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產業調研報告

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產業調研報告

一、發展歷史概述

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產業調研報告

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1959~1967年為創始階段。1959年,省勞改系統的生建八三廠成立了半導體技術研究室,開始仿製半導體分離器件。相繼試製成功低頻小功率三極管、二極整流管、高頻小功率晶體管以及日本製式的7管半導體收音機,分別填補省及國內空白,拉開了市電子工業發展的序幕。1965年,中共市委第一書記王士超帶領市有關工業部門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到上海考察電子、鋼鐵等工業的發展情況。返回後,在中共市委的倡導下,創建了市第一批電子工業企事業單位。1966年前後,無線電元件研究所、稀有金屬研究所、博山無線電實驗所、張店無線電廠等相繼成立。當時生產的主要產品有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器、玻璃釉電容器、半導體收音機等。

(二)1968~1983為探索發展時期,是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從1968年開始,我市一大批電子工業項目上馬,廠點曾一度增加到65個。1972年,成立市電子工業局,開始對廠點佈局、產品結構進行調整。調整後,全市共有電子企業20個,職工2489人,固定資產507萬元。產品門類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無線電五廠研發生產全國第一台海底地貌探測儀、生建八三廠研究所生產全國第一支500瓦低頻大功率晶體管和第一支超高頻大功率硅晶體管、無線電三廠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台只讀存貯器寫入儀、球磨工業測量儀器振動傳感器和智能動彈模量測定儀、市無線電二廠與航天工業部二院四部聯合試製成功wdh—1型微機控制多功能呼吸機等。同時,我市生產的整機新產品還有集成電路計算機、毛細管粘度自動分析儀、順序控制器、光電提花機、雙喜牌黑白電視機、微波烘乾爐等。無線電研究所、無線電二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七廠和生建八三廠研究所等8個單位,成為電子工業的骨幹企業。

(三)1984~XX年,國內消費電子高速發展,我市電子產業出現“命系彩電”現象,由於彩電企業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導致我市電子工業落後於我省部分地市。8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爭相引進彩電生產線,從而引發了全國性的引進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線的熱潮。這次熱潮的結果是我國成為全球的電子產品加工中心,廣東成為全球電子元器件的集散中心。消費類電子產品逐年大幅降價。由於我國企業多數沒有掌握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仍需進口,創新能力提高緩慢,盈利水平逐年下降。1984年我市也從日本引進1條年產15萬台彩色電視機生產線,由於引進過程中忽視了國內配套問題,我市的彩電生產未能得到國內一流的元器件廠商的支持,產品質量一度成為困擾企業的主要問題,痛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被青島海信兼併。即使如此,當時的電視機廠也是我市電子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近20年的時間裏,電視機的銷售收入佔到我市電子工業的一半,其他多數企業也都圍繞電視機配套上項目,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我市的顯像管、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諧振器等元器件產品在國內有較大影響。90年代末期,元器件企業未能跟上技術革新的步伐,也未能及時更新換代,顯像管及阻容感元件企業相繼陷入困境。而二極管生產企業異軍突起,通過對外合作,不斷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產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大幅度提升,贏得了發展的機會,成為國內領軍企業。

由於我市工業基礎整體相對雄厚,加上電子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批技術嫻熟的產業工人隊伍及優秀的產業管理人員。在本地工業需求的拉動下,我市電子工業領域逐漸出現了一些儀器儀表企業,但規模相對較小,未能引起足夠重視。無線電一廠、二廠、三廠、五廠、無線電研究所、博特通訊、晨鴻電工、銀河、科匯電器及信通電器等小微企業在油分析、醫療電子、電力自動化、電力電子、通信檢測、通信維護、汽車檢測、節能環保等領域研製出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但是由於企業對於所服務的行業未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技術的跟蹤,對於儀器產業的發展規律缺少必要的認識,錯失了做大做強的機會,部分企業甚至曇花一現,從高盈利到倒閉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這些企業的積極意義在於培養了儀器儀表業的人才,積累了產業經驗,為後來我市創建省儀器儀表產業園做了鋪墊。

(四)XX~XX年為調整、壯大階段,在鞏固元器件傳統優勢的同時,加大了投資類產品的投入,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產業規模隨之壯大。XX年全市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4.7億元,利税1.07億元;XX年,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利税1.3億元;XX年,實現銷售收入61.26億元,利税8.92億元;XX年,實現銷售收入110億元,利税15億元;XX年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實現銷售收入135億元,利税14.6億元;XX年實現銷售收入215億元,利税22億元;XX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税39.23億元。我市的電子信息產業“xx”期間增長了10倍,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60%,我市的電子信息產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主要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定位。所謂定位有兩個含義,

