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經驗材料

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經驗材料

近年來,xx區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污染減排有關要求,按照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的總體部署,通過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調整產業結構,使xx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五年來,經過四大環境污染整治,我區消滅了xx多個污染源,大大削減了排污總量。xx區生態環保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經過四年多的創建,XX年,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通過了環保總局的驗收,衢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今年5月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公佈:x區在 XX年度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在全省參與考核的xx個縣(市、區)中位列第6名,在衢州市排名第一。

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經驗材料

一、環境告急,百姓難安。

x區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總面積1748平方公里,下轄10個鎮、9個鄉和2個街道,總人口39.6萬。x區的前身是衢縣,建縣於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

x區生態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歷史文化悠久。但傳統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經無序發展後污染日益加重,先污染後治理,先引進後規範,冒進的發展觀一度主導了當地發展理念,加劇了x區局部地區的污染,x區面臨着既要整治傳統產業,甩掉歷史包袱,又要發展現代新興高新產業的雙重壓力,實現由傳統農業縣向現代化工業縣、新都市轉變,任重而道遠。

位於錢塘江上游的x經濟開發區(原沈家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1993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由於x經濟開發區具有緊鄰巨化集團的區位優勢,經過十餘年發展,到XX年,x經濟開發區有化工企業49家,化工企業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羣眾就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早期規劃的欠科學,x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與居民區相聯,再加上化工園區處於金衢盆地底部,氣象條件極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到了沈家一帶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響了下風向的衢州老城區,人稱是衢州東大門的一顆“毒瘤”。 幾年前,沈家開發區內污水橫流,化工企業日排放污水超萬噸,東跡渡大橋周圍臭氣熏天,羣眾怨聲不斷,在風景如畫的烏溪江與x交匯處,有時卻是污水泛着白沫使江水混濁不清;化工園區的部分污水進入沈家村的農灌渠,原來有着豐滿水草、小魚嬉戲的溝渠,近年來有時竟成醬色,雜草不生,受灌溉的農作物產量、質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沈家村的農民反映強烈,部分村民甚至有過激的言行,羣眾對化工企業的來信來訪投訴相當多,污染糾紛也時有出現,羣眾要求整治的呼聲很高。

x南北山區是衢州的“綠色雙翼”,植被較好,森林覆蓋在90%以上,毛竹資源相當豐富,但隱藏在山谷間,溪流旁的100多家小竹造紙廠、作坊和7000多隻竹料醃塘,卻使清澈的溪水污濁不堪。早在明清時期,衢縣的竹農就有利用嫩毛竹製漿造紙的傳統,這也是山區、庫區羣眾利用毛竹資源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的經濟來源。造土紙用的主要原料為青竹料和老竹料,產品附加值較低,資源利用率不高,帶來的污染較為嚴重。據統計XX年全區竹造紙企業年產土紙2萬噸,使用毛竹醃料近10萬噸,竹造紙企年排放廢水約1000萬噸,全年排放cod在3600噸以上,排放so2200噸以上。全區毛竹醃料塘7千多個,全年排放廢水在數千萬噸以上。竹料醃塘使用石灰甚至燒鹼醃料,帶來的污染更為嚴重,且工藝原始,根本無治理設施,竹造紙企業、竹料醃塘排放污水常常造成魚蝦、水生植物絕跡,下游羣眾飲水困難,在夏天農灌期及枯水期,還多次發生下游羣眾圍攻小竹造紙廠鬧事,由於處理及時才未發生砸機器毀廠的惡性事件。竹造紙、竹料醃塘整治迫在眉睫。

共飲一江清水,同戴一方藍天。美麗的烏溪江水庫是錢塘江上游一顆璀璨的明珠。x區境內烏溪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僅關係到衢州市區及下游龍遊、金華市七、八十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安全,而且還同時直接影響錢塘江流域的水環境質量。近年來,庫區部分羣眾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優勢,發展生豬、水產養殖業,隨之而來養殖業的污染問題也日益明顯,直接威脅着飲用水安全。根據XX年初調查,烏溪江庫區有養殖户384户,生豬存欄數17171頭,按1頭豬相當於8個人的排污量計算,現存欄的生豬相當於13.57萬人的排污量,相當於現有湖南鎮人口數的11倍。網箱養殖總面積4133m2,庫灣圍欄養魚2萬m2。XX-XX年,烏溪江水庫部分河面,出現一片片的藍藻水華,環境監測的結果是氨氮、總磷略超標,直接原因是生豬規模化養殖造成了庫區部分流段水體的富營養化,整治養殖業污染已刻不容緩。

