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十篇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十篇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

為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市老科協20xx年活動安排,市老科協會長組織部分副會長、常務理事,於5月中旬圍繞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實地調研了市社會福利中心、xx區福利院、xx鎮敬老院、養護院和xx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深入瞭解有關情況。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十篇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全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了新的進步,取得的成績是充分肯定的:一是研究出台了指導性文件。市民政局、財政局聯合制定實施了《xx市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辦法》,明確了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工作措施和扶持政策。二是養老機構建設逐步加強。市社會福利中心、農村敬老院、民辦養老機構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全市現有養老機構123所,其中公辦養老機構7所,農村敬老院93所,社會辦養老機構18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個,總牀位達到13400餘張,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達31張。三是加大了財力投入力度。各級財政投入近3億元,新建、改擴建農村敬老院93所;投資1。5億元新建市社會福利中心;啟動了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符合條件老人每人每月享受110元補助。四是加強了專業隊伍技能培訓。從20xx年起,先後安排80餘名福利機構管護人員參加專業培訓,提高了管護能力和水平。

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我們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社會養老能力仍然十分薄弱,總體上看,我市養老事業發展仍然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矛盾和困難。目前,我市60週歲以上常住人口達41.35萬人,佔比達16.1%,表明我市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主要特徵有:一是老齡化速度加快。我市人口老齡化正處於加速期,預計到20xx年,60週歲以上人口達43.74萬人,以後將平均每年新增8000人左右,而且高齡人口增速加快。二是“未富先老”。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與老齡化同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000美元以上步入老齡化社會,而我市在人均不足1000美元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物質基礎還不夠豐富,支撐能力明顯不足。三是獨居和空巢老人日益增加。隨着第一代獨生子女成年,逐步進入421家庭結構,即一對夫妻要供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中間代由於工作繁忙或外出務工,致使老年人口空巢率不斷提高。

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形勢下,我市養老事業發展存在的差距是明顯的。比如,全社會對老齡社會的認識不足,各項應對工作措施滯後;各類養老機構發展不能適應老齡人口的需要,公辦福利院一牀難求,而農村敬老院牀位則利用率很低;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步履艱難,基礎十分薄弱;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一些民辦機構由於審批門檻高,無法享受有關政策,未能正常運營;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滯後,服務質量較低等等,亟需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並努力加以解決。

通過調研活動中所聽、所看、所想,結合我們老同志自己體會和思考,就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養老事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對養老事業的認識

把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弘揚傳承下去,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由於20世紀70年代初到20世紀末,我國實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人口戰略,實行計劃生育國策,加速了老齡化問題的顯現。尤其是我市計劃生育工作歷來處於全省先進地區,人口老齡化來得更早,老齡化速度更快。老齡化到來之後,尤其是421結構家庭增多,社會養老負擔過重,由此可能引發諸多社會問題,對此要有足夠的超前認識。如果思想認識不到位,相關工作不及時跟進,可能會出現一些社會悲劇,引發社會不穩定。人口老齡化是不斷加深的過程,是老年羣體年齡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深刻準確認識並順應這個過程,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研判形勢,跟進工作措施。根據財力狀況,從實際出發,分輕重緩急,抓住關鍵環節,紮實穩步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二、完善養老事業發展規劃體系

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一是要根據我市老年人口發展速度、老年人結構變化情況,研判養老服務的需求,針對這些需求確定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內涵、服務範圍及相關設施建設的功能定位,對政府責任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加快制定養老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和近、中、長期規劃。二是規劃要圍繞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體現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因地制宜、統籌發展的原則。三是要切合本地實際。根據全市及各縣市區現有資源、老齡化趨勢,順應人口發展規律,合理規劃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等。在城市按照省有關規定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在農村結合美好鄉村建設,整合公共資源,增加為老服務功能。四是規劃制定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有關行業專家、社區負責人、老年人代表、羣眾代表表的意見建議,更多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五是養老規劃制定後,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建立年度進展情況的評價體系,促進養老事業發展規劃落到實處。

三、把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

養老服務業既是服務廣大老年人的公共事業,又是前景廣闊、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國家提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略,是符合實際的。我們認為,當前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突出把握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把居家養老作為當前養老體系建設突出的重點。調研中發現,希望居家養老的人羣最多,最符合中國傳統養老的文化傳承。國家提出“居家養老為基礎”是符合實際的,應當把這一理念切實貫徹到實際工作中。當前,一是要按照省政府〔20xx〕60號文件的要求,逐步完善社區養老公共服務設施。二是要逐步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建設,準確掌握社區居家養老的基本情況。三是在社區內逐步立養老服務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服務。社區養老機構要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平台,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諮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心理服務等服務項目。四是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推進方式上,可選擇有條件的社區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在面上推開。

(二)提升公辦養老機構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託底作用,重點為“三無”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近幾年公辦機構和農村敬老院發展很快,但目前全市閒置率高達41.2%,xx區閒置率高達64%,對於已經形成的過剩資源,應考慮五保老人之外,適度向社會開放,提高運營效益,增強護理功能,使之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展經營性公辦養老機構改制試點,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三)大力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xx市近幾年農村敬老院和市、縣養老機構建設相對進展較快,但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嚴重滯後。要全面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若干意見的扶持政策,創新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在資本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切實做到簡化手續、規範程序、公開信息,為民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切實加快推進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定購買服務目錄和實施辦法,創新資金投入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們所調研的xx市養護院,由於消防、規劃、環保等環節未通過審批,無法正常運營。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專題調查研究,努力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民辦養老機構的重要作用。

四、強化組織領導和保障措施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組織和得力管用的配套政策措施,持之以恆地深入推進,加快養老事業的發展。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高規格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組織,定期研究解決養老事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切實形成民政、消防、衞生計生、規劃、國土、住建委等各部門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按照規劃要求目標管理,強化督辦措施,持之以恆,有序推進。

二是要落實扶持政策。按照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規定,落實投融資、土地供應、税費優惠、補貼支持、人才培養和就業、慈善組織支持等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領域,為養老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

三是要爭取上級支持。緊緊抓住中央把加快養老事業發展作為新一輪定向加大投入的極好機遇,以項目為載體,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裏的資金支持。

四是要加強行業監管。健全養老服務業的准入、退出、監管制度,為養老機構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做好指導,及時查處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和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積極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發揮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

五是要健全服務隊伍。養老事業發展需要一支相對穩定的服務團隊。要廣開門路、引進吸收年輕優秀人才充實到養老機構管理服務隊伍中,培養有愛心、能奉獻、素質全面的服務隊伍。保障養老護理人員的待遇。要逐步建立老年事業志願者隊伍。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2

近年來x社區居委會緊緊抓住經濟大發展的有利遇,在認真挖掘和剖析影響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障礙的基礎上,重新選擇設計發展路子,千方百計加快社區經濟社會的`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這為我社區團組織建設和青年工作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但在加快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伴隨着社會的逐步轉型,團組織建設和青年工作發展也面臨着一些困難與問題,客觀分析當前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的實際,準確把握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科學探尋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社區黨總支和共青團必須重視的課題。積極開展社區基層團組織建設和青年工作調研活動。調研活動通過座談調查、訪談對話等方式進行。根據調查數據,結合訪談材料和文獻材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形成了基本調研報告。

一、當前我社區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社區團總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的工作中心,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機遇,找準定位,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進一步推進社區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偉大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團組織活動豐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不斷增強。目前,我社區現有35歲以下青年1278人,其中團員149人,保留團籍的黨員5人,在校學生441人,社區團總支下設13個團支部,是一支團結協作、與時俱進、朝氣蓬勃、開拓創新的年輕隊伍,充分發揮着先鋒模範的作用。

二、我社區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整體情況來看,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也面臨着許多新矛盾、新問題、新變化。目前,我社區基層團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表現在:

一是團的組織建設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共青團原有的陣地沒有得到鞏固和加強,部分地方、領域正在逐步丟失,功能逐步喪失。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新的經濟、社會組織不斷湧現,我們的團組織還沒有來得及往這些新的領域發展,陣地拓展不夠,對這部分組織的青年缺乏引導,而往往這些地方是青年構成最複雜、思想最敏鋭、最需要共青團來組織和引導的地方。

二是團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號召力不強。存在着有領導班子卻無團員青年、無活動場所和經費、無團日活動的現象,團幹部兼職現象也很普遍,開展團工作的精力難以保證,團幹都不同程度的兼有其他職務,兼職分散了團幹部的精力,使團的工作大打折扣。基層團組織均沒有安排活動經費,要確保正常運轉都很困難。

三、是團幹部年齡普遍偏大,業務素質良莠不齊。從調研情況看,目前,社區共青團幹部年齡在25週歲以下的不到20%,26-30週歲的佔50%,31週歲以上的佔30%。團幹年齡偏大,對共青團工作往往缺乏激情,更缺乏創造性和開拓精神。與此同時,團幹受訓機會少,加上團幹自身學習不夠,導致了團幹部業務知識和工作水平參差不齊。調查表明,大多數基層團幹部要麼有熱情缺少經驗,要麼有經驗卻又缺乏熱情,二者不能有機統一,嚴重影響到基層團工作的開展。

四、是部分青年團員的團員意識和組織觀念談薄。主要表現在交納團費不積極,參加團的活動不踴躍,配帶團徽不自覺,團的知識不熟悉等方面。甚至有部分團員青年對於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的光榮感也在逐漸喪失。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的原因分析

我們認為,目前我社區共青團工作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有團組織內在的多方面的原因,更與整個社會大環境存在着密切的關係。調查表明,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從人的思想觀念來看,一些陳舊落後的觀念和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們的思想行為,成為當前制約我社區共青團工作發展的主要障礙。部分團幹部和青年思維比較狹隘,缺乏開拓創新意識,對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的領悟和接受能力不強,習慣於按過去的老辦法行事。

(二)就整個社會大環境而言,普遍存在對共青團工作認識淡化的趨勢。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存在對共青團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越來越淡化的現象,經濟組織重經濟效益輕思想教育,新型社會組織中團的觸角很難進入,農村團員青年的流動加快,這些都在客觀上增加了對團員的組織管理難度,弱化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制約了團組織服務社會、服務青年作用的發揮。

(三)由於目前相當一部分青年還停留在滿足温飽的層面上,部分青年娛樂活動也只停留在一些較低層次的活動項目上,對於一些青年公益性活動反映不夠強烈,參加積極性不高,缺乏艱苦奮鬥和幹事創業的鬥志,不利於社區青年工作的開展。

