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赴廈門學習考察城市建設規劃的考察報告

赴廈門學習考察城市建設規劃的考察報告

8月1日至8月3日,在縣長、縣城六大片區建設總指揮的帶領下,總指揮部辦公室、各片區正副指揮長、辦公室主任和開發公司經理一行28人實地參觀考察了廈門市火炬高科技產業園、五緣灣、杏林灣片區,聽取了廈門市火炬高科技產業園翔安指揮部、廈門市規劃局、五緣灣運營公司、杏林灣建設指揮部的相關介紹。現將

赴廈門學習考察城市建設規劃的考察報告

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廈門城市規劃的經驗

1.先謀後動。傳統的城市規劃內容只注重空間佈局,往往不考慮城市運營、資金平衡和項目的收益,發展建設被動地服從規劃的要求,既影響項目的品質,也影響規劃的實施。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廈門市規劃局一改以往就規劃而規劃的模式,按照“先策劃後規劃”的理念,在規劃編制前聘請策劃公司對

片區的戰略定位、產業安排、功能佈局、亮點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資金平衡估算等進行論證研究,並供領導決策參考,確定後再聘請規劃設計單位將策劃成果轉化為規劃成果,以規劃的語言落實行動的項目,從而大大增強了規劃的可操作性。如五緣灣片區即是先聘請國內知名的諮詢機構王志綱工作室和英國阿特金斯顧問公司聯合策劃後再行規劃。

2.滾動規劃。規劃的首要任務是促使規劃項目落地。針對規劃編制週期長、費用高、運營操作部分不明確等問題,廈門市規劃局按照“積極配合項目、重點結合控規、分階段制定規劃”的思路,首先將建設項目的重要公建項目、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在第一階段完成,以迅速應對開發主體,保障項目落地。同時不斷跟蹤服務,優化細化道路、市政管線、土地招拍掛等技術指標,相對穩定後形成第二階段成果,以指導各類土地的運營和片區配套的實施。緊接着編制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等內容,彙集成最後的控規成果。

3.明確定位。準確的定位是片區發展的“靈魂”。廈門各個片區均根據各自的區位、交通、資源特點進行明確的定位,既功能互補,又各具特色。如五緣灣片區位於廈門島的東北部,高崎國際機場與會展中心之間,通過廈門大橋、東通道、五緣灣大橋與島內緊密相接,且擁有8km長臨灣濱水帶,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突出。五緣灣片區定位為“活力生態港、財智精英城”,功能以商務辦公、生態居住、休閒度假為主,是集商業服務、高端養生理療、旅遊休閒、文化娛樂、高新技術研發為一體的複合型新城區。圍繞定位,五緣灣相繼推出了高星級酒店、餐飲休閒街、商業娛樂中心、温泉度假村、濕地公園、帆船港、飛地營運中心等一系列重點項目,為片區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功能混合。廈門市城市空間結構為“一心兩環,一主四輔八片”,每個片區既自成體系,又相互聯繫融合,生產、生活等設施一應俱全,配套完善。片區內各項目也按照功能適當混合的理念進行空間佈局。如火炬高科技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4.83km2,,由0.7 km2,火炬同集園和4.13 km2的火炬(翔安)產業區組成,首期主要建設130萬m2的通用廠房和20萬m2的生活配套區,生活配套區內文教體衞商住等功能齊全,完全可自我滿足生活、學習、文化休閒等各種需求,避免了鐘擺式交通和通勤壓力。

5.平衡規劃。廈門首倡“就地平衡、積極平衡、緊張平衡和綜合平衡”四大平衡規劃理念,其核心是“謀資金”,即將獨立的項目與周邊的開發利用相結合,通過合理規劃項目,使每個項目得以實現自我平衡。比如在修建道路、學校、醫院等公用設施時,將周邊土地的利用一併加以考慮;在規劃工業園區時同時考慮生活區;在規劃brt時優先考慮土地升值潛力大的地區,從而為項目資金的籌集創造條件,使城市規劃從跟隨城市發展的被動輪,變為推動城市發展的主動輪。

6.公交優先。倡導以公交優先的多樣化交通方式,特別是大力發展有專用路權、快速便捷的brt(快速公交)系統。brt的線路、站場、乘客服務系統等均按未來提升為輕軌的要求設計,避免了重複建設,實現了城市的滾動發展。另外採取打通丁字路、斷頭路,多建支路、加大路網密度的辦法不斷舒展交通,提升城市的通達能力。

