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赴温州考察行業協會發展情況的報告

赴温州考察行業協會發展情況的報告

温州經濟總量較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經濟發展民營化、市場化和產業發展集聚化的特點,與我們佛山頗有相似之處。,温州市生產總值2424.29億元,工業總產值5319.35億元,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8.45億元。在中國社科院發佈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排名中,温州的文化競爭力排在第一位,顯示出非凡的魅力。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温州市場經濟氛圍較好發展較快,民間協會(商會)發展歷史悠久作用突出。為學習借鑑温州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我市行業協會(商會)的功能作用,促進我市產業加快聚集發展,近期我室學習考察組赴浙江温州等地,就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情況進行學習考察,考察情況綜合如下。

赴温州考察行業協會發展情況的報告

一、温州行業協會(商會)的主要特徵

温州行業商會(包括行業協會、同業公會,下同)植根於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温州行業商會全力促進和服務於企業發展,成為温州發展模式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温州產業加快聚集發展建立了獨特的功勛。目前,温州共有市本級行業商會139家,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異地商會159個。

温州行業商會,呈現出如下主要特徵:

第一,民間性是温州行業商會最突出的特點,也是其活力的源泉。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行業商會的領導人經會員民主選舉產生。這是民主辦會的基石,是民間商會成功運作的核心要素。其次,商會經費取之於會員、用之於會員,保障性和獨立性較強。經費來源於會員每年繳納的會費、理事單位的贊助以及其他捐贈資助、商會開展的服務性收入等三個渠道。第三,商會內部治理機制比較健全,外部監管體制比較規範。《温州市行業協會管理辦法》賦予行業協會(商會)16項職能,為行業商會拓展會務提供了較大的空間。行業商會章程規定了會員大會、理事會(有的商會還設置常務理事會)、會長辦公會議的職權和工作程序,對商會重要工作的決策都有明確分工。據調查,13.2%的商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理事會,52.6%的商會每半年召開一次,34.2%的商會遇有重要工作隨時召開理事會;行業商會召開理事會

的頻率明顯高於“脱鈎”前的行業協會。商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部門職責明確,監管行為比較規範,如市工商聯除對社團管理條例明文規定應由業務主管單位把關的重大事項進行把關外,平時不干預行業商會的具體內部事務,商會活動的外部環境比較寬鬆。

第二,服務性是行業商會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其贏得威信的基礎。温州行業商會都把為會員服務放在首要位置,角色定位比較準確,商會凝聚力號召力較強。調查問卷顯示,100%的商會開展了信息服務;94.7%的商會開展了維權服務。許多商會都鮮明地亮出了“為會員服務、為社會服務、為政府服務”的口號,把滿足會員需求作為商會工作的着力點,積極幫助會員維護合法權益,為會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搭建平台,舉辦或組織會員參加各種經貿活動,組織開展本行業的質量認證、檢驗檢測和技術培訓,開展新產品維權,牽頭組織行業技術職稱評定等等。同時,商會在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協税護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配合黨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贏得良好聲譽。

第三,專業化是行業商會的發展趨勢,也是其強化功能的必然選擇。一定的社會組織,其職責功能和活動範圍都有自己的邊界,這也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行業商會的專業化程度也取決於行業的發展狀況和相關的社會背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温州先後成立的一些商會,如民營企業同業會等,由於會員企業行業跨度大,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以致發揮的作用不明顯。而那些依託特定行業成立的行業商會,則逐步形成了“行業興帶動商會興、商會興促進行業興”的良性循環。不僅如此,商會內部機構設置也有專業化的趨勢,如温州服裝商會就在內部設立了設計師、女裝、休閒裝三個專業委員會,專門負責這三方面的會務拓展。

第四,專職化是行業商會的發展前提,也是其正常運作的有力保障。温州絕大多數行業商會都聘任了專職祕書長,祕書長再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實體機構等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行業商會工作人員的專職化、公開招聘制正成為一種趨勢。從年齡結構看,行業商會專職工作人員中,35歲以下的佔46.03%,36至60歲的佔28.58%,60歲至70歲的佔20.63%,71歲以上的僅佔4.76%,老、中、青搭配基本上比較合理。從學歷看,大專、高職以上的佔57.93%(其中本科以上為18.23%),高中、中專佔39.69%,國中學歷的僅2.38%。從人員來源看,年輕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大中專畢業生通過公開招聘進入商會,負責日常工作的祕書長或副祕書長有42.1%來自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來自企業的離退人員佔34.2%,這部分人熱心商會工作,在黨政部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從行業商會管理的自我評價看,多數認為商會管理有序、組織性強,其中認為行業商會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工作做的很好的佔21.1%,較好的佔65.7%,一般的佔13.2%。此外,行業商會黨建工作開展得比較好。有76.3%的行業商會建立了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黨員數3名的佔20.7%,4—10名的佔31%,10名以上的佔13.8%。從商會工作人員的政治面貌看,中共黨員佔42.06%,共青團員的佔23.02%,兩者合計為55.08%。