(四)從共青團自身建設的情況來看,團組織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能力不強。一方面,在應對內外環境變化上,當前,我們自身還沒有很有效的辦法,工作方法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團幹部對從事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認識不足,短期行為和形式主義嚴重,主動性不強,對於開展團的活動,應對團工作中的新問題,被動應付了事的多。這些,都制約了我社區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我社區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我社區共青團工作的現狀,我們認為,我們既要看到當前問題的嚴重性和新時期新形勢下做好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的艱鉅性和長期性,又要增強做好全社區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的信心,冷靜思考,沉着應對。為此我們建議:

1、積極探索基層團建和青年工作新途徑,延伸青年工作手臂。鑑於我社區當前團組織設置和工作的現狀,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展一些償試工作。進一步增強我社區青年凝聚力和戰鬥力,更好地發揮共青團“橋樑”和“紐帶”作用。

2、堅持以“黨建帶團建”,爭取上級領導重視和支持,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要做到黨組織建到哪裏,團的組織就要建到哪裏。

3、要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主動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把“黨號召我們做什麼,團員青年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自己能做什麼”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尋求突破口,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當前,團組織要掀起解放思想熱潮,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為動力,緊緊圍繞建設“社區特色夜市”這一目標,積極實施發展戰略,把構建和諧社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共青團的主戰場,自覺為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服務,為青年成長成才服務。4、加大對團員青年培訓的力度,破除制約共青團工作發展的思想觀念。要高度重視團員和團乾的培訓工作,特別是要藉助現有的教育活動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團員青年培訓活動。當前,特別是要積極推進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通過舉辦學習討論活動,努力營造一種有利於思想解放的氛圍,通過破除畏難心理、守舊心理、封閉心理等不良思想觀念,激發我縣青少年奮發有為精神狀態,增強追趕先進的鋭利鬥志,敢於突破常規,迎難而上,突破難題,勇於實踐,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共青團工作發展新局面。

5、要按照“重示範、強作用、求保障、創特色”的思路,努力構建社區共青團工作體系。一是要做到“三有”:“有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團工作機制,使團工作有章可循;“有保障”,就是使團乾的政治經濟待遇有保障,工作經費有保障,工作陣地有保障;“有特色”,就是重視團工作的品牌建設,因地制宜,真正形成特色工作新格局。二是要做到“三化”:在團的民主生活會、團員管理、團員發展等方面形成團的組織建設規範化;在思想教育、管理服務、青少年維權等方面形成團的作用發揮職能化;在團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團的工作經費、團的工作陣地等方面形成團的工作保障機制化。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3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商務部統計,20__年網絡零售額達到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國家郵政局統計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首要動力,同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台,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我國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

20__年5月7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__〕24號),被業界稱為“新二號文”。這是20__年以來,國家層面出台的又一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文件,旨在消除束縛電子商務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經濟新動力,打造“雙引擎”、實現“雙目標”。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台,而且電子商務正呈現與製造業、實體經濟深度、廣泛融合,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配置,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網絡零售佔比持續擴大

20__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4526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8869億元,增長33.0%;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657億元,增長42.9%,線上消費是線下消費增速的3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6%。

從增速來看,我國電子商務增速依然強勁,是GDP增速的近4倍。從市場結構來看,B2B仍然占主導地位,網絡零售佔比持續擴大,B2B服務商不斷尋求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從單純信息撮合向在線交易不斷演進。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温,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線。

(二)創造千萬就業機會

根據中國就業促進會20__年8月《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20__年底全國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帶動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3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網購帶來的物流快遞、營銷運營、培訓諮詢等服務業的間接就業人數,為緩解我國經濟下行面臨的就業難另闢蹊徑。

據國家郵政局公佈數據,20__年全國郵政業完成業務總量5070億元,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4020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穩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00萬。

二、行業熱點向縱深發展

(一)服務電商化

20__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極大地推動了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__年上半年,我國O2O市場規模達3049.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0%。隨着移動互聯網寬帶的普及,中國移動寬帶(3G/4G)用户累總數約7億户,同時各類APP在手機終端的廣泛安裝、二維碼掃碼應用的普及,讓O2O端口、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便捷,極大推進了吃、住、行及旅遊、娛樂等生活服務在線化。在送餐、家政、汽車服務、社區電商、房地產中介等領域成長起來如百度外賣、餓了麼、e代駕、e袋洗、愛鮮蜂、愛屋吉屋等一批企業。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今年以來房屋網、愛拼車、雲洗車、咚咚健身等眾多初創型O2O項目的夭折,其原因主要是本身業務前景和計劃的可行性不足,沒有形成自我造血的存活能力。

(二)電商國際化

20__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約2.5萬億元,增速30%,與中國對外貿易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跨境電子商務中,國際貿易主體的買賣雙方都可以公開、透明地獲取信息,同時貿易、通關、結匯、物流的便利化,優化了供應鏈,減少了交易環節和中間商,將中間商利潤讓利給消費者,實現“普惠外貿”,有助於全球價值鏈、貿易規則的重構。

今年3月,國務院批覆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佈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上線了“單一窗口”平台。上半年,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貨值,均實現超100倍增長,起到示範引領作用。5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同時,國家出台了一系列跨境電商政策,包括允許保税備貨為核心供應鏈基礎的備貨模式;“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報關手續等,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從規模到質量發展,海淘“灰關”到陽光化的轉型,跨境試點城市多點開花。

(三)電商農村化

20__年上半年,農村網購用户增速超40%,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20__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20__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全國範圍遴選200個示範縣進行綜合試點。每個縣獲得中央財政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主要定向用於建設完善縣、鄉、村級物流體系,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以及品牌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電商培訓等。

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啟動了電商下鄉的步伐。20__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以“千縣萬村”計劃為主體的農村戰略。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平台也推出了各自的農村電子商務計劃,“電商巨頭下鄉”已成潮流。截至20__年12月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已累計覆蓋全國28省,超250個縣佈局,建成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點超12000個。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農村淘寶合夥人、淘幫手(村淘合夥人的幫手)”、京東推出的“鄉村代理員”和順豐速運推出的內部創業計劃,未來將推動數十萬計的農村居民加入電子商務創業和就業大軍。

三、電子商務企業多元化發展

(一)B2B市場增速現負增長

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B2B電商服務商營收市場整體增速出現負增長。各主要服務商中,除阿里巴巴外,環球資源、焦點科技、慧聰網等在營收和淨利潤兩大指標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B2B企業相繼推出貸款融資、信用保障等措施以促進在線交易及增值服務的發展,但總體還處於探索期。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提供外貿綜合服務,包括通關、結匯、退税等基礎服務(政務服務)和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務(商務服務);同時,還提供信用保障服務。前者強調“服務”,通過規模化創造服務紅利;後者強調“信用”,通過大數據構建信用體系,逐步建立起大額外貿的跨境電商B2B平台。

(二)網絡零售市場轉型升級

20__年上半年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天貓排名第一、京東名列第二、蘇寧易購位於第三。位於4-10名的電商依次為:唯品會、國美在線、1號店、噹噹網、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易迅網。各電商紛紛開拓新業務如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消費金融、電商物流、智能硬件等,不斷最終加固自身“地盤”。網絡零售市場正在從“增量”增長向“提質”增長轉型升級。

(三)農產品電商寡頭競爭

農產品電商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兩超”是兩個超級網站,如阿里系網站、京東系網站,加起來佔市場份額的80%以上;“多強”是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我買網、本來生活等許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網站;“小眾”是指具有特色的網站,如社區001、天天果園、鮮碼頭、愛鮮峯、新疆“維吉達尼”、淘常州、芒果網等。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問題,仍然是制約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的瓶頸。

四、企業競爭點面結合

(一)促銷常態化

20__年,電商促銷活動風雲迭起,“三·八”婦女節、4·18、6·18、8·18等促銷不斷。而6·18是上半年的“大促銷”,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提早開啟6·18年中大促電商們拉長戰線在一定程度上彙集人氣,吸引用户的眼球,在短期內形成“聚力”,打響自己品牌的同時,增強用户黏性,為年終衝刺準備。同時,9月國家工商總局出台了《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對電商平台進行集中促銷包括促銷期限、方式和規則等進行了規定。

(二)併購整合活躍

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温,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8月,阿里巴巴283億元投資蘇寧,獲得蘇寧19.9%的股份,同時蘇寧將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的新發行股票,這個合作開闢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零售公司聯姻的先河。8月,京東也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通過聯合採購來強化供應鏈管理水平。10月,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溝通成立一家新公司,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

五、消費習慣繼續加速改變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__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其中,網絡購物用户規模達到3.74億人,較20__年底增加1249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3.5%,整體網購用户增速已經放緩。

(一)購物行為從PC向移動端遷移

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4G網絡環境的日漸優化,電商巨頭移動端的佈局,用户移動購物習慣逐漸成熟。截至20__年6月底,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8421億元,在總體網購規模中佔比超50%。與整體市場不同,我國手機網絡購物用户規模增長迅速,達到2.70億,半年度增長率為14.5%,手機購物市場用户規模增速是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4.1倍,手機網絡購物的使用比例為45.6%。

(二)人均年度網上消費近萬元

20__年上半年,平均每個網購用户在網上消費4302元,預計全年人均網購消費有望達到9000元,較20__年網購消費多支出增加近16%。

服裝鞋帽仍是用户網購的主要品類,其在線消費者佔整體網民的比例超75%。由於毛利高,重複購買率高,服裝品類一直是網絡零售主要利潤來源,吸引眾多電商積極投入拓展服裝品類市場。目前,服裝網絡零售市場正由拼價格,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

(三)服務類網上消費呈加速趨勢

機票/酒店在線預訂由於其便捷的用户體驗,以及企業的大力推廣贏得用户青睞。電影/演出票由於其在移動端即時購買、現場自助取票的便捷性和電影市場消費需求的釋放成為當前在線預訂的熱門品類。

(四)“雙11”彰顯巨大消費潛力

20__年天貓“雙11”當天交易額達912億元,同比增長59.7%,是20__年美國“黑色星期五”全美傳統商場交易額91億美元的1.57倍,並再次刷新世界最大購物日成交記錄。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峯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天貓有4萬多商家、3萬多品牌和600萬種商品參與,參與商家較20__年增長近50%。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峯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蘇寧、銀泰、北汽、首旅等千餘商家,超330個城市18萬家商場或門店,通過全渠道打通、用户管理、商品管理和服務、物流等方式共同參與“雙11”狂歡。推出實體店試穿,掃碼購買;家電最近門店配貨;大家電當日送、裝一體服務,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展。

