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人事幹部赴江蘇學習考察報告

人事幹部赴江蘇學習考察報告

人事幹部赴江蘇學習考察報告

人事幹部赴江蘇學習考察報告

我參加了5月9日在南京市舉辦的呼倫貝爾市人事幹部赴江蘇培訓班,這次培訓班由市人事局長何奇、副局長吳海冬帶隊,一行34人,學員為各旗市區人事局長及人事工作的同志。為期六天的培訓班學習內容有:國家公務員管理、參觀中國江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並座談、江蘇經濟與社會發展形勢分析、新形勢下的人才資源開發、人才流動與人才市場管理、事業單位改革及人事爭議仲裁工作、專家管理、參觀江寧開發區及人才市場並聽取江寧區人事局張克勤局長人事人才工作經驗介紹、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中介組織、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走進新世紀的職稱工作等11課。這期培訓班時間雖短,規格非常高,講課的老師有江蘇省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廳廳長趙永賢和副廳長陳允豐,以及各處、中心的一把手新自授課;因為授課老師起點高,內容非常豐富、新穎,尤其是兩位人事廳長,曾多次參與國家有關政策的制訂、研討等,講課內容非常具有前瞻性。通過幾天的學習和實地參觀,大開眼界,對沿海先進地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及人事人才工作各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江蘇的發展(江蘇省人事廳副廳長陳允豐)

(一)江蘇概況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06%。其中平原面積7.06萬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耕地面積500.84萬公頃。全省人口為7438萬,人口密度居全國各省第一位。2002年全省GDP突破了1200億美元,也就是説,在這片僅佔全國1%的土地上居住着全國6%的人口,創造了約佔全國10%的GDP總量。

1、江蘇的教育

江蘇教育科技發達,全省擁有90多所高等院校,高等學校數量居全國首位,全省現有高等院校在校學生20多萬人。

2、旅遊資源

江蘇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眾多,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南京、蘇州、揚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省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就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

3、工業

江蘇的工業發達,輕、重工業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主要工業有機械、電子、電力、石化、紡織、食品、建材、造紙等。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南通為主要工業中心,其中紡織和絲綢工業居全國首位。機械、電子、石化、汽車正在成為江蘇省新的支柱產業。江蘇擁有一批全國馳名的品牌,如熊貓、小天鵝、紅豆、森達等。

4、農業

江蘇是我國農業發達的省區之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省共有耕地面積4448千公頃。水田約佔60%,旱地約佔40%。主要作物有水稻、蠶桑、茶葉、水果等。

(二)江蘇的經濟發展概況(江蘇省委黨校儲東濤)

江蘇是祖國東南沿海經濟社會比較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蘇在建設小康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江蘇經濟建設的成就令全國矚目:

2004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5512.4億元,佔全國總量的11.4%;人均GDP達到20852元,折2521美元,等於全國的2倍;財政總收入達到2540億元,佔全國總量的9.6%;進出口總額達到1708.1億美元,佔全國14.8%;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達到121.4億美元,佔全國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6827.6億元,佔全國9.7%;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59.7億元,佔全國7.7%。

江蘇在全國一些指數的排位:2004年,江蘇私營個體經濟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高等院校及在校大學生數量居全國第一;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居全國第一。GDP總量全國第二;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全國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第三;海關出口總額全國第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國第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剛突破10000元,達到10482元,居全國第七位;農民人均純收入4754元,居全國第五位。

二、尋找壓力、謀求再發展(江蘇省委黨校儲東濤)

(一)江蘇提出“兩個率先”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具體目標是:

(1)在時間或進度上要先於全國。

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樣,江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要比全國提前10年;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比全國提前30年。

(2)在水平或程度上要高於全國。

江蘇已經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要指標》。這一指標體系由四大類18項指標組成,包括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社會發展、生活環境四類。

在上述指標中,最重要的是:

第一,人均GDP,2010年要超過24000元(約3000美元);

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約2000美元);

第三,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約1000美元);

第四,城市化水平55%;

第五,城鎮社區居委會依法自治達標率90%;

第六,農村村委會依法自治達標率95%;

第七,環境質量綜合指數80分。

(二)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江蘇創新思路,規劃發展藍圖

1、確立堅定而又科學的發展理念

從經濟增長理念躍升為經濟發展理念,從“發展=經濟增長”昇華為“發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人為中心+可持續發展”。

2、堅持以人為本的最高原則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多方面的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具體地説,就是要做到:

第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每個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安全等權利;

第三,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第四,創造人們公平競爭、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體制環境和社會環境;

第五,羣眾利益無小事,切實解決人民羣眾的具體實際問題。

3、統籌省內發展與對外開放

第一,堅持走“內源發展”之路,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培育和強化內生機制。

第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開放水平,從招商引資轉向招商選資,注意維護自身的經濟安全。

第三,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逐步實現由“以進為主”向“以出為主”的轉變,拓展江蘇國內、國際發展空間。

4、推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程

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繁榮先進文化,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更加註重建設民主政治,更加註重實現社會和諧。江蘇地域狹小,人口稠密,資源匱乏,目前又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期,處在需要大量消耗資源的重化工業發展期,處在基礎設施建設高峯期,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凸現,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約束。因此:

第一,下最大的決心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下大氣力倡導和推行循環經濟,把經濟增長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在全社會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三,自覺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斷提高人口質量,積極推進生態省建設,不但要保護和修復生態,而且要着眼於積極建設生態。

三、江蘇特色的人才體系建設(人才中心主任韓志忠)

江蘇省人才中心一直按照建立和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的總體要求,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江蘇特色的人才市場體系建設新路,充分發揮了人才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江蘇的快速發展和實現兩個率先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他們的做法是:

(一)、不斷加強人才市場法制化建設和完善人才市場的運行機制

1、培育發展人才市場,法制建設先行

江蘇省在人才市場管理法制化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先列。94年江蘇省人大審議通過的《江蘇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條例》,是全國第一部人才流動地方性法規,對當時還處於探索階段的人才市場建設與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的規範、引導和推動作用。97年又以省政府令形式頒佈實施了《江蘇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人才市場中介組織、人才交流活動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更為系統、詳盡的規範。緊跟其後,江蘇各地相繼出台了相關政策達500多個,使江蘇的人才市場建設管理步入了健康發展的法制化軌道。目前,江蘇又將修訂《條例》,將充分借鑑、吸收國務院明年即將出台的《全國人才市場條例》的最新成果,重新界定人才定義,根據“黨管人才”的原則確立人才流動工作各有關部擔負的職責等。

2、進一步完善人才市場運行機制

一是加快人才市場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二是實行人才中介職業資格制度。初步設想將人才中介職業資格管理納入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的體系,採取考試和評審方式取得職業資格,目前相關工作已居運作實施階段。

三是建立人才市場綜合評估體系。擬參照星級賓館的管理模式,對人才市實行星級式分級管理,對人才市場的信用等級、管理等級、硬件等級等進行評估。

四是加強人才中介行業自律。正在籌建江蘇省人才交流協會,吸收政府和民營人才中介機構,以及重點企業和高校就業機構入會,建立職業道德準則、服務規範和信用標準等。

(二)、加大對人才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管力度

1、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佈局,促進區域人才合理流動和經濟的發展。加強了人才市場的布點工作,設立了高新技術人才市場、紡織服裝人才市場等專業性人才市場,和江蘇企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分市場、農村人才市場、蘇北實用技能人才市場等區域性人才市場,可謂是“百花爭豔”。

2、調控引導人才流向。一方面以政府名義組團赴港澳、國外招聘,引進緊缺、急需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積極引導人才向沿江經濟建設主戰場流動,向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動,向以民營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成份流動。

3、加大對人才中價組織的監管力度。建立了專門的人才市場執法隊伍,對不按規定管理人事檔案、假學歷、假檔案、非法從事人才中介活動、未經審批擅自舉辦人才交流等違法活動進行查處。

(三)、不斷強化、拓展人才服務內容,着力打造人事人才服務平台。

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務的定位上,江蘇主要開展作為政府職能延伸的公共服務,以人事檔案管理為核心,具體提供人才引進、畢業生接收、聘用合同鑑證、職稱評定、人才租賃、工資核定、户籍管理、保障代辦、黨團組織關係掛靠、基層工會管理等服務項目。在人事代理方面,全國首開設立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分支機構的創舉,先後在省直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立了20多個省人才中心分中心,形成了人事代理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到目前為止,全省各級政府所屬人才流動機構與10萬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人事代理關係,代理人員70多萬人。江蘇的人才網站建設非常健全,所有服務項目在網上都能進行,對人事檔案管理專門開發了“流動人員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實現了查閲檔案、業務受理、費用結算等網上辦公功能。

