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匯率機制調研報告大綱

匯率機制調研報告大綱

我國自XX年7月21日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到XX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21%,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在6.82至6.84窄幅區間波動。面對複雜的全球政治經貿形勢,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於6月19日表示,“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此發言標誌着自XX年7月21日開始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入第三個階段,人民幣升值預期將進一步增強。

匯率機制調研報告大綱

本報告將對匯率變動的經濟情勢背景、匯率變動方向、程度以及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我縣)外貿出口的影響作逐一分析,並參考企業的意見,儘可能提出一些實在的,可以切實降低匯兑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匯率變動經濟情勢背景

1、國內方面

據海關統計,XX年1-6月,我國進出口總額13548.8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出口7050.9億美元,同比增長35.2%;進口6497.9億美元,同比增長52.7%;貿易順差為553億美元,同比下降42.5%。

由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經過金融危機之後一年多的調整、清庫,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國國內需求有所恢復,庫存量正在逐步增加。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結果,就是我國對外出口已經連續8個月保持恢復性增長,外貿經濟總體運行平穩,國際收支趨於均衡,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進一步下降,但順差數值依然很大,和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形勢相比,中國經濟特別是對外出口顯得一枝獨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經過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全球經濟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當前的國際貿易格局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在阻力最小的時候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央行在此刻提出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內因(注:什麼時候調整阻力最小,一定是一方面經過金融危機已經淘汰了一批相對落後的出口企業,另一方面在面對強大外在壓力的情況下對剩下的出口企業進行再調整)。

2、美國方面

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再次被下調,終值為增長2.7%,其中消費增長從3.5%下調至3.0%,這顯示美國國內需求仍然不足。在美聯儲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之下,消費不足的問題不得不説是和美國26年來的最高失業率數字9.8%(加上半失業率,實際失業率可能更高)高度相關的。加上11月份美國國會要舉行中期選舉,屆時將改選全部眾議員、三分之一的參議員、部分州長以及州議員。我們都知道名義上民主黨是藍領支持的政黨,所以增加就業和提振經濟勢必將是民主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獲勝的關鍵。雖然我們都知道中美匯率問題實際上並不能直接解決美國的就業問題,但不管是為了間接的和中國談判所能獲得的經濟利益還是為民主黨和奧巴馬在國會中期選舉之前必須擺弄的政治姿態考慮,美式政客和經濟學家都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攻擊中國的匯率政策,極力向中國政府施壓的。以上,應該就是將進一步匯改表態的外因。

二、匯率變動方向及幅度、速度分析

1、匯率變動方向

經過匯率機制改革的前兩個階段的匯率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不再顯著低估,所以當前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近期“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元持續下跌,美元相對升值,由於人民幣今後將不再盯住美元轉而參考包括歐元的一籃子貨幣,所以理論上人民幣對美元是存在貶值的可能的,估計這也是央行所説“匯率彈性”措辭的由來,表示人民幣並不必然單向升值,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的意思,但聯繫近期以及今後一段時間美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大小,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貶值不包括超短期的波動回調,因為價格運動本質都是波動爬行的),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總的趨勢必然是升值。

2、匯率變動幅度、速度

鑑於匯率問題的敏感性(預期、熱錢)以及此次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所強調的市場性特徵,匯率變動並沒有確切的預期,即便央行有實施步驟也不可能向市場提前公佈,所以對於匯率變動的幅度和速度我們只能在參考政府部門透露的一鱗半爪的情況下自我測算,以期得出一個恰當的結論。

國家發改委官員説此次匯率升值幅度將在5%左右,鑑於我國出口外貿低端勞力密集型產業利潤下限僅有2%到5%的情況,估計政府出於淘汰部分企業、強迫其轉型以及其他出口企業的承受能力考慮(我國出口企業一般利潤是5%到10%),年5%的升值幅度是可能的,所以本報告預計:從6月19日央行發佈公告起到年底的6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到3%(即年5%的一半),明年初到年中再升值2%,總計年升值5%。這樣既符合人民幣小幅爬行升值的慣例,也給予了企業應變和調整的時間,唯有如此,大部分企業方能承受匯改之重。