六、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加快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

製造業方面,依託電子商務,推進網絡化製造和經營管理,加速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業務重組等向全球體系演進,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推動工業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商貿流通方面,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移動互聯網、地理位置服務、大數據、O2O等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將逐步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服務能力,加速“互聯網+流通”的轉型升級。

(二)電子商務激活新興服務業態

傳統企業加大利用電子商務優化採購、分銷體系,拓寬能源、化工、鋼鐵、藥品、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大力支持網絡租車、網上問診、社區服務等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進一步完善政策,清障搭台,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帶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三)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積極發起或參與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簡化境內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積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建立政府、企業、專家等各個層面的對話機制,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走出去。

經過整個行業和電商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電子商務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互聯網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行業新應用、新業態將繼續蓬勃興起,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將進一步融合創新,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同時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經濟前行的重要力量。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4

我縣是我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之一,全縣所有的鄉鎮場區都在六度設防區內。我縣境內有多條活動斷裂帶穿過,近十年來,我縣發生過數次4.0級以上地震,特別是11月26日發生了5.7級的中強破壞性地震,全縣因震災死亡5人,傷247人,受災人口29.3萬人,佔總人口的83.7%,倒房1077户6122間,學校受損131所,需維修加固衞生院3所,需重建衞生院7所,需維修加固“三院”9所,需重建“三院”12所,此外,還有供水、供電、通訊、橋樑、公路、水利、廣電網絡等公用建設工程設施也遭到嚴重破壞。全縣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近20億元。

一、抗震設防是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途徑

地震預報是世界性科學難題,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對破壞性地震的發震時間、地點、強度的預報現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成功的地震預報,可以不同程度的減少人員傷亡,而難以避免建築物的倒塌破壞和經濟損失。

我國是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縣也遭受過5.7級地震的襲擊。11.26地震中,建築物的破壞和倒塌是導致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查明地下結構及活斷層的位置,確定合理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抗震設防,提高建築物抗禦地震的能力,是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途徑之一。

震例表明,一次7級左右地震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般會導致幾十人死亡,在中等發達國家一般會導致幾百人的死亡,而在經濟落後、人口稠密的國家可能會導致近千人甚至幾千人的死亡,造成差異的直接原因是經濟發達國家更加重視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

為防禦與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順利進行,針對我國的地震形勢和災害現狀,黨和政府制定了“預防為主”的地震工作指導方針。

《防震減災法》對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明確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一般建設工程必須按照國家頒佈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產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並依據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範進行抗震設計,並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等,確立了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基本法律制度。

二、政府要高度重視建設工程抗震設防

防震減災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的有力保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和配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是“三個代表”和“以人為本”的充分體現,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是防震減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防震減災法》明確規定:“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範進行抗震設計,並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涉及地震、計劃、國土、建設等多個部門和選址、抗震設防要求的確定、抗震設計、施工等多個環節,需要各行業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和協作,共同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工作。

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防。不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工程,不得進行建設;不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現有建(構)築物及工程設施等,必須進行抗震加固;對具有地震危害性大,次生災害嚴重,而又不值得加固的建(構)築物及工程設施等,應拆除重建;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的工作,不得交付使用或進行產權轉讓。未經抗震設防或雖經抗震設防,但其所依據的設防烈度和設防標準與現行的設防烈度和設防標準不一致的;已經抗震設防,但因進行改造、加層、裝修、安裝更換設備或改變使用性質而可能導致抗震能力下降的;經過破壞性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所處自然條件發生變化,出現局部倒塌、裂縫或其它可能導致抗震能力嚴重受損的以上所有建設工程都必須進行抗震性能鑑定。通過採取抗震實施和技術,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通過抗震鑑定,確保建設工程的抗震性能。

三、積極推進農村民居抗震設防

農村地區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發展面臨嚴重的地震災害威脅。由於農村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防災減災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識,國家又未將農村地區的建房納入建設管理,大多數房屋未經正規設計、正規施工,村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設防的農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1.26地震中農村損失最為嚴重,倒塌房屋也最多。在災後重建中,我縣結合新農村建設啟動了農村抗震設防安居示範工程。這是一個起點,我們在以後要進一步加強地震安全農村居民建設信息技術網和技術培訓與諮詢服務網的建設,要加大對農村建房的抗震設防的管理,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提高農村的綜合防震減災能力。同時也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奠定基礎。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法監督管理

據地震部門提供的地震趨勢預測分析,我國未來幾年仍將處在地震活躍期,地震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搞好工程建設、城鄉建設的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是各級地震、建設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它直接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關係到社會穩定,責任重大,各級地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各有關部門決不能掉以輕心。

但是我縣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存在很多問題,如防震減災事業沒有納入規劃;管理不規範,抗震設防沒有真正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序,主要表現在政策界限不清,執法責任不明;建設市場管理混亂,缺乏應有的約束機制;建設單位負責人員安全意識差,震災防禦法制意識淡薄;工作重點不突出,缺乏必要的政府管理職能,使震災預防的重要工程性措施沒有得到真正落實。

為使我縣加強加快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保護九江縣廣大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必須將抗震設防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序,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規,依法將抗震設防納入政府行政審批。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地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保證我縣防震減災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我縣和諧社會,建設新九江實現新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5

為全面瞭解我縣建築房產企業經營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建築房產企業入庫統計工作,縣統計局組織專人對接縣住建、規劃、國土等部門,深入建築房產企業及項目建設一線開展專題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企業基本情況

(一)已納入統計名錄庫企業

1.建築企業。截至20__年9月(下同),我縣納入統計名錄庫的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1家、建築勞務企業1家,其中,二級資質的7家,三級資質的4家,20__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4億元,20__年前三季度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0.98億元。

2.房產開發企業。我縣納入統計名錄庫的資質以上房產開發企業19家(20__年新入庫4家),其中,二級資質的3家,三級資質的12家,暫定級4家,20__年完成投資25.7億元,20__年前三季度完成投資15.7億元。

(二)未納入統計名錄庫企業

1.建築企業。在我縣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未納入我縣統計名錄庫的建築企業有16家,其中本地4家,外地12家,據推算全年可實現產值約20億元。2.房產開發企業。在我縣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未納入我縣統計名錄庫的房產開發企業有12家,其中本地2家,外地12家,據統計已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5億元。

(三)退出統計名錄庫企業

因我縣2家建築企業、1家房產開發企業資質未年審,被省住建廳註銷資質等級證書先後退出統計名錄庫。

二、外來企業入庫制約因素

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統計單位劃分及具體處理辦法的通知》中第十條規定,外來法人單位下屬跨省的分支機構,並具備一定條件的,經與分支機構上級法人單位協商一致,並經國家統計局認可,可視同法人單位處理,納入生產經營地統計。為摸清我縣外來企業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今年4月,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結果表明若要具體實施還存在着一些制約因素。

(一)堅持本地註冊對外來企業沒有強制約束力。外來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只受業務範圍和項目規模約束,不受地理區域限制。住建部《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__〕92號)規定: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規範備案管理,不得排斥、限制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的准入條件,不得強制外地企業參加培訓或在當地成立子公司等。這對堅持本地註冊帶來了政策制約。

(二)堅持本地註冊導致企業資質受限。外來企業在註冊、入庫,需更名申報,這將與該企業在參與我縣招商、投標活動中使用的原名稱不符,且企業資質亦與項目招標要件不符,自動失去競標資格。

(三)堅持本地註冊影響後期監督管理。外來註冊企業具有流動性,工程竣工後若再無項目,則會轉向異地發展。若該企業破產或資質被註銷,其開發建設的項目一旦出現建設質量或配套設施問題,追責難以找到責任主體,可能會帶來諸多信訪矛盾和遺留問題。

(四)堅持本地註冊帶給外來企業管理成本增加。在建築房產開發市場競爭中,三級及以下資質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弱,外來企業因工程量少、不持續而不願註冊。即使走資質升級增項途徑,至少需要2至4年時間,且在註冊資本、經營業績、專業人才等方面要求更高,制約企業發展壯大。

(五)堅持本地註冊易受原註冊地干擾。按照統計制度,建築業產值和房產投資納入註冊地統計。在我縣的外地企業除建築業國税、房產開發企業所得税上繳註冊地外,其餘税費均上繳我縣。若外來企業在申請註冊,原註冊地出於地方保護角度,既會在承辦相關手續中設置障礙,也會通過約談當地企業等方式干擾企業在異地註冊。

三、企業發展現狀

(一)生機旺盛型。此類企業抓住了機遇,盤活了資源,通過升級增項不斷髮展壯大,制定了明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如新南國房產計劃3年內組建集團公司,5年內進入市五強,二十年內實現產值200億元,進入省20強;發響建司計劃在今年12月將資質升為總承包一級,力爭年產值2.5億元以上,上交税費900萬元以上。

(二)維持現狀型。此類企業受困於自身現狀,資質遲遲未能升級,佔有市場份額不多,實施項目規模不大,且依賴掛 靠項目,缺乏發展後勁,業績近幾年無大的提升。;三建司承建項目大多集中在區鄉,規模小,種類雜。

(三)轉向發展型。此類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主營業務活動的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和制約。市場前景不明朗,不樂觀,生產經營活動已開始向其他領域轉移。如明悦房產建龍熙國際酒店,經營活動開始向酒店服務業和社區物業管理轉移,以解決公司員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四)萎縮低迷型。此類企業一般是先有項目再相機成立,在經營完項目後便陷入困頓,無強力經費支撐,無人才技術保障,無後續項目實施,有日趨名存實亡的危險。如江州房產資質三級,工程技術人員僅3人,20__年無工程項目,市場生存力弱;高品房產在開發完伴山風景項目後,目前沒有新項目開發。

四、困難和問題

(一)資金壓力大,本地企業運轉困難。一是墊資情況普遍。建築市場急劇膨脹,使一些項目單位在工程發包時,將能否墊資作為考察企業實力和簽訂合同的重要條件,有些工程項目墊資高達90%,而政府BT項目多是全墊資;二是工程款項拖欠。項目在建時,企業難按工程進度收到相應資金,竣工後也被長期拖欠,使預期效益受損,即使再有項目也無力承接;三是企業融資困難。在國家對建築、房產開發業緊縮銀根的大環境下,企業貸款難、貸款貴,走民間融資途徑則利率更高;四是税費收取較高。除基本税費外,另有殘保金、工會經費、資源費等,大約佔到了資金總額的十分之一;五是銷售有價無市。房產開發項目竣工後,很長時間內供過於求,形成住房高空置率,造成資金回籠緩慢。這些問題纏繞交織,影響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和企業發展壯大。

