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茶產業調研報告(精選4篇)

茶產業調研報告(精選4篇)

茶產業調研報告 篇1

廣州芳村茶葉市場調研報告

一、芳村基本概況

芳村區位於廣州市西南端。北、東面臨珠江(南航道) ,與白雲區石井鎮、 荔灣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靠珠江(佛山水道) ,與番禺區大石鎮、南海 市平洲鎮相鄰;西與南海區鹽步鎮、黃岐鎮接壤。總面積 46.2 平方千米。 總人口 19 萬人(20xx 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360。代碼:440107。 區號:020。拼音:Fangcun Qu。

二、茶葉產業在芳村所佔比重

芳村,歷史上以花聞名於世。花,是芳村一個傳統產業,可以説芳村先有 花後有茶。是花帶動了茶葉的發展。目前落户在石圍塘街管轄區內的茶商 3500 多户,20xx 年茶葉成交額 25 億多元,是廣州年銷額超過 25 億元的十 大市場之一。茶葉產業佔芳村 GDP 的 37%。

三、芳村茶葉產業規模數量

●芳村目前有茶葉商户 3500 多家; ●產業營業面積達 20.2 萬平米; ●大型的茶葉批發市場及交易中心有 8 家。

● 主要茶葉市場參數(資料來源:現場瞭解、時常專業網站提供)

市場名稱 建築面積 芳村茶葉城 3.2 萬㎡ 南方茶葉市場 9 萬㎡ 山村茶葉城 5000 ㎡ 三一國際茶葉城 2 萬㎡ 錦桂茶葉市場 2 萬㎡ 承鴻茶葉市場 8000 ㎡ 正好茶葉市場 2 萬㎡ 萬華茶葉市場 1 萬㎡

數量 600 間 1500 間 100 間 300 間 300 間 150 間 300 間 250 間

單位租金 60-400 元/㎡ 100-350 元/㎡ 200-250 元/㎡ 60-300 元/㎡ 100-250 元/㎡ 200-250 元/㎡ 100-250 元/㎡ 100-250 元/㎡

建築結構 四層專業市場 兩層街鋪 四層專業市場 四層專業市場 一層街鋪 一層街鋪 一層街鋪 一層街鋪

狀況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四、芳村主要茶葉市場建築規劃

(一) 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主要交通幹道旁,一層街鋪、單間建築面積在 30-60 ㎡;如圖:

(二) 專業茶葉市場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設有大型停車場;場地規劃合理,有多個進出 口,通道寬敞,上下樓方便,有專門上下貨區及倉儲區和辦工區;

(三) 專業市場功能分佈 ●一樓為茶葉銷售門市部 ●二樓為茶具銷售市場 ●三樓為茶葉經營公司辦公場所及倉儲區、休閒品茶區

五、產品種類

芳村茶葉市場,產品覆蓋中國所 有茶種,主要包括:綠茶、白茶、 黃茶、烏龍茶、紅茶、黑差、花 茶、其中普洱茶佔相當大比重。

六、主要銷售模式 ●批發零售 ●出口 ●休閒茶藝

七、主要消費羣呈現

年齡、收入、工作性質、生活習慣、個人性格、居住城市等等因素都會影 響個人消費行為。 一般表現為:時尚消費、習慣消費、功能消費、家庭消 費。 ●時尚消費羣體主要為城市青年,講究情調是一大消費特點,泰和居吸引 年輕的消費者,需在時

尚消費適當進行縱深。 ●習慣消費羣體多為愛茶一族,這些消費者有自己喜愛的茶葉品種或品牌, 消費習慣性強,有個人偏好,較難改變。 ●功能消費羣體主要為女性或中老年人,減肥茶、美容茶、保健茶等等 ●家庭消費指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費。 ●旅遊消費者 ●茶在中國長期以來被視為土特產,不同的地方盛產不同的茶,西湖龍井、 信陽毛尖、台灣烏龍等等,到杭州旅遊的人不會忘了買地道的西湖龍井, 到雲南旅遊的人也會帶上一些普洱茶。多為一次性消費。 ●禮品消費者 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禮品是煙、酒、茶。在這三項禮品中,唯有茶是老少皆 宜,且有益健康。因此,無論在傳統佳節還是在各種公關活動中,高檔名 茶都是消費者的首選。禮品消費產品的外包裝、知名度和銷售場所是其主 要的購買動機。

