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實驗報告 >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報告範文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報告範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傳統的作文教學以“教”為主、以“考”為主。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報告範文

文章被異化為考試升學的“敲門磚”,偏重寫作理論的講授,忽視學生的主動體驗和創新表達,忽視學生自主寫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只顧從考試出發照本宣科、按綱施教,而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學生鮮活的體驗拒之門外;只顧操練“文字編織術”,而把陶冶學生心靈的宗旨列在教學目標之外;只顧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求“穩妥”、求“保險”,而把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教育宗旨置於腦後。一言以蔽之,“作文”與“做人”被割裂開來,學生主體地位嚴重失落。許多學生在“八股文”式的訓練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話、套話、空話和廢話。這種作文教學模式還造成了不少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如懼怕心理——視作文為畏途,平時説話很流利的學生一寫作文就“大腦短路,筆頭卡殼”;應付心理——缺乏興趣、熱情,只是為了完成教師的訓練任務,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藉助各類寫作輔導書,尋找“速成”的捷徑。更為可怕的是,許多學生變得對生活麻木、思想淺薄、認識偏頗,對豐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動”、對自己的思考和體驗不會“筆動”,對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動”。作文教學自身存在的諸多弊病嚴重製約着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已經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成長、發展的教學模式和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為目標的評價方式。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切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的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名目繁多的語文課題實驗中,省教研室張偉忠老師主持的“國中語文以學為主教學改革實驗”,是一個與新課標、新形勢完全吻合的全新課題,有着廣闊的研究前景。20xx年我們承擔該課題的子課題——“‘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實驗”,想借“以學為主”這一課題研究,深入探討作文教學的新路子,促進我縣國中語文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課題實驗的目的及指導思想

本課題屬於學科教學實驗研究,側重於實踐應用。旨在樹立“大語文”作文教學觀,探索一條作文能力、語文素養和人的整體和諧發展的途徑。課題實驗積極體現語文教育對人的終極關懷的新理念,把學生視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建立起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科學民主的評價機制和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導的新型學習方式。通過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到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用語言表達生活。讓他們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開闊視野,豐富體驗,陶冶情感,磨礪思維,歷練能力,全面提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作文與做人一起進步。

三、本課題研究所依據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體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

(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處理好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係。

(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學習的規律,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五)廣泛開發、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六)加強形成性評價,重視定性評價。

四、本課題研究的意義本。

課題的研究、實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從理論上説,本課題以當前的課程改革為背景,結合現代科學教育理論和傳統語文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有極強的理論包容性和豐厚的學術內涵,是一個開放性、生成性的課題。從實踐上説,本課題的着力點放在教學實踐上,操作性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課題實驗和研究,可以進一步轉變廣大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改革落後的教學和評價模式,帶動國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五、課題研究方法本課題採用的研究方法是“邊實驗,邊總結,邊提高,邊推廣”。要求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改變傳統作文教學理念,制定科學周密的實驗計劃,積極發動學生,提高學生參與、配合改革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總結實驗中的經驗和教訓,定期進行交流研討,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對一些確有成效的經驗積極推廣,組織全縣國中語文教師觀摩研討。及時將實驗體會形成文字材料,向報刊投寄,並參與論文交流和評選,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接受同事、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意見,不斷修訂實驗計劃和內容。

六、課題的具體實施

(一)、確立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目標。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其教學目標應該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和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具體説來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多元性。“以學為主”作文教學目標包括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多種思維能力的培養、人文情感的張揚三方面內容。我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整合教學目標,確立出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多維目標,讓學生既學作文、又學做人,既培養能力,又習得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內驅性。“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提倡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倡導“我手寫我口”、“ 我手寫我心”。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寫作的內驅力,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最終達到“我會寫”。

3、選擇性。課程現代化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課程標準》要求“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以學為主”作文教學避免了傳統作文教學忽視個體差異的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興趣等個性差異,針對學生特點靈活地制訂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

4、開放性。“以學為主”作文教學強調寫作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聯繫,教學過程要體現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5、發展性。寫作教學應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根據現代科學及學科發展的新變化,組合、選擇、增加新內容,如隨着人才推向市場,求職信、自薦信等應用文文體的寫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應增加這方面的訓練。另外要重視教學手段的更新,積極運用新的教育技術。

(二)、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積累,豐富寫作儲備。

學生寫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無話可説,勉強去寫,往往也是隨意編造,敷衍成篇。因此,我們注意指導學生加強自主體驗和積累,解決“無米下鍋”的問題。

1、自主閲讀,以讀促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閲讀是作文的基礎,通過讀書可以瞭解前人積累起來的重要知識和寶貴的生活經驗,可以領略前人磨練成熟的思想作風和符合規律的思維方法,能夠學習到前人來自生活的經過加工的語言精華和純熟的富有成效的表達技巧。袁枚説:“萬卷山積,一篇吟成。”元代程端禮也説:“讀書如銷銅,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冶即成。所謂勞於讀書,逸於作文者此也。”因此,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閲讀是彌補學生直接經驗不足、豐富學生素材儲備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閲歷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説,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越廣泛越好。我們還注意加強閲讀指導,如怎樣選擇讀物、怎樣讀懂文章內容、怎樣培養好的讀書習慣、怎樣提高讀書速度等。進行讀書指導,不僅要講道理,而且要教一些具體方法。如要求他們認真看準字詞句段,做到邊讀邊想,細心體會字句的意思,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等;可以引導他們先通篇粗讀,後重點細讀.不大理解的要反覆讀、反覆想;可以輔導他們先了解文章大意,後體會文章中心等。並教育學生做好讀書筆記,積累寫作素材。

