會被這優美的琴聲所陶醉。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仙桃石”等等。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着大家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風景區導遊詞 篇5

從化温泉旅遊度假區

講解線索:温泉遊覽區——天湖遊覽區

各有遊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從化温泉旅遊度假區。

從化温泉旅遊度假區位於從化市温泉鎮,面積14.5平方公里,是聞名中外的風景遊覽區和温泉療養度假勝地,分為温泉遊覽區和天湖遊覽區兩部分。温泉遊覽區被評為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廣東旅遊好世界”。

温泉遊覽區

從化温泉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温泉風景區的“百丈飛泉”已被列為“從化八景”之一,被古人稱為“枕漱”佳境。然而,正式開發利用卻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1931年,嶺南大學冼(xian)玉清教授考察此地並撰文介紹,引起社會的普遍重視。1933年,西南航空公司的劉沛泉在飛機上發現從化“百丈飛泉”,他與律師陳大年、名醫樑培基、縣長李務滋4人發起成立了“温泉建設促進會”,從事開發温泉風景區,並將刻有“温泉”兩字的石碑豎在泉眼旁,現在石碑已遷至温泉賓館河東餐廳一側。到了1936年,從化先後建造私人別墅數十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陳濟棠別墅。温泉名噪一時,國民黨軍政要員紛至沓(ta)來,蔣介石、林森等人曾到此遊覽。建國後,周恩來總理曾提出要把從化温泉建成“冬都”。五六十年代,中央、省、市相繼在此建設賓館、招待所、療養院。

温泉水是風景區的命脈和特色。從化温泉泉源豐富,共有泉眼13處,分佈在河東、河西兩岸,温度最高可達73°C,最低的也有30°C。温泉水質晶瑩,無色無味,當地人稱為“湯泉”。温泉風景區已開發利用的熱水泉眼有10處,平均日自流量約1400立方米,最大日流量為3000立方米。

1943年,經過德國醫學家專家檢測水樣,證實從化温泉的泉水是世界珍稀泉水,全世界只有兩處,除瑞士外,只有從化。由於温泉水中化學成分的作用和温度的刺激,洗温泉浴不僅可以有效地消除疲乏,回覆體力,而且能調節身體器官功能,達到祛(qu)病強身的效果,對皮膚病、肩周炎、腰肌勞損、關節炎等30多處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1960年,經廣東省地質部門對温泉水質進行科學鑑定,查明温泉水是稀有的含氡(dong)礦泉熱水,即蘇打泉。泉水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含有二氧化矽(xi)、氡、鈣、鉀、鈉、鎂、銨、氯、氟等10種元素,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温泉”。

從化温泉風景區羣山疊翠,連綿起伏,溪流蜿蜒,風景秀麗,空氣格外清新。碧浪橋、滴翠亭、翠溪、北溪、陶然廳、紅樓、竹莊、梅園、鬆園、清音亭等,亭台樓榭與青山綠水相交輝映,一派恬靜秀麗的田園風光。

滴翠亭,建於30年代,位於河西碧浪橋左側,紅枉綠瓦,屹立在流溪河畔(pan)。亭內以幾塊天然黃臘石為台椅,旁邊種植數株高大的楓樹,春天綠葉如蓋,蒼翠欲滴,秋天楓葉變紅,一樹紅裝,令人產生“楓葉紅勝二月花”的感覺。1961年郭沫若來温泉度假,並在亭內賞景抒懷,題名為“滴翠亭”。

留春亭位於河東中心區。原是魚塘,後改造成小圓湖,湖內有兩處温泉眼,

一處建圓形平台,另一處建雅緻的四角亭,綠色的琉璃瓦頂,曲橋相連。湖岸有別墅相依,紅牆綠瓦,藍天綠樹,倒映於水,彷彿把春天留住,故名“留春亭”。

清音亭位於河西南端,流溪河畔,天湖登山道旁。這裏曾建有竹木搭成的涼亭“二里亭”(已毀),1957年重建六角亭,修築欄杆,設置椅子,中間置淡黃色光滑的臘石。亭前湖水清清,亭內清風習習,登山觀瀑遊客可在亭內小憩。四周青山寂寂,偶聞小鳥啼鳴,小蟲唧唧。1963年,董必武題為“清音亭”。

碧浪橋位於風景區的中心區,橫跨流溪河兩岸。橋長80米、寬8米,是座石拱橋。大橋下碧波盪漾,憑欄而望,山水一色,橋下游魚成羣,陽光下波光粼粼。每當夜晚來臨,華燈初上,水中燈影五光十色。1961年,郭沫若題名為“碧浪橋”。

温泉湖建於1960年。沙崗建壩後提高了水位,形成方圓數百米的湖面,為風景區倍增風采。這裏沙灘金黃,湖水清澈,吸引着無數遊人來此游水嬉戲,歡聲笑語洋溢湖中。遊客還可划艇漫遊湖中,觀賞温泉美麗的自然風光。

天湖遊覽區

各位遊客,告別温泉美麗的自然風光,現在我們一起去天湖遊覽區看一看。天湖位於瀑布之頂頭甲山下,始建於1972年,是從化縣當時五項水利工程之一。因建在高山之上,故名“天湖”。湖面面積近1平方公里,長7公里,蓄水量為1034萬立方米。湖中建有湖心亭,壩下有仙女池,仙女像由廣州雕塑家唐大禧雕塑。仙女腳踏蓮台,一手輕提衣紗,栩栩如生,飄然於池中。仙女池下便是著名的温泉瀑布。天湖中還備有遊湖快艇,遊人可乘快艇環湖遊弋(yi),飽覽湖光山色。

天湖的景觀還有很多,如果各位遊客有興趣,我們可以另擇時日,再此遊覽。謝謝大家!

風景區導遊詞 篇6

三百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安遠縣境內,是安遠縣東南邊境諸山峯的合稱,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屬武夷山脈東段北坡餘脈交錯地帶,是長江水系之貢江與珠江水系之東江的分水嶺,是東江的源頭,香港同胞飲用水的發源地,也是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特殊意義的旅遊勝地。諺雲:“江西九十九條河,只有一條通博羅”。“博羅”即廣東博羅縣,這一條河是江西安遠縣境內的鎮江河。鎮江河為距安遠縣城正南40公里的三百山坑水彙集而成,自東北流向西南,出境後流入定南九曲河,進入廣東省龍川縣匯入珠江支流----東江。香港同胞的飲用水取自東江,三百山因之成為香港同胞飲用水的源頭。

三百山風景名勝區距安遠縣城25公里,距京九鐵路線上的定南站僅68公里。從贛州乘汽車到三百山只有160公里。港澳同胞來三百山只需5小時旅程,是“三日遊”的理想之地。