二、温州行業商會的職能作用

改革開放後,温州行業商會在一大批民營企業家的帶領下,立足服務,致力創新,在促進温州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發揮了獨特的職能作用。

一是公共服務職能。提供行業公共服務是温州行業商會的拳頭產品。大多數行業商會建立行業網站或專業站點,為會員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平台。所有商會都創辦了會刊,定期向會員發送市場信息和行業動態。不少商會還積極為會員企業開展職稱評定服務,進行員工培訓。如服裝商會於籌建了温州服裝行業創新服務中心,該中心下轄“一校一館三中心”:温州服裝技術學校、服裝圖書館以及設計研發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積極為服裝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服裝商會還同温州大學聯合創辦了國際服裝學院,專門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是行業自律職能。温州行業商會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不遺餘力地進行行業自律,加強行業自我管理,有力地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開展質量自律。如電氣、合成革、鞋機等行業的50多家會員企業參與制訂並實施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己達50多項。開展知識產權自律。如五金商會於11月成立鎖具維權委員會,制定《鎖具維權條例(公約)》,規定每月10日為維權日。開展環保自律。如合成革商會繼在全行業推廣dmf回收裝置並取得良好的環保和經濟效益後,又在全國率先建設合成革固廢(殘液)無害化處理中心。開展誠信自律。如合成革、服裝等商會訂立人才流動公約,極大地克服了企業技術人員特別是核心技術人員在行業內企業之間頻繁跳槽、泄露商業、技術祕密的現象,維護了企業自身權益。

三是行業整合職能。温州行業商會在促進行業集聚,推動行業整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協助申報了一批“國字號”的基地。温州先後獲得了“中國鞋都”、“中國鎖都”、“中國合成革之都”、“中國拉鍊之鄉”、“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泵閥之鄉”等國家級響亮名片。催生了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如温州傢俱商會在蒼南縣建設温州傢俱產業園區,目前首批企業己經入園;温州服裝商會外貿服裝分會在平陽縣建設外貿服裝生產基地;温州五金商會在歐海區徵地1000畝,建設“中國鎖都”產業園區;燈具商會計劃建設温州燈具產業園區。

四是應對入世職能。温州因為自身產業特點及其他因素影響,成為國外對華設置貿易壁壘的重要涉案地區。據統計,入世後到8月,温州先後有眼鏡、打火機、鞋類、低壓電器等20多種產品,遭遇來自西方國家提起的貿易壁壘案32起,涉案金額3.74億美元。為此,温州行業商會發揮獨特的“前台”作用,積極組織企業應訴18起,勝訴11起,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五是拓展市場職能。温州商會運用各種方式開拓國內外市場,為各自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服裝商會從1997年起,除了每年在本地舉辦展覽會外,還積極組織會員企業“抱團”參加國內外博覽會,叫響“穿在温州”,大大拓寬了温州服裝的銷售渠道。在商會的努力推動下,温州服裝行業產值從商會成立之初(1994年)的幾十億元,猛增到的400多億元。

六是協調關係職能。幫助企業協調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各種關係,成為温州行業商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如前些年一些眼鏡生產企業因使用外方進口商授權的“ce”標誌ce代表歐洲統一(conformiteeuropeenne),擁有“ce”標誌的產品可以合法地進入歐盟統一市場,多次被有關部門查處,嚴重影響了產品出口,眼鏡商會及時代表企業反映訴求、參與協調,多方聯繫認證機構,集體進行認證,保證了温州眼鏡的正常出口。甌海皮革商會成立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甌海瞿溪牛皮市場中購銷和生產環節中的經濟糾紛,幾年來為會員企業調解糾紛100多起,標的額5000多萬元。

七是維護權益職能。温州商會通過維權,不僅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也促進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如1997年安徽省蚌埠市某些部門的執法人員,在國道線設卡查扣温州貨車20輛,託運商會聞訊後,馬上派人星夜驅車赴皖實地調查,積極協調各級政府,最後在國務院糾風辦和安徽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扣車事件迅速得到滿意解決。託運商會還乘此東風與《中華工商時報》記者一道,對吉林泅平、河南西峽等地類似情況進行調查並向有關部門反映,制止公路“三亂”,維護了温州託運業的合法權益。

