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精選6篇)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精選6篇)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多寶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紀檢工作,堅決貫徹落實省、市紀委工作要求和有關規定,切實加強鄉鎮紀委的組織建設和陣地建設,規範紀檢工作程序,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紀委規範化建設,更好地促進鄉鎮紀委職能作用的發揮,有力地增強了鄉鎮紀委工作力量,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

加強自身建設,力促職能發揮

在紀檢監察的組織建設中,我們既重視硬件建設,又加強軟件建設。一是人員配備到位。多寶鎮搶抓去年鄉鎮兩委換屆的機遇,規範鎮紀檢組織設置,將能力強、覺悟高的年輕幹部充實到鄉鎮紀檢監察幹部隊伍中,加大了幹部交流力度。共設紀委書記1人,專職紀檢監察幹事1名,委員4人。紀委書記堅持參與鎮黨委各項工作決策、幹部任免、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重要事項決定前的醖釀協商。二是後勤保障到位。設有專門的辦公場所,配備了電腦、打印機、舉報電話等辦公設備。同時,鎮黨委、政府為紀委開展工作提供車輛和經費保障,年初將紀檢工作經費納入鎮財政預算,按規定落實鄉鎮辦案人員補貼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誤工補貼。三是制度落實到位。按照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責和職能,我們把建立完善制度作為紀檢監察組織建設工作的主要抓手。建立健全了紀委書記崗位工作責任制度、信訪接待制度、學習制度、紀檢監察人員工作制度、案件審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證了紀檢監察工作的正常運轉。

發揮職能作用,夯實執政基礎

一是加強村級紀檢組織建設。多寶鎮以強化紀檢組織基礎為着力點,加強村級紀檢組織規範化建設,在47個村1個居委會建立村(居)監督委員會,選聘一批政治素質好、思想作風正、羣眾信得過的人員擔任村監委會成員。村級紀檢組織建立至今,發揮了一定作用,主動協助村(居) 兩委 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監督檢查黨的農村政策及上級黨組織決定、決議、規定在本村(居)的落實情況,協助村(居) 兩委 搞好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監督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的管理、處置和使用情況。二是加強督查力度。為嚴格執行制度,鎮紀委一班人深入村組(社區)變羣眾上訪為幹部下訪,掌握一手材料,瞭解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新動向,發現案件線索,及時查處,充分發揮懲治腐敗的導向作用。對制度和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開展的效能監察,確保了各項制度有效落實。在抓好黨員幹部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的同時,加大對違紀黨員幹部的查處力度。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鄉鎮紀檢監察工作

充分發揮紀委委員作用。目前,鄉鎮紀委力量配備上總體較為齊全,但紀檢幹部大多是兼職,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紀檢工作上,紀委委員大多隻是掛個名號,業務知識不足,儘管班子齊整,但實難發揮好作用。我鎮所轄區域面積大,單位多,紀檢工作人員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紀委職能作用的發揮。紀委應重點發揮紀委委員作用,在委員的配備上應側重於在涉及資金、人事等方面的重要崗位、重點人羣中選用,納入一定比例的村級力量,並建立常態的紀委委員報告制度。這部分人兼職紀委委員一方面有利於增強其自身廉政意識,規避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便於這些人及時發現各自領域的問題,解決問題,儘可能防範腐敗的滋生。

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把鄉鎮紀檢組織充分履職、發揮作用作為加強鄉鎮紀檢組織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基層協作辦案、聯合巡查等有效形式,整合力量,優勢互補,充分發揮鄉鎮紀委服務發展、聯繫羣眾、促進和諧的作用。一是強化一線監督。通過動態監督和全程監督,築牢一線監督防線,確保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走樣、不衰減,確保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二是強化信訪處理。實施領導接訪、重點對象約訪、民情走訪等,進村入户訪民情、田間地頭察民生,貼近民心解民憂,進一步拓寬基層羣眾訴求渠道,主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基層和諧穩定。三是強化案件查辦。推行片區協作辦案制度、交叉辦案制度,打破單個鄉鎮辦案力量有限的瓶頸,整合資源,握緊 拳頭 ,直擊基層典型案件。推行掛牌督辦制度,對一些重大典型案件、複雜疑難案件,上級紀檢監察機關採取掛牌督辦,通過重點過問、派員協作、現場指導等方式,為基層辦案提供強力支持。