三百山在80年代中期被發現,1985年被安遠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5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xx年6月被全國保護母親河工作領導小組命名為“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示範基地;20xx年5月被國務院(國函[20xx]40號)批准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中山高丘地貌,中山逶迤、重巒疊嶂、危崖奇石、峯奇石異。山內滿谷縱橫,溪流密佈,劍河深澗,水秀瀑雄。三百山及其附近300多平方公里山地上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巨藤倒掛,遮天蔽日。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集山勢、林海、瀑布、温泉四大自然風景奇觀為一體,山水林石俱美,原始、古樸、清寂,一年四季氣候温涼,舒適宜人。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又屬寒武紀火山其景觀集火山構造、奇峯幽壑、清溪碧湖、飛瀑深潭、密林古樹、珍禽異獸、怪石險灘、温泉等諸奇景於一體,熔清幽、奇秀、雄險、古樸等特色於一爐,是一處純天然、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尤其是清澈秀麗的東江源,壯觀密集的潭瀑羣,保存完好的常綠闊葉林,無可挑剔的環境質量堪稱三百山的“四絕”。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現已發現景觀、景點68處,其中一級景點10處、二級景點27處、三級景點31處。氣勢恢弘的福整壙瀑布被人們稱之為“東江第一瀑”,怪石嶙峋的旱峯灘被譽稱為“東江第一灘”,東風湖青山拱翠,俯影沉碧;九曲十八灘灘潭密接,步移景換,知音泉危崖聳立,雙瀑對鳴,實為天下絕景;三疊瑤池三瀑三潭,遠絕塵寰,真正人間仙境。玉兔思凡、神龜飲泉、雙獅逐鹿等一系列峯石景觀形神具備,惟妙惟俏;杜鵑鬧春,紅楓迎秋,百鳥爭鳴,虎嘯猿啼等動植物景觀鉗子百態,各有千秋。林海日出、竹林彎月一曠一幽,令人心馳神往;雲霧雨雪、彩虹、雨凇樹掛瞬息萬變,使人留連往返。

山中有日流量達兩千多噸的虎崗温泉,另有50多處飛瀑,形成20多條溪流,這些溪流最後匯成的東江是香港同胞飲用水的來源。

風景區導遊詞 篇7

千島湖龍山島位於中心湖區,距千島湖鎮5.5公里,因其山形似蒼龍而得名。

龍山古為浙西名勝,民謠“桐橋鐵井小金山,石峽書院活龍山”,便指此處。1959年秋,由於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龍山便成了龍山島。

明嘉靖年間,海瑞任職期滿調離淳安,淳安百姓為紀念他勤政清政的業績而立“去思碑”,建生祠以示紀念。如今島上的海瑞新祠建於1985年,建築面積625平方米,飛檐翹角,古樸典雅。龍山島前廳有碑廊,大都出自古今名家之手筆,尤以“壽”字碑最為吸引遊人。

後堂豎有海瑞九尺高度之塑像,左右兩壁並配掛一組反映海瑞生前治績的國畫。重建海瑞祠,旨在供世人憑弔海公。永久紀念海瑞的廉潔政績,藉以警世育人,為民造福。

從海瑞祠拾級而上,一路鳥語花香,林木葱翠,約行五百級石階小徑可直達寧古鐘樓。樓內置一寧代鐵鐘,遊人可乘興撞鐘覓趣,亦可眺望湖光山色,隔水遙望縣城千島湖鎮雄姿,領略一番世間少有的人間美景。

風景區導遊詞 篇8

石花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溶洞羣觀光區。

石花洞為多層多支的層樓式結構,洞體分上、下7層,1至6層為旱洞,7層是地下暗河,目前已開放4層,遊程2500米。洞中沉積物種類齊全,有毛細水、滲透水、滴水、流水、停滯水和飛濺水6種沉積類型和40多種沉積形態。其資源具有典型性、多樣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

石花洞是理想的科學殿堂和旅遊觀光的好去處。石花洞風景名勝區四周羣山環抱、空氣清新、景色怡人,園區內綠樹成蔭、溪水潺潺,果園、菜地、池塘相映成趣。有頤年山莊、玫瑰園、北台民俗村、將軍坨等以療養休閒為主體,集旅遊、休閒、度假、商務會議、培訓服務、住宿餐飲為一體的特大型生態療養、休閒度假生態園區。

風景區導遊詞 篇9

我們今天將要遊覽的是盤山,它坐落在北京正東90公里的燕山南麓,處於京、津、唐、承四角交匯地帶。盤山古時候稱為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那麼盤山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東漢末年,曹操親統十萬大軍北伐烏桓,大軍行至無終國境內,正值盛夏,天降大雨,道路泥濘,烏桓軍隊佔領要道,小小的無終國一時又無法籌集十萬大軍的糧草。當曹操進退兩難之時,隱居無終山的田疇聞訊趕來軍中獻計使曹操大獲全勝。後人為紀念田疇,將無終山改成為田盤山,後簡稱盤山(好像和田疇沒什麼關係了,哈哈)。

盤山素以“京東第一山”著稱於世,有“五峯”、“八石”“三盤”之勝蹟。主峯掛月峯,海拔864。4米,前擁紫蓋峯,後依自來峯,東連九華峯,西傍舞劍峯。同時它尤以上盤松勝,中盤石勝,下盤水勝而著稱,合稱“三盤勝境”,並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譽,乾隆皇帝曾多次遊覽盤山,並寫下“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千古名句。

聽了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盤山已經有了個大概的瞭解了,那麼盤山到底怎麼樣呢?還是請各位親自遊覽後再做評價吧。我們已經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1234,車子停在停車場的左邊,我們下午1點還在車上集合,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大家請隨我下車。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遊覽區入口處,這裏有一坐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為愛新覺羅。溥佐題額:“京東第一山”,背面為範潤華題額:“層巒疊翠”。現在咱們往裏走,過了這座黃瓦紅牆的三孔山門,迎面的巨石上,有“三盤暮雨”四個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長毛昌五所書。“三盤暮雨”是盤山獨特景觀,位列“津門十景”之一。“三盤”説的是盤山的“三盤勝景”,“暮雨”是傍晚的雲氣。

迎面這塊巨石當空而立,上面鐫刻“入勝”兩個大字,字徑五尺,遒勁有力,是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的手筆,入勝,意思是説我們已經開始進入勝境了。

繼續前行,這裏有兩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門徑”,盤山又叫四正山,意思是此乃通過盤山的大門。另一行是“鳴騶入谷”,鳴騶,是指豪門的車馬聲。離這不遠還有一塊巨石,是什麼呢?咱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這就是有名的元寶石了,由於上寬下窄,形似元寶而得名,上面還有幾行正揩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