當然以上只是在政府預期基礎上的推測,實質上人民幣匯率問題並不只是一國內政(雖然政府總是強調此點),因為在全球經濟貿易形勢下,各個貿易伙伴國互相牽制互相約束,我們總要考慮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人對我們的匯率訴求。年5%的升值幅度,相信美國人以及和我國出口產品有競爭關係的東南亞、中南美洲國家是認為不夠的(有數據説美國人的目標是27.5%),所以低於年5%的升值幅度估計我國政府將承受巨大的國際壓力,畢竟年2%、3%的上升幅度過小,難免有敷衍的嫌疑,但高於5%的升值幅度對於我國的出口外貿企業又將是不可承受之重,畢竟我國出口企業的一般利潤率僅有5%到10%,忽略漲價以及進口因素影響,高於5%的年升值幅度將把我國出口企業的利潤一口吃光,所以綜合國際、國內各方面考慮,我們認為年5%以內的升值幅度是恰當的。

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外貿經濟的影響

由於過慢、過小的升值並不現實,而過快、過度的升值又因為忽視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所必須的時間從而難免導致結構問題積重難返、問題叢生,所以本報告所述的影響強調是在適度升值情況之下的分析(譬如年升值低於5%),並不考慮極端情況。

1、積極影響

(一)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人民幣適度升值會促使部分有潛力的勞力密集型出口企業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與德、日、韓等國競爭先進製造業,為中國外貿以及整個中國經濟開闢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空間。

(二)部分減少貿易順差,改善和各主要貿易國的貿易關係。我國的貿易順差問題源於整個現有國際貿易體系,是一個系統問題,本身不可能僅通過某一方面的變化譬如匯率升值從而得到根本扭轉,所以人民幣適度升值僅能相對增加我國進口總額,減少部分出口總額,從而部分減少貿易順差,但聊勝於無,能促使國際社會經貿和諧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三)有利於我國對原材料、能源等資源產品的進口,改進我國過度開發本國資源的產業弊端。人民幣適度升值,能夠提升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相對降低從國外購買原材料的成本,激勵企業吸收海外資源,收購國外大型資源企業,緩解國內資源開採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的雙重壓力。

2、消極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人民幣升值以後,在國外市場買相同的中國製造商品顧客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元,所以人民幣升值等價於中國製造將漲價。經濟學告訴我們,交易決策就是人們圍繞商品價格和品質的高低作權衡取捨的過程。價格上漲,購買者必然轉而考慮品質接近但價格更便宜的商品,如此,國外顧客就會更多地選擇東南亞或者中南美洲的廉價商品,國內製造業將會因此損失部分出口訂單。

(二)影響了出口企業的經濟收益,增加了匯兑風險。人民幣升值造成的企業經濟損失是剛性的,幾乎難以規避。理論上是可以通過漲價轉嫁匯率變動成本或者通過外匯業務規避匯兑風險,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有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且這些業務也是需要成本的。從根本上説,人民幣升值,企業利潤一定會受影響,受影響的程度視出口商品可替代程度以及國外需求而定,匯兑風險視人民幣升值幅度、速度以及企業接單策略而定。

(三)部分勞力密集型行業企業會虧損甚至倒閉。即便是年5%以內的人民幣升值幅度,對於一些行業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議價能力弱、國際範圍內產能嚴重過剩、中小企業扎堆、長期惡性競爭的企業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有數據表明我國部分出口外貿企業利潤率不到3%,對於這部分企業假如他們客觀上確實沒有能力轉嫁匯兑成本同時又不可能轉型的話,虧損甚至倒閉將是必然結果。

(四)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會不斷增大。人民幣升值對於我國貿易收支的改善效應不大,前面已述我國貿易順差巨大實質是國際貿易分工格局的必然結果,所以是剛性的,這就註定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緩解只是階段性和暫時性的,隨着客觀政治經濟情勢的演變,人民幣升值的結果將會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不斷加大。即順差——外部壓力——人民幣升值——順差依然很大——外部再壓力——人民幣再升值……如此循環往復,所以從長期看,當今的國際貿易格局對我國是極其不利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雖然積累了巨大的外匯財富,但同樣儲備了巨大的匯率風險,人民幣升值的潛台詞就是人民幣的惡性盤升,所以升值一定要適度,要想盡一切辦法儘量拖延,以期改變我國的經濟貿易結構以及在國際貿易分工中所處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匯率問題和國際收支問題。

