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教師調研報告4篇大綱

教師調研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教師調研報告國小語文教師閲讀現狀調研報告關於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頤和中學教師現狀及課題選題調研報告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實現“人均強縣”的基本保證。按照縣政協年初工作安排,縣政協經科委從11月下旬12月上旬,組織部分政協委員開展了教師隊伍管理的視察。視察組先後視察了4所中國小;分別召開了部分中國小校校長、教師和政協委員座談會。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教師調研報告4篇大綱

一、現在教師隊伍管理現狀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7所(國小70所,初級中學4所,綜合中學1所,幼兒園1所,師訓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築面積41351平方米,在校學生9303人(學前教育749人,國小4717人,國中2621人,普高801人,職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國小2120人,普通中學2971人),農村留守兒童2063人。教職工607人(幼兒教育21人,國小458人,中學228人),國小、國中、普高和職高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8.5%、96.4%、73%,國小教師的大專率和國中教師的本科率分別為72.4%和44.3%。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把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擺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改善農村教師隊伍狀況和加強骨幹教師選拔培養為重點,調整佈局,深化改革,優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顯進展。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有計劃地進行學校佈局調整,高標準、高水平新建、擴建、改建了部分學校,顯著改善了辦學條件。在重視外延建設的同時,注重提升內涵水平,認真抓好師德建設、人才培養、人事改革三項重點,以理論學習和法制教育、師德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了教師隊伍管理。

(一)管理從不規範走向逐步規範。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佈,為教師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據。此外,與這些法律法規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關教師隊伍管理與建設的文件,則為教師管理提供了科學的操作辦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學校,對教師管理的盲目性行為大大減少,提高了其整體管理的科學性。

(二)管理增強了教師隊伍的活力。教師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師結構工資制的試行,教師聘任制與結構工資制相結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與事業心、激進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也帶來了學校工作的生機。

(三)管理使隊伍建設取得了成績。一是教師隊伍總量穩中有增,基本滿足需求。二是學校內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師聘任制度、崗位負責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績效激勵制度等構成的管理體系。三是教師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臨教師隊伍管理的問題

我縣教師隊伍建設雖然取得較好成績,但是與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的奮鬥目標、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廣大羣眾的強烈願望相比還存在差距。

(一)少數教師職業道德意識淡薄,師德師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少數教師的師德師風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比,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之處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個別學校領導幹部和少數教師滋生了、產生了“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與不注教學質量、忙於有償家教的的現象。一些中國小、幼兒園教師不安心本職工作,上班時間從事商品經營活動。還有少數教師不尊重學生,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少數教師師德失範,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形象。

(二)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師隊伍城鄉分佈、學段與學科結構不盡合理,教師分配、調配不盡合理,教師編制的結構性問題突出。隨着新一輪課改的實施,初、高中教師按學科緊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學科帶人頭,普遍存在編制雖夠卻按科分配教師不足、勝任教學教師不足,出現有富餘人員或是不稱職人員的現象,並且學校的富餘人員和不稱職人員分流困難,一旦遇到教師病、產假或脱產進修等情況,任課教師就“斷檔”,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人員能進能出的機制尚未形成。由於結構性缺編,加上升學率壓力,部分教師超負荷工作。

(三)師訓經費不到位,影響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財政安排中國小教師培訓和校長培訓經費不足甚至未能落實,使學校只能以校本培訓為主。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經費緊張,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極少。培訓的不足、繼續教育的欠缺,導致現有師資隊伍的質量與未來教育的不適應、現行教育教學方法的呆板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適應、現行教研方式的陳舊與指導教師教學的不適應,從而出現了“身在課改中,處在理念下,留在陳舊裏”的普遍現象。

(四)教學成本投入偏低,骨幹教師流失嚴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經費來源只有學生的學雜費,既要按規定保證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滿足教育教學,入不敷出,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由於市縣間、縣鄉間教師收入、福利待遇差別較大和高中、國中教師的層層由下向上的選拔,造成了縣內優秀骨幹教師因外調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選拔和調動的的內部流失,且特級、高級教師數量不足、年齡偏大,在培養指導中青年教師方面,發揮作用不夠,學校骨幹教師隊伍難以穩定、難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臨形勢嚴峻,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下降。

(五)學校班子建設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是學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響力較弱,班子成員運用現代學校管理理念與遵循現代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缺陷難以適應管理需要;二是少數學校用人隨意,不能真正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機制,造成班子傭腫、人浮於事,甚至導致骨幹教師流失;三是個別學校領導素質較低,拜金主義、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意識、不集眾意主觀臆斷傾向存在,至使學校管理混亂與教育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落後。