一是認清企業在行業中的水平和地位。在二十一世紀初,國內的信息產業發展水平整體上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我市落後於國內先進水平,因此提出“一代引進,二代創新”的技術改造工作思路,強調仿製加優化就是創新。

二是搞清楚電子信息產業的性質。it就是信息服務,既要找準所要服務的行業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又要熟悉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才能提供信息產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只有同時熟悉客户業務、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持續發展。

2、調整。長期的低效益阻礙了我市信息產業的發展,因此提出“鼓勵自主創新,發展效益電子”的整體思路,藉助於高技術創造的高效益,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能力,藉助於行業投資的高收益率,吸引社會資金投向信息產業。XX年以來,我市信息產業連年高速增長,盈利能力逐年提高,大大提高了信息產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也吸引了其它行業的投資。依託大企業、大集團、優勢產業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條件初步顯現,鋁業、華泰軸承投資集成電路卡模塊、ic載板,新華醫療器械公司投資醫療電子,博山防爆電器廠投資節能電子都是非常鮮活的例子。

3、突破。整體實力相對較弱的我市電子信息企業難以在消費電子產品上與國內的大企業抗衡,只能先從一些較小的領域尋找機會,先做強後做大。因此提出“專注特色領域,培植專項冠軍”的提高競爭力思路。新華醫療、泰光電力、山鋁電子、美林電子、科匯電器、信通電器、中惠電器等一批企業成為專項冠軍,從而為我市信息產業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4、立足。着眼國際分工、國際市場,尋找我們的立足點。根據新的規劃,資助相對較有市場前景的項目,扶持相對較大較強的企業,促進產業聚集、人才聚集,為我市信息產業高速增長蓄積力量,現已建成的“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微電機”和“軟件”四個省級信息產業園區成為重要的發展基礎。

二、現狀及發展優勢

(一)現狀

1、產業規模及經濟效益實現穩定快速增長。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為177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67億元,實現利潤27.09億元,實現利税39.23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省第5位。擁有省級電子製造產業基地(園區)3個,軟件產業園1個,認證軟件企業累計33家,登記軟件產品累計118個,軟件著作權累計120個。

2、產業發展環境得到較大改善。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家高度重視信息產業的發展,省市委、政府也高度重視信息產業發展,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發展信息產業的良好氛圍。XX年我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我市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確立了我市信息產業的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及相關措施。XX年設立了市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強化國家產業政策對我市信息產業的引導作用。XX年,市政府印發了市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淄政發〔XX〕61號),出台了《關於支持創新成長型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截至XX年末,我市共有54家工業企業列入創新成長型企業,其中電子信息行業企業佔三分之一。

3、信息產業園區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全市擁有儀器儀表產業園、電子元器件產業園、微電機產業園3個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和軟件園1個省級軟件產業園。

年,3個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共入駐企業超過百家,實現銷售收入155億元,超過全市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的50%,產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4、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集成電路、電力電子、醫療電子、石化電子、節能電子、電子元器件、微電機和嵌入式軟件企業發展迅速,在國內市場有較大影響力,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全市信息產業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工程研發中心7個、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rfid工程技術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分站2個。

(二)存在的問題

1、經濟總量、企業規模偏小。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省列第五位,與前四位的青島、煙台、威海、濟南相比差距較大。電子信息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少龍頭企業。

2、整體人才缺乏,企業急需優秀的管理團隊。我市創業企業多,產品涉及面廣,發展到一定階段,因管理團隊跟不上導致企業難以上台階的現象較為普遍。我市it人才流失嚴重。軟件、電子技術、國際商務高端人才大量流向京上廣一線城市,整個行業缺少像大連、蘇州等先進城市那樣形成人才聚集的大動作、大項目。

3、重大外資項目少,經濟外向度低。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引進外資工作起步較早,但是缺乏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多數企業尚未融入全球生產貿易體系,服務外包尚在起步階段,全市167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中,有出口貿易的不足20家。

(三)發展優勢

我市信息產業有七大比較優勢:

一是儀器儀表及傳感器產品包括醫療電子、電力電子、節能電子、環保電子、分析儀器、監測及檢測儀器等在我市有較好的基礎,在加強產學研合作基礎上不斷自主創新,可建成我國重要的應用電子產品生產及進出口基地,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信息終端,進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形成產品集散優勢,推動產業集羣化發展。

二是電子元器件企業有較豐富的生產及國際化經驗,充分發揮企業和電子元器件產業園的作用,下大力氣承接國際元器件產業轉移,我市可成為環渤海地區主要的元器件生產基地。

三是工業控制微電機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品,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可拉長產業鏈,創建技術國際領先、產業配套齊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的微電機生產基地。