迎面這株千年古鬆,幹圍八尺,高足三丈,這就是盤山迎客鬆。千百年來,迎來了多少帝王將相,豪門貴族,善男信女,文人墨客來此觀景休息,吟詩作賦,讚美盤山。

再往前走,我門現在看到的就是大石橋了,乾隆皇帝遊覽盤山時,就曾在此休息過,那麼現在我請大家也在這休息一下,過一回皇帝癮,我給大家將一個故事。有一年,乾隆皇帝來到盤山,走到大石橋前,見這裏風景很好,降旨休息,隨口出了個上聯:遊盤山,走盤道盤桓數日,劉墉搶先對了下聯:逛熱河,飲熱酒熱鬧幾天。乾隆一聽熱河,立刻沉了臉,原來在這之前,乾隆曾到熱河離宮去避暑,當時那裏流傳着民諺:皇帝之莊真避暑,百姓卻在熱河中。這話傳進了他耳裏,自然大為光火。劉墉見狀,急忙插開話説:“萬歲,這兒的景緻多美呀,您應該再出個上聯,讓大夥對對”於是乾隆的情緒又好了起來,又説了個上聯: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這倒難住了幾位大臣,而紀曉蘭上前跪倒在乾隆面前脱口道:“萬歲爺爺萬歲跪倒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於是乾隆皇帝聽後很是高興,龍顏大悦。

好了,故事聽完了,也休息過了,請大家繼續跟我往前走,咱們的下一個景點是天成寺,天成寺舊名福善寺,猶如天造地設一般,取天成圖畫之意,故名天成寺。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天成寺,它始建於唐代,遼、明、清數代都曾擴建重修。清朝自康熙以後,幾代皇帝均曾巡幸天成寺,乾隆皇帝巡遊的次數最多,他的替身僧空海就在這裏出家。廟門上“天成寺”就是乾隆所提。在還沒有進寺門之前呢,請大家轉過身去看一下身後的建築物——卧雲樓,樓高兩層六楹,化棟雕樑,高脊飛檐,極為壯觀,每逢天陰雨霽,常見白雲在山谷中穿行,或隱蔽樓身,或穿樓而過,饒有奇趣,故此得名,卧雲樓。在卧雲樓對面山腳下,有一座平台,那是小戲台的遺址,過去乾隆皇帝在卧雲樓休息時,御用戲班就登台獻藝。

現在,咱們一同走進天成寺吧,步入寺門,首先看到的就是江山一覽閣,這五個字也是乾隆皇帝所提。請大家隨我往這邊走,穿過曲廊,我們來到了一個高壩台上,迎面仰卧的巨石上,刻着“幽靜”兩個字。在大殿的東側還有一塊乾隆御製碑,上面是他親筆所提的《遊盤山記》和詠盤山的詩作。現在咱們再去看看萬鬆寺的古佛舍利塔,八角十三層,結構精巧,十三層密檐上掛有104個銅鐸,金光閃閃,山風徐來,叮咚作響,古佛舍利塔建於遼代,明代重修,現被列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了,到這裏我們已經把主要的景點都遊覽過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一定要注意安全,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現在解散,別忘了1點山下停車場我們準時集合,小沁在那裏恭候大家。

人都到齊了,咱們今天的旅程也將近結束了,要和大家分開了,我真有點捨不得,小沁在這裏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配合,如果大家對於我們的服務有意見或者建議,請一定告訴我們,我們將會及時改正來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祝大家以後生活快快樂樂,身體建健康康!如果有緣,讓我們再次相會在天津。

風景區導遊詞 篇10

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就是醉翁亭園了,當年歐陽修正是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有人可能想問:“歐陽修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來到那裏呢?”要想明白答案呀,首先得聽我説一段歷史:宋仁宗慶曆年間,朝政腐-敗,權貴當道,當時正在朝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怨謗,敢於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仁宗聽信讒言,便把歐陽修貶到滁州。慶曆五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山住持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這便是有名的《醉翁亭記》。

此刻大家就應明白了吧,其實歐陽修是被貶到滁州的,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歐陽修沒有被貶,那麼也許就沒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記》,也不會有我們此刻正在遊覽的醉翁亭園。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醉翁亭園區佔地約5000平方千米,195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刻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院門,透過這個花窗,我們可隱約看到醉翁亭。古人云:“曲徑通幽”,要想一睹醉翁亭的全貌,我們還得越過這個天井,再由天井向東才能來到亭旁。此刻我們已經來到了醉翁亭,大家請看,醉翁亭是歇山式建築風格,吻獸伏脊,飛檐翹角,16根立柱分立四方,四周設有木欄,那裏便是當年歐陽修與賓客觥籌交錯的地

穿過醉翁庭我們此刻所在的地方是二賢堂,二賢堂始建於北宋紹聖二年。是滁州百姓為紀念以前做過滁州知州,併為當地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的王禹偁、歐陽修兩位父母官修建的。在二賢堂內,我們能夠欣賞到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記》影印件和歐陽修手跡的影印

深秀湖位於回北門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轉彎處,古為一水潭,是遊人臨溪垂鈎之所。1958年,滁縣人民政府將水潭擴建成一座小水庫。1983年,琅琊山管理處因地制宜,將那裏闢為一新的風景區。因其三面環山,景色秀麗,取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約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餘家窪水庫,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橋,因橋有九曲,通稱九曲橋。橋墩用青石砌成,橋面為水泥預製件,具有明顯的現代建築特色。橋上築有湖心亭,亭頂盎金黃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籬,又有古建築特點,湖面側建有三間六架樑木的水榭,為旅遊服務場所。水榭下為人工青石基礎,湖水貫通其下。春夏季節,遊人憑水而樂,清涼爽快,堪稱妙境。

風景區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

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深的湖泊,為1702年火山噴發後的火口積水而成,高踞於長白山主峯白頭山(海拔2691米,為東北最高峯的山)之巔。湖面海拔2155米,面積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為中朝兩國界湖。湖周峭壁百丈,環湖羣峯環抱。這裏氣候多變,常有蒸氣瀰漫,瞬間風雨霧靄,宛若縹渺仙境。晴朗時,色彩繽紛,景色迷人。曾盛傳湖中有怪獸,轟動一時,至今仍為一謎。周圍有小天池鏡湖、長白温泉帶等諸多勝景。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平均水深約200米,據説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繞着16個山峯。天池猶如是鑲在羣峯之中的一塊碧玉。在晴朗天氣,碧水中飄着白雲,天水相連,景色秀麗異常,但是,這裏經常是雲霧瀰漫,並常有暴雨冰雹,因此,並不是所有的遊人都能看到她秀麗的面容的。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巖石,沒有一草一木。但是,卻不時聽到有人説看到有怪獸在池中游水。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除了看到過一隻黑熊在池邊洗澡外,沒有發現任何動物。他們對天池的水進行過多次化驗,證明天池水中無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沒有生物,若有怪獸,它吃什麼呢?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嶽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雲瀑布,規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温泉,這是一個分佈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温泉羣,共有13眼向外湧水。

謝謝大家!