三、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建議

優化教育結構,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在我縣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富有活力,與時俱進的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國小教師隊伍,我們建議:

(一)提高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

建議縣政府和教育部門在師德建設上要認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項建設,規範教師從教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教育觀,增強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引導教師形成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書育人為核心精神品質;引導學校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獎懲機制,建立鼓勵教師教有創新、學生學有發展的“評教體系”和“評學體系”。堅持實施師德建設長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師德建設監督機制,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有損教師形象的行為,應予批評教育乃至行政處分。同時,在教教師有償教育問題是當前社會反響強烈的熱點問題,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研究,制訂相應的管理辦法,正確地加以引導,禁止從事以營利為目的有償教育。

(二)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

建議廣播、電視、網絡等傳媒要有計劃地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尊師重教的輿論宣傳。廣泛宣傳《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的戰略地位和我縣教育教學各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宣傳教育戰線上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模範教師和先進事蹟等等。力爭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教育、支持教育、參與教育的良好氛圍,使教師真正成為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三)保障培訓經費,提高教師待遇

建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三位一體”,採取給一點、補一定、籌一點的辦法,啟動以提高全體教師素質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幹教師培育為主的“名師工程”,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組織教師培訓,構築和完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外出學習培訓、教育部門集中培訓、教研科研活動培訓、立足崗位校本培訓等方法,促進教師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識結構的拓展、能力結構的激活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重視教育的外延發展,對學校的硬件建設作必要投入,更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注重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師辦公教學條件,讓教師真正工作順心、在校安心、教學盡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財政增長水平,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讓教師的“身價”有增無減,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四)理順管理體制,優化隊伍結構

建議根據教師管理特點,廣泛徵求意見,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師隊伍建設的編制、人事、勞動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教育主管理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充分吸納各個學校與一線教師的建議意見,以形成健康的教師能進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機制和管理機制。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完善教師分配、調配機制,堅持按學校實際情況核定學校編制,按學科、依專業配備初、高中教師,走教師隊伍專業化的路子,促進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專、教有所長,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建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一是改革學校主要領導的任用機制並加強監管,形成“以觀念、能力、成績任人評人”的良好氛圍;二是改革學校中層領導班子的配備使用,實行學校中層領導任用報批制度,改變用人隨意、能者不能上、庸者不能下的現象;三是加強學校班子考核及對班子後備人選的推薦與考察,及時對學校凝聚力不強、號召力不夠、作用發揮不正常、教育教學質量持續不前的班子堅決予以更換或調整。

國小語文教師閲讀現狀調研報告教師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書籍是傳承文明的橋樑,是延續文化的中介。教育家朱永新曾多次説: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老師的讀書興趣和水平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讀書,尤其是國小語文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讀書,能改變人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在提高國小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提升專業品質,促進專業發展乃至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國小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促進其專業發展,推動國小生課外閲讀和構建書香校園建設,推進包河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擬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國小語文教師讀書工程”。為此,我們進行了全區國小語文教師閲讀現狀調研活動。

一、調研目的:廣泛深入地瞭解全區廣大國小語文教師閲讀現狀,瞭解老師們的閲讀心理和閲讀需求,為制定國小語文教師讀書工程方案提供必要的現實依據,為構建書香校園,推動國小語文教師讀書工程奠定基礎。

二、調研範圍:全區國小語文教師

三、調研方法:問卷法

四、調研內容:本次調研涉及國小語文教師的閲讀情況、工作量、健康狀況等,重點調研教師的閲讀現狀。

五、調研過程

1、設計問卷。依據國小語文教師讀書工程的規劃,設計了《包河區國小語文教師現狀調查表》(重點調查教師閲讀狀況),並通過語文教研組長將調查表發給了每所學校的每位語文教師。2、問卷回收。各校由語文教研組長負責,通過電子郵件,陸續提交問卷。共收回問卷848份,其中有13份問卷無效,835份是有效問卷。3、統計分析。對提交的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和綜合分析。

六、調研結果與綜合分析

本次問卷分別從讀書興趣、讀書時間、讀書類別、影響讀書的原因等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1、讀書興趣方面:全區酷愛讀書的國小語文教師有186人,佔總人數的22.27%;喜歡讀書的354人,佔總人數的42.39%;一般的284人,佔總人數的34.01%;不喜歡的11人,佔總人數的1.3%。