四是集成電路卡(ic卡)模塊封裝、測試的產能居國內前列,藉助於ic卡的優勢,發展其上游的晶圓測試、集成電路設計,進而推動集成電路封裝企業在我市的聚集,形成高效益、無污染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五是電力電子產業鏈逐步形成。由電力電子芯片設計、電力電子模塊封裝、電力電子核心元件、器件、整機及應用系統組成的產業鏈自主創新逐年增強,在國內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

六是綠色能源產業具備了發展基礎。各類綠色儲能裝置及原材料、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導電膜玻璃、風力發電電機、動態無功補償發生器、自動控制系統有實質進展,初步具備了規模發展條件。

七是行業應用軟件在醫療、鋼鐵、建築等領域在國內有較強競爭力,嵌入式軟件擁有一批全國專項冠軍企業。近幾年我市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為嵌入式軟件向規模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三、發展思路與目標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發展環境,加強規劃引導與資金扶持。鼓勵自主創新,發展效益電子,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電子信息產業。培植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拉動服務外包和對外貿易。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強化園區建設,吸引國際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鏈向高端延伸,形成高質量產業聚集。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新的應用拉動產業發展,實現有盈利的高速增長。

(二)發展目標

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重點發展電子儀器儀表一個產業集羣,拉長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兩大產業鏈。2015年,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其中儀器儀表產業集羣達到2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鏈達到200億元,電力電子產業鏈達到200億元,微系統產業基地達到100億元。推動儀器儀表、集成電路、電力電子產業鏈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形成在國內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羣。建成全國以醫療電子為代表、以傳感器為核心的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和微系統(mems)產業基地。進一步完善儀器儀表產業園、電子元器件產業園、微電機產業園及軟件園。

四、發展重點

(一)電子儀器儀表產品

1.醫療電子。支持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幹醫療電子企業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作,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壯大企業規模,帶動我市醫療電子企業高起點發展診斷治療設備、醫療影像設備、重症監護設備和醫用信息化終端。鼓勵和引導我市傳統醫療器械與信息技術融合,研發醫療電子產品,實現醫療器械產業優化升級。重點支持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像引導放射治療系統、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產業化,科創醫療儀器有限公司的麻醉深度監測儀、全自動仿生助產儀產業化,中保康醫療器具有限公司的醫用血漿病毒電子滅活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

2.能源計量儀表。鼓勵企業圍繞能源系統、工礦企業、公用設施、智能建築的水、電、燃氣、冷熱計量與監控需求,研發數字式多功能網絡化能源計量儀表。着力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高用户使用效率。重點支持計保電氣有限公司的智能電網用高壓電能計量裝置,卓爾電氣有限公司的遠程集中智能抄表系統,貝林電子有限公司的新型電子式智能電錶、水錶等相關產品項目。

3.分析儀器。鼓勵儀器有限公司、儀器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分析儀器標準的制定,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擴大服務領域。在光電分析儀器的基礎上,發展色譜、光譜、質譜儀器;在油分析儀器的基礎上,發展氣體分析及稱量儀器。加快分析儀器企業由產品提供商向系統集成提供商轉變,由單一產品供應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重點支持三泵科森儀器有限公司的常量水分測定儀、紅外光譜辛烷值分析系統,儀器有限公司的露點測定儀、顆粒計數儀,儀器有限公司的軍用車載油品分析裝置項目。

4.檢測、監測儀器儀表。發揮我市儀器儀表研發及產業化優勢,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針對汽車檢測檢修、通信運營維護、高低壓測量儀表市場的需要,不斷推出新的應用產品,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提高配套能力,形成產業聚集。圍繞物聯網發展和應用需求,推進儀器儀表的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重點支持信通電器有限公司的3g網絡測試儀表研發項目,惠工儀器有限公司的激光飛灰含碳量在線檢測系統,思科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絕緣子故障激光定位偵測器,科大微機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汽車整車綜合性能測試儀,三泵科森儀器有限公司的消防自動泡沫比例調節器及整機系統項目。

5.汽車電子。抓住我市打造電動汽車最大生產基地的契機,支持我市有基礎的信息產業企業搭建電動汽車信息技術研發平台,對驅動電機、控制微電機、控制總線、各類電池、汽車電子部件進行改造升級,掌握電動汽車開發的關鍵技術。重點支持科匯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動汽車開關磁阻電機調速系統、申普汽車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的車輛智能化網絡控制及故障診斷系統項目、山博電機公司汽車電機驅動系統及國利新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容電池項目。