風景區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歡迎您來到擁有“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之稱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於景區較大,請管好您的孩子,以防丟失。

景區內最壯觀的要數金鞭巖了。金鞭巖是星菱形的,足有300多米高呢!每當夕陽西下時,它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像一座金山,美麗極了。相傳秦始皇在這裏趕山填海。龍王一時驚慌失措,於是讓小龍女與秦始皇成親,趁機換走了趕山鞭。數日,秦始皇用假趕山鞭抽打山,山卻紋絲不動。始皇大怒,一氣之下扔了趕山鞭,就成了金鞭巖。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條小溪叫做金鞭溪,它因金鞭巖而得名。瞧,這裏的溪水清澈見底,溪底有很多五顏六色的石子,還有許多小魚在溪間歡快地遊着。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已經完全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了。

景區內幾千座山峯拔地而起,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其中最高的要數黃石寨了。從正面看,它像一位躬着背的老人;從側面看,它又像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這正應了一句古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啊!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遊覽到此就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風景區導遊詞 篇13

女士們 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雲山遊玩。白雲山坐落在廣州市北部,是南粵名山之一,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是由30多座山峯組成,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總面積為28萬平方米,是4A級風景名勝。那麼,我想請問有沒有哪位朋友知道為什麼叫白雲山呢?沒錯,那就是因為每當雨過天晴的時候,朵朵白雲繚繞在青山綠水之間山上景色十分秀麗,所以取這樣的名字。 我們知道廣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歷史,但是,白雲山在建城之前就知名於世了。白雲山風景區由七個遊覽區組成,從南至北依次是:飛鵝嶺遊覽區、麓湖遊覽區、三台嶺遊覽區、鳴春谷遊覽區、摩星嶺遊覽區、明珠樓遊覽區及荷依嶺遊覽區。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麓湖遊覽區,大家看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物就是赫赫有名的廣州藝術博物館,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黃伯冶大使所設計的。這裏面由廣州最大的人工湖,廣東省最大的古典式樓宇——鴻鵠樓,有1984年建的——白雲仙觀,還有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是雲台花園,獨特之處在於是一處中西方園林建築相結合的遊區,內有新穎雅緻的經典十四處,其中這個爹水式的燈光噴泉是主軸景區,被稱為“飛瀑流彩”。大家跟好了,現在我們所在的這片景區叫“誼園”。雲台花園中的誼園是以高達10米的巨大地球狀石雕,上刻有和平鴿、橄欖枝、星星和月亮等圖案,來寓意着“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恰如日月和星辰”。而周圍則分佈廣州各友好城市贈送的禮物,如德國法蘭克福的蘋果酒酒杯、日本福岡的三人舞伎雕塑、美國洛杉積的路標、加拿大温哥華的日晷等。

另外,白雲山還有個著名的索道,它是我國第一條自行設計,製造,安裝的“單軌循環雙鉗口抱索器索道,新的索道全長1800米,在20__——9——27正式開放,每小時可運營1400人次。

走出纜車就是鳴春谷遊覽區了,那這個就更加有名了: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亞洲第二大的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區的天南第一峯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鳴禽掛廊區、珍稀鳥區三部分。這裏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放養着丹頂鶴,天鵝,孔雀,藍馬雞等。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迴盪,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

接下來我們要去摩星嶺,摩星嶺景區中的山莊旅舍與偉人國事有重大關聯。1965年,周恩來總理在“山莊旅舍”接見了印尼副總理,並在此召開重要國事會議。1978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來到山莊旅舍,在這裏構思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春天的故事”。摩星嶺,飛鵝嶺和廣州雕塑博物館,它是政府為了紀念建城2210而建造的主要有四個功能區,“羊城史雕區,中華史雕去,大觀園和森林景區”其中這些作品反映了廣州作為我國海上貿易的最早口岸與東南亞,中東各國頻繁貿易,並且長盛不衰的輝煌歷史。

其中,白雲山風景區中“蒲潤源泉”、“白雲晚望”、“景泰歸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來又開闢了山頂和山北公園,修建了庭園式山莊旅舍、雙溪別墅、松濤別院及觀鳥園。每年的農曆9月9日重陽節,會有許多人去登白雲山。

白雲山的美景遊覽完了,我們的行程也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們將以更以優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遊幫助。祝願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風景區導遊詞 篇14

聞名遐邇的“東飛天”就在中102號佛龕中。

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聖像以紀念明僧紹。

樑大同六年(540年)三聖像佛龕上出現佛光,驚動齊樑貴族,於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樑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

又據傳,棲霞寺創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於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

他病故後,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聖”,該殿也稱“三聖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鑿於294個佛龕中,望之如峯房鴿舍,號稱千佛崖。

後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峯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

其中“大佛閣”為開鑿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於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20__年南京旅遊界要説有什麼大事恐怕只有棲霞山發現“東飛天”,各大媒體更是抓住這一熱點進行大量報道,學術界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使“東敦煌”、“東飛天”蜚聲海內外,很多人慕名而來。

“東飛天”位於中102號佛龕中。

這個洞龕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頂的兩組飛天為橙色,線條清晰可辨,中間佛像頭頂的火焰隱約可見。

雖然僅有這麼兩對飛天,但這是我國所發現的最東部的“敦煌遺蹟”。

最近又傳來消息稱在千佛巖旁的舍利塔上又發現了飛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線條皆與敦煌相似,據有關報道稱,這一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東敦煌"的文化內容。

舍利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始為木塔,後毀於唐武宗會昌年間。

現存之塔系南唐時高越、林仁肇建造。

從棲霞寺南側圍牆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生動傳神。

塔基上刻着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遊、苦行、坐禪、説法、降魔、涅般。

該塔為五級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釋迦八相圖和海石榴、魚、龍、鳳、花卉等圖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賢騎象圖和文殊菩薩像,像上還刻有“匠人徐知謙”等題名。

塔檐下雕飛天、樂天、供養人等像。

第二層以上每面都刻兩個圓拱形龕,均內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計64尊,雕刻精細,甚為生動。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風景區導遊詞 篇15

早就聽説,野三坡是一個景色十分麗的地方,終於我能有幸見到它的真面目了。 遠遠看到野三坡的大門,我心裏有許許多多的想法:它的山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水呢?裏面的環境好不好?有魚嗎?可是,當我剛一進到裏面,心中的一切猜想全部 一掃而空了。一條小溪很顯眼的穿過了巖石,向山中流去。一陣風吹來,四周山上的花草全部搖擺起來,吹的我心裏甜滋滋的,舒服極了。我被這一切驚呆了,一時 竟邁不動步子去看更美的山裏。水裏有魚,一條條顯得那麼悠閒、自在。

或許變成一條魚會更加無憂無慮? 往山中去,看到的是無數高大巍峨卻十分嫵媚的碧山,雖然擋住了人們向山中遠望的視線,卻擋不住我們嚮往深山的心。一條條山溪扯着玉帶,拉着青山向上爬去,也許永遠都不會斷流。 突然,一條比溪水大多了也長多了的河攔在我們面前。河中只有數十塊大石頭可以過河,我們只能踩着石頭過去。河水連着小溪,才會使小溪常年有水流過。