八是參政議政職能。温州行業商會積極反映會員呼聲,開展對行業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和整理,參與制訂行業發展規劃,向政府提出有關本行業發展政策方面的建議。如服裝商會提出行業發展戰略,被市政府採納,特別是關於建設“中國服裝名城”的建議備受市政府重視。

九是思想教育職能。温州行業商會的出現為工商聯做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組織基礎,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自我教育創造了場所載體。許多行業商會通過會刊和會員大會、理事會,進行黨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使會員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市紡織品商會黨支部被市直機關黨工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市服裝商會黨建工作經驗在省民企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得到充分肯定。

十是回報社會職能。温州行業商會積極牽線搭橋,組織、推動會員企業參與光彩事業,增強社會責任感,努力回報社會。如各行業商會在市工商聯召開的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動員會議上,現場為地震災區捐款近200萬元,同時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募捐救災,共為災區捐贈款物合計1.16億元。

三、温州行業商會率先發展的原因分析

經過考察,我們認為,温州商會之所以能夠率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除了共性的原因外,也有自身獨特的因素。

第一,温州民間行業商會的蓬勃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早在晚清直至民國,温州的民族工商業就比較發達,民間同業公會商會也比較活躍。改革開放以來,温州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民間商會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温州民間行業商會的蓬勃發展,是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正是民營企業自我保護和自我發展的需要,直接催生了温州的行業商會組織。基於生存的需要,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家出於防止中小企業內部出現隨意降價、假冒偽劣等惡性無序競爭現象,提出建立行業性組織,以規範同業競爭,防範和打擊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基於擴張的需要,民營企業逐漸意識到要形成團體並以團體的名義去保護同行企業的共同利益,參加國內外產品展銷訂貨會、博覽會等,形成集聚效應。基於維權的需要,行業商會對於切實維護行業自身利益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基於溝通的需要,行業商會較好地架起個體户、私營企業主等新的社會階層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樑,反映利益訴求。

第三,温州民間行業商會的蓬勃發展,是温州獨特的商業文化在社會領域的表現。温州獨特的商業文化為民間行業商會的發展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撐。首先是“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的精神,推動温州行業商會的創造性發展。其次是“注重人脈、趨向抱團”的精神,促使温州人善於利用地緣、業緣等關係結成彼此信任的社會關係網絡,這也是温州人在全國率先形成行業商會、切實發揮商會作用的重要因素。

第四,温州民間行業商會的蓬勃發展,是黨委政府支持和工商聯積極推動的結果。温州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組建同業公會加強行業管理試點的意見》、《温州市行業協會管理辦法》、《關於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實行安全生產自律管理的意見》、《温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促進行業協(商)會規範化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建立市領導聯繫行業商會、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為行業商會創造了難得的政策環境。

四、温州行業商會發展給佛山帶來的啟示

温州行業商會的快速發展及其職能作用的良好發揮,給我們佛山行業協會加快提升發展,推動行業協會更好為企業服務、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啟示。

啟示之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温州行業商會發展的實踐證明,行業商會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都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為行業商會成長所營造的扶持政策措施和寬鬆發展環境。温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行業商會發展工作,制定了扶持政策措施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鼓勵,引導和促進了温州行業商會的健康快速發展。早在1989年9月,温州市政府就批轉了市體改委、市工商聯《關於組建同業公會加強行業管理試點意見的報告》,提出“進行試點,發揮民間經濟社團的積極作用”。1999年,温州市政府創全國先河,發佈了《温州市行業協會管理辦法》,重申了民間商會的社會團體法人地位,對其辦會宗旨、原則和方針、設立條件和程序、組織機構和職能、會員權利和義務以及監管體制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使民間商會走上了有規可依的發展道路。之後,温州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後頒發了《關於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實行安全生產自律管理的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行業協(商)會規範化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温州市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脱鈎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對外地温州商會工作指導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在外温州商會規範化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建立市領導聯繫行業商會、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就引導行業商會加強行業自律,規範化商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外部環境、佈局結構、覆蓋面、運作管理、職能賦予、考核獎勵,加強市領導聯繫行業商會、協會工作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對温州行業協(商)會的培育、發展、規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工商聯積極創新工作,鍥而不捨地抓發展、抓引導、抓規範、抓提高,形成了一系列比較系統、比較成熟的發展行業商會的思路,包括“五自組織原則”(即自願入會、自選領導、自聘人員、自籌經費、自理會務),“五自活動方針”(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求發展),“三為服務宗旨”(即為會員服務、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等,創建了“會員辦會、服務立會、經濟強會、人才興會”的獨特發展格局,對於促進温州行業商會的程序化、規範化發展,更好地和國際行業協會接軌,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們認為,各級黨委政府應當對行業協會發展問題予以高度重視,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在政策措施上予以扶持,在發展資金上予以幫助,在人才培養上予以重視,在體制機制上予以完善,真正讓行業協會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促進行業協會健康快速發展。