●團體消費者 團體消費指以團體購買為主的消費形勢,這種消費的特點是消費選擇權集 中在少數人手中,而直接使用產品的人大多沒有選擇的機會。團體消費多 為賓館酒店茶樓等公共消費場所的消費和辦公室消費 ●專業場所消費者 專業場所指以品茶為主要目的茶藝館、茶樓、茶館等。這些場所最能集中 體現中國茶文化,是極品茶、高檔茶的主要消費區域。 這些場所對市場價 格統一的品牌茶有一定排斥。作為中國茶消費的頂級層次,這個市場具有 一定的示範作用。

八、貨源組織

● 主要來自,浙江、福建、雲南、廣西、潮汕、湖南、香港、台灣等地方, 茶葉經銷商,經營的商品適合高、中、低不同消費階層的需要。 ● 有廠家直銷、貿易公司代理、加盟、連鎖店。 ● 品種覆蓋中國所有茶種。

九、發展趨勢及出路

1、 改造和提高交易場所的建設水平。 批發市場是人流、物流、車流的集中場所,因此要造就一個適宜交易的良 好環境。 2、建設市場信息系統。 包括信息收集發佈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市場是發現和形成價格、傳遞信 息的重要場所。批發市場產生的價格與供求信息,對引導流通和生產具有 重要作用,每個批發市場都要建立市場信息收集發佈系統,包括市場的信 息網站,信息採集處理設備,信息發佈與查詢設備。 3、建立茶葉質量安全檢測系統。 批發市場是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控制上市農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 每一個批發市場都應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系統,以快速檢測農產品的有毒 有害物質。包括建立檢驗檢測室,配備相應的設備和合格的檢測人員,建 立檢測制度。嚴格控制有殘留農藥的茶葉上市。 4、積極發展茶產品連鎖經營配送等現代營銷方式。 連鎖經營配送等現代營銷方式,是適應農業規

模化和產業化發展的經營方 式,具有集貨、分級包裝、運銷服務、品牌效應等功能,可以擴大銷售規 模,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營銷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5、全方位開展茶產品促銷工作。 利用有形市場、無形市場和互聯網絡,積極參加中國國際茶產品交易會、 茶博覽會、中國農產品網上展廳等專項產品交易會,積極辦好,做大做強 幾個特色的農產品交易會、博覽會,構建在國內國際具有較強影響的茶產 品貿易與交流平台。 6、扶持茶產品擴大出口。 鼓勵和支持茶產品出口企業擴大出口,加強對國際市場的研究分析,有針 對性地組織優勢企業和優勢茶產品出國參展促銷,近期要加強對台灣茶產 品市場的研究,擴大海峽兩岸茶產品貿易合作。 7、進一步推動農產品運銷“綠色信道”建設。 加強調研,擴大宣傳,搞好協調, 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推動建立“綠色信道”, 為茶產品運銷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提高當地茶產品競爭力和增加茶農收 入。

茶產業調研報告 篇2

一、茶葉基地建設現狀

茶葉在我縣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發展茶葉經濟在我縣具有生態立縣的獨特自然優勢。目前茶葉基地在我縣已初具規模。全縣8個鄉鎮,104個村,有88個村產茶,種茶農户達3.5萬户,從事茶葉生產人員12萬人。年來,茶園面積達到17.8萬畝,年茶葉產量達到1587噸,其中名優茶佔42%,實現茶葉產值4億元。茶葉是我縣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與1975年比較。種植面積增加118353畝,增長2.7倍,產量增加12769噸,增長23.3倍。農民收入增加16000萬元,增長16倍,茶葉產值增加30617萬元,增長10.2倍。

二是科技含量提升,促進了品牌優勢形成。通過多年來茶葉科技人員、企業、茶農的努力培育創新,以“採茶毛尖”為代表的一大批名優茶出爐,創品牌競爭拼搏。xx年“採茶毛尖”榮獲名茶第一品牌。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成為名茶的知名品牌。

三是茶葉龍頭企業產業化逐步提升。採花茶業有限公司現已提升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投資3億元建設採花毛尖科技園。

四是茶農生產方式的轉變。主產茶區茶園管理由傳統手工向半機械化轉變,茶樹修剪機、鮮味採摘機、茶園耕作機、名優茶製作機械化得到廣泛應用,茶葉加工環境改善,設備更新配套,符合國家食品標準。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茶葉基地發展速度和質量的矛盾,近年來,我縣每年新建茶園都在萬畝以上,年和年在2萬畝以上,由於農民投工投肥能力有限,建園質量無法達到技術標準,加上後期管理不到位,難達到高標準建園的預期經濟目標,5-7年後,必將形成未老先衰的低產茶園。

