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材料

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材料

(近幾日之所以沒有寫日記,是因為受命去農村、企業等處去調研,這也是上級佈置的課題,是針對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展開的,馬虎不得,因為林非一向還算心思縝密,所以任務也就落到自己頭上。説實話,我對開展這項活動百分之百贊成,因為經過文化大革命以後,黨員幹部的總體素質普遍下降了,道德水準也出現了大滑坡,故而加強黨內建設,改變工作作風已經刻不容緩。經過幾日的走訪,加上翻閲大量資料,傾注了一些心血才勉強寫出這個小材料,不妨拿出來曬曬,這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呀。)

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材料

一、鄉鎮基本情況介紹及地方史資料

1、鄉鎮基本情況介紹: 北館陶鎮位於冠縣縣城西北部。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80公頃。轄56個行政村,總人口3.58萬人。

基礎建設 公路通車總里程128公里,XX年新增公路通車裏程18公里。全面完成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個項目投資1.23億元,項目區總規模60000畝,涉及全鎮56個行政村。主要是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修建5米寬水泥路14.52千米,4米寬水泥路61.83千米,砂石路47.92千米,生產橋112座,過路涵100座,機井房266座,配電室117座,規劃佈設高壓線37.55千米,低壓線87.95千米,新打機井266眼,開挖溝渠117千米,田塊內平整土方量為152.96萬立方米,農用地整治區規劃防護林85791株。整個項目可新增耕地2100畝,新增耕地率4.1%。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極大改善了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比,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社會事業 XX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6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00元。國小5所,教職工155人,在校生265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農民2081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6805人。衞生院1所,衞生室12所,牀位102張,衞生技術人員26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259人。

重點歷史文化 北館陶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郎莊麪塑,民間戲曲、四股弦、剪紙、舞獅、花車子、花船、竹馬、高蹺、秧歌、廟會等。郎莊麪塑1999年被錄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股弦和大郭莊廟會XX年被錄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遺蹟遺址有蕭城、老縣衙等,蕭城遺址XX年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老縣衙已經申報獲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地方史資料:北館陶歷史悠久,唐虞3代,屬九州之首冀州之域。

春秋時期(前841-前476年),屬晉國冠氏邑。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屬趙國,始定館陶之名,以冠氏邑為館陶邑。

秦(前221-前2XX年)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

漢(前206-220年)承秦制,屬冀州部魏郡。西漢平帝2年設館陶縣。東漢正式定州、郡、縣3級。屬司州部陽平郡。

三國(220-265年)襲漢制,境域統屬魏地,屬司州部陽平郡。

晉朝(265-470年)仍為州、郡、縣3級制,縣屬司州部陽平郡。

南北朝(420-581年)時期仍承晉制。後魏,屬司州部陽平郡。

隋(581-618年)初廢郡設毛州,後又廢州,大業二年(公元6XX年)廢州,縣城遷於北館陶,屬魏州郡。

唐朝(618-9XX年),622年置毛州,627年廢州為縣,772年改名永濟縣,遂復置館陶縣。

宋初,963年復置永濟縣,1072年降為鎮併入館陶縣。是時,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魏郡。

遼、金承宋制,屬大名路大名府。

元代,屬濮州隸山東省。

明代(1368-1644年),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

清代(1644-19XX年)屬東昌府,臨清直隸州。

19XX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為東臨道。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至1938年,為淪陷區。抗日戰爭爆發,共產黨領導下的館陶縣抗日民主政權逐步建立。1939年10月,魯西北行政委員會成立。1940年4月,成立魯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設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4個專署。是時,館陶縣屬魯西北專屬。

1941年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北方局決定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併,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原魯西行署的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為第一、二、三、四專署,原冀魯豫行署的轄區為第五、六、七專署。是時,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三專署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魯豫行署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決定撤銷北方局,建立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中央分局,同時恢復冀魯豫、冀南兩區行署,冀魯豫行署轄8個專署,冀南行署轄5個專署。是時,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一專署;1947-1948年8月,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一專屬;1949年8月20日,館陶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1952年10月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 1953年又屬聊城專區。1955年3月縣城由北館陶遷至南館陶,1958年12月隨館陶縣併入山東省冠縣,為北館陶公社。1961年7月恢復館陶建制,屬河北館陶縣。1965年1月以衞河為界,北館陶隨河東劃給山東省冠縣,為北館陶區。

1971年,改為北館陶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北館陶鎮。

北館陶鎮轄56個行政村:東街村、西街村、北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南關村、大劉莊村、北崔莊村、北小劉莊村、北張莊村、米莊村、北宗莊、李園村、小莊村、北丁莊村、東窩頭村、冀莊村、小王莊村、崔拐村、喬馬莊村、戴莊村、小郭莊村、學門口村、孟莊村、閻莊村、魏莊村、前紙房村、後紙房村、吳家莊村、孫家莊村、張莊村、劉莊村、何莊村、郎莊村、南劉莊、成莊村、南宗莊村、宋屯村、歐莊村、耿莊村、東杜莊村、王屯村、林莊村、大郭莊村、許莊村、西柴莊村、東柴莊村、西溝塞村、莊村、邢莊村、胡屯村、東溝塞村、肖城村、東門口村、西宋莊村、東宋莊村。

