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國小調研報告(精選6篇)

國小調研報告(精選6篇)

國小調研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國小調研報告(精選6篇)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小,語文教學是國小教學的主要課程,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課題。20__年9月中下旬,根據電大的有關社會實踐要求,我利用工作之餘,深入到華池縣元城國小對國小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查。語文課堂教學一直活躍不起來,學生對學語文缺乏興趣,現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我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活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然而俗話説“治病得先知道病根”,我們只有先了解我校語文課堂不活躍的原因,才能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從而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使我校的語文教學撥雲見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二、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面向我校全體語文老師,以學生答卷調查與聽課觀察為渠道,調查問卷根據低、中、高不同年級教學的側重點來擬定。低年級是拼音識字教學問卷;中年級是作文教學問卷;高年級是閲讀教學問卷。從課前導入,課堂操作,課後作業設計等方面擬題,讓學生作答,每班選出十名學生,讓他們就本班語文老師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操作的,做一個如實、客觀的評價。通過讓學生來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才能真實的反映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缺陷,才能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教學。

三、調查結果

讀書方面:無課外書籍、無借閲圖書、無、無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課堂教學方面:不進行口語交際、不開展課前説話。

作業佈置:無開放性題。

教學語言貧乏無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學生的調查問卷和平時我們老師之間互相聽課發現的情況結合起來,可以歸納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如下:

1、我校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在調查(20__信訪工作調研報告)中,70%的學生沒有一本課外書,60%學生沒有到圖書室借過書,50%的學生認為圖書室藏書量少,不足於滿足他們的閲讀需求,80%的班級沒有開展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60%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不能經常使用一些教學儀器輔助教學,如錄音機、幻燈機、多媒體等。由此可見,我校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課本是學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師是學生唯一的發佈者,教室是學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教學設備落後,沒有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沒有溝通課堂內外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學習,也不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2、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在調查中,能夠經常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沒有一個班,開展課前説話練習的僅有一個班,而所有答卷的學生都一致認為喜歡課前説話練習。可見我校語文教學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不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只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而沒有傳授學習方法,識用分離。因此造成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語言表達差。

3、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在對語文教師的調查瞭解中發現,課堂中經常讓學生質疑的、能夠經常給學生小組討論的也沒有幾位老師,但他們都認為大都是流於形式,並沒能很好落實,達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師認為純粹是浪費時間。由此可見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現在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上都是聽講——背誦——練習。課堂上出現三個偏重,一是偏重於灌輸,即教師以傳授系統知識為中心,作滔滔不絕的講解,很少考慮到學生的情緒和感受,只是把學生看成是貯藏知識的“容器”或“倉庫”,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二是偏重於説教,即教師往往一廂情願地去解釋抽象的理念和理論,居高臨下地教訓學生,很少顧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因素,過分強調了教育的訓誡教化功能;三是偏重於考問,即教師比較喜歡把教學內容演化為提問去單向考問學生,讓他們亦步亦趨、誠惶誠恐地忙於應答,很少給學生有質疑問難,暢敍感受的機會。雖然個別老師在課堂上也能讓學生質疑、小組討論等,但大多流於形式。所謂質疑就是象徵性的讓個別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卻沒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解答,久而久之學生便不喜歡提問。所謂小組討論,也是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説説話,具體説什麼,有什麼效果也沒有彙報。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學業,明顯地帶有被動學習的特徵,難以適應新的學習方式。

4、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調查中,90%的學生認為教師評價自己的就是考試的分數,以考試的成績來分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所講的都與考試有關的內容,而對於作業的佈置,80%的學生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練習題,沒有類似動手操作或調查瞭解之類的開放題,而完成作業的方式也是單一的。可見我們農村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受應試教育的制約,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評價學生還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方法單一,即評價就是考試,考試就是評價,導致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應試進行。課堂上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錄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傾聽,聽成為學生的最重要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師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聽,這些內容考試要出的”,如有學生不聽,便板着面孔大聲訓斥。課堂上沒有動手操作,沒有表演,沒有質疑,沒有感情朗讀,沒有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由於教師包辦太多,致使學生懶動腦,養成了依賴老師的習慣,教師説的便是標準答案。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出現搞小動作,開小差,甚至打瞌睡等現象。為了應付考試,課後作業的設計,也是進行大量的字、詞、句訓練,除了完成練習冊裏的練習,教師還挖空心思印複習資料,使學生疲於應付。教師很少佈置一些動手操作或活動式的作業,更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自主選擇不同類型的作業或完成作業的方式。

5、缺乏教學藝術。在問卷中,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學語文與老師上課沒有趣有關,他們認為老師知識不淵博,講話不風趣幽默,教學語言貧乏,上課只講課本上的知識,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只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者,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學生,不會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也沒有想辦法調節課堂氣氛,不懂得讚賞有獨特見解的學生。只讓學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學生

五、對策建議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課題組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扭轉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的局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感,齊心協力,出謀獻策,全力以赴從以下方面投入活躍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