(二)資質升級難,本地企業發展受限。一是缺乏人才支撐。企業資質等級越高,人才要求越嚴格,高級職稱人員、中級職稱、基本技術人員等有明確的數量限制和資歷限制,現實中符合條件的人才嚴重不足;二是缺乏業績支撐。企業以前礙於實力,做的業績較難符合要求,比如申報建築企業一級資質,必須提供近5年工作業績,且工程規模至少滿足“修建25層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等4項必備條件;三是缺乏資金支撐。不同等級有不同的註冊資金約束,比如申報房產開發一級資質,企業註冊註冊資本不低於5000萬元,實際情況讓人望而卻步;四是缺乏設備支撐。企業升級必須要具有與資質等級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原先的設備設施已然不夠,補充購置無形中會加大資金壓力。企業長期不能升級,發展停滯便不可避免。

(三)市場競爭烈,本地企業利潤薄弱。一是項目招標僧多粥少。隨着城鄉建設高速發展,外來企業越來越多,有的建立了項目部和分公司,同一個項目十數家企業競爭已屢見不鮮,“搶食”現象不僅比拼實力,更比拼忍耐,繼而引發殘酷的價格戰;二是承攬工程有心無力。我縣無一家一級、特級資質企業,承攬範圍受到限制,在重大項目的招投標中,與外來企業實力懸殊,幾乎沒什麼機會,只能被迫向鄉鎮發展,尋找剩餘機會,甚至有時依賴掛 靠項目支撐。一些外來企業中標後,將項目分解賣給本地企業做,既轉嫁了風險,又坐收差價之利;三是“三違”衝擊雪上加霜。集中表現在一些中小規模的項目,為追求“短平快”,常被髮包給無承攬資質的個體施工隊、服務隊。在暴利的誘惑驅使下,房產開發領域“三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銷售)現象突出,鄉鎮小產權房屢禁不止,嚴重衝擊着縣域房產市場;四是成本抬高無可奈何。一些建材業主壟斷建材市場,以種種理由惡意哄抬砂石、水利、鋼材等價格,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增加了生產經營成本,極大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

(四)預測預警弱,本地企業風險難料。一是宏觀政策預警弱。國家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必然會影響到建築房產的經營發展,而研究國家政策及投向一直是本地企業軟肋;二是安全評估預警弱。在競標選擇項目上,企業往往注重的是規模和效益,而忽略從項目與企業實際進行嚴格的安全評估,項目到手後勉為其難,以致安全風險難控、合同履行艱難,企業形象受損;三是融資投資預警弱。行業特點決定了建築、房產開發企業需要大量資金運轉,投入規模增速快,而企業承接項目更多依靠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資產負債率始終處於高位,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難以想象;四是市場前景預警弱。基於房價上漲預期,一些投機性購房營造繁榮假象,助推房產開發企業急功近利,不把握市場環境變化,不遵循經濟規律盲目上馬開發,導致銷售市場疲軟。

五、工作建議

(一)造血幫扶,*企業資金瓶頸。一是減少墊資比例。充分考慮企業的資本實力,政府性項目資金安排及渠道在原則範圍內適當減少企業墊資部分,為企業運轉留有餘地;二是及時支付工程款。財政撥款的工程項目支付進度款時,應多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簡化手續和撥款審批環節,按施工合同約定及時支付,減輕施工單位的壓力;三是解決融資難題。支持以建築材料、工程設備、在建工程和應收賬款等作為抵質押的反擔保形式,鼓勵金融機構從資金投入、信貸規模、貸款利率、擔保費率等方面扶持企業發展;四是適當降低費税。清理規範企業上繳費税種類,在營業税、項目建設保證金、安全生產保證金、工會經費、資源費等方面能減則減,儘可能減少企業上繳費税總額。

(二)轉型升級,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一是夯實人才隊伍。構建多渠道、多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充實緊缺崗位專業人才。對業績突出的優秀人員,破格評定技術資格;二是培育旗艦企業。有效整合本地資源,通過兼併或重組方式,培育一兩傢俱有較強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品牌企業,延伸產業上下兩端鏈條,穩妥推行諮詢、設計、採購、施工、管理、服務一體化;三是引導多元發展。鼓勵企業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堅持“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思路,承攬範圍向交通、水利、市政、安裝、環保、防水、綠化、消防等領域拓展,向“高、精、專”發展;四是實施優惠政策。對晉升資質、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承攬縣外工程項目或提供縣外建築勞務、優質工程獲獎、取得科技創新專利的企業,分別給予獎勵。企業購置設備設施,給予貸款貼息政策。

(三)依法整治,規範企業經營秩序。一是嚴格市場準入清出。堅決執行建築房產業有關規定,嚴格審查外來企業的資質等級及信用信譽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禁止進入。同時,強化已進入企業的監督管理,對有違規違法行為且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清出市場;二是加強招投標管理。嚴明招投標紀律,規範招投標程序,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完善綜合評標和合理低價評標辦法,提倡優質優價、優質優先,堅決遏制和打擊圍標串標、轉包、掛 靠和低於成本價報價等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實施項目兼顧平衡。當前建設固然離不開外來企業,但在吸引外來企業來平投資的同時,也要關注本地企業的經營發展,一些工程項目鼓勵可以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參與,使之既能通過適當的市場競爭從外來企業那裏汲取經驗,又不至於在劃分蛋糕時面對過於直接殘酷的競爭而餓死;四是強力整頓市場秩序。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建築、房產開發領域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銷售、無資質承包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嚴格整治建材市場,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人、事,發現一起曝光一起,從嚴從快從重處理。

(四)強化監測,增強企業御險能力。一是政府開展綜合監測預警。出台相應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經濟預警系統,深入研究建築、房產開發活動的波動及其規律。住建、規劃、房管、統計等部門要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合作,加強對全縣建築、房地開發市場各個環節進行跟蹤監測,根據掌握的信息,全面評估潛在風險,作出科學分析和預測預警;二是企業加強自身風險防範。防範法律風險,避免“合同陷阱”、“招投標陷阱”,及時維權;防範決策風險,重大的經營決策應經過企業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總經理要對本單位的經營風險負責;防範資金風險,嚴格控制成本,控制貸款和擔保規模,完善資金籌集管理;防範質量安全風險,大力開展標準化作業,實行質量安全全過程監督;防範市場前景風險,應適時研究分析宏觀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及目標任務,牢牢把握自身發展主動權。

(五)強化入庫,真實反映發展成果。住建、統計部門加強指導,凡符合條件的一律及時申報入庫,比如,具備條件的勞務企業等。可創造條件的實行企業主管單位負責制,比如,縣水電建築安裝工程公司、通興建築工程公司分別由縣電力集團、縣交運局負責完善相關手續重新入庫。同時,進一步夯實各在庫建築房產企業直報平台的統計基礎工作,確保“數出有據”。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6

一、基本現狀

通過調研我們瞭解到鎮今年小城鎮建設效果顯著。主要表現為:一是集鎮衞生環境顯著改善,“髒、亂、差”現象初步得到遏制。調查中,無論是路上的行人、商販還是集鎮街道兩邊的居民,都一致的認為的街道較先前乾淨、整潔。今年以來,街道居民積極響應鎮政府號召,配合政府及時拆除違章建築、廠篷,鎮容鎮貌煥然一新。二是城鎮管理進一步規範。先後建立和健全了《門前三包制度》、《環境衞生檢查評比制度》、《鎮“户外廣告”管理辦法》等一整套制度,對車輛亂停、攤點亂擺等突出問題進行長效管理。每條街道增設了垃圾池,成立城管中隊,定時清掃收集清運垃圾,保持鎮區內大街小巷全天候清潔衞生。三是居民環境衞生意識不斷增強。通過書寫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發放致居民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廣泛宣傳城鄉衞生同治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做法,全鎮掀起了城鄉衞生同治的高潮。

二、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中看,我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一)規劃滯後,跟不上發展需求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農村人口的逐步流入,房屋建設出現了任其自由發展,一派無序、雜亂、不協調、缺乏科學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規劃水平較低,缺乏城鎮體系規劃和詳細規劃,跟不上建設發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現就是建築房屋參差不齊,各自為陣,缺乏統一、協調。

(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配套性差

1目前集鎮市場規模過小

這是在調查中居民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由於目前的集鎮市場規模偏小,許多小商販便佔道經營、隨地擺攤、隨意搭建廠篷,由此成為集鎮環境衞生“髒、亂、差”的根源。街道兩邊的居民出於出行方便等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滿意一些商販在門前佔道經營,許多商販也飽受“髒、亂、差”之苦,迫切需要政府來來統一劃線。

2道路設施配套性差

(1)道路高低不平,等級低,路況差。

從鎮政府至集鎮十字路口地段,很多地方坑窪不平。

(2)綠化覆蓋率低,綠化樹不足,分佈零亂。

在我鎮城管中隊制定的《鎮區“綠化”管理辦法》中規定鎮區居民户新建房屋實行自主綠化,綠化的樹種必須一致,但綠化的樹種並未做統一規定,而且執行效果不明顯。

(3)電線杆新舊並立,參差不齊;裝備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路分佈無序。

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緩慢,使小城鎮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吸納社會資本、人才的能力較弱,直接影響了我鎮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對策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前期規劃

規劃是小城鎮建設的龍頭。規劃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小城鎮建設的層次和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視和尊重。與其它鄉鎮相比,我鎮在規劃設計上稍顯落後。當前,全國正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市委、縣委也非常重視小城鎮建設,應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依據本地條件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小城鎮戰略發展規劃,把規劃設計與城鄉同治結合起來,堅持以規劃引領發展,開拓小城鎮建設新局面。

(二)大力完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小城鎮工業生產、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小城鎮功能作用發揮的前提,也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的根本保證。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小城鎮基礎設施重點主要應做好以下建設工程: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農貿市場;硬化鎮區內的主街道;改造電線杆和裝備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路;完善排水、供水工程;依託新建中的文化樓,配套建設宣傳專欄、閲報欄,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樓建設成為一個服務民眾,擴大宣傳的輿論陣地。