2、讀書時間方面:全區國小語文教師閲讀時間平均為0.96小時。喜歡讀書,經常讀書,並堅持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且讀書時間達到或超過2小時的有175人,佔總人數的20.95%。比較喜歡閲讀,也經常讀書,但不經常做筆記、寫心得,讀書時間在1.5-2小時的372人,佔總人數的44.56%;偶爾讀一讀的176人,佔總人數的21.08%;願意讀書,但忙於教學和班級管理事務,基本不讀書的103人,佔總人數的12.33%;對讀書沒有興趣,基本不讀書的9人,佔總人數的1.07%。

3、讀書類型方面:基本以閲讀教學參考書、教育雜誌的國小語文教師有272人,佔總人數的32.57%;閲讀文學、小説等人文著作有76人,佔總人數的9.10%;閲讀專業教學雜誌如《國小語文教師》等77人,佔總人數的9.02%,瀏覽《新安晚報》等89人,佔總人數的10.66%;閲讀《合肥晚報》的185人,佔總人數的22.16%,讀教育專著的79人,佔總人數的9.46%;讀其他報紙雜誌等讀物57人,佔總人數的6.82%。

4、影響讀書的原因方面:

(1)、工作負擔較重。調查統計顯示58.03%的教師反映由於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期待越來越高,學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各種評估驗收、檢查,導致他(她)們平時起早摸黑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頻繁地開會、評比、總結、接受檢查……教師的業餘生活被繁重的教學工作和檢查驗收佔用了,辛勞疲憊長期積壓,身心多數處於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一旦放假,不少教師整個身心鬆弛下來,對書本也會產生一種厭倦感,不想讀書,更不願動筆。

(2)、業餘生活豐富。隨着電視、電腦的普及,老師也同其他人一樣,即使偶爾有點時間,也沒有去讀書,而是打開電視、電腦,盡情享受快餐文化,或在網上衝浪、聊天、玩遊戲。

(3)、心情浮躁不安。現在社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實際,老師也深受影響。許多老師感覺心很浮躁,靜不下心來讀書,即使讀,也無非是一些報紙、雜誌,最關注的多半是娛樂、體育、證劵、飲食、健康等知識消息,或者是被動完成學校和上級部門佈置的讀書任務,自覺主動地去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不多,更別説讀哲學、史學、中外經典等方面的書籍。

(4)、適合的書不多。許多學校重視硬件投入、設備更換,但學校的圖書投入不足,書籍更換更少,學校適合老師看的書不多。另外,語文教師給學生和自己孩子推薦和購買書籍較多,但給自己購買適合的書籍較少。

從問卷結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區國小語文教師讀書的基本情況尚可。全區國小語文教師閲讀時間平均為0.76小時。有20.95%的教師,酷愛讀書,經常讀書,並堅持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等。54.96%的國小語文教師選擇非常喜歡或喜歡讀書,超過一半的國小語文教師能比較經常地閲讀,讀書已經成為多數國小語文教師必須的生活,大家普遍具有較強的讀書願望,有着明確的讀書目的。但問卷中也明顯地暴露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缺陷。如在“影響讀書的原因”中,超過半數的老師認為影響讀書的原因是“教師工作負擔重,沒時間讀書”,這一方面反應了目前國小語文教師忙於教學、班級管理、迎接各級評估檢查等事務,學習時間較少的事實,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國小語文教師對自己要求不高,個別老師認為自己的知識水平應對國小生已經綽綽有餘了,沒有必要再去讀書,對讀書的重要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對終身學習的認識不深,落實不夠,終身讀書的觀念比較淡薄。

二是讀書範圍不廣。多數教師閲讀的是教學參考書、教育教學雜誌和報紙,對中外經典作品、人文著作以及孩子愛看的書籍閲讀較少。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不及時讀書無疑是無法勝任國小語文教學這一基礎工程的。另外,不喜歡閲讀人文書籍,這種現象也令人憂慮,因為人文閲讀是閲讀金塔的底座,是閲讀的基礎,人文閲讀的質量決定着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高低,它制約着語文教師整體素質的層次和水平,所以人文閲讀喜愛程度的偏低,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國小語文教師人文素養不高。其次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承擔着指導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師對適合孩子閲讀或孩子喜歡的書籍應首先了解熟悉或與學生共讀,只有這樣對學生的指導才具有針對性。

三是閲讀取向略顯功利。閲讀教學參考書和教育教學雜誌在老師的閲讀中佔居首位,這表明一方面教學參考和教學雜誌對教學工作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説明有些老師,過分依賴教參,教學工作缺乏創造力。另外,調查表明,廣大國小語文老師對文史著作的閲讀,較多的選擇四大名著,當代的佳作和外國經典作品選擇較少,閲讀取向還略顯陳舊。此外,為了完成各級佈置的讀書任務或為了做課題而讀書的老師較多,讀書取向略顯功利。

七、對策與思考

國小語文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意義重大。而教師讀書不僅能夠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啟迪思維、增長智慧、提高素養、加快成長、實現理想甚至改變命運;還能夠滋養心靈、淨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靈、豐富閲歷;更能夠使自己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潛能、超越自我。讀書對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學校整體發展,都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改進我區國小語文教師讀書現狀呢?