1、在教學中要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觀點。

在教學中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提倡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並採用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

學習。教師應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教師要善於鼓勵評價學生。

我們都知道,鼓勵是教師的法寶,是最有效的潤滑劑,因此,教師應用賞識目光,從各方面學生,發現我們的閃光點,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勵性的評價,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話語,都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教育的藝術在於鼓勵和鼓舞,這樣,學生可以在寬鬆、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中與老師、同學產生心靈的碰撞,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師生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學生暢所欲言,質疑問難,敢於和同學爭辯,也敢於和老師爭辯,敢於力排眾議,獨樹一幟,同時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於糾正自己的錯誤。

4、在課堂上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樂於學,如表演課本內容、講故事、動手操作、實驗畫畫以及開展各種比賽等方式激活學生思維。特別是低年級教學要寓學習於遊戲與活動中,創設學習情境。

5、讓學生走出課堂學習語文,接觸社會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又把學到語文知識用於生活中,特別是作文教學,教師要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們的性情,淨化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觀賞、考察本地的山水風光、民情風俗、動植物資源等。從而發現生活之美、生活之樂、生活乏味,激發寫作興趣。教師還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開發學校生活,聯繫家庭生活,抓住社會生活;安排隨文練筆,設計課堂練筆,捕捉時事練筆。總之讓生活為我們語文教學服務。

6、作業形式也應豐富。有手工製作、畫畫、講故事、查資料、活動性作文,比書面作業要明顯增多,這樣學生學起來輕鬆,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7、教師本身要加強學習。

當課堂死氣沉沉時,我們只是一味地埋怨當今孩子太難教,社會風氣影響學校太壞,而沒有從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應用發嘮騷的時間去研究怎樣才能把一篇課文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愛學,或者多用些時間看些書來充實自己,當今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不再是“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師要有一河長流水”。沒有一個學生會拒絕一個知識淵博、教學有趣的老師,而只有教師本身知識豐富了,才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遊刃有餘,才能征服學生。

孔子説過: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樂知者。好的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應是興高采烈而非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而非愁眉苦臉。伴隨着科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越來越積極而非越來越消極,對學科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而非越來越弱。因此,我們教師要用“心”施教,只有這樣,我們農村國小活躍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構建起來。

國小調研報告 篇2

在這一個月裏,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以前從未學過知識,在此我向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以及學生表示深深的感謝。

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上好課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實習前也有過一些試教活動,但真正的國小教學對我來説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這之間需要付諸很多的努力。

首先在第一週,我聽了指導老師的課。在聽課前,我認真閲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並且自覺的備好課,如果是習題課,我則會事先認真把題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來講我會怎麼講。到了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聽課的重點是注意科任老師講解過程中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師的優點。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麼會這樣講。同時,我也在老師的指導下會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而思考以後我要以怎樣的形式去上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備學生”。在此期間還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每當上完一節課,指導老師都會告訴我們,這節課的難點與重點是什麼,以及應該怎樣突出重點和難點,才會讓學生更明白。

當我第一次登上了講台。雖然上課前不斷的告訴自己要鎮定,要循序漸進教學,可是在上課的鈴聲敲響的瞬間,望着台下五十雙好奇的眼睛,緊張還是不請自來。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無濟於事。雖然在隔晚我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備課,但根本不能按教案來講,時間安排的不是很恰當,以致於重難點不夠時間來強調,不過上課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淅的。接下來的幾節課都不是講得很好,當時信心就下降了,也真正體會到做一名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好,在指導老師張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精心備課以及修改教案並進行幾次試講,雖然這期間我暴露了很多不足,但老師的親切鼓勵讓我變的有信心,有熱情,讓我覺得如果將來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我可以做的好。當然在後期的實習工作,我就能比較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了。必然,自己的教學尚未能與張老師比較,但是我已以盡力而為了,做到問心無愧了。實習期間我從張老師哪裏不僅學到了數學教學的方法與技巧,以及分享他做班主任時的工作經驗,還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師德,我想這些足可以讓我受益終生。

二、班主任工作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在注重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務都按時認真的完成。例如上體育課、上思想品德課、第二課堂以及自修課。在這同時,我有了一些領悟。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愛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在這一個月的班主任生活中,我逐漸能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並瞭解學生的性格,特長以及優缺點。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情感,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讓他們有發揮個人的空間。但信任不等於放縱。