(三)積極籌措建設資金

資金問題是小城鎮建設的難點和關鍵,也是制約小城鎮發展的瓶頸。因此,必須創新小城鎮建設資金籌措的渠道和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堅持“以地生財,以財建鎮”的'思路,充分利用級差地租,通過對土地使用權的拍賣、出讓、轉讓和出租,籌措建設資金。要加大改革力度,將準經營性和純經營性的基礎設施推向市場。要放寬市場準入制度,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或參與建設鎮的公用設施,如農貿市場、醫院、學校等。要鼓勵能人大户以參加某項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成立公司,負責籌措資金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或項目承包,並對建成後的基礎設施進行管理、維護和收費。同時,還要積極探索項目融資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外商、外資到投資建設,逐步形成“市場主導,多方投資”的新格局。總之,就是要擺脱單純依靠財政的被動局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鎮建設投資體系,緩解小城鎮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7

海淀區文物資料狀況海淀區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區,文物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級別之高以及其獨有的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是引人注目的,海淀區的文物保護工作在維護古都風貌、促進首都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對我區的經濟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也正在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首都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舊城改造工作、旅遊開發工作等同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矛盾。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好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文物工作面臨的一大課題。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做好這項工作,是我們文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深入認識我區文物資源的狀況,研究新形勢下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工作的思路及對策,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本課題組對我區文物資源的狀況及保護利用的情況進行了細緻而周密的調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文物資源的底數,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報告。

一、文物資源的分佈及特點

我區文物資源豐富、分佈集中、特色鮮明。根據調查,全區現有各類文物古蹟262項,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8項,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4項,文物暫保單位24項,歷史文化保護街區1項,地下文物埋藏區3項。

(一)地上文物的分佈及特點

我區文物數量多,分佈廣,但仍呈現出相對集中分佈的特點,主要分佈在以“三線一街區”為代表的四個區域。

1.長河沿線(從頤和園至高梁橋,幷包括長春橋至玉淵潭的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沿線)。長河是一條對北京城的形成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古河道。從曹魏時期直至遼金,即已對灌溉及北京城的供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水利學家郭守敬為提高大運河上游水位以利漕運,對以長河、西湖(今昆明湖)為主的西郊水系進行了大規模整治,客觀上為明清時代西郊的園林開發創造了條件。如今北京城內的中南 海、北海、什剎海以及故宮筒子河的水,都是通過長河輸送的。特別是到了清代,“三山五園”建成後,長河成了清代帝王西上頤和園的水路,因此,數百年來,長河兩岸寺廟園林薈萃,人文景觀不斷,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從西直門外的高梁橋至頤和園,兩岸文物景點如顆顆明珠點綴長河,的有高梁橋、廣通寺、極樂寺、樂善園(今動物園,屬西城區)、五塔寺、大慧寺、白石橋(1997年拆除)、紫竹院行宮、延慶寺、廣源閘與龍王廟、萬壽寺、麥鍾橋遺址、立馬關帝廟、西頂廟、金河堤碑、頤和園等。在昆玉河南段,有釣魚台與養源齋、摩訶庵、慈壽寺塔、恩濟莊太監墓地等。

2.香山路沿線(從頤和園至香山公園的道路沿線)從頤和園經玉泉山至香山靜宜園,也是一條重要的古道,是皇帝及王公貴族們出遊的必經之路。因而,沿途亦保留了大量文物古蹟,有遺光寺山門、玉泉山(靜明園)、金山寶藏寺、景泰陵、普庵塔、妙雲寺(石居)、卧佛寺、櫻桃溝周家花園、團城演武廳、清代碉樓、碧雲寺等。在這條線兩側,還大量分佈着明代妃子墳、清代王墳以及近現代名人墓葬等。

3.西山山麓沿線(南接石景山八大處、北至鳳凰嶺的西山山麓沿線)。“天下名山僧佔多”,西山一帶的寺廟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南接石景山境內的八大處,北到鳳凰嶺一帶,沿山一線分佈着以寺廟為主的眾多文物古蹟。明人王廷相詩云“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內臣作”,可見,歷的西山寺廟更是繁多。特別是在山後陽台山、鳳凰嶺地區,佛道寺觀林立,碑碣石刻遍佈。如山前有海淀區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兜率宮,清代改建的十方普覺寺(卧佛寺),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的無樑殿旭華之閣,寺廟園林碧雲寺,以及法海寺、晏公祠等,山後有黑龍潭龍王廟、大覺寺、普照寺、蓮花寺、秀峯寺、響塘廟、金仙庵、妙峯山香道及遺址、黃普院、魏太和造像、龍泉寺、上方寺等以及大量田野石刻更是星羅棋佈。

4.頤和園至圓明園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這一街區,西接香山路,東連海淀鎮,集中了北京西郊最的古典皇家園林,因其背臨西山,南近京城,水源豐沛,因而,明清以來,成為的皇家園林區,有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萬園之園”圓明園(現為遺址公園),以及清華園及近春園遺址(今為工廳及清華大學早期建築等)、淑春園遺址等(今為燕京大學未名湖區)、暢春園遺址(現存恩佑寺山門、恩慕寺山門)、蔚秀園遺址、鳴鶴園遺址、朗潤園、承澤園、吳家花園、達園等眾多園林文物。

海淀區的文物分佈呈現出上述特點,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首先,海淀鎮的歷史悠久,其聚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隨着北京城的發展,海淀鎮也從古薊城通往居庸關大道途中的一個重要村落,發展成為北京城西郊最重要的文化古鎮。金代定都北京之後,西郊園林得到初步開發,“燕京八景”海淀即佔其三,金章宗“西山八院”雖多已不存,但大多在海淀境內也是無疑的。元時,水利學家郭守敬為提高大運河上游水位“以利漕運”,對以長河、西湖(今昆明湖)為主的西郊水系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整治,客觀上為明清時代西郊的園林開發創造了條件。到了明代,海淀鎮已是園林薈萃之地,白石橋北的萬駙馬白石莊,號稱“近郊園亭為第一”,武清侯李偉的清華園,米萬鐘的勺園各具秀色。清代經康熙、雍正、乾隆數代經營,在西郊興起了造園高 潮,特別是乾隆年間對西山諸泉的再次大規模開發,把西郊的園林建設推向鼎盛,形成了的“三山五園”(即萬壽山、玉泉山、香山、暢春園、清漪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由於皇帝在京的大部分時間居住在西郊御園,因而王公大臣和官府機構雲集海淀,紛紛在此建造私家宅園,海淀鎮空前繁華,商號多達100多家。雖因清末英法聯軍焚燬及民國戰亂破壞,但時至今日,海淀鎮及其附近,仍保留了大量皇家園林、私家宅園及遺址。而以頤和園為中心的“三山五園”,則成為聯結海淀文物分佈主要脈絡上的紐帶,使“三線一街區”緊密相連,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是海淀區文物資源的主要載體和基本格局,是承載着海淀區厚重歷史文化的“文脈”。園林和寺廟是這一“文脈”中的靈魂,是海淀區文物中最重要、也是特色的部分。

海淀區的園林和寺廟,不僅數量多,分佈廣,還有着自己鮮明的特色。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的環境藝術和建築藝術,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圓明園遺址雖失去了昔日“萬園之園”的輝煌,但卻成了近代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香山靜宜園在新的時代又成了盛世名園。皇家園林之外,海淀鎮的樂家花園、李蓮英宅院、薩利宅院以及附近的達園、承澤園、朗潤園、吳家花園等王公邸園、私家宅園也都各具特色,它們與皇家園林一起,形成了蔚為大觀的海淀古典園林體系。寺廟建築中,也有很多的文物珍品,大鐘寺的明代永樂大鐘,有“鐘王”之稱,堪稱稀世之寶;大慧寺的明代彩塑二十八諸天像,藝術價值極高;真覺寺的金剛寶座,為全國現存藝術價值的金剛寶座塔;卧佛寺內的元代銅卧佛,重達50萬斤,為元代銅鑄藝術精品。很多寺廟和園林還呈現出相互交融的特點,形成獨特的寺廟園林景觀。如萬壽寺、碧雲寺、大覺寺等。海淀區寺廟的另一特色是太監廟宇眾多,或為太監所建,或為太監出宮後棲身之所,如大慧寺、摩訶庵、碧雲寺、西禪寺、晏公祠、響塘廟、秀峯寺等。

(二)地下文物的分佈及特點

海淀區有着豐富的地下文物資源,且脈絡清晰。目前,能夠確定的較大的古文化遺址不多,史前聚落遺址尚未發現,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現,特別是北京大學、上莊——馬房一帶有較多遺存,多分佈在近代自然村落附近。漢代聚落遺址多分佈於古道沿線,如萬壽寺西側、萬泉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地都有發現。古墓中,戰國時期的甕棺墓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墓葬,主要分佈在羊坊店至永定路一帶。漢代墓葬分佈廣泛,且多以墓羣為主,南至復興路沿線,北到蘇家坨一帶,中部從萬泉莊到海淀鎮再向東北至清華大學、上地、清河一帶,都是漢代墓葬較為集中的分佈地區,其中僅上地就出土漢墓千餘座。晉唐時期墓以八里莊一帶、高粱河沿岸分佈較多。遼金時代的墓葬以羊坊店、海淀鎮、清河以及沿西山山麓台地分佈較為集中。元代墓葬以山前地區分佈較多,的頤和園耶律楚材家族墓地,尤其是耶律鑄墓出土有大批精美的文物。明清時代墓葬數量更是眾多,幾乎到處都有分佈,其中皇室墓葬、王公貴族墓以及太監墓構成了海淀區墓葬的重要特色,明代的金山墓區是十三陵外的皇家墓區,葬有很多夭殤的皇子、公主以及妃嬪,的景泰帝陵亦在這裏。明代太監墓有的規模宏大可比王陵,如高時明太監墓(大工墓),較大的墓區在八里莊、魏公村一帶。清代西山山麓有很多王墳,如七王墳、九王墳、瑞王墳、禮王墳等。清代太監墓規模遠不如明代,多以墓園形式存在,有恩濟莊、皂君廟、四槐居等10餘處墓園,大太監李蓮英墓即位於恩濟莊。民國以來,西郊眾多的名人墓葬構成了海淀區另一特有的文化景觀,萬安公墓中分佈最為集中,有語言學家王力墓、哲學家馮友蘭墓、史學家商鴻逵墓、八卦掌名家董海川墓、名醫肖龍友墓、國畫名家劉繼卣墓等。在西山腳下,還分佈着佟麟閣墓、孫傳芳墓、王錫彤墓、梁啟超家族墓、熊希齡墓、梅蘭芳墓、馬連良墓、劉半農墓、劉天華墓等。在我區地下文物相對集中分佈的地區,市政府分別公佈了恩濟莊、金山、禮王墳等三處地下文物埋藏區。