我此時 想到了一句古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因為有河的無私奉獻,山中這無數的溪流才會有活力,有靈氣和生命。 上山需要爬,我們順着鐵鏈向上爬,一直爬到半山腰。半山腰有很多巖石,這裏才是最美的地方吧?幾乎那幾塊巨大的巖石快被山澗的流水淹沒了,這是水的天堂。 這野三坡果然是如此美麗,讓人永遠也忘不了。

風景區導遊詞 篇16

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武陵源。武陵源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像迷人的天子山啦、奇幻的黃龍洞、如夢境一般的寶峯湖,還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十里畫廊。下面,我將帶你們去細細遊賞十里畫廊。

請大家按次序乘坐小火車來觀賞十里畫廊的美麗景色。顧名思義,十里畫廊,便是山水畫的長廊,我們在這裏遊覽,可以看到許多奇特風光。

大家現在一定在心裏嘖嘖稱奇了吧?的確,十里畫廊的美麗在於它兩側羣峯凜然而列,造型各異,宛如一幅生靈活現的天然雕塑畫。也難怪雕塑家錢紹武稱其為“一條天然雕塑傑作的羣像陳列長廊”。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十里畫廊的第一個景點:壽星迎賓。這座石峯酷似老壽星,就好象是一個老人正招手示意,喜笑盈盈,恭候大家的光臨哩!在十里畫廊最為形象的就是大家一會要看到的石峯了。你們大家覺得它象什麼?對了。這座山峯就是著名的採藥老人,他形象栩栩如生。這位採藥老人,身背竹簍,佝僂而行,他正採得一揹簍珍貴藥材,一步一步滿載而歸!

看過“採藥老人”,我們再往前100米左右,在右側的山峯上又有一處美景——眾仙女拜觀音。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高高在山,盤腿而坐,平視前方,神態慈祥,而19位仙女則低頭不語,拱手作揖,虔誠地求菩薩保佑,為凡間消災除害,五穀豐登……

十里畫廊的奇妙在於它有太多形象的天然石峯,此處的萬歲牌、將軍巖、筆架山等景,都有極佳的觀賞情趣。十里畫廊四周溪流潺潺,竹茂樹森,花香鳥語,也難怪大家置身其中,但見“水在山間流,人似水中游”,可稱天下絕景。

好了,今天十里畫廊的介紹就到這裏,希望大家有一個美妙的行程。謝謝大家!

風景區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是大家這次武當之行的地陪,我叫,大家叫我就可以了。在這裏首先我要代表希望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在我右手邊的是司機趙師傅,今天將由我們為大家服務,也預祝各位能在這次旅遊活動中玩的開心,玩的順心。

現在,我們的武當之旅就要開始了。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重鎮十堰市下轄的丹江口市境內,東依歷史名稱襄樊,南連蒼茫千里的神農架,西接車城十堰,北臨丹江口水庫。它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g   武當山的自然景觀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徵。環繞主峯的眾峯爭雄鬥奇,但卻又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峯,形成“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奇觀。武當山四季景緻各異,但是它“冬寒而不寒,夏熱而不熱”,是我國避暑勝地之一。

武當山秀麗的自然景觀讓人歎為觀止,但武當山的文化景觀更是引人入勝。武當山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道教活動中心,使它名揚天下的一是它濃郁的道教文化及各處宮觀中豐富而精緻的銅鑄文物。

另一個就是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説的武當武術。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中的瑰寶,飲譽海內外。武當功夫又稱內家功夫,它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素有盛名。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他創立了武當內家拳,被譽為武當武術的開山之祖,為武當武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説完了道教文物和武當武術,我們再來看看武當山的古建築。武當山的古建築以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著稱於世。它始建於唐,宋元兩代均有重修,在明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整個建築按“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而設,因山就勢,錯落有致。有的建於高山險峯之巔,有的建於懸崖峭壁之內,有的迂迴於深山叢林之中。整個建築羣薈萃我國古代優秀建築法式,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結合,猶如我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

説了這麼多,我想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武當山腳下,請各位帶好隨身物品下車,開始我們的朝聖之旅吧!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綠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宮。因為這塊地方周圍的風巒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永樂皇帝就封它為“紫霄福地”。殿內石雕須彌座上的神龕中供奉的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像,他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明代的藝術珍品,我右手邊放着的這根12丈長的長杉木,傳説是從遠方突然飛來的,因此叫做飛來杉,據説在杉木的一端輕輕敲擊,另一端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因此又叫“響靈杉”,至於它為什麼飛來這裏,我想,可能也是為這裏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當山有36巖,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被認為36巖中最美的南巖,武當山的自然景觀與精美的建築是融為一體的,在這裏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座雄居於懸崖上的石殿建於元朝,懸崖旁邊有一個雕龍石樑,石樑懸空深出2.9米,寬只有30釐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雕有一個香爐,這便是著名的“龍頭香”。過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以示虔誠,可見他們對道教的信仰之深。為安全起見,我們大家想許願祈禱的話可以到別的地方,心誠則靈嘛。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登上了主峯天柱峯了,天柱峯海拔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譽。現在我們所在的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金鎏大殿,修建於永樂四十年,整個金殿沒用一根釘子,全是鑄好各個部件後運上山搭建而成的,卯和的非常嚴密,看起來好像是渾然一體的。大家看,這邊的長明燈相傳是從來不滅的,那麼山頂空曠多風,為什麼它不會被風吹滅呢?據説是因為藻井上懸掛的這顆“避風仙珠”的緣故。相傳此珠能鎮住山風,確保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殿門的各個鑄件都非常嚴密精確,可以改變風向,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藝的高超。

金殿從修建到如今已經歷了3500多年的風吹雨打,仍輝煌如初,不能不説是我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一件稀世珍寶。好了,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來細細品味這絕妙的建築和美麗的風光。

各位旅客,我們的武當之旅到這兒就要結束了,相信武當宏偉的古建築羣,奇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道教文化,絕妙的內家功夫,會給各位留下難忘的印象。在這裏也期望着大家的下次到來,武當山仍會以它的雄姿倩影,名勝古蹟。道教神仙等待着各位。

風景區導遊詞 篇18

我們到了被譽為人間瑤池的黃龍風景區。黃龍,顧名思義,黃土鋪地,清水盈池。它集彩池、雪山、湖泊、峽谷、森林、巖峯於一身,多美麗啊! 據介紹,黃龍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境內,岷山主峯雪寶頂腳下,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它是一條長約7公里,寬約300米的鈣化山峽,周圍環繞着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峽中3400多個天然玉成的華泉彩池順坡而下,大者畝餘,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黃玉砌成,玲瓏剔透,一派富麗。