7.以人為本。廈門城市規劃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把民生工程和民眾的需求始終作為規劃工作的重心和圓點,致力於提升市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指數。如廈門為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文化休閒需求,興建了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書法家廣場、環島木棧道、體育館、運動館、奧網中心等一大批高水準的文化休閒設施,提升了城市的品位。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大規模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形成了分層次、多樣化的梯次住房供給保障體系,降低了入城門檻,為高速城市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8.環境優先。本着發展與保護並重、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理念,廈門按照“保護山水、緊湊發展”的模式,組團式推進各片區建設,實施了“藍天、碧水、綠色、寧靜、潔淨”五大工程。在開發項目落地前,先行打造綠色生態項目,營造優美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如杏林灣片區充分利用其擁有世界最大水上園博園和珍稀海水温泉的優勢,大力實施環境改造和生態修復工程,通過清淤造湖、退塘還海,推進杏林灣區岸線景觀優化設計改造,使杏林灣成為獨具特色的“鷺島西湖”,吸引了華僑大學、廈門理工、武漢理工、華夏學院、廈門

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學進駐,成為廈門大學城、高尚休閒居住區和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二、廈門片區運營的經驗

1.扁平管理,高效運作。各片區實行指揮部領導下的企業代建制。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片區徵地拆遷實行屬地負責制,給予4000-5000元/畝不等的工作獎勵經費;項目建設由片區運營公司負責,日常工作經費實行報帳制,投入產出由財政審核,另給予3%的代建費;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辦公室負責收集反饋,提交指揮部會議即決即行,限時辦結。如火炬高新區為迎接台灣光電企業進駐,130萬m2通用廠房建設限時180天完成,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管線、土地、發改、徵地拆遷等部門脱鈎常駐工地,邊規劃、邊設計、邊徵地拆遷安置、邊報建、邊建設、邊配套、邊招商推介,系統管理、同步推進。市委、市政府提出“金戈鐵馬、狂飈突進”的推進要求,工程各方參建人員深入一線、攻堅克難,“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超人用,星期六休息不安排、星期天安排不休息”,超常規、不違規,高效工作,在規定期限內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為片區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先機。

2.四大平衡,積極籌資。“四大平衡”即就地平衡、積極平衡、緊張平衡和綜合平衡。“就地平衡”就是打破傳統規劃內容,在重大項目謀劃初期,提出投入產出的安排供領導決策參考,做到項目投入產出的大體平衡,從而統籌區域內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緊張平衡”就是對構建項目的資金籌措、徵地拆遷、土地拍賣、銀行貸款以及建設工期等主要環節一環扣一環,圍繞一個目標共同工作,緊張調度;“積極平衡”即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精神,多方籌資建設,創造項目建設條件,實現收支平衡;“綜合平衡”即一個項目與其它項目統籌考慮,從全市的高度總體調配資金,綜合運作、整體平衡。“四大平衡”的核心是謀資金、求項目實施。圍繞如何在不增加城市發展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市場的自身規律精心策劃每一個項目、每一塊土地,促進城市的大力拓展,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3.適度傾斜,重點突破。一定時期內政府的融資能力和市場需求是有限的。廈門市根據各片區的發展條件,採取東西對進、逐步向北發展的策略,以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為先導,啟動一批帶動性強的項目,推進片區的快速發展。如五緣灣片區,以政府投資為先導,先行建設五緣灣特色商業街、運動館、營運中心、濕地公園、梅灣木棧道、五緣學村以及市政配套設施等帶動性的項目,掀起了五緣灣開發的熱潮。在重點片區有土地運營收益後,再由市委、市政府綜合平衡,統一調配資金,投入其他條件較好的片區發展,實現有序推進、滾動發展。

4.建管同步,協調發展。一是在建設期即成立運營管理公司,按照“三保”(保潔、保綠、保安)的要求,邊建設、邊管理,建管合一,建設考慮管理,管理服務建設。建設過程中按照景區標準加強管理,通過管理突出景區效應,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企業、商家進駐;二是城市建設與環境的和諧。如五緣灣大力實施清淤造地、退塘還海、保留濕地,締造“城市裏的田園”,營造美麗港灣,成為廈門的“新客廳”;三是土地開發與產業培育並重。嚴格按照片區的功能定位將產業落實到具體的地塊,從而保障片區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如五緣灣通過營運中心(總部經濟)、高技術研發園區、帆船港與遊艇展銷中心、環灣旅遊開發等產業培育,以項目為支撐,增強片區的持久活力,使之真正成為“活力生態港、財智精英城”;四是保障失地失海農民的利益,使農民真正轉變為市民,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採取“金包金、金包銀”的辦法,集中在安置區或保留村莊提供商業發展用地,提供一些商業性、經營性項目,為失地農民提供未來生活的保障和充分的就業機會,使農民即當股東又當員工,從而真正融入城市、變為市民,實現和諧徵地拆遷。