由於經驗的不足,剛開始的第一個星期與學生建立了朋友之間的關係,但尚未能把握一個度,以至於在第二個星期上課時,同學們不能很好的遵守課堂紀律。通過觀察原班主任的做法以及指導老師的指點,所以我在以後的實習工作注意把握了一個度。我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處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時刻銘記葉老師(師範)的教導,以及張老師的指點。我與學生交朋友的同時,也按照張老師教的方法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也不忘引導他們去學習、去與同學相處。在這期間,我們召開了一次題為“愛我中心國小”的主題隊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熱愛自己的學校,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情感教育。但是由於自己經驗收的不足以及考慮的不周,當然時間也是一個問題,個人認為這一次的隊會課不是開得很成功,所以事後,我跟三位主持談了,如何來組織和主持這樣的主題隊會,就能夠更好達到所想要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複的,然而每天當我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覺得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朝氣,讓我有責任感,有動力來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又從原任班主任那裏學習了班級管理方法和學生教育方法,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三、總結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並使我愛上了教師這一光榮的職業。實習,不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做的很好。現在,實習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也要在實際中“教書”,面向實際。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我將會在未來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成為一個好老師而努力。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法教學”就是由教師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臨矛盾,產生疑惑,明確探索的目標或中心,教師參與並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發現法教學”能夠充分地體現學生認識的積極性,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認知興趣、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各種具體方法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問題教學法”要求教學應轉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應從“做”中學,學生所學的應該是未來社會“實用”的知識。在國內,中學通過先學後教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形成問題意識,帶着問題進課堂,課堂充滿了活力。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基礎教育領域,提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教師為學生設計環境,激發學生獨立探索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意識與習慣。由教師創設提出問題的實際環境,刺激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一節課下來,教師應該給學生留下問題,假如沒有給學生留下問題,這節課就不能説成功。但國外的教育經驗不能都適合於國情,特別是不能都適合於每一個學校,有的教學方法只強調某個方面,而忽視了另一個方面。當前,已經有一些教育專家開始關注類似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還未能深入下去。國內課程改革還處探索階段,有關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缺乏普遍性和具體有效的操作途徑,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以上只是我實習生活中的幾點小小的體會。可以説,實習給我們的大學生涯留下了難忘的一頁,其中的點點滴滴,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們回味,催我們成熟。在這短短的六週的中學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認識到人民教師的崇高職責,更深刻地體會到當一名好教師的不易。我一定更加珍惜剩下這不多的大學生活,好好把握,不斷地學習,爭取克服自身的缺點,不斷完善自身,為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作好準備。

國小調研報告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人類社會即將進入21世紀,未來的世紀將是以智取勝的世紀。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綜合國力的競爭,世界各國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合格人才上,世人稱之為“通向新世紀的戰略制高點”。而合格人才培養的根本出路在於進行教育改革。現在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希望通過教師為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各級各類人才。這裏的“人才”不是迄今學校教育的“標準化人才”,而是具有競爭意識、獨立意識、開拓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型人才。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舉制

影響下的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舉國上下轟轟烈烈地宣傳素質教育,然而聲勢如雷電交加,成效卻細雨綿綿。何以如此?師範教育和國小教師培訓該如何改革?帶着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對國小教師的教改思想觀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實踐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調查概況及結果分析

1、調查概況

(1)調查目的及問卷編制依據。由應試教育體制轉向素質教育體制,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觀念的變革是最高層次的革新。對此,國家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説,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是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為了解國小教師現有的教育思想觀念,從事教育改革實踐的情況,同時也為師範教育的改革以及國小教師培養、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尋找科學依據。按照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中國小教師評價指標體系,在徵詢國小教育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我們編製成這份調查問卷。

(2)調查的主要內容。這份包括30個項目的問卷從6個方面對國小教師教改思想狀況及教改實踐狀況進行了調查。這6個方面分別是:

①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即素質教育內容體系的認識;

②教師對新的學科教學模式的瞭解情況及運用情況;

③國小開展教研活動情況;

④教師補充新知識情況及從事教育科研情況;

⑤教師對現代化教學媒體的理解及使用情況;

④教師補充新知識情況及從事教育科研情況;

⑤教師對現代化教學媒體的理解及使用情況;

⑥阻礙素質教育向前推進的因素。

2、結果處理

本問卷發出20xx份,回收1861份,回收率為93%。用統訓學的方法、技術對調查結果進行了處理,分以下幾個部分用表格郎形式呈現如下:

3、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國小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表4中可以看出,有83%的教師對當前國小教育教學模式不滿意;有85%的教師認為應當探索適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模式。這説明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眾多的國小教師己經認識到開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2)當問及什麼是素質教育,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應當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應當怎樣進行培養時,教師們的回答狀況有以下三個類型:

①不明確或不知怎麼答;

②回答不繫統,支離破碎;

③回答籠統(比如:素質教育就是“五育”全面進行),缺乏深入細緻的思考。

這説明教師雖知素質教育一詞,但不明確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應怎樣進行。

(3)雖有進行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願望,但缺少實際行動。這一特點從以下幾方面可以反映出來:

①教研活動。按理説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進行教學思想交流,推進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但從表2中可知,只有33%的教師認為推進了教育改革。

②對教學模式的探索及使用。從表4中可以看出,教師中對新教學模式積極關注並瞭解的佔6、4%,嘗試運用的佔25%。

③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有88%的教師認為絕大多數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仍以考試成績論優劣。

④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運用。認為絕大多數教師都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佔16%。