建立健全常態化學習機制。加強對鄉鎮紀檢幹部和村監委力量的培訓教育,形成常態機制,通過對政策理論法規日常學習,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的政治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增強其執紀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對紀檢監察幹部的業務能力培訓,切實提升紀檢幹部素質,增強業務辦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村級紀檢小組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

一是要落實村級紀檢組織建設的人員。要通過黨員和村民代表推選好村級紀檢組織建設人員,把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正、羣眾基礎好的黨員選入村級紀檢組織。讓他們參與村級各項社會事務的監督,有效提高村兩委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加強教育培訓,提素質。紀檢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各級紀委要通過舉辦培訓班、跟班學習等形式,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紀檢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紀檢工作的業務知識,為順利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三是要做到村級紀檢組織的責任落實,要明確好責任分工。針對村兩委工作特點,抓住 龍頭、源頭、苗頭 三道關口,將黨務、財務、事務及時公開。重大事項、建設工程請村級紀檢組織成員參與全程監督,充分發揮村級紀檢組織 宣傳員、監督員、信息員、維穩員 的四員作用,做到讓上級黨組織放心,幹部幹事舒心,老百姓安心、順心。

四是要落實村級紀檢組織的制度。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強化村級各項工作制度、社會事務以及各項會議制度,讓村級紀檢組織切實負起責任,履行職責,不形同虛設。要對村兩委的各項工作實行全程監督,確保他們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真正讓紀檢組織成員瞭解社情民意。對羣眾反映強烈問題有建議、參與處理、督促解決的權利。

五是要發揮制度保證作用。會同村監委會抓好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加強對農村黨組織及黨員幹部遵守黨紀法規、執行反腐倡廉制度規定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不正之風,促進農村各項權力規範運行。

六是要發揮溝通協調作用。一方面,村級紀檢組織要向羣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維護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紀檢小組要經常聽取羣眾意見,定期對羣眾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排查,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要早掌握,早疏導,並協助黨組織把信訪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村級紀檢組織要發揮協助調查作用。積極協助上級紀檢組織開展信訪、案件調查等工作,切實發揮應有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2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形式,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與自然和社會關係上的具體體現。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為主旨,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注重維繫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追求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系統的關係協同進化,以最終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環視今日中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科學發展之路,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黨的xx大報告首次把 生態文明 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將生態建設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後在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他説道,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昇華,説明我國對生態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重視。

龍泉驛區整體概況

龍泉驛區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轄的九區之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東部偏南、龍泉山脈中段,是國務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東發展主體區域、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所在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氣温15.9℃。屬都江堰自流灌溉區,西江河、黃水河、蘆溪河、陡溝河流經區境。有天然氣、煤、銅、磷、石膏等礦產資源。素有 四時花不斷,八節佳果香 之美譽,是國務院正式命名的 中國水蜜桃之鄉 ,全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區)之一。 20xx年,龍泉驛區龍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鎮、山泉鎮、茶店鎮被規劃為成都天府新區的範圍,其發展定位為成都國際汽車城。龍泉驛區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衝,自古有 巴蜀門户 之稱,亦有東出錦城 川東首驛 之謂,是成都至川東南、重慶的必由之路,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境內已擁有滬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廈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兩條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過的成渝鐵路、成昆鐵路,正加緊建設的從市中心向東通向龍泉驛區的地鐵2號線(及東延伸線)和已經規劃完畢的地鐵4號線東延伸線,在區內形成了海陸空四通八達快捷方便的交通網絡體系。龍泉驛區下轄龍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鎮、西河鎮、洛帶鎮、黃土鎮、洪安鎮、茶店鎮、山泉鎮和萬興鄉等12個街鎮鄉,總面積556.9802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20xx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話和湖廣客家話。