1、遠離浮躁,靜心讀書

老子説:“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讀書可以使我們駛入一個很寧靜的心靈港灣,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綜觀全國很多老師,從國小到國中、高中、大學的老師,其中所有的成名者,如竇桂梅、於永正、魏書生、朱永新等無一不是疏離浮躁者。

以上名師尚且如此,我們一線老師更應該擯棄浮躁,遠離浮躁,靜下心來好好讀書。首先要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文化規劃,設計自己要陸續讀什麼書;其次要設法使自己那種浮躁之心平靜下來,把認為可以不幹的事情放到一邊,騰出一片心靈空間來安放文化,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走進書籍。

2、讀書萬卷,教學有神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山東教育社總編輯陶繼新先生,在《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報告中多次強調“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認為“讀教相長”。因為教學實際是一個人內在文化素養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學就只能是個空架子。我們不少老師比較注重讀課本、看教案、學教參,不知道功在其外;如果老師們能真正廣泛涉獵各種書籍的話,我們任何教學都能達到從容輕鬆、出神入化的境界。因為,對老師來説,文化積澱的過程就是備課的過程。如教育專家於漪執教《孔乙己》一課,他導入新課後就這樣提問:“有人説,古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人的性格的悲劇;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問題的悲劇,看到悲劇使人淚下。《孔乙己》這篇小説寫了孔乙己悲劇的一生,可是我讀了以後,眼淚不會奪眶而出,而是感覺內心一陣痛楚,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孔乙己的悲劇是在笑聲中進行的,那麼孔乙己的悲劇到底是命運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的悲劇呢?”由此我們可以見一斑而窺全豹,於漪老師讀了多少書,又背了多少書,我們無人能比。可見於漪老師豐富的文化內涵,成就了於漪的獨具特色的語文教學。

3、科學選擇,廣泛閲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當今世界,行萬里路容易,讀萬卷書太難。因為現在的書籍浩如煙海,所以我們應該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讀書,以便我們的知識內涵、素質修養、見識思想、人文底藴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要、創新的需要和發展的需要。

那麼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應該讀哪些類型的書呢?

一要直面經典。高層次的文化閲讀,能達到一以當十的效應,所以讀書的原則要取法乎上。如果我們一味地好奇,讀沒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圖書,或者整天讀一般的小報的話,即便讀一輩子,我們也只是在這個層次上徘徊。但如果我們直奔上層的話,就能夠以一當十。我們每一個人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擴展它的寬度,高效率的閲讀,可以拉長我們的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另外讀書不僅要精而深,而且要廣而博,教育類以外的文學、美學、經濟等方面的書都要讀。因為教育只是整個文化的一個分支,我們如果不從整個文化來研讀教育,就有可能誤入“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狀態,所以語文教師要讀各種高層次的經典書籍。

經典書籍應該包括中外經典,中國經典包括以老莊、孔孟等為代表的重要思想經典;以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為代表的文化經典;以陶行知、葉聖陶等教育家著作為代表的教育經典。外國經典包括以蘇格拉底、黑格爾、杜威、蘇霍姆林斯基、布魯納、布盧姆等等為代表的重要思想經典;以《愛彌兒》《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民主與教育》等為代表的教育經典;還有許許多多人文經典名著。這些書籍都是教師涵養自己、提高自己不可或缺的典籍。

二要關注當代。作為國小語文老師要學習當代各方面的教育專家和教育方面的報刊,要關注象魏書生、朱永新、袁振國、葉瀾、孫雲曉、何炳章等教育專家;要關注余文森、顧泠沅、鄭金洲等教研專家;也要關注程紅兵、李鎮西、劉彭芝、高萬祥等知名校長;更要關注於漪、錢夢龍、李吉林、於永正、支玉恆、賈志敏、竇桂梅、王崧舟、薛法根、孫雙金等學科名師;同時還必須關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教師博覽、班主任之友、國小語文教學(教師)等主要教育教學報刊;也應關注網絡名師和各大報紙的教育論壇等等……