池水五彩繽紛,變化萬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從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黃龍如一條凌空騰飛的巨龍,那層層彩池就像巨龍身上的片片鱗甲,映襯着雪白的卧峯,蒼翠的森林和滿天的雲霞,五彩斑斕,如夢如幻,極為瑰麗相傳黃龍真人在此修煉成仙,故此山此水有此仙風道骨,黃龍縣大禹治水,功成在此留連,方有運瓊漿滿溢,漾紅蕩綠的瑤池美景。這裏以彩池、灘流、雪山、峽谷、古寺、民俗“六絕”着稱於世。被譽為“聖地仙境,人間瑤池”。

黃龍古寺,始建於明代。位置在黃龍溝景區,佔地千餘平方米,屬道教觀宇。相傳助大禹治水的東海黃龍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為黃龍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後人記其功德,建黃龍寺。黃龍寺有羅漢堂、中寺、後寺、禹王廟等,現羅漢堂已成廢墟。中寺是佛教寺廟,而且各主要景點都有佛教信徒朝拜,後寺主供黃龍真人,後寺下的溶洞——黃龍洞有天然鈣化黃龍真人座像。黃龍古寺是一所道教觀宇,黃龍溝內隨處可見道家文化的痕跡。“黃龍洞”洞口,有一棵龍形松樹上經常掛滿潔白的哈達,那是當地藏族同胞為神祕的黃龍洞敬獻的供品,洞口還有幾處“瑪尼堆”,青色的石塊上鐫刻着藏傳佛教的經文,在一個道家高人修行的地方見到眾多佛教信徒虔誠地叩拜,是“中國民間宗教文化儒、釋、道互補”的典型代表,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蹟。 大家跟我往前走,請留意,小心慢行!前面就是黃龍廟。這裏每年農曆6月12日-15日舉行的黃龍廟會盛況空前。

看,我們來到彩池湖了!在陽光下,鈣化彩池湖面波光粼粼,加上水珍珠在晶瑩跳動,奇幻無比。這裏的景色,照片不能展現其特有的動感,攝影表現不了其無限的生機,親臨其境才領略到人間瑤池的美景奇觀!好了,我們就遊覽到此了,大家可以解散遊覽,多拍照片啊,別錯過這裏的美景!

風景區導遊詞 篇19

今天主要遊覽的是距薊縣城12公里,處於京、津、唐、承四角交匯地帶的盤山。盤山於20__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旅遊景區並被列入全國__大名勝之一,以“京東第一山”著稱於世。在整個遊覽過程中各位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提出,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大家解決。同時也希望各位能給予我最大的幫助。在這裏先謝謝大家並預祝各位路途愉快!

對於盤山,在乾隆《遊盤山記》中是這樣描寫的:“連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滄溟,走薊野,枕長城,蓋冀州之天作,俯臨眾壑,如星拱北而莫敢與爭也。”古時盤山被稱為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元朝姬志貞《雲山記》所説:“古有田盤先生自齊而來,棲息至此,因名盤山。”清詩僧智樸《盤山志》所説:“魏田疇隱居於此,故名田盤山。今不曰田盤而曰盤山者,亦猶匡廬之謂廬山也。”這是有關其名稱由來的兩種説法。

盤山海拔400~600米,海拔最高的掛月峯高達864.4米。掛月峯前擁紫蓋峯,後依自來峯,東連九華峯,西傍舞劍鋒,號稱“五峯”。盤山還有東五台之説,“東”者,是與山西佛教聖地五台山東西對應。紫蓋峯為中颱,先師台為南台,九華峯為東台,自來峯為北台,舞劍台為西台。

古人又把盤山分為上、中、下三盤,稱為三盤勝境。自來峯一帶為上盤,勁鬆蒼翠,盤曲翳天,是為鬆勝;古中盤一帶為中盤,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為石勝,晾甲石一帶為下盤,萬泉響澗,瀉玉噴珠,是為水勝;可謂“松風水韻,潭影嵐光”。除此,盤山還有26處名石,典志中記述較多的是8大怪石,即:位於由青松嶺東頂通達掛月峯路上的將軍石、位於上方寺南龍風庵遺址上附近的懸空石、緊鄰懸空石的喝斷石、位於千像寺北邊的搖動石、在少林寺東南山坡的蟒石、在蟒石南邊的菱角石、以及盤山水庫內的晾甲石和帳房石。

目前是早上十點三十分,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車現在停在了景點區停車場內,下午三點的時候我們在停車場這裏集合。請大家記住我們所乘的車是藍色金龍客車!車牌號是津A12345。下車時請大家注意安全,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妥善保管。

盤山主要有三條遊覽路線:東路、西路和中路。我們選擇其中最美的一條遊覽線路——中路,步行登山。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東側一座造型獨特,宏偉高大的彩繪牌樓,高10米,寬14米,正中匾額上書“京東第一山”,為愛新覺羅·溥佐手書;牌樓背面匾額書寫:“層巒疊翠”,為著名書畫家王學仲題留。

走進山門,迎面的巨石上,鐫“三盤暮雨”四個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長、市政府顧問毛昌五所書。“三盤暮雨”是盤山的獨特景觀,位列“津門十景”之一。“三盤”説的是盤山的“三盤勝境”,“暮雨”是傍晚的雲氣。每當陽春三月,桃花、杏花、梨花漫山遍野,遠望上盤猶如一堆堆的白雪點綴於蒼松翠柏之間,春風吹過,花瓣隨風飄落,好像降雪一樣;雨後初晴,中盤則雲霧繚繞,霧雨濛濛,似雨不雨,似晴不晴;下盤卻是陽光夕照,一碧如洗。形成:“上盤雪花飄,中盤霧雨渺,下盤夕陽照”的天然奇觀。

我們順石磴小路向北行,幾十步後到達的便是東浮青嶺與西浮青嶺間的峽谷地帶,谷口東側面南,一塊巨石矗立,上鐫“入勝”兩個大字,字徑五尺,遒勁有力,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的手筆。意即從此就進入勝境了。

穿過從翠屏峯流下來的飛帛澗上的小橋。大家可以看見西峭壁上,有兩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門徑”,另一行是“鳴騶入谷”。盤山又名四正山,因此“四正門徑”意為此乃通向盤山的大門;“鳴騶”是指豪門車馬聲。古時帝王、達官貴人,為了表示對佛門的虔誠,進山禮佛,常常鑾輿隨從傳呼喝道,前呼後擁地進入山谷,所以稱為“鳴騶入谷”。

距此不遠處有一塊巨石當道而卧,高數尺,長丈餘,上寬下窄,形似元寶,這就是有名的元寶石。元寶石略向路邊傾斜,上邊刻着幾行正楷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