洛帶古鎮為例

二期整治工程

年8月,龍泉驛區旅遊局宣佈,近期相關部門將再投入1億元,啟動洛帶古鎮二期整治工程,給洛帶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對八角井街、黃家河片區的綜合改造;對古鎮核心區特色院落打造財神大道、三百神梯 等旅遊景點及附屬設施建設、南幹道延伸段進行建設。此外還將對以古 鎮基督教堂為核心的廣場片區進行改造,該教堂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鄉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項目的規劃設計已通過相關部門的評審,施工設計也已基本完成。古鎮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二期工程則將對古鎮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現已推出女子街,女孩們可以在商店裏選自己喜歡的服裝,在一處景點拍照留戀。

洛帶相關部門正加緊落實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館集羣項目,以及國際濃 園公共藝術村項目、福建會館、湖南會館和客家鄉村會館、醋博物館等項目落地情況,進一步做好協調服務,解決徵地拆遷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啟動。

洛帶鎮加快推動古鎮至金龍湖景區道路、水杉路、南幹道西段啟動前各項工作,以此改善旅遊景區環境,推動產業發展。

客家民居建設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引進就業崗位多的項目。全力啟動客家民居建設,推動農民向城鎮集中。龍泉驛區將結合洛帶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客家民居點位確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楊村八組),總計劃用地面積412.8畝,可吸納約3000户,10000餘人。

設計方案於20xx年3月通過了龍泉驛區規委會的審查,一期佔地面積100畝,淨地68.2畝,建築面積6680餘平方米,已完成拆遷、勘測、三通一平和打圍工作,20xx年5月破土動工,預計 20xx年2月主體封頂,6月全面完工。建成後可讓已徵地 過渡期 農民全部住新房,新徵地農民 即拆即住新房 。

調查建議(新時期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實現途徑)

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

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基於對工業文明的反思,生態文明建設內在要求實現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的轉型。在我國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狀態下,我們只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以生態文明理論為指導的工業化發展生態產業。為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將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走以效益和質量為中心、經濟、社會和環境均衡發展的新路子,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動員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建設生態文明

加大媒體等傳播載體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連同 生態文明 的 四個文明 一起抓的新觀念是我黨對建設現代化國家認識的新昇華,是科學發展觀的新思維,是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性的新舉措。我們應提倡政府和羣眾兩頭抓、兩手都要硬,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到每一個成員身上,落實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

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關係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要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實現這一設想的關鍵在於我們黨和政府的各級黨政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正確導向,建立健全乾部績效考核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3

黨的報告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位一體”總佈局。貴溪市結合工作實際,圍繞“四個突出”,大膽創新,走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全市生態環境意識持續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現了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為進一步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推進貴溪生態文明建設,筆者進行了專項調研,形成如下報告。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專項排查。常態化、制度化地深入涉重金屬排放企業,開展專項排查行動。20xx年,共排查重金屬排放企業14家、重大危險源企業7家;二是專項督查。經常性對所有涉及重金屬污染防治企業進行環保監督管理。全面整治不法企業的亂排亂放行為,有效遏制了重金屬污染的源頭;三是專項管控。即末端治理和清潔生產首尾兼顧,對新、改、擴建重金屬污染項目一律停止審批,對新入園項目實行聯審聯批制度;四是專項治理。在專項治理工作中,創新“三種模式”: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搬遷補償政策;堅持市場運作,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堅持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展貴冶周邊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工程,對1700餘畝農田進行了翻耕,施加土壤改良劑,栽種修復植物。