地下出土文物是海淀區地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歷年來的考古發掘、配合基本建設工程清理等工作收集有各類出土文物6000餘件,主要有金銀器、玉器、陶瓷器、銅器及墓誌等以及各類石刻文物,其中尤以金銀器、玉器、瓷器為珍貴,這些珍貴的文物,限於條件,尚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但卻是一項巨大的潛在資料,隨着文物事業的不斷髮展,隨着條件的改善,終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狀況

解放後,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區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還是取得了很大成績的,從以下一些統計數可見一斑: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從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的僅10處(全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發展到現在的80處,包括全國重點、市、區三級保護單位,特別是1999年區政府公佈了第二批18項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24項暫保單位後,使得全區文物保護單位類別齊全,特色鮮明。

1.依法管理方面。文物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逐步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且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管理體系,1999年元月1日,區政府公佈了《海淀區文物保護管理規定》,這是我區第一個文物保護方面的行政措施,在全市各區縣中也是第一個,使全區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2.文物修繕方面。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單一投資修繕逐步發展成為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歷年來,通過政府投資和管理使用單位通過各種辦法自籌資金(包括吸引各種社會投資),已使45項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維修,投入維修資金1億6千多萬元,使一大批文物古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3.開發利用方面。在全部80項文物保護單位中,對社會開放的已達40項,其中屬管理開放的有29項,突出的有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年客流量達1200多萬人次,年收入超億元,自然開放的有11項,如元大都土城遺址,已經成為良好的城市綠化景觀。利用文物保護單位建成並對社會開放的博物館9個,其中利用大鐘寺建成的古鐘博物館,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古鐘文化,利用五塔寺建成的石刻藝術博物館,成為展示和研究石刻藝術的殿堂,利用昔日皇家行宮萬壽寺建成的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古代藝術珍品。山後陽台山、鳳凰嶺兩景區,以豐富的文物古蹟為依託,使旅遊業的發展初具規模。其他還有市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個,國恥紀念地2個。考古工作從無到有,現在擁有6000餘件各類館藏文物。

三、保護利用的基本思路

我區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地帶,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開發建設工作的迅速開展,正確處理好文物保護、開發利用和園區建設的關係,已經成為我區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北京市的文物大區,我區不能僅僅依靠文物的數量説話,更要在質量上確立我們的優勢,也就是要在管理水平上,在開發利用上取得突出成績。因此,我區將繼續加大保護管理力度,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不斷開創文物事業的新局面。

1.抓住機遇,迎難而上

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既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同時給我們的文物保護、開發利用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朱善璐書記在區委xx屆二次全會上指出:“園區建設不是單項工程建設,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綜合系統工程,是集科技、教育、文化、產業發展等於一體的工程,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配套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一項大工程。因此,需要方方面面協調推進,缺一不可。”文物工作必然也是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園區的建設必然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園區建設過程中政府必然要加大各項事業的資金投入力度,對文物事業都將是直接或間接的有利因素;城市建設和危舊房改造,會創造多種形式保護和利用文物的有利條件;園區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將進一步增強全民文物保護的意識。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做好我區的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工作。

2.保護好文物是建設新海淀的必然要求

保護、開發利用好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是創建中關村科技園區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護北京這一文化古都以及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的總體要求。建設新海淀,要緊緊依託海淀區的區情,要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要創造有別於其他地區的鮮明特色。豐富的文物古蹟,就是我區區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區的一大特色,保護好文物,就是保護了海淀作為文化區的鮮明特徵,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相互映襯,將會極大地提高中關村科技園區在國際國內的良好形象。

3.開發利用文物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合理開發利用好文物資源,將進一步促進我區的經濟發展,如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龍頭,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而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正是發展旅遊業的最重要的依託,是旅遊業的基礎和靈魂,保護和利用好文物資源是我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4.充分挖掘文物資源的教育功能

開發利用文物,不能只着眼於其經濟效益,更要注重其潛移默化的文化滲透功能,注重其獨特的社會教育功能。隨着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對人的素質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面對的將是學習化的社會,而在學習化的社會中,文物因傳播知識、陶冶情操以及給人以審美的愉悦、藝術的享受等方面的功能,其充當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源,是連接羣眾與歷史文化的橋樑,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區眾多的革命文物,如雙清別墅、李大釗烈士陵園、三·一八烈士公墓、辛亥灤州起義紀念塔、“保衞華北”石刻等,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的實物教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要特別注重發揮文物資源的社會效益,為我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四、對策與建議

1.切實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建立文物保護新體制

1997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文物工作“五納入”,即把文物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市政府在1996年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文物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了“五納入”的要求。我們認為,“五納入”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物保護新體制的核心內容,是做好新時期文物工作的重要保證,只有切實落實“五納入”,才能明確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職責,才能充分體現政府的管理職能,才能使文物工作得到切實加強。因此,我區應積極、認真地貫徹落實“五納入”,制定並實施具體措施和方案,以進一步搞好我區的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

2.加強宣傳和研究工作,提高認識,促進全民文物保護

北京是全國的首善之區,海淀又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區,其豐富的文物資源,是海淀作為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特徵,因而,我區的文物宣傳,要立足高遠,從大的文化角度把握,把我區的文物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文物宣傳工作要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思想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觀念,頤和園、香山公園等開發較早的文物旅遊景點,雖不是區屬單位,但依然是我區的文物資源,其旅遊業的發展,必定能帶動周圍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對這一類極為重要的文物,無論其歸屬是哪裏,理所當然仍應是我們宣傳工作的重點。山後地區豐富的文物點,更應藉助陽台山、鳳凰嶺的旅遊開發廣為宣傳。要充分利用文物工作的獨特優勢,藉助各種媒體宣傳文物工作的重要意義,擴大文物事業的社會影響。讓文物走近人民,讓人民瞭解文物、熱愛文物,促進全民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

要積極開展地域文化研究,挖掘我區文物資源的豐富內涵。我區豐富的文物資源,具有鮮明的特色,然而,在同某些區縣的相比中,我區地域文化的研究開展得顯然不夠,如宣武區對“宣南文化”的發掘和弘揚,東、西城對“衚衕文化”、“四合院”的開發和宣傳都做得有聲有色。其實,“西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厚,其中又可分出眾多專題,如寺廟文化、園林文化、太監文化、以妙峯山進香道為載體的西山民俗文化等,都需要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推動’西山文化”的深入研究,推動海淀地域文化的大力弘揚。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籌集文物保護資金

資金投入是文物工作的老問題,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好壞,同資金投入程度關係極大,我們認為,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特別是對於文物修繕工作來説,各級政府的投入是主要渠道,畢竟,大多數文物只是潛在的資源,還面臨着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而保護文物,保護好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政府責無旁貸,因而,要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各級政府還要不斷加大投入。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僅僅依靠國家撥款來從事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用好、管好財政撥款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文物資源的優勢,不斷探索對文物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新途徑。要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不出賣文物的前提下,從社會、企業、個人多方面引進、籌集文物保護資金,適當時候可以建立文物保護基金及相應的基金會,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採取捐資、集資、募捐等辦法,鼓勵各種社會資金修繕保護文物,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事業。只要符合“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就鼓勵其對文物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特別是有些具備了開放條件的文物保護單位,更要在把“死文物”變成“活文物”上想點辦法,利用文物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此,必將有利於文物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

4.加強文物搶救維修和保護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各項建設工程的開展,未來幾年,我區基本建設工程同文物保護之間的衝突勢必進一步加劇。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地下出土文物的搶救性發掘工作,把地下出土文物的流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建設、規劃部門要同文物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協調,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要有文物部門的參與,儘可能在工程開工前進行前期考古勘探。特別是清河、永豐、上莊一帶,為古代京城通往居庸關的必經之處,地下古文化遺址及墓葬較多,隨着北部地區開發建設,特別是永豐科技園建設步伐的加快,要特別注意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進行搶救性發掘。

利用市政府3年內投資3.3億對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搶險修繕的大好機遇,制定我區的文物修繕規劃和具體方案,積極爭取資金,並由區財政投入配套資金,對我區有險情的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修繕。同時,對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保護,也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5.建設海淀博物館,發揮館藏文物的作用

我區地下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多年來收集了各類文物6000餘件,使我區的館藏文物從無到有,並逐步形成了年代序列較為清楚、文物類別比較豐富的特色,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文物極為珍貴。部分珍貴文物在1994年曾赴日本東京練馬區進行展出,引起轟動,成為我區與練馬區友好往來的使者,為展示我區的文化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多年來,我區的館藏文物,因庫房簡陋狹小,一直缺少良好的保管條件,無法進行分類存放、也無法進行整理研究,不具備陳列、展示的場所和條件。因此,為了妥善保護和充分利用好我區珍貴的館藏文物,也為了宣傳和研究我區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建設一座高水平的區屬博物館是非常必要的。

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北京市登記註冊的各類博物館總數目前已超過100座,其中絕大多數屬北京市文物局、中央各單位及其他市屬部門,以各種專題類博物館為主,門類較為齊全,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外地博物館的考察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博物館在當地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如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作為一個地區級的博物館,無論其設計思想、陳列內容還是管理水平都已堪稱一流,已經成了四川省的一個文化精品工程。北京市各區縣大多也建起或正在建設自己的博物館,而從我區來看,館藏文物已具備建設一座較高水平的博物館的基本條件,博物館的建成,將使我區擁有一個展示我區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成為我區宣傳近現代革命史和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場所,有助於提高科技園區的文化形象,也將成為展示我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因而,從各方面來看,我區都迫切需要建設一座區屬博物館。

位於中關村科技園區核心區的海淀鎮地區,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保存有很多有價值的古代建築,其中位於彩和坊24號的李蓮英宅院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小宅園,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可考慮在此建設博物館,融入中關村西區的環境建設中,既保護利用了古建築,又能發揮文物藏品的展示功能,宣傳、弘揚海淀悠久的歷史文化,必將極大地促進我區文化事業的發展。