(五)人民幣升值給國內物價穩定和金融市場安全埋下隱患。在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下,企業為了加強匯率風險控制,減少匯兑損失,必然選擇調整本外幣資產負債結構,即儘量持有人民幣資產、增加美元負債。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一些期限較長的延期付匯、預收貨款等貿易信貸以及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外資企業境外融資的增加和國內未匯出利潤的增加,都將導致美元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國內人民幣規模同步擴大,大量基礎貨幣的投放、市場流動性增加的結果,都將對穩定物價、控制通脹等提出了嚴峻挑戰。雖然人民幣升值似乎能夠降低輸入型通脹的影響,降低物價,但我們研究的結論是,熱錢流入以及國內企業貿易信貸的結果導致的人民幣流動性增加的影響遠遠大於人民幣升值增加進口購買力的影響,這裏還沒有考慮説人民幣購買力增加之後,國際大宗物資將同步漲價的問題,如果加上這個因素,那麼人民幣升值之後進口購買力是否能夠增加本身都還是未知之數。還有,熱錢流入,國內資產泡沫增加之後,總有一天熱錢是要流出的,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一旦某一天國內資產泡沫破裂,經濟金融形勢逆轉,不正常的熱錢流出和正常的企業集中購匯匯出將同步發生,我國經濟將因此遭受重創。所以我有時候在想,人民幣升值實在是美國人的一個陽謀,雖然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些許好處,但未知風險還是佔據了主要方面。

四、我縣對外貿易情況

1、XX年1-6月份情況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我縣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7.26億美元,同比增長63.5%。其中出口7.08億美元,同比增長63.6%;進口0.18億美元,同比增長64.2%;外貿順差6.9億美元。從以上數據可知,我縣1-6月份外貿總體情況和全國形勢大致相同,特點是外貿順差極大,進口很少。

2、我縣外貿依存度

XX年,我縣實現外貿出口10.31億美元,進口0.2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10.53億美元(約等於71.81億人民幣);同期我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3.25億人民幣,用進出口總額除以gdp可知:我縣外貿依存度是69.55%,高於同期全國水平(XX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44.21%)。

3、加工貿易情況

1-5月份我縣實現加工貿易出口0.29億美元,同比增長59.04%,加工貿易進口0.09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佔出口總額為5.15%,加工貿易進口占進口總額為69.23%。從以上數據可知,我縣的加工貿易出口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長,但數值很小,在出口總額中佔比也很低,僅有5.15%,而加工貿易進口占進口總額比例卻比較高,接近70%(但數值也很小)。這些都説明我縣並不具備發展加工貿易的勞動力和區域優勢,我縣的部分加工貿易進口也主要是外商指定要求的國外零配件及一些原材料進口,數量和規模都很小。

4、出口區域情況

歐盟地區佔我縣出口份額最高,為31.05%,其次是亞洲和北美洲,分別佔25.09%和19.21%。當前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人民幣又要升值,在這種雙重背景之下,歐盟地區佔我縣出口的高份額會對我縣出口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後面會詳細論述。

5、出口產品結構情況

1~2月份我縣出口的主要產品有:

(一)五金產品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34.79%;

(二)旅遊休閒用品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15.43%;

(三)車業(汽摩配件)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9.36%;

(四)門業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8.21%;

(五)電動工具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8.06%;

(六)化工產品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3.74%;

(七)文教、印刷產品出口佔全縣出口總量的1.12%;

(八)服裝、農產出口占全縣出口總量的2.04%;

(九)其他產品出口(含外貿流通出口商品)佔全縣出口總量的17.25%。

由上表可知,我縣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五金、旅遊休閒、汽摩配件、門業、電動工具等行業,這些行業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一般,而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的行業譬如服裝、鞋類以及出口週期長的大型設備製造等在我縣出口產品結構中佔比很小。

五、人民幣升值對我縣外貿出口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於我國外貿經濟的各種影響在我縣一樣是存在的,這裏主要針對我縣對外貿易的特點談談一些特徵性影響,一般性影響上面已述就不再重複。

1、我縣外貿順差巨大(出口很大,進口很小),説明人民幣升值對我縣外貿的消極影響會比積極影響更大些。負面作用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不會高於地區平均水平,因為沿海地區對外依存度都比較大,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表現,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特性,也是地區內部的共性。