二是科技興茶與科技推廣體系的矛盾。從年以來,鄉、村農業科技網絡遭重創。對茶葉基地建設和加工初制研究推廣人員減少和從事推廣人員的生活保障等問題。造成指導服務人員不能及時準確到位,難以深入田間、車間,嚴重製約着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資源深度開發。

三是基地規模和農村勞動力的矛盾。全縣規劃基地規模達到20萬畝,按農村人口人平擁有1畝多茶園。因土壤、海拔等自然因素限制,部分地區不宜種茶,主產區每人茶園面積在2畝以上,多達4畝左右。加之大量年青人外出務工,在家都是老弱病殘,茶園荒廢嚴重,老茶現象多,資源浪費。

四是茶葉初制廠佈局與茶農賣茶的矛盾。茶葉納入食品管理,對加工條件和經營資質提高了要求,在整頓工作中,取締關閉了一批小茶廠,邊緣地區茶農賣茶難。

三、對策的研究

根據縣委、縣政府茶葉發展總體思路,提出生態立縣。精製茶葉旅遊“兩張”名片,堅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綠色富,以茶葉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實施“三大一特”發展戰略。即建設大基地,打造大品牌,發展大企業,弘揚土家特色茶文化。

一是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的標準,提升茶葉基地質量,堅持建園質量標準,加強管理所有茶園達到無公害標準。無公害、有機茶麪積達到15萬畝,其中符合有機茶、綠色食品標準的茶園面積達到10萬畝,茶樹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無性系良種面積達到50%以上。

二是培育壯大茶葉加工企業,合理佈局。加大企業資本運營力度,加速企業擴張步伐,建設服務好採花茶業科技園,對外聯接好市場,對內聯接好茶農和中小茶廠,實現茶樹良種引進推廣良種茶園種植與示範,現代茶葉初、精加工,茶葉深度加工開發等多功能於體,技術含量高,能耗少,污染小的茶葉生態園區。成為集生產、科研、銷售於一體,融包裝、質檢、儲運、旅遊觀光於一身,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茶業初、深加工企業。

三是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發展觀。建立建全茶葉技術縣、鄉、村網絡推廣體系,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引進科技人才,提高技術服務功能,在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基礎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定向培養一批,高薪聘請一批,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四是加大茶園機械化的推廣力度,改善茶園的硬件設施,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茶葉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茶農收入。

五是用現代的營銷理念和手段,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組建營銷公司,提高營銷決策應變能力,建成同行業一流的企業形象設計,一流的產品形象設計。

六是融入文化旅遊內涵,豐富歷史文化底藴。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廣邀文人加工挖掘整理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旅遊活動。把人文茶儘快推出去,實現茶業的新跨越!

茶產業調研報告 篇3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茶藝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平日裏,每個人都在馬不停蹄地工作着、學習着、拼搏着、忙碌着。

也許,也有人會説,忙碌是一種幸福,可以讓我們沒有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可以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可以讓我們無暇空虛;坎坷是一種經歷,可以讓我們真切地理解人生。 但是無論如何忙碌,手邊都需要有一杯茶,除了解渴,亦可養心。

茶對我來説,就是人生的驛站,心靈的驛站。

飲一杯茶,在心靈的驛站,可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雲林精舍。

可體驗春的輕盈、夏的浪漫、秋的蕭瑟、冬的寂寞,脱離塵囂浮躁,迴歸於自然,做一次心靈放鬆的SPA 。

俗話説得好:大俗才是大雅。

有人以為喝茶需在幽靜的場所裏,有端莊的茶藝師,配以精美茶具,再聽上一曲佛音,方為高雅,似乎超脱。孰不知,用大茶壺、大碗茶來盪滌塵埃,豈不是更爽乎。

由講究到隨意,由繁雜到簡約,可能更要接近禪茶的意境了。

若捧一壺清茗,淡然的飲於喧囂的市井間,那將是一種何等的修為?