6.以點帶面,加強重要歷史地段保護,促進人文環境風貌的改善

以“三線一街區”為代表的海淀文物分佈區,集中展示了海淀區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這些重要的歷史地段,迫切需要制定科學的保護規劃,以保護其特有的人文環境風貌,在這些地段進行工程建設,建築體量和高度應進行嚴格控制。文物保護的實踐證明,將一些確有保護意義的歷史地段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加以保護,是保持城市發展的歷史延續屬性和文化特色,展示歷史文化名城傳統風貌的現實可行的做法,北京市東城、西城等老城區的保護工作在這方面已經先走一步。我區的文物保護工作,應在切實保護好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上,滲透到文物古蹟相對集中,歷史人文環境風貌較有特色的地區,由點及面,對一些重要歷史地段進行重點保護。頤和園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周圍的環境風貌更應悉心愛護,避免興建高層建築導致其景觀遭到破壞,頤和園至圓明園街區已經公佈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在此範圍內的建築更必須遵守有關規定,以保護皇家園林的獨特風貌以及燕園、清華園近代建築羣的良好景觀。長河沿線和以陽台山、鳳凰嶺為中心的山後地區,應成為我區歷史地段保護的重點。長河應該保持其水系的自然風貌,河道要順其自然,不要做大的裁彎取直,沿岸大量文物古蹟、遺址和舊時風貌應保留,以保護這一地區的人文景觀和環境風貌。陽台山和鳳凰嶺地區在行政區劃上分屬聶各莊和北安河兩鄉,但在文物分佈上是一片相對集中的地區,這裏有着豐富的文物資源,更兼自然風光秀麗,因此,在旅遊開發與建設中,要特別重視對其歷史文化景觀的保護,並儘可能將其申報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使人們能夠在現代生活中也能夠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鮮明特色。

7.利用多種方式開發文物資源,促進文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遍佈我區城鄉的數百處文物古蹟,可開發利用的人文景觀還是很多的。以前,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下重保護輕開發利用思想的影響,一些領導和羣眾對文物保護的認識有着一定的侷限性,認為給文物保護進行投資是揹包袱,是把錢扔進無底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北京市來説,文物旅遊已經成為北京市旅遊業的重要支柱。在海淀區,開發利用較早的頤和園、靜宜園、圓明園等文物景點都已成了的旅遊勝地,其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由此而帶動起來的服務業的興盛是有目共睹的。可喜的是,我們現在已逐步認識到文物古蹟的獨特魅力和巨大文化內涵,認識到合理利用文物資源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好文物,就延續了文物的壽命,也就使文物資源得到了更長久、更充分地利用,這也是我區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隨着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我區的文物開發和利用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從目前我區文物的現狀及開發的可行性來看,我們認為,我區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項目的開發利用工作:

(1)開發大慧寺。大慧寺位於我區鋼鐵研究總院內,臨近中關村大街中段,交通便利,因地處機關大院內部,長期以來未能對社會開放。50年代即已定為北京市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其明代建築、雕塑、壁畫三大藝術珍品極為珍貴,尤其是28尊明代彩繪泥塑諸天像,在北京地區,極具開發利用價值。以大慧寺開發為突破口,以開發促保護,力爭利用3年時間,恢復大慧寺山門、天王殿、彌勒殿及東西配殿等原有建築格局,並將其建成古代雕塑博物館,成為對廣大市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陣地和遊覽休閒的場所,成為中關村大街沿線一處亮麗的文化設施,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相互交融,相映生輝,以提高中關村大街的文化品味,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開放利用的目的,以此帶動全區文物工作再上新水平。

(2)收回摩訶庵。摩訶庵為明代京西名剎,嘉靖二十五年(1546)建成,大雄寶殿內繪有明代壁畫,東院金剛殿內的32體金剛經刻石極為珍貴,現寺院建築格局完整,四隅有碉樓,這種格局在寺廟建築中極為少見,寺原為明嘉靖朝太監趙政家廟,趙政之墓亦在寺內,墓規模宏大,墓道很長,形制特殊,60年代挖防空洞時,對該墓進行了發掘,現地宮中仍存有精美石雕。現為八里莊國小管理使用,由於文物保護管理的要求,使八里莊國小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因此,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八里莊國小遷出摩訶庵,既有利於學校的發展,又保護了我區一處珍貴的文物古蹟,同時為對其進行進一步開發利用騰出了較大的空間。計劃對大殿及配殿修繕加固,山門及四隅碉樓大修,恢復部分配殿,並修繕趙政墓地宮,收歸文物部門,建成專題類博物館對外開放。

(3)請回北魏石佛。魏太和造像(俗稱北魏石佛)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石造像,也是鳳凰嶺風景區最的人文景觀,自1998年被盜又被追回後,現存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該地區的旅遊開發,仍應以魏太和造像為中心,搞好北魏石佛石刻園的建設,爭取早日請回北魏石佛,並逐步修繕龍泉寺、上方寺元代磚塔、關帝廟、金仙庵等文物景點,以此帶動陽台山、鳳凰嶺地區的旅遊開發工作,同時制定該地區文物保護的整體規劃,加強旅遊、規劃部門同文物部門的協調,特別要注重對該地區文物環境風貌的保護,避免破壞性開發。目前來看,陽台山和鳳凰嶺的旅遊開發都儘可能地利用了本地區的文物資源,但其文化內涵的深度開發顯然還是不夠的,如妙峯山香道的民俗文化還有待進一步挖掘,要在考古發掘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適當恢復幾處茶棚,豐富景區景點內容,同時積極申報該地區為歷史文化保護區,以達到依法保護其人文環境風貌的目的,促進文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8

鄉鎮民政辦身處民政工作的第一線,是整個民政工作的前沿。鄉鎮民政辦直接面對每個羣眾,民政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任務都要靠他們去貫徹執行。特別是隨着形勢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民政工作涉及的社會面越來越寬,內容越來越豐富,鄉鎮民政工作所擔負的任務越來越重,鄉鎮民政辦工作績效,直接影響民政職能的履行,事關社會的穩定。目前,鄉鎮民政工作基礎薄弱問題仍很突出,必須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強鄉鎮民政工作基礎,確保各項民政工作在基層得到有效實施。

一、鄉鎮民政工作的現狀

我縣總面積3131平方公里,總人口54萬人,共有各類民政保障對象41900餘人。XX年下撥到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類民政資金3000多萬元。按照民政部1995年下發的《關於加強基層民政組織建設的通知》,我縣49個鄉鎮(場)都設立了民政辦公室,配備了民政專幹。XX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撤併為31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共設立基層民政辦34個,配備民政專幹34名(政府幹部兼職)。近年來,民政專幹在認真履行職責,狠抓各項民政工作在基層的落實,積極化解社會矛盾,為維護基層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鄉鎮民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鄉鎮民政工作力量不強。我縣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都只配一名民政專幹,而我縣共有各類民政保障對象 41900餘人,平均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有1230餘人,也就是説每個民政專幹要管1230名民政對象的事。其中裏耶鎮民政對象最多,共有1418人,其中烏鴉鄉最少也有261人。按照民政有關政策,這些對象每年都要到户調查審核一次,一個民政專幹根本忙不過來,而且大部分民政專幹要駐點包村,完成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帽子”工作,工作量相當大,導致部分鄉鎮民政專幹不知道有多少民政對象,也不知是哪些人,基層民政工作粗放。

(二)鄉鎮民政幹部有為無位。鄉鎮民政工作線長面廣、任務繁重、政策性強,每一項工作都關係到基層羣眾,特別是困難羣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近年來,各鄉鎮民政專幹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確保了各項工作的落實,有力的保障了民政對象的切身利益。但就其工作地位而言,鄉鎮領導對民政工作不夠重視。鄉鎮黨委、政府領導認為與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工作相比,民政工作只是軟任務,無關大局,被作為“搭頭”,我縣34名鄉鎮(街道)民政專幹大部分是不在職的老同志和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兼任,分管民政的領導不是“黨政”主要領導,都是由副書記或副鎮(鄉)長分管,在目前鄉鎮權力相對集中的情況下,分管民政的領導有位無權,民政辦人員在鄉鎮安排工作開展、經費開支又無自主權,導致民政工作難以落實。

(三)鄉鎮民政工作無經費保障。我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老、少、邊、山、窮”地區,鄉鎮級財政十分困難,鄉鎮(街道)沒有專門的民政工作經費,民政工作又是實打實的工作,走村入户路途很遠,大部分時間在翻山越嶺,業務經費的不足給工作帶來不便。目前各鄉鎮基本沒有專門的救災車,救災設備和物資難以保障。還有民政專幹進城辦事和下村走訪都需要費用,由於沒有經費,民政專幹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民政專幹也就是應付交差,導致各項民政工作很難得到落實。

(四)鄉鎮民政幹部更替頻繁,穩定性差。從調查中發現,我縣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連續做了3年的民政幹部目前只有幾個鄉鎮。其它鄉鎮的民政幹部可以説“走馬燈式”的換人,一年一個新面孔,甚至有的一年幾個新面孔。究其原因,一是鄉鎮主要領導對民政工作不重視,隨意指派民政幹部;二是鄉鎮主要領導更替頻繁,造成了連鎖反應。三是縣級民政部門對民政專幹的確立上沒有自主權。

(五)鄉鎮民政幹部隊伍素質普遍不高。我縣34名鄉鎮民政專幹都不是專業“出生”,沒有一人是學民政專業的,沒有接受過專業知識培訓,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其中大專以上18人,中專以上13人,國中文化3人。而且年齡偏大,34名民政專幹平均年齡42歲,其中年齡最大的有53歲。鄉鎮民政專幹絕大多數是隨意指派,相當一部分鄉鎮民政專幹不懂業務,不懂民政相關的政策法規,甚至不瞭解民政工作對象是哪些,對自己的服務對象不熟悉,民政資金到帳後,不知怎麼發、發多少,給上級業務部門上報的情況和數據也是過估,基層民政工作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加強鄉鎮民政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民政工作以民為本,其工作宗旨是“上為黨政分憂,下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部分。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民政工作,基層民政工作的好和差,領導重視與否是關鍵,上級黨委、政府應從制度、政策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對鄉鎮加強基層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規定,並督促落實,把鄉鎮民政工作納入鄉鎮工作目標,類同計劃生育和綜合治理工作。