三要注重人文。人文書籍是一個人提升品格和修養的主渠道,讀這類書是讀書人的真正享受。人們説,匠人和大師的區別在於匠人的學識單一,大師的學識綜合。一個人要成為某一方面的大師,關鍵要具備與之相關的各方面綜合素養,特別是人格修養,而這種修養多來自於人文書籍。教師要把自己的書教好,體現特色,彰顯個性,只是學習教學專業和教育理論書籍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多讀人文書籍,使之成為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語文教師要經常閲讀《讀者》、《意林》、《讀書》、《青年文摘》、《特別關注》、《演講與口才》、《遼寧青年》等刊物;要注重閲讀季羨林、餘秋雨、易中天、于丹、余光中等名家作品,要研讀《時文選萃》、《智慧背囊》等好書以及中外名著。

四要重視專業。人常説,古典讓人厚重,前沿讓人激越。專業是一個人工作謀生的最前沿陣地,要想取得理想的專業成績,提升專業素養,就非得認真讀專業書不可,另外熟悉瞭解兒童閲讀興趣和閲讀習慣,熟讀兒童經典圖書和現在流行的繪本圖書等,不僅能有效指導學生閲讀,更能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加大師生互動交流,增進師生友誼和情感。

4、厚薄激發,讀寫結合,

眾所周之讀是寫的基礎,沒有大量的閲讀,所謂的寫,特別是所謂的寫好,絕不會成為現實。但同時,只讀不寫也不行,大量的寫,對讀又是一個促進,而且多寫會使寫作熟能生巧。我們應該既重視閲讀,又注重寫作,讀寫結合。

書海無涯勤涵泳,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擴展它的寬度;我們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們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可以做到事事盡心。讓我們自己打開書本,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走向人生髮展的最高境界吧!

關於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教師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關於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總書記總書記在《努力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到新水平》一文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富有創造力的人才才能建設創新型國家,富有創造力的學生才能成為富有創造力的

人才,因此,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我校黨支部按照天心區教育局黨委的部署,認真開展“五進五問一獻策” 的特色調研活動,把提高教師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工作加以實施,意義深遠,符合時代對當今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提升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案例:國小生問老師:“老師,天上有一個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太陽?”老師:“瞎説,‘國無二君,天無二日’,怎麼會有兩個太陽。”完了,小孩的創新思維就這樣被泯滅了,天上可能就有兩個太陽,五個太陽。宇宙無限,銀河系太陽系可能有很多,我們的教師——身為學生思維的開拓者、知識的引路人,不但不將孩子奇特的想象力加以延伸與發揮,反而就這樣隨隨便便地給抹殺掉了。而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其實,每一位國小生都是有創新思維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用到它,孩子們大量的創新思維被我們不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師給壓抑、扼殺,終究埋沒了。由此可見,教師本身的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難以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有資料顯示,按照美國的一個標準衡量,現在教師中創新能力能達到30分的不足60%,10分以下的佔18%,有的教師甚至得到負分。試想一個創新教育能力薄弱的教師,能教出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嗎?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成為每個國家優先發展的課題。正如總書記總書記在“12·15”重要講話中説得那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贏得發展、造福人類,必須注重自主創新。” 教師作為第一線的人才培育工作者,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尤顯重要,如何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管理層面的熱點話題。

二、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現狀

我校於獲得全國“發展與創新教育十五課題實驗學校”、成為中國發明協會中國小創造教育分會實驗基地、成為“全國宋慶齡青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及“市知識產權試點學校”、獲“市創新型學校”、 “市科技示範校”稱號……榮譽的背後, 是不懈的努力與執着的追求。自從學校打造“創造教育”特色、走“科技興校”的道路以來,全校師生都十分重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師的自主創新能力,筆者發現,我校教師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教師的敬業精神強,但競爭意識和獨立精神要提高;2、能熱愛學習,做到學習經常化,但學用結合要加強;3、研究活動經常,但鑽研精神不夠,對教育教學不能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4、絕大部分教師工作積極主動,熱情高,但理性思考不夠;5、注重學科知識傳授,但學科評價不夠科學、全面;6、較多的走經驗型道路,但由經驗上升為理論,走研究型道路的不多;7、有旺盛的工作熱情,但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還需不斷加強;8、有點盲目地信奉權威、傳統和書本,想象力還需進一步豐富,知識面還要更為寬廣,靈活正確地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等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制約教師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不良因素