(二)集成電路產品

1.集成電路設計。支持力合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科訊集成電路測試有限公司、凱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基礎的企業開展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逐步向ip核、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延伸,為不斷成長的集成電路產業提供發展的源頭動力和方向。重點支持凱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安全性非接觸式ic卡芯片研發,力合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模擬集成電路芯片設計,科訊集成電路測試有限公司的集成電路max17075替代產品項目。

卡模塊封裝、測試。支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山鋁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微電子有限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加強軟件研發,充分發揮ic卡載板的產業化優勢,降低封裝成本,搶佔全國市場份額,打造集成電路卡載板製造、模塊測試、封裝等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條。

3.專用集成電路測試、封裝。支持科訊集成電路測試有限公司擴大晶圓測試規模,滿足我市集成電路封裝企業的配套需求;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集成電路測試封裝企業投資,主動承接台灣等地的集成電路企業轉移,壯大無污染、高附加值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重點支持力合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億隻集成電路系列產品項目,科訊集成電路測試有限公司的年測試10億片12英寸晶圓測試項目。

4.關鍵封裝材料。支持恆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封裝關鍵材料,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為我市集成電路封裝產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創造條件。重點支持恆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年產40億片ic卡載板項目。

5.射頻標籤封裝及應用。支持防偽技術產品有限公司及天利和軟件有限公司、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軟件公司擴大射頻標籤封裝及應用,培育全省rfid產業聯盟的龍頭企業。鼓勵相關企業創新解決方案,發展系統集成,以新應用帶動產業發展。重點支持防偽技術產品有限公司的防偽物流管理物聯網系統平台、rfid電子標籤應用及產業化項目,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rfid汽車後服務管理平台項目。

(三)微納技術產品

支持清華大學與國外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資在我市建設國家級微納技術產品研發及生產基地。重點研發生產各類mems(微機電系統)新型智能化傳感器,推動我市傳感器產品的更新換代,加快與國際市場接軌。

(四)電力電子產品

1.電力電子芯片設計。將電力電子芯片設計作為我市打造全國重要的電力電子產品研發和生產基地的突破口,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資合作,研發量大面廣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電力電子芯片。集中力量,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芯片。支持美林電子有限公司絕緣柵雙極性晶體管(igbt)芯片設計項目、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及晨啟電子有限公司的大功率超快恢復二極管(frd)項目。

2.電力電子元器件。鼓勵企業跟蹤國際新型電力電子元器件發展方向,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推動產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形成技術優勢,擴大生產規模,鞏固提升行業優勢地位。圍繞國家建設智能電網所需的關鍵設備及部件開展攻關,做好技術儲備。重點發展高壓變頻器、逆變器、高壓電力電容器、高頻開關電源、不間斷電源。支持錦華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的逆變器、萊寶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的高壓電力電容器、晨鴻電工公司的高壓滅弧室、深川電器有限公司的高低壓變頻器、達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數碼消弧式tv裝置、凱隆電氣有限公司的高頻逆變開關電源、一諾電器有限公司的大功率不間斷電源等項目。

3.電力電子模塊。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圍繞各個領域對功率模塊的實際需求,提高技術工藝水平,加快採用自主技術芯片和器件的功率模塊產業化。重點支持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大功率模塊、智能功率模塊(ipm)和用户專用功率模塊(aspm)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市臨淄銀河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ipm智能功率模塊、集成igbt變頻器模塊,凱隆電氣有限公司的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江來電器有限公司的限流軟起動模塊項目。

4.成套設備及控制系統。圍繞電機節能、輸變電、新能源汽車、變頻家電、機牀電子、逆變焊機等工業裝備和系統等領域,支持研發採用自主技術芯片、器件和功率模塊的電力電子成套設備及控制系統,重點開發智能電網控制系統、開關磁阻電機控制系統、高效逆變焊機、動態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裝置等一批重點產品。支持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的動態無功發生器產業化項目、電力廠的智能電網輸電線路安全監控系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動汽車開關磁阻電機調速系統、電氣有限公司的igbt逆變焊機、電氣有限公司的磁控電抗器式動態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成套裝置、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智能型大功率內置旁路電機軟起動器、電氣工程有限公司的電抗濾波節電機等項目。鼓勵我市有基礎的企業研發特高壓直流輸電、電能質量複合控制技術及裝置。

(五)基礎元器件產品

1.新型電子元器件。支持電子有限公司、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電子元器件企業發展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環保節能元器件,支持電子陶瓷有限公司、電子有限公司等發展微波介質器件、高頻壓電陶瓷器件。引導企業繼續開拓國際市場,吸引國際元器件產業向我市轉移。重點支持美林電子有限公司的整流橋,晨啟電子有限公司的大功率tvs浪湧保護器件,貝斯特光電網絡設備有限公司的駐極體麥克風、硅麥克風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公司適時高起點建設半導體發光二極管項目。