2、加工貿易比例過小,會有一些特殊影響。這點也説不上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只能説各有利弊。(一)一般意義上説,人民幣升值,對於加工貿易企業而言,接單沒有變得更難接,因為利潤固定,來料、進料以及出口兩頭在外,所以出口訂單沒有多少影響,人民幣升值對它們的影響就相對較小,但是因為它們一般都是勞力密集型的企業(本質上他們就是在出口勞動力),所以對於勞動力成本非常敏感,再加上只是做代工賺取加工費利潤實在有限,所以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價格變得昂貴之後,企業可能會選擇產業遷移,這也正是深圳富士康等公司內遷到河南、重慶等地的本質原因,因為它們要對衝勞動力成本(我們説到這裏發現人民幣升值對於中西部有勞動力優勢的地區竟然是利好,但對於加工貿易佔比很大的地區比如廣東、江蘇卻是利空,因為很多企業要外遷了,所以人民幣升值確實是會大幅度撬動我國產業格局的)。

(二)我縣的企業主要是生產型自營出口,原材料一般都是國內採購,這樣人民幣升值對於我縣出口企業的成本影響就顯得比較大。因為我們不但如單純的加工貿易企業一樣勞動力變得昂貴了,連原材料等等都將變得昂貴,所以我們外貿接單和談判難度都將增加,價格成本存在變數,或者説人民幣升值對我縣出口企業影響是比較剛性的。生產型自營出口企業的優勢是國內採購的原材料部分出口可以退税,所以這次到企業調研的時候好些企業講到這次“406取消出口退税”政策還好沒涉及到自己的產品,言外之意如果涉及到就麻煩了。但是我們要理解政策的意圖是什麼,它實質是想把那些高能耗、高物耗的企業停產的停產、轉型的轉型,所以這次6月19日提出匯率改革,緊接着6月22日馬上就提出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這不得不説是中央系統決策試圖各政策合併發力的結果,看來中國經濟結構的重組轉型是勢在必行的,中央很可能有一系列的後手也説不定。這對於我縣這種比較依賴出口退税的經濟體是要深思的,雖然這次取消出口退税涉及到我縣的產品並不多,調研的時候有家涉及到部分產品的企業也説影響不大,但這家企業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擁有我縣優勢礦產資源的緣故,導致它的產品在國外需求比較剛性,議價能力也較強,所以從根本上説其關於出口退税影響不大的表態是不具備普遍意義的。事實上確實有好些企業都表現出了對出口退税取消後續政策可能推進的擔憂,所以過度依賴原材料國內採購的發展模式其變數是客觀存在的,假如你不是資源壟斷型企業又不具備核心技術優勢,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之下我縣一部分企業也很可能會如深圳的富士康一樣選擇外遷,畢竟,轉型是有門檻的,而勞力密集型企業在當前這種國際貿易分工之下還是有需求和生命力的,這同時也符合中央力求各地區平衡發展,希望中國製造業服務中西部地區開發的政策。當然由於我縣加工貿易比例不大,所以外遷企業可能也不會很多。

3、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會在“歐債危機”基礎上放大歐元對人民幣的匯兑成本,從而對我縣出口歐盟的商品造成巨大沖擊。這種影響不但體現在我縣產品出口歐盟的比例上,更體現在時間上,因為我縣很多出口到歐盟的企業一般都是上半年做美國的單子,下半年做歐盟的單子,所以企業就有一種擔心,假如上半年做了美國的單子,下半年歐盟由於匯兑成本過高(“歐債危機”和人民幣升值雙重衝擊之下)不給單子了怎麼辦?

雙重衝擊的邏輯鏈條是這樣子的:“歐債危機”爆發——歐元貶值——美元相對歐元升值——人民幣盯住美元——人民幣相對歐元升值(一重);人民幣升值——美元相對人民幣貶值——歐元盯住美元——歐元相對人民幣再貶值——人民幣相對歐元再升值(二重)。

如此,等於人民幣對歐元兩次升值,原本物美廉價的我縣商品到下半年可能出口到歐盟就變成物美價貴了,歐盟顧客在權衡取捨之下可能會如人民幣升值之後的世界其他地區人民一樣更多地選擇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廉價商品,更可怕的是這種購物轉移的程度歐盟地區國家可能會比世界其他地方國家表現地更明顯,因為他們的貨幣是相對人民幣兩次貶值。這個影響實在很大,我們去調研的時候企業也普遍表現出這種擔憂,認為下半年歐洲的單子可能出問題。

六、人民幣升值我縣企業淨利損失計算

用文字論述總不如數字表現來的直觀,所以我們就來計算一下人民幣升值到底會對我縣出口企業造成多大的利潤損失,當然,因為現實中變量非常多,我們的計算只能是一種理想化計算,僅具備參考意義。