2、開放課堂,走進生活。課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為大課堂。葉聖陶先生説:“天地閲覽室,萬物皆書卷”,魯迅先生説:“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因此,我們帶領學生到自然、社會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感受、體驗,如組織春遊,開展社會調查,參觀博物館,組織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欄目,讓他們領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熱的生活,觸摸時代的脈搏,獲得鮮活的素材和寫作的靈感。

(三)、開放寫作內容和形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達。

1、開放寫作內容,引入生活活水。“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重視對學生“生活世界”的關照,強調寫作內容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教學中,我們開放作文的內容主題,保證學生寫作的自主性,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原汁原味”地表現出來,不説空話、套話,特別是不強加給學生高於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價值傾向,讓學生成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惡醜,既可寫真實的生活,也可寫合理的想像。

2、開放寫作形式,鼓勵創新表達。如果把各種鮮活的思想和內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裏,必然帶來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壓抑、個性的湮沒。“以學為主”作文教學強調開放習作形式,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記敍、議論、抒情或綜合等表達方法和詩歌、劇本、廣告詞等體裁,讓他們自由展示個性。如我們進行了“活動作文”教學,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如“信息技術作文”,即利用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交互、集成和資源共享等功能,開展作文教學。其一,運用多媒體創設優美的習作氛圍,努力營造喚起學生作文意識的良好氛圍;其二 再現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其三可以虛擬現實的環境,多媒體可以精確、生動而安全地虛擬一些事物、現象、情景,讓學生獲得真切體驗。此外,我們還指導學生進行模仿性練筆、想像式練筆、改寫縮寫式練筆、感受式練筆等形式的訓練,使他們養成善於動筆的好習慣,學生基本上做到了精彩的文章讀了寫,優秀的影視觀後寫,生動的敍述聽了寫,感人的事件見了寫。

(四)、實行多元化評改,幫助學生體驗成功。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強調評價主體和評價形式的開放,徹底改變傳統的作文批改和講評教師唱“獨角戲”的做法。 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家長,使評價更加全面、公正。二是評價方式多樣化。應改變以往單一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加強對學生髮展過程的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多做正面引導。評價時,還要有育人觀念,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實行多元化評改

①自我評改葉聖陶先生曾説過,修改作文的權利首先應屬於本人。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推敲法,邊讀邊思,進行增、刪、換、改。在修改過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學會修改、學會評價,能用自己的獨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②合作評改 。學生有了自評自改的基礎,我們還引導學生互評互改。採用自找夥伴互相評改,按相同內容或按相同表達形式為小組互相評改,要求學生在評改時寫下修改意見,在虛心地汲取被評改作文的優點的同時,又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之處,大到全篇佈局、思想認識的問題,小到一個詞、一個符號。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角色不斷轉換,互相溝通,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③集體評改 。評改的重點是“二類文”,這些文章基本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帶有普遍性。將這些作文印發給學生,集體進行“病文會診”,讓學生做“大夫”,集體診斷治療。學生在評改中加深了對寫作要求的感性認識,比起老師“空對空”的大而化之的傳統講評,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實際收穫。

④家長評改。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請家長評改孩子的作文,有利於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特別是有些寫家庭生活的文章,家長比老師更有發言權。

2.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學生的習作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們充分發揮作文成果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從中體會成功的快樂,“讓成功激勵成功”。

①編寫作文集。筆者認為讓學生彙編自己及班級的優秀作文集,再配上學生自己用電腦繪製出的封面,加上家長或老師寫的序言,不僅能夠展示每位學生的才華, 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全體學生的創作慾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參加寫作活動。

②向各級刊物投稿。為鼓勵學生投稿,老師可專門印發省內外國小生報刊、雜誌的郵編、地址,供學生選擇,使投稿有針對性。學生作品一旦發表,應立即向學生表示祝賀,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從而更積極地做出行動。

③開闢習作發表園地。在班級的板報、牆報上開闢習作園地,並在一旁附有師生的小評議。

七、實驗的成果開展課題實驗三年多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寫作品質和寫作習慣。“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把學生放在寫作的主體位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作文由“怕”變成了“愛”,學生逐漸想寫、敢寫、樂寫、善寫。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改善,養成了認真觀察、廣泛閲讀、積極思考、樂於表達的良好習慣。

2、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較大提高。學生能熟練使用多種表達方式抒發情感、表達認識。三年來,學生髮表和獲獎文章達110多篇,成立了“青未了”“雛鷹”文學社,在全縣統一調研考試和會考中,學生的語文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3、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強調寫作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繫,把寫作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因此,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逐漸學會深刻、辨證地認識事物,同時,學生在實踐、感悟和習作中得到情感的薰陶,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4、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本課題的開展更新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增強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了教學和教研的能力。課題組成員樂於實踐、勤於反思,三年來,上作文公開課12節,撰寫論文50餘篇,發表30餘篇。苗貴旭、李梅英老師被評為市教學能手,我被評為“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總之,“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讓學生迴歸到寫作的主人位置上來,給了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空間和張揚個性的環境,學生逐漸學會以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豐富多彩的現實,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大千世界和百味人生,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筆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歷練和提高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步走向抒發真情、張揚個性的寫作之路,取得了“作文”與“做人”的同步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yan/dym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