制約教師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就我校教師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衡量教師創造性活動的標準不夠科學。大學聯考指揮棒下的學科知識傳授要求、社會及家長對孩子的學分期望,制約着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活動,影響了教師創造力的發揮。我國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教學目標的智育單一性和教學活動的重結果而不重過程的傾向。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把考試的成績作為衡量一個教師優劣的重要標準,造成教師之間激烈的病態競爭。如今素質教育浪潮湧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紛紛出台了許多政策採取了各種措施,如學生素質競賽、特長訓練、素質教育評估等,但是抓升學率、及格率,甚至與績效工資掛鈎的現象依然沒變。這樣一來,教師在夾縫中生存,無所適從,疲於應付,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2、實施創造教育的堅持與堅守不夠。培養獨立思考與不斷反思的習慣是教師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但這些都依賴於教師個體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動自發地去摸索、去磨練。如果學校的激勵機制不能燃起教師個體的創造激情,學校的管理服務不能儘教師所需,那教師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是空談。所以學校管理要更為科學,既需要制度管理,也需要人文感染,才能燃起教師自主發展的內驅力。

3、創新氛圍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上一頁[1][2]的外部環境有待加強。學校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行為習慣、獨立性較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家長忙於生計,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不聞不問,多數家長片面地看待創造教育,持不支持的態度,認為實施創造教育是不務正業,認為創造教育僅僅就是做幾個小發明作品而已,不但沒什麼用,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

4、學校教師配置不足。教師不

足造成教師的工作任務重,不利於教師根據每位孩子的個性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加之教育成效難以在短期內顯現,教育效果往往是呈波浪起伏,所以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得不到很好地滿足,久而久之對教師工作的熱情和情緒造成一定影響。

5、人力、物力、財力及聯繫教師實際、對教師創造性開展工作有指導性的先進理論短缺也是一大因素。

四、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1、提高學校領導的管理水平。管理是發現、發展人的重要手段,領導是率先垂範的排頭兵,要能做到一切為師生的發展服務,使管理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為一體;領導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服務者,要在科學管理中融入人情,如同志、朋友情,使管理富有人情味;領導更是學校發展的推進者,為了使創新型教師脱穎而出,要破除論資排輩選拔人才的管理模式,鼓勵人人創新,大膽啟用富有創造力的青年教師。

2、加強教師創新理念的培訓。要組織教師反覆深入地學習現代教學思想和創新教育理念,要求師生樹立為創造而教和“為創造而學”的志向。要用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代替傳統教育舊的三中心:即用“以兒童及其發展為中心”代替“以教師為中心”,“以兒童的知識經驗和建構方式為中心”代替“以書本為中心”,“以學生課堂活動與課外實踐為中心”代替“以課堂為中心”。要使書本成為兒童學習的載體與中介,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成為兒童獨立探索和全面和諧發展的場所,從而建構起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書本為載體和中介,以課堂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兼顧課外學習,旨在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的素質教育新模式。

3、建立以尊重、理解和寬容為內涵的新型師生民主。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使學生如沐春風,從喜歡教師到喜歡學習,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要關愛每一個孩子,不但不批評不會回答問題的孩子,而且以“你能行”、“説錯了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説”等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孩子,使他們敢於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要以教材為中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設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索、主動發現;要平等參與到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和問題中,並引導和啟發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要關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討論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發現其中的規律,不斷提升學生創造性學習的水平;要多用“誰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請你説出你是怎樣想的”……代替 “你給我説説”“你給我講講”“誰能比他説得好”的指令性的話語。

4、鼓勵教師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教學問題,勇於、善於和敢於衝破原有模式。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創造性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肯於革新,創造性能力才會有長足的發展。要鼓勵教師注重自己的個性品格修煉,不盲目崇拜、盲目套用,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能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問題。要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上既要注重學習借鑑他人,又要根據教學實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創造出自己的教學風格。

5、加快觀念轉變,使教師教育觀念現代化。沒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就沒有教育實踐的最優化。教育觀念的更新必須與時共進。要通過專業知識培訓,使教師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更合理,逐步適應知識綜合化、社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要求,提高他們從科學的系統的高度來駕馭教育內容的能力;要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創造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培養教師的創造心理素質,發展他們的研究精神,強化創新意識;要通過教育理論培訓,掌握最新的教育發展動態,在教學上積極大膽地進行創新改革,促使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日常教育中創造性地寬容學生,不壓制集體的意志和個人的意見,對學生髮揮出來的創造力善於高度評價,建立有助於個人自尊心的人際關係。

6、構建創造論壇等交流、溝通機制。學校建立學術研討陣地,定期舉行,讓教師在這一陣地,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對聽過的一堂課或一個報告、讀過的一本教育書籍或一個教育故事、教育過的一個學生、上過的一堂課、目睹的一個教育現象、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問題等對象的分析研究,探討教育教學的走向和策略,交流思想和體會,讓學術論壇為學校教育注入一股鮮活的力量。?