詩僧皎然説的好: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在詩人的境界裏,我們看到了:

茶隨心而定,心因茶而清。

但是今天的年輕人卻不願喝茶了,他們更喜歡喝飲料,咖啡等。對於這一現象我們做了深思,究竟是什麼成為了年輕人喝茶的阻礙?通過調查問卷和訪問,我們找到了原因。年輕人認為喝茶太繁瑣,而且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泡茶。而對於茶飲料他們寧願選擇可樂等刺激性飲料。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們不瞭解茶文化。因此,需要有更多的人來作出努力。

茶藝是一種茶文化。茶藝在漢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希望年輕人能繼承和發揚茶文化精神。

茶產業調研報告 篇4

由福安市政協副主席陳成基帶隊,組織該市茶業局、諮詢委、市政協有關委辦負責人和專家等一行5人前往安溪考察茶葉生產,在安溪縣政協聽取了該縣農業與茶果局局長所作的情況介紹,考察參觀了安溪茶都和華芳茶葉公司等企業。安溪縣濃厚的茶文化氛圍以及其茶業生產上在確立支柱、強化領導、建設基地、科技創新、宣傳造勢、拓展市場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的印象。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確把茶業作為關係民生的重點支柱產業來抓,推動茶葉生產迅速發展。安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業的發展,10多年來,對茶業的定位由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出口創匯產業→民生產業,並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推動茶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其在安溪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縣有茶園面積30萬畝,年產茶1.9萬噸,產值10億元,銷售收入30億元;出口1.2萬噸,創匯3000多萬美元。主要茶樹品種有鐵觀音(20萬畝)、黃、毛蟹、本山、水仙、大葉烏龍等。全縣22個鄉鎮,457個自然村,總人口107萬,有70多萬人從事茶業相關行業。

二、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為茶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強領導,縣裏成立縣茶業管理委員會,由一名正處級、三名副處級領導分別擔任主任和副主任,農業、財政、計劃、經貿、技監、工商、供銷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任管委會成員,並在每個鄉鎮都有一名副職負責抓茶葉生產,確保了茶葉生產管理各項措施的及時協調和落實。二是職能機構健全,縣裏有農業與茶果局、茶業質量監督中心、茶葉科學研究所等配套齊全的職能部門,每個鄉鎮經作站都配備1~2名專職茶葉技術人員。三是政策落實到位。在全省率先實行茶葉特產税減免3年;縣、鄉對茶農種茶各補貼每畝50元;縣政府在全縣發佈關於禁止銷售使用高殘毒農藥的通告,嚴禁在茶、果等農作物上使用高殘毒的農藥,並試行對連片茶園統一病蟲測報、統一定點供藥、統一時間噴藥。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鐵觀音名優茶葉基地。政府把鐵觀音品種作為全縣烏龍茶發展的當家品種來抓,每畝補助100元鼓勵茶農改植或新墾種植鐵觀音,20xx年來共新植10萬畝鐵觀音,形成上規模的名優茶葉基地。

四、重視科技投入,增強發展後勁。安溪的茶樹品種、製茶技術許多都引自台灣,並經當地吸收消化和發展,轉化成當地的品種優勢和技術優勢,特別是製茶工藝水平得到不斷的改進和提高。近年來又發明和推廣空調製茶技術,大大提高了夏季烏龍茶的做青質量,增加了農民收入。

五、政府搭台,文化開道,經貿唱戲。安溪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營造濃厚的茶文化氛圍及茶葉市場的培育和拓展,通過政府搭台、文化開道、經貿唱戲,向建設國際型茶都的目標穩步前進。20xx-20xx年,以縣政府為主,每年分別投入800萬元、450萬元和300萬元巨資舉辦“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節”大型招商活動,海內外政要、學者、商家雲集,規模空前,招商引資取得豐碩成果。還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舉辦鐵觀音“茶王”賽,獲“茶王”的茶師得到重獎,享受戴紅花坐花轎的茶譽。這些都有力地宣傳、塑造了“安溪鐵觀音”品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20xx年,安溪縣政府由一名副處級領導掛帥,僅靠3萬元啟動資金、200萬元銀行貸款,用10個月的時間就建起了佔地151畝、5幢建築面積共5萬平方米、有750家店面的“茶都”(一期)。為吸引商家入駐,政府又施行了為購買“茶都”店面經營者解決城區户口“藍户”和子女就學,提供6成20xx年銀行按揭等優惠政策。“茶都”商鋪店面不久就銷售一空,政府不僅還了200萬元貸款,而且賺了主樓二、三層包括交易大廳、會議廳、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廳等在內價值20xx多萬元的固定資產。“茶都”的成功運營,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和“鐵觀音”茶貿易市場,20xx年交易額達到5億元。“鐵觀音”茶的發展,茶葉市場的建設,還帶動了茶葉包裝業、茶葉機械製造業、運輸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產業鏈。(福安市政協茶業課題調研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rny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