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武漢市關於赴法國等西歐國家農業機械化的考察報告

武漢市關於赴法國等西歐國家農業機械化的考察報告

武漢市關於赴法國等西歐國家農業機械化的考察報告

武漢市關於赴法國等西歐國家農業機械化的考察報告

11月16日至27日,經市政府領導批准,武漢市以農業局黨組成員、市農機化服務總站站長陳鍊濤為團長的武漢市農業機械化考察團一行6人對西歐法、德、荷、意等8國的農業機械化情況進行了考察訪問。代表團沿途考察了各國的農業現況,並與法國高級專家諮詢協會的農業、農機高級專家邦克先生、阿列維爾先生等進行了座談和交流。西歐各國農業生產經營中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規範化的市場運作方式、現代化的農業經營理念和優美的農村環境給每一個代表團的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法國,從二戰結束開始,用了不到20年時間,將一個小農經濟國家一舉建設成為了歐盟乃至全世界的農業現代化大國,其農業現代化之路,對於武漢市逐步實現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很強的借鑑性和指導性。

一、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二戰前的法國農業和農業機械化概況。二戰以後,法國基本上是一個小農經濟國家。法國大革命時期,政府於1793年頒佈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農民從奴僕變成了土地的主人,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糧食產量快速增長。過了幾年,農業便開始徘徊不前。隨後的一個半世紀內,儘管以吃苦耐勞而著稱於世的法國農民起早貪黑,不辭辛苦,精耕細作,法國仍然無法解決自身的“吃飯”問題,直到二戰前,還是農產品淨進口國。法國二戰前農業發展停滯的原因很簡單,農村人口多,土地零碎,大型農業機械難以推廣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也施展不開,農民為解決自身的“温飽”問題,種棉穿衣,養牛耕田,餵豬過年,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

法國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生產農業機械,到20世紀30年代已具有內燃機、拖拉機、割捆機、脱粒機等農業機械的生產能力,但由於農業生產規模等因素的影響,農業機械的使用並不普遍。到1943年,全國拖拉機的保有量不到3萬台,1000公頃耕地(或永久牧場)不到一台拖拉機,機械化水平很低。

二、農業現代化的前提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二戰以後法國政府把農業裝備現代化擺在極其突出的位置。戰後初期,法國國內生產資金極度匱乏,法國政府拋掉“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理財觀,大膽向國外借款,不惜落下一身債務,利用價格補貼和國家擔保提供長期低息貸款等方式先把農業機械化搞上去。農民購買農業機械一方面可以享受價格補貼。上世紀50年代曾規定,凡購置新的農機具按原價優惠15%出售,購買農機零件可降價20%,差價由國家補給。60年代,規定農場主購買拖拉機,政府可以給予投資額20%-30%的補貼,此外,對農民興建的水利工程、道路、電氣化工程和土地整治等農村基本建設工程給予10%-20%的國家補助金。據統計,從1948年的7月1日到1952年的12月31日,法國政府發放的農業工程津貼額達50911億法郎。另一方式,由政府出面擔保,銀行提供長期、低息的貸款,在60年代,銀行商業貸款利息一般為7-8%,購買農業機械的貸款利息可降為3-4%,貸款年限為5年以上。貸款金額佔自籌資金的一半以上。1948年7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通過農業借貸銀行發放的現代化和裝備基金款達1233.9億法郎。根據農民的需要,農業貸款逐年增加,1974年與1960年相比,國家發放的農業貸款增漲了7倍,農用內燃機和燃料全部免税,農業用電也遠比工業便宜。為保證農業機械質量及方便使用,政府頒發“持許權證”,指定專門企業,在各地建立銷售服務網點。不論哪個廠家哪一年的產品,其零部件都能隨處買到。法國《農機法》規定,農機產品停產10年後,還要保證零部件供應。農業機械物美價廉,售後服務有保證,深受農民歡迎。到1970年,各農場拖拉機的佔有量已達到170萬台,10公頃耕地有差不多一台拖拉機,完全可以滿足耕作等作業項目的需要。聯合收割機增至了10萬台,植保、排澇等其它農業機械也很快得到普及。2003年,法國的農業機械銷售總額達到36.2億歐元,其中拖拉機銷售3.6萬台,平均每台功率超過115馬力,拖拉機銷售資金佔農業機械總銷售額的30%,其它為收穫、畜牧等機械。

為了降低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成本,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法國鼓勵建立共同使用農業機械的合作社。這種合作社的法文縮寫為“CUMA”,按音譯為“居馬”。在戰後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初期,農民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勞動,購買力水平還比較低。為了解決購買昂貴的農業機械設備(如土壤改良和收穫機械)的資金困難,農民自發地組織起集體購買和共同使用農業機械的專門合作社“居馬”。據1983年統計,全法國共有1萬多個“居馬”分佈在全國各地,入社農户25萬個,規模一般為300-500公頃,佔農户的20%,機具使用費可降低30-40%。法國政府對這種合作組織十分支持,“居馬”能夠享受一切税賦的優待,還能獲得優惠貸款。“居馬”在成立時可獲得一筆約佔最初投資15%左右的補貼,在山區和困難地區,這項補貼可以增至40-50%,在購進新設備時,根據各地實際,“居馬”可獲得20-40%的支持。此外,“居馬”的經費和設備投資主要由農業銀行貸款,貸款利率因地區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另外,在法國農村還有農業信貸合作社和供應銷售合作社。合作社按行業劃分,農户可根據經營情況,同時加入幾個合作社,雙方每年以簽約,農民只要蒔弄好農活,剩下的事全交給合作社辦。年終結算時,扣除風險基金和發展儲備金,其餘按入社資金和農產品收購量分給社員。如發生虧損,社員也要按對應份額承擔風險。農業合作社佔據了農產品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生產資料和飼料基本上由供銷合作社供給,90%以上的貸款業務由信貸合作社提供。