7、組織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要鼓勵教師組織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組織學生到野外採集一些標本;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科技展覽會等,使學生自覺地學科學、用科學,通過科學的操作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要激勵教師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實施創新教育,建構一個立體化的社區大教育網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他人學習、向社會學習,在常規性實踐基礎上,增加創造性探索,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探究其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

唯有創新,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唯有創新,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唯有創新,我們的人類才有希望。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棟樑。我們教師要着眼於未來,培養並提高自己自主創新能力,做祖國需要的“創新型”教師,做天心教育需要的實施“教育強區”的排頭兵。

頤和中學教師現狀及課題選題調研報告教師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我校是一所剛建立兩年的新校,教學硬件設施配備完善,教師年齡結構優化,學歷素質優秀。學校周邊均為成熟小區或新建的高檔住宅小區,隨着教育均衡化的發展及廣大羣眾對“好上學,上好學”要求的提高,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校雖建校不長,但擁有一大批業務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教研能力強的優秀教師,曾經承擔過省、市各級課程的研究。建校以來,我校即着眼於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選擇了以高效備課為切入點。現在我校全體教師均能本着提高教學實效開展教學活動,有一批教師在有效備課,有效提問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取得廣大教師的認可,並在校際區及學校之間進行交流。我校從XX年起就開展三輪備課的有關研究,第一輪是課前集體備課,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要預設課堂教學情況,選取典型引入情境,例題內容。第二輪是個人備課,教師個人根據自身上課風格、班級學生特點,再結合集體備課內容,反覆琢磨本週內每一節課的內容及具體呈現方式。每三輪是上課、課後同伴評課,教師反思後再實踐,再反思,並隨時記錄成文材料,以形成了一套特色的三輪有效教學模式。通過本課的研究,我們期待我校教師會在備課、上課等多個環節提高有效性,並總結出有效的備課模式,使廣大教師受益,儘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在傳統的教師教育中,往往過分強調外在影響,習慣於把所謂的先進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灌輸給教師,以為教師一旦熟記了這些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教師的素質就會大大提高。實踐證明,教師教育只重視外在影響,忽視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教師的素質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的基本工作,它的內涵極為豐富,包括鑽研教材、蒐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書寫教案等。教師的每一次教學設計都是知識的積累和專業務水平再提高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説,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於教學設計的質量。假如沒有進行認真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證。所以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教學設計這一環。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就同一教師來説,進行觀摩教學時,教學效果一般都比平時好,原因並非觀摩教學時,教學能力提高了,而在於教師的教學設計比平時充分得多,進行了認真的籌劃和精心的設計。可以説,任何一堂成功的課,無不凝結着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心血。

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把可能的教學能力轉化為現實的教學能力的過程。作為教師,都具備一定的專業文化水平,都或高或低地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但這只是教師教好課的可能條件。只具備這些可能條件甚至較好的條件,如果不去備課,就不能形成某一內容的實際教學能力,也就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不能使可能的教學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教學設計過程是一種艱苦的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知識的發展、教育對象的變化、教學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為一種藝術創造和再創造的備課是沒有止境的,一種最佳教學方案的設計和選擇,往往是難以完全使人滿意的。因此,我們既要認識到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又要看到教學設計的艱苦性。

基於上述原因,我校選擇了“有效教學各學科教學設計研究”這一子課題。

本課題旨在通過各學科三輪教學設計的研究,深化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合作交流的思想,掌握三輪教學設計的技能和方法;通過集體、個人的教學設計及課前、課後的反思記錄,促進教師課前教學設計最優化和課後教學行為提煉形成教學新行為,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通過課題研究,總結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實踐策略,使三輪教學設計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階梯;通過課題研究,使三輪教學設計成為學校教學常規的最優化管理途徑。通過課題研究,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改革傳統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師羣體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的轉變,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本課題的研究將分為教學前集體教學設計、教學前個人教學設計、教學後個人反思三個版塊。

(1)教學前集體教學設計:

集體智慧、過去經驗、各種水平學生學情分析、教學設計, 課堂中應重視的內容、課後作業等。

(2)教學前個人教學設計:

個人教學特點、班級學生特點、增刪集體備課中內容、寫教案等。

(3)教學後個人教學反思:

上課過程中新的生成、面對課堂上突發的問題如何應對、上課效果如何、學生反饋情況、以後要注意的問題等。

教學體會、自我診斷、同伴互對有關概念的界定,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後,對自己已經上過的課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將“有效教學設計”與“有效上課”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業務走向成熟。