2.綠色能源。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發展綠色儲能裝置,加大燃料電池、動力電池研發力度。重點支持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電池、集團的太陽能導電膜玻璃項目電器、公司的太陽能、風能逆變器項目,銀河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太陽能電池用陶瓷散熱基板項目,蓄電池廠的動力電池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3.電子材料。發揮我市省電子原材料產業基地優勢,重點發展鎢鉬製品、電子陶瓷、壓電陶瓷、陶瓷覆銅板、陶瓷開關管殼、電容器金屬化膜及磁性材料等產品,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檔次,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重點支持市臨淄銀河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igbt模塊用低熱阻陶瓷覆銅板、晨鴻電氣有限公司的真空滅弧室用cucr觸頭材料、博航電子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的水基注凝法氧化鋁陶瓷基片、中瑞電氣有限公司的防輻射材料、萊寶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的鋅鋁複合金屬化薄膜項目。

(六)微電機產品

1.微電機。支持山博電機集團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發展高水平工業控制微電機為主的各類微電機,引導企業積極拓展應用領域,開展國際貿易合作,打造國內有較大影響的微電機生產基地。重點支持山博電機集團有限公司的工業控制微電機生產建設項目,歐鍇空調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轉子永磁直流無刷微電機項目。

2.微電機應用。支持祥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鳳凰健身器材有限分公司等企業利用微電機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研發新型健身設備,根據體育醫療技術的發展,設計信息化的健身系統,推動連鎖經營模式創新。鼓勵企業將信息化電機系統應用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形成以微電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微電機系統集成產業基地。重點支持山博電機集團的電動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項目,祥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具有虛擬現實功能的電動跑步機項目。

(七)軟件產品

1.片上系統(soc)、智能卡操作系統(cos)。支持力合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山鋁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凱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集成電路企業發展片上軟件,提高集成電路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為做大做強我市集成電路產業提供技術支撐。重點支持山鋁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基於thc20f17ad芯片的智能卡cos開發項目,凱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用非接觸式cpu卡cos系統開發項目。

2.嵌入式軟件。支持科匯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信通電器有限公司、中瑞電氣有限公司、申普汽車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發展電力、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嵌入式軟件,充分發揮技術領先優勢,鞏固行業優勢地位。鼓勵企業拓寬應用領域,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擴大產業規模。

3.行業應用軟件。支持軟件有限公司、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醫療、化工、冶金、建築、教育等領域發展行業應用軟件,鼓勵自主創新,培育專項冠軍。重點支持軟件有限公司的鋼鐵企業信息化一體化系統、江河流域水土保持監測系統項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兒童動畫彩色電子書項目,萬洲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汽車後rfid服務管理平台項目,泰光電力器材廠的絕緣子信息化建設項目。

五、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我市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充分發揮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用足用好各級、各部門產業政策及其配套資金,逐年加大市信息產業發展基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的跨越發展。

(二)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吸引國內外信息產業向我市轉移。加大對台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對台招商引資戰略規劃,有計劃地組織專業隊伍赴台招商,推動台灣集成電路、rfid、電力電子關鍵元器件等高端信息產業落户我市,加快我市信息產業融入全球產業分工步伐。突出抓好園區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落地,促進企業向園區聚集;培植專項“冠軍”,拉動服務外包及外來加工業務的開展和出口貿易的增加;發展效益電子,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信息產業。

(三)健全研發機構,鼓勵自主創新。加快高層次創新平台建設,鼓勵企業爭創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軟件企業爭創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做好cmm/cmmi及其他認證。引導企業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開發產品,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更多的投入信息產業自主創新工作。突出抓好儀器儀表產業集羣,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兩大產業鏈建設,廣泛開展產學研聯合,打造新型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提高我市信息產業發展的前瞻性和計劃性。通過大項目引進、引導社會投入,不斷延伸與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羣發展。

(四)確保骨幹企業穩定增長,着力抓好重點項目、重點產品。給予骨幹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督促企業做大做強,實現有盈利的快速增長。給予重點項目一定的資金扶持,協調各部門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順利達產。推進企業信用服務、擔保、公共服務“三大體系”建設,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信息產業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提高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

(五)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着重將通信運營維護、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在醫藥、化工、機械、冶金、建築、教育等領域,圍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企業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節能降耗、人才資源管理等環節的應用,形成一批軟硬結合的電子信息產品,成為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推動傳統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wq4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