三、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保證土地相對集中加產業化經營。法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過程中第一個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據有關資料,1950年,法國有農業人口990萬人,勞力650萬人,每個農業勞動力負擔耕地面積3公頃。20世紀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土地集中,促進規模經營。具體措施:一是“減”。為轉移富餘勞動力,政府將年齡在55歲以上的農民養起來,一次性發放“離農終身補貼”;鼓勵農村的年輕人離鄉離土,到城市務工;其他青壯年勞力,政府出錢辦班,先培訓,再務農。二是“加”。政府規定,農場主的合法繼承人只有一個,防止土地進一步分散;同時推出税收優惠政策,鼓勵父子農場、兄弟農場以土地人股,聯合經營;對農民自發的土地合併減免税費,使農場規模不斷擴大。三是“整合”。各級政府組建土地整治公司,它擁有土地優先購買權,把買進的插花地、低產田集中連片,整治成標準農場後低價出售給有經營能力的中型農場的農場主。由於採取了以上措施,法國的農場規模不斷擴大,上世紀50年代,法國10公頃以下的小農場有127萬個,20年後減少到53萬個,50公頃以上的農場增加了4萬多個,農業勞力由200多萬人,減少到不到30萬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40%減少到10%左右。到2003年,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減到2.2%,農民人均佔有耕地達10公頃以上。

法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進程中,另一突出的矛盾是農民一家一户經營的項目較多,種植的品種複雜,專業化、商品化的程度不高。與傳統的小農經濟一樣,二戰以前的法國農民種田是小而全,自給自足,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種糧種菜,又要栽瓜種果,還要圍欄養豬,壘圈喂牛。如此經營的結果,一是農活太雜,專業化程度不高,難以提高技術水平;二是品種多而數量少,商品化程度不高,難以有效地佔領市場;三是插花種植,機械化程度不高,難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着“農業裝備現代化和規模化”的逐步推進,政府不失時機地做起了“專業化”的文章。法國的農業專業化可以概括為三個類型: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在區域專業化方面,按照自然條件、歷史習慣和技術水平劃分,將不同的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合理佈局,全國分為22個農業大區,470個農業小區,形成專業化的商品產區。巴黎盆地土地肥沃,主種優質小麥,該區的小麥產量佔全國小麥產量的1/3;西部布列塔尼山區的草場資源豐富,重點發展畜牧業,該基地提供全國豬肉產量的40%、畜肉的30%、牛肉的32%、蛋類的20%;南部地中海地區則發揮傳統優勢,擴大葡萄種植;北部為馬鈴薯產區,其馬鈴薯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在農場專業化方面,按照經營內容大體可分為畜牧農場、穀物農場、葡萄農場、水果農場、蔬菜農場等。專業農場一般經營一種產品。作業專業化是指過去由一個農場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作、田間管理、收穫運輸、儲藏、營銷等,均由農場以外的企業承擔,使農場由原來的自給自足性生產,轉化為商品化生產。

法國朋友告訴我們,法國197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80年代就已進入現代化。但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法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在繼續,現在已經進入“合理發展”的新階段,國家正在鼓勵農民尋找和實踐有利於保護環境、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最近又提出了未來10年理性農業的標準。所謂理性農業就是在保障農民收入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注重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注重農業和自然和諧發展。被認為是最可靠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形式。

武漢市農業農村的現狀與法國二戰結束前後的農業有很多相似之處。與全國一樣,武漢市從整體上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正處於工業化的攻堅階段,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技術基礎和經濟基礎。但與法國相比農業人口更多,人均耕地更少,廣大農村基礎設施更差,農業機械化、專業化、商品化的水平更低。同時,武漢市農村是“半田半地”的地理特點,加之自然氣候也與法國處於不同的緯度,農作物的播種收穫季節也有所不同,武漢市一般為年作兩收或三收,這些都在發展農業機械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但,法國創造性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法,如成立農機合作社和農機租賃公司的經驗是適合我們的。法國政府鼓勵發展農業機械化以及鼓勵修建農村機耕道路的政策是適合我們學習和借鑑的。目前,黨和國家對農業農機工作十分重視,已經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今年6月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我們應該借這一東風,借鑑法國等西方農業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經驗,制訂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以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為龍頭,以適度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為兩翼,按照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充分利用人類最新的文明成果武裝農業、武裝農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武漢市的農業機械化,建設農業現代化,把廣大農村建設成為與城市同步的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武漢市赴歐洲農業機械化考察訪問代表團)

七律三首•旅歐隨感

陳鍊濤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一日)

10月14日,本人率武漢市農機代表團,對西歐八國的農業機械化情況進行了為期近半月的考察訪問,感觸頗深。

(一)

好風知時真宜人,惠我如願出國門。

朝駕鐵騎飲“漢水”①,夕乘銀燕辭“白雲”。①

座機邀朋話使命,巡天攜友撒笑聲。

手中殘飲杯未冷,腳下已是異國情。

(二)

自古人類出太空,文明承啟九州同。

窺管中西農情史,吾邦一度有先翁。

漫道成功分先後,權者②舉方別雌雄。

鎖疆閉域幾誤國,井蛙安知天九重?

(三)

涉途萬里訪異邦,故土農情繫愁腸。

十億生靈八億稼,勞作聊為裹腹忙。

也説西方有農事,客居實難辨城鄉。

歸來細開“促進卷”③,趕寫中華好“篇章”。

注:①漢水:代指武漢;白雲:代指廣州白雲機場。

②權者:當權主政之人。

③促進卷: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m8m9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