(5)教師的改革意識受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標準以及來自社會、家長壓力的制約,以致不敢進行教育改革。從表5中可以看出,82%的教師認為在教育改革中受到來自這兩方面的壓力。

三、建議與討論

從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從我們國家提出素質教育以來,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觀念確實在逐步地深入教師們的教學意識中,正轉變着陳舊的教育觀念。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説,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我國限於物力財力,還不能創辦足夠的大學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考試仍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師雖意識到教育改革的必要,但畢竟不容易。儘管如此,素質教育的腳步,並不會停下,因為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民族的希望。

轉變教師的觀念需要時間,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應當對教育體制進行深入思考,創立推進素質教育的社會大氣候。以筆者陋見,提出幾點所謂建議請教於同仁。

(一)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切實為教師進行教改創造條件。如建立獎勵制度,獎勵具有開拓精神、勇於改革者;科學全面地評價教師工作效果,建立完善、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二)通過培養和培訓兩條途徑提高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根據學科特點和社會實際構建層次清晰的素質教育體系,使素質教育更具效率性、針對性。

(三)學校應當建立教研活動的檢查、監督機制,隨時掌握教研活動情況,保證教研活動真正起到促進交流、推進教育改革的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業務進修、培訓制度。21世紀需要的是有競爭意識、有開拓能力、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學技能的教師。通過培訓增強這些意識和能力。

總之,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關鍵問題是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然而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畢竟是複雜的。當務之急應當是通過調查等方法瞭解目前國小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現狀。在此基礎上,研究探索轉變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規律、方法。依照規律創設條件,破除陳舊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

國小調研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小,語文教學是國小教學的主要課程,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課題。20xx年9月中下旬,根據電大的有關社會實踐要求,我利用工作之餘,深入到華池縣元城國小對國小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查。語文課堂教學一直活躍不起來,學生對學語文缺乏興趣,現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我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活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然而俗話説“治病得先知道病根”,我們只有先了解我校語文課堂不活躍的原因,才能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從而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使我校的語文教學撥雲見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二、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面向我校全體語文老師,以學生答卷調查與聽課觀察為渠道,調查問卷根據低、中、高不同年級教學的側重點來擬定。低年級是拼音識字教學問卷;中年級是作文教學問卷;高年級是閲讀教學問卷。從課前導入,課堂操作,課後作業設計等方面擬題,讓學生作答,每班選出十名學生,讓他們就本班語文老師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操作的,做一個如實、客觀的評價。通過讓學生來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才能真實的反映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缺陷,才能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教學。

三、調查結果

讀書方面:無課外書籍、無借閲圖書、無、無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課堂教學方面:不進行口語交際、不開展課前説話。

作業佈置:無開放性題。

教學語言貧乏無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學生的調查問卷和平時我們老師之間互相聽課發現的情況結合起來,可以歸納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如下:

1、我校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在調查(20xx信訪工作調研報告)中,70%的學生沒有一本課外書,60%學生沒有到圖書室借過書,50%的學生認為圖書室藏書量少,不足於滿足他們的閲讀需求,80%的班級沒有開展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60%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不能經常使用一些教學儀器輔助教學,如錄音機、幻燈機、多媒體等。由此可見,我校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課本是學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師是學生唯一的發佈者,教室是學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教學設備落後,沒有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沒有溝通課堂內外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學習,也不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2、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在調查中,能夠經常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沒有一個班,開展課前説話練習的僅有一個班,而所有答卷的學生都一致認為喜歡課前説話練習。可見我校語文教學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不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只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而沒有傳授學習方法,識用分離。因此造成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語言表達差。

3、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在對語文教師的調查瞭解中發現,課堂中經常讓學生質疑的、能夠經常給學生小組討論的也沒有幾位老師,但他們都認為大都是流於形式,並沒能很好落實,達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師認為純粹是浪費時間。由此可見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現在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上都是聽講——背誦——練習。課堂上出現三個偏重,一是偏重於灌輸,即教師以傳授系統知識為中心,作滔滔不絕的講解,很少考慮到學生的情緒和感受,只是把學生看成是貯藏知識的“容器”或“倉庫”,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二是偏重於説教,即教師往往一廂情願地去解釋抽象的理念和理論,居高臨下地教訓學生,很少顧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因素,過分強調了教育的訓誡教化功能;三是偏重於考問,即教師比較喜歡把教學內容演化為提問去單向考問學生,讓他們亦步亦趨、誠惶誠恐地忙於應答,很少給學生有質疑問難,暢敍感受的機會。雖然個別老師在課堂上也能讓學生質疑、小組討論等,但大多流於形式。所謂質疑就是象徵性的讓個別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卻沒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解答,久而久之學生便不喜歡提問。所謂小組討論,也是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説説話,具體説什麼,有什麼效果也沒有彙報。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學業,明顯地帶有被動學習的特徵,難以適應新的學習方式。