5.勾地儲備,淨地出讓。為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土地的使用價值,廈門推出了“勾地”模式。即“提前儲備、上網公佈(提前一年)、徵集意向、定向修訂”。為使規劃項目更加貼近市場,每年定期召開規劃項目推介會,向開發商發放《項目開發意向徵求意見表》,在不突破控規大綱總體提標的前提下,合理吸納開發商的意見,確定擬出讓小地塊的規劃指標,優化整合後帶規劃、建築設計方案按樓面地價掛牌出讓,從而滿足市場需要。同時實行淨地出讓,即“產權明晰、圍牆圍合、場地平整、市政通達”。在熟地條件下出讓,從而有效提升土地價值,提高土地二級級差,實現效益最大化。

6.設施先行,廣泛推介。廈門各片區建設前,均由政府先行投資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拉開片區發展框架、完善文教體衞等城市基礎配套服務功能來提升片區環境品質,吸引各類社會投資,推動片區開發。另外,通過築巢引鳳和政府職能的轉移來帶動片區的發展。如為推動杏林灣片區的開發,規劃將市政府的行政辦公職能轉移至杏林灣片區,引導社會投資跟進。在五緣灣則集中建設飛地營運中心,由海滄、同安、翔安區政府集中在五緣灣片區建設11棟辦公樓,充分利用各區的招商引資資源,共同把蛋糕做大。在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的同時,各區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並籌辦各種活動等形式包裝、提升片區的形象和知名度,為片區發展造勢。如五緣灣通過舉辦水手節、放鬆節積極推介片區旅遊度假目的地的形象。

三、廈門經驗對我縣的啟示

1.統一認識,營造濃厚的創業謀事氛圍。當前,周邊縣市發展態勢逼人。雖然我縣在區位、交通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城市空間窘迫、供地緊張的矛盾依然突出,必須加速拓展城市空間,為項目落地提供載體和平台。為此,必須統一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認識,特別是要把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六大片區建設上來。六大片區建設90km2控制區不是異想天開,不是簡單的模仿,這是城市空間拓展的需要,市場需求內在推動的結果,周邊發展態勢逼迫所然,也是規劃先行控制的需要,特別是當前政策是以項目定供地。同時90km2也不是一厥而就的,需要各級幹部羣眾的努力,只要萬眾一心,加之市域城鎮化高速推進的外部驅動力,目標是實在而可行的。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工作的實績,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和激勵機制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強力推進六大片區建設。要大力倡導“5+2”、“白+黑”的創業拼搏精神,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倡導謀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要開展項目競賽,實行“領導掛點、現場調度、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和政治物質獎懲用人激勵機制,講正氣、蕩邪氣,消滅假大空,反對積極表態、消極應付的不正之風,積極破解徵地拆遷和融資難題,為迎接海西經濟春潮而高歌猛進。

2.加強運營,充分發揮片區公司的主體作用。五緣灣路橋投資運營公司只融資投入了60億元,出讓片區三分之一土地即獲收益130億元。可見片區運營公司不僅是融資的平台,更是效益產出的主體。要大力推行項目代建制,超常規不違規,只爭朝夕謀發展。鼓勵運營公司整合片區所有有形和無形資產加大融資力度,通過片區公司的投資拉動效應帶動整個片區的大開發。同時,片區運營公司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項目的市場競爭,主動拿地,在市場經濟的風浪博擊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為片區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3.未雨綢繆,以項目為片區發展的靈魂。廈門片區運作最核心的就是圍繞項目儲備和開發來推動城市空間的拓展。項目要求高質量、有特色、有活力、有帶動性,能夠體現片區的形象,為片區未來的發展注入活力。給我們的啟示是各片區要聘請專業的策劃諮詢公司對片區進行形象包裝和戰略定位,確定空間發展時序和重點開發的亮點項目。加大項目儲備力度,要推出和儲備的項目均應做資金平衡和可行性研究論證,確定項目具體的運作模式和融資渠道。策劃中要特別注重項目的形象定位,充分挖掘人文、社會、經濟、區位、交通、環境價值,全方位包裝。如五緣灣橋樑建設取意為天、地、日、月、人共生共融,以“海上生明月”的設計理念,灣內五座園拱橋一線排開,創造了新海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4.動態更新,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參照廈門經驗,概念規劃所覆蓋但尚未編制控規的區域,可分四階段來編制控規。即“控規大綱——徵求意見、定向修訂——城市設計、景觀設計——控規”。首先,以片區為單位,按不同土地使用性質劃大地塊編制控規綱要,確定大地塊的總指標,不細分至小地塊,從而確保規劃的彈性和貼近市場需求。其次,由總指揮部項目部、規劃、國土、片區運營公司共同提出下一年度地塊出讓計劃,經總指揮部審定後上網公佈,並召開規劃項目推介會,根據開發商意見由規劃部門根據總體平衡的要求落實具體地塊的相關規劃指標,在此基礎上再編制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最終彙集成控規的最後成果。

