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市青少年成長環境預警機制項目分析報告書

市青少年成長環境預警機制項目分析報告書

一、推進理由

市青少年成長環境預警機制項目分析報告書

1、時代意義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人。我國現有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3.67億人,他們的成長狀況,直接關係着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今天,隨着獨生子女的逐漸增多,隨着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社會結構從傳統向現代的迅速轉型,未成年人的成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同時也經受着鉅變中的社會環境的不斷考驗。因此,全面、科學、深刻地認識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環境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針對目前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堪憂的現象,順應人民羣眾對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強烈呼聲,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xx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第九個方面強調提出“淨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李鵬在未成年人保~頒佈10週年座談會上也着重指出應“依法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成長環境”。在6月18日召開的“武漢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訓秋就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提出了要抓好“一淨、二創、三育”。“一淨”即淨化傳媒;“二創”即要創建“無毒社區”和“無艾(滋病)社區”;“三育”即緊緊抓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這三個重要環節。為青少年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正成為時代的要求。順應時代的需求,對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研究也不斷提上日程,成為當前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的一項迫切需要。

2、現實意義

近年來,全國各地連續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青少年犯罪、權利維護、兒童厭學及退學事件表明,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受到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探討青少年成長環境,將之監督評估的標準和預警機制定量化、操作化,不僅能將營造青少年成長的健康環境落到實處,而且能創造性的形成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和預警機制。

3、前瞻性

XX年10月,武漢市青少年教育辦公室、共青團武漢市委和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作的“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及其應用”研究,受到團中央高度重視,被團中央書記稱為“監測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晴雨表”,中央和地方媒體就此作了大量報道。通過網上檢測,我們的研究在該類研究中,目前還是唯一的。正因為如此,團中央書記於XX年2月下旬專程到武漢瞭解該成果的應用情況,部分省市的團委領導也前來學習,希望成為全國監測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晴雨表。由此可見該項目在全國的影響和價值。

4、開拓性

多年來,國內研究青少年健康成長只注重研究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問題,而沒有形成全方位研究的一個理論體系和立體模型,使我們對青少年成長環境的預測總處於被動地位。本項目將突破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單向思維和傳統研究方式,不僅研究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有利因素,同時研究青少年成長環境的不良因素,並通過對兩者正負影響的對比來反映青少年成長總環境的健康狀況,為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研究提供新的視野,使之更加科學化。

二、項目基礎

支持此項目完成主要基於我們現在已擁有智力基礎、組織基礎、工作基礎。

1、智力基礎

此項目是武漢市青少年教育辦公室、共青團武漢市委、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作完成。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在此領域具有較強的人才智力優勢,主持此次項目研究的周運清教授是國內知名的社會學家,也是XX年“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及其應用”研究的主持人。

2、組織基礎

武漢市青少年教育辦公室、共青團武漢市委、武漢市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委員會擁有強大的組織基礎和人員優勢。有一支長期從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專業隊伍,有健全的組織體系。通過不斷的完善和健全,現在在全市已經形成了市、區、街(鄉)、社區四級維權網絡體系,有效地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了組織保證。

3、工作基礎

XX年10月,武漢市青少年教育辦公室、共青團武漢市委和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作的“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及其應用”研究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全國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四年來,我們在青少年成長環境監測評估系統理論的指導下,在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深入開展“維權崗在行動”活動,積極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通過行業聯動,全市16個行業系統的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積極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優化了青少年成長環境。同時,依託市、區、街青少年維權網絡,在全市深入開展了滿足服務青少年需求的扶貧濟困、問題青少年幫教、青少年法律援助,對青少年開展了自護教育、心理輔導、家庭指導等工作。全國維權現場會在武漢的召開就充分地肯定了武漢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方面所做的工作,並使武漢經驗走向了全國。

三、國內外現狀

在國外,重視青少年成長環境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貫例,並在此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力,形成了理論模型。日本通過五十多年的實踐,在中國小建立了一種pta的教學模式,即家庭和學校合作進行青少年教育,致力於溝通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聯繫,pta模式在努力創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環境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日本學者左川久博把電視、廣播、書籍、電影等大眾傳播傳媒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並稱為“第三環境”。他認為隨着新科技革命的加速,“第三環境”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響將日益增大,因此必須淨化“第三環境”。在社會工作上,西方一些青年工作者以外展工作的形式,主動尋求服務對象,對那些經常出沒於不利於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容易或已經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開展跟蹤服務。

在國內,XX年共青團武漢市委就“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所展開的調查發現,影響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和交際羣體四大因素,其中以家庭環境的影響最大,其次為社區環境,交際羣體的作用最小。XX年北京市政協科教衞體委員會與各民主黨派北京市委員會合作,就“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問題所展開的調查發現,未成年人面臨的社會文化環境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面:校外教育環境、文化市場環境、傳媒環境和社區環境,這些環境對未成年人的成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王金玲則對家庭環境進行了深入研究,她認為家庭環境是未成年人成長的首要環境,其中家庭撫

養教育模式、家長角色行為、代際關係等的作用尤為關鍵。

對於社會環境對青少年成長的正負影響及其相互作用的臨界點,青少年成長環境的預警機制等諸多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理論和實際課題,理論探討和經驗研究尚未起步。本課題將突破對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單向思維的研究方式,同時研究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有利因素與不良因素,並通過對兩者正負影響的對比來反映青少年成長總環境的健康狀況,為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研究提供新的視野,使之更加科學化和可操作化。

四、推進方式

(一)組織機構

本項目由武漢市青少年教育辦公室、共青團武漢市委與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作完成。

(二)主要任務

主要完成以下五項任務:

1、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指標體系論證與調查問卷設計(出指標體系與調查問卷);

2、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第二次調查(出研究數據報告);

3、青少年成長的環境指標及其功能研究(出版研究報告);

4、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和預警機制研究(出監測評估系統與評估操作方法);

5、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督、整治和維護研究(出政策與實施辦法)。

(三)項目實施時間安排

XX年5——6月: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指標體系論證與調查問卷設計;

XX年7——8月: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第二次調查;

XX年9——12月:青少年成長環境指標及其功能研究;武漢市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督、整治和維護研究;

XX年1——6月: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監測評估系統和預警機制研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nnm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