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赴蘇州工業園的考察報告

赴蘇州工業園的考察報告

縣委組織第十二期青幹班學員赴江蘇考察了蘇州工業園。期間,我們瞭解了蘇州工業園的有關情況,參觀了工業園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覺收穫很大。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赴蘇州工業園的考察報告

一、蘇州工業園區的基本情況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重要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户籍人口25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十年來,在中新合作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園區開發建設快速推進,發展效益不斷提高,羣眾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累計新增就業崗位超過20萬個。XX年,園區以中央領導多次視察園區和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七次會議、成立十週年慶典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為動力,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服從和主動適應宏觀經濟調控,在加快開發建設步伐的同時,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9億元,增長42%;進出口總額達281億美元,其中出口119億美元,分別增長96%和99%;固定資產投資282億元,增長39%;新增合同外資4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分別增長96%和50%;新增註冊內資174億元,成為了國內開發速度較快、協調發展較好、競爭力較強的開發區之一。

二、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

1、形成了完整科學的規劃體系。根據區域發展總體目標,中新雙方專家融合國際上城市發展的先進經驗,聯合編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區域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科學合理佈局工業與各項城市功能,先後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項專業規劃,並確立了“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序,形成了“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制度。

2、建立了新的開發和管理體制。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cssd)是園區的開發主體,由中新雙方財團組成:中方財團由中糧、中遠、中化、華能等14家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出資組建;新方財團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實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著名跨國公司聯合組成。管委會是園區的管理主體,下設15個職能局(辦),工作人員面向全國招聘,並通過樹立“親商親民”理念、增強一站式服務功能、實行社會服務承諾制等途徑,初步形成了“精簡、統一、效能”的服務型政府,“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和“科學、規範、透明”的法制化環境。

3、建設了高水準的基礎設施。累計投入300多億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區主要基礎設施開發,其中30平方公里建成區達到“九通一平”(道路、供電、供水、燃氣、供熱、排水、排污、郵電、有線電視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國際水準,建設了首期60萬千瓦發電廠、日供15萬噸自來水廠、日供15萬立方米燃氣廠、日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和每小時供氣40噸集中供熱廠等基礎設施源廠,其中日供20萬噸的水廠二期和日處理10萬噸的污水廠二期將分別於XX年9月和12月完工。在開發過程中,園區十分注重資源的集約利用,努力在引進項目質量、盤活土地存量、提高單位投資強度上下工夫,開創了“清淤、治水、取土、擴地”相結合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避免挖廢耕地1.5萬多畝;通過取消農村宅基地審批,將原先20平方公里的農村宅基地和村莊用地規劃為6平方公里的集鎮社區和居住新村,節約用地14平方公里。

4、引進了高質量的投資項目。園區堅持走經濟國際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累計吸引合同外資19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投資上億美元項目55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區內項目平均投資額超3100萬美元,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投資強度達14.8億美元,英飛凌、三星、日立等50餘家跨國公司設立了研發機構,形成了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羣。同時累計註冊內資512億元,其中私營企業註冊資本158億元,初步構築了國資、民資、外資齊頭並進的混合型經濟發展新格局。

5、促進了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合作區累計開發各類商住房800萬平方米,新建綠地120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超過45%,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試點認證,空氣、水體、土壤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具有綜合社區服務功能的鄰里中心和一批學校、銀行、賓館、商店、公園、醫療診所、體育設施相繼建成投用,園區科、教、文、衞等各項社會事業在高起點上發展、方興未艾。目前,隨着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等50多項地面實事工程啟動,環金雞湖地區將建設成為蘇州市最重要的現代商業商務文化中心。

6、提高了社會和諧文明程度。按照區域總體規劃,統籌佈局社會功能,加快區鎮基礎設施對接,基本實現了鄉鎮“兩水兩氣”管網到企入户。目前,90%農户已遷入現代化居住小區,5萬名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轉換為具有就業創業技能的新型市民。園區所轄四鎮綜合實力均居全市前列,婁葑被評為全國千強鎮第四名。同時,不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起覆蓋全區的保養安置、社保救助、就業創業三道保障防線,確保羣眾生活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

七、強化了借鑑創新工作。按照國務院的批覆精神,園區結合國情,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積極借鑑新加坡經驗,累計派出1460多人次赴新學習,編制實施了68項新的管理規章和實施細則,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社區服務、一站式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建立了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和全新的運行體制機制。

三、蘇州工業園區的幾點啟示

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從表層上看是數字、指標的差距,實質上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江寧人整齊劃一的團隊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觀念、一着不讓的機遇意識、高屋建瓴的發展思路等等,給我們很多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我們必須堅定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蘇州工業園區的實踐説明,工業園區是開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載體、招商的主戰場、經濟的增長點、發展的新希望。蘇州工業園區是發展外向型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地區經濟振興的重要途徑,是加速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載體,也是跨躍式發展的前提。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發展的難度更大,必須站在更高層次上統一認識,以更加寬廣的眼光,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重視和加強我縣的開發區建設。

啟示之二:我們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工業園區。就是要學習蘇州工業園區“不幹則已、幹則一流”的精神,加快我縣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我們工業園區起步晚,就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形成後發優勢。要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對照先進,重新審視、謀劃、優化園區的軟、硬環境,創造一流的開發環境。

啟示之三: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建設思路和辦法。一是要在發展觀念上有所突破。工業園區是“特區”,必須做解決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開放的試驗者。隨着園區政策優勢的減弱,下一步的發展要更多地取決於園區自身的創新能力。建設工業園區要打破慣式,突破框框,尤其要在開發思路、經營體制、招商機制、社區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大膽探索。二是要在市場化運作上有所突破。可以借鑑蘇州工業園區的“公司化運作機制”,堅持用經營城市的理念、綜合開發的手段、改革開放的辦法、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加快開發區的各項經營和建設,做大做強開發區自身實力,拉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三是要在經營重點上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土地經營、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

啟示之四:我們必須倍加珍視不可多得、稍縱即逝的爭先機遇。

當前,儘管宏觀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我國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大背景沒有變,上級對**加快發展的

要求沒有變,幹部羣眾對我們加快發展的期望沒有變。機遇彌足珍貴、稍縱即逝,機遇是金、抓住就贏。視機不見,就必將坐失良機。餘杭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得益於蘇州工業園區抓住了中國和新加坡加強經貿合作的機遇。我們必須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善於認清機遇,珍視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力爭在發展中贏得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3v4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