x區北面千里崗連綿起伏,茫茫羣山中卻埋藏着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探明的儲量佔全省的2/3,達60億噸,石灰石氧化鈣含量達52-55%,品位極高。位於礦區的上方等鄉鎮,礦產品加工企業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成為了我區的支柱產業,XX年上方鎮石灰產量40萬噸,石灰鈣45萬噸,石粉15萬噸,年產值3億元左右。有石灰窯、石灰鈣棚、重鈣、輕鈣、機立窯水泥生產企業300多家,個體户600多家,大多為低、散、小、污染重的非環保企業,年排放二氧化硫1.3萬多噸,無組織粉塵排放二萬多噸,石灰鈣產業區域,飛灰遮天蔽日,當地居民生活在“白色污染”之中,特別是企業使用高硫份的石煤等燃料,加劇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衢北地區酸雨污染嚴重,酸雨率達100%,由於鈣產品加工企業超標排放石灰水,芝溪中的水質呈鹼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石灰鈣產業污染治理的提、議案年年有,當地羣眾舉報石灰鈣加工業的污染從未間斷過。

幾大區域的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羣眾怨聲載道,成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的不和諧之音。XX年初因區劃調整,原衢縣撤縣改區,同時x環保分局也建立了,從此x區有了自己專門的環境保護部門,為了整治污染,全局開展了雙休日無休日活動及24小時電話舉報值班制度,自此局內污染舉報電話不斷,全局人員應接不暇,環保局處於污染整治的風口浪尖上,成為了治污的主力軍。據浙江省XX-XX年環境質量公報顯示:x樟樹潭至龍遊段段面水質降為四類水,不符合區域水環境功能區的要求,x下游已出現水質性缺水,XX年8月省委、省政府將x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列為全省十一個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之一。

二、壯士斷臂,鐵腕治污。

黨的xx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吹拂下,x區委、區政府深刻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到x地處錢塘江源頭,確保一江清水送出x,保障流域人民用水安全,既是全省人民強烈要求,也是我們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提出了“生態建區”的戰略決策,提出寧可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些,也不要污染的gdp。

區委、區政府在反思中深化認識,痛定思痛,痛下決心,根據全省“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要求,着重開展x經濟開發區化工企業污染整治、竹造紙竹料醃塘污染專項整治、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區養殖業污染整治、全區礦產品加工業環境綜合整治等四大環境污染整治,五年來共消滅污染源8000多個,打了一場漂亮的環境污染整治攻堅戰。

開展x經濟開發區化工企業整治,改善錢塘江上游水環境質量。

XX年初,因區劃調整,x區政府從老城區搬遷至沈家上班,同年8月,x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因污染問題被列為浙江省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區委、區政府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新城區品位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化工企業整治工作。XX年6月,在省人大環保執法檢查的推動下,區委、區政府召開了化工園區整治動員大會,全面開展x經濟開發區化工企業污染整治工作。XX年10月,省政府與衢州市政府簽訂了環境污染整治目標責任書,明確要求加快x經濟開發區化工企業結構調整,淘汰規模小、檔次低、污染重的化工企業,XX年9月底前完成所有化工企業的搬遷工作。為確保完成關停整治任務,實現整治目標,區委、區政府堅持“積極穩妥、依法治理、治舊控新、科學整治”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技術、經濟、行政等手段,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推進整治工作。在整治的同時,x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化工企業關停、搬遷的同時,利用關閉企業閒置的廠房、土地,洽談引進機械加工、服裝、貿易加工等行業,逐步達到產業結構調整的目的。目前,已有多家關停的化工企業成功實現轉產和轉讓。經過綜合整治,今年9月底前,開發區49家化工企業已全部關停搬遷完畢。

