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

大力發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與建議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

區政協經濟委員會

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村城鎮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和根本途徑。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本會經濟委員會根據《漢南區政協XX年工作要點》的安排,八至九月份,就“發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問題,深入部分農嘗街、鎮及部分企業和部門分“振興傳統農產品加工業”(指的是曾經興盛的糧、棉、油的加工業等)、“培育新興農產品加工業”(指的是正在興起的以水產品加工為主的加工業等)、“強化農產品加工業的招商引資工作”三個專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和意見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全區與農業產業化相關聯企業共有37家,其中畜牧類3家,水產類6家,生鮮蔬菜類6家,糧食製品類4家,油脂類2家,發酵及生物技術類3家,飼料類1家,林木果品9家,其它類3家。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認真落實“三農”政策,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個中心,優化農業結構,培植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了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逐步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促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和主導因素,主要表現在:

一是企業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帶動基地,不斷加大帶動作用,實現了企業、農户的“雙贏”。二是市場網絡逐步形成。全區農業產業化企業在鞏固原有市場份額的同時,與全國各大新型業態公司合作,形成了各自的市場網絡。三是農業產業鏈有效延伸。全區農業產業化企業基本實現了帶基地,訂單生產。四是企業的品牌效應日漸增強。全區農業產業化企業共註冊商標20個,企業品牌的科技含量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品牌效應日漸增強。

二、影響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由於諸多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還存在基礎薄弱、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缺乏強大的動力等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制約因素。主要有:

(一)管理體制和產業主體的制約

目前,我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分屬農業局、經貿委、農場街鎮等多個部門管理。在現實的管理中,存在嚴重的部門分散,多重管理,只能在低層次運行,而且生產、加工、銷售等經營環節脱節管理,沒有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體系,造成種養業、加工業,流通環節之間信息不協調,不對稱。

同時,在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有的產權制度不健全,相當部分還是“作坊”式運營,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小,資金嚴重短缺的現象。這大大制約了農產品加工的綜合開發、規模經營和有序競爭,造成規模效益和積聚效益低,產品附加值小,產品的生產成本高,質量不優。

(二)原料供給的制約

我區現有的農業是一家一户的自主種植生產,生產户數多,規模小,經營分散,這種生產和供給方式難以適應生產加工業集中,穩定的原料需求,加之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市場交易方式傳統,種養方式落後,信息屏蔽,使這種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

(三)農產品品質的制約

我區的農產品品種和質量結構主要是與過去的那種初級產品的直接消費方式相應。長期以來,農業發展強調數量和高產,對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加工專用型農產品的開發研究處於空白,使得農產品品質類型單一,適宜加工的優質、專用品種缺乏,並且沒有固定的基地。

(四)技術水平的制約

我區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技術儲備嚴重不足,許多企業設備陳舊,技術人員缺乏,企業缺乏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的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的能力也偏低。

(五)發展環境的制約

由於歷史上欠賬過多,政府的政策扶持難以到位,税收政策也是內外有別,企業缺乏強力支撐,加之融資瓶頸難以突破,企業發展後勁不足。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企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有的部門服務意識淡薄,依然存在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嚴重挫傷了企業的感情。

三、發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與對策

工業立區,開放強區是漢南經濟發展的主題。如何通過城鄉工業化,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既是我們面臨的嚴峻考驗,更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區域經濟”,十分清楚的表明了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解決“三農”問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全區上下一定要正視差距,統一認識,振奮精神,面對困境,迎難而上,真抓實幹,把農產品加工業放到重要的位置,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此,我們建議:

(一)、立足區情,明晰思路,科學規劃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遵循客觀規律,正確認識區情,是加快發展,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矗要實現推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戰略,必須正確認識漢南,瞭解區位條件,把握區情。眾所周知,我區是武漢的一個遠城區,基礎差,底子薄,資源總量匱乏,加上資源供給的不充足、不均衡,農產品的供給量遠遠達不到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的需要,更不用説農產品品質對農產品加工的制約,這是我們規劃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因此,發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不斷提高自己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麪對我區的這種客觀條件,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明晰科學的發展思路,規劃好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1.合理控制生產規模,適度發展

針對我區的區情和目前的現狀,“規模效益”應是我們追求的首要目標。如果一味講究擴大生產規模,盲目加大生產投入,勢必

造成生產投資過熱和重複建設。以史為鑑,可知興衰。80年代初,我區農場鄉鎮都辦有一個糧油加工企業,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料供給不足的矛盾逐步突出顯現,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現都相繼停產,衰敗不堪。假如當時我們正確認識到了我區客觀存在的這種資源條件,不是一窩蜂的盲目上馬,而是整合生產企業,改變佈局分散、零星作業、零敲碎打的生產狀況,收攏五指,選擇食品行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形成拳頭,那麼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絕不會喪失那麼好的歷史機遇,造成目前這種舉步艱難的現實。歷史的教訓是慘痛的,歷史的教訓也是極其深刻的,需要我們仔細思考,認真吸齲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必須客觀公正的看待這些農產品加工業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了不可忽略的歷史作用:在帶動一個鄉,一個村的農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致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等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我們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科學和智慧,正確分析我區的區情,適度控制生產規模,在追求“規模效益”上下功夫。