(二)理順民政幹部的管理體制。鄉鎮民政幹部直接由縣級民政局管理,每個鄉鎮設立民政工作站,每個工作站至少配備2名工作人員,大的鄉鎮配備3-4名工作人員,民政工作站參照基層財政所管理落實編制。

(三)增強民政幹部的穩定性。在選配鄉鎮民政幹部時,既要考慮選配懂業務、有農村工作經驗、責任心強的幹部,又要考慮民政幹部的工作時限,鄉鎮民政幹部至少要連續工作3年以上。另外,對連續工作3年以上的比較優秀民政幹部,而且工作業績比較突出的,組織上應考慮解決政治待遇。

(四)加大民政幹部的教育培訓。民政部門和鄉鎮要加大對基層民政專幹的教育和培訓力度,特別是業務知識的培訓,對鄉鎮民政工作加大督查,對工作責任心強、工作落實得好的民政專幹給予適當的獎勵。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9

由於家庭教育的缺位和親情的缺失,很多留守兒童表現出生命意識薄弱,不懂得生命的珍貴,漠視生命,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有的甚至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至20__年以來,就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留守兒童自殺事件,這為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敲響警鐘。為進一步瞭解我縣留守兒童成長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2014年__月至__月,縣婦聯對我縣留守兒童的生命意義感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以瞭解我縣留守兒童對自己存在的目的和價值的感知程度,為我縣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策略和理論依據,促進我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調研採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發放問卷的方式深入8所中學和8個村對842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443名,非留守兒童399名)、215名留守兒童監護人和50名社會各界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對學校教師、村組幹部和社會關注留守兒童人士進行了個別訪談、座談。

調查結果顯示,我縣留守兒童生命意義感的總體水平偏低,具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存在價值感的留守兒童佔28%,沒有明確生活目標和存在價值感的留守兒童佔64%,沒有生活目標和存在價值感的留守兒童佔8%;對於自殺這一選項,7.2%的留守兒童回答“曾認真想過 ”,1.3%的留守兒童回答“自殺是一種解脱之道”,91.5%的留守兒童回答“ 從未想過,也不會考慮 ”。在“我的生活是否有目標、意義”這一選項回答“否”的留守兒童比非留守兒童比例較高。另外,從調研結果中還發現,留守兒童的生命意義感與非留守兒童之間並沒有差異,不管是留守兒童,還是非留守兒童,其生命意義感都偏低。查閲相關資料發現青少年的生命意義感普遍較低,這與他們年齡有關,但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卻有尋找生命意義的強烈動機。

從與監護人的訪談結果中發現,許多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觀念存在偏差,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他們的心理、情感教育。絕大多數外出務工的家長在跟孩子有限的電話交流中主要詢問的是孩子的學習情況,而極少涉及對孩子情感、心理教育的話題。二是重視孩子的物質需求的滿足,而忽視孩子的精神需要的滿足。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普遍存在一種對孩子的虧欠心理和補償心理,從而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方式來補償自己對孩子的愧疚感。三是部分留守兒童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許多農村留守兒童是由祖輩照顧,他們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身上的缺點、不足不能得到及時的指引和糾正。農村留守兒童家長這些家教觀念的偏差致使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難以涉及到孩子精神和意義層面的教育。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來講,學校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由於父母不在身邊,教師就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對他們的學習、思想、生活等方面給予引導。然而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許多農村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大多是圍繞着學習問題,很少關注他們留守生活的感受和體驗,以及給予他們一些心理上的撫慰和鼓勵,有個別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抱怨多於關愛。一位九年級的農村留守兒童説“我們老師只是抓我們的學習,其他方面基本不管,對學習好的學生很關心,我們只有犯錯誤的時候,才找我們。”可見,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教育中也比較難以獲得教師對他們心理上的撫慰和關愛,造成了他們精神世界引領上的缺失。

“留守兒童”原本是一個從人口學角度做出的對某一個人羣聽界定,無論其內涵還是外延都只是用於標明這些兒童的人口學特徵。然而在本研究的過程中,在筆者所走訪的繳鄉鎮、學校、村,“留守兒童”似乎已不再是一箇中性的詞彙。不少人在提到留守兒童時所給出的界定是“不聽話”、“難管教”、“品德差”等帶有明顯貶義色彩的描述——留守兒童已經逐漸被標籤化了。從與學校老師的訪談結果中發現,他們對留守兒童羣體卻有着極為相似的評價:在生活方面,留守兒童在課餘時間上網、打遊戲現象比較嚴重;在性格方面,留守兒童缺乏情感關懷,比較冷漠、自私,打架現象比較嚴重。查閲相關資料發現,被這個標籤所影響的留守兒童內心極易受挫,變得情緒低落、自卑自棄、孤闢離羣,公眾的標籤和污名降低了兒童的自尊、甚至會掠奪了他們自我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中的問題兒童不少是在誤誤解、被歧視之後才自暴自棄、誘發種種不良行為的。這就間接導致這些兒童對生命使去應有的尊重了。

對於留守兒童,他們需要的是關注和關愛,並不是片面的理解和錯誤的評價。為幫助留守兒童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提升生命的質量,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為增強留守兒童應對挫折的能力,預防留守兒童出現自我傷害、自殺或傷害他人行為。在廣泛聽取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提升留守兒童生命意義感工作建議後,並通過研究分析,認為提升留守兒童生命意義感的根本之計就是開展生命教育,並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學校要切實加強對中國小生進行生命教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禁毒和預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多樣、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動,幫助中國小生認識、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外出務工,生活處境發生改變,親子教育缺位,缺少心理上的支持和關心,容易陷入孤單、孤獨等消極情緒體驗之中,所以,與非留守兒童相比,他們在情感和精神上更需要生命關懷。

師資隊伍是搞好生命教育的關鍵。把生命教育列入教師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依託各級教師培訓基地,對教師進行有關生命教育基本知識和必備能力的基礎培訓,引導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出發,將生命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多關心農村教師的工作、生活與健康,提高廣大教師的健康水平,讓教師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關愛學生,言傳身教,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相關部門要把生命教育納入工作計劃,加強制度建設,落實管理責任,建立生命與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各學校要與文化、

工商、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集中治理好校園周邊環境。婦聯、團縣委、關工委和新聞媒體等單位,要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並加強宣傳,形成有利於推動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的社會輿論氛圍,通過社會力量改變兒童的標籤化現象;主管教育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有利於生命教育實施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導向和發展功能,確保生命教育的順利實施。

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優勢,依託婦女學校、家長學校、婦女之家等陣地,加強對農村家庭教育的指導,提高農村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幫助農村家長樹立正確的親子觀和人才觀,普及道德修養、營養健康、體能訓練、心理指導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農村家長實施生命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引導村民參與生命與健康教育,解決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化解出現的生命困惑或危機,為留守兒童生命成長與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023年現狀調研報告 篇10

調查地點:

全國

調查方法:

綜合分析

調查時間:

20xx年

調查機構:

夸克市場研究公司

報告內容:隨着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保健品市場從原先的功能單一型發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層出不窮,種類也多種多樣。在目前保健品市場受到綠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衝擊下,探索新的發展方向是值得生產廠家的關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報告中,通過綜合公司歷次有關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讀者描述保健品消費羣體的特徵及保健品市場的總體狀況,為各生產廠家今後的產品開發提供決策參考。

目前市場上保健品層出不窮,廣義的保健品應該包括:保健類食品和保健類藥品這兩大類。但我們這裏着重研究的是狹義的保健品,即保健類藥品(我們簡稱之為保健品)。我們把狹義的保健品市場分為四類:洋蔘類、補鈣類、美容類和機體調節類,這也是目前保健品市場主要的四類產品。

一類城市不同年齡消費者保健品消費趨勢

二類城市不同年齡消費者保健品消費趨勢

消費者消費保健品時關心的因素

場環境及前景預測

在醫療保健費用支出上,從1995年起,一類城市(以上海為例)和二類城市(以杭州為例)的年平均每人醫療保健費用支出都以超過30%的速度遞增。

無論是一類城市還是二類城市,保健品的消費比例都很高,均達到半數以上,未購買也未服用的比例均不到三成(見表一)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可見保健品消費已趨向大眾化,保健意識也有明顯提高,市場存在着巨大的潛力。據不完全統計,在上海地區,僅35 55歲女性的補鈣產品消費量就有近3億元。與此同時,保健品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電視廣告是認知保健品的主要途徑

消費者行為特徵分析:針對服用保健品的消費羣體,我們就其家庭收入、性別比例、年齡構成、購買季節等因素從消費能力、消費動機、消費心理以及消費的季節性等方面對一、二類城市進行了比較分析。

消費能力:一類城市強於二類城市一類城市的保健品消費比例要高於二類城市,且消費比例與收入基本呈遞增關係這與目前保健品市場價格偏高以及消費者的保健意識有關聯。從一、二類城市縱向比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訪者服用過保健品的比例,一類城市明顯高於二類城市;收入較高者消費比例都處於較高位置,特別是上海地區家庭年收入達到60000元以上的家庭消費比例高達79%。

消費動機:一類城市自我服用,二類城市饋贈親友一類和二類城市購買過但未服用過的消費者是隨年齡遞增而下降的,而服用過但未購買過的曲線則是上揚的。消費者購買羣體主要集中在年輕人,而服用的主要對象則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羣體。由此可見,保健品消費主要是以表達或傳遞感情為目的。而這兩類城市裏曾經購買或服用過的人羣年齡分佈是相對平均的,二類城市的.消費者較一類城市來説相對年輕。

從另一個角度説,我們就保健品的消費途徑進行了調查,發現保健品的消費主要有以下四種途徑:即自我服用,饋贈親友,給家人服用和送禮

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工作報告。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他三種方式均是為傳遞或表達感情,而一、二類城市又有些差異。一類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高,二類城市則更注重於感情聯絡。

消費季節:冬季雖為旺季,但季節性開始淡化冬令進補是中國人的傳統,因此冬季無疑是保健品的銷售旺季,這點依舊錶現得很明顯,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節。但同時也有大部分的消費者對季節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在二類城市(如寧波)表現得尤為明顯,這表明現在保健品消費的季節性已經開始淡化。同時也從另一側面説明,就保健意識而言,一類城市高於二類城市。

消費心理:關心功效、價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較為慎重,一、二類城市中按説明書的要求服用的人羣比例分別達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費種類目前依然是以藥品保健為主,此類產品的説明書的內容對消費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3vqo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