(二)突出“秀美鄉村”創建工作。一是紮實開展“秀美鄉村”創建工作。將“秀美鄉村”創建與環境綜合治理有機融合,貴冶周邊兩批共29個“秀美鄉村”全面建成。全市108個“秀美鄉村”建設點也全部竣工驗收,極大改善了鄉村生態環境;二是着力抓好“衞生清潔”工程。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推行“户分類、村收集、鄉運輸、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基本做到遺留垃圾全部清運、新增垃圾及時處理;三是大力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充分利用村莊現有設施和條件,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承受性原則,進行危(舊)房改造:穩步推進“三區三線”民居改造工程;大力實施農村改廁、道路硬化等民生工程。

(三)突出“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一是加強生態資源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森林法》等林業法律法規,出台了《貴溪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的意見》。堅決落實限額採伐、憑證採伐制度,實行闊葉樹全面禁伐;二是加大綠化造林力度。20xx年,綠化造林3.39萬畝,封山育林8000畝;三是加快生態鎮村建設。着力推進鄉村綠化提質建設,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塘灣、羅河等鄉鎮重新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樟坪畲族鄉、塘灣鎮大橋村先後被評為“全省森林鄉鎮”、“全省森林村莊”等榮譽稱號。

(四)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統籌。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貴溪市20xx年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貴溪市鄉(鎮)環境目標責任書考核實施辦法》。紮實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20xx年,共年檢18家排污企業的排污許可證,新核發10家企業排污許可證;二是強化管理。督促各減排企業建立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台賬,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進一步加強危險固體廢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實行統一登記、統一管理,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三是加大投入。一期概算總投資3500萬元污水處理廠已經順利完工並投入使用;二期概算總投資800萬元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即將投入運行。

二、現狀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政策支持。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總佈局,並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鷹潭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決戰景區,做大旅遊產業”發展戰略,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政策理論依據;二是環境支撐。縣域內擁有陽際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圳省級森林公園等優質生態資源;森林覆蓋率為63.5%;全市出界斷面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以上;空氣環境質量全年穩定在二級以上,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資金扶持。近年來,貴溪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xx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6億元,財政總收入35.5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4.46億元,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總量均居全省縣(市、區)第四位,縣域經濟實力顯著,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綠色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質前提;四是組織保障。近年來,貴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確立“生態立市、工業強市”發展戰略。20xx年,確立了“推進生態建設,構建科學發展保障”的工作主線,提出了“發展綠色經濟、建成美麗宜居貴溪”,實現永續發展的工作目標。

(二)不利因素:一是經濟發展方式較粗放。我市經濟的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比較突出,粗放型增長的特徵比較明顯。工業仍以勞動密集型、輕加工型為主,轉型升級難度較大;農業仍以傳統農業為主,產業化程度不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20xx年,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佔比僅為21.7%;二是生態文明理念較膚淺。由於農村經濟滯後,百姓在山靠山,想到的先是養家餬口和發家致富,因而還存在生態文明意識不強的問題,農村髒、亂、差的現象也一時難以徹底改變。少數企業推行綠色生產的自覺性不高;三是生態開發開放較單一。生態開發開放程度比較粗淺。生態價值既沒有在開發中體現;生態文明的內涵也沒有在開放中提升;社會各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概念理解不透,重視不高,執行不力,導致生態文明效應較弱。

三、對策建議

(一)認清形勢,深化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亦是民心所向。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求建設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我省在 “”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了對主要污染物減少排放要求。從市情看,隨着銅產業、照明產業的迅猛發展,工業化持續突破,貴溪市圍繞銅、節能照明和醫藥、化工四大增長極招引的大項目、大企業日益增多,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生態承載挑戰突出。在這種形勢下,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於貴溪市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二)突出重點,鞏固成果。一是在領導決策層面。牢固樹立綠色政績觀。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理念,繼續推行工業項目立項和審批工作聯審聯批制度,對污染嚴重的企業和項目,堅決不予落地;二是在工作方法層面。第一,着力抓好生態文化宣傳。組織文藝骨幹創作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文藝作品,結合送戲下鄉等活動,開展生態文化進基層、農村和企業的活動;第二,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衞生保潔長效機制,加強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加大鄉村環境衞生督查力度。三是在工作落實層面。一要強化組織領導。研究出台《關於貴溪市生態文明建設實施考核辦法》等可行性文件,使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始終領導有力、分工明確、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要強化統籌協調。編制《貴溪市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要》、《貴溪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使貴溪市生態文明建設進入規範化、法制化發展的軌道;三要狠抓工作落實。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貴溪市直機關、鄉鎮主要負責人的目標責任考核,逐級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嚴格實行“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和問責制。同時,建議貴溪市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專項工作經費,用於生態文明建設調研、考核、獎勵和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以獎代補;四要強化法治保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聯動協調機制,強化環保、林業等資源環境保護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和重點案件移送督辦機制,加大對破壞資源環境案件的查處力度,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能力。