5.基礎先行,提升片區環境品質。各片區要優先投資道路、管線、亮化、綠化、文教體衞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以大手筆拉開片區發展大框架,以大氣魄、大胸懷納大投資、大項目。要注重片區景觀環境營造,特別是道路設施建設要管網同步實施,路燈、綠化配套,加大道路綠化率,營造生態景觀走廊。按照每500m有一處集中公共綠地的要求建設生態廣場和公共開放空間,改造好山地林相,保護和利用好原有地形植被建設城市綠肺,營造特色空間,形成山水城林共融的城市格局,從而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彰顯片區魅力,實現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統籌發展。

6.突出重點,優先投資發展潛力大的片區。按照“先南後北、東西對進”的空間發展策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槓桿效應。短期內政府投資主要應以城南片區、紅金片區、洋塘片區結構性市政公用設施為主,在實現投入產出平衡的基礎上逐步滾動推進,切忌貪大求全,撒胡椒麪,以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總指揮部要用好資金綜合平衡調配權,集中資金投向重點片區和重點項目。其他片區應加大項目包裝推介力度,積極向社會融資,引導社會資本優先投向功能性和基礎性項目,在力求平衡的前提下積極經營好片區。

7.系統管理,實現片區和諧發展。按照建管同步的要求,組建片區規劃建設、城管分局和物業管理公司,參與項目建設期間和後續的管理,實現建管合一、文明施工,避免重複建設和浪費。研究出台更加惠民的拆遷安置政策,切實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考慮失地農民的社保、低保、就業和發展問題。倡導公寓式安置,按現行拆一補一供地標準在安排安置公寓後多出的土地和返遷土地用於出租公寓、商貿小區、農貿市場等設施建設,為失地農民提供多元化的收入,以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片區的和諧發展。

8.以人為本,把民生工程作為片區發展的推力。每個片區都要規劃文化、藝術、教育、醫療、環衞、體育、市場、廣場、公園綠地、停車場、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設施,功能混合,使之自成體系,並優先投資。將空間規劃與經濟規劃相融合,策劃與規劃相聯動,把社會經濟環境價值思考貫穿規劃的全過程,從而切實體現規劃為“公共政策”的本質屬性,進而改善片區投資品質,帶動其他房地產和經營性項目的開發。

9.產業聯動,打造休閒度假之都。21世紀是休閒度假時代,縣具有餘年曆史、“千里贛江第一縣”、“客家搖籃”,具備成為市域乃至港澳閩台旅遊目的地的獨特資源、區位、交通優勢。各片區,特別是城南、汶潭、儲潭片區要緊緊圍繞“吃、住、行、遊、娛、購、學”着力建設旅遊吸引物,打造“活力無限、健康時尚、豐盛美食、歡暢購物、快樂觀光、輕鬆求學、文化娛樂、休閒度假”的大眾化、高品位的山水休閒度假之都。由旅遊局牽頭,每年定期舉辦各類節日(如櫻花節)和賽事,通過製造節日,倡導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營造休閒氛圍,提升知名度。

10.廣泛宣傳,加大片區項目的招商推介。項目要在完成控規大綱、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包裝,儘量做到淨地出讓,減少後續的矛盾和糾紛。通過上網發佈、代理推介、招商推介、節日推介等形式廣泛宣傳。要充分挖掘片區的形象價值,量體裁衣,打特色牌,炒概念、推項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j0m9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