4、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調查中,90%的學生認為教師評價自己的就是考試的分數,以考試的成績來分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所講的都與考試有關的內容,而對於作業的佈置,80%的學生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練習題,沒有類似動手操作或調查瞭解之類的開放題,而完成作業的方式也是單一的。可見我們農村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受應試教育的制約,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評價學生還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方法單一,即評價就是考試,考試就是評價,導致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應試進行。課堂上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錄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傾聽,聽成為學生的最重要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師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聽,這些內容考試要出的”,如有學生不聽,便板着面孔大聲訓斥。課堂上沒有動手操作,沒有表演,沒有質疑,沒有感情朗讀,沒有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由於教師包辦太多,致使學生懶動腦,養成了依賴老師的習慣,教師説的便是標準答案。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出現搞小動作,開小差,甚至打瞌睡等現象。為了應付考試,課後作業的設計,也是進行大量的字、詞、句訓練,除了完成練習冊裏的練習,教師還挖空心思印複習資料,使學生疲於應付。教師很少佈置一些動手操作或活動式的作業,更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自主選擇不同類型的作業或完成作業的方式。

5、缺乏教學藝術。在問卷中,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學語文與老師上課沒有趣有關,他們認為老師知識不淵博,講話不風趣幽默,教學語言貧乏,上課只講課本上的知識,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只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者,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學生,不會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也沒有想辦法調節課堂氣氛,不懂得讚賞有獨特見解的學生。只讓學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學生

五、對策建議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課題組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扭轉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的局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感,齊心協力,出謀獻策,全力以赴從以下方面投入活躍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

1、在教學中要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觀點。

在教學中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提倡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並採用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

學習。教師應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教師要善於鼓勵評價學生。

我們都知道,鼓勵是教師的法寶,是最有效的潤滑劑,因此,教師應用賞識目光,從各方面學生,發現我們的閃光點,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勵性的評價,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話語,都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教育的藝術在於鼓勵和鼓舞,這樣,學生可以在寬鬆、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中與老師、同學產生心靈的碰撞,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師生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學生暢所欲言,質疑問難,敢於和同學爭辯,也敢於和老師爭辯,敢於力排眾議,獨樹一幟,同時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於糾正自己的錯誤。

4、在課堂上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樂於學,如表演課本內容、講故事、動手操作、實驗畫畫以及開展各種比賽等方式激活學生思維。特別是低年級教學要寓學習於遊戲與活動中,創設學習情境。

5、讓學生走出課堂學習語文,接觸社會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又把學到語文知識用於生活中,特別是作文教學,教師要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們的性情,淨化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觀賞、考察本地的山水風光、民情風俗、動植物資源等。從而發現生活之美、生活之樂、生活乏味,激發寫作興趣。教師還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開發學校生活,聯繫家庭生活,抓住社會生活;安排隨文練筆,設計課堂練筆,捕捉時事練筆。總之讓生活為我們語文教學服務。

6、作業形式也應豐富。有手工製作、畫畫、講故事、查資料、活動性作文,比書面作業要明顯增多,這樣學生學起來輕鬆,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7、教師本身要加強學習。

當課堂死氣沉沉時,我們只是一味地埋怨當今孩子太難教,社會風氣影響學校太壞,而沒有從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應用發嘮騷的時間去研究怎樣才能把一篇課文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愛學,或者多用些時間看些書來充實自己,當今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不再是“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師要有一河長流水”。沒有一個學生會拒絕一個知識淵博、教學有趣的老師,而只有教師本身知識豐富了,才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遊刃有餘,才能征服學生。

孔子説過: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樂知者。好的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應是興高采烈而非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而非愁眉苦臉。伴隨着科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越來越積極而非越來越消極,對學科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而非越來越弱。因此,我們教師要用“心”施教,只有這樣,我們農村國小活躍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構建起來。

國小調研報告 篇5

隨着時代的發展,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已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都將起到重大的作用。但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便顯得及其重要。同時發展農村教育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因此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必須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充分發揮農村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以實施了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使農村國小教育發生了整體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雖然農村教育現已取得一些可觀的成就,但長期以來,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

1.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學校規模小,設施落後

我曾在微薄、QQ等途徑中看到許多的愛心消息,希望人們能捐出書本給西部甘肅、新疆地區的學校,那裏的孩子根本沒有書本學習,更何況是硬件設施呢?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地廣物博的國家,由於地域廣博,各個地區的發展肯定是不平衡的,加之農村的學校規模較小,硬件設施十分落後。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這是因為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在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同時,教育經費被擠佔、截留、挪用現象嚴重,因此農村教育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 缺少教師隊伍,師資薄弱

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但目前教師數量嚴重不足,隊伍整體素質較差。邊遠貧困村鎮師資嚴重缺乏,教師學歷偏低,優秀教師流失。在農村國小中,許多教師並沒有教師資格證,是以前直接由學校分配的,並且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採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與外界的信息交流較少,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同時農村國小教師一個人要擔當多個學科的科任老師,因此就必須請代課老師,但是代課教師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農村中國小教師教學工作任務以外的負擔沉重,由於人事部門主管職稱評定工作的培訓,與教育部門繼續教育重複培訓、重複收費,加重了教師的學習和經濟負擔。

三 國小學校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在我所生長的國小那裏,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就把孩子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但卻造成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甚至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且目前有些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學生上學是及其不方便的!