(三)注重結合,擴大效應。一是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將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村副業經濟有機結合,如家畜糞便轉化沼氣利用,樹木栽種發展林下經濟,河塘清淤發展養殖業等等,讓農副經濟與生態建設協調推進,共同發展;二是把加大投入與長效治理結合起來。根據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增加,不斷加大生態資金投入。強化污染物減排和治理等環境監管長效機制,按照“誰破壞,誰恢復;誰排污,誰付費”的原則,嚴格落實處罰整治措施。並將環保考核與政府考核、企業貸款資質評定等事項掛鈎,促使部門和企業按照生態環保要求,加強治污減排和生態修復,促進生態保護的長效性和持續性;三是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打造生態板塊結合起來。打造生態板塊,發展生態旅遊和生態農業。全力打造白鶴湖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區和加快雷溪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建設,結合生態市、生態鎮(村)創建工作,按照建設“美麗貴溪”的定位,加快植樹造林、環境美化等工作,努力把生態板塊建設成為富裕、秀美、宜居、和諧貴溪的生態屏障。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4

寒假期間我校開展了大學生下鄉調研活動,本次調研的主題是家鄉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科技發展。

我將調研地點選在了xx縣,這裏是我的主要調研地點,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會處詢問,近年來,縣裏的一些主要變化和重大舉措,村委會的有關領導便詳細的向我説起了,家鄉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科技發展進步方面的各項舉措。

調研實踐近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裏,我調查走訪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經被污染然嚴重的地區已被徹底清理整頓,基本恢復了乾淨整潔的面貌,不同地區的整頓效果雖不盡相同,但是整體有了很好的改觀。下面我就調查結果,做出了詳細的説明和總結。

我與家鄉生態文明建設進行走訪調研,從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動。近幾年,由於政府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從前,家鄉建設對於生態文明建設一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是在培植樹木方面比較突出,建立防護林,防風防沙,防止水土流失。

在工業方面,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對於污染現象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導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條流經我縣的河,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造紙廠就沿河而建,向河裏排放污水,從前的河水清澈透明,而現在生活垃圾四處飄浮,邊緣彷彿是污穢的溝渠一般。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於前幾年縣裏對於經濟建設的高漲熱情,對污染問題沒有及時處理。

近幾年,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發展中扮演着越來越重的角色,縣裏也開始抓起了生態文明建設,走起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於一些違規操作的企事業單位,堅決給以整頓,甚至關停。不少企業受到影響,但是縣裏對於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的很堅決徹底,對於像造紙廠這樣屢教不改的單位,堅決予以關停處理,禁止一切生產活動。其他企業的情況較好,都積極配合着縣裏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污水先處理後排放,不處理不排放,從而很好的控制了環境的繼續污染。

生態環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招商引資一直是我縣發展的一項重要渠道,近年來有大量的國內外企業來我縣實習考察,投資建設不少工廠,發展了經濟的同時,科學技術手段也在不斷進步,引進了外資的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的技術。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帶動了科技的進步,一舉多得。

我先秉承“建設生態文明、開發清潔能源、彰顯綠色魅力”的思想,開展生態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快造林綠化、小流域治理、風沙源治理步伐,通過建防護林、退耕還林等生態經濟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園,院內有很多品種的植物,農作物和果樹,退耕還林也使得大面積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蓋率。