二、鄉鎮管轄企業發展情況與技術革新難題彙總

1、企業發展基本情況:因為毗鄰全國最大的煙店軸承市場,所以北館陶鎮的軸承加工企業以及與之相關產業取得較快發展,在恆升紙製品、超強紙製品兩個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紙包裝行業也發展迅猛,基本形成軸承和紙製品兩大主導產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21家,各類中小微企業96家。自XX年籌建冠州軸承產業園以來,先後投資800餘萬元完成園區的“五通一平”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工作邁上新台階,先後引進企業34家,項目計劃總投資16.5億元,固定資產13億元。XX年已完成投資5.3億元,XX年完成投資5.21億元,XX年完成工商税收1718.8萬元,財政收入1062萬元,招商引資額5.6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7億元。各項主要指標均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2015年先後引進豐宇製衣(總投資額7000萬元,2015年完成)、中科博陽(總投資額1.3億元,2015年完成)、浙江天能(總投資額22億元,其中環保設備投資3.3億元,2015年完成)等企業,進一步完善了園區功能、拉長了產業鏈,為園區的經營管理注入全新理念。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物流、商貿平台等建設,盡全力打造高端產業工業園區。

2、技術革新難題:工業經濟基本形成軸承、紙製品兩大主導產業,但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生產力水平不高。

軸承企業面臨的難題:製造工藝和裝備發展緩慢,車加工數控率低,磨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僅有20多條自動生產線;對軸承壽命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先進熱處理工藝和設備匱乏,許多技術難題攻關未能取得大突破;軸承鋼的研發,包括潤滑、冷卻、清洗、磨料磨具的開發,不能適應軸承產品總體質量的提高;最關鍵因素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和專門技術革新機構,因此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問題。

紙製品行業技術難題:企業大多數以生產普通抵擋產品為主,中、高檔產品生產能力嚴重不足;一般小企業都是設備陳舊、技術水平低下、產能不高;產業工人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缺少核心技術,科研投入不足等。

三、鄉鎮農業發展情況

北館陶鎮是傳統農業鎮,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因為農民普遍不願在農田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而是希望靠打工掙錢養家餬口,所以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為了促進農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黨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近一兩年才有了一些起步。一是東宋莊發展露天葡萄1000畝,今年計劃新上大棚葡萄200畝,棚體建設已經完成;二是東宋莊、南宗莊今年新上大櫻桃200畝,目前正在栽植;三是魏莊村計劃三年投資XX萬元建設規模XX畝綜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四是以蛋雞為主的規模養殖有了較大突破,XX年新上各類規模養殖場20個,總量已達210個,新成立註冊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10個,總數已達74個。極大激發了農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為農業產業化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但是總體來講,因為一家一户的小農經濟,土地流轉存在方方面面的難題,要想實現大農業發展還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四、當前企業和農業科技人才需求現狀

1、企業:由於絕大多數企業屬於家族式管理,對於品牌的認知、經營管理理念的提升、企業的遠景規劃都沒有很高的定位,因此自主創新能力滯後、技術革新能力不足現象十分普遍,原因也是缺乏專業科學技術人才。近兩年通過中小企業輔導基地的培訓、交流,各企業開始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希望走出以往產能落户的怪圈,只是苦於沒有相關科研單位和人才技術支撐。

2、農業:北館陶鎮雖然各農業站所一應俱全,但是本專業人才卻少之又少,即便有,因為過來缺乏系統化的培訓和學習,知識結構嚴重老化,很難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我們認為,要想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成為可能,一是要走大農業發展的路子,國家給出更加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土地流轉政策;二是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向農村的傾斜力度;三是對現有技術人才定期輪訓,使之始終站在各類專業實用技術前沿,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村;四是國家要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避免“穀賤傷農”的事情屢屢發生,也可以避免挫傷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五、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展情況與特色做法

1、進展情況:北館陶鎮黨委政府對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高度重視,先後召開多次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並多次組織學習討論活動,對中央、省、市、縣的工作部署進行了認真學習,針對黨委政府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入農村、企業、學校、其他事業單位等,先後開展多範圍的徵求意見活動,並制定了整改措施,出台了全鎮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確定了領導幹部聯繫人民羣眾制度。

2、特色做法:一是堅持教育實踐活動與開展日常工作相結合,兩手抓、兩不誤,做到活動的常態化、規範化,使之成為持之以恆教育幹部、改變作風的重要抓手;二是堅持決策過程中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凡事不搞一言堂,都要深入調研,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三是堅持開門搞活動,把一切置於羣眾的監督之下,做到教育實踐活動的全覆蓋,一切以羣眾的滿意度為評價標準,從根本上遏制“四風”的滋生和漫延;四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作風建設有了顯著改善,絕大多數同志開始把服務人民羣眾當做一種自覺行為;五是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改變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手段抓緊抓好抓實,把打掃政治灰塵、消滅政治微生物當做重中之重的任務切實做好;六是把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羣眾密切結合起來,確實做到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真正踐行黨的宗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jmvg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