四 家庭教育制約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隨着經濟危機所留下的影響,現今的物質消費越來越高,許多農村家庭的經濟來源已經不能滿足家族的開銷,因此孩子的父母親出門打工,謀生計,把孩子交給爺爺和奶奶照顧,留守兒童問題甚是嚴重,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學校和教師的負擔,對孩子的教育和身心發展也不利。而一些在家家長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沒有盡力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些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國小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有些家長的教育思想不正確,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就將教育子女的責任依賴於學校,而沒有明白自身的責任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五 網絡影響

現代社會,科技突飛猛進,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隨着電腦的日益普及和網絡信息技術大眾化,青少年學生已成為互聯網用户的主力軍,近年來,網吧越來越多,在一些農村地區,由於地方警察的監管不利,出現了學多黑網吧,因此學生上網行為日漸頻繁,不良影響嚴重,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有人曾對某些學校國小生做過調查。調查形式採取大面積問卷與個別談話相結合,統計結果表明,在接受調查的班級中,有10多位“網蟲”因經常上網導致上課遲到、打瞌睡、精神不振、成績退步、與同學關係疏遠等。通過談話,我們還發現,這些小“網蟲”大多沉溺於網上自由聊天或網上互動遊戲,並由此產生精神的依賴,繼而發展成為軀體的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食慾不振等,同時由於眼睛長時間注視電腦顯示屏,導致視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降低等,而這些孩子大多數就是留守兒童。在這些孩子中承認“上網成癮,欲罷不能”的有49人(佔16.5%),甚至有的學生早上早早來到網吧玩電腦遊戲,有的則利用午間休息的時間溜出學校去上網玩遊戲。可見網絡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生遊戲娛樂的新場所。然而,由於網上信息繁雜,上網的人也複雜,未成年的學生在網上更容易受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影響,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不利。

2.對於農村教育發展提幾點自己的想法

一 增加教育投入,強化農村師資隊伍建設

保證農村税費改革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全部用於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善上,同時,通過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將所籌資金全部用於農村教育的發展。此外,要健全農村教育經費的監督保障機制,實行農村教育經費財務公開制度,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能夠合理使用。同時徹底清查、糾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被擠佔、截留、挪用的行為。加大力度改革農村國小的基礎設施,改善學習環境住宿條件等,同時完善相應的地區入學教育制度,

考慮農村學校區域廣、生源分散、班級少、平行班少等特點,根據農村教育發展實際需要核定農村學校教師編制,尤其是邊遠地區,要從方便農村適齡兒童入學出發合理佈局校點和核定教師編制。健全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認證制度,切實保證農村學校教師足編。提高代課教師准入標準,切實加強培訓,提高代課教師水平和質量,提高農村學校代課教師待遇。要依照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兑現對農村老師職稱補貼;同時,要適當考慮偏遠山區農村教師的補貼,鼓勵教師在農村安心工作。要堅持實行城鄉教師交流制度。農村學校每年必須保證一定數量農村教師進修培訓,合理安排城區學校名師、高級教師、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採取更加優惠政策鼓勵城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嚴格控制農村骨幹教師流向城區學校。要加強農村教師培訓,通過校本研修、定期培訓、外出考察、實踐探索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五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培養教師敬業精神,增強責任意識。

二 加強家長與學校的交流

學校須常開家長會,專門接待來訪家長,在某些問題上進行交流、溝通,達成共識。教師要定期進行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學生在家裏的表現,與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達成一致,從而因材施教。

三 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教育

首先,學校、家庭和社會應各司其職。學校作為網絡教學的主戰場,應該大力加強中國小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家庭和社會則應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教育工作。其次,建立健全網絡立法,使網絡發展健康有序。加強網吧管理,關閉不良網站,取締違規網吧,禁止未成年的青少年學生進入營業性網吧,遏制網絡污染的形成與傳播,嚴懲網絡違法犯罪,淨化網絡環境。再次,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應提高其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道德意識。在家期間,應把好學生上網的質量關,嚴格控制上網時間,多關心和了解子女上網的情況,幫助子女處理上網遇到的問題,使上網成為“親子活動”的一部分。最後需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網絡“虛擬現實化”。

總的來來説,在我國,廣大農村是經濟弱勢地區。經濟發展的緩慢、經濟結構的不合理、觀念的陳舊,以及教育事業管理中的疏漏,是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缺失的最基本因素。在先現代化還是先普及基礎教育的艱難抉擇中,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科學文化知識對於社會與民族的重要性。國小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性教育,直接關係到民族的未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才有利於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為日後祖國的繁榮富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調研報告 篇6

一、調研動機

寒假時間一個多月的時間,我覺得不應該浪費掉,應該做點事情切實地瞭解一下這個社會的發展,深入社會,體驗生活,而不是隻是通過紙面瞭解社會和生活。因此,家住農村的我以近地之宜,對農村教育的變遷做了一次比較詳細的調研。