我縣嚴格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全民動手,全縣範圍內搞綠化,搞發展建設,大家積極參與,讓綠意充滿鄉村。本次寒假回家,我切實感受綠意滿懷的感覺,街道兩旁路色的松柏排成兩行,每隔一段會有一棵其他樹種,還有已選花花草草,在體驗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質量提升之時,人們對於生態文

明建設又多了一份支持與認可,投入更大的力量支持家鄉生態文明建設。從這些走訪中我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環保的問題,大都意識淺薄,並不以為然,似乎他們對這些問題都半信半疑,反而看我有些莫名其妙似的.靜下來想想,也是,他們一直都在為生活忙碌着,都是在以被動的接受生活,從來都沒有主動的去發現問題.他們被習慣所掩埋了他們的那份特有的好奇.如果拋開一切的問題,只讓他們考慮這些的話,我相信他們也會想我一樣的!現在人們的思維已成了定式,三言兩語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現在能做的只有從一些小事來感化他們,讓他們親身的體會到環境的嚴重性,他們才會有所改變的.一些事情如果你沒親身體味過你是永遠都不會明白的!這就像一句真理影響着廣大人民。舉一些貼近我們生活的例子,來讓他們自己感悟!我知道這只是時間的問題,着急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希望每週都能有一兩節課來讓他們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由不懂到了解,由瞭解到認識,由認識到理解,這一過程。

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我國擁有遼闊的國土,無論藍色的海洋,還是浩瀚的沙漠,無論綿延的山區,還有奔騰的江河,都藴藏着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

其實它們都離我們很近,也可以説貼近我們的生活,只是我們沒有注意罷了,我們都把它們忽略掉了,是我們的遺憾,因為自然資源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由於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源的開發也在不斷擴大。雖然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的。隨着人口的增多,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不斷下降;隨着生產的發展,某些資源的總量也在下降。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建設生態文明,並不單指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很多地區有着嚴重誤區,認為發展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要真正實現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科技發展,就必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大規模開發和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思想上,我縣能夠應正確認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主要是:從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結構的意識,將環境保護作為新階段推進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政策上,只有將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政策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問題。在發展政策上,我縣擬訂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各項措施辦法,和對與違規排放等違規操作的具體處理辦法和處罰形式。

發展的政策與鼓勵環保的政策有機融合;遵循自然規律,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功能與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要求確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引導各地合理選擇發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在發展規劃上,嚴格要求各生產單位,嚴格控制污水廢棄的排放。

我縣的生態文明建設才剛剛起步,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責任艱鉅,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和支持。當然首先還是需要縣裏給予足夠的重視,否則具體的工作是無法行之有效的落實的。總的來説,我縣幾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效顯著,被污染的地區和水域都有了改善,還建立了生態文明宣傳公園,相信我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科技發展定會越來越好。

不僅是這個方面,在那個領域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對它好了,他自然會對我們好的。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現在總是在不斷的發生自然災害,什麼龍捲風啦,什麼海嘯了,什麼地方又有洪澇災害啦,什麼地方又有地震了等等。這些都是大自然回饋給我們的禮物。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樣解釋那。

我們無言以對,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一手造成的,儘管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間接的罷了。自然界就像一面鏡子,你哭它就哭,你笑他也笑,一樣的。世界上的東西都是相互聯繫的,並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你認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的!扯到的雖然大了點,但絕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最真實的寫照。回到主體上來,環保的問題真的是非常的重要,讓我們從小事做起,以身作則,為了我們的家鄉更加的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5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決策,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們的中心工作.為了瞭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去我鎮實地調研了一番。

我鎮是全國重點發展的鄉鎮,近年來,隨着國家和省、市、區對 三農 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xx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朝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且由於合銅,合安,合銅黃高速公路都橫穿我鎮,已基本形成 四縱四橫 的公路網絡,因此我鎮有着很好的發展機遇,而我鎮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在實行了新農村建設以來,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組織實施 三清、三改、三通 等一系列環境整治措施以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青山綠水,沿河路綠樹成萌,環境優美,公路暢通,是個人見人讚的好地方。目前為止,我鎮已成為我縣最重要的鄉鎮了。