化工園區經過五年來的艱苦整治,從原初羣眾不滿意、企業不滿意、政府不滿意,最終達到了社會滿意、羣眾滿意、企業滿意、政府滿意的效果,x經濟開發區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污染減排得到了落實,開發區經濟總量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通過整治,化工企業污水排放量從XX年的5000噸/天降至現在的零排放,每年減少向錢塘江排放化工污水15萬噸;每年可削減cod排放量 1621噸、二氧化硫417.8噸、氨氮513.7噸。按省政府確定的減排目標,化工園區全面關停後,cod減排量可佔x區“xxx”實際削減量的57%; so2減排量佔“xxx”實際削減量的38%,基本能滿足x區近幾年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的完成。據監測數據表明,從XX年下半年開始化工企業下游的東跡渡和安仁斷面的水質都能保持在三類或二類水以上標準,城區臭氣基本消除。

開展竹造紙竹料醃塘污染專項治理,保護區域源頭水。

為根除區域源頭地區的污染,剷除水環境安全隱患。從XX年10月開始,x區在衢州全市境內率先開展了竹造紙企業和竹料醃塘污染專項治理,全區7255個面積達36.28萬平方米的竹料醃塘被平毀或棄醃,29家竹造紙企業被關閉,114個家庭手工造紙作坊被停業,10餘家老竹料生產點被取締。削減竹醃料製漿能力10萬噸/年、土紙生產能力2萬噸/年,年削減cod排放量36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00噸,為我區特種紙產業的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保證了流域飲用水合格率達100%,整治後多年不見的魚蝦在山溪、河流當中重新出現。為了鞏固整治成果,環保等部門加強信息和技術指導,引導和幫助相關業主、農户,通過轉產竹加工業、改塘養魚和勞務輸出,開拓新的增收渠道。環保部門會同鄉鎮及有關部門引進竹製品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增加就業人數。現在毛竹價格不降反升,已從原來的17、18元/百斤,上升為現在的34、35元/百斤,比整治前將近增長了一倍,竹農笑逐顏開。

開展烏溪江養殖業污染專項治理,保障衢州市區飲用水安全。

通過XX-XX兩年來的整治,庫區16個規模化養殖場已關停或外遷,庫區內17000多頭生豬削減生豬飼養量10000多頭,餘下為農户散養自己消費的家豬。拆除網箱養殖及圍灣養殖2萬平米。同時,積極推廣生態化養殖模式,變粗放型經營為集約型經營,採用畜禽糞便乾濕分離等技術,建設沼氣工程,許多養殖散户建起了沼氣池,走豬——沼氣——果林生態化養殖之路,變污染為綜合利用。據瞭解,每隻沼氣池每年所產的沼氣可供兩家農户日常照明和燒飯,相當於7、8桶煤氣量,可給農户節約燃煤支出500元左右;另一方面,農户用沼氣做飯,減少了樹木的砍伐,也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山林植被;沼氣池產生的沼渣是優質有機肥,可給農户節約1000-XX元購買化肥的支出。政府、環保部門為了彌補養豬農户的損失,拔了45萬元的資金進行補償。市區及周邊縣區的飲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為消除庫區較大的污染源,XX年6月,區環保分局等部門籌資200多萬元在湖南鎮建成了一座污水處理站,可處理3000多集鎮人口的生活污水。據市環境監測站監測:XX-XX年庫區飲用水源都保持在了一、二類水的水質,衢州市飲用水水質全省最佳。

開展上方礦產加工企業污染治理,減輕酸雨、粉塵污染。

按照“多管齊下、依法治理;堵疏結合、標本兼治;分類指導、規範提升”的原則,區委、區政府從規範管理、提升產業、改善環境的角度,從XX年8月開展了礦產品加工企業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整治,27家重鈣廠、6家輕鈣廠已基本安裝環保治理設施,粉塵排放量每年可減少3800多噸,全區10條水泥機立窯生產線全部拆除,108箇舊式石灰窯全部拆除,200多個鈣棚全部拆除,復墾廢棄礦山、石灰窯、石灰棚佔地1200畝。XX年9月底整治基本結束。

整治後,我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萬多噸,減少無組織粉塵排放2萬多噸。上方鎮鈣產業治理後酸雨將明顯減少,河流中鹼性污染水大為減少,水質已恢復為二類水,羣眾依法經營意識得到加強,集鎮品位也得到了提升,有利於上方鎮今後的長遠發展。