基於這種思考,我們認為目前要做好“米”“魚”加工這二篇文章。銀蓮湖物資貿易公司應立足解決銀蓮湖、漢南的稻米資源,名艦、阿卜應立足全區的淡水魚資源,適度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提高生產效益,努力做優做好,從而形成拳頭,形成品牌,形成我區農產品加工業“魚”“米”的特色。在此基礎上輻射周邊地區,不斷做大做強.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借力發展

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工業立區,開放強區”的發展戰略,推動全區農產品加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必須圍繞這個戰略來實施。隨着“全面加快武漢發展,促進中部崛起,努力走在中西部前列”戰略的提出,“放權、放活、促進區級經濟快速發展”措施的實施,我區的發展戰略要適時跟進全市的這種戰略調整,要主動迎接武漢城市圈的外延,要制定優惠政策,加大農產品加工業招商引資的力度,借力發展。

全區要集中土地、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力量,結合全區現有的農業資源,從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養殖傳統、加工品質等各因素上綜合考慮,進行科學論證,進而形成科學決策,確定一至二個能夠拉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帶動我區農業產業化調整的重點項目,實行項目招商。主動出擊到相關地區尋找“同類項”或“互補項”,以優惠的引資條件和有效的招商方式,吸引外商、客商到漢南發展。同時積極爭取盛市乃至國家投資項目在漢南布點,竭誠歡迎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研發機構在我區建立科研基地和試驗、實習基地,使我區產業佈局更加合理,農產品加工業更具擴張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項目引進,一手抓引導管理,要切實改變過去那種重引進、輕引導,重扶持、輕管理的現狀。曾幾何時,我區某一農業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其較大的發展規模,以其較好的發展條件躋身於我市農產品重點龍頭企業的行列。盛市領導多次蒞臨指導,我區也把該企業作為全區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窗口大力宣傳,資金、貸款、補貼投入了許多,但是忽視了對其生產的引導,對其經營的管理。如今,這家曾經積極帶動了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長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農民收入,被廣大農民接受和歡迎的企業已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每一個熱愛漢南,每一個期盼漢南加快發展的人無不痛心,無不焦急。從中我們要吸取深刻的教訓:對於引進的企業,服務和管理要並舉,引入和引導要並重,環境和機制要共創。

(二)、把握機遇,狠抓落實,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指導方針、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強薄弱環節,特別是要重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這種方針的指引下,隨着“三農”政策的深入貫徹落實,作為傳統農業區的漢南,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目前,我區農產品加工業在艱難中摸索,在復甦中探求,在曲折中前進,發展已有了一定的進步,特別是水產品加工業已確定了一定的優勢。這為農產品加工業贏得良好的發展機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周邊城區優越的資源條件和奮起直追的幹勁。區域間這種競相發展的競爭態勢,也讓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先發制人,搶戰先機,發展好這種優勢。如果不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不真抓實幹,將這些企業做優做好,那麼我們將重蹈歷史覆轍,再喪歷史機遇。

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實在服務管理中堅持“多予、少娶放活”的原則,堅持企業優先、項目優先、納税人優先,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首先要落實各項政策,要全面落實上級有關減免的税費和專項扶持經費,規範服務等政策措施,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的實惠。《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特色水產業發展的意見》(武政辦[XX]123號)下發後,我區相應制定了《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特色水產業發展的意見》(漢政辦[XX]54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全區特色水產業發展。一是從支農資金、科技專項經費中劃撥部分資金用於特色水產業的發展;二是對有一定規模、能帶動農户的加工企業,實行貸款貼息;三是對爭取到市政府項目資金的企業、項目、基地實行配套政策(按市10區1的比例配套)。”這些明文規定的政策要切實到位,讓基層和企業切實感受到區委、區政府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決心和支持。

黨的xx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價值觀,重實際、説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區委、區政府要站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高度來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優勢發展。要帶頭樹立誠信形象,做到承諾的事項就要堅決按時兑現。

在調查中,我們認為代表我區特色的“米”加工企業——銀蓮湖物資貿易公司,“魚”加工企業——阿卜沃德食品公司,由於有些部門舊的思

標籤: 加工業 農產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ryz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