(四)、深化政府人事部門人才市場改革進程

江蘇提出人事人才公共服務既然由政府承擔,應當體現公益服務性質,通過降低人事人才公共服務收費標準,逐步向少收費、不收費過渡,服務費應當由同級財政專項列支,對服務對象實現完全免費服務,逐淅辦成不以贏利為目的,公益性的人才市場。現江蘇部分服務基本實現免費,現檔案管理費是每年150元左右,並將逐步實現免費。

根據管辦分離,政事、政企分離的改革思路,江蘇省人才流動服務中心與中國江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江蘇省人才市場、江蘇省信息技術人才市場脱鈎分離,人才中心主要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理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務等職能。公共服務包括:人事代理、人才引進、檔案管理、合同鑑證、畢業生接收、職稱評定、人才培訓等。分離後的三大人才市場作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開展人才交流、人才獵頭、人才社會化培訓等服務。三個市場沒有保管人事檔案的權利,必須在中心進行管理。

10日參觀了中國江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並聽取了張鐵梅總經理的報告。市場總面積2500平方米,辦公場所裝修以國際人才色藍、綠色為主色調,給人一種心情舒暢、開闊的感覺。張鐵梅經理介紹,江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是由國家人事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組建的國家級區域性人才市場,並在徐洲、鎮江、揚州、南通、連雲港設有分市場。於03年10月與人才中心正式分離,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財政編制5人,2個公務員編,3個參照公務員,其它人員全部為聘用制。市場全年包括場租在內的費用總計約為150萬元左右,這些成本自已解決。江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的運作情況是:

1、要搞好市場,必需以集聚人才為主。

①舉辦一些沙龍,如職業經理高峯會等;

②創辦小型會員制管理;

③舉辦一些小型招聘會;

④創建人才庫,並每3-5個月就保持更新。

2、人才培訓

①舉辦一些市場化培訓,與江蘇經省經濟委員會職業評價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定期舉辦職業經理人培訓,已培訓近300人,每人費用約為8000元。

②舉辦江蘇外語口語、口譯等級考試培訓班,已培訓近2000人。

③造價師、土木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培訓。

3、市場的重點在企業,為企業輸送人才是關鍵。積極與市政府、企業聯合搞項目展示、產品展示、成果展示,並提供人才服務。

4、進行高層人才獵頭服務。

5、舉辦網上人才市場,實現信息互通、互動。

張經理提出,市場的經營雖然需要經費,但應以公益性為主,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生碰撞時,以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為輔。

(五)、加快實施人才國際化戰略

一是加強人才國際化戰略的理論研究。

二是建立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長效機制。制定實施5年引進萬名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每年組團赴海外招聘人才,並在美、加、日設立江蘇省留學回國服務辦事機構。開闢海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三是努力提升“本地人才”國際化素質。開展蘇港培訓合作項目、高層次專業技術和管理培訓。

四是加快推進人才市場國際化。

五是營造人才國際化的良好環境。發展國際互認的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制度,制定能夠充分體現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價值的薪酬機制等。

四、一點學習體會

這次學習班對我來説是收益非淺,不僅感受到了一些先進的理念,也真正體會到先進地區人事人才工作的成功做法,更為江蘇的發展震憾。我感到無論從業務素質、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改革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各方面我們與之存在着太大的差距,我自身的緊迫感更強了。對這次學習班的內容要深刻體會,認真學習江蘇發展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工作方法,更新觀念,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我們應認清與江蘇在各方面的差距,完全照搬他們的做法不可取,但它們的保貴經驗應當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借鑑:

1、提高我們自身素質。

不僅要提高業務素質,更重要是提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

2、加強服務理念

我們的條件不能與江蘇比,但服務理念應該向他們看齊,切切實實得做好我們當前工作,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在江寧區人才市場,他們宗旨是“你需要,我服務”,採取“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方式提供優良服務,江蘇省還推出“零距離”、“零爭執”、“零失誤”、“零投訴”的社會承諾,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認真做好宣傳工作

市場建設是離不開宣傳工作的,我覺得宣傳是發展的推動劑。做好宣傳不是靠幾次廣告和大的活動就能搞起來的,更主要還是依靠平時的一點一滴的宣傳積累。在江寧參觀期間,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規章制度、服務承諾、工作程序全部上牆,一目瞭然,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連礦泉水、紙杯上都印上宣傳文字,我想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4、不斷加強人才市場法制化建設和完善人才市場的運行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m8ml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