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民營企業現狀調研報告

民營企業現狀調研報告

企業“招工難”,這是當前國內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近幾年來,我縣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工業園區企業發展迅猛,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增加,勞動用工量劇增,用工供求矛盾同樣困擾着企業的發展。今年廣東省出台“雙轉移”政策,猶如一記重磅炸彈給全南這個緊毗珠三角的人口小縣更是重重一擊。若不認真分析“招工難”產生的根本原因,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招工難”將對我縣的招商引資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民營企業現狀調研報告

一、“招工難”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

工業園區企業出現“招工難”現象,這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警示。

1、勞動力嚴重外流。沿海發達地區的極化效應,對我縣的勞動力產生較強的吸附作用。我縣毗鄰珠三角發達地區,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成本較低,流動方便,而一些用工較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待遇較發達地區相差較大,單件產品工價普遍比沿海同類企業低20%-40%,且生產不夠穩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願在本地做工,有條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加之我縣青年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像過去那樣眷戀鄉土,使得勞動力跨區流動日益普遍,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現象,我縣在廣東務工的勞力有近4萬人之多,占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農村的青壯年富餘勞動力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在我縣廣大農村,大多是一些“3860”人員,即:帶着孩子的中年婦年和年過六旬的老年人。

2、企業用工環境偏差。其一,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的現象比較普遍。園區有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價位平均每月900元左右,每天的工作時間普遍在11小時以上,如按每月26天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月工資也就650元左右。其二,生產生活環境較差,缺少人文關懷。一些企業住宿較簡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單調。有的企業工價確定和計薪方法不夠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資現象時有發生。有的企業忽視企業文化建設,很少和員工交流,難以在員工中樹立“愛崗敬業,以廠為家”的觀念。其三,職工合法權益難以保障。一些企業對法律規定的條文,比如各種福利、社會保險等落實不到位。有的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用工合同,員工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其四,性別需求失衡。女工需求過大,男女比例有的高達2:8,與男女人口出生比例極不相稱。

3、企業招工主體意識模糊。一是在招工過程中,一些企業管理者習慣於等政府“説媒”,想着“媳婦”找上門,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親”。二是用工年齡限制嚴,導致年齡性民工荒。園區許多企業在招工時,將年齡限制在18-25週歲的青年,45歲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職者“望崗興歎”,人為地減少了用工數量。

4、求職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80”後青年本身缺乏勞動技能,卻又好高騖遠,怕苦怕累,不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鍛鍊學習,跳槽頻繁。加之在本縣流動成本低,導致企業員工穩定性差,流失率大。

5、民工問題沒有引起企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企業和社會各界都十分注重高素質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而很少注意到佔80%人數的普通勞動力,政府和單位都有人才引進的各項管理規定,但很難見到民工引進的有關規定。

二、破解工業園企業“招工難”的對策建議

破解園區企業“招工難”問題,是我縣應對廣東“雙轉移”,承接產業轉移促進企業發展不可迴避的現實課題。根據筆者的平時調查瞭解,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強化招工重要性的認識。從宏觀上看,“招工難”是好事不是壞事,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我縣經濟快速發展的喜人態勢。但從微觀上看,“招工難”又是一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新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將直接損害園區的投資形象,影響招商引資工作,制約我縣經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説,解決“招工難”問題決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政府更是責無旁貸。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縣電視台等媒體要免費為招工企業宣傳、發佈招工信息。要在羣眾中大力宣傳“熱愛全南,接受培訓,提高技能,就業全南”的思想,教育員工要增強勞動技能,不要盲目外出,要看到家鄉發展的亮點和就業希望。

2、不斷完善和創新招工舉措。一要充分發揮企業的 本文來自 本站 ,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招工主體作用。在為企業招工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是“搭台者”、“服務者”,即搞好有關組織、協調、服務工作,真正“唱戲者”是用工企業自已。政企雙方的職責定位一定要明確,企業的招工主體意識增強了,招工工作就會好做一些。二要堅持走內外並舉、政企協同招工的路子。要走出去,招進來,樹立“大勞務”觀念,眼睛既要向內又要向外。建議以政府名義與湖南、貴州、四川、廣西等省外勞動力資源豐富縣市建立勞務輸出合作關係,幫助企業搭建招工平台。政府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分派若干個單位配合企業招工,同時明確單位和企業的職責和費用。一面立足本縣走村串户招工,一面跨區出省開展長期勞務協作,從欠發達地區輸入員工,擴大企業員工來源。政府可制定民工引進管理規定,從户籍、住房到上學、就業培訓等各方面給予政策優惠。三要以工招工,實行招工獎勵政策。鼓勵在我縣的縣外務工人員返鄉為我縣企業做宣傳,進行招工。對帶人到我縣務工的企業員工其往返路費由政府買單並對其進行獎勵。四要建立招工信息網站。將企業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網站廣泛宣傳,要與各省市勞動力信息網站互聯互通,大力推介我縣和企業形象,讓更多的人瞭解全南經濟發展和招工企業的有關情況,吸引其務工就業。五要適當降低招工門檻。針對我縣勞動力結構失衡、專業技能工人存量少的實際,企業招工不能只盯在青壯年上,對應聘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技能等要求不是很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條件應適當放寬一些,讓那些歲數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腳靈活的求職者也能到園區務工。六要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兩個主要陣地的作用,有針對性地舉辦用工招聘會、人才交流會。

3、努力改善員工待遇和用工環境。首先,要提高勞動者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對大多數勞動力而言,勞動報酬的高低仍是其選擇在哪裏就業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們肯定會考慮在本地就業。其次,要努力改善工作的生產生活環境,完善企業文化,實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讓員工親切感受到在廠如在家。在這個問題上,重視與不重視,結果大不一樣。遭遇“招工難”的企業絕大多數是食宿行、人文環境欠佳的企業。第三,要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企業,對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都要按照《勞動法》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該遵守的要遵守,該到位的要到位。同時,相關部門要提高服務質量,增強社會責任,規範勞動力市場,加強勞動執法,保障民工合法權益。

4、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一是企業自主培訓。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主體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科學制訂好用工和培訓計劃,通過生產帶培訓、老手帶新手的辦法,自我培養一批熟悉企業生產運作的熟練工。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新手培訓車間,新手在培訓期間由企業發給保底工資或最低保障工資,務工三個月後再由政府再對其進行一定的就業培訓補貼。二是校企聯合培訓。一方面依託職業技校的師資和教學設備,為企業開設員工夜間培訓班,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另一方面依託企業的生產場所,建立職業技校學生實踐實習基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企業用工提供高素質的後備勞動力。要根據我縣的工業主導產業調整職業技校的專業設置,把全縣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全部納入招生範圍,每年至少可為企業培養800-1000名產業技術工人。同時要完善對職業技校的考評考核機制,把畢業生在縣內工業園的就業率和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列入考核內容。三是用工“訂單”培訓。與一些勞動力資源儲備豐富的地區進行用工培訓合作,由企業“買單”,委託當地培訓機構搞“定單式”培訓,也可聯合辦班培訓,多途徑、多渠道搞好就業技能培訓。

5、切實轉變招商引資方式。隨着我縣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園區的不斷髮展壯大,勞動力的供給遠遠跟不上企業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轉變招商引資方式,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引進技術密集型或非勞動密集型企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招工難”問題。在轉化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對進園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給予引導和適當控制,對於單純靠廉價勞動力來進行生產的企業,要指導其限期改正;對技術密集型企業要從政策上給予傾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vrjzx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