早在兩年前,我鎮就科學設計了新農村建設規劃藍圖,新農村建設起點在規劃,怎樣才能確保規劃科學,便於實施操作,結合實際呢?對此,我鎮有着一系列切合實際的規劃:

精心組織,統一部署,高標準制定發展規劃。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導思想,採取外地學、當地看、比着乾的辦法,組織全鎮村幹部分別到竹山羅家坡村、平利縣龍頭村等地,學習、借鑑外地經驗,通過實地看、問、學,提高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感性認識。同時,組織全鎮幹部系統地學習xx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增強鎮村幹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分類制定各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對市、縣確定的重點、試點村,採取試點先行的辦法,對照新農村建設 20個字 (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分層制定建設規劃,力求全面推進。對鎮定試點,則依據優勢,側重於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對一般村則廣泛暢導創造條件、抓住機遇、分類突破、營造優勢、逐層推進。全鎮所有村已根據自身實際,全部制定出未來五年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

咬定目標,精心組織實施 。從外地發展的經驗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通過長期抓、長期積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點是咬定目標不放鬆,我鎮無疑也必須走這條路。我們立足從努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入手,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發展,農村農民生活富裕,立足通過用先進文化、致富技術、《鄉規民約》打造文明鄉風,立足通過集鎮建設、自來水工程建設、公路建設、能源沼氣建設、生態家園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眾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立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現管理民主,建設新農村不僅要有好的規劃,更要有一個好的推進機制,我鎮已經建立了一套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聯村考核機制,即:每個副科級幹部聯包1-2個示範村,每個行政幹部聯包一個村,每個村幹部負責一個灣院,每一個黨員聯繫一個貧困户的聯包機制,對照規劃,逐項、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幹,逐項、逐年實行量化考核。

先易後難,分步實施,整體推進 。新農村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辦法是辦點示範,先易後難,最後攻堅,有的村已具新農村雛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強,就可具規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範性,對條件基礎稍差的村則注重從解決基礎設施入手,儘快改善條件,分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相反的村則注重從改善羣眾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入手,創造條件,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通過五年的建設、發展,形成各具優勢,各具規模的新農村格局。

充分體現民意,讓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是人民羣眾的新農村,他們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們自己最清楚,建什麼樣的新農村,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我鎮在領導、主導新農村建設時,最重要的是充分聽取、採納他們的建議、意見,體現民意,讓羣眾的主人翁精神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迸發出來。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 急在上頭,冷在下頭 的尷尬局面,才能調動全體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進取心,才能全鎮上下擰成一股繩,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當然,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我鎮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農村生產力低下

我鎮的農業總體是還是粗放生產,產業化基本未形成,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都處於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户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出外打工,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外流, 留守 的農民大都是老、弱、婦、幼。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田只能粗放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工,嚴重製約了農民增收。

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強

我鎮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由於各種因素,老百姓響應不積極, 六改四普及 難度大,農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還不夠,有些農民在思想上存在 等、靠、要 的觀念,認為新農村建設是上級黨和政府的大事,個人存在不願讓利、不願籌資的思想。雖成立了 村民理事會 ,但 理事會 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改水、改廁、改欄工作進展緩慢。

農村基礎設施落後

由於財力制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農田水利設施薄弱,鎮、村投入資金有限;

社會各項事業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鄉的醫療衞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衞生狀況令人擔擾,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農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動, 六合彩 等賭博活動有抬頭的趨勢。農村弱勢羣體保障體系薄弱。

我堅信,在我鎮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鎮一定會擁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篇6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形式,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與自然和社會關係上的具體體現。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為主旨,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注重維繫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追求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系統的關係協同進化,以最終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環視今日中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科學發展之路,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黨的xx大報告首次把“生態文明”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將生態建設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後在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他説道,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昇華,説明我國對生態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重視。