我們忽略歐債危機歐元自身貶值的影響;忽略人民幣升值之後,淨出口額可能波動的影響(因為出口價格可能變動、貿易量可能變動);忽略部分企業可能外遷的影響;忽略406出口退税取消的影響;取時間週期為XX年6月19日之後的12個月;取6月19日匯率6.8;取12個月內人民幣升值5%;以XX年1-6月份出口額、進口額為基數計算12個月的淨出口額(計算過程從略),到這一步計算結果是4.69億人民幣;然後再修正不得不考慮的變量,即企業必然以漲價為手段轉嫁成本的變量,我們取調研中採集到的企業與客户談判後的數據,即人民幣升值1%-3%以內,企業自行消化,成本不轉嫁;超過了這個幅度的,產品就要漲價。我們取中間數2%,這樣企業實際將承受人民幣升值2%(總升值5%),這樣得到的數字是1.876億人民幣,再聯繫本報告前面對人民幣升值節奏的預期,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最終結論:在最初的三個月內(匯率升值1%幅度內)我縣大部分企業都採取自我消化升值壓力的策略;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匯率升值2%-3%幅度內),部分企業開始調整出口產品價格,但比例不大;我縣出口外貿產品真正開始大面積調價要出現在明年的上半年(匯率升值超過2%幅度之後),可見,我縣出口企業直接承受升值損失的時間主要是在今年下半年,預計將為此支付人民幣1.876億元。

七、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策略和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人民幣升值確實將對我縣外貿出口企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而且人民幣升值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穩定性對於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如何保持我縣外貿出口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如何承受住人民幣升值以及國際市場風雲變幻的衝擊,本報告建議企業應着重採取如下應對措施:

1、運用多種金融工具,鎖定和規避匯兑風險。採取靈活的結算方式和有效的金融工具,比如運用人民幣對外結算、押匯、出口信用保險、遠期結匯等方式控制匯率風險,在收匯後要及時結匯、甚至要求提前結匯,最根本的原則就是儘量持有人民幣資產,增加美元債務。當然以上各種方法的有效性和進入門檻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企業一定要加強匯率風險控制的意識,主動了解學習,以期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方法。

2、加緊與外商的協調和磋商,轉嫁匯率風險。應充分考慮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儘量縮短合同期限。如果沒辦法只能簽訂長期合同的,則應儘量在合同中附加匯率變動影響條款。譬如與外商約定,人民幣升值在2%以內,企業自己承擔風險,產品不漲價,但假如人民幣升值超過2%,產品就要根據人民幣升值幅度調整價格,當然具體多少幅度各個企業應視各自產品利潤率而定。據調研,我縣企業已經與外商磋商了的,選擇1%、2%、3%各種幅度的都有。唯有如此,我縣企業才能把人民幣升值的風險部分地轉嫁給外商,從而將最終風險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範圍之內。

3、各個企業要根據自身行業情況,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在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大背景下,每個企業所承受的壓力和可以選擇的發展方向是不一樣的。面對壓力,企業大致有四種可能的選擇。第一種,就是國家決心關停的一部分嚴重產能過剩、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品又沒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這部分企業只有逐漸關停生產線,除此沒有其他出路。第二種,是國家沒有限制發展政策,但是屬於勞力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其產品在當前國際分工之下其實還是有生命力的,只不過限於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各種國內外宏調政策影響開始變得舉步維艱。這部分企業的出路只能是轉移到中西部具備勞動力價格優勢的地區,對衝勞動力升值成本。第三種,是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但產品在國內市場尚有需求的,這部分企業就要轉型做內需,增加國內市場佔有率。第四種,是一些具備技術優勢,在國外市場有一定競爭力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就應該合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然後根據國外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加強管理創新和品牌創新,走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識產權之路,和美、德、日、韓等國競爭國際優等品製造業市場(目前我縣企業產品比較多地集中在相對次一級市場)。

其實,無論走什麼路,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包括人民幣升值在內的各種外在經營壓力,增加企業盈利以維持其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當然具體走什麼樣的路,就要看各個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了。最後,綜合本報告調研我縣人民幣升值問題所獲得的所有材料作一個最終的判斷:此次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我縣外貿出口企業確實形成一定影響但壓力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如果企業能通過自身努力積極採取各種應對措施,優化產品結構、調整產業方向,並在合適的時候適當轉嫁匯率升值成本,則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一定會降至最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nmx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