本研究擬採用兩種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和個案研究法。輔之以觀察法、調查法等實驗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實驗前,對實驗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的調查摸底,指定培訓方案,然後付諸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保持觀察與分析,根據實施情況不斷修正方案,每學期進行測評,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

2、 個案研究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教師進行追蹤調查,分析其實驗前後的變化。

3、文獻法。應用文獻研究法蒐集相關的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的資料,並對其篩選、整理和歸納,揭示其優點及弊端,為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反思途徑、方法。

4、調查研究法。應用調查研究法,瞭解當前農村國中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革的基本發展方向,瞭解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髮展情況。

5、經驗總結法。應用經驗總結法,提煉申請人十餘年的課堂教學經驗,使之得到遷移和創造性的利用。

6、實驗研究法。應用實驗研究法檢驗各種課堂教學的實驗教學效果。

本課題的研究努力採用以下路徑:

1、加強理論學習。其目的是讓教師們不但瞭解教學設計的理論,而且從內心接受三輪教學設計理論,從而變成教師的需求。

2、加強課題管理和經營,課題組將收集教師撰寫的示範案例、經驗總結和教學心得,有計劃跟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代表性教師進行座談,並做好座談記錄。

3、每學期編輯一本學校教師精品備課集。

4、建立青年教師成長記錄袋。

5、以課改日記為課題實施的突破口

課改日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師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感興趣的內容予以記錄,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寫風格和特色。比較常見的課改日記形式有:點評式、提綱式、專項式、隨筆式等。課改日記的內容可以包括:教學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學中的靈感閃光點、教學中學生的感受、教學中的改革創新等。

6、為教師創設進行教學設計交流的平台

課題組將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地組織教師進行關於三輪教學設計的交流對話。和同事進行交流對話,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晰,而且來自交談對象的反饋往往也會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發自己更多的創意和思路。

本課題實施步驟安排如下:

(一)準備階段:XX年9月

1、確定課題研究方向、主題,收集、整理相關理論資料。

2、撰寫開題報告(王立柱),制定課題實施方案(郭正根),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章蓓蓓)。

3、組建課題組,確定主要組成人員。由江濤校長總體負責課題的運行和管理;章蓓蓓主任總體負責研究實施計劃和相關研究報告的指導工作及實施工作;郭正根主任總體負責子課題研究的運作和管理,吳靜、曾向榮、汪本芹、李長紅、李兵撰寫相關報告;其他主要成員負責子課題計劃、總結的撰寫與分頭實施。

4、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課題論證。

5、建立子課題組

(二)實施階段:XX年10月—XX年3月

1、XX年10月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確立子課題,制定各子課題具體實施計劃。印發課題方案和子課題實施計劃,組織教師學習。建立青年教師成長記錄袋。

2、11月上旬,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教學調研,分析當前課堂教學現狀,提出改進建議。同期舉辦校“教育論壇”,主題圍繞青年教師三輪教學設計的研究展開,初步擬訂的主題有“集體備課的重點所在”,“如何提高個人備課效果”,“如何記錄課堂中的教師的靈感和新的生成”,“教師如何從作業及試卷中得到反饋信息”,“備課時如何備學生”,“教師如何駕馭課堂紀律”等。

3、11月中旬舉行教學設計交流活動。各教研組,就各子課題進行座談會,充分利用合作、交流形式,各自發表意見。

4、XX年12月,進行期中任課教師會議。在分析學生成績基礎上,分析教師如何通過備課的途徑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成績,會後要求教師結合自己備課情況,寫一篇期中教學總結。

5、XX年1月上旬,收集,整理教師撰寫的各種課例及學生評價,提出下階段研究開展過程中需注意問題。

6、XX年1月中旬,邀請專家指導。

7、XX年1月下旬,調查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情況。

8、XX年2月上旬,各子課題組進行階段性總結及分析。

9、XX年3月上旬,開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名師課堂,開展講座等。舉行“專業研討”座談會,通過自修學習專業理論書籍,提高專業水平,教研組為單位展開。

10、XX年3月中旬,舉行“理論學習周”,使教師樹立學者型教師的理念。通過學習使教師進一步明確自身教學實踐的合理性。開展“課堂教學經驗交流會”。

12、再次具體調查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情況。

13、XX年3月下旬開始,收集教師各種研訓記錄,備課心得,論文。各類獲獎情況等,整理教師成長記錄袋。

(三)XX.4—5月,總結各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相關總結或報告的撰寫。(各子課題副組長)

(四)邀請專家來校指導,申請結題。

標籤: 調研 教師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0oroqy.html