1、龍泉驛區整體概況

龍泉驛區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轄的九區之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東部偏南、龍泉山脈中段,是國務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東發展主體區域、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所在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氣温15.9℃。屬都江堰自流灌溉區,西江河、黃水河、蘆溪河、陡溝河流經區境。有天然氣、煤、銅、磷、石膏等礦產資源。素有“四時花不斷,八節佳果香”之美譽,是國務院正式命名的“中國水蜜桃之鄉”,全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區)之一。 20xx年,龍泉驛區龍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鎮、山泉鎮、茶店鎮被規劃為成都天府新區的範圍,其發展定位為成都國際汽車城。龍泉驛區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衝,自古有“巴蜀門户”之稱,亦有東出錦城“川東首驛”之謂,是成都至川東南、重慶的必由之路,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境內已擁有滬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廈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兩條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過的成渝鐵路、成昆鐵路,正加緊建設的從市中心向東通向龍泉驛區的地鐵2號線(及東延伸線)和已經規劃完畢的地鐵4號線東延伸線,在區內形成了海陸空四通八達快捷方便的交通網絡體系。龍泉驛區下轄龍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鎮、西河鎮、洛帶鎮、黃土鎮、洪安鎮、茶店鎮、山泉鎮和萬興鄉等12個街鎮鄉,總面積556.9802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20xx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話和湖廣客家話。

2、洛帶古鎮為例

2.1、二期整治工程

20xx年8月,龍泉驛區旅遊局宣佈,近期相關部門將再投入1億元,啟動洛帶古鎮二期整治工程,給洛帶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對八角井街、黃家河片區的綜合改造;對古鎮核心區特色院落打造、“財神大道、三百神梯”等旅遊景點及附屬設施建設、南幹道延伸段進行建設。此外還將對以古 鎮基督教堂為核心的廣場片區進行改造,該教堂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鄉村教堂。

目前二期整治項目的規劃設計已通過相關部門的評審,施工設計也已基本完成。古鎮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二期工程則將對古鎮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現已推出女子街,女孩們可以在商店裏選自己喜歡的服裝,在一處景點拍照留戀。

洛帶相關部門正加緊落實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館集羣項目,以及國際濃 園公共藝術村項目、福建會館、湖南會館和客家鄉村會館、醋博物館等項目落地情況,進一步做好協調服務,解決徵地拆遷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啟動。

洛帶鎮加快推動古鎮至金龍湖景區道路、水杉路、南幹道西段啟動前各項工作,以此改善旅遊景區環境,推動產業發展。

2.2、客家民居建設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引進就業崗位多的項目。全力啟動客家民居建設,推動農民向城鎮集中。龍泉驛區將結合洛帶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客家民居點位確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楊村七、八組),總計劃用地面積412.8畝,可吸納約3000户,10000餘人。

設計方案於20xx年3月通過了龍泉驛區規委會的審查,一期佔地面積100畝,淨地68.2畝,建築面積6680餘平方米,已完成拆遷、勘測、三通一平和打圍工作,20xx年5月破土動工,預計 20xx年2月主體封頂,6月全面完工。建成後可讓已徵地“過渡期”農民全部住新房,新徵地農民“即拆即住新房”。

3、調查建議(新時期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實現途徑)

3.1、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

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基於對工業文明的反思,生態文明建設內在要求實現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的轉型。在我國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狀態下,我們只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以生態文明理論為指導的工業化發展生態產業。為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將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走以效益和質量為中心、經濟、社會和環境均衡發展的新路子,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3.2、動員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建設生態文明

加大媒體等傳播載體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連同“生態文明”的“四個文明”一起抓的新觀念是我黨對建設現代化國家認識的新昇華,是科學發展觀的新思維,是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性的新舉措。我們應提倡政府和羣眾兩頭抓、兩手都要硬,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到每一個成員身上,落實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

3.3、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關係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要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實現這一設想的關鍵在於我們黨和政府的各級黨政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正確導向,建立健全乾部績效考核體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dn8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