為了加快改造、提升和發展鈣產業,區委區政府每年都要專門舉辦鈣產業科技論壇,邀請國內相關知名專家學者講授先進技術、現場考察指導,並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部分鈣產品加工企業藉助科技力量實現了產業檔次的提升,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我區被授予了“中國碳酸鈣產業基地”。

經過五年來的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如今的x更是山清水秀,魚蝦在河流山溪中成羣暢遊,白鷺與老牛怡然自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x經濟開發區內土地平整道路四通八達,廠房一排排一棟棟,不見了往日一根根數不清的小煙囱,開發區夜間燈火通明,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與開發區相臨的x新城區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等日趨完善,新城區綠樹成蔭,由於環境質量的改善,x經濟開發區經濟快速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集聚,現常住人口達到了5萬人以上,2012年後常住人口將達到10萬人以上。一江清水穿城過,青山隔江望,新城區的學校、商住樓、各類市場等正在大力興建,一個生態型的濱江新城區即將興起。

三、生態資源,得天獨厚。

x區發展的最大優勢在生態,後發優勢在生態,希望也在生態,豐富的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全國9個生態良好的區域之一。一是水資源豐富,總儲量23億立方米,近1000米的海拔落差,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烏溪江、x蜿蜒流經,是兩岸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北有庫容1.71億立方米的銅山源水庫,南有庫容20億立方米的烏溪江大型水庫,長年不竭,告別了因降水時空不均,旱澇兩重天的局面,水質均為達到國家一、二類水標準,為x市區及下游地區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質的水源;二是旅遊資源豐富,區內風光旖旎,擁有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天脊龍門、藥王山、九龍湖等多處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有世界罕見、總儲量達5000萬根的節理石柱羣;三是森林資源豐富,植被茂盛,物種多樣,森林覆蓋率達70.2%,是全國平均的3.8倍,為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維護了生物多樣性,38萬畝的毛竹資源,是全省重點竹區。四是礦產資源豐富,蓄有煤、石煤、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個礦種,其中石灰石儲量居全省前列,達60億噸,石灰石氧化鈣含量達52-55%,品位極高;五是有農業資源優勢,x區是著名的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炭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全國瘦肉豬生產基地,糧食、生豬、柑桔、毛竹是農業四大傳統優勢產業,三元豬原產地保護標記註冊通過省審定。x區民風淳樸,人文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氣候宜人,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有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良好的物質基礎條件,有着發展生態經濟的資源優勢,是x區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

四、生態經濟,蓬勃發展。

隨着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幾年來的環境污染整治教訓,x區深刻認識到:走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和先發展、後治理的粗放型擴張之路是行不通的。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立足區情實際,發揮我區生態資源優勢,在擴張經濟總量中轉變增長方式,促進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

(一)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林業。突出農業增效、農村進步、農民富裕主題,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努力打響x農產品“綠色、健康、放心”的生態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到XX年底,全區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數7個、綠色食品3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26個,獲省級以上綠色農產品稱號14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9個,竹炭原產地保護標記通過國家認證。全區有毛竹林面積38萬畝、油茶林6.2萬畝、板栗林5萬多畝、食用小竹4萬多畝。充分利用豐富的毛竹資源,做好做活竹文章,大力發展三大林業主導產業:竹炭(竹醋液)、竹膠板、活性炭,擁有竹炭系列產品國家專利21項,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共有3家企業的5個竹炭品牌獲原產地標記註冊保護,被譽為“中國的竹炭之鄉”。

(二)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在整治提升現有產業的基礎上,重點發展上規模、低能耗、輕污染、高效益的項目和產業,全區從XX年起不新上化工項目。堅持環保“三同時”制度,建立健全項目聯審聯評制度,設置和抬高“入園”門檻,通過項目落地決策諮詢協調會的形式,嚴格把好項目落地關,XX年以來否決不符合產業政策、重污染項目220多個。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開展綠色企業創建工作,全區有8家企業通過認證,3家企業建成為省級綠色企業,7家企業列為省級清潔生產試點企業,新型工業化建設成效初顯。形成了以x經濟開發區為主體、廿裏功能區為南翼、上方功能區為北翼的“一體兩翼”工業佈局,以特種紙、機械基礎件、竹炭製品等八大特色產業為骨架的產業新體系。