從某種程度上説,工業的發展情況,發達程度只能反映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現在,而行政和教育的發展程度則決定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行政決定政策的方向,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塑造大環境,大背景,而教育能為民族注入新血液,新動力。所以,能否切實辦好教育直接影響着祖國和民族的未來。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中有70%是農村人,這個時代,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教育事業,城市永遠走在農村前面。根據木桶效應,最短的木片往往能夠決定木桶的盛水量,而農村教育在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恰恰充當短木片的角色。所以,我們可以説,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從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整個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因此,我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對農村教育變遷做一次調研。

二、調研內容

我調查的主要是近十年以來我所在地(山東濰坊的一所農村國小)的農村教育的變遷。想到農村教育,我想到了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硬件設施變化(教學樓,住宿條件,桌凳,教學設施配置),師資等軟件工程建設(師資力量,老師待遇......),就讀總人數,輟學人數,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對學生教育的投入,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

三、調研對象

調查對象主要是本人所在鄉鎮中心校任教時間較長能夠見證本校教育事業變遷的老教師,老校長,以及現在任教的教師和周圍村裏的學生家長。

四、調研方式

我主要採用的方式是走訪,首先採訪在學校任教的教師、校長,其次 隨機走訪周圍村子的學生家長。

五、調研狀況

主要的採訪問題及分析狀況:

1. 學校有長遠規劃嗎?

設計意圖:針對我國現有中國小校的發展趨勢和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學校要逐漸增大管理的自主性,因而,我們認為,學校應該有持續發展意識和策略。其中,長遠規劃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設想和藍圖,它不僅有長遠目標,而且還有實施目標的階段措施和方法,因此,一所發展得好的學校,一所有發展希望的學校,長遠規劃也就必須具備。 從調查結果看,學校基本上沒有長遠規劃,我結合實際調查的情況分析發現,現在很多學校,工作都是看着領導的眼色在辦事,上級喜歡什麼就抓什麼;學校抓的重點就是有政績可撈的事。因此,學校沒有規劃,現在該做什麼,今後該做什麼,學校向那個目標發展,自己心裏沒有底,完全是水來便開溝。甚至就一期的計劃而言,也大多都是新學期開學後,校長或者主任坐在辦公室,翻翻文件,幾個小時杜撰出來應付檢查的東西。

2. 學校有發展目標嗎?

設計意圖:設計此問題時,我預想有可能有的學校沒有長遠規劃,但我認為,一所學校持續發展,發展目標是必須有的,不然就如無頭蒼蠅,漫無目的的瞎忙。

從結果來看,學校沒有發展目標,只是遵從上機教育機構的領導,沒有長遠的發展目標。

3. 學校怎樣抓教師學習的?

設計意圖:我認為不管是新一輪課程改革還是農村中國小教育,它的希望和關鍵在於教師隊伍建設,而教師隊伍建設的希望和關鍵又在於學習。

走訪答案:基本沒有系統的組織教師學習,主要是上級組織集體學習,學校裏基本沒有組織學習,要求教師自己學習,但很少有教師做到,教師的對學習沒有熱情,只是用考試,查讀書筆記的數量等考核要求教師學習,讓教師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角度去學,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沒有效果。

4、學校最注重抓什麼?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是想從學校管理、學校行為着手瞭解中國小校情況。

答案小結:學校重視抓考試成績或者升學率,還有安全衞生。可以看出,學校最注重抓的大多是眼前的、外顯性的、短期內顯效的方面。

5、學校是用什麼評價教師的?

設計意圖:新一輪教育改革,其中最難改的就是教育評價問題,因為評價起着導向作用。設計這題的目的就在於瞭解我們學校現行的評價手段和方法。

答案小結:學校的評價還停留在簡單的量化評分水準上,其內容的設定、方法的選擇都是從便於操作,唯分定論的角度在進行。有的評價辦法或者考核細則,看起來除了學生考分以外還有很多條條框框,但要真正拉開評價距離的卻還是隻有考分,因為其他各條几乎都是一樣得分。

6、你們的校長最重視抓什麼?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着重想了解校長的工作重心和校長對學校工作的認同內容,也就説校長抓了什麼,想抓什麼.從而分析、評價我們校長隊伍的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

答案小結:校長沒有新時代特徵,大多還是採用的比較原始地管理辦法,抓考分,抓應試,抓表面,抓安全,抓政績,與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沒有多大改進。

7、你們校長擔任什麼學科教學?

設計意圖:該題的目的在於調查校長們的任教情況,是不是能夠身先士卒,是文科還是理科,試圖從中得出校長們是偏重理性的多還是偏重浪漫的多。

答案小結:校長沒有擔任學科教學,沒有完全達到設計目標,校長只是從事辦公室的工作,沒有工作在教學第一線。

8、校長對教師們要求高嗎?