進入四正門徑,一路向北,一幅優美的畫面呈現在大家眼前。

迎面這株巨大的古鬆就是盤山的“迎客鬆”幹圍八尺,高足三丈;松下一橋橫卧澗水之上,簡潔古樸,為花崗巖條石建造,稱為偏橋;西岸,一座茅亭卧在澗水之旁。大家可在此稍作休息,藉此機會我給各位講一段發生在這橋上和乾隆皇帝有關的軼事。

乾隆47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帶着滿朝文武大臣、太后、貴妃到承德熱河避暑山莊避暑。據清史記載,當時熱河一帶,連年乾旱,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十分艱難。聽説萬歲爺帶這麼多人來此避暑,都非常氣憤,於是就傳出了一個民謠:“避暑山莊真避暑,百姓皆在熱河中”。民謠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裏。乾隆聽後非常生氣,派兩個太監去民間私下查訪,但始終查不出結果。無奈之下乾隆與其母商量,決定回京。回京時,途經長城,便到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的清東陵去祭祖謁陵,中途在薊縣的行宮住了一夜。因天氣酷熱,母子二人誰也沒休息好。次日天明,兩人經商量決定改道來到盤山。在迎客鬆前,乾隆下馬,步行登山,隨行的有東閣大學士劉墉,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紀昀等。一行人從靜寂山莊出來,由中路進山遊覽,乾隆走得氣喘吁吁,劉墉湊過來,説“我主上山,前背高後步。”

乾隆聽了自然高興,馬上反問道:“我要下山呢?”

劉墉急忙説:“我主下山,後步高前步。”乾隆微微搖了搖頭。劉墉靈機一動,説:“我主下山,後背倒比前胸高。”乾隆一琢磨,心中不禁一喜。

來到偏橋前,乾隆見這裏風景很好,降旨休息並隨口説出一上聯:“遊盤山走盤道盤桓數日”

劉墉搶先對出下聯:“逛熱河飲熱河酒熱鬧幾天”

本想忘記熱河之事的乾隆聽後甚是不悦,劉墉見此情形,急忙把話岔開,説:“萬歲,這兒的景緻多美啊,您應該再出個上聯,讓大夥兒對對。”隨即乾隆站起身來,手指大石橋,説:“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此聯一出,頓時難住了在場的幾位大臣,連劉墉也噤若寒蟬不吱聲,只有紀昀低頭微笑。乾隆見狀,便説道:“紀愛卿,這個下句就由你來對吧。”

紀曉嵐一聽點到自己頭上了,馬上站起身來,邊走邊想:用什麼妙句才能哄得乾隆高興呢?遂已來到乾隆跟前,不禁靈光一閃,跪在乾隆面前對答道:“萬歲爺爺萬歲跪到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聽後龍顏大悦,御筆提書:“幽深處,曲澗小橋橫,細薄雲歸千丈影,彎彎泉放百般聲,立立又行行。”

故事講完了,我們繼續沿着曲徑通幽的石階小路,邊前行,邊欣賞周圍的怪峭山巒。

一路走來,我們已經來到天成寺景區了,寺門東面,有一個石砌的巨大高台,高台上有座宏偉的建築,那便是卧雲樓。

薊縣古稱漁陽,古漁陽有八大勝景,即:清池春漲、白澗秋澄、採村煙霽、鐵嶺雲橫、盤山暮雨、獨樂晨燈、崆峒積雪、瀑水流冰。

其中,“盤山暮雨”説的就是盤山雨後之景,似晴非晴、似雨非雨、似霧非霧這一奇特景觀。雨後的卧雲樓是這一景觀的代表。每當夏天傍晚的時候,雨過初晴,常見一抹雲霞,在微風的吹動下,穿二樓樓窗而過,故此得名卧雲樓。

觀賞了卧雲樓,便來到了被乾隆皇帝稱為“奧穴區域”的天成寺,該寺始建於唐代,遼、明、清數代都曾擴建重修。天成寺舊名福善寺,猶如天造地設一般,取天成圖畫之意,故名天成寺。又稱“天成法界”。

步入寺門,便見江山一覽閣,這曾是乾隆皇帝下榻之所。此閣直通院中的曲廊,曲廊長四十餘米,廊間上彩繪風景,翎羽花卉,民間故事栩栩如生。

天成寺正殿建在翠屏峯下,硃紅的明柱,光燦的彩頂,面闊三間,雕樑畫棟,上面懸掛乾隆皇帝御書匾額“清靜妙音”。殿內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周圍是十八羅漢雕像。

殿東有一座規模稍小的配殿,殿前聳立着乾隆御製碑,碑正面刻有乾隆皇帝巡幸盤山時留下的《遊盤山記》,背面則是其詠盤山的詩作《遊盤山》。

殿前的臨壩台處,有兩株樹齡八百年的銀杏,均高25米,幹圍3.1米。銀杏樹起源於古生代,素有“活化石”的美稱,僅存於我國。一般,銀杏樹為雌雄異株,可大家面前的這兩顆均為雌性,而且都結果實,這是因為,在縣城農機院內有株雄性銀杏樹,每年春天藉助風力傳播花粉,開花結果。

殿西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條石台基,台基上,巍然屹立着一座淺黃色的古塔,這就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佛舍利塔,塔身通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結構精巧。塔基由花崗巖須彌座和三層仰覆蓮花組成。塔身正面有門,內置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出檐為仿木作磚雕斗拱。十三層密檐上,掛有104個銅鐸,金光閃閃,山風徐來,叮鈴作響。塔前有一株古柏,千年以上,測定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軀幹粗大,枝杈盤曲與翠屏峯、飛帛澗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塔影穿幽壑,晴嵐迭翠屏”的天成畫卷。

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天慶年間建的,相傳塔內藏神龍親奉舍利三萬餘顆。明代崇禎年間重修。為修這座佛塔。名僧如芳和尚刺血書經七年,賣經積錢。興工時,傳説“感白光燭天,如玉橋,竟日不散。”在塔內發現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

塔東側立一石幢,上為遼書。明萬曆年間,磨其三面,改刻“無垢淨光陀羅尼佛頂真言”等字及“金佛燃燈記”。

古佛舍利塔西面,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相傳洞裏藏七十二條善蛇,白天潛於塔下,夜裏攀在塔身前以護衞佛塔。有時還潛入殿堂,蟠伏坐下,恭聽老僧説法。

大雄寶殿後有兩個方形水池,池中有水,名涓涓泉。水池深不足三尺,清徹見底,水質甘甜清冽,常年不涸,將這裏的泉水注入杯中,凸出杯麪三毫米不溢流,平面放一枚五分硬幣飄浮不沉。經有關部門檢測,這是難得的低鈉高硅的優質天然礦泉水。