(三)生態城鎮村日新月異。新城區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五縱五橫地下污水管網工程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程基本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58.71%,城區公共綠地面積已達64.79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95平方米。結合“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啟動生態示範鄉鎮、村創建工作,大力實施下山出庫異地脱貧工程。XX年底,已建成國家環境優美鄉1個,省級生態鄉鎮3個,市級生態示範鄉鎮8個、市級生態示範村19個,區級生態示範鄉鎮4個,區級生態示範村76個。已建設了新安、思源、希望新村和廿裏脱貧小區等4個異地脱貧小區,安置下山出庫異地脱貧户1474户5577人,明顯減少了庫區污染源,保護了庫區山區原生態環境。通過創建,全區各生態示範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顯的改善,基本實現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衞生潔化、村莊綠化的“四化”目標。

(四)生態旅遊正在悄然興起。依託青山秀水的自然風光優勢,瞄準都市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態休閒度假消費需求,x區加速發展生態旅遊業。充分利用“四省通衢”的交通優勢,全力打造“邊際旅遊中轉集散地”的品牌,使山水、人文景觀遊成為x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大力開發紫微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九龍湖、天脊龍門峽谷、藥王山等規模較大的旅遊項目。在借鑑其他地區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激發特色競爭力,充分利用山區農家資源優勢,開發了一大批吃農家菜、幹農家事、迴歸自然的農家樂休閒旅遊項目。生態旅遊的開發,開創了我區以生態休閒觀光遊為主的旅遊新局面。XX年,全區接待旅遊人數達82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4.48億元,比上年增長34.6%。

五、環境友好,社會和諧。

x區自開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和環境污染整治以來,把生態建設、污染整治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着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累計投入生態建設資金53.9億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日益顯現,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近年來,全區經濟保持了持續較快發展,增速均高於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XX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4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億美元,與XX年相比年均分別增長13.9%、24.7%、16.3%、2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347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萬元能耗同比下降7%;環保投資佔gdp的比重由XX年的1.46%提高到2.04%。三次產業結構排序實現從“二、一、三”向“二、三、一”轉變。工業經濟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特種紙、機械基礎件等主導產業快速集聚。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118家,比XX年增加45家。平台建設不斷推進,x經濟開發區四年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6億元,XX年入庫税收達1.6億元。特色服務業起步良好,現代物流、商貿、旅遊和房地產業加快發展。

(二)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通過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沼氣建設、測土配方施肥等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有效減少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達99.15%,秸稈利用率93.57%,農用薄膜回收率93.9%,農業、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率分別達74.1%、100%,每公頃農藥使用強度減少到2.98公斤,每公頃化肥使用強度減少到263公斤,建成農村沼氣池3469只,畜禽糞便處理率達到92%。傳統優勢農業進一步得到改造與提升,新興綠色特色農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4%。 (三)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加強。以實施水土保持、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退宅還林、礦山治理等工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擴大生態建設的覆蓋面,有力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全區森林覆蓋率達70.2%,退化土地治理率82.01%,水分生產率1.52公斤/立方,受保護地區面積佔30.07%,礦山土地復墾率54.3%。

(四)生態環保宣傳深入人心。在生態區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工作中,我區注重調動和依靠幹部羣眾積極性,努力營造“家喻户曉、人人有責”的創建工作良好氛圍。通過在x廣播電視台、《今日x》等新聞媒體開設生態環保專欄,製作專題片,舉辦生態保護專題講座,印發生態保護宣傳資料,製作生態畫冊,在高速公路出口處製作生態廣告宣傳牌,開展知識競賽,創建綠色學校等,廣泛深入地開展生態環保的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區人大、政協把生態環保工作列為支持和監督政府工作的重點,通過現場視察檢查、常委會專題審議等多種形式,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和政協監督、全民共同參與”的良好工作機制,有力地推進了我區生態區創建和環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開展。

(五)城鎮生態環境建設成效明顯。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和“三年拉框架、五年成規模”的目標,從XX年起全面啟動新城區建設,協調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等日趨完善,城區和集鎮面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城鎮大氣、水、噪聲環境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城鎮固廢處理率達98%,人均公共綠地22.4平方米,村鎮飲用水合格率98.2%,衞生廁所普及率71.13%,城市污水處理率58.7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xlv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