設計意圖:從此題了解校長的管理強度、力度和角色意識。

答案小結:跟以上答案差不多,校長只是關注成績,要求教師抓學生的成績,提大學聯考分,而對教師其他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

9、你滿意你們校長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問題的前者意在調查校長的認可度,教師的認可度高,校長的人氣就旺,只有人心所向,校長才有凝聚力,才會一呼百應。這樣校長的方針、策略、意願才會完全實現。反之,滿意率低,就有可能被動應付,人心渙散。問題的後者目的在於看不滿意的原因,看被調查者是否有意氣用事,是否憑空捏造,是否理由充分。

答案小結:部分教師對校長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反映在:個人不滿,管理理念不正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0、校長應該在哪些方面作調整?

設計意圖:意在調查當今校長存在的問題,或者教師對校長的建議、意見,或者教師對校長的希望。

答案小結:跟上題的不滿意原因相符,教師們認為校長的管理理念比較落後,管理水平不高,應對校長進行組織培訓,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

11、用於教學的時間大約多少?

設計意圖:目的在於通過本題調查教師的工作負擔和投入程度。

答案小結:從走訪結論看,教師直接用於教學工作的時間不是很長,平均每天在2—4小時之間。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教師的直接工作負荷不是很重,還有潛力可以利用和發掘。

12、怎樣看待學生的考試分數?

設計意圖:因為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考分問題是我們想淡化但又不能有絲毫淡化的問題。這種矛盾如何解決,當今似乎還沒有真正的答案。本題意在調查一線教師的看法。 走訪答案:一般只做參考,瞭解學生掌握情況;分數不能決定學生智力、素質;全面發展;不排名次;學生考分好,社會評價高,但不等於學生能力;學生考試的真成績我喜歡;不想看中;現在重要;高分並非能力,但希望學生考高分;努力的報酬;考試分數是對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後的調查瞭解;學校看得很重;考試衡量教學,所以注重分數。

答案小結:大部分教師還是比較看重考試分數的,將考試分數作為評判學生的依據,思想還是比較落後,分數高,學生的學習好。其次,學生的成績也是教師考核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其實在現階段下,由於現有形式的大學聯考存在,量化評價制度的普遍運用,不重視考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13、學生在什麼時候完成作業?

設計意圖:想通過本問題了解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課業負擔。

走訪答案:在課堂內完成;課內;課堂上;當堂完成作業;大部分在課堂上完成;課內、課外都有;課內與課外結合2;每天;課內,家庭也有一點;課內外都有;按要求完成。 答案小結:學生部分作業在課堂上就能完成,主要是課內課外相結合。學生課業負擔加重仍然比較嚴重,老師更多是在為自己的考核得分着想,沒有或者很少考慮學生的負擔。

14、學校教師的教案、聽課有虛假嗎?

設計意圖:憑我的瞭解,中國小校教師的教案、聽課都有虛假,但到底有多嚴重,本題目的就在於得出確鑿數據。

答案小結:綜合走訪的答案,大部分的教案、聽課都有虛假,學校會組織聽課,但老師們基本上沒有認真聽課,只是走過場,然後把聽課本填好。從中説明,教案、聽課都有待改進管理。

15、學校在教學上最難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以此題了解當今農村教育最難問題。

答案小結:主要問題集中在農村學校的課件製作、設備添置;評價與分數的衝突;新課程與農村經濟相差太遠;學生們的差異給教學帶來困難;知識和方法的教學;家長對教育的認識較低;學生難教;新課程的教學;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於調動;學社厭學;培養學生的智能。這就説明我們的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既艱鉅又複雜,不僅需要我們的教師學習要做調整,而且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更要思考更要學習更要調整。

16、家庭教育如何?

設計意圖:瞭解當地家庭教育的現狀。

答案小結: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是很高,對學生的教育情況不瞭解,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在班級的排名情況,在家中沒有輔導學生的功課,幾乎沒有家長主動詢問老師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教育很落後,需要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水平。

17、家長管學生的學習嗎?

設計意圖:瞭解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情況。

答案小結:與上題的結果相同,家長基本不關注學生的學習,只是在每學期期末時問一下學生的考試成績及班級排名情況,平時都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

18、家長對學校的認可度如何嗎?

設計意圖:瞭解家長對教育的認可度,從中也可瞭解家長對學校的認可。

答案小結:家長對學校工作都是不清楚,不瞭解,對學校的關注只是學生的成績,沒有考慮過對學校的認可度。

六、調研分析

家鄉農村國小現狀及分析

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平房改建為教學樓,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四 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宋官疃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 家長對學生教育關注不夠,思想落後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六 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七 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級政府部門對教育重視不足,農村教育的發展比較緩慢。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所以應該高度重視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教育,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而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條件,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八 調查後的思考

結合調查報告我進行了全面分析與深入思考,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縮短城鄉教育差距,使教育得以均衡發展。

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學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乃至校舍,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句空話。上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的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國小的危房,購置必需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這樣鄉鎮學校、村辦國小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相應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ny9p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