啟示之二:為企業搞好公共服務是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服務同業企業是行業協會的生命之源。温州的實踐證明,不能為同業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協會,是沒有生命力的協會,其發展是難以為繼的。温州行業商會之所以不斷髮展壯大,走在全國前列,正是抓住抓緊了“提供行業公共服務”這個核心要素。“凡是會員企業需要的服務,行業商會都會盡心盡責去做”,已經普遍成為温州行業商會的共識。行業商會不僅積極向企業開展信息、技術、人才、培訓、維權等方面的服務,協助同業企業申請搞好各種質量論證;積極整合行業資源,制定行業服務、維權公約,調解行業糾紛,組織企業組團參展開拓國內外市場,組織企業開展國外貿易壁壘的應訴;而且加強企業與政府的協調溝通,及時向政府反應企業的意見和訴求,協助政府組織企業或園區申報國家級生產基地,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或計劃。通過為同業企業搞好公共服務,積極維護企業權益,温州行業商會在廣大企業中樹立了威性,提高了地位,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認同和信賴,得到了企業的真心擁護。因此,我們的行業協會要實現健康發展,就必須緊緊抓住“為企業搞好公共服務”這個牛鼻子,切實打造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服務方式方法,使行業協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真正使行業協會成為企業的貼心人、大管家,不斷提升行業協會的地位作用,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

啟示之三:市場化運作是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關鍵命題。市場化運作是温州行業商會發展最突出的特徵,也是其活力的源泉。改革開放以後,温州行業商會的再興起與大發展,是温州市場經濟大發展和民營經濟大飛躍的必然結果。考察中我們發現,温州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為行業商會的興起提供了最為肥沃的土壤。催生於民營經濟並以之為根本依託的温州行業商會,沿着民營化、市場化的道路不斷髮展壯大,在推動温州民營經濟和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特有的功勛。温州市各級政府除了通過扶持政策措施或必要的引導之外,商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部門職責明確,監管行為規範。如市工商聯除了對社團管理條例明文規定應由業務主管單位把關的重大事項進行協助把關外,平時不干預行業商會的具體內部事務,商會運作的市場化環境比較寬鬆。温州行業商會的領導班子實現了由會員民主選舉產生,運作經費基本由會員邀納並取之於會員用之於會員,內部運作管理機制日漸完善,逐步走上了一條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發展新路子。這種依託於逐步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基礎上的温州行業商會的民間性、服務性、專業化和專職化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對於我們推進行業協會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啟示之四: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是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行業協會實際上代表的是同業企業的綜合利益。行業協會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加強同業企業的行業自律。可以説,沒有行業自律,行業的秩序就會陷入混亂,同業企業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改革開放早期,温州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其經濟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比較明顯,相當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假冒偽劣、偷税漏税,行業無序競爭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温州產品形象,障礙了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温州政府大力推進“質量立市、名片興市”,用鐵腕打擊假冒偽劣,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同時,温州行業商會大力加強行業自律,強化行業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比如先後開展質量自律、知識產權自律、環保自律和誠信自律等等,重塑了温州企業的良好形象,極大地維護了同行企業的權益,促進了行業經濟和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是行業協會發展的基礎支撐。推進行業協會發展,就必須制定完善並切實監督執行行規行約,在市場準入、同業競爭、產品質量、市場交易、企業誠信、社會責任等方面,規範同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共同促進企業利益、行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協調發展,真正做到“企業興,協會興,行業興,經濟興,地方興”。

啟示之五: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是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考察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民間行業協會能不能發展起來,發展得好不好,與政府部門願不願放權,放多少權,是緊密相關的。温州行業商會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實現較好的發展,是温州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膽向行業商會放權讓利的客觀必然。早在,温州市政府就明文規定了行業商會發展的16項具體職能,推進政府部門加快職能轉變,將部分職能下放或委託給行業商會來行使。,温州市委書記李強在全市工業會議上進一步提出,“要更大限度地發揮行業協會的特殊作用,對政府不該管,但從企業和社會的需要來看,又需要有人管的事務,都應該交給行業協會去做;政府需要管,但是單靠政府難以管好或者政府管理效率較低的事務,可以由政府委託給行業協會去做。”在這種相對寬鬆的職能環境中,温州行業商會的職能逐步擴大完善,功能作用得到較好發揮,商會自身也實現了較快發展。温州的實踐表明,發展行業協會需要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將部分不該管、不能管、不適管、管不好的職能下放或委託給協會來行使,做到政府不與行業協會爭權奪利,明確行業協會的職責地位,賦予協會較大的發展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yed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