此外,寺西有一“飛帛澗”。每當夏秋時節,雨量充沛,澗水從翠屏峯飛瀉而下,氣勢壯觀。

出寺門繼續往上,盤山的其它景區大家可自行遊覽,下午三點鐘的時候,我會在景區停車場等候大家,請大家準時回來,遊覽時請注意安全。

風景區導遊詞 篇20

五老峯風景名勝區,位於山西省永濟縣,以五老峯、古蒲州為中心,包括黃河灘岸,王官峪、龍頭山、雲仙閣等6個景區,總面積300平方公里。五老峯在中條山上,因五峯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峯史稱東華山,歷史上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峯險峻,需攀鏈而上,屬丹霞地貌。山上巖洞幽深,廟宇甚多,雙瀑飛流,昔為旅遊勝地。

黃河灘岸有約6700公頃綠色林海,自然風光獨具特色。湮沒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橋畔的4尊鐵牛 和4尊鐵人已於1988年8月重現於世。鐵牛各重3萬公斤,鐵人各重2噸,鐵人代表維吾爾、蒙古、藏、漢上個民族、象徵民族團結,蒲津橋是我國古代最長的大橋,也是黃河上最早的大橋,公元720xx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濟縣境內將原有的竹索浮橋改為鐵索鏈浮橋,並鑄4尊大鐵牛和4尊大鐵人,分置黃河兩岸。後因洪水氾濫,黃河改道,橋毀船腐,鐵牛和鐵人卻抵擋了洪水衝擊等災難。不鏽不腐,光潔完整。

《虞鄉縣誌》記載:“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側,因以為名。”

《虞鄉縣誌》載: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東瀑飛瀉、石巖噴雪、奇石珠簾、百二盤旋、明鏡映天、休休古亭、貽溪映綠、點石成金、恐龍化石”。登上西瀑巔頂可探幽深莫測,捕捉迷離的地下迷宮大世界----黃沙溶巖洞羣。景區內的奇峯怪石千姿百態:“石佛坐嶺、金龜望月、雙人施禮、雄獅觀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侶、關公刀痕……”

它為歷代遊人所矚目,主要還因為唐末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曾隱居於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傳,名震河東,吸引着各方遊客。《虞鄉縣誌》記載,谷傍有其先人別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綠樹合圍,風景獨秀。當我們按照志書上的記載,尋找它的遺存時,卻早已湮沒在歷史的變遷之中而沓無蹤跡了。入谷有一石徑小道,盤山而進,曲折迴環,似有“曲徑通幽”之感。谷內有天柱峯、東西瀑布、貽溪清流、奇峯珠簾、明鏡映天、百二盤山、休休亭、三詔堂等自然勝景和古建遺存。

五老峯 風景秀麗宜人,生態環境優美,動植物種類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質地貌造就了許多罕見奇觀,具有雄、險、奇、秀、仙之特點。《水經注》稱:“奇峯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羣峯之表,翠柏蔭峯,清泉灌頂”。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時曾有64觀庵廟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晉。目前,景區內配套設施完善,有可容納百餘人住宿、餐飲、會議的三星級賓館——雲峯閣;有驚險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鐵索天橋;有輕鬆便捷的登山觀光索道;有集消暑納涼、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秀麗景點“北方水鄉”——錦繡谷.

五老峯由玉柱峯、東錦屏峯、西錦屏峯、棋盤山和太乙峯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峯玉柱峯又名雲峯、靈峯,恰似一根 立地的玉柱直插雲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國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峯絕無僅有,稱為天下奇峯。其它四峯羅 列四隅,遠望猶如五位彬彬有禮的老人,列座廳堂,侃侃而談,故 稱“五老峯”。這裏層層峯巒,森森古木,各種生物覆蓋着整個山野。花紅草綠,山光水色,風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觀廟宇,南在五老看風光”之説。

主峯玉柱峯,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雲霄,又名“雲峯”、“靈峯”,遊人需攀鏈而上。峯頂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點:南天門、靈宮廟、菩薩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師廟等建築遺址。

以玉柱峯為中心,左有東錦屏峯,峯腰建藥師洞;右有西錦屏峯,峯下有雷公洞;北為太乙峯,有五老殿、玉皇殿;南為棋盤峯。還有五指峯、筆架峯等大小山峯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視,或如椽筆聳天,或若筆架橫列,珠輝玉映,惟妙惟肖,共佔地有50平方公里。

其間寺廟觀宮分佈其間有64座,洞穴有12個,源泉有9處。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馬蹄印的張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靜,形狀各異,對地質學、成因學、氣象學、水文學、生物學等分支學科和考古學都很有研究價值。泉水清純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瑪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卻舀之不盡,湧而不溢。這裏的山奇水秀,無處不綠,還有松濤、雲海、奇石、怪崖、鬆翠、流泉、飛瀑等景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遊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圖畫之中。

山上的古建築遺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細繩紋磚,宋代的方形花磚,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説明古代五峯山早為遊客的留連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煉、禪坐、棲居之地。

龍頭山有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址。還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較聞名。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目,更上一層樓”。鸛雀樓 是我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其故址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黃河岸畔,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 (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氣勢宏偉,風景秀麗,唐人留詩者甚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賞景留下得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72年)毀於戰火。

1997年12月,鸛雀樓復建工程在黃河岸畔破土動工,該工程歷經幾年建設,於220xx年9月26日主樓竣工,對遊人開放,新建鸛雀樓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充分體現了唐代風韻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

鸛雀樓景區位於永濟市西南20公里處,景區規劃面積3300畝,現有面積1640畝,景區內以鸛雀樓為中心,四周以古典園林式分佈,形成“四區十二點”的空間結構,式一個國家級旅遊景區。

鸛雀樓內部陳設於20xx年7月底完成,陳設內容以黃河文化和河東文化為主題,時代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採用各種形式説明黃河式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在這裏您不僅可以體會到登高望遠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在不久的將來,鸛雀樓將會成為一個弘揚民族文化的典範。

普救寺 坐落在永濟縣城西12.5公里處,始建於唐代武則天時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國古典戲劇《西廂記》而聞名遐邇。寺內的舍利塔,創建於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毀於地震。七年後,明世宗詔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xx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場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開始撥專款修復普濟寺。鶯鶯塔在原基礎上重修13層,高50米,時人有詩讚雲“繽紛五彩似飛虹,八面凌空八面風。一十三層沖霄漢,琉璃寶塔冠寰中。由於人們對鶯鶯的愛情悲劇的同情,便顧不得佛門的規矩,口碑相傳把它改稱做了“鶯鶯塔”。舍利塔原名反不為後人所知了。

鶯鶯塔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國北京天壇迴音壁、四川石琴、 河南蛤蟆塔同屬四大回音建築,以鶯鶯塔聲學效應最為顯著,其回聲 機制主要在三方面:

1、 塔內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層聽上面人説話,由於聲學反射 效應,聲音好像從下面傳來;

2、 塔檐上的複雜結構有反射作用;

3、 牆壁反射。而天壇迴音壁主要是通過牆壁反射。所以在塔的 四周擊石拍手,均可聽到清晰的旺音回聲;隨着位置的變換, 這蛙音回聲也可以發生從空